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省级获奖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省级获奖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省级获奖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省级获奖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 10课鸦片战争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 争试题含解析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 易中 鸦片战争1、23、4、7 战火再燃65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练习试题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 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 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辱……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这体现了( ) A.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 D.清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文书范式有了改变 解析:D 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没有产生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与材料中“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不符,故C项错误;从“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可知清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文书范式,故D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 新课学习 一、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的背景 国内: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 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 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 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

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 ②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 ②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门户 ①《南京条约》签订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课程名称:《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1]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有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的革命、经济发展和思想历程。鸦片战争开启了近代中国列强的侵华史,也开启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鸦片战争带来中国社会的第三次转型,也开始中国近代化进程——本课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更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采取创设情景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通过掌握《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难点:认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和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2)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联系观点和辩证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分析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和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4)列举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及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培养学生历史线索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讲述历史以《鸦片风云》为主题,采用小说篇章演绎方式讲述历史,辅助以历史视频,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探究历史主要选取:战争爆发原因、战败原因、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感悟历史。 (1)通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学习本课内容,增进学习兴趣。 (2)通过中英双方实力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信息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4)通过比较(类比、对比)方法学习本课,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虎门销烟、爱国官兵英勇抗战为国捐躯及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斗争等事例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面对侵略英勇不屈反抗斗争精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0鸦片战争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 (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本课内容的认识关系到后续教学,所以以教师讲述为主,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同时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是要求的,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为导入内容,让学生阅读课件中展示的碑文内容,尤其是“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提问: 1840年为什么能如此厚重载入中国的历史?学生回答:鸦片战争。继续设问: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怎样书写了中国的历史? 设计意图:学生对鸦片战争及中国近代史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已有大概的了解,高中以对事件的原因分析、观点、态度为主要教学方向。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基调。 环节二:讲述内容 (一)、1840年前后的中西(英)社会 让学生联系上一单元世界史部分的内容,回顾公元1500年以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英国的历史。然后在课件上展示公元1840年前后中英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形成对比的六张图片,让学生自己总结当时中英之间的差异。适当给出提示,在课件在给出表格,让学生补充内容。即: 设计意图:以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相互对比的图片更能直观的感受双方社会的差异。图表清晰直观、易于识记,填充图表的过程是对前面

第10课鸦片战争的知识点

鸦片战争的知结构 时间:1840.6—1842.8 国内外背景 方面中国英国 经济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政治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立宪制 思想儒家思想、反封建民主思想启蒙思想 军事军备废弛船坚炮利 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疯狂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重要原因: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政府腐败落后,危机四伏 直接原因:中英围绕鸦片走私矛盾日趋尖锐 ①英国对华走私毒品的目的:扭转中英正常贸易的逆差局面 ②鸦片走私的危害:严重危害清朝统治;摧残了人们身体;污 辱了人们人格 借口:林则徐禁烟运动 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广州珠江口 厦门 定海 天津白河口 (2)第二阶段: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广州厦门定海南京 战争结果——《南京条约》签订: 时间:1842.8 内容;割地香港岛---------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 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开了列强侵华勒索赔款的恶例

五口通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关税须协定---破坏中国关税贸易主权, 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与发展并存)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也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战争反思—我们为何这么弱不禁风(中国战败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主观原因:① 统治集团战和不定组织不力——重要原因 ② 大批将领畏敌惧战,不敢发动依靠民众——直接原因 ③ 经济技术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补充:1、《南京条约》附件----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时间:1843 内容:英国获得了 ①领事裁判权—破环中国司法主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的特权。 补充:2、中美《望厦条约》 时间:1844 内容:享受南京条约除没有割地赔款外特权 美国人在五口自行租地建屋,设立医院、教堂等 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危害:破坏我国的邻海主权,便利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 补充:3、中法《黄埔条约》 时间:1844 内容:享受南京条约除没有割地赔款外特权 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危害:便利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1860 参加国家:英法美俄四国 原因:根本: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大发展,为了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课题名称:第10课鸦片战争 课程模块及章节:高一历史必修1 备课时间:学科:历史备课组:高一历史组 主备教师:陈翠玉备课组长:陈翠玉组员:符友章王仁华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基于本册教材“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的着眼点注重西方侵略对我国政体外部的冲击,以及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能够认识到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伟大意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b.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场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b.运用层层剥笋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c.表演法,讲解法,师生互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b. b.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难点: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深刻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a.运用场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b.运用层层剥笋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c.表演法,讲解法,师生互动。 资源:多媒体课件,音响,激光笔,扩音器,历史地图册,历史同步练习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2019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八国联军 答案B 2.下图是江政启《漫画中国史》中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沿海 B.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无理要求 C.鸦片战争是由英、法、美等共同发起的 D.《南京条约》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答案B 3.(2019·河南洛阳模拟)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答案C 4.(2019·山西怀仁期末)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这里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B.外国商品滞销 C.清政府不听话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中国 答案B 5.(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模拟)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 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 答案B 6.(2019·河南洛阳模拟)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D.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答案C 7.(2019·山东邹城高一期中)下列属于鸦片战争后所签《南京条约》内容的有() A.英人华民交涉诉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D.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答案B 8.(2019·山西太原高一期中)“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B.军事技术的落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质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再认再现的主要史实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通过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进行内容、危害等方面的深入比较分析,培养、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图片、视频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的影响上。 难点在于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的分析。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本课内容相对简单,一些基本史实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教学时可点到为止,教学方式可采用学生探究式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教师在尽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启发诱导学生,在分析中提出问题,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把握问题的梯度,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中的材料,学会辨析材料和从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理清事件的知识线索,并指导学生把鸦片战争放到当时世界大的背景中去思考。 1、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 2、本课涉及的不平等条约较多,应运用比较的方法,注意区别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异同,重在结合材料和具体内容,分析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及对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

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必修1 第10课鸦片战争 琼山中学历史组吴小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并从中概括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及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 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3. 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利用问题探究的方法,用七个问贯穿全课,督促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对学生史料研读方法的培养,利用课本资源,促进学生提取有效知识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从世界发展潮流的立场和角

度来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从爱国将领和民众浴血抗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权益壮烈牺牲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的悲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后果。 难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三、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同时与史料研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什么时间为标志的? 就是爆发于1840年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我们今天就走近这场如此具有标志性的战争。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思考,对这场战争抽丝剥茧。 一、鸦片战争 思考一: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状况,推测鸦片战争的结果。(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概括。)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及战争视频等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层层剥笋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与欲望强的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通过对各类史料的研习,学会依据不同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评价;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关于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应到学生痛定思痛、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3)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的背景、原因 四、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式: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模式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用具: 1.电脑平台,投影,音响设施. 2.教师准备关于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火烧园明圆等视频、有关图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欣赏电影《鸦片战争》片断,起到凝神起兴作用。导入新课。 然后设疑: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考点同步解读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极力扩大海外市场,开拓殖民地。而封建统治下日趋没落的中国,必然成为它们的侵略对象。中英之间鸦片问题上的冲突,仅仅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没有这种冲突战争也将因其他借口而发生。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扩大: (1)从战争进程来看: 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 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④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等四国共签订了七个条约。 (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

①开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②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和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 ③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核心素养聚焦 1.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影响等重要史实,初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2.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及失败的原因,通过总结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分析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发生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进行讨论,探究问题,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课鸦片战争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国近代史,及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2、使学生结合世界发展进程,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3、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虎门销烟的因果,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第一次第二次战争的过程。 4、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重点掌握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两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5、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的眼观”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特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历史。 2、运用层层分析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等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悬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资本主义列强在近代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是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失去独立和主权,使近代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中国民族前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难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教学过程 【单元开篇】 我们前面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近代欧美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最大特色是很么?与此同时欧美政治制度的演变又有何特点? (明清居住专制,欧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近一段时间,一些国家沆瀣一气,对我黄岩岛、钓鱼岛进行肆意的挑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敏感的神经。再没有哪一个国家比我们更懂得和平的珍贵,也再没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去珍爱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的国家主权被肆意的辱没,中华民族尊严被无情的践踏。而所有这些屈辱的开端是176年前的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今天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掀开历史这沉重的一页。 二、学习新课 (一)偶然与必然探原因 大家知道,中英两国相距万里之遥,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偶然和必然探原因。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两种植物较量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答。 早在18世纪中期的时候中英两国就经常联系,英国对华输出的是棉布、尼龙等产品,而中国输出的是以茶叶为主的大量的农产品。但是由于闭关锁国的限制,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商品卖的并不好,而中国的这种小小的绿色的植物在英国却备受青睐,给清政府赚了大量的白银。在当时中英贸易中,中国的输出额大于进口额,中国处于贸易顺差,也就是出超的地位。因此,英国政府就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状况。所以贪婪的英国商人就开始对中国无耻的走私鸦片。第二种植物上场了。我们知道鸦片走私给中国无论是财政,还是国防,还是民众的身体健康都带来

的严重的危害。因此,清廷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就派林则徐到广州主持禁烟。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也就是这个事件传入英国后,英国决定以此为借口掀起教训中国的——鸦片战争。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但是,他无法解决一个疑问,就是没有这场禁烟运动发生的话,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学生答不可以),那同学们认为,这场战争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下面呢,我们很有必要换一种视野探原因:同学们看看这几组图片,看看这一时期的东西方分别是个什么样子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外交政策等)通过这一组图片,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清王朝已经处在了封建社会的末期。他的统治已经是危机四伏,可是,统治者认识到没有?(没有)统治者对外面的世界依然是闭目塞听,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这是乾隆帝八十大寿的时候,英国专门派使臣马嘎尔尼来访,同时给乾隆帝带来了象征英国科技和工业生产最高水准的东西,我就给简单列举一二:1、来复枪,2.新式火炮,3.舰船,当然是模型了。但是这些东西,清朝君臣都嗤之以鼻,奇技淫巧,雕虫小技,大家猜把他们放到哪里了?这些好东西,象征当时人类文明最高水平的好东西呀,竟然被清政府弃置在一间厕所里。通过这样两组材料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得出一种认识: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俨然是两种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明,我们同时还看到了两种不同的趋势:西方的工业文明是上升,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下降。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中国,已经是人类文明的洼地,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又是必然的,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推波助澜之下,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必然要席卷到?(东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 第10 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 世纪到19 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 、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 、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 、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 、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 、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 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 ②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 ②1840 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 国门户 ①《南京条约》签订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

第10 课鸦片战争 复习检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2. 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自主学习1】 一、虎门销烟 1.背景 (1)欧美国家相继开展工业革命:① ___________ 在18世纪中后期率先 开始工业革命,______ 、____ 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②为了开拓海 外_________ 和掠夺______________ ,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成为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________________ 占统治地位,阶级 矛盾尖锐,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英贸易:由于的抵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 中国居于__________ 地位,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

_________ ,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人民身心受到摧残,清政府统治出现危机2.过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日益泛滥的鸦片走私,任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钦差大臣, 赴广东查禁鸦片,展开禁烟运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839年 6 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 ____________ 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英国政府借口发动侵 华战争。 二、鸦片战争 1.过程 (1)开始:①时间:1840年6月到1841年初。②路线:封锁珠江口 ——沿海北犯,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南下广东。③道光帝革职查办林则徐,改派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广东“议和”。 (2)扩大:①时间:1841年初到1842年8月。②路线:强占 _____________ ,威逼广州——道光帝对英宣战——洋枪队进攻镇江,海龄殉国——南京下关江

【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练习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练习试题】 做好每一份历史试题的练习,是对历史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今天,你的知识巩固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X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练习试题卷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练习试题 选择题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虎门销烟图”,其伟大意义在于() A. 宣告了中国禁烟运动的彻底胜利 B. 使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D. 扼制了毒品泛滥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们 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文明人”指的是() A. 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俄国军队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

深。下列不属于这种表现的是() A. 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B. 清朝统治者开始沦为外国侵略者的附庸和工具

C. 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D.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在中,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 A. 长江沿岸地区 B.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 D.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鸦片战争 后,美法两国也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了 () A.B. C.D.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消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令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在18世纪中期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 A.处于出超地位 B.处于入超地位 C.出口与进口基本持平 D.从出超逐渐转为入超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