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90题(附解析)

2019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90题(附解析)

2019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90题(附解析)
2019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90题(附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判断题)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拓展] “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拓展]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拓展]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 17(2014·全国大纲卷)“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 18.视事,指官员就职办公处理事务。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崔子称疾不视事”。古代表示官员就职的词语还有“下车”。( )

19.(2017·全国卷Ⅱ)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 (二)皇室官职

20.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

[拓展]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21.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

22.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

23.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公主出嫁称为出降,迎娶公主称为尚。( ) 24.(2016·全国卷Ⅰ)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 25.(2015·全国卷Ⅰ)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拓展]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他儿子不能称太子。

26.(2015·全国卷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27.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

[拓展]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

28.(2016·全国卷Ⅱ)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三)中央官职

29.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

[拓展]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30.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

31.(2016·全国卷Ⅰ)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

32.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

33.司徒,春秋时负责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 )

34.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

[拓展]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除。35.参政,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

[拓展] 参政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

36.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

37.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 38.(2017·全国卷Ⅲ)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 39.我国战国时期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 [拓展]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40.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

41.“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

[拓展]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42.“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

43.(2016·全国卷Ⅰ)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 44.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

45.黄门是官名,汉黄门令等官多由宦官充任,故后亦称宦官为黄门。( )

(四)地方官职

46.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

47.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长官是刺史或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

48.“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孝成帝把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

49.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州、府、军、监以上

的行政单位是路。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

50.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

51.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

[拓展]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更并管兵事。明清沿用不改。

52.司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如《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53.提辖,主管军队武装、训练、督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等。宋代州郡多设提辖兵马一官。( ) 54.纲纪,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汉以功曹、五官掾为郡国的纲纪,有时也将主簿包括在内。后来州牧的主要属吏别驾、治中也称为纲纪,魏、晋均沿用此称。( )

(五)官职任免

55.“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

[拓展]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

56.“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

[拓展]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57.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

[拓展]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

二.姓名称谓

58.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

[拓展]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59.(2017·全国卷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 60.(2015·全国卷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 61.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般敬称。( )

[拓展] 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又叫别号、表号。

62.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

63.(2015·全国卷Ⅱ)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 64.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 [拓展]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65.(2015·全国卷Ⅰ)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 66.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

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

[拓展] 《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

67.“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

68.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

[拓展] “先父”“先母”是尊称逝去父母的称呼。

69.古人称对方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尊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等。( ) 70.(2016·全国卷Ⅱ)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

71.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

[拓展]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知命”指人五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

72.(2017·全国卷Ⅱ)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

73.(2015·全国卷Ⅱ)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

74.阙下,阙本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阙下则一般指帝王所居之处,后来又常常借指朝廷。( )

75.(2016·全国卷Ⅲ)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

76.(2017·天津卷)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

77.中官,指宦官。君主时代朝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人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

三.礼仪习俗

(一)宗法礼仪

78.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称“宗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

79.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他们认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 80.“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

[拓展]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81.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

82.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拓展]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83.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

84.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

[拓展] 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

前相合表示敬意。

85.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

[拓展] 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稽首,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86.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中的“祖”就是“祖道”,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87.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

88.膜拜,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

89.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

90.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纯色全体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 )

[拓展] 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用羊、豕各一,称为“少牢”。

91.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

92.纨绔子弟代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因为纨是一种细而有光泽的绢帛;绔是套裤,是套在最外面御寒的。穷人一般穿不起绔,而富贵人家子弟不仅穿纨,还讲究“纨绔”。( )

93.古人称已嫁出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为“归宁”,也指男子归省父母。( )

94.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95.(2017·全国卷Ⅰ)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 [拓展]姻亲是和自己通过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血亲就是和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亲属。两者没有任何联系,所示“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表述错误,联系不存在包含关系。

96.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

[拓展] 嫡母是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相对庶母而言)。

八母指八种身份不同的母亲,即指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

嫡母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对于嫡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继母父亲的后妻称为继母,对于继母,服制也是齐衰三年。

养母过继儿子称收养他的母亲为养母。对养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慈母妾所生之子,其母死后,其父令别的妾抚育,此别妾就是此子的慈母。

嫁母亲母因父亲死后再嫁,称作嫁母。为嫁母服齐衰杖期。

出母被父亲休弃的生母称作出母。为出母服齐衰杖期。

庶母父亲的妾称为庶母。士为庶母服缌麻。

乳母父妾之中曾乳育己者称她为乳母。为乳母服缌麻。

97.“服阕”,又叫服除,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居丧者的服丧期长短不同。( )

98.居丧,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

99.禖祝中的“禖”是求子之神,禖祝是禖祠的住持,类似庙祝。( )

[拓展]“祝”是祝词,祭祀所用;庙祝是寺庙里管香火的人。

100..晏驾,本义是车驾晚出,汉以前用以讳称帝王死亡,而汉以后则讳称驾崩。( )

101.卒指人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 102.“崩”是典型的象形汉字,形自上而下之势,从周代开始常用山塌下来比喻帝王死;殂,形声字,从歹且声。“歹”与“且”合起来,相当于迅速死亡、安乐死。( )

[拓展]“崩”是形声字;“迅速死亡、安乐死”没有依据。

103.术数是中华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 )104.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的和人世的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二)节日习俗

105.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又称元日、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是庆贺过去的一年,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 [拓展] (1)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年”。民间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06.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好的收成。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 )

[拓展]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唐寅《元宵》)

107.(2017·全国卷Ⅲ)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 108.上巳,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魏晋以后一般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举行水边饮宴、郊外游春活动等。( )

109.清明节,据传为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

[拓展] (1)寒食,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2)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110.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

[拓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11.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 )

[拓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112.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

[拓展]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13.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

[拓展]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天文地理

114.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

[拓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法。

115.(2017·天津卷)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116.纪:古代记年的一种方式,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年,故古称十年为一纪,李商隐的《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一句中的“四纪”即为40年。( )

[拓展]“纪”,木星绕太阳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四十八年。此指玄宗实在位四十五年,将近四纪。

117.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 )

[拓展] 既望,有时专指阴历十六日。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晦朔,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118.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

119.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

120.流火,流,下行;火,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

121.东曦,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

122.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

123.“江河”专指长江、黄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124.山东,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

125.关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内,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

126.“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

127.“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

128.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

129.“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

[拓展]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

130.(2016·全国卷Ⅰ)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 131.吐蕃是活跃在蒙古高原对我国隋唐政权造成严重威胁的少数民族部落联盟。( )

132.“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一带。( )

133.“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 [拓展]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即指此。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中的“阳关”也指此。

134.“姑苏”是江苏苏州的别称,因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唐代诗人张继有《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其中的姑苏城即苏州。( )

135.“长安”是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置县,七年定都。汉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围二十五公里。唐末迁都洛阳后,在长安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

136.京兆,就是京城,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的称谓。( )

[拓展]京兆,指京城及其辖区,是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区的称谓。

137.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三秦,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

138.(2016·全国卷Ⅲ)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

139.(2017·全国卷Ⅱ)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 )

140.(2017·天津卷)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

五.教育科举

141.“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

142.“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 [拓展] 在唐代“举人”是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

143.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

[拓展]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144.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

[拓展] “庠”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培养,“序”的主要功能是学习“射”这门技艺,“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识。

145.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

146.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 [拓展] 书院始于唐代,宋代书院大兴。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147.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

[拓展] 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148.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

[拓展] “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为秀才。

149.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

[拓展] 清代科举中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均需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排名,由皇帝赐予进士出身。

150.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

151.(2015·全国卷Ⅰ)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 152.“登第”指登进士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

[拓展]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153.明清时期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称为“大比”。乡试是科举考试的开端,所以称为大比。乡试之年称为大比之年。( )

[拓展] “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举考试。

154.明清时期在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 155.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 )

156.(2017·全国卷Ⅲ)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

157.(2017·天津卷)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

[拓展]“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错。应该是《尚书》、《诗经》、《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158.(2014·全国大纲卷)《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六.生活文化

(一)服饰、器物

159.冠冕是贵族男子的头衣,平民男性的头发则以头巾为主,贵族则在冠之下附巾。如葛巾、幅巾、纶巾等。( )

[拓展] 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亲人和乡贤的祝福下,将头发梳起来,并带上冠固定头发,从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满二十称为“弱冠”。

160.笄,是簪的古称。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作“及笄”。( ) 161.古代将上下身分为两件的衣服总称“衣裳”,这里的“衣”和“裳”是两个词,“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

[拓展] 女子服饰中,短上衣叫“襦”。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袄”,以袄掩裙,袄可长可短,在明代最为常见。

162.短褐,用麻或毛捻成线编织的粗衣,不但重,无光华,而且不暖。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则为平时所穿,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标志。( )

163.袖,又称“袂”,古语“联袂”就是连在一起拉着手的意思。( )

[拓展] “联袂”是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挥袂”则是挥手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常常用“袂”来代指手。

164.黔首,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即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 ) 165.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布衣、麻衣,借指平民。( )

[拓展] 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贫贱之交。

166.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 167.“笏”又称“笏板”,当纸张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文字都记录在上面,上朝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情。( )

[拓展]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168.“席”是跪坐时用的垫子。这是由于最初中国人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时候,比较庄重的坐姿是跪坐。( )

(二)饮食、灶具

169.“觥”是古代一种椭圆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侧面有提梁;“筹”本来是竹片或木片,用来计数,华丽些的也可以用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后来指在喝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 )

170.“鼎”用于煮肉和盛肉。鼎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两种,现存的鼎中,最著名的要数司母戊鼎。青铜鼎非常贵重,非大贵族不能使用。( )

171.“箪”是一种像小筐的竹器,古代用它来盛饭。( )

[拓展] 语出《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只能吃一竹筐饭,喝一瓢水,却仍然能自得其乐。

(三)交通出行

172.在中国周代,马车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根据马的数量,可以对车有不同的称呼:骈就是两匹马拉车,骖就是三匹马拉车,驷就是四匹马拉车。( )

[拓展] 据说“天子驾六”,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子。由于四马拉车最为常见,所以用“驷”来代指马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说出口的话,即使是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子也无法追回来。173.古代的轿子叫肩舆或腰舆,其区别是肩舆上肩抬,而腰舆抬在腰间。最早叫“辇”,本来是人推的车,后来成为专用的车或者轿子。( )

[拓展] 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别国的王孙公主被“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可见当时的辇还不是皇帝专用。174.“轼”是指马车前部栏杆上的一块横木,“辙”是指车在泥土路上碾过的痕迹。( )

175.最初的田猎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军事和祭祀活动,后来田猎的制度消失,对贵族们来说,打猎成了休闲活动。( )

176.驰驿,古时官员因急事奉召入京或外出,由沿途驿站供给差役、马匹和粮食,兼程而行,称驰驿。( ) (四)古代刑罚

177.(2017·全国卷Ⅱ)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 [拓展] “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然后再作考察”错。

178.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五刑有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其中隋唐以后封建制五刑是指笞、杖、徒(劳役)、流(流放)、死。( )

179.刺配:脸上刺了字,发放送往远地充军。刺,即黥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 )

[拓展] 黥刑又称墨刑,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汉以前,墨刑主要施于犯人面、额之上,适用于较轻的罪犯;以后,墨刑间或有之,主要用于逃奴、窃盗和辅助刑。

180.刖刑,又称剕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的酷刑。( )

[拓展] 从膑刑演变而来。膑刑是去掉犯人的膝盖骨,犯人受膑刑后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断足后,装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刑轻于膑刑。

181.笞刑,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背部或臀部。笞刑打十至五十下。杖刑,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杖刑打五十至一百下。( )

182.戮刑,戮有羞辱和耻辱之意。戮刑视为奇耻大辱。戮分为生戮和死戮。生戮即先将犯人示众,然后再杀死;死戮是先将人杀死,然后再陈尸示众。( )

183.宫刑又称腐刑,是仅次于死刑之刑。因犯人阉割后畏风须暖,要在蓄火如蚕室之宫刑狱中将养百日,

所以宫刑也叫作隐宫、下蚕室。( )

184.炮烙:下面点火把铜器烧热,让人赤脚在上面走,使人掉进火中烧烫而死。汤镬:把人放入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菹醢:把人剁成肉泥,制成肉酱。( )

185.车裂,即五马分尸,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刑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

186.“桎梏”,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梏。( )

[拓展]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桎。

187.弃市,为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即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用于处决某些罪大恶极者。( )

188.制书,即制式文书,是朝廷大员颁布重要法令或褒奖惩戒官员时采用的专用文件。( )

[拓展]制书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灭六国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189.髡、黥、劓(yi)、笞、刖、膑这几种刑罚比较起来,髡刑最重,并行最轻。( )

190.连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 )

附:古代文化常识歌诀

三皇五帝古中国,六合八荒定九州。关中关西函谷关,山东山西崤山分。

河南河北地方大,星野京畿道路军。炎黄二帝华夏肇,承天景命行禅让。

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建宗庙。牺牲玉帛弗敢加,三牲总称牛羊猪。

少牢无牛诸侯祭,谒庙家祭祖道禊。夏商周朝立宗法,公侯伯子男五爵。

妻生嫡子妾生庶,嫡承王爵庶分封。卿士大夫治一方,男臣女妾本奴隶。

借贷傅别明债权,质剂买卖立契约。奴隶牛马质长券,兵器珍异剂短契。

庶人黎民是百姓,布衣黔首成编户。巫医乐师和百工,褐夫韦带身贫贱。

褒衣博带儒生装,夷蛮戎狄看左衽。春朝秋觐是定期,小聘年年大夫去。

大聘派卿去代劳,五年躬亲见天子。古代朝仪有讲究,南面天子北面臣。

折腰膜拜心敬仰,稽首九拜最隆重。作揖空首君还礼,揖让拱手宾主间。

褒拜再拜言两次,平辈等职作顿首。虚左待客有规矩,长跪庄重莫箕踞。

坐西面东最尊贵,坐北向南是次位。坐南面北位不高,最下坐东面西侍。

愚鄙卑敝仆窃微,伏惟陨首结草谨。家大舍小令外人,谦恭有礼受教化。

殷庠周序到太学,三教九流出圣人。国子监归祭酒管,博士教授是学官。

三纲定位君父夫,五常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义树家风,齐家治国平天下。

初度襁褓孩提幼,总角垂髫笑晏晏。九龄黄口学指数,幼学十岁习句读。

金钗豆蔻女儿家,十五及笄已成年。束发志学男十五,弱冠成人到二十。

取字方便平辈称,厌恶他人直呼名。显示志趣号敬意,郡望籍贯不忘本。

斋名官爵可兼称,建功立业荫后人。剖符丹书不担忧,察举征辟被选荐。

氏明贵贱姓别婚,乌纱深衣科举得。

《论语》《大学》加《孟子》,“四书”《中庸》要牢记。

《诗》《书》《礼》《易》带《春秋》,儒家五经影响深。

找到《乐经》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会。童生入学考秀才,举人还数解元棒。会试礼部考会员,院乡会殿层层考。殿试皇帝来策问,金榜题名传胪仪。

琼林宴罢入仕途,进士及第分三甲。一甲三人称鼎甲,状元榜眼加探花。

二甲三甲各若干,两甲第一曰传胪。连中三元人不多,同榜进士皆同年。

脱褐易赭入班列,银鱼绯衣证身份。吏部考功明陟镌,封赏除授拜官职。

升迁拔擢进加官,转迁徙改出调职。兼领行摄署假权,一官两职人能干。

左迁贬谪窜放降,罢黜夺免回桑梓。闾阎什伍到里甲,徭役丁税输朝廷。

北门南牙分曹治,北省南台设掾吏。三省六部职责清,中书门下尚书省。

草拟诏旨中书令,中书舍人侍郎下。审核诏书黄门监,黄门侍郎给事中。

诏命执行尚书令,左右仆射做副手。吏部天官管文官,户部地官收赋税。

礼部春官看典章,祭祀科举加外交。兵部夏官选武官,军饷钱粮户部给。

刑部秋官掌法律,刑狱诉讼他决断。工部冬官兴土木,屯田水利工程多。

单门双户建房屋,堂前室后东西阁。序牖北向开窗户,东阼西阶连厢榭。

宗庙皇宫观阙高,祸起萧墙是内乱。接遇宾客大鸿胪,将作大匠建宫庙。

手工制造大司空,司马太尉主邦政。租税钱谷大司农,均输盐引创收支。

大理市卿平冤案,按察采访纠善恶。皇帝顾问大学士,记录言行起居注。

谏官保氏文王创,规劝皇帝拾遗责。禁宫守卫执金吾,翰林院里庶吉士。

刺史别驾乘传车,郡守俸禄二千石。郡县督邮做佐吏,太子洗马侍东宫。

僚属从事经略使,侍中侍郎枢密使。宦海沉浮经历过,乞身告老归故里。

解官致仕乞骸骨,请老移疾是婉辞。不禄而卒填沟壑,活受封赏死得赠。

人去有谥显褒贬,不论官谥和私谥。天子身殂山陵崩,皇后殡天诸侯薨。

尊号庙号加谥号,东宫践祚要改元。肇始建元汉武帝,年号干支来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天干还有辛壬癸。十二地支从子始,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后跟随,干支纪年立春起循环组合一甲子,度日如年最难熬。

朔朏望晦看月相,夜半鸡鸣到平旦。日出食时升隅中,日中日昳到晡时。

日入黄昏人定后,三更五鼓又一天。日旬月期满一年,元日新春换桃符。

上元灯节吃元宵,寒食清明思先人。端午龙舟吊屈原,七夕乞巧望鹊桥。

中秋月圆多思念,重阳登高菊花酒。春分社日祈丰收,除夕守岁又一年。

人生苦短悲迟暮,而立不惑倏忽间。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耳顺称花甲。

七十古稀悬车年,八十耄耋过伞寿。百岁高寿是期颐,双稀双庆世难有。

殓窆攒宫葬死者,近亲斩衰穿三年。齐衰如期穿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

缌麻五服礼最轻,袒免奔丧五服外。五声八音十二律,黄钟大吕演宫调。

传统文化包罗广,细细品读巧记诵。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解析版)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拓展] “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拓展]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

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拓展]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17(2014·全国大纲卷)“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18.视事,指官员就职办公处理事务。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崔子称疾不视事”。古代表示官员就职的词语还有“下车”。(√)

19.(2017·全国卷Ⅱ)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二)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0.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拓展]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21.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22.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23.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公主出嫁称为出降,迎娶公主称为尚。(√) 24.(2016·全国卷Ⅰ)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25.(2015·全国卷Ⅰ)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拓展]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他儿子不能称太子。

26.(2015·全国卷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27.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拓展]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

28.(2016·全国卷Ⅱ)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三)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9.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

职掌也不同。(√)

[拓展]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30.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31.(2016·全国卷Ⅰ)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32.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33.司徒,春秋时负责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

34.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拓展]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除。35.参政,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拓展] 参政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

36.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37.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38.(2017·全国卷Ⅲ)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39.我国战国时期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拓展]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40.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41.“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拓展]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42.“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43.(2016·全国卷Ⅰ)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44.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45.黄门是官名,汉黄门令等官多由宦官充任,故后亦称宦官为黄门。(√)

(四)地方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6.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47.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长官是刺史或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48.“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孝成帝把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49.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50.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51.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拓展]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更并管兵事。明清沿用不改。

52.司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如《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3.提辖,主管军队武装、训练、督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等。宋代州郡多设提辖兵马一官。(√) 54.纲纪,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汉以功曹、五官掾为郡国的纲纪,有时也将主簿包括在内。后来州牧的主要属吏别驾、治中也称为纲纪,魏、晋均沿用此称。(√)

(五)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5.“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拓展]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

56.“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拓展]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57.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拓展]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

二.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8.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拓展]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59.(2017·全国卷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60.(2015·全国卷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61.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般敬称。(×)

[拓展] 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又叫别号、表号。

62.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63.(2015·全国卷Ⅱ)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64.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拓展]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65.(2015·全国卷Ⅰ)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66.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拓展] 《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

67.“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68.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拓展] “先父”“先母”是尊称逝去父母的称呼。

69.古人称对方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尊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等。(√) 70.(2016·全国卷Ⅱ)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71.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拓展]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知命”指人五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

72.(2017·全国卷Ⅱ)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73.(2015·全国卷Ⅱ)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74.阙下,阙本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阙下则一般指帝王所居之处,后来又常常借指朝廷。(√)

75.(2016·全国卷Ⅲ)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76.(2017·天津卷)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77.中官,指宦官。君主时代朝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人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三.礼仪习俗

(一)宗法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78.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称“宗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79.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他们认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80.“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拓展]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81.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82.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拓展]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83.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84.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拓展] 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

前相合表示敬意。

85.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拓展] 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稽首,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86.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中的“祖”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题 (一)学校与科举 1. 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 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 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 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 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 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ft书院等。 () 6. 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 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 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 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 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 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 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 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 古人把ft南水北称为“阳”,ft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ft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 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 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 13. “五岳”是指东岳泰ft、南岳衡ft、西岳华ft、北岳恒ft和中岳黄ft。() 14. 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 梁州、广州。() 15.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 江以西的地区。() 16. 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 称臣的意思。() 17. 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 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过关试题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B 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A 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A 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 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63道A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63道 1.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4.《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5.“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6.7.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7.“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8.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9.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10.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11.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12.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13.“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14.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15.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 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 16.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17.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18.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19.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20.“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 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 21.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22.“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23.“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 氓等。(√) 24.“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 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25.《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26.“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 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27.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28.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29.“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30.“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31.“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3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33.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34.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 理重大司法案件。(√) 35.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36.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37.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38.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治事,任职,多指政事言。 39.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先例”的意思。)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练习与答案

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试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真题锦集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真题锦集及答案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C.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备考与素养古代文化常识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 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 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1 300多年。如《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院试】

高三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含答案)

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过关检测试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2019届高考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

2019届高考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

2019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1.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调动官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5.B(A项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C项“冠礼”为20岁,“笄礼”为15岁。D项应是班固编撰。《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一、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150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150题答案及解析)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1.√ 2.√ 3.√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 5.×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 7.√ 8.×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 [拓展]“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

11.× [拓展]“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 13.√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 15.× [拓展]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 (二)皇室官职 17.× [拓展]“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18.√ 19.√ 20.√ 21.√ 22.× [拓展]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他儿子不能称太子。 23.× 24.×

2018届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一)

2018届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能力提升一)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魏继国编制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

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除:任命,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授给、给予官职。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消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学生版)2015-2019高考真题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高考真题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2019全国卷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2019全国卷Ⅱ《史记·商君列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2019全国卷Ⅲ(《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2018全国卷Ⅰ《晋书·鲁芝传》)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2018全国卷Ⅱ《后汉书·王涣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2018全国卷Ⅲ《宋史·范纯礼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2018天津卷《白蘋洲五亭记》) 1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 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 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 蓬灜,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2017全国卷Ⅰ《宋书·谢弘微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2017全国卷Ⅱ《后汉书·赵熹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2017全国卷Ⅲ《宋史·许将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2017江苏卷《汪容甫先生行状》)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有右,江左即将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2016全国卷Ⅰ《宋史·曾公亮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016全国卷Ⅱ《明史·陈登云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2016全国卷Ⅲ《明史·傅珪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