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当代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

论当代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

论当代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
论当代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

论当代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

《基础教育论坛》(教研版)

(原文来自《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作者:傅维利)

摘要: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为学生的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是今后特色学校建设的两种基本类型。在保证学生适度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优势潜能及个性化兴趣、爱好的充分发展是学校特色化建设的宗旨。对此,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政府应把工作重心适时转移到学校的特色化建设上;坚定地推进高考改革,打破制约学校特色化建设的瓶颈;遵循特色化建设的规律,持之以恒地推进学校特色化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特色化发展;教育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推进基础教育快速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基础教育领域中仍面临一些诸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与中国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教育改革已经到了必须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要想克服教育顽疾,带动中国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真正办出让越来越多的人满意的高水平基础教育,必须适时调整发展基础教育的思路,努力建立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为学生的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真正把推进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落到实处。

一、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一个受教育人口众多的教育大国,又是一个人均收入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发展基础教育,政府必须因势利导地安排工作重心,以集中力量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客观来看,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发展基础千差万别的国家,

各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呈现多样性特征是不可避免的。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之后,在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前提下,如何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的高水平、特色化建设是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特色化建设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唯一可行的实践路线

从现实层面看,基础教育的基本发展方向必定会从“人人有学上”迈向“人人上好学”,但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必须对什么是优质教育或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认识。如果我们对优质教育或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帮助越来越多甚至每个学生在现行的中、高考中取得优胜,那么这种优质教育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从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和现实构成形态来看,高等学校的类型和现实水平是有差别的,即使将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也有一个竞争优质大学有限的录取名额的问题。从优质大学与人们意愿的供求关系来看,上述意义上的“人人上好学”或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很难实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录取率已经从1993年5%左右上升到现在的28%左右,但历经20年的时间,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非但丝毫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并日益向低龄化学生延伸的趋势。人们对教育的现实状况也颇多微词。也就是说,要办出让越来越多的人满意的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走出引导人们竞争少数所谓优质学校有限录取额度的窠臼,把重点放在建设越来越多的适应和发展学生优势潜能、兴趣、爱好的特色化学校上。

从社会认识发展来看,近年来人们对人的遗传差异性有了更为科学和清醒的认识。第一,在理论研究领域,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优势发展领域。从这一理论中,我们容易导出这样两个推论:一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发展领域中的发展极限是不同的,试图通过教育和训练达到同一水平,要么不可能,要么浪费掉另一些人的优势发展潜能;二是不同的人达到某一领域特定发展水平所依赖的学习时间和训练条件不同。上述两个方面是形成教育效益差异的基础性原因。也就

是说,对不同的学生用相同的教育时间和资源是不可能达成相同的教育效益或教育结果的。正是基于此,即使在义务教育的范畴内,仅仅现实地存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供给方面的均等一致,不可能也不应该追求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绝对的均等一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并鼓励这些差异的发展,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

第二,从实践领域看,人们在飞行员、运动员和艺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即具有某些优秀先天条件的儿童青少年经过合适的训练,更容易成长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以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印证了优质的教育应是一个适应并着意发展学生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的教育,而不是统一地提供考试优胜资源条件的教育。笔者在多次访谈中也感受到,家长和学生早已厌倦了无休止和不断升级的考试竞争,多数学生更乐意到适合自己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发展的学校学习。他们期盼着通过改革,国家逐步实现这种新的教育制度安排和教育资源供给。很显然,这既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愿景基础,也是基础教育走向特色化发展方向的基本依据。

(二)特色化建设为解决基础教育中诸多难题开辟了新思路

在民众追逐升学浪潮的挤压下,学校开始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老大难问题有: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分数至上、体育和道德教育薄弱、学校综合教育效益低的问题;学生特长发展和兴趣、爱好难以满足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均衡发展只能解决教育中资源合理供给和机会均等问题,而无法解决上述盘亘日久的老大难问题。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强烈期望通过开辟新的发展思路,从根本上摆脱这些教育难题的无休止纠缠。

这些老大难问题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最终都指向同一个拉动力,这就是要求学生置其他于不顾,在多个考试学科的学习中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以便推动他们在考试中获得综合优

胜。很显然,要想从根本上消解这个拉动力,必须对教育理念、教育过程的构成形态和考试制度进行重大调整。特色学校建设的价值在于,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潜在优势和兴趣、爱好发展的新的教育构成形态,实践“基础性全面发展+较高水平特长发展”的新的教育目的观,并牵动高考科目设计和录取制度安排发生重大变革,从而为破解教育难题的坚冰打开一条新的通道。

(三)特色学校建设和学生特长发展的势头方兴未艾

近些年,我国关于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发展的研究和尝试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中央到各地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科研规划部门,普遍采取了专门立项的方式支持学校开展特色化建设的研究。“一校一品”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对学校发展和改革的基本要求。

从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历程看,工作重心的转移是由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共同决定的。当基础教育在法制保障、有效投入、管理体制、课程改革、均衡发展等方面的任务初步完成后,人们自然开始关注教育难题的根本性解决、儿童青少年学校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优势潜能及个性化兴趣、爱好的充分发展。由此看来,当前特色学校建设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现实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理念、思路和目标都要做重大调整,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有特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四)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基础教育实现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不仅包含着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也包含着促进人自主、自由、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厉以贤先生指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指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物质基础,人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和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消除人的发展中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

从而达到人的智力和体力,精神劳动、物质劳动和享受,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人的潜能和天资、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人的身心、精神(道德)、才能、个性全面而丰富的发展。[1]厉以贤先生对自由发展有更为具体的解读,他说:“所谓自由发展,第一,就是说每个人的发展不再屈从于其他任何活动和条件,例如,奴隶般的分工、屈从于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等;第二,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2]

笔者认为,人绝对的自由发展是不存在的,但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却是社会和教育进步的发展方向。教育目的变更和发展的历史或许就是一部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强调教育的个人价值间博弈和选择的历史。考察世界教育的发展走向和当代先进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发现,在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链条中,社会制约和人的自主、自由发展间的博弈虽有反复,但最终总是朝向有利于人自主、自由发展的方向前进。事实也证明,较之传统学校,现代学校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修课程、选做活动和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方案。这说明,即使在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过程的设计也应给予学生越来越多的自主、自由选择的空间。

我们必须看到,无论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角度,还是从人类社会和教育进步的角度,都应特别关注人的个性化、自主、自由发展在当代教育目的中的价值和意义。从实践上看,我国一直处于优质高中和大学资源十分短缺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在中、高考中取得优胜,自然会成为学生、家长、学校甚至地方政府竞相追逐的核心目标。这使得全面发展的目的观逐步蜕变为学生在考试科目上的“高水平”、“均衡”、“全面”的发展,而学生的潜在优势、个性化的兴趣爱好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在这种认识和实践中消失殆尽。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要想走出深水区,在攻克教育顽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应当进一步明确实施“在保证学生适度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优势潜能和个性化兴趣、爱好的长足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不仅是中国教育未来人才培养的诉求,也是特色学校建设

的根本目标、检验标准和方向保障。

二、现时代特色学校的基本类型、检验标准和改进方向

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类型

由于特色学校建设在发展目的和发展方向上存在差异,当下不同学校所建设的特色类型也有所不同,大概有如下几种。一是优势教育资源利用型,如着眼于利用外部自然或社会资源条件的红色传统教育特色学校、海洋特色学校、绿色生态特色学校、军事特色学校等;着眼于利用内部设施条件和教师特长的双语特色学校、手风琴特色学校、剪纸特色学校、书法特色学校等。二是学生特长发展型,如音乐特色学校、美术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等。三是独特教育、教学或管理模式型,如双元互动式教学模式、导师制教学模式、合作教育模式、全方位逐点透析式管理模式等。四是独特校风传承与创建型,如民主的校风、严谨的校风、尊重的校风等。校风型特色学校与独特教育、教学或管理模式型特色学校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将某一特定的理念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环节中,而后者一般定位于一个学科或一个方面的管理上。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检验标准

要想判定特色学校建设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发生重要变革,即要看学校是否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心,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到“在学生适度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优势潜能和个性化兴趣、爱好得到长足的发展”。因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优质学校不再是简单的比较意义上的考试优胜的学校,而是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为学生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得到自主、自由的发展提供充足教育资源和优质培育模式的学校。这为优质学校的扩充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据此,笔者将特色学校的建设目标和检验标准,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特色学校应当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向学生提供可以超越其他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条件,因此,在这些方面其教育质量应当是优异的。二

是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三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证明符合教育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特色并不代表正确,只有经过较长时间实践的检验,学校的特色建设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特色学校建设的改进方向

从总体上看,任何特色学校都应特别重视研究和遵循教育与社会交互影响的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和训练的规律、师生间关系变化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类型上应逐步聚焦到两种基本类型,从而在实现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方面均衡的前提下,在教育过程、教育方式和教育结果方面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

一是以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为思考起点,由此形成武术特色学校、音乐特色学校、数学特色学校、足球特色学校等,并在上述方面逐步形成独特的教育与管理方式。如同是音乐特色学校,A学校是通过发展小俱乐部的方式发展学生的音乐特长,而B学校是通过提供优质的校本课程的方式。采取此种路径应注意区域和校际协同,以便为一个区域内而不是仅仅一所学校的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选择和发展的空间。笔者注意到,支持学生的特殊学习与发展需要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发达国家在设计教育制度和实施教育改革时普遍关注的话题。其中,学校协作体中的学分互认制度以及美国有关教育券和特许学校方面的经验特别值得借鉴。

二是以建立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的方式,使学生在一个或多个方面获得超越其他学校学生的长足发展。如学校形成的民主的管理方式对学生道德和现代管理意识的发展起到得了良好的作用。学校的“绿色”特色对学生形成和谐健康的生态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个方向的特色建设更多关注学生价值观、道德取向、生活态度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

三、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的现实对策

(一)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把工作重心适时转移到学校的特色化建设上

在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没有政府的领导、协调和支持,学校难以获得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和良好的资源条件。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政府出面统筹协调,在一定的区域内才能为绝大多数儿童青少年潜在优势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提供较为理想的资源条件和机会。因此,作为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的各级政府,有责任挑起促进基础教育特色化建设的重任。政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做好制度性、政策性的研究和储备工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力争在基础教育特色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政策。特别要在形成学分互换机制、师资调配、考试改革等方面做好政策性准备和制度性安排工作。其次做好规划和先行试点工作。由于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或几个特色,这就大大限制一个学校内所有学生潜在优势和不同兴趣、爱好的满足水平。因此,“一校一品”或“一校几品”的特色发展策略本身,就特别需要政府在所辖的区域内发挥好统筹规划和通盘协调的职能。政府有责任在区域内建立起特色学校发展协作体以及相应的保障制度和协同性教育资源支持条件。一方面,要在区域内合理全面地布局不同的特色学校,努力为整个区域内更多的学生提供充分实现特长发展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出台合理的协调机制,以保证多数学生能通过参加不同学校的特色教育活动或选修不同学校的特色课程等方式,有效地实现潜在优势和兴趣、爱好的高水平发展。另外,要形成与特色化建设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必然要与由来已久的“应试教育”的制度体系和观念发生巨大的冲突,因此,政府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先行试点工作,以便总结经验,探寻和推广更符合实际的建设路线。(二)坚定地推进高考改革,打破制约学校特色化建设的瓶颈

自隋唐开办科举以来,在考试中获得优胜已经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教育价值体系之中,因此,要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就要动员包括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转变观念,着手从将考试科目分为学科基础和学科专项两大类入手,推进高考改革。

学科基础类包括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八个领域12~13个学科的必修部

分,目的是引导学生打下适度全面发展的基础。基础类考试只设合格和不合格,以解决因难度过大给学生造成的学业压力。学科专项类包含上述学科的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其设计要点是:学生可以根据高校的要求和自己的特长自主选取其中3~5门考试,目的是从考试科目设计和录取制度的安排上为学生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获得个性化长足发展提供保证。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经验,向考生事先提出不同学科成绩的组合要求,供不同的考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选择。这种制度设计的最大优点是,不仅考虑到高校选择的自主权,同时为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使考生不至于因某一科目(如数学)成绩不好,而彻底丧失了进入理想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很显然,这样做,能为中小学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实现特色化建设提供明确的制度性保障。

(三)遵循特色化建设的规律,持之以恒地推进学校特色化的长远发展

作为办学策略的特色化建设,往往把特色看成是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和业绩亮点的手段,而作为指导思想的特色化建设则把特色看作真正促进学校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性选择。学校要坚定地跳出特色化建设仅仅是提升知名度和业绩的一种办学策略的思想藩篱,而把其看成是今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只有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才能从短期安排走向长远建设;从关注学校的业绩亮点转向关注学生实实在在的发展;从看重少数尖子转向看重每一个学生天赋优势和兴趣、爱好的长足发展。

实践证明,一个学校形成正确而稳定的特色,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建设。一般而言,要经过对特色化建设的价值认同阶段,学校特色的确定及集体认同阶段,对应的制度建设阶段,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及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配套阶段,以及特色教育活动持续稳定开展阶段等。需要指出的是,制度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向上可以具体体现特色化建设的相应理念,向下可以具体指导队伍和物质环境的建设以及特色教育活动的实施,这是特色化建设中将理念和理论转换为实践的关键环节。因此,制度一定要与相应的特色理念相配套,以充分体现

并强有力地支撑特色化建设中各个环节富有活力地

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方案

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方案 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所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现代教育必备的竞争力,是创“省级民办示范初中”的主体工程之一。“高起点、创特色、高质量、创名校”是我校旗帜鲜明的办学目标。“高起点”是“创特色”的基石,“高”是要求,是任务,是职责。“创特色”是“创名校”的主体途径,围绕“办学目标”为之不懈奋斗的重要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办学特色”的形成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校产生的影响力、辐射力。经学校研究并深入论证,把英语教学(实验班教学和全校口语教学)、心理素质教育、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四大特色项目工程,四大特色支柱。着力建设好这四个方面,形成独具一格、有强大生命力的办学特色。 建设学校办学特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首先要形成特色氛围。 1、每位教师提高认识,真正体会到“一手抓办学特色的形成,一手抓教学质量”是“金海”品牌形成的两张翅膀。 2、让每一位金海学生充分懂得“全面提高”与“学有专长”的辩证统一关系,办学特色的形成最得益的是每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共性中的“个性”发展。 3、加强校内宣传,化零为整,由一般经验性上升为理论性。 ①利用墙报、警示牌、标语、校内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发布公告,发表文章,推介经验,推荐典型,介绍成功,介入生活,渲染强有力的氛围。

②校办报刊均由教科室全面指导负责,成立校报校刊编辑部。 4、努力提升学校品位,推销“金海特色”。 ①积极办好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使之成为向家长、社会、学生展示学校特色的平台和窗口,进一步推进音、体、美学科建设。 ②以英语实验班为龙头,强力打造领先英语教学,每期由教科室牵头,学生自编自录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电视剧。 ③在心理特色建设方面,开辟心理热线电话,在县级以上报刊就中学生普遍心理现象作分析,变学生问教师、为教师找学生,化零为整,形成系统工程。 ④积极组织音、体、美、科技、英语技能等方向的竞赛和展示活动,尤其是上级单位主办的各项比赛。 5、加强科技创新、阅读与口才、心理特色等校本课程建设,收集原有资料,从本学期起,责任教师将每期教材教程交由教科室存档,期末汇集成册成书,教材教程必须依据期初教学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精心落实。 6、每周星期日上午原则上根据学生情况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期初定出小组活动计划,落实到教师、学生个人。 建设学校办学特色,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有一支业务精湛、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高,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是关键。 1、四大特色的教育教学均由专职教师担任。 2、严格遵守学校聘任制度,英语口语教师必须英语专科以上学历,具备很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与外籍教师进行口语交流;心理教师有专科以上学历,具备相应的较强的专业水平,对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在全县有影响力且效果显著;

初中学校特色建设方案

盐城市**初中学校特色建设方案 一、背景分析 盐城市**初中创办于1982年2月,现有26个班级,学生1250人,教职工145人,其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81人。学校位于千年古镇----大冈镇的卧龙桥下,冈沟河畔,地处兴化、亭湖、盐都三市(区)交界,宁靖盐高速公路和宁盐公路分别从东西两翼穿越,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镇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个千年古镇,始建于汉朝,因“沙岗之巨”而得名。赵匡胤、乾隆皇帝曾途经于此,留下了卧龙桥、靴子沟、郎一刀的遗迹和传说,文化底蕴深厚。制鞋机械、石油机械、冶金、纺织是该镇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制鞋机械,年产值10亿元,占全国鞋机产值的一半,费孝通先生曾为之题词“华英鞋机,勇争天下”。**镇是江苏省星火技术密集区,今年3月被命名为江苏省创新型乡镇。 近几年,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盐城市和谐校园、盐城市安全文明校园、盐城市绿色学校、盐城市红十字示范学校、盐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盐都区文明单位。师生的精神风貌良好,明法诚信求实笃行,团结拼搏勇争一流,成为**初中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为宗旨,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积极实施“四名”工程,大力开展科技教育与实践、经典诵读、体育运动等活动,以科技启迪人,以读书发展人,以运动煅炼人,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学校。 三、特色建设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一段时间的打磨和努力,使我校科技教育、经典诵读、足球运动等活动形成浓烈的氛围,参与率较高,活动水平提升到一定层次,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影响,使师生切实受益,使家长、社区普遍认同,逐步培育和发展科技教育特色、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

“尚美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为了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创出学校品牌,学校以阳光课程建设为起点,以阳光课堂打造为突破口,以阳光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阳 光文化的孕育为着力点,制定我校“阳光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一、办学理念 “尚美教育”——使用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积极效果。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以“尚美教育”的实施为总抓手,涵养师生人文底蕴,引导师生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把学校办成底蕴丰厚、内涵丰富、充满活力、师生共进的特色学校。 (二)培养目标 造就智慧型尚美教师;培养自信型尚美少年。 (三)近期目标 1、分类梳理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适时补充修改。 2、全面实施尚美教育, 3、进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深化研究。 4、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使师生初步达到标准要求。 5、搞好网络基础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四)中远期目标 1、深入落实“尚美课程”,为培养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学生与注重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搭建有效平台。 2、探索依法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 3、形成科学合理的阳光教育实践体系与评价体系。 4、提炼“尚美师生”的培养策略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5、总结教师团队管理策略,打造高质高效优秀团队。 6、各学科“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趋向成熟,凸显风格。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8、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制度保障体系。 三、发展内容 (一)尚美课程 开发并实施尚美课程,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培育阳光少年。 1、开发并实施“尚美经典”课程——开发名人、名著、名曲、古诗四个系列课程。 2、开发并实施“尚美诵读”课程——1—6年级分别诵读国学经典系列《三字经》、《论语》《传统文化》等。 3、开发并实施“尚美实践”课程。——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与特长,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阳光。 (二)尚美课堂

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创立工作实施方案 - 一、书法特色学校特征的认识 特色,指横向比较优于其它同一类事物同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必须选择特色,设计特色,创造特色,保持特色,强化特色。 学校的书法特色,则指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书法教学工作特别优于其它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特性。特色学校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这是学校特色的主要特征。这种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全体师生书写方面综合能力的突出表现上。 二、我校基本现状分析 首先是学校领导班子有特色办学的理念,有较高的人文修养,以及严谨的治校策略,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二是有爱岗敬业的教师群体。从本校的师资实际出发,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时,教师就容易接受,容易投人,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成绩也就比较明显。我校大部分教师都有写出一手好字的愿望,这为创书法特色学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三是写字教学有一定基础:学生、教师近几年参加过书法培训和书写展览,学生的书写字优良率有一定的提高。

第四有健全可靠的保障体系。文明的校园环境,必备的教育设施,以及特色品牌学校的创立,都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培养特色的外因。 三、师资设置 兼职书法教师: 一年级:安成霞 二年级:缪树霞 三年级:梁红梅 四年级:杨小花 五年级:柴小青 六年级:马永花 四、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1.成立学校汉字书写领导小组。 组长:肖怀军 副组长:马永花 组员:安成霞缪树霞梁红梅杨小花柴小青马永花 2.制定汉字书写的教学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3.重视师资培训,要求每位教师继续练习“三笔字”,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写字课有教案,作业形式多样。 4.每天落实一节写字指导课,并保证每天20分钟的课外写字练习课。要求各班认真组织,加强指导和评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知识资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什么是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一项既定不变的方针,更是一个螺旋式发展逐步推进的过程。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办学条件的改善只是“初步均衡”,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才是“基本均衡”。 二、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边远山区学校建设问题;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薄弱学校建设问题;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在当物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教师,实现教育公平。 三、国家确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

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 (一)一个门槛(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区)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区),才有资格接受均衡督导评估认定。 (二)两项内容(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 1、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差异化系数)。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数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合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 2、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四个方面)。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的17项指标来进行,每个指标赋一定分值,总分为1000分;达到85分以上的县方可视为达到此项评估的要求。考虑到省情不同,要求省级在制定实施办法时,可适当增加对县(区)级政府工作评估指标。 (三)一个参考。指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一个县是否实现基本均衡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将会起到什么作用?

2015特色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崂山区石老人小学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构成中华民族的半壁疆域。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山东重要的龙头城市,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因此在学校进行海洋教育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石老人小学依海而建,海洋文化源远流长。从历史人文上来看,古老的“石老人传说”人尽皆知;从地理上来看,石老人小学依山临海;从生源上来看,石老人小学的孩子大都是渔家的后代。石老人的文化、渔家的传统都是石老人小学的活教材,学校海洋课程的开发有的放矢、水到渠成。 立足学校海洋教育优势,基于学生生活经验,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我校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特色学校培育》的课题,并制定方案如下: 一、发展海洋教育特色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为目标,以课题研究和教育实验为支持,以海洋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为重点,深入探索海洋教育特色创新机制。通过形式多样且富有内涵的海洋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海洋的认知水

平,形成正确的海洋价值观、培养学生知海、亲海、探海的兴趣和意识,引导学生特长发展,为培养未来的海洋人才奠定基础。推动学校在形成特色中提高质量、办出水平。 二、发展海洋教育特色的总体目标 到2018年,使石老人小学在“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基础上,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海洋教育特色品牌学校;研发具有明显学校自身特点的海洋教育系列教材,形成系统、科学、多维的海洋教育课程体系;校长、教师的海洋教育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海洋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形成以课题研究和教育实验为支持,校内与校外相通、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同步的海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海洋知识,拥有阳光博达的心态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培养初步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环保意识,让学生们能够立足石老人,放眼全世界,点燃多维兴趣,促进多元发展,为未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海洋教育特色的内容与措施 1.形成教材开发团队,自主开发学校海洋校本课程 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既然大海是石老人的师生相处的地方,开发我们自己的海洋校本课程就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我校开发海洋教育校本教材具有独特的优势,石老人的传说、石老人的村庄变迁、石老人渔港和石老人的风土人情等都是教材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为了开发《我与大海交朋友》的海洋教育校本教材,我们挑选了学校对海洋教育有兴趣,有能力的老师,成立了教材开发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教材

浅析城乡基础教育如何均衡发展

浅析城乡基础教育如何均衡发展 金林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要: 在尊重和追求和谐的今天,教育公平被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一。教育公平的研究存在区域、民族、城乡、层次、性别等多个方面的差异。而教育公平又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但客观存在的地区、城乡和学校差别导致了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通过多方面详细的调查研究,从而提出以下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并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重点倾斜,同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转变观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农村学校合理化分布,以推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城乡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发展的缘由及我国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现状 一、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认识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它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包括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 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知识大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为什么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两个平等一个公平”:一是教育权利平等,即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教育过程平等,即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学生在受教育年限、学习内容、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同等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教育条件。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4、“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申报认定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教育部于2012年5月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启动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河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受省政府委托,2013年组织部分省督学和专家对全省第一批符合条件的29个县进行了评估验收。 5、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的程序有哪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分为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四步。 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一级的责任主体、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分别是谁? 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下发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文件规定:“县级政府是本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县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县级发改、财政、建设、规划、国土、人力社保和教育等部门是具体责任单位”。 7、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 (一)一个门槛(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才有资格接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 (二)两项内容(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 ①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评估。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南广镇中心小学校盐坪校区 “弘扬水韵文化,构建如水校园”特色学校创建方案办学特色犹如学校的一张名片,是学校的“魂”。当前,学校发展已由“千校一面”的同质时代进入了“一校一品”的个性化时代。创建合格+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创建思路的指导下,根据《翠屏区创建特色学校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背景: 1、优势 天时:我校始建于1952年,建校时只有两个教学班。60年来,在一代又一代的盐坪教师不计回报地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下,几易校址、几经发展,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我校自2006年搬入新校址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占地13亩,现有18个教学班,教职工39人,学生近800人。随着翠屏教育城乡均衡化发展的推进,我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可以说创建特色学校已是“万事具备”、当前,正好乘着我区打造特色学校号召的“东风”,传承学校的传统,打造学校品牌特色,使学校的教育再上新台阶。 地利:南广镇位于宜宾南部沿长江而下约3公里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美称,南广河自南向北横贯整个镇,在此汇入长江。拥有了一条千年文化积淀的河,这个地方便有了文脉与灵魂。据传说,哪吒就是出生在南广镇陈塘关这个地方,陈塘关即为东海海口,哪吒的父亲李靖就是朝廷派兵驻守在此的将军。可见,南广与水文化有不解之缘。南广中心校盐坪校区位于长江之

源、南广河之尾,面临滚滚长江,背靠巍巍青山,依山傍水,环境优雅,两江孕育着学校独特的水韵文化。以两江为载体的

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京华中学创足球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京华中学是冷水滩区公办学校的领头羊,在校学生3500余名,校内有300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场内设有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标准的11人足球场,学校各类足球设施较全,为我校开办足球班,开展群众性足球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学校讨论研究决定开展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区教育局有关“体教结合”的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线,以“体验足球、快乐成长”为主题,努力遵循“项目特色---学校特色”的发展思路,把开展足球文化作为我校的一项传统特色来打造,办好足球班,开展好班级、校级足球活动,从而推动我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弘扬足球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 二、发展理念 1、以球育德,促进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既需要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又需要队员们遵守一定的球场规则,还需要队员们既能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使队员们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队员们在快乐的足球活动中,快乐参与、快乐体验、快乐成长。 2、以球健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球场上的奔跑,运球盘带,各种动作技巧等是平时刻苦训练的积累,足球游戏、足球团体操、足球啦啦队队操等都能活跃身心。足球运动使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以球促智,促进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基础,凭借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养成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更能促进其智育的良好发展,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发展目标 1、总目标以“足球”为载体,以“足球文化”为主题,从“体教结合”中挖掘“乐学、苦练”足球特色文化,将之升华为足球精神、校园文化、努力探索足球活动规律,提高我校足球运动水平和足球竞技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一种“乐学苦练拼搏向上”校园精神。加强对学校足球特色发展的领导,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完善足球校本课程建设,形成课程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加强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足球队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提升足球文化品质,参加各类足球竞赛取得一定的成绩,形成以“足球文化”为核心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校特色,争创冷水滩区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促进学校综合素质提高,提升学校知名度。 2、年度目标

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第六批)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2010年度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规划,在有关学校和单位推荐基础上,经研究,现批准北京大学“金融学”等804个专业点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经费自筹建设点53个,名单见附件),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项目承担学校和项目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建设特色专业的重要意义,按照两部有关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要负责指导、检查、.....查看全文 全国高校特色专业设置第六批 学校名称专业名称 北京大学金融学 北京大学新闻学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 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邮电大学应用物理学 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华北电力大学风能与动力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勘查技术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名称专业名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 沈阳化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沈阳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辽宁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 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工程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教育 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渤海大学汉语言文学 东北财经大学工程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 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辽宁医学院临床医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 沈阳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吉林大学地质学 吉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吉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会计学 学校名称专业名称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工程 南京审计学院财政学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 南京艺术学院表演 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植物保护 宁波大学体育教育 浙江工业大学汉语言文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轻化工程 浙江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 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杭州师范大学化学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温州大学物理学 中国计量学院产品质量工程 宁波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嘉兴学院会计学 温州医学院药学 台州学院材料物理 绍兴文理学院纺织工程 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 浙江树人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知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知识 (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必学知识)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二、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①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②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③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一)一个门槛(一个前提) “一个门槛”(一个前提),就是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10项指标:生均占地面积、生均绿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小学科学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音体美器材配备、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数、学生与教职工之比、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 备注:以上具体数据详见《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两个文件。 (二)两个要素(两项评估) 两个要素(两项评估),就是校际间均衡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 1、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这8项指标,用专门公式,分别计算全县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得出小学、初中校际均衡状况。 验收标准为:差异系数小学≤0.65,初中≤0.55。 2、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督导评估,以量化打分方式进行。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项A级指标,23项B级指标,34个评价要点,总分100分。 验收标准为:评估分数必须达到85分以上。 (三)一个参考(一个重要参考) 一个参考(一个重要参考),就是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结果。 验收标准为:得分必须达到85分以上。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四个“一票否决” (1)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一年存在不达标情况; (2)教育系统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纪违规事件的县不得申报; (3)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 (4)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特色学校建设、学生社团建设方案

尉氏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学生社团建设 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办学水平,深入推进“精细管理提质量、特色办学树品牌、内涵发展促均衡”的工作思路,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努力实现“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创建目标,特制定《尉氏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学生社团建设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在开齐开足课程、精细管理、高效课堂、养成教育、综合实践、体艺2+1等工作全面落实的基础上,抓好特色创建工作;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好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做到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活动有成效、素质有提高。 一、特色学校建设 (一)目标任务 从2015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创建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科学、师生素质优良、学生个性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特色学校。争取100%的学校具有“特色项目”,60%的学校达成“学校特色”,40%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创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2.发展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总体要求,逐步分类分层推进。 3.独特性原则。注重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凝练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推进举措,在学校共性的基础上,体现学校特色。 4.校本性原则。认真审视学校历史资源和文化氛围,寻找创建的着力点,将其打造成优势项目和强势特色。 5.稳定性原则。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学校要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一般不因为校长、师资以及其它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三)特色项目: 我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主要分四种类型: 1.教育类特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过程,具有良好教育效果。包括爱家爱校爱国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理想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家长学校等。 2.教学类特色。围绕打造高效课堂,推行教学改革,不断实践探索,教学成效显著。教学类特色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国学教育等)、校本教研、学科特色等。 3.师训类特色。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包括师德建设、教学活动、教师专业成长等。 4.活动类特色。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充实

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修订稿)特色学校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切实做好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及十七大精神等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具有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先进性的特点,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总结一套特色办学的经验,建设一支有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活动有成效,素质有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有特长的“四有”人才。 三、工作要求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要提高对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建设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成立由校长杨天波担任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开展建设特色学校活动。 3、突出特色,细化方案。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一大批教师。同时,从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5、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开展特色项目活动的需要。学校必须拨出特色项目建设的专项经费,确保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 四、工作措施 1、落实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2、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研究

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研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关于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样,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因为均衡发展、教育机会平等在法制层面和理论层面上,似已基本解决,但如何付诸实践,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由于各地对于高质量教育的旺盛需求与长期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随着教育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矛盾正在逐步演化为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特别是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基础教育也出现了比较显着的非均衡发展趋势。有关人士认为:基础均衡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教育的社会定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以及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等,进一步探寻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市场经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引言 由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丰富,论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界定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针对现实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因而它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分配。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以及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问题。它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资源调

学校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引以自毫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的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孝亲事亲的真诚情感。这种美德应予继承和光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漠不关心,都不爱,那么,很难指望他将来到社会上去关心别人,去热爱祖国。一个人懂得孝敬父母,这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也是构建调和校园、调和社会的基础。 本学期我校将以“孝亲敬长”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师生行为高雅,身心健康为核心,以孝亲敬长知识为重点内容,使学生学习和牢记孝亲敬长常识,培养他们理解、宽饶、谦让、厚道、、孝敬、感恩的文明行。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创建活动和孝亲敬长知识普及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品味。 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了教学实施方案,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详尽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宣传阶段 1、举行孝亲敬长宣誓和签名仪式,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的优良氛围。 2、开辟专栏,用宣传画、手抄报、书法作品等有教育性的宣传品感染、陶冶师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班队会、黑板报等渠道广博宣传,把活动精神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心中,促使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孝亲敬长。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一)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 1、在班队活动课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掌握基础文明礼仪常识。

2、充分利用星期一下午百灵鸟广播时间,组织学生收听文明礼仪小常识,让学生对文明礼仪常识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3、通过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画墙,宣传栏看板等渠道,开辟“礼仪之窗”专栏,广博宣传文明礼仪常规知识。 4、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读书活动: (1.阅读一些礼仪故事2.熟记一些礼仪格言3.网络收集一些礼仪常识) 5、举行《文明礼仪我知晓》学习体会征文大赛 6、查找差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通过这种方式,逐步使学生懂得哪些事情我该做,哪些事情我不该做,使学生明确行为标准。 7、加强校级、年级、班级三级护导值勤,设立监督岗做到周检查、周评比,周总结,发挥监督作用,将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之中。 8、学校为每名学生建立礼仪教育评价卡。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方式督促学生,评价结果作为期末评选学校“礼仪小天使”、“礼仪示范班”的评比依据。 (二)“文明礼仪进校园”系列活动 1、“文明驻心中——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 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齐心协力创调和”主题竞赛活动。 (1)“文明礼仪”童谣征集活动(一二年级) (2)文明礼仪绘画比赛活动(三年级) (3)“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活动(四年级) (4)“文明礼仪征文比赛活动(五年级) (5)“文明礼仪演讲比赛活动(六年级)

尖山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尖山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引导我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打造学生有特长、班级有特点、学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的基础教育新格局。根据县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巫溪教基〔2011〕35号)的通知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思想,大力实施“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二、特色项目 1、习惯教育。创德育教育品牌,使学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2、推行花样跳绳,让学生全员参与。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校特色学校建设的管理和指导,特成立尖山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全面工作):刘寿安 副组长(主持工作):王雄许正慈

成员:贺全(习惯教育)林茂(花样跳绳) 赵立全姚顺炎刘晓平杜小平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由姚顺炎同志具体办公。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特色项目准备阶段 1、加大宣传,统一思想认识,让全校师生知晓我校特色项目是习惯教育和花样跳绳。让习惯教育形成德育教育品牌,使自育、自律成为良好习惯。使花样跳绳运动,深受我校广大师生的喜爱。丰富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使校园活动有声有色。 2、认真做好特色学校创建的上报立项工作。 (二)第二阶段——特色学校创建阶段 1、加强能体现特色学校目标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雕塑等体现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特色学校文化。 2、认真抓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将习惯教育作为整个德育工作的重点,彰显其特色。重点从学生的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课间活动、安全习惯、用餐习惯等方面进行,让学生的习惯教育贯穿学校整个工作的始终,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具体实施细则由德育处负责制定。 3、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将花样跳绳提升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使其成为我校的一种广泛的群众性运动。让每位学生能够领会花样跳绳的动作技巧,全体师生积极

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则

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评论员 世纪之交,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成果。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城乡、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拉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教育的机会有明显的差距,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新的发展观,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观,并将此作为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确立和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则,是从落实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出发的战略决策。基础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是经济总体水平提高和社会文明总体水平提高的基础,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具有如此鲜明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特征的基础教育必须均衡发展。得不到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的发挥必将会受到影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提高基础教育总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基础教育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原则。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教育首先是义务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较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组成部分的教育事业,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要,使每个地区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使每个社会群体的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孩子都能受到好的教育,必须在积极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才能展示制度的优越性。因此,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也是教育工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其中艰巨的任务之一。形成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要逐步消除差距,实现均衡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因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一种境界,但它决不是远离我们实际工作的抽象理念。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正在成为我们制定教育政策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而且逐步成为我们衡量和评价基础教育的重要标准。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遏制当前不合理的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趋势,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必须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不动摇。 《中国教育报》2002年8月27日第2版 在积极发展中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评论员 我国基础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群体之间接受教育机会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形成这些差距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以及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原因。因此,要解决这些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本着积极进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