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调制解调

信号调制解调

信号调制解调
信号调制解调

用MATLAB建模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DOC)

用MATLAB 建模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 1. 实验要求 用MATLAB 的调制解调建模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需要文字报告、波形图。 (本文选用AM 、FM 调制进行仿真分析) 2. 实验原理 2.1 AM 调制解调的原理 2.1.1 AM 调制信号的产生 标准调幅(AM )是指用信号m(t)去控制载波c(t)的振幅,是已调信号的包络按照m(t)的规律线性变化的过程,u(t)=(A0+a*m(t))*c(t)。调制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AM 调制模型 2.1.2 AM 的解调 调制的逆过程叫解调,调制是一个频谱搬移过程,它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位置。解调就是从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将位于载频的信号频谱搬移回来。调制和解调都完成频谱搬移,各种调幅都是利用乘法器实现的,因此可以设想,在收端也可以利用乘法器进行解调[1]。已调信号u(t)乘以本地载波c(t),再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解调信号dem(t)=u(t)*c(t)。如图所示,解调后dem(t)=A0/2+m(t)/2,所以在解调后要重新缩放。另一种解调方法,包络解调由于包络检波器电路简单,检波效率高,几乎所有调幅(AM )式接收机都采用这种电路,如图2.3所示为包络检波模型。在MATLAB 中我们使用hilbert()函数找出已调信号包络dem(t) A0+m(t)。找出包络后也要重新缩放,最终解调出基带信号m(t)。 c(t) A0 m(t) u(t)

相干解调模型 2.2 FM 调制解调的原理 2.2.1 FM 调制信号的产生 角度调制是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总称。角度调制是使正弦载波信号的角度随着基带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改变。 调频信号可以被看作调制信号在调制前先积分的调相信号。这意味着先对m(t)积分,再将结果作为调相器的输入即可得到调频信号。相反,先微分m(t),再将结果作为调频器的输入也可得到调相信号。在模拟蜂窝移动通信中,调频是更为普遍应用的角度调制,这是因为FM 不管信号的幅度如何,抗干扰能力都很强,而在调幅中,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抗干扰能力要弱得多[10]。 有两种基本的方法来产生调频信号:直接法和间接法。在直接法中,载波的频率直接随着输入的调制信号的变化而改变。在间接法中,先用平衡调制器产生一个窄带调频信号,然后通过倍频的方式把载波频率提高到需要的水平。 非线形调制要完成频谱的搬移但是他所形成的信号频谱不再保持原来基带频谱的结构,也就是说已调信号频谱与基带信号频谱存在着非线形关系,而解调正是从已调波中不失真地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频率调频制:是瞬时频率偏移随基带信号成比例变化的调制[5]。 =dt t d ) (?) (t m K F (2-1) ?∞ -=t F d m K t τ τ?)()( (2-2) FM 公式: []?∞ -+=t F c m d m K t w A t S τ τ)(cos )( t A t m m m ωcos )(= ?? ????+=t A K t A m m m F c ωωωs i n c o s (2-3) dem(t) c(t) LPF u(t)

调制解调电路

第六章 频谱变换电路 ?? ?非线性:调频、限幅 频 线性:调幅、混频、倍 6.1概述 频谱变换电路:频谱搬移,使之适合于传输. 具备将输入信号频谱进行频谱变换,以获取具有所需频谱的输出信号这种功能的电路就叫做频谱变换电路。 6.2乘法器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是以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为基础,并采用变换跨导的原理而形成的。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恒流源式差分放大器) 双入双出 () () EQ T EQ T b b be i be c o I U I U r r u r R u ββ β+≈++=?- ='111

() 21I U T β+= ∴I u U R u i T C o ??- ≈12 若I u i ∞2成正比,则21i i o u u u ?∞ e i e BE i e R u R u u I I 23 2≈-= = ∴21212i i e i i T C o U U R R u u U R u ??=? ?- = 跨导 222121 i e I T T T EQ m u R U U U I U I g ∞?=== ∴称为变跨导乘法器. 6.3调幅波 一、幅度调制(AM ) ()t u Ω-低频 ()t u c -高频 定义:用()t u Ω去控制()t u c 的幅度,使幅度()t u Ω∞,称为调制 称()t u Ω为调制信号,()t u c 为载波信号. 1、 调幅特性. 令()t U t u m Ω=ΩΩcos ()t w U t u c cm c cos = 则 )()t w t M U t u c a cm AM cos cos 1?Ω+= 其中cm m a U U k M Ω? =称为调制指数.(k 由电路决定的一个常数) ()t w t M U t w U t u c a cm c cm AM cos cos cos ?Ω??+?= ()()[]t w t w M U t w U c c a cm c cm Ω-+Ω+??+ ?=cos cos 2 1cos ∴调幅波有3个频率分量c w 、Ω+c w 、Ω-c w .

PSK的调制解调要点

1 引言 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和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与交流,才能产生利用价值,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而通信作为传输信息的手段或方式,与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已为21世纪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1 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的将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而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数字信号有时也称为离散信号。近年来数字通信的发展远远超过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讨论的也是数字通信中调制解调原理。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其中,信源编码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即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二是完成数/模转换,即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信道译码是信道编码的逆过程。加密和解密是为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就是将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图1为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化模型,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不一定包含图中的所有环节。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编码后也可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 1.2 数字通信的特点 目前,数字通信在不同的通信业务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也是数字通信相较于模拟同通信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1)数字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 信息源 信源编码 加密 信道编码 数字调制 信道 数字解调 信道译码 解密 信源译码 受信者 躁声源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书后题答案中文版

Chapter 2 Solutions 2.1 最小采样频率为两倍的信号最大频率,即44.1kHz 。 2.2 (a)、由ω = 2πf = 20 rad/sec ,信号的频率为f = 3.18 Hz 。信号的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6.37 Hz 。 (b)、3 5000π=ω,所以f = 833.3 Hz ,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1666.7 Hz 。 (c)、7 3000π=ω,所以f = 214.3 Hz ,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428.6 Hz 。 2.3 (a) 1258000 1f 1T S S ===μs (b)、最大还原频率为采样频率的一半,即4000kHz 。 2.4 ω = 4000 rad/sec ,所以f = 4000/(2π) = 2000/π Hz ,周期T = π/2000 sec 。因此,5个周期为5π/2000 = π/400 sec 。对于这个信号,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2(2000/π) = 4000/π Hz 。所以采样频率为f S = 4(4000/π) = 16000/π Hz 。因此5个周期收集的采样点为(16000/π samples/sec )(π/400 sec) = 40。 2.5 ω = 2500π rad/sec ,所以f = 2500π/(2π) = 1250 Hz ,T = 1/1250 sec 。因此,5个周期为5/1250 sec 。对于这个信号,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2(1250) = 2500 Hz ,所以采样频率为f S = 7/8(2500) = 2187.5 Hz 。采样点数为(2187.5 点/sec)(5/1250 sec) = 8.75。这意味着在模拟信号的五个周期内只有8个点被采样。事实上,对于这个信号来说,在整数的模拟周期中,是不可能采到整数个点的。 2.6 2.7 信号搬移发生在kf S ± f 处,换句话说,频谱搬移发生在每个采样频率的整数倍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频率/kHz

数字调制信号调制解调与时频域分析

简明通信原理实验 报告六

实验6 Matlab 实验三数字调制信号调制解调与时频域分析一、MATLAB仿真内容: (1)运行样例程序,观察 OOK、BPSK、BFSK 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谱,求已调信号的带宽。 (2)采用相干解调法对 BPSK 信号解调,绘制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与原始信号进行比较,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3)编写 DBPSK 信号产生和解调程序,绘制 DBPSK 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绘制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与原始信号波形进行比较。(4)编写四进制相移键控信号 QPSK 的产生程序,绘制信号波形与功率谱。 二、MATLAB仿真结果: (1)运行样例程序,观察OOK、BPSK、BFSK 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谱,求已调信号的带宽。 文本: clear all;close all; A = 1; % 载波幅度 fc = 2; % 载波频率 N_sample = 8; % 每个码元采样点数 N = 500; % 码元数 Ts = 1; % 码元长度 dt = Ts/(fc*N_sample); % 波形采样间隔 fs = 1/dt; % 采样频率 t = 0:dt:N*Ts-dt; T = length(t); d = (sign(randn(1,N))+1)/2; dd = upsample(d,fc*N_sample);

gt = ones(1,fc*N_sample); d_NRZ = conv(dd,gt); ht = A*cos(2*pi*fc*t); %%********** OOK信号 ****************** s_BASK = d_NRZ(1:T).*ht; [f1,s_BASKf] = myt2f(s_BASK,fs); figure subplot(211) plot(t,s_BASK);grid axis([0 10 -1.2 1.2]); ylabel('OOK'); subplot(212) plot(f1,10*log10(abs(s_BASKf).^2/T));grid axis([-fc-4 fc+4 -50 10]); ylabel('OOK功率谱密度(dB/Hz)'); %%********** BPSK信号 ****************** d_BPSK = 2*d_NRZ-1; s_BPSK = d_BPSK(1:T).*ht; [f2,s_BPSKf] = myt2f(s_BPSK,fs); figure subplot(211) plot(t,s_BPSK);grid axis([0 10 -1.2 1.2]); ylabel('BPSK'); subplot(212) plot(f2,10*log10(abs(s_BPSKf).^2/T));A = 1;grid % 载波幅度fc = 2; % 载波频率 N_sample = 8; % 每个码元采样点数 N = 500; % 码元数 ylabel('BPSK功率谱密度(dB/Hz)'); %%********** BFSK信号 ****************** d_BFSK = 2*d_NRZ-1; s_BFSK = A*cos(2*pi*fc*t+2*pi*d_BFSK(1:T).*t); [f3,s_BFSKf] = myt2f(s_BFSK,fs); figure subplot(211) plot(t,s_BFSK);grid axis([0 10 -1.2 1.2]); ylabel('BFSK'); subplot(212) plot(f3,10*log10(abs(s_BFSKf).^2/T));grid axis([-fc-4 fc+4 -50 10]); ylabel('BFSK功率谱密度(dB/Hz)'); xlabel('f');

ASK调制解调设计报告

4.1 2ASK的调制基本原理 调制信号为二进制数字信号时,这种调制称为二进制数字调制。在2ASK调制中,载波的幅度只有两种变化状态,即利用数字信息“0”或“1”的基带矩形脉冲去键控一个连续的载波,使载波时断时续的输出。有载波输出时表示“1”,无载波输出时表示发送“0”。 2ASK信号可表示为 式中,为载波角频率,是为单极性NRZ矩形脉冲序列 其中,g(t)是持续时间为Ts的基带脉冲波形。为简便起见,通常假设g(t)是高度为1、宽度等于Ts的矩形脉冲;是第n个符号的电平取值。 则相应的2ASK信号就是OOK信号。 图4-1.1 2ASK/OOK信号的时间波形

2ASK/OOK信号的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相应的调制器如下图所示。图(a)就是一般的模拟幅度调制的方法,用乘法器实现;图(b)就是一种数字键控法,其中的开关电路受s(t)控制。 (a)模拟相乘法(b)数字键控法 图4-1.2 2ASK/OOK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 4.2 2ASK/OOK的调制仿真 2ASK/OOK信号调制仿真结果:

图4-2 2ASK/OOK信号调制仿真图 4.3 2ASK的解调基本原理 与AM信号的解调方法一样。2ASK/OOK信号也有两种基本的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相应的接受系统组成方框图如图所示。与模拟信号的接受系统相比,这里增加了一个“抽样判决器”方框, 这对于提高数字信号的接受性能是必要的。 (a)非相干解调方式

(b)相干解调方式 图4-3 2ASK/OOK信号的接收系统组成方框图 抽样判决器的作用是:信号经过抽样判决器,即可确定接收码元是“1”还是“0”。假设抽样判决门限为b,当信号抽样值大于b时,判为“1”码;信号抽样值小于b时,判为“0”码。当本实验为简化设计电路,在调制的输出端没有加带通滤波器,并且假设信道时理想的,所以在解调部分也没有加带通滤波器。 2ASK是20世纪初最早运用于无线电报中的数字调制方式之一。但是,ASK 传输技术受噪声影响很大。噪声电压和信号一起改变了振幅。在这种情况下,“0”可能变为“1”,“1”可能变为“0”。可以想象,对于主要依赖振幅来识别比特的ASK调制方法,噪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ASK是受噪声影响最大的调制技术,现已较少应用,不过,2ASK常常作为研究其他数字调制的基础,还是有必要了解它。 4.4 2ASK的解调仿真 2ASK解调仿真结果: 图4-4 2ASK/OOK的信号解调仿真图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书后题答案中文版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书后题答案中文版

Chapter 2 Solutions 2.1 最小采样频率为两倍的信号最大频率,即44.1kHz 。 2.2 (a)、由ω = 2πf = 20 rad/sec ,信号的频率为f = 3.18 Hz 。信号的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6.37 Hz 。 (b)、35000π =ω,所以f = 833.3 Hz ,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1666.7 Hz 。 (c)、7 3000π =ω,所以f = 214.3 Hz ,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428.6 Hz 。 2.3 (a) 1258000 1f 1T S S === μs (b)、最大还原频率为采样频率的一半,即4000kHz 。 2.4 ω = 4000 rad/sec ,所以f = 4000/(2π) = 2000/π Hz ,周期T = π/2000 sec 。因此,5个周期为5π/2000 = π/400 sec 。对于这个信号,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2(2000/π) = 4000/π Hz 。所以采样频率为f S = 4(4000/π) = 16000/π Hz 。因此5个周期收集的采样点为(16000/π samples/sec )(π/400 sec) = 40。 2.5 ω = 2500π rad/sec ,所以f = 2500π/(2π) = 1250 Hz ,T = 1/1250 sec 。因此,5个周期为5/1250 sec 。对于这个信号,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为2(1250) = 2500 Hz ,所以采样频率为f S = 7/8(2500) = 2187.5 Hz 。采样点数为(2187.5 点/sec)(5/1250 sec) = 8.75。这意味着在模拟信号的五个周期内只有8个点被采样。事实上,对于这个信号来说,在整数的模拟周期中,是不可能采到整数个点的。 2.7 信号搬移发生在kf S ± f 处,换句话说,频谱搬移发生在每个采样频率的整数 倍 -2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0.10.20.30.40.50.60.70.80.91 幅度 频

FSK调制解调原理及设计

一.2FSK 调制原理: 1、2FSK 信号的产生: 2FSK 是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在波的频率来传送信息。例如,1码用频率f1来传输,0码用频率f2来传输,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示式为 式中,假设码元的初始相位分别为1θ和2θ;112 f π=ω和222f π=ω为两个不同的码元的角频率;幅度为A 为一常数,表示码元的包络为矩形脉冲。 2F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 (1)模拟法,即用数字基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频。如图1-1(a )所示。 (2)键控法,用数字基带信号)(t g 及其反)(t g 相分别控制两个开关门电路,以此对两个载波发生器进行选通。如图1-1(b )所示。 这两种方法产生的2FSK 信号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2FSK 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 信号,则分别有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不一定是连续的。 (a) (b) 2FSK 信号产生原理图 由键控法产生原理可知,一位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不同频率交替发送的两个2ASK 信号之和,即 其中)(t g 是脉宽为s T 的矩形脉冲表示的NRZ 数字基带信号。 其中,n a 为n a 的反码,即若1=n a ,则0=n a ;若0=n a ,则1=n a 。 2、2FSK 信号的频谱特性: 由于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是两个2ASK 信号之和,所以,这里可以直接应用2ASK 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比较方便,即 2FSK 信号带宽为 s s F S K R f f f f f B 2||2||21212+-=+-≈ 式中,s s f R =是基带信号的带宽。 二.2FSK 解调原理: 仿真是基于非相干解调进行的,即不要求载波相位知识的解调和检测方法。 其非相干检测解调框图如下 M 信号非相干检测解调框图 当k=m 时检测器采样值为: 当k ≠m 时在样本和中的信号分量将是0,只要相继频率之间的频率间隔是,就与相移值无关了,于是其余相关器的输出仅有噪声组成。 其中噪声样本{}和{}都是零均值,具有相等的方差 对于平方律检测器而言,即先计算平方包络

4ASK载波调制信号的调制解调与性能分析(1)解析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春季学期 通信系统仿真训练课程设计 题目:4ASK载波调制信号的调制解调与性能分析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四班 姓名:赵天宏 学号: 11250414 指导教师:彭清斌 成绩:

摘要 实际通信中的许多信道都不能直接传送基带信号,必须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得载波的这些参量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即正弦载波调制。通过MATLAB软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多进制幅移键控(M-ary Amplitude-Shift Keying,MASK)中的四电平调制(4-ary Amplitude Shift Keying,4ASK)的调制系统和解调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四电平调制和解调的原理,随后介绍载波产生、振幅调制、振幅判别等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给出了整体调制解调的模块图和仿真波形。 关键词:载波调制、数字通信、四电平调制和解调

目录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要求 (1) 二、设计内容及原理 (2) 2.1 四进制ASK信号的表示式 (2) 2.2产生方法 (3) 2.3 4ASK调制解调原理 (3) 三、运行环境及MATLAB简介 (6) 3.1运行环境 (6) 3.2 MATLAB简介 (6) 四、详细设计 (8) 4.1载波信号的调制 (8) 4.2调制信号的解调 (8) 4.3编程语言 (9) 4.4测试结果 (10) 五、调试分析 (11) 六、参考文献 (12) 总结 (13)

网络基础 调制与解调

网络基础调制与解调 人们常说的Modem,其实是Modulator(调制器)与Demodulator(解调器)的简称,中文称为调制解调器。也有人跟据Modem的谐音,亲昵地称之为“猫”。大家知道,计算机内的信息是由“0”和“1”组成数字信号,而在电话线上传递的却只能是模拟电信号。于是,当两台计算机要通过电话线进行数据传输时,就需要一个设备负责数模的转换。这个数模转换器就是这里要讨论的Modem。计算机在发送数据时,先由Modem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调制”。经过调制的信号通过电话载波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之前,也要经由接收方的Modem负责把模拟信号还原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这个过程我们称“解调”。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调制”与“解调”的数模转换过程,从而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讯。 在频带传输系统中,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与电话线路连接。在发送端,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话交换网可以传送的模拟数据信号;在接收端,调制解调器将接收到的模拟数据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传送给计算机。在全双工通信方式中,调制解调器应具有同时发送与接收模拟数据信号的能力。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与电话交换网实现远程通信的结构如图3-23所示。 图3-23 远程通信的结构 根据模拟数据编码类型的不同,可以将调制解调器分成多种类型。图3-24给出了FSK 方式的调制解调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发送端调制器是用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控制两个不同频率振荡器信号的输出来实现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转换。当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为高电平(对应于逻辑1)时,频率f1=1270Hz的振荡器有信号输出,当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为低电平(对应于逻辑0)时,频率f2=1070Hz的振荡器有信号输出。在调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组合器将根据输入的数字脉冲信号1、0序列排列顺序控制的两种频率的正(余)弦信号组合起来,就构成了FSK信号。由于对应1、0的两种不同频率的正(余)弦信号是处于电话交换网的通频带内,因此模拟数据信号FSK可以顺利地通过模拟电话交换网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通过设置对应f1、f2两种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将两种不同频率的正(余)弦信号分开,使频率为f1和f2的正(余)弦信号分别通过两个检波器,再将检波器输出信号送给组合器叠加。组合器输出的解调信号对应的数字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即逻辑1与0)的变化规律与调制器输入的数字数据信号的高、低电平变化规律相同。

数字信号处理试题和答案

一. 填空题 1、一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为x(n)时,输出为y(n);则输入为2x(n)时,输出为2y(n) ;输入为x(n-3)时,输出为y(n-3) 。 2、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得出,要使实信号采样后能够不失真还原,采样频率fs与信号最高频率 f max关系为:fs>=2f max。 3、已知一个长度为N的序列x(n),它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为X(e jw),它的N点离散傅立叶变换X(K)是关于X(e jw)的N 点等间隔采样。 4、有限长序列x(n)的8点DFT为X(K),则X(K)= 。 5、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进行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它的主要缺点是频谱的交叠所产生的现象。 6.若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n)是奇对称的,长度为N,则它的对称中心是(N-1)/2 。 7、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时,加矩形窗比加三角窗时,所设计出的滤波器的过渡带比较窄,阻带衰减比较小。 8、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滤波器的结构上有反馈环路,因此是递归型结构。 9、若正弦序列x(n)=sin(30nπ/120)是周期的,则周期是N= 8 。 10、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时,过渡带的宽度不但与窗的类型有关,还与窗的采样点数有关 11.DFT与DFS有密切关系,因为有限长序列可以看成周期序列的主值区间截断,而周期序列可以看成有限长序列的周期延拓。 12.对长度为N的序列x(n)圆周移位m位得到的序列用x m(n)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x m(n)= x((n-m))N R N(n)。 13.对按时间抽取的基2-FFT流图进行转置,并将输入变输出,输出变输入即可得到按频率抽取的基2-FFT流图。 14.线性移不变系统的性质有交换率、结合率和分配律。 15.用DFT近似分析模拟信号的频谱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混叠失真、泄漏、栅栏效应和频率分辨率。 16.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滤波器的基本结构有直接Ⅰ型,直接Ⅱ型,串联型和并联型四种。 17.如果通用计算机的速度为平均每次复数乘需要5μs,每次复数加需要1μs,则在此计算机上计算210点的基2 FFT需要10 级蝶形运算,总的运算时间是______μs。 二.选择填空题 1、δ(n)的z变换是 A 。

SSB信号调制解调(滤波法)

%SSB信号调制解调 clear;clc; f0 = 1; %信源信号频率(Hz) E0 = 1; %信源信号振幅(V) E = 1; %载波分量振幅(V) fc = 10; %载波分量频率(Hz) t0 = 1; %信号时长 snr = 15; %解调器输入信噪比dB dt = 0.003; %系统时域采样间隔 fs = 1/dt; %系统采样频率 df = 0.001; %所需的频率分辨率 t = 0:dt:t0; Lt = length(t); %仿真过程中,信号长度 snr_lin = 10^(snr/10);%解调器输入信噪比 %-------------画出调制信号波形及频谱 %产生模拟调制信号 m = E*cos(2*pi*f0*t); L = min(abs(m));%包络最低点 R = max(abs(m));%包络最高点 %画出调制信号波形和频谱 clf; figure(1); %% %画出调制信号波形 subplot(411); plot(t,m(1:length(t))); axis([0,t0,-R-0.3,R+0.3]);%设置坐标范围 xlabel('t');title('调制信号'); set(gca,'YTick',-R:1:R); subplot(412); [M,m,df1,f] = T2F_new(m,dt,df,fs); %求出调制信号频谱 [Bw_eq] = signalband(M,df,t0); %求出信号等效带宽 f_start_low = fc - Bw_eq; %求出产生下边带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起始频率f_cutoff_low = fc; %求出产生下边带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_start_high = fc; %求出产生上边带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起始频率f_cutoff_high = fc + Bw_eq; %求出产生上边带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plot(f,fftshift(abs(M))); %画出调制信号频谱%M:傅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序列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调制解调

哈尔滨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XXX 学号:XXX 2011年7月15日

一、任务与要求 1.1设计任务 1. 模拟调制与解调 用matlab实现AM、DSB、SSB调制与解调过程。 2. 数字调制与解调 用matlab实现2ASK、2FSK、2PSK调制与解调过程。 1.2设计要求 1. 掌握AM, DSB, SSB 三种调制方式的基本原理及解调过程。 2. 掌握2ASK, 2FSK, 2PSK 三种调制方式的基本原理及解调过程。 3. 学习MATLAB软件,掌握MA TLAB各种函数的使用,能将调制解调过程根据调制解调过程的框图结构,用matlab程序实现,仿真调制过程,记录并分析仿真结果。 4. 对作出的波形和曲线进行分析和比较,讨论实际值和理论值的误差原因和改进方法。 二、设计原理 (1)模拟调制与解调 DSB调制属于幅度调制。幅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过程。 设正弦型载波c(t)=Acos(wc*t),式中:A为载波幅度, wc为载波角频率。 根据调制定义,幅度调制信号(已调信号)一般可表示为: f(t)=Am(t)cos(t)(公式1-1),其中,m(t)为基带调制信号。 设调制信号m(t)的频谱为M(),则由公式1-1不难得到已调信号(t)的频谱。 在波形上,幅度已调信号随基带信号的规律呈正比地变化;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搬移。 如果在AM调制模型中将直流去掉,即可得到一种高调制效率的调制方式—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DSB—SC),简称双边带信号。 其时域表达式为f(t)=m(t)cos(t) 式中,假设的平均值为0。DSB的频谱与AM的谱相近,只是没有了在处的 函数,即f()=[M(w-wc)+M(w+wc)] 其典型波形和频谱如图1-1所示:

AM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实现

AM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实现 1.Proteus 软件简介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 Proteus软件具有4大功能模块:智能原理图设计、完善的电路仿真功能、独特的单片机协同仿真功能、实用的PCB设计平台。由于Proteus软件界面直观、操作方便、仿真测试和分析功能强大,因此非常适合电子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一种相当好的电子技术实训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和电子设计开发人员进行电路仿真分析的重要手段。 Proteus软件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例:multisim)的功能。这些功能是: (1)原理布图 (2)PCB自动或人工布线 (3)SPICE电路仿真 革命性的特点 (1)互动的电路仿真 用户甚至可以实时采用诸如RAM,ROM,键盘,马达,LED,LCD,AD/DA,部分SPI器件,部分IIC器件。 (2)仿真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 可以仿真51系列、AVR、PIC、ARM、等常用主流单片机。还可以直接在基于原理图的虚拟原型上编程,再配合显示及输出,能看到运行后输入输出的效果。配合系统配置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Proteus建立了完备的电子设计开发环境。 本次Proteus课程设计实现AM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图绘制以及电路的仿真。运用由三极管组成的乘法器调制出AM信号,再经非线性元件二极管与电容等组成的包络检波电路解调得到解调信号。

ASK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及仿真实现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背景描述…………………………二.设计内容…………………………三.工作原理…………………………四.电路设计及参数设置……………五.仿真及波形分析…………………六.设计总结…………………………七.参考文献…………………………

一.背景描述: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是为电力系统调度服务的远距离监测、控制技术。由于电能生产的特点,能源中心和负荷中心一般相距甚远,电力系统分布在很广的地域,其中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调度中心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近则几十公里,远则几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要管理和监控分布甚广的众多厂、所、站和设备、元器件的运行工况,已不能用通常的机械联系或电联系来传递控制信息或反馈的数据,必须借助于一种技术手段,这就是远动技术。它将各个厂、所、站的运行工况(包括开关状态、设备的运行参数等)转换成便于传输的信号形式,加上保护措施以防止传输过程中的外界干扰,经过调制后,由专门的信息通道传送到调度所。在调度所的中心站经过反调制,还原为原来对应于厂、所、站工况的一些信号再显示出来,供给调度人员监控之用。调度人员的一些控制命令也可以通过类似过程传送到远方厂、所、站,驱动被控对象。这一过程实际上涉及遥测、遥信、遥调、遥控,所以,远动技术是四遥的结合。 二.设计内容: 1.对电力系统远动信息传输系统的主要环节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2. 熟悉数字调幅技术的有关原理和实现方法。 3. 设计ASK调制解调电路。 4. 熟悉ORCAD软件的应用,学习元件库使用、原理图的建立以及 应用原理图进行仿真的基本方法。 三. 工作原理: 1. 数字调幅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1)数字调制的概念 用二进制(多进制)数字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某些参量的变化,这种把基带数字信号变换成频带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反之,称为数字解调。 (2)数字调制的分类 在二进制时分为: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

MATLAB实现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实验8 信号调制与解调 [实验目的] 1. 了解用MATLAB 实现信号调制与解调的方法。 2. 了解几种基本的调制方法。 [实验原理] 由于从消息变换过来的原始信号具有频率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 多信道中不适宜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而在接收端则需要有反调制过程——解调过程。 所谓调制,就是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某些参数的过程。调制的载 波可以分为两类:用正弦信号作载波;用脉冲串或一组数字信号作为载波。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模拟调制方式是用正弦波作为载波的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本实验中重点讨论幅度调制。 幅度调制是正弦型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变化的过程。设正弦载波为 )cos()(o c t A t S ??+= 式中 c ?——载波角频率 o ?——载波的初相位 A ——载波的幅度 那么,幅度调制信号(已调信号)一般可表示为 )cos()()(o c m t t Am t S ??+= 式中,m(t)为基带调制信号。 在MATLAB 中,用函数y=modulate(x,fc,fs,’s ’)来实现信号调制。其中fc 为载波频率,fs 为抽样频率,’s ’省略或为’am-dsb-sc ’时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dsb-tc ’为不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ssb ’为单边带调幅,’pm ’为调相,’fm ’为调频。 [课上练习] 产生AM FM PM signals [实验内容] 0. 已知信号sin(4)()t f t t ππ=,当对该信号取样时,求能恢复原信号的最大取样周期。

设计MATALB 程序进行分析并给出结果。 1. 有一正弦信号)256/2sin()(n n x π=, n=[0:256],分别以100000Hz 的载波和 1000000Hz 的抽样频率进行调幅、调频、调相,观察图形。 2. 对题1中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采用demod 函数),观察与原图形的区别 3. 已知线性调制信号表示式如下: ⑴ t t c ?cos cos Ω ⑵ t t c ?cos )sin 5.01(Ω+ 式中Ω=6c ?,试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4. 已知调制信号)4000cos()200cos()(t t t m ππ+=,载波为cos104t ,进行单边带 调制,试确定单边带信号的表示式,并画出频谱图。 [实验要求] 1 自行编制完整的实验程序,实现对信号的模拟,并得出实验结果。 2 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完整的自编程序,并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学习demod 函数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的分析。 对1,2题解答,程序如下: clc;close all;clear; % Fm=10;Fs=1000;Fc=100;N=1000;k=0:N-1; % t=k/Fs; n=[0:256];Fc=100000;Fs=1000000;N=1000; xn=abs(sin(2*pi*n/256)); % x=abs(sin(2.0*pi*Fm*t));xf=abs(fft(x,N)); xf=abs(fft(xn,N)); y2=modulate(xn,Fc,Fs,'am'); subplot(211); plot(n(1:200),y2(1:200)); xlabel('时间(s)');ylabel('幅值');title('调幅信号'); yf=abs(fft(y2,N));

2ASK的数字调制与解调要点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3年春季学期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题目:2ASK的数字调制与解调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2班 姓名:李晗 学号:10250228 指导教师:李英堂 成绩:

摘要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解调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最早的模拟调幅调频技术的日臻完善,到现在数字调制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的传输更为有效和可靠。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是一种古老的调制方式,也是各种数字调制的基础。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一个2ASK 调制与解调系统。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用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调制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加上各种噪声源,用误码测试模块测量误码率;最后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系统性能。文中还介绍了基于MATLAB 如何实现2ASK 调制解调的系统仿真。仿真主要采用MATLAB 脚本文件编写程序。结果表明了该设计的正确性。本文研究了基于MATLAB 的2ASK(幅度键控)调制解调的系统仿真,并给出了M 文件环境下的仿真结果。通过Simulink的仿真功能摸拟到了实际中的2ASK调制与解调情况。 关键词:2ASK;Matlab;调制;解调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3) 二、2ASK调制与解调原理 (4) 2.1 2ASK调制原理 (4) 2.2 2ASK解调原理 (6) 三、程序设计 (8) 3.1 数字信号的ASK调制 (8) 3.2 数字信号的ASK相干解调 (9) 四、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11)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语音信号的调制解调

clear; %数据清零 dt=1/44100; %原信号周期1/44100 fs=44100; %原信号采样频率44100 [f1,fs,nbits]=wavread('D:\1\12.wav'); %声音文件的载入 f1=f1(:,1); %对信号f1取单声道 figure(1); %图像绘制,创建图形窗1 subplot(2,1,1); %在一幅图内分成一个两行一列的两个区域,取第一个区域 N=length(f1); %计算信号长度N t=0:1/fs:(N-1)/fs; %时间长度t从0到(N-1)/fs。每隔1/fs取个间隔点 plot(t,f1);title('信息信号的时域波形');%画出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 fy1=fft(f1); %对信号进行FFT变换 w1=0:fs/(N-1):fs; %频率ω1从0到fs,每隔fs/(N-1)间隔取点 subplot(2,1,2); %对上述两个区域取第二个区域 plot(w1,abs(fy1)/N);title('信息信号的频谱'); %画出语音信号的FFT频谱图sound(f1,fs,nbits);%播放原始信号 pause(3); %延迟3秒 f2=cos(22000*pi*t); %载波信号 figure(2); %创建图形窗2 subplot(2,1,1); %在一幅图内分成一个两行一列的两个区域,取第一个区域fy2 = fft(f2); %对信号f2进行FFT变换 N2=length(f2); %计算信号f2长度N2 w2=fs/N*[0:N-1]; %求频率ω2 plot(w2,abs(abs(fy2))/N);title('载波信号的频谱');%画出载波信号的FFT频谱图 %调制 f3=f1'.*f2; %对信号f1和信号f2求卷积 subplot(2,1,2); %对上述两个区域取第二个区域 fy3 = fft(f3); %f3进行FFT变换 plot(w1,abs(abs(fy3))/N);title('已调信号的频谱');%画出已调信号f3的频谱图sound(f3,fs,nbits); %播放已调语音信号f3 pause(3); %延迟3秒 %解调 f4=f3.*f2; figure(3); %创建图形窗3 fy4=fft(f4); %对信号f4求FFT变换 plot(w1,abs(abs(fy4))/N);title('解调信号频谱');%画出解调信号f4的频谱图 sound(f4,fs,nbits); %播放解调后语音f4信号 pause(3); %延迟3秒 %低通滤波器 fp1=0; fs1=5000; As1=100; %设置低通滤波器的参数 wp1=2*pi*fp1/fs; ws1=2*pi*fs1/fs; %将模拟频率转变成数字频率 BF1=ws1-wp1; %计算滤波器过渡带宽度

基于MATLAB的基本数字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

基于MATLAB的基本数字调制解调系统的 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基于MATLAB的基本数字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 摘要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解调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MATLAB为软件平台,充分利用其提供的通信工具箱和信号处理工具箱中的模块,对数字调制解调系统进行Simulink设计仿真,并且进行误差分析。 调制与解调是通信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不同的信道环境选择不同的调制与解调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中的频带利用率,改善接收信号的误码率。本设计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二进制调制解调系统进行模型构建、系统设计、仿真演示、结果显示、误差分析以及综合性能分析,重点对BASK,BFSK,BPSK进行性能比较和误差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视情况选择最佳的调制方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然后介绍系统设计所用的Simulink仿真软件,随后介绍了载波数字调制系统的原理,并根据原理构建仿真模型,进行数字调制系统仿真,最后对设计进行总结,并归纳了Simulink软件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Simulink的学习和对数字调制解调理论的掌握和深化,为今后在通信领域继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数字化调制解调;BASK;BFSK;BPSK

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 II 摘要............................................................................................................................. I I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绪论 .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 第2章仿真软件简介 (7) 2.1仿真软件MATLAB简介 (7) 2.2 Simulink简介 (8) 2.3 本章小结 (9) 第3章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11) 3.1 数字调制系统 (11) 3.2 二进制振幅键控 (11) 3.3 二进制移频键控 (13) 3.4 二进制移相键控 (16) 3.5 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 (18) 3.6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0) 3.6.1 2A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0) 3.6.2 2F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1) 3.6.3 2PSK及2DP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2) 3.7 本章小结 (23) 第4章系统设计与仿真 (25) 4.1 2A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25) 4.1.1 2ASK信号调制仿真 (25) 4.1.2 2ASK信号解调仿真 (27) 4.2 2F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29) 4.2.1 2FSK信号调制仿真 (29) 4.2.2 2FSK信号解调仿真 (32) 4.3 2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34) 4.3.1 2PSK信号调制仿真 (34) 4.3.2 2PSK信号解调仿真 (36) 4.4 本章小结 (3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