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大学中特思考题答案整理

厦门大学中特思考题答案整理

1、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教材冗长版本答案】

一是努力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明确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优先发展地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们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逐步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五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六是改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百度精简版本答案】

有六大任务: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如何认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1)如何认识就业困难

造成中国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和结构性矛盾,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制度方面的因素。

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表现是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在中国现阶段主要是供过于求。在发生劳动力过剩即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将带来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从而造成总量性失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差距、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引发的,表现在毕业生和工作之间的不匹配,一方面有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很多工作没有大学生去做,就业机会和失业并存。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也与一些社会制度有一定关系。比如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有的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

条件相对落后;有的毕业生由于性别歧视、户籍制度等因素没法获得预期的就业机会等等。

此外,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和大学生自身和企业有一定关系。一方面,大学生保留工资偏高和家庭背景因素都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企业也存在性别歧视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

(2)推动高质量就业

从宏观层面上讲,实现高质量就业,就是国家应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就是实现由主要依赖开发岗位来安排人员就业转到更加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实现扩大就业、提高就业素质的“量”和“质”的并举;就是优化就业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从微观层面讲,实现高质量就业,就是就业更稳定,就业机会更均等,劳动者技能层次更高,劳动关系更和谐,工资福利待遇水平更平等,生活质量更高。

具体而言,政策方面,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边缘地区就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健全劳动法律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高校方面,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推进信息化建设,让学生的技能和从事的工作匹配,合理定位专科类院校和提倡订单式教育。

企业方面,鼓励非正规就业的发展,树立科学的用人理念,进行预见性的人才储备。

大学生方面,要重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应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

3、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前一种观点说的是要把蛋糕做大,蛋糕做大是前提,市场注重效率,主要考虑如何把蛋糕做大;后一种观点说的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好是基础,政府注重公平,主要考虑将蛋糕分好。这两种观点涉及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从长远角度来看,要将效率与公平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要从实际出发,目标是要追求效率与公平的优化结合。在坚持效率优先,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努力兼顾公平,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其结果,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因此,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显得非常重要。

“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一切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服务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率,又要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坚决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因此,任何只顾公平而忽视效率和只顾效率而损害公平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只有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和协调,在全社会树立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坚持公平的原则,保障人们利益和分配的合理化,使每个社会成员既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注重效率、维护公平”,既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4、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地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请您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主体、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利益协调主体,市场是把政府同各类微观经济运营主体连接起来的桥梁、配置各类资源的基础环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走向和运行质量。

(2)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各有优缺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竞争性领域已经对民营经济放开,但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政府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有形和无形壁垒,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秩序;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就业创业和创新;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因此,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充分发挥作用必要的保障。

5、怎么看待时代主题的变与不变?

时代主题是指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突出、最活跃的基本矛盾和根本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时代主题属于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判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的影响。

时代主题变与不变的含义

(1)不变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主题没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当年邓小平所讲的“和平”主要是指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冷战结束后,由于打大战的结构不复存在,大国关系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更小了,“大和平”的局面可继续保持。

二是就发展问题而言,当年邓小平主要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南北差距拉大,富的愈富,穷的愈穷。冷战结束后,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 , 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各类国家的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三是两极局时期,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就十分密切,邓小平明确指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障。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发展表明,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更加紧密,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所有这些都是“和平发展时代主题”内涵不变的表现。

(2)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环境的变化最终导致同冷战时期或冷战结束之初相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也在扩大。

就主题中“和平”内涵而言,它不仅与传统的军事战争相对,也越来越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问题相辅相成。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 , 在当今世界 , 即使不发生军事战争 , 一定规模的经济、贸易、金融、信息战也会破坏“大和平”局面。此外“和平”不仅从“大和平”的角度而言,也要越来越多地关注“小和平”的态势 , 即局部冲突、动荡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为与冷战时期不同,20 世纪90年代以后的局部战争和局部冲突是在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社会无秩序状态有所加重的战略背景下发生的。

同时也必须承认,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变化。变化之一是,“发展”的紧迫性比过去大大增加了。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竞争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 21 世纪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的残酷事实,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变化之二是 , “发展”既能推动和平 , 但也可能破坏和平 , 发展的双刃剑特征日益显现 , 这是过去所没有的现象。由于发展问题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 发展紧迫性的加强 , 发展本身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 发展中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领土导致的冲突和战争明显增多。同时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消极因素凸显 , 对经济转型国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十分突出 , 已经并仍有可能对地区稳定和繁荣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发展”与“和平”的关系已经不单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发展”本身就蕴藏着“和平”的含义 , “和平”本身也具有了“发展”的内容,不应将两大主题割裂 ,

而应把它视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把握。

其实,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并不是说当今世界已经和平、已经发展了。和平与发展,既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世界亟待解决的两大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今天,我们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应发掘其新的内涵。我们已经不再如当初那样,限于世界大战在短期内打不起来,从而抓紧可能时间搞经济建设,而是要充分利用和巩固国际和平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之,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变与不变,既要看到整体的、基本的不变因素,也要看到局部的、具体的变化因素,在量变与质变的有机联系中更为准确地把握时代主题。

6、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书上内容请参考P146——P148

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格局的变化,将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产生重大影响。

1、世界经济大调整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第一,出口增长与结构升级的压力加大。第二,保障我国金融安全与资源能源安全的困难增加。第三,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更加复杂。四是周边战略与安全环境复杂化,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

2、世界经济大调整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世界经济的新变化将给我国带来加速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机遇。

第一,引进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的机遇。第二,整合全球资源,推进技术与产业升级的机遇。第三,提升我国出口结构的机遇。第四,拓展我国发展空间的机遇。

3、应对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政策建议

未来五年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经济大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抢抓机遇,在对外开放领域做几件大事与实事,才能真正实现化危为机,趋利避害。

第一,着力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继续拓展出口市场空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出口产品集中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未来一段时期虽然外需增长放缓,但随着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我国出口增长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仍有很大空间。

第二,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打造几十家我国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与全球行业龙头。

第三,积极主动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 谈判,探讨与美、欧建立自由贸易安排的可行性,力争5年内与重要经济体谈成一个大的区域贸易安排。

第四,加强周边经贸合作,发展“铁杆”朋友。一是要与周边国家发展互惠互利可持续的经贸关系。二是让周边国家充分分享我国的市场机遇,通过单边降低关税、重点分配进口配额、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安排等扩大自周边国家的进口。三是加快周边大通道建设。四是加强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作为单极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呈现出相对衰退趋势,日本、欧盟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不断拉近趋势,中国的崛起加速趋势,俄罗斯的不断恢复趋势,发展中国家的上升趋势等。具体表现为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的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日本、欧盟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的综合实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走上上坡路,并在自主选择中走向联合。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意义:一,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三,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四,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五,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六,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应该坚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的战略方针,坚持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大变动中要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实行正确的外交政策,就能够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和稳定,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到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进而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同时,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中国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认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认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当今世界正处在“三大”使其即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锋深刻复杂,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舆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我国仍然面临着思想文化领域发达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现代传媒迅速发展、人们社会交往

范围不断扩大,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为推销其意识形态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其进行文化渗透扩张与政治控制提供了便利,对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等思想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思想文化对外交流也更加活跃。例如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推广就成为孔子在当代世界最直观、最引人瞩目的思想文化现象。

所以,总体而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是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受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步伐加快,中国崛起势头强劲、周边国家借美抑华意图加深等内外因素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其中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不断上升,尤其在恐怖主义、核安全、网络安全、水源争端、能源安全、毒品走私等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妥善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对中国未来维护周边稳定、赢得战略主动意义重大。

1、恐怖主义威胁上升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事成效有限,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塔利班等极端势力虽受重创然势力犹存,恐怖袭击频发,其外溢效应极大刺激了中国西部地区“三股势力”再趋活跃。同时,暴力倾向日益加剧的“藏独”势力也加紧与境内外分裂势力串联,以“藏青会”为代表的激进组织极力主张,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自杀式袭击在内的恐怖活动。东南亚的恐怖主义土壤依然存在,活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的“伊斯兰团”等极端组织与“基地”相勾结,不时制造恐怖袭击大案,影响中国南部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环境。

2、核安全日益突出

中国周边核武器分布密度全球最高,随着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核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一是核材料流失和扩散风险有增无减,核恐怖主义威胁不容忽视。地区紧张局势使恐怖分子获取、非法贩运核材料,甚至制造核恐怖事件风险加大。二是核能开发利用风险增加。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已敲响民用核设施安全警钟,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在加强核能

安全上面临能力、技术、合作等难题,这将给周边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3、水资源矛盾增多

全球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而中国水源短缺且跨界河流较多。近年来,中国对跨界河流境内部分的开发利用,引起周边一些国家的争议和担忧。当前主要的水资源纠纷有:一是中印水源争议。二是湄公河流域水源争端。三是中哈俄水资源分歧。同时,俄罗斯认为中国对额尔齐斯河的取水量不断增加,将危及欧姆斯克市的水源供应及航运。俄罗斯还十分关切黑龙江流域的工业生产污染对其境内城镇用水的影响

其他方面:能源安全特别是马六甲海上通道和中亚石油管道受海盗和战乱影响严重;“金三角”和“金新月”毒品基地使毒品走私及跨国犯罪活动猖獗;海啸、地震引发生态环境危机;“走出去”战略带来人员及资产的安全保障问题等,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的周边非传统安全挑战摆在中国面前。

应对:

各国应该认识到只有加强相互协调,开展区域合作,才能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带来的各种挑战。同时,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催化剂和加强安全互信的纽带。中国在加强周边区域合作中,应注意扩大地区国家间利益的交汇点、促进地区性机制建设和身份认同,以打消周边国家既希望从合作中获益,又担忧自身利益因合作而受损的疑虑,减少对中国快速崛起的戒心。“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地区多边组织都可促进中国与地区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反恐缉毒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与周边国家加强文化交流,开展公共外交,增强纽带关系,从而营造“安全共同体”的良好氛围。

7、怎样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一、关于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最为复杂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之多的共同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前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正在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政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两极格局的倒塌,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格局也显示出一些新特征。具体表现在:

首先,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

其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此消彼长,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

最后,新兴大国继续保持崛起势头,联合自强的意识增强,进一步改变世界格局。

3.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

的影响日益增强。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更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4.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舆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也对长期主导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价值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

5.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凸显,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与此同时,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竞争较量将会更加激烈,争夺的核心仍将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道义优势。人类共同安全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已经涉及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单凭军事手段和武力办法已不足以解决安全问题,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实现综合安全。

二、关于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关系: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以及

中国在对外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说明。

2)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有13亿人口,居全球第一;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7.4万

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仅从这三个方面看,中国就是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30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成为诸多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不断完善的基础设

施、日臻完备的产业配套格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未来前景最好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今世界,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国外政要、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都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党的十七明确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

系在一起”。

1)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设

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制造业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中国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并占行业世界总产量比重的40%~50%,其他行业也都在国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2)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通过

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解决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中东问题、北非问题、苏丹问题等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全面、深入参与多边军控和裁军事务。中国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中国通过开展双边合作并参与区域次区域合作,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共同发展繁荣。

3)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

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坚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上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世界的目光逐渐聚焦中国,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4)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

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派出救援队,为打击海盗行为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遣海军护航编队。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300多个国际公约,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5)中国目前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基本的身份属性,这一属性是由中

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具备了一个大国所应具备的基本禀赋和要素,任何时候都是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将更大。

三、关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走自己的路”,又“让他人有路走”

中国发展道路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巨大成功,使世界把目光转向中国,使“中国经验”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一些国外人士十分重视中国经验,在不同场合对中国发展模式给予了积极肯定。国际社会展开了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大讨论。

国际上对中国的发展道路给予充分肯定:

1)高度肯定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国外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

中国特殊的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史无前例,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改变了世界。”

2)越来越认同中华文化,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和谐世界理念,在世界公众中产生了越来越

多的共鸣和影响力。

3)肯定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

4)世界各国普遍看好我国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作用。

在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发展道路的同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质疑也相应增多。具体表现在:

1)过高估计中国未来发展遇到的挑战,散布“中国崩溃论”、“中国失败论”;

2)误读中国发展道路,认为中国最典型的特征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加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他

们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也不承认中国是民主国家,甚至不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3)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更大责任的声音也在升高,有的还有意散布“中国

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利益上的分歧,更主要的还在于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文化思维等的不同。西方国家信奉的是“法治主义文化”,中国信奉的是“道德主义文化”。因此,中国的能力可以很强,但索取很少;中国不会以牺牲他人利益而谋取自己的利益。从18世纪到20世纪,西方主要国家的崛起之路都伴随着对资源的控制和掠夺、海外扩张以及军事征服,这段历史不仅一次又一次验证了现实主义者的论断,更强化了西方人的集体记忆,以至于他们总试图用“国强必霸”的历史来证明今天的中国莫须有的“罪名”,总是担心中国是否会追求与其经济规模相吻合的军事实力甚至征服野心。

目前,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今天的中国,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考虑国内与国际两个因素。因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荣我荣、你损我损。这要求我们要有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眼光。在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世情”出现重大变化的时期,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保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不断向世界各国和人民学习,特别是好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文化等。我们不能被成绩冲昏头脑,对那些赞扬我们的话,要冷静分析,绝不能沾沾自喜。同时,还要保持一个大国正常的心态和应有的风范,既不缩手缩脚,也不到处张扬,努力树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我们需要做的一定做好。但如果超出国力承担范围的,就应实事求是对待。

那么如何让西方改变自己的心态,接受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这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1)在政策层面,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2)在操作层面,要让外部世界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会与利益,既要“走自己的路”,又要“让他人有路走”,达到互利共赢。

和平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其世界意义,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

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2)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3)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与交汇,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

必将进一步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4)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

“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5)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已经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占世界人口1/5

的中国人民将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这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并对推动建设

8、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地国际战略发生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国际战略

基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中国决定实施三大具体方针和政策措施,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邓小平对国家形势作了一系列的新判断。

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总的国际局势,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第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妨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第四,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4)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发展模式多样化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尊重发展模式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5)树立新安全观

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和平。新安全观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9、我国当前对外方针政策是什么?

主体内容:课本153-154页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物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10、如何评价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书P155-158

(要点提示,大家剩余的在课本语言素材范围内自由发挥)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P156

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3)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P157-158

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更多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繁荣

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

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

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

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并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巨大贡献。11、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周边外交有哪些影响?

美国之所以重返亚太,既有它的客观原因,也有它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就亚太地区在整个世界的地位的上升,已经达到了任何国家都重视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很正常;主观原因就是,美国重返亚太确实有针对中国的成分。中国现在的崛起、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是超出了美国甚至是世界的想象。而美国历来都奉行霸权主义,倡导单边社会,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如今亚太地区的局势已经不同于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的头20年,世界其他地区,如欧洲,中东等,无论从力量对比、国际关系,还是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等,都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导致美国不得不重视亚太问题。

美重返亚太意味着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可能进入一个复杂的时期。这些国家中主要影响的还是东南亚国家,像菲律宾等与中国存在复杂利益关系纷争的国家,可能会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发生纷争。对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同盟关系,给中国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战略压力,并不会改变周边环境对我们“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首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离不开。他们非常清楚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而且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其次,美国现阶段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布局,是防范性质们主要是为了加强遏制中国,而不是与中国对抗,是为了拖延中国的发展步伐和崛起进程。目前最引关注的问题是中菲黄岩岛问题。菲律宾在中国大使馆外游行示威,但效果并不佳,而且导致了本国旅游业的危机。那么,菲律宾为什么要对抗中国,就是因为其后由美国的支持。但当问到美国是否会支援菲律宾时,美国的回答是非常保守的。这就说明了,

美国对中国还是有所顾忌。

中国对美重返亚太的态度很明确,即冷静对待。2011年11月,胡锦涛主席会见了奥巴马。胡主席表示,亚太事务应该成为中美合作和协调的重点。中方尊重美方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欢迎美方在亚太事务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也希望美方尊重中方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处理好彼此的利益关系,共同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互信和合作。

总体来说,没重返亚太一定会对中国周边的外交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以中国的实力,一定会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毕竟,中国在亚太地区是“机遇大于挑战”。

12、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在此背景下,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意图主要有二:一是借此振兴美国经济的同时摆脱外交上的困境;二是在亚太地区平衡和制约中国,赢回战略上的主动和主导权。

重返亚太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1)经贸方面,美国希望通过未包括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分享亚太地区的“发展红利”,重振美国经济并维持美国在全球经贸、投资、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2)军事安全方面,美国加强了与日、韩、澳等亚太地区盟国、与东盟其他伙伴国以及印度等国在军事基地、军事演习、武器出口和其他军事方面的合作;(3)美国还积极介入并影响亚太地区多边国际组织,主要是东盟首脑和部长级会议、东亚峰会以及亚太地区安全论坛等,力图在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等方面与东盟各国建立统一战线。

对于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中国应当做到:

(1)利用中美之间在战略上客观存在的共同利益,力求合作共赢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一个新兴大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非友非敌”,既要对美国战略运作加强警惕、戒备与防范,也要看到中美之间的高度和深度融合,可以因势利导、以静制动地选择对美战略,保持和平交往。

中国应当大力倡导由亚洲国家自己来主导和控制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共同分享区域经济增长的红利。以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客观影响力使其他亚洲国家明白“和则两利,斗则两害”,与中国对抗没有益处。

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归根结底还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当看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扩展海外市场的布点。尤其是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培育和支持中国的跨国企业、创新企业,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只有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把握时局、稳住阵脚,在中美战略博弈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紧扣机遇大于挑战的战略态势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面对美国重返亚太形成的战略威慑,既要看到是“来者不善”,必须作出准确的战略判断,制定反制战略,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国际事务中,在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同时,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展现出既有实力又负责任的大国风范。要让亚太地区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既无意也无力在亚太建立一个排他性的地区秩序。

(3)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战争本身并不利于中国的持续发展,中国强调的是和平发展。但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有效应对美国战略调整后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国防建设,具备稳固的军事优势,才能形成有效的威慑能力,显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定性;才能在国家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针锋相对,在军事较量不可避免时取得主动和胜利。

13、生态文明建设在现在整个发展中居于什么地位?

书P112-1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关于总体布局,由最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到后来增加的政治文明建设,再到增加文化文明建设的四位一体,最终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然而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强调,强调它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方法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都表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是有其重大意义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提出推进四大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已经蕴含着“五位一体”的格局的形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的理论体系的一次重大创新,是对科学发展认识的又一次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指导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即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政治建设方面,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以民生为重点;在生态建设方面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利用。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建

设“五位一体”当中的具体体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表明党在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方面进一步成熟”。因为在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把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提出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重要部分,实际上就是顺应民心、顺乎民意,是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这体现我们党在认识规律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将会造成环境恶化,付出更大代价。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工作指引。总布局的提出,表明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臻成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指针。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

(4)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新选择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跨入生态文明时代。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关注的大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大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体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永续发展。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深刻影响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也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而生态环境质量是最基本的民生。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另一方面,社会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公众更好地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利用。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五位一体”当中的具体体现。

14、评述“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这两种模式。

先污染后治理、变污染边治理,顾名思义,就是不惜污染环境以求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开支治理环境,无数事例证明,环境一旦遭到污染,人类居住环境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事后治理所耗费的人力财力也远大于事前预防。从世界范围看,因为先污染后治理、变污染边治理而遭受环

境危机的事例比比皆是。若我们采取该模式,付出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超额支付,由于国情和时代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很可能在理论推算的经济峰值到来前生态泡沫已破裂,无论从污染现状和趋势、公众健康和需求压力来看,还是从资源供给能力与发展成本、国际社会约束来分析,都不应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

我们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

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必须转变和发展观念,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创新环境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源头控制,促进污染又后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必须健全环境监督机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严格环境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必须完善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污染防治的市场化进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