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游戏论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游戏论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游戏论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游戏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概念(本质与特征)

一、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

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历程(一般演变趋势):儿童游戏本质观在态度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内涵上由生物性到社会性。

1.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游戏一词在其意义的渊源上是从古汉语中的“遨”“嬉”等词义发展而来,而在现代词语系列中与“玩”“玩耍”等十分相似。其含义与动作或运动有关,其活动特点是轻松自在。英文中的游戏“play”作为名词所指向的行为特征是:不要求沉重的工作;使人愉快和满足。

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在大约19 世纪中期及其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上升到自觉的本质化阶段。表现为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即初步建立起了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德国的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神的本源。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发泄。霍尔指出游戏是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物进化复演规律的被动适应。拜敦代克提出游戏游戏成熟说,指出游戏不是本能,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生物性本质观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和游戏理论的研究。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贡献:游戏的本能论及生物性的游戏本质观,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理性特点。局限性:它尽管强调了游戏是人在童年的重要活动,却仍然不能改变人们对儿童游戏不屑一顾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态度。

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观点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坚持游戏社会性的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维果斯基认为游戏是在真实的实践之外,在行动上再造某种生活现象,在这种活动中儿童凭借语言,以角色为中介,了解、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艾里康宁也指出游戏是在真实条件之外,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性的材料,再现人与人的关系。

【我国的游戏理论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前苏联研究者的影响,也坚持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的观点】

贡献:把游戏的本质归结为社会性,一方面强调了游戏制约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儿童对前辈经验的掌握,肯定了成人与教育影响在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这种作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它主张游戏是生活的反映,关注游戏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规则,肯定了游戏作为儿童掌握社会文化、生活经验的手段或途径的有效性。局限性:见下

(二)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

1.儿童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局限性:仅仅将游戏的本质定位于社会性活动这一层面上,掩蔽了游戏活动的自由自主的基本属性,否定了游戏作为一种自发、自由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儿童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征,包括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等。游戏是主体性活动,而且也是因为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游戏才直观具体地表现为是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游戏是儿童主动而非被动的活动。游戏活动的动机来自于儿童本身,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或要求。(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游戏是儿童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自己决定玩什么,和谁玩以及怎么玩。(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游戏中,儿童拥有考虑手段与目的联结的多种可能性的自由,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与想法来使用玩具与游戏材料,表现与整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个体独特的创造性。

3.确立儿童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意义: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2)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深刻揭示了游戏本身所固有、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3)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对儿童主体性的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4)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是对游戏社会性本质观的发展,游戏的主体性是前提和基础并决定着游戏的社会性。(5)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实践中对儿童游戏的科学化指导。

二、学前游戏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

1.对游戏特征的一般表述:(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本质的是基本属性的表现。(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伴随愉悦的情绪。

2.与非游戏活动进行对比的特征论述:(1)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2)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3)游戏区别于探究行为。(4)游戏区别于工具性行为。(5)游戏不受外部强加的规则的束缚。(6)游戏要求每

(二)国外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分析

1.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纽曼提出,用控制(control)、真实性(reality)和动机(motivation)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2.克拉斯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他们1980年提出了游戏行为的四种特征或四种因素:(1)灵活性(flexibility)。指游戏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多变性。(2)肯定的情感(positive affect)。指游戏者的情绪体验总是快乐的,笑容是这种肯定情感的标志。(3)虚构性(nonliterality)。指游戏总带有想象的因素。(4)内部动机(intrinsid motivation)。指游戏不受外部规则或社会性要求的制约,游戏者是为游戏而游戏,玩即目的。

3.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1982年提出了游戏行为的五个特征:(1)游戏是令人愉快、有趣的活动,即使有时并非不一定表示出快乐,但游戏者仍然作出积极的评价。(2)游戏没有外在的目标。游戏的动机是内在的。游戏更多地是一种获得愉快的体验的手段,而不是为了某种特别的目的而努力。(3)游戏是自发自愿的。(4)游戏包括对游戏者的积极约束。(5)游戏与非游戏活动之间有着某种系统性的联系。

4.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指出游戏活动具有六种特点:(1)自由(2)松散(3)易变(4)非生产性(5)由某种规则和玩法所支配(6)虚构的。

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1983年,他对游戏行为的特征归结为六个方面:(1)内部动机(2)对手段的注意(3)我能拿它做什么。(4)想象或虚构(5)规则来自游戏的需要,而不是来自游戏之外(6)游戏者积极参与。另外,他认为游戏的情景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1)游戏者熟悉的环境(包括人与物)。(2)儿童能够自由选择。(3)成人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4)舒适、安全、友好的心理气氛。(5)身心放松、机能状态良好。

(三)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辩证分析

1.愉快与严肃:游戏是愉快的活动,游戏不是非严肃的活动,孩子们进行游戏时,至少一时带有一种专注,一种陷入痴迷的献身。所以许多游戏活动都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进行。游戏是伴随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不能将伴随着外部情绪表现与内部情感体验混为一谈,游戏中的紧张、认真的严肃表现是游戏者处于自我需要的满足而自发的,是被愉快的后效支持的。可见,愉快和严肃对游戏来说是统一的,但愉快是主要的。

2.手段与目的:游戏无外部强加的目的,它的愉悦正是源于它不受外部强制目的的控制,是内在动机的促动而导致的自我表现;游戏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游戏行为的目的性越鲜明,意味着游戏越成熟;游戏是手段重于目的的活动。作为每个具体的游戏行为,是有目的的,这一目的是指游戏活动本身的结果,它可以用游戏的手段来解释;而作为整体的游戏是没有目的的,它可以用内在动机来解释。正是这内在动机强化了过程,淡化了目的。

3.自由与约束:游戏是自由的;游戏是有规则约束的;游戏规则的遵守是自愿的。

4.假象与现实:游戏是假想的活动,假想的情景是把游戏从其他活动中区分出来的标志;游戏活动源于现实又从属于现实;游戏用假想改造现实,它对现实的概括反应,通过想象将现实改造成符合他们意愿的假想情景。

5.练习与探索:游戏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练习,是探索的后继活动;游戏水平在探索中提高;游戏是在力所能及范围里的探索,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6.活动与幻想:游戏是活动者的积极参与;幻想状态是内化了的游戏,幼儿的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外显的行为会逐步内化为幻想,从而用一种思想在游戏。

假想性与现实性:游戏是假想的活动,假想的情景是把游戏从其他活动中区分出来的标志;游戏活动源于现实又从属于现实;游戏用假想改造现实,它对现实的概括反应,通过想象将现实改造成符合他们意愿的假想情景。

三、学前游戏的结构要素

(一)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

1.表情:是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皮亚杰曾经用微笑作为游戏发生的标志,用以区分探究和游戏。

游戏的表情特征

愤怒哭厌烦

无聊

茫然

发呆

专注

认真

平和

轻松

微笑嬉笑

夸张

变形

放声

大笑

2.动作:游戏动作是儿童游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游戏动作具有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的特点。

3.游戏动作的基本类型:(1)探索:对物体性质的探索、物体之间关系的探索、动作效应的探索。(2)象征:以一物假装代替另一物来使用;以言语、动作来代替或标志另一事物和动作的意义。(3)嬉戏:是故意做“坏事”或某种动作来取乐,带有幽默、逗乐、玩笑的性质。

顺应同化

探索象征嬉戏

认知性成分增强——嬉戏性成分增强

3.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游戏扮演的角色类型:(1)机能性角色: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的一二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2)互补性角色: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3)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角色常来源于故事、电视等文学作品。

4.言语:注意倾听幼儿的言语,也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游戏中的言语类型:(1)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这种语言具有提议、解释、协商、表达、申辩、指责他人等功能。(2)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或称游戏性语言):这种语言对合作性的角色游戏起到维系与支持的作用。(3)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表现为儿童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这种语言是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思维与想象的外化。

5.材料:儿童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儿童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有无玩具或游戏材料也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的一个指标。

(二)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与体验

1.游戏的动机:游戏活动在动机系统上具有以下特征:(1)内部动机: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内部动机,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儿童游戏是“我要玩”。(2)直接动机:游戏的动机是直接动机。玩即目的,游戏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儿童不是为了游戏以外的东西才去游戏。游戏过程本身就能使儿童感到满足。(3)内部控制:游戏是儿童的独立自主的自由活动,游戏者可以自己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游戏规则是游戏者自愿遵守或自己协商制定的,是一种积极的自我约束。

2.游戏性体验:含义: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游戏性体验的主要成分:(1)兴趣性体验:是一种为外界刺激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2)自主性体验:是由游戏活动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性质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是“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或“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体验。(3)胜任感体验/成就感: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增强游戏者的信心。(4)幽默感:是由嬉戏、玩笑、诙谐等引起的快感。(5)驱力愉快:游戏快感中包括生理快感。游戏中的生理快感主要是由于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包括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验/成就感、幽默感、驱力愉快。其中兴趣性体验、自主性和胜任感体验都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成分。游戏性体验是游戏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和构成因素。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关键在于儿童能否把这种活动体验为游戏性的。游戏性体验是一种正向的情绪体验或快乐体验,它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兴趣、态度等构成了游戏活动动机的连续体,对于儿童的游戏起着积极的强化作用。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发动了游戏,游戏使他们的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需要的满足带来了快乐,快乐作为强化物使儿童对游戏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如此循环往复,游戏就成为儿童稳定的兴趣,成为儿童的基本活动,成为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

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包括成人为儿童创设的游戏物质环境和通过成人的言行举止以及成人行为与儿童行为的交互作用过程形成的游戏心理环境,它们构成儿童游戏的背景或氛围,是儿童游戏的活动情景。

1.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我要不要游戏?):这包含两层含义,首先,要允许儿童并使儿童知道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愿望来决定干什么,而不是规定儿童必须干什么。其次,要使儿童实际上有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或物质条件。(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我怎么游戏?):儿童主动控制活动的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操作材料或物体。(3)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最近发展区):只有当儿童感觉到活动的任务或要求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既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这时活动本身才能给孩子带来满足和快乐,才能产生掌握的胜任感。(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开心):游戏性体验产生于游戏活动之内,而不是游戏活动之外。

2.游戏的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游戏的情景、外部行为表现、动机以及游戏性体验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游戏因素的结构模式。游戏活动的内部方面(动机与体验)决定着游戏活动在外部的面貌特征,说明着游戏活动的本质。

○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第二章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42

一、学前游戏的分类

(一)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

皮亚杰是按照儿童认知发展对游戏

进行分类的首创者。依据这种方法,

学前儿童游戏可划分为4种:

1.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游戏、练

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

的游戏形式。它是感知运动发展阶段

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即还不会说

话的婴儿进行的游戏。

2.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

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带有

“好像”和“假装”的特点。象征性

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3.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构物体的游戏。

4.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如下棋、拔河等。规则游戏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

(二)学前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美国帕登将儿童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为6种:

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儿童无所事事,独自发呆,不参加游戏。主要花费时间于自发行为、无休止的随机活动。(不是游戏)

2.袖手旁观行为:儿童在近处观察同伴的活动,听他们谈话或向游戏的参加者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是游戏)

3.单独的游戏:具有专心地、独立地操作玩具的特点,且使用的玩具与其他儿童的不同。(非社会性游戏)

4.平行的游戏: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的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活动。(非社会性游戏)

5.联合游戏:和同伴一起做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社会性游戏)

6.合作游戏: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社会性游戏)

(三)学前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

美国的比勒按照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形式的不同把游戏分为4种:

1.机能游戏:针对婴幼儿好动、好奇、爱听音乐等特点,以刺激婴幼儿各种感官、机能发展为主的游戏形式。这种游戏多出现在婴儿期和幼儿前期。(主动游戏)

2.想象游戏: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以再现模仿成人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又叫角色或象征性游戏。(主动游戏)

3.制作游戏:利用积木、泥团、插塑、纸、沙等物品为制作材料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的结构游戏。(主动游戏)

4.接受游戏:又称鉴赏游戏,是儿童作为受众以理解为主的游戏。如听童话故事、看图画、欣赏卡通片等。(被动游戏)(四)学前游戏的主题分类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以其人格发展理论为基础,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游戏主题的不同来划分游戏的分类。其代表人物之一莉莉·佩勒提供了4组游戏主题(4种游戏类型):第一组游戏:儿童关心他们自己的身体,感到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或表现人们期待的行为。游戏使儿童有能力去幻想并控制行为。第二组游戏: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关系以及因她而产生的焦虑转化而来的。游戏帮助儿童控制情感上对母亲的恐惧。第三组游戏:儿童认识到他们自己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差异,并贬低自身的价值。于是游戏充当了儿童适应成人的关系、幻想成人的角色的中介。第四组游戏:儿童与同伴之间形成了崭新的、亲密的关系。

(五)学前游戏的行为表现及特征分类

1.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主要行为表现划分:动作性游戏、探索性游戏、表现性游戏、建构性游戏、角色扮演性游戏

2.以游戏中儿童的行为特征划分:运动游戏、客体游戏、社会性游戏。

(七)学前游戏的活动对象分类:(美国加维)以身体为材料的游戏、以物体为材料的游戏、以语言为材料的游戏、以社会生活为材料的游戏、以规则为材料的游戏

(八)学前游戏的时间分类: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未分化型游戏主要出现在1岁以内,累积型游戏多见于2、3岁时,连续型游戏多见于2-4岁,分节型游戏常见于4-6岁时,统一型游戏往往发生于5、6岁之后)。

(九)学前游戏的教育作用(目的)分类

前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一贯采用按游戏的教育作用或目的对游戏进行分类。我国也较常采用此法分类。

1.角色游戏: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2.结构游戏:利用积木、积塑、沙、泥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

3.表演游戏: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4.智力游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自愿和愉快的情绪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5.体育游戏: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的游戏。

6.音乐游戏: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

7.娱乐游戏:以娱乐为主的游戏。

日本学前教育家和田实主张幼儿教育应采取游戏诱导的方法,即通过游戏,在无意识中去诱导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涵养其德行。由此出发将游戏分为经验游戏、模仿游戏、练习游戏3种。

(十)学前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领会】

1.创造性游戏:较多地体现儿童主动的、创造的主体特征,突出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创造性活动。

2.有规则游戏:这类游戏具有明确的规则要求儿童去遵循,以确保游戏目的达成。

第一层次的划分

按照游戏的关键特性第二层次的划分

按照游戏的教育作用

学前游戏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有规则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

第一层次的划分标准是游戏的关键特性,而第二层次的划分,实质上又是按游戏的教育作用来划分的。并不是按着同一标准划分到底的。我国学前教育界一般都采用这种分类方式。这种划分并不确切。因为创造性是游戏的普遍的重要特性,而创造和规则并不互相排斥。概括而言,其不同在于是把创造性发挥放在第一还是将规则遵守放在第一位。

(十一)从与教育教学关系的角度的分类

根据在实践中游戏的组织和开展与教育教学任务或目的的结合程度上,游戏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本体性游戏: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目的,所以也称为目的性游戏。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自由游戏等。

2.工具性游戏: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亦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顺利完成。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外在的工具价值即教学价值。如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

实践中这两类游戏的展开,前者突出了游戏主体——儿童的自发性,而后者强调了教育者的指导或组织作用的发挥。

○从游戏的多样化分类法中,理解游戏的复杂多变性【简单应用】

各种游戏的分类虽然角度不同,标准不一,但是各种游戏分类所划分的具体类型之间是有交叉和重叠的。实际上,无论按哪一类游戏分类所划分的游戏类型都难以清除其他游戏类型的成分存在,无论哪种分类方法都难以清楚地说明各种类型游戏所可能包含的实际的游戏行为。多种多样而又难能严格理清的游戏分类方法,折射出游戏作为一类活动的现象所存在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

二、学前游戏的发展

(一)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三种水平)

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水平

儿童最初形式的游戏是一种机能性游戏(即感知运动游戏)。感觉运动性是婴儿阶段游戏的基本特征。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半年,首先得到发展的是一些感觉器官的机能。此时作为游戏倾向的最基本的标志和信号的微笑开始出现。这种微笑是由外界刺激引发并自得其乐的笑,是最初的游戏表现,即感觉游戏。半年以后,婴儿可以主动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现象发生或持续。此时游戏由从前的被动的或欣赏性的感觉游戏转变为主动的感觉运动性游戏。周岁以后,玩弄物体的独自游戏开始在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

儿童从出生后的第二年即进入感知运动性认知发展的末期,儿童的游戏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从动作图式构成的感知运动游戏向模仿真实生活转变。一方面由于表象活动、想象活动的增加及能力的增强,逐渐出现了以一物体假装另一物体和扮演角色为主要形式的象征性游戏。另一方面由于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游戏从机能性转向建构性,开始出现了以各种结构材料建构物体的结构造型活动即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婴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它在婴幼儿时期经过一系列渐进的发展变化而趋于成熟和稳

A.情景转变:情景转变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一般以为情景转变可作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实际上情景转变也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得以进行的前提。(最初的象征性游戏是以一种瞬间的姿态和表情出现的,有研究表明在大约在1-1.5岁的婴儿身上最早发生)

B.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以物代物发生的时间要晚于情景转变。以物代物的象征功能的完善或成熟,大体需要经历两个阶段:A.以动作为中心的似是而非的以物代物阶段(1.5-2岁左右);B.真正的以物代物开始出现的阶段(2-3岁之间)

C.以人代人(角色扮演):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较复杂,主要包括:角色行为: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它既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角色意识:是指能区分自我与角色,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别人,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角色意识的出现要晚于角色行为;角色认知:是角色意识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指的是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认识,并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关。

从角色扮演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它是遵循着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知这样的途径发展过来的,但到了幼儿中期以后,行为与意识的关系就发生了逆转,角色意识成为游戏的中心:幼儿首先是确定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然后根据角色去选择标志角色特征的玩具或其他代替物,围绕角色来组织动作,实现一系列的角色行为和角色关系。这标志着角色扮演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象征性游戏从情景转变到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先后产生和发展,渐趋成熟和成型,在幼儿三四岁时达到其发展的巅峰。其主要表现为象征活动不同于以往的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连贯性增强,二是逼真准确地模拟现实的要求增强,三是出现了集体合作的象征。这反映了幼儿思维的逻辑性与连贯性的进步与社会化方面的进步。而后,象征性游戏在幼儿后期(4岁以后)则开始呈现衰减趋势,这表明孩子越使自己适应自然和社会世界,就越少迷恋于象征性的歪曲和转换,因为儿童逐渐是自我服从于现实,而不是使外部世界服从于自我。

(2)结构性游戏的发展:结构游戏是具有明显教育意义的活动,可用于儿童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在托幼机构,结构游戏的开展往往结合教学进行。

3岁左右的幼儿往往用积木嬉戏。其结构游戏是感觉运动性的延伸。建构的目的性很不明确,往往是先做后想,随时改变主意,不能按照一定的目的做下去。4、5岁的幼儿开始出现模拟物体的努力。目的性较明确起来,为建构物体形象,会克服一定的困难,全神贯注地去做。5-6岁的幼儿逐渐出现选择恰当的建构材料,建构形象逼真的物体。幼儿后期,可以联合起来开展结构游戏,共同设计、选择建构材料,建构大型建筑物。儿童协作的结构游戏的作品,可以成为引发象征性游戏的诱因,加入角色和情节就可以发展成为社会性表演游戏。

象征性游戏与结构游戏在实际学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既交叉又融合,游戏发展由感觉运动性水平向象征性水平的转化和升华,使象征性成为在幼儿阶段的典型特征。

3.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

由于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游戏中角色数量不断增加,规则产生成为可能,象征性游戏就开始转变成规则游戏;另一方面,思维的发展要求游戏越来越接近现实,结构游戏作为象征性游戏和实物认识及操作活动之间的过渡,由最初受象征性认知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为真正的成人式的智力适应活动。从学前儿童末期到整个小学阶段,象征性游戏和作为游戏的建构性活动进入它的结束期。规则游戏作为社会化了人的嬉戏活动,则从此延续下去,并在成人生活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游戏规则:规则游戏中的规则主要是关于动作或语言的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的和各种被禁止的动作或语言的规定。规则游戏反映了儿童在幼儿末期开始摆脱自我化的象征性,而趋于顺从现实原则,服从客观规律的认知发展特点,体现了儿童游戏在认知发展上的新特征——规则性。学前儿童末期游戏的目的性、坚持性增强,并通过规则游戏的竞争性体现了出来。】规则游戏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学前儿童末期以后。

(二)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游戏的发展(四个阶段)

1.独自游戏阶段:独自游戏是指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自己的,单独地玩。学步期或其前后。这一阶段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大觉察其他人的存在,独自玩着自己的玩具,不理会他人。没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2.平行游戏阶段:大约从3岁左右开始,游戏的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个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

3.联合游戏阶段:大约4岁以后,幼儿能够留意身旁其他幼儿的活动,有时会互借玩具,有时会加入到对方的游戏,并且互相交谈。但没有共同目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或领导者。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

4.合作游戏阶段: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幼儿在5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合作游戏。

总之,学前儿童的游戏从个人的独自游戏向集体(或小组)的合作游戏的转变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不同儿童身上这种转变所经历的时间却长短不一。

1.游戏内容发展:游戏内容是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它构成游戏的核心。游戏内容的发展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和游戏情节的发展。(1)游戏主题是指反映游戏内容范围的中心议题,常常表现为游戏的题目。游戏主题就其来源而言,随着儿童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主题从熟悉的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扩展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侧面;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能力及社会性水平的提高,主题由笼统、单一逐渐分化、复杂,由表浅、贫乏逐渐深刻、丰富。由此,游戏主题的意识性、灵活性、社会性、深刻性渐趋增强。(2)游戏情节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分为三类:趣味性情节、故事性情节、社会性情节。游戏情节一般都由简单、片面、不连贯、模仿性发展到复杂、全面、连贯而富有创造性这从特定关系的自由联想发展到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整体活动。

2.游戏形式的发展:游戏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游戏的形式受游戏内容(主题)的制约,而最终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程度所决定的。游戏形式的发展包括:(1)动作渐次连贯:儿童游戏动作的发展经历一个逐渐连贯(即符合一定逻辑顺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动作的序列化。1岁左右的婴儿,游戏动作仅表现为同一简单动作的连续几次的重复。以后又表现出两个以上的不同的动作的连续出现。到幼儿时,这种动作的序列化过程已基本达到它的成熟期和稳定期。(2)游戏语言的发展:由最初的有意识的重复发声到简单的只言片语,最后发展到连贯、准确的语言表达。(3)持续时间的推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同一次游戏的持续时间是推延的。小班幼儿保持个人游戏的时间平均只有5-10分钟,中班幼儿可达15-25分钟,到大班末期,可增加到35分钟以上,并能在合作游戏中为达成目标而共同努力,克服困难。(4)规则的明朗化:游戏规则逐渐由隐性状态转变为显性状态,一方面反映出游戏重心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遵守游戏规则对儿童不断提高的要求和儿童在规则的遵守上的不断变化。(5)游戏活动的社会化: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到联合游戏,最后到合作游戏的发展过程,清晰勾勒出儿童在游戏中的活动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向。另外,儿童游戏形式的发展,还表现在空间的延伸,游戏玩具或材料选择范围的扩大和选择的随意化,以及活动机制和性质上由大肌肉活动到小肌肉活动,由侧重身体的动作操作到侧重心智活动的倾向等诸多方面。

○学前儿童游戏规则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游戏的规则呈逐渐明朗化趋势。处于感觉运动水平的发展阶段,其规则内隐于动作与客体之间的逻辑联结上;在象征游戏中,角色扮演成为幼儿游戏的重心,规则也是内隐的,包含在每个角色之中;在建构性游戏活动中,幼儿也尽量追求对真实物体开头的最大相似。到幼儿后期,象征性游戏逐渐由规则性游戏代替,游戏的规则逐渐明朗化,成为外显的某种规定。可以说,儿童的规则游戏是社会性表演游戏在内容上进一步压缩抽象的结果,儿童是在社会性表演游戏中逐渐掌握规则游戏的。

第三章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74

一、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1.儿童游戏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条件):游戏之所以频繁地表现在儿童身上,这是与儿童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关系的。儿童生理上不成熟,受成人的保护和照顾,不用参加物质生产劳动独立谋生。正由于儿童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游戏的产生和更多地产生成为可能。因为游戏只有当机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才能发生。儿童游戏的先决条件是成人的保护和照顾,且无需独立谋生。

2.儿童的基本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

机心理学关于内在动机的研究以及对

儿童行为的观察,儿童的基本需要可分

为以下三个层次九个方面:

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维持生命、安全和机

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是人最基本的需

要。这一层次需要的满足可使儿童产生对外部世界的最初信任。第二层次的需要是认知水平的需要或者说是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第三层次的需要是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自我实现与自尊的需要是在与他人的社会性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社会性交往需要。驱使儿童去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要、与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以及社会性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则是儿童游戏的前提。

○游戏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游戏过程中游戏动机的实现就满足了儿童的需要即身心发展的需要。78-79

首先,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到最佳水平。

第三,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在与成人共同的游戏中,儿童体验到成人的爱,形成对成人进一步的信任与依恋,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其他孩子的注意和交往的兴趣。

第四,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

可见,从根本上,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发动了游戏,游戏使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3.游戏动机的种类

行为动机:行为动机是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互动作用得以实现的心理中介或桥梁。

儿童游戏的动机种类:活动性动机、探究性动机、成熟性动机、亲合性动机

○游戏发生的直接动因是游戏动机

动机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体的需要,又称内驱力;二是行为目标,又称诱因。诱因是激起动机的环境因素。可见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内在动因,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而需要是动机的源泉,需要在诱因的作用下,转化为动机。据此,儿童游戏的个体发生遵循着“儿童需要——游戏动机——游戏行为”的基本过程。

○游戏发生的根本内在动因是儿童的基本需要

总之,儿童的基本需要在根本上就

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孳生着游戏

的动机,游戏的动机激发起儿童具

体游戏行为的发生

○儿童基本需要、活动背景、游戏

动机以及游戏行为之间的关系

○运用所学原理,探讨儿童游戏何以成为儿童快乐的源泉

从根本上,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发动了游戏,游戏使各种需要得到满足。需要的满足带来了快乐。快乐作为强化物使儿童对游戏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儿童去游戏。如此循环往复,游戏就成为儿童稳定的兴趣。儿童喜欢的任何一种游戏都是因为它能给儿童带来成长的快乐。也正是因为游戏,才给儿童以幸福的童年。

二、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

(一)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2.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

3.户外游戏可以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益于儿童身体的健康

4.游戏给儿童带来愉快和满足,以及轻松、愉悦的心情,又保证了儿童身体的健康。

(1)游戏与创造性:科琳·享特1966-1970年间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好奇心和探究的研究,发现孩子好游戏与创造性能力存在正相关。他根据孩子对新玩具的反应,把他们分为无探究精神者、探究者和创造性探究者三种类型。四年后进行创造性测验,表明创造性探究者的得分均高于前两者。

(2)游戏和发散性思维:邓斯克和席尔曼1973年首次就游戏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发展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将4-5岁幼儿分成三组:游戏条件组、模仿条件组和绘画条件组,就日常生活用品的用途进行测试。两年后又进行了研究。结论是游戏有助于引发出多样性联想的态度及其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3)游戏与问题解决:西瓦尔等人1976年就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他将3-5岁幼儿分成三组:游戏条件组、观察条件组、控制条件组。结果表明,游戏条件组幼儿表现出很高的解决问题的热情与执着性。他指出游戏经验具有有利于学习自发行为、下位行为向整体行为的顺序化的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减轻来自解决问题成败的压力等功能。

日本的中野茂1981年对同样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将5-6岁的儿童分成4组:操作游戏条件组、玩具游戏条件组、操作练习条件组、控制条件组。分别在相应的实验条件下经历了7分钟的先行试验。研究表明,游戏经验引发的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志向而不是目标志向。

(4)不同的游戏与不同的问题的解决:佩皮洛和罗斯1981年具体地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儿童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他们将64名3-4岁的幼儿从年龄、性别上等数地分成4组:集中性游戏条件组、扩散性游戏条件组、集中性活动观察组、扩散性活动观察组。设定了2个扩散性问题和3个集中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同样是游戏组,但由于游戏类型不同,其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亦不相同。集中性游戏经验的效果具有特殊性,而扩散性游戏经验的效果则具有一般性、迁移性。我国学者王小英1996年在日本曾进一步研究了游戏经验对幼儿解决问题的效用问题。她将4岁幼儿分成4组:集中性游戏条件组、发散性游戏条件组、教授条件组、绘画条件组。发现:无论是集中性还是发散性游戏条件组在问题解决上的得分均显著上升,而教授条件组只在集中性问题解决上显著上升,绘画条件组在两类性质的问题解决上得分均无显著上升。在结果分析中发现游戏条件组被试的发散性问题与集中性问题得分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而且不同类型的游戏经验对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的影响作用亦无显著差异。

2.游戏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

(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游戏使儿童直接接触各种物体(玩具)或材料,通过自己的肌肉运动感觉和认知活动,了解物体的性质、特征、用途等,认识物体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及动作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并形成相应的初步概念。儿童正是在游戏中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操作,发展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和感知能力,同时获得两类知识或经验(皮亚杰称之为物理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儿童在游戏中与他人所结成的集体(群体),也是儿童获得社会知识的源泉,以及游戏本身内部反映和体验与人交往的规则、技能运用等(皮亚杰称之为社会性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在游戏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通过书面语来建构儿童的智力同样也显示在游戏中。儿童通过生动、具体的语言运用,调节自己的游戏行为,也以具体的感知和动作,交换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了语言,并以语言为中介建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发展儿童的智力。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虚拟性或象征性是游戏的普遍特征,并以“假装”或“好像是”为标志或条件,给儿童提供了想象的充分自由和空间。这样儿童在游戏中不仅以物代物,而且可以一物代多物或多物代一物,不仅能自己假装成他人,可以“串演”多个变换角色或多个人共同扮演一个角色。这有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儿童创造性想象是儿童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游戏中的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也为儿童思维的创造性以及流畅性、灵活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游戏促进着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才伴随着游戏的发展而逐渐得以发展。首先,儿童在游戏中对物的想象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到有意的。其次,儿童的想象从不稳定到稳定。再次,游戏能使想象力向内在活动转化,逐步摆脱对外在活动的依赖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积极参与游戏的儿童要不断地思考,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并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任何一种游戏活动的进行都蕴含着锻炼和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条件,游戏的经验也孕含着思维活动的内部操作经验,并能够迁移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去,从而有助于提高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就游戏中以物代物的活动成分而言,它就是一种儿童的象征性思维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感知、概括、回忆、想象等心理活动的复杂思维活动。

(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游戏具有愉悦性、自主性、趣味性、非生产性等特征,在这样一种活动中,儿童不至于紧张、焦虑而使觉醒水平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而抵制了儿童智力活动的主体性发挥。在轻松、愉悦的心理背景之下,儿童的觉醒水平适当或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最大程度地发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游戏降低了儿童对于成功的期望或对失败的担忧的压力,能够使儿童不害怕失败,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强,更有毅力和坚持性。这是游戏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

○分析游戏经验为什么有助于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简单应用】

心理学家西尔瓦指出,游戏经验具有有利于学习自发行为、下位行为向整体行为的顺序化的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减轻来自解决问题成败的压力等功能。另外,日本游戏专家中野茂研究表明,游戏经验引发的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志向而不是目标志向。游戏促

题的效能研究,证实了游戏经验有助于儿童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集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等结果,都较为微观的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游戏与儿童思维能力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游戏降低了儿童对于成功的期望或对失败担忧的压力,能够使儿童不害怕失败,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强,更有毅力和坚持性。这是游戏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

(三)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性的定义:一般而言,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循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

2.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价值:学前儿童正处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游戏作为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使儿童获得了更多的适应社会环境的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能。(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总之,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儿童结成两种类型的人际关系:一种是通过玩具或游戏材料的交流以及对游戏活动的协商等在游戏本身之外所结成的现实的伙伴关系;一种是通过角色扮演等在游戏内部所结成的角色关系(在发达的游戏形式中,这两种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这两种关系的存在是儿童在游戏中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依托,从而为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

游戏不仅能够儿童以快乐,而且也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从而陶冶儿童的性情。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熟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想象游戏的主要优点:辛格夫妇研究认为,想象游戏能提供一个新的刺激场,能使儿童逃避不愉快的现实环境和气氛,使他们产生愉快、肯定的情绪体验,改变受挫的情绪状态,从而间接实现对行为的控制。

第四章影响学前游戏的因素100

一、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

物理环境因素是游戏活动中物的要素或条件,它包括玩具、游戏场地、游戏时间等因素。

(一)玩具及材料1.玩具的种类及特点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玩具的不同分类:一般从对其功能与特点进行综合考察的角度分为:形象玩具、智力玩具、结构造型玩具、体育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某些日常物品(往往是废旧的)或天然材料及自制玩具。按照玩具与游戏类型的对应关系的标准,也可以把玩具分为: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的玩具、建构游戏的建构材料、体育游戏的玩具、智力游戏的玩具。单一地按照玩具在游戏活动中的特点,可分为:操作性玩具、观赏性玩具、替代性玩具。

(1)形象玩具:又称主题玩具,是模仿物体(物品、动物、人物等)原形而制作的玩具。主要有娃娃玩具、动物玩具、交通玩具、医院玩具、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等。此类玩具从其性能上说,既有普通的玩具也有科学玩具;根据其模拟的对象有无生命,可分为角色玩具和用具玩具两类。此类玩具在象征性游戏的角色扮演中占有重要地位。

○技术玩具:也称为科学玩具,属于形象玩具,它是借助于发条、惯性、电池、无线电遥控、声控、光控、磁控、温控等而活动的玩具。这些玩具有助于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智力玩具:主要有拼图、魔方、棋类、纸牌等。侧重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在智力游戏中较为常用。

(3)结构造型玩具:主要指积木、积塑、橡皮泥、粘土、沙等各种结构造型材料,既有人为的,也有天然的。

(4)体育玩具: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器械、材料等。这类玩具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育。

(5)音乐玩具:指各种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玩具。如小铃铛、喇叭、铃鼓等。

(6)娱乐玩具:是模拟动物和人的滑稽造型和动作的玩具,可逗儿童发笑,使其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7)某些日常物品(往往是废旧的)或天然材料及自制玩具。

每一种具体的玩具都有其具体的教育意义,并表现为更适合于某一或某些游戏行为。玩具的种类不同,与之相适合的游戏的活动也不同。给儿童提供某一种玩具,同时也就提供了与之相应的游戏的活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儿童对某类玩具的喜好的倾向性,反映着儿童游戏发展的程度及其个体差异性。

○专门化玩具:根据儿童游戏的需要,专门设计制作的,可直接充当游戏的成员或设备。(即模拟实物的玩具,其构型精美逼真,功能的确定性强,游戏的主题也比较固定,在性质上具有专门化的特点)

○非专门化玩具:由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或一些天然材料,以及某些结构造型材料组成,无固定的用途,其玩法确定性不强,

不确定性,为儿童想象力的发挥留有更大的余地,游戏的情节就更丰富,其主题更加多样化。研究表明,运用非专门化的玩具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更大一些,而运用精美逼真的玩具进行游戏,幼儿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创造。

心理学家普拉斯基发现想象能力低的儿童更倾向于选择与实物相似的玩具,而想象能力高的儿童利用非专门化的玩具或材料可以创造更多的东西,玩的时间更长,应变能力也强。

美国的比约克隆将玩具品种分成三种类型:反应性玩具、组合性玩具、象征性玩具,检验它们对游戏行为的影响。发现儿童玩组合性玩具玩得最久,并表现出更多的联系动作。

2.玩具之间的搭配关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玩具相互搭配放在一起,构成一定的知觉场,影响着儿童游戏的性质和主题。

玩具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不利影响:过多会降低儿童的感知反应水平,也更易出现不珍惜玩具的倾向,过少则不利于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

玩具在搭配上注重系列化、联系性对儿童游戏及其智力发展更有效。对同一类型或特点的玩具也是如此。

(二)场地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对儿童游戏的影响:场地空间密度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个方面。人口密度是单位空间内的人数,而材料密度是单位空间内材料(或设备)所占空间的比例。游戏场地空间密度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具体的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

空间密度会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品质(人际互动的质量),表现在攻击性、侵犯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合作交往频率的变化,体现为游戏的社会性层面的提高或降低。一般而言,较大的空间,可增加社会性游戏及其打闹混战的游戏的发生频率,而个人的安静的游戏一般多发生在较小、封闭的空间中。

2.游戏场地的地点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游戏场地的地点,即户内或户外。一般而言,年长的儿童、男孩都更喜欢户外游戏;在户外场地,儿童较少发生结构或建构性游戏。

3.户外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突出表现为各种设备(或玩具)及其构成的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结构特征上看,户外游戏场地可分为传统游戏场地和创造性游戏场地。传统游戏场地可以发展儿童的动作与运动能力,但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游戏场地有多种多样的、可移动的且用途多样的设备,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爱好创造性地使用它们。坎贝尔和弗罗斯研究发现,传统游戏场地最有可能发生的是机能性游戏,而在创造性游戏场所则经常可以看到象征性游戏。当前美国的学前教育还创建了一种冒险性游戏场地,对孩子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自信心、冒险行为和勇敢精神。

4.设备在游戏场地中的位置的影响:影响到游戏行为的发生及设备的游戏使用频率。安放在场地中心位置的设备能引起幼儿更多的相互作用的游戏,且使用频率也较高。

(三)游戏时间:无论是哪种游戏,儿童都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去探索和尝试。有充裕的时间,儿童才可以尽情地投入,愉快地享受。游戏时间直接影响着儿童游戏的数量和质量。时间充分会鼓励儿童进行较高社会性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游戏。时间长,儿童就能从容地选择游戏伙伴,商讨必要的合作角色,使小组表演游戏的发生频率增加。有充分的时间,儿童可以从事一些更适合于创造性活动的积木游戏。时间充分也可以使儿童更加喜爱游戏,并进行多种游戏。(幼儿每天用于自由游戏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小时)

二、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

(一)家庭因素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1.母子之间的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领会】

(1)影响着游戏中社会性因素的发展:在婴儿阶段,母亲是儿童游戏中的中心人物。在母与子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通过母亲与小婴儿之间带有嬉戏性的交流活动中,母亲为孩子提供了游戏的范式。社会性游戏所具有的共同参与、等待、轮流、重复等特征均体现于母与子的这种嬉戏性交流活动中。

(2)制约着儿童与物之间的非社会性关系的建立:孩子第一个认识的人是母亲。孩子注意到周围的玩具或物体,往往是以成人为中介的。所以母子间的良好社会性关系的存在有助于儿童与客观世界的非社会性关系的形成。

(3)母亲对儿童游戏的影响还表现在她为孩子探索和游戏提供了安全感及其强化的作用。在母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婴儿初步建立起信任的情感,安全感也就从中确立。孩子具有了安全感就可以更加积极地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来行动,以不同的方式来玩弄物体。

总之,对儿童游戏尤其是儿童早期的游戏,母亲充当着三种重要的角色,即导演、参与者和观察者。

2.家庭结构和气氛:完整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的和谐关系所构建的良好气氛是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儿童游戏发展的根本保障。研究表明,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比单亲家庭的儿童开展象征性游戏的能力更强,他们更倾向于以物代物,游戏的内容也更丰富。其他研究表明,父亲和母亲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更倾向于和孩子游戏,而且更多的是与孩子玩运动性的、力量型的游戏。而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玩安静的游戏。家庭结构的不完全或由于离异等造成的家庭成员关系的不正常,就阻碍和制约了儿童身心发展和游戏发展的正常性。即使是父母双全的家庭,如果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和睦,造成家庭气氛的不和谐,缺乏对

—放任自流,孩子较有独立性;专制型——发号施令,孩子无独立性;温和型——民主和谐,孩子有独立性。

(二)儿童伙伴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1.有无伙伴:儿童在游戏时有无伙伴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游戏行为。游戏时有无伙伴也会影响到游戏的社会性行为水平,玩伴会增强游戏的社会性和合作性。

2.伙伴的熟悉程度:儿童与熟悉的伙伴一起游戏更倾向于合作、分享,且象征性游戏的发生频率和时间均显著较高。伙伴的熟悉与否影响到儿童游戏的状态和过程。

3.伙伴的不同年龄: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合作、分享、谦让等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能够使年长的和年幼的学前儿童都能在跨年龄的情景中整合自己的行为。可使年长儿童更好地发挥和发展游戏活动的组织能力,年幼儿童可以学到开展合作游戏的更多方法和经验。

4.伙伴的性别:幼儿与同性别的孩子游戏时,更多尝试探究,更多地选择新颖的玩具或物体,在熟悉的玩具上注意持续的时间较少;与异性的伙伴游戏则有助于性别角色互补,是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一个因素。

(三)媒体技术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大众媒体使儿童的接受性游戏时间延长,即儿童的一部分时间被看连环画、听广播、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等占用,尽管这是儿童自愿选择的游戏形式,但相比其他游戏形式,在发展的主动性上却更多的受制于技术的局限。

印刷媒体:获得更多间接知识,直接娱乐经验,离开交往的可能性增加了,对幼儿影响不明显;

广播媒体:信息量大,对未识字幼儿较适宜,人际沟通的时间可能减少;

电视媒体: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的长短是否适宜。辛格等人研究发现,看大量电视的儿童更少玩想象游戏。实践经验表明,一般幼儿看电视的时间每天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电脑媒体:人机互动增强了参与的主动性,加速了间接获得知识量,减少了真实世界里人机互动和真情实感。

(四)教育的课程方案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课程:课程作为教育的实践过程或手段是教育的核心。现在课程一般取其广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各种教育性活动的综合。

课程结构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高结构课程强调教师对儿童活动的组织与领导,提倡接受学习方式和复合型思维训练,注重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认知技能的获得。低结构的课程强调儿童活动的自发性和自主性,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发现学习和发散型思维的训练,注重儿童社会性及情感的价值的发展。霍斯顿—斯腾研究发现,低结构班级中的儿童比高结构的班级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想象游戏。

三、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

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健康等构成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身心因素

(一)性别差异

学前儿童游戏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这种游戏上的性别差异在出生后第二年就开始出现,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日趋明显。学前游戏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玩具、游戏的活动类型和游戏的主题及扮演角色等方面的不同偏好。

一般而言,在玩具的选择上,男孩偏爱交通工具玩具、战斗性玩具和结构材料,而女孩更喜欢布娃娃,柔软性玩具和家事活动玩具。从活动类型上看,男孩喜欢运动量大、冒险性大的游戏,女孩喜欢运动量小,安静的、坐着进行的游戏。在游戏中,女孩较同龄男孩有更强的耐心和角色协作意识。

关于象征性游戏的发展上的男女差异研究,辛格以为男孩有更多的假装游戏,想象的主题更多,更富于变化,灵活性强,且积极的情感也较丰富。桑德发现男孩个人的想象游戏数量和时间均多于女孩,而且游戏的主题富于变化。

游戏中性别差异的形成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理差异,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文化传统等。父母对待男女儿童的不同教养态度强化了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社会上的习俗和传统观念,总是以不同的方式鼓励着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

(二)年龄差异

由于体能、认知、语言、社会性等身心发展的诸多方面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儿童游戏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方式和发展水平。儿童游戏在年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游戏的发展的不同水平或层次。

(三)个性差异

由于儿童的个性以及情感、社会性等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不同,也使得儿童在对游戏的兴趣上和游戏的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倾向特点,即在游戏上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

兴趣的差异表现为游戏性强或弱,即爱玩或不爱玩。想象力丰富、有幽默感、好奇心强烈、情感丰富、性格开朗、好与人交际的儿童,具有更高的游戏性,表现为爱玩游戏,而且社会性和想象性游戏的发展水平较高。在游戏风格上的差异表现为游戏的想象性强或弱,即爱想象或不爱想象。好想象的儿童(表演者)对周围的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感兴趣、更敏感,他们的游戏着重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情境性较强。而不好想象者(构型者)对于实物世界表现出浑厚的兴趣,倾向于探究游戏

儿童活动时的健康及情绪状态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也对游戏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学前儿童在游戏时的表现,往往就是当天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的判断指标。

第五章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意义及途径

(一)游戏教育实施的意义

1.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利。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31条规定:……儿童有权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1998年8月举行的世界幼儿教育大会的主题就是保护儿童游戏的权利。

2.创造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

3.让儿童快乐生活、活泼主动地学习。

○游戏与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游戏与教育在其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活动,而在其活动的方向上则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

区别:游戏是儿童的一种主动自愿的、自主自由的活动,这种活动不受外力约束;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

联系:就其活动方向来说,游戏与教育内在一致。首先,从游戏与教育的目的来看,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了儿童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等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纳入一个有计划的影响过程,通过德智体美四育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游戏是自然发展的过程,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过程。两者在终点上达到一致,即游戏的结构和教育的目标都是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其次,从游戏与教育的内容来看,游戏在自发探索的过程中,涉及了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知识经验等,正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内容。总之,儿童的发展体现了游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游戏对幼儿来说,具有的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的是引导发展的价值。

(二)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基本途径

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

1.教育的游戏化。定义:是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目的: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而提出的,是为了使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儿童,不至于过早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

2.游戏的教育化。定义:是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目的:针对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放任状况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功能。

○联系实际,试理解幼儿园里的游戏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形式【简单应用】

结合“基本途径”

作为教育内容存在的游戏是指它作为一种活动类型,与幼儿园里的生活活动、作业活动等同归属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体系。作为教育形式的游戏是指游戏又可作为一种形式,成为其他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载体,是服务于外在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学前教育实施中的游戏既是作为内容存在,又是作为形式存在。

二、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1.教育性原则的含义: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教育者立场上看,应使游戏具有教育性。

2.教育性原则的贯彻:(1)首先,在游戏目的的确定上,应体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2)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保证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至少在体智德美某一方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合目的的教育性。(3)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意整个游戏场景的设计、布置,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4)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遵循教育性原则,就是以正面鼓励、表扬、肯定为主,批评、否定为辅。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其中,同时应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灵活处理游戏中发生的事件。事无巨细,事事是教育;教无定所,处处是楷模。

(二)主体性原则

1.主体性原则的含义: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在组织幼儿园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特点,把幼儿当作游戏的主人。

2.主体性原则的贯彻:(1)首先,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适中。(2)组织幼儿园游戏时,还应考虑确保游戏的安全性。(3)贯彻主体原则应保证游戏的趣味性。(4)贯彻主体原则应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5)要贯彻主体性原则,应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性。创造性也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它不仅表现在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也表现在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表现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与结果的独特性上。模仿,是创造的前提。(6)贯彻游戏实施的主体性原则还应注意游戏的发展性。教师在评价幼儿的游戏水平时,应该从个体纵向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评价。(7)组织幼儿游戏要贯彻主体性原则,还应做到“全面”—

待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全面发展的机会。

第六章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

一、学前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一)创设安全有效的游戏场地

1.创设游戏场地的基本要求:(1)促进儿童的发展:游戏场地和游戏设施应当促进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应当使婴幼儿都体验到各种不同令人兴奋的游戏的机会,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是富有吸引力的、挑战性的游戏环境,加速婴幼儿心理的、体力的和精神上的发展。(2)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游戏场地应有助于培养婴幼儿的自信心,特别是应有助于培养儿童运用新东西的自信心,即所谓“自我效能感”。游戏场地上要有适合儿童自我效能不同水平的设施和备品,以及吸引儿童不断提高水平的、增强自信心的游戏材料和玩具。(3)保证儿童安全:游戏场地环境和一切设施以及游戏过程都要排除任何危险的存在。

2.室内游戏区的创设

室内游戏区设置的基本原则:足够的室内空间是必要条件(每班30名幼儿,3平方米每人,包括家具、设备占地面积);应当在室内设置较稳定的游戏活动区。

游戏区之间的界限性:室内游戏活动区的整体规划与布置要考虑的一点。所谓界限性即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

游戏区之间的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游戏区之间的转换性:转换性即教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

幼儿园一般可设的室内游戏区

3.室外游戏场地的创设

创设室外游戏区的意义:(1)儿童在户外游戏,能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2)可以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等;(3)儿童在户外可以亲近大自然,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

室外游戏区创设的要领:(1)场地的地面首先要注意安全适用;(2)场地上的器械设备要符合儿童的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3)游戏场地的结构回归自然的研究与设计,应考虑活动的动静交替和每个孩子的不同需要,应当同时促进动作和运动能力发展,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尤其是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4)游戏场地要适当绿化。【在幼儿园,儿童每日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一个好的室外游戏场地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安全;具有较强的可探索性与可想象性;可使儿童的基本运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绿化与美化适宜。

(二)选择和提供适宜的玩具及游戏材料

1.玩具的教育意义:(1)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玩具,历史上的一些儿童教育家都很重视儿童的玩具;(2)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而玩具则是游戏的工具,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儿童通过摆弄和操作玩具时行学习、探究和实验,不仅促进儿童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也促进他们智力发展。(3)玩具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它不仅以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世界,而且还使儿童有积极的快乐的情绪,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儿童的性格。(4)玩具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有效教育工具。

2.玩具及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提供应符合哪些标准(好玩具的一般标准):(1)具有教育性;(2)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3)设置条件

游戏活动

室间场地 光线(照明) 必要设备 活动性 (动/静) 备注 “娃娃家”等角色

游戏区

场地宽敞 椅、桌、床、柜等家庭必要设备,存放材料道具的设备 活动性较高 最好便于取水 积木区

场地宽敞 积木架,材料分类安放的小篮等 活动性较高 可考虑与娃娃家临近,最好有地毯以降低噪音 益智操作区

材料架,分类旋转玩具 中度 语言阅读区

光线明亮 录音机、桌子、书架 安静 活动性低 避免干扰,可设在角落与其他区域隔离,接近电源插座 美工活动区

光线明亮 工具、材料架、桌子、展示板 中度 最好便于取水 科学探究区 光线好,近

窗,有日照 桌子或台架、瓶、盒、笼等 安静

活动性低

避免干扰,设于安静区域

色—表演类,构造类、科学启蒙类,音乐类,美工类,图书、挂图与卡片类,电教类,劳动工具类等九大类。每个幼儿园在配备玩教具时,必须以《目录》为指导,结合本园特点和经济条件创造性地配置玩教具,充分体现本园的特色和风格。P321

4.玩具的自制

自制玩具的含义:两层含义,一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二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目的地制作玩教具,以补充现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

自制玩具的意义:自制玩具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制作玩具与开展游戏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阶段。

幼儿园自制玩具,应根据教育工作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物中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儿童感到温和、安全、愉快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幼儿园各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正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言:“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儿童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本保障。交流技巧主要是:(1)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主体导向。(2)用合适的身体位置与幼儿交谈。(3)亲密的肢体接触。(4)轻柔的语调和语气。(5)积极的倾听方式。另外教师也要让儿童自由地与同伴相互友好交往,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让儿童感到在集体生活中的愉快和自信体验。

只有在和谐、民主、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和伙伴关系中,才能造就儿童温和、安全、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儿童的游戏才是愉快的、自主的、富有创造性和合作性的。

(四)增进儿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

儿童游戏能力的提高与培养:任何一种游戏及其中的玩具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结晶。游戏类型及其内容不同,要求儿童具备不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尤其是集体性的合作游戏,不仅要求儿童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游戏交往技巧和水平。成人和教师要多方面、全方位地去开阔儿童的视野,拓宽儿童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多观察,多模仿,多接触自然和社会,体验现实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印象,掌握操作物体的经验和与人交往的技能。

创设学前儿童游戏的良好条件,既有物质条件的提供,也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创设,既有外部客观条件的具备,也需个体知识能力做基础,涉及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全过程。

二、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

(一)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两种组织形式

1.自选游戏的组织形式:含义: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上的一种,自选游戏的组织形式注重让儿童自选、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激发儿童——这一发展主题的内在活动动机,产生积极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实现游戏本身的发展价值。所以,这种组织形式的游戏也称目的性游戏或本体性游戏。活动组织方式:以个别形式、小组形式来进行。游戏类型:主要是创造性游戏,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2.教学游戏的组织形式:含义:以教学方式来组织儿童的游戏,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这种游戏实施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即教学的游戏化。也称手段性游戏。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游戏的开展是以集体形式为主。游戏类型:以成人编定的、有一定规则的有规则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二)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内容

1.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在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的安排上,上午和下午都可相对固定地各安排一段较长的自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都应在1个小时左右,并在制度上加以保证。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及零散时间,也应尽可能地利用起来开展各种游戏,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2.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

游戏常规的含义: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教育班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它主要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以及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

游戏常规的一般内容:(1)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2)玩具共享,不能独占或抢夺;(3)学会整理玩具,不随处乱扔或乱放;(4)友好合作和共处,不干扰或捣乱他人;(5)活动时要认真积极,不三心二意。以上五个方面只是游戏常规的一般性内容。实际上,游戏常规的建立既要考虑针对不同的游戏活动的性质,也要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水平。游戏常规的建立和遵守,应以不损害儿童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原则。

(三)学前游戏的教育实施计划的制定

1.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意义: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制定,是切实实现将游戏纳入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的关键,同时,可增强教师开展游戏的目的意识,指导其教育行为。学前儿童游戏计划的拟定主要表现为对儿童自选游戏计划的规定。

游戏教育计划的作用有:(1)有效地保证游戏在促进儿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有效地实施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目标(3)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4)注重效果的记录、分析,留下儿童发展的轨迹。

一定要有实际针对性,切忌过泛、过于笼统;游戏的计划和目标应体现出渐进发展性。(2)依游戏目标设置环境,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同时考虑相应的指导方式。(3)注意自选游戏与其他教育活动及生活活动的联系,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4)对计划与目标的实施情况作出反馈。

3.游戏教育计划的层次

种类具体内容

学期计划1.基础分析(儿童原有游戏基础分析)

2.学期发展目标和总要求

3.游戏主题及阶段安排的初步计划

阶段计划(以主题划分)1.目标

2.游戏材料的提供

3.指导要点: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掌握;材料的使用;游戏前的指导;观察重点;游戏内容的发展;游戏的评价

周计划把阶段计划转化(分解)为每周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及安排

日计划根据周计划及前一天儿童的游戏情况制定执行计划。要求及时指导,重点更细致,更符合儿童需要

○拟定一份自选游戏时间的合理安排计划:户外2小时/天,室内1.5小时/天9:20—10:00 室内自选游戏(冬季)或9:20—10:20 户外活动(春夏秋)10:15—11:15户外活动(冬季)或10:35—11:15 室内自选游戏(春夏秋)15:00—16:00户外活动(冬季)或15:00—15:45 室内自选游戏(春夏秋)16:00—16:45室内自选游戏(冬季)或15:45—16:45户外活动(春夏秋)寄宿制

18:45—19:30室内自选游戏

○给某年龄班的儿童草拟一份积木游戏的常规

小班中班大班

1、能在教师帮助下,调节人数

2、脱鞋进入活动区,鞋放固定地点摆放整齐

3、在固定位置搭建

4、用小筐取放玩具材料,用多少取多少,不用放回原处

5、使用材料先来后到,不争抢

6、轻拿轻放,不扔丢玩具

7、学习正确使用材料,用积木等材料搭建简单

物品

8、不干扰别人,注意不碰坏别人的作品,不敲打等

9、游戏后,好的建构成果可以保留、展示

10、及时结束游戏,能按色收放,码整齐1、学习调节人数(用安全

帽)

2、建构活动中用什么取什

么,不用放回以得到较大空

间面积

3、友好地同伙伴一起搭建

4、掌握基本建构技能,能

有目的有主题地搭建

5、学习使用辅助材料和替

代物

6、建构中尽量小心,不碰

倒搭好的物体

7、学习协调关系和自己想

办法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8、收放玩具材料方法正确。

从上向下随取随收,不得推

倒再收

9、及时结束游戏,按形收

放,码整齐

10、保留建构作品,能讲述

建构主题与过程

1、能庄严地协商,调节人数

2、推选组长,带领大家共商主题分工

协作,共同建构

3、用什么材料取什么,随时整理,场

地上不得有散乱材料

4、积木材料运用适当,能充分用辅材

进行综合搭建

5、能有主题地搭建,注意在建构中反

映个人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表现

6、会交往合作,用语言交流、协调行

为,共同完成搭建目的

7、出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不告状,

不依靠教师

8、收放玩具方法正确,能协作收放,

动作迅速并收放整齐

9、能完整地讲述活动内容与过程

10、先构思主题,再操作,有目的地进

行造型活动,始终坚持主题,并不断丰

富情节

○制定一份自选游戏教育实施的周计划班级:中一班教师:日期:

活动区域娃娃家积木区超市语言区美工区其他

A内容、目标或可提供的学习经验:培养幼儿有

情节地游戏,

发展同伴和

角色关系,鼓

励幼儿积极

交往

培养幼儿搭建

水平,有主题

和创造性的搭

建;继续培养

放玩具常规

丰富生活经验,加

强常规培养;明确

角色意识,主动与

人交往;培养物品

认知和数理感觉

加强幼儿阅

读兴趣,培养

幼儿的讲述

兴趣和口语

表达能力;常

规培养

结合季节

教幼儿有

制作秋季

的花、水

果;培养操

作兴趣

B设备材料的提供和空间场地的安排为幼儿提供

操作形象玩

具等,包括娃

娃及其服装,

厨房玩具等

调整材料,大、

中、小积木要

结合;利用废

旧材料

利用废旧包装,自

制有面值的购物

券,提供购物篮等

请每个幼儿

从家带一本

自己会讲述

的新书摆放

在语言区

白纸、包装

纸、旧报

纸、皱纹纸

等;彩色蜡

C指导方式教师扮演角

色,参加到游

戏中去指导

日常注意引导

幼儿观察周围

环境;游戏中

注意观察,鼓

励幼儿的创造

日常注意引导幼

儿观察超市购物

环境,包括货架的

陈列和收银员如

何收钱等;教师扮

演角色,参加到游

戏中指导

引导幼儿安

静看书,还会

给同伴讲述

故事内容;鼓

励表达差的

幼儿大胆讲

可以结合

“艺术创

想”中的制

作方法,进

一步细化

帮助

D注意问题:侧重与正规教育的配合等;家长配合;个别教育重点鼓励几

个男孩的参

与和配合

指导几个动手

能力弱的幼儿

搭建和对形状

不敏感的幼儿

认识形状

指导数理逻辑能

力虚弱幼儿对

1-10的关系有形

象的了解;鼓励不

爱参加娃娃家的

幼儿进行角色的

体会——收银员、

顾客、经理等

要求幼儿口

齿清楚,请能

力强的幼儿

帮助能力弱

的幼儿来讲

鼓励动手

能力弱的

幼儿,激发

他们的兴

趣,要求能

力强的幼

儿予以帮

三、学前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游戏指导:在学前儿童游戏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对儿童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以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教师对儿童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游戏活动本身的现场指导】

(一)教师对学前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的功能

1.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功能:教师的直接参与本身就向儿童传递了一种非言语的信息,即游戏是有价值的、重要的活动。

2.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使儿童体验到教师的亲切与关注,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人。

3.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参与游戏,是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向儿童施加影响的过程。

(二)教师在学前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教师现场指导的策略或基本要求)

1.指导以观察为依据。游戏现场指导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正向的,即通过指导促进或肯定儿童的某种行为;另一种是负向的,即通过指导抑制或否定儿童的某种行为。对于儿童游戏中的行为,无论是抑制或否定还是促进或肯定,都必须是在充分、细致的观察之后进行指导。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够了解儿童对于当前活动的兴趣,已有的经验或问题,方能够准确地作出是否介入以及选择如何指导的判断。

2.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教师可采取的指导方式方法可分为三种:(1)以自身为媒介:教师可以两种身份介入儿童的游戏,即游戏者和旁观者。1)游戏者:教师以与婴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身份,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儿童的游戏指导。可采取平行游戏和共同游戏两种方式;2)旁观者:教师以旁观者身份对儿童游戏进行指导,是指教师站在儿童的游戏之外,以现实的教师身份干预儿童的游戏。(2)以材料为媒介:教师通过提供材料的方法来影响儿童,支持和引导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教师利用儿童伙伴互动这一因素,支持和引导儿童的游戏和发展。

○平行游戏: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的游戏来对学前儿童游戏施加影响。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指导成为干扰的可能性。共同游戏:教师直接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与儿童一起共同地游戏,如和幼儿一起下跳棋,和幼儿一起捉迷藏,到娃娃家做客,同时进行游戏指导。

○平行游戏策略:教师接近儿童,并与他们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一同玩一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有普遍的适用性。主要包括建议、描述、询问、提问、重述、评论等具体策略。(2)非言语的方法:教师利用自己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身体运动的方向等非言语的手段,来支持和帮助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学习。

○间接的言语指导策略:建议:教师通过言语试探地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评论:教师通过言语,自己或与儿童共同评论游戏中的儿童及行为,表扬和肯定正确的,也可以指出不足或提出建议。评论以鼓励、表扬为主。描述:教师用语言描述儿童的行为,使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的意义有更明确的意识,同时,教师的语言也为儿童描述自己的行为提供了范例。询问:指教师鼓励婴幼儿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重述:指教师在与学前儿童的交谈中,采用有变化的句子结构,重述儿童刚才所讲的话,为儿童提供正确的句子结构,或不同的句型,使儿童了解到可以用不同的话说同一件事。提问:是指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所提问题以开放性问题为宜。

3.确定指导的时机。儿童游戏活动开始时的兴趣和愿望的激发、启动,结束时的总结性评论,都是游戏指导的重要环节。而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作用于儿童同样也有一个最佳时机问题。教师的启发只有在学生“心愤口悱”的时候才能奏效。在游戏过程中的“教”,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运用。

4.把握好指导对象的范围。在照顾全体儿童的同时,注重对儿童个体的影响。应注意避免单一性集体指导和整齐划一的要求,同时又需注意指导范围不能局限于某几个儿童身上,特别是在儿童的自由自选的游戏开展中,做到对指导对象范围的科学、合理的把握。教师对游戏过程的指导在对象范围上,是重点与一般、个别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结合。

5.把握好互动的节奏。(1)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儿童可能的兴趣与需要;(2)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要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要允许儿童犯错误;(3)把学习看做是一个发生在内部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渐进的过程;(4)以儿童的“学”的速度为标尺定出自己“教”的速度,而且还要适应每个儿童的学习速度。○联系教育实际,理解教师在游戏指导中的双重身份。

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身份始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一方面,教师应作为儿童的游戏伙伴,以平行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另一方面,教师又需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师在这两个身份上辩证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教育指导作用的发挥是否得当是以儿童主体性发挥得是否充分为衡量标准的。

○联系教育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间接地指导方式来干预儿童的游戏

以材料、儿童为媒介的策略和以自身为媒介中的平行游戏策略、合作游戏策略都是间接的指导方式或策略,它们都运用了暗示原理,都很容易让儿童体验自主的感受。

在学前儿童游戏指导中,教师的言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非言语的运用更能显示教师指导的艺术性。当教师作为旁观者进行言语指导时,可以采用间接方式,重在启发、暗示,包括建议、描述、询问、提问、重述、评论等具体策略。而非言语的方法包括教师用自己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身体运动的方向等来支持和帮助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学习。

四、学前游戏的评价

学前儿童游戏评价:它是指以教育中的学前儿童游戏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一)对学前游戏教育作用的评价其根本出发点是儿童是游戏的主人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作用评价的一般指标(评价游戏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

1.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做游戏,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发挥了创造性

2.儿童做游戏很认真,能克服困难,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独立性

3.会正确地创造性地使用玩具并爱护玩具

4.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与同伴合作并不妨碍他人游戏的进行。

5.游戏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

(二)对学前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评价儿童游戏的一般性发展,可以了解儿童身心整体发展的一般状况,特别是了解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特点。还可以检验教育者组织和指导游戏的效果。

通过对某一儿童的游戏观察,试评价其游戏行为发展的水平

项目内容评分

1.自选情况不能自选;自选游戏玩具;自选活动及玩具

2.主题的目的性无意识行为;主题不确定,易受他人影响而变换;自定主题,能很快进入游戏情境;共商确定主题,主题稳定

3.材料使用不会用或简单重复;正确熟练常规玩法;材料运用充分,玩法多样复杂

4.常规行为有序/基本遵守规则/行为混乱,不守规则;轻拿轻放,爱护玩具/基本爱护/不爱护,乱丢玩具;及时收起,认真整理/部分做到/不能整理

7.持续情况变换频繁(记录次数);有一定坚持性,完成一项活动后再变换;始终持续一项活动

8.其他是否参与环境创设、与教师交往情况及能否正确评价游戏

总体印象

(三)学前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

评价学前游戏环境主要是对场地或各活动区及游戏材料或玩具投入等方面进行评估,既要对室内游戏环境(场地)进行评价,也要对室外环境(场地)进行评价,可以先就每类活动区域分别评价,然后对游戏环境整体效果进行评价。

肯定评价 5 4 3 2 1 否定论价

1.活动区的设置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类型与数量适宜

2.各活动区位置适宜

3.各活动区提供的材料、种类、数量适当

4.活动区的设置与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相适宜

5.能依计划投放和更换材料,变换玩法,激发幼儿新需要

6.各活动区之间关系协调

7.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

8.幼儿有机会参与环境创设

9.结合游戏规划的建立,增强环境中的自治因素

10.自选游戏与集体教学适当联系,相互配合促进

11.保证集中游戏时间,并充分利用零散时间1.活动区的设置类型单一、不足或过多

2.位置不当,如图书角设在楼道

3.材料不足或过多,为体现教育意图

4.活动区的设置与幼儿年龄不符

5.材料投放一次性,无变换

6.各活动区关系不,相互干扰

7.场地利用率低,未依需要加以调整

8.环境创设由教师包办,幼儿无参与机会

9.环境中无自治因素,儿童游戏混乱

10.自选游戏鼓励进行,未注意与正规教育教学的配合

11.时间安排不足或游戏时间无保证

(四)对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现场指导的评价

教师指导的关键是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同时教师又需通过其直接的指导,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影响方式,从而发挥游戏对促进培养幼儿自主性的作用。评价内容可参考以下一些方面:

项目内容评分

1.引导游戏进程依游戏计划引导游戏的整个过程(开始、中间、结束),使游戏顺利开展

2.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教师积极参与游戏,增加与幼儿的接触交往,多运用肯定互动,减少否定性接触

3.指导的对象与范围重点与一般结合,游戏过程中以面向个人的指导为主,逐渐增加对小组的指导,班级教师均参与指导

4.指导方法的运用能结合幼儿年龄和各类游戏的特点,选择适宜指导方式,并注意综合;能运用多样化的指导方式(如及时提供材料/建议、提问/启发、提供范例/共同参与/行为示范/指导技能/利用幼儿之间相互影响等)

5.指导类型或方式指导方式为激励式(非旁观或被动反应式,又非控制导演式),注意引导幼儿发现和学习,促进幼儿游戏的深入和活动质量的提高

6.游戏常规的建立依幼儿不同年龄,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建立必要的游戏常规,结合环境中的自治因素,引导和督促幼儿执行常规,逐渐培养幼儿在行为方面自律、自由

第七章学前游戏的分类指导

一、婴儿游戏的指导

(一)婴儿游戏的意义:婴儿游戏是游戏的最初发展形式(练习性游戏为主)

1.积累了丰富的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的发展

3.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个性的发展

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以练习性游戏为主;主要以及物动作游戏为主。

在婴儿晚期2岁以后,出现了象征性游戏的萌芽;2岁左右的儿童由于动作的重复练习,以及语言和形象思维的发展,在物体的摆弄、操作的基础上,出现了象征性游戏的萌芽,这种代替活动兴趣在于动作。

由于婴儿社会性的初步发展,其游戏由完全自我中心游戏过渡到模仿、假装等具有初步社会性的游戏。

总之,婴儿游戏是游戏的最初发展形式。在婴儿游戏中,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但游戏的整体水平仍较低。在游戏的表现方式上以及物游戏为主要特征。

(三)婴儿游戏的指导要点

1.婴儿期是感知觉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感知觉的运用,是婴儿认识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该阶段,通过游戏加强感官训练,发展智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1)运用特征鲜明的信息去引发婴儿的兴趣和注意力(2)婴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游戏中要多用语言加以引导,注重游戏中口语训练功能的实现(3)帮助建立安全感,注重与婴儿之间良好情感的交流,给婴儿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4)在婴儿期后期,适当引导婴儿与其他同伴在一起游戏,培养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

2.婴儿游戏活动的开展,每次时间不超过15分钟左右,且要注意动静交替、灵活转变,以使婴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器官得到轮流休息和放松。婴儿游戏时成人要始终守在身边,确保安全;玩具要大小适中,手感好,不易损坏,安全可靠;在家庭居室或婴儿活动室宜为小儿在地面上爬行、蹲坐提供一定条件。

3.在托儿所,婴儿游戏组织实施方式上以个别指导为主,辅以集体指导形式。1岁以内小儿,采取个别指导;1-2岁仍以个别指导为主,可短时间分小组进行集体性游戏;2-3岁除采用个别指导、小组指导外,可适当组织全体性的活动。

(四)婴儿游戏的种类

1.活动性游戏:侧重于培养小儿各种基本的动作操作的技能,促进婴儿眼手协调能力的发展,是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也有助于婴儿增强体质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此类游戏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和机体运动表现出来。游戏实例:抓抓蹬蹬、练爬、走小路、上楼梯取物、跳高高、球出山洞、打狐狸、写写画画、假装活动、撕纸放风筝等

2.发展语言的游戏:婴儿的发展语言游戏是发展儿童口语能力的有效形式。它主要训练小儿正确的发音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使儿童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能较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游戏实例:模仿乐器声、指五官、找玩具、儿歌或绕口令、说反义词、语句对答或猜谜、看图说话等

3.感官游戏:婴儿游戏中的感官刺激及婴儿感官的运用及训练,可促进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能力的综合发展,也为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较单纯的感官的游戏,多在婴儿的早期进行。如:寻找声源、看镜子、猜动物的叫声、试冷热、尝一尝什么味、摸一摸是什么等。

4.智力游戏:婴儿的智力游戏重在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练习。游戏中给孩子设置简单的与其智力相适宜的问题情景,让其积极地动脑、动手,在探索和创造活动中,提高婴儿的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智力游戏多在婴儿后期进行,且应注意婴儿兴趣的激发和引导。游戏实例:拼图、训练记忆的游戏、穿珠子、粘贴小动物、搭建房子。

5.音乐及娱乐游戏:包括听音乐、玩带响的玩具和乐器玩具以及玩造型滑稽的形象玩具等。这些游戏可以初步萌发婴儿对节奏和旋律的感受力,丰富婴儿快乐的情感体验,培养婴儿对美的感受和情趣,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发展。游戏实例:摇摇拍拍、玩不倒翁、捉迷藏、客人来了等。

(五)婴儿玩具材料的提供

1.玩具和游戏材料应符合安全(大致不能吞下)、卫生(可清洗)等标准

2.玩具和游戏材料应符合婴儿的年龄特点:出生—2、3个月(提供发展感觉的玩具、色彩鲜明的球、人脸,提供听的材料)。3-6个月(带声响,发展触觉的玩具,图画书)。7个月(促进爬的玩具、形象玩具)。1岁半以后(操作游戏材料、手工绘画材料,沙、水、角色游戏材料、音乐器具材料、发展智力的玩具、模仿成人生活的用具)。

二、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及评价

(一)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结构及意义

1.角色游戏的概念: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为象征性游戏。它在婴儿2、3岁时产生,在学前晚期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为有规则游戏所取代。

2. 角色游戏的特点:(1)高度的独立自主性:角色游戏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均由幼儿自行确立、设计、编定。突出地表现出游戏的主体性本质特征。(2)特殊的想象活动: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角色游戏是在想象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反映真实生活。

3.角色游戏的结构:(1)角色扮演即以人代人(2)对物品的假想即以物代物(3)对游戏动作的情景的假想(情景转变)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以动作、语言来表现的。儿童在游戏中的动作是概括的动作。(4)内部控制。在游戏中儿童自始自终都在遵守蕴含在角色关系中的内在规则,使自己的游戏中的假装活动符合角色身份的要求。

学前游戏论复习

学前游戏论复习(多个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 1.情景转变: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摘自PPT) 2.非专门化玩具:指游戏功能相对不确定,结构性程度相对较低,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由使用它们的玩具。例如建构性玩具。(摘自《学前游戏论》) 3.专门化玩具:指功能确定,而且玩具本身包含一定的玩法或游戏规则,结构性程度较高的玩具。例如表征性玩具、教育性玩具、运动性玩具等。(摘自《学前游戏论》) 4.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和评价,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摘自网络) 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6.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各种游戏形式。(摘自《学前游戏论》) 7.结构游戏:也成建构游戏,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8.感觉运动游戏:亦称练习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是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由简单、重复的动作组成,使感觉和运动器官在运动中获得快感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9.规则游戏:指两个以上的游戏者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进行的、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10.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明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地初步训练。 1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部分。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的具体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关系。 12.学前游戏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对教育过程中的游戏活动的效果以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13.教育游戏化: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14.游戏教育化: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15.游戏常规: 是指在学前班集体中开展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16.亲子游戏:指家庭内成人(父母等)与儿童之间发生的游戏,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2.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课件) 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2.幼儿园中最典型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_____。 3._______是最早形成的社会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4.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充分体现儿童的心里特质,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原则。 5.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这种游戏是_______游戏。 6.______是规则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 7.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叫________。 8.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9.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不少于_____平方米,室外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10.来源于民间游戏,又是典型的角色游戏,常常出现在小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这种游戏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1.儿童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零部件、沙、水等来进行建造的游戏叫做()。 A. 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2.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室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小时。 A. 1 B. 2 C. 3 D.4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问题详解)

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 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 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 ) 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 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 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 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 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 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 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 ) 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 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康德 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 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 A.冲突 B.顺应 C.同化 D.平衡 8. 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 ( )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D. 生物—社会性理解 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

征?( )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 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 的类似言语属于( )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 )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 13. 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 ) A. 教育性 B. 发展性 C. 长期性 D. 随机性 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著增多 B.显著减少 C.差不多 D.完全相同 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 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 ) 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 17. 坚持游戏的本质观是前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A.生物性 B. 社会性 C. 主体性 D. 自主性 18.心理学对儿童游戏价值的研究,侧重了游戏对( ) A.儿童思维集中发展的作用B.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 C.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D.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19.研究证明,影响儿童游戏社会性品质的因素是( )

学前游戏论复习(多个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 1.情景转变: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摘自PPT) 2.非专门化玩具:指游戏功能相对不确定,结构性程度相对较低,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由使用它们的玩具。例如建构性玩具。(摘自《学前游戏论》) 3.专门化玩具:指功能确定,而且玩具本身包含一定的玩法或游戏规则,结构性程度较高的玩具。例如表征性玩具、教育性玩具、运动性玩具等。(摘自《学前游戏论》) 4.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和评价,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摘自网络) 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6.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各种游戏形式。(摘自《学前游戏论》) 7.结构游戏:也成建构游戏,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8.感觉运动游戏:亦称练习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是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由简单、重复的动作组成,使感觉和运动器官在运动中获得快感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9.规则游戏:指两个以上的游戏者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进行的、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10.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明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地初步训练。 1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部分。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的具体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关系。 12.学前游戏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对教育过程中的游戏活动的效果以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13.教育游戏化: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14.游戏教育化: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15.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班集体中开展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16.亲子游戏:指家庭内成人(父母等)与儿童之间发生的游戏,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 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 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 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 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 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 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

学前教育学复习习题

《学前教育学》总复习习题(简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一般来说,学前教育是指(C)儿童的教育。 A.出生到3岁 B.3岁到6、7岁 C.出生到6、7岁 D.6岁到12岁 2.我国最早对胎教思想进行论述的是( B ) A.孔子 B.贾谊 C.颜之推 D.朱熹 3. 在西方教育史上,(D )是最早论述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福禄贝尔 4.( C )提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用以说明教育要顺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A.孔子 B.颜之推 C.王守仁 D.韩愈 5. ( B )通常被看做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世界图解》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母育学校》 二、简单题 15.学前教育的教育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6.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 17.请简述杜威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18.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19.结合自身情况谈谈怎样学习学前教育学。 20. 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与意义。 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 一、选择题 1. 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里有6个苹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的问题,却不能回答“3+3+?”的问题,那么此时幼儿的思维( B )。 A.感知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 2. 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大脑和头部的发育更为迅速,更早达到成年时期的比例,而生殖器和其他生殖器官的发展在整个幼儿期都非常缓慢,青春期却发育异常迅速。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C )。 A.不均衡性 B.连续性 C.阶段性 D.整体性 3. 虽然在发展速度上是不均衡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是,在同一时间片段,发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象征性游戏 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过程,从而反映儿童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2.恩物 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3.复演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它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 3.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格鲁斯,它认为,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4.游戏的觉醒理论 又称内驱力理论,代表人物是伯莱因,它认为,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当机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刺激,提高觉醒水平,使机体感到舒适。 5.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 是指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评价,包括对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组织实施和游戏现场指导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感觉运动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答:说法正确。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体验。 答:说法错误。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学前教育学试题和复习资料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学前教育学是从教育家()开始创立的。以他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才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福禄倍尔 D、夸美纽斯 2、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证儿童至少有()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A、一小时 B、两小时 C、三小时 D、四小时 3、属于表演游戏的种类的有() A、幼儿表演 B、桌面表演 C、影子戏 D、木偶戏 4、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有的() A、大众性、 B、儿童性 C、娱乐性 D、言语性。 5、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包括的要素有() A、有准备的环境 B、教师 C、学生 D、教具 6、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A、探究模式 B、游戏模式 C、目标模式 D、过程模式 7、家庭教育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强烈的感染性 B、特殊的渗透性 C、天然的连续性 D、特殊的继承性 8、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某一领域里事物的本质,探索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具有()等特点。 A、理论性 B、客观性 C、系统性 D、创造性 9、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 A、分科课程 B、游戏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10、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有()几个。 A、做人 B、身体 C、智力 D、情绪 11、儿童美感发展过程大致经历的阶段有() A、无意识反应 B、有意识反应 C、模仿表现 D、有意识表现 12、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有() A、群体性 B、目标性 C、计划性 D、多样性 13、幼儿的结构游戏按技能分有()

学前游戏论简答题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成性考核册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1.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 答:根据个人或集体游戏的需要,有计划地拿取玩具,教育幼儿不要多占或独自占有玩具,需要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应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教育幼儿不争不抢;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应轮流使用,要爱惜每一件玩具,做到轻拿轻放,并主动地拣起掉在地上的玩具,不丢不乱扔玩具;不把玩具放入口中,游戏后需要洗手;发现玩具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游戏结束后,应把全部玩具收拾得井然有序;要定期对玩具消毒、清洗、修补等。 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 3.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4.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答:(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1.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 2.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 3.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4.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5、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答:(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6.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2.同伴,3.电视,4.课程方案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学前儿童游戏选择题(答案)

1.儿童游戏的前提和基础是( A )。 A.基本生存的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B.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C.身体活动需要的满足 D.社会交往需要的满足 2.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D ) A.认知发展的需要 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C.生理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3.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到最佳水平,说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 ) A.生理发展的需要 B.认知发展的需要 C.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4.游戏活动的外显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B ) A.表情 B.动作 C.角色扮演 D.言语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第三层次的需要即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层次包括三种需要,分别是( BCD ) A.身体活动的需要 B.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敬(认可)的需要 E.认知水平的需要 6.游戏复演说的提出者是( C ) A.拜敦代克 B.艾里康宁 C.霍尔 D.斯宾塞 7.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游戏理论是( C ) A.精神分析学派 B.认知发展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元交际理论 8.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达成愿望的补偿性满足,而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C ) A.皮亚杰 B.蒙尼格 C.埃里克森 D.伯勒 9.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这个过程是( B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0.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 A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1.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B ) A.外驱力学说 B.内驱力学说 C.活动学说 D.情绪学说 12.“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这种游戏组织方式的理论基础是( B )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 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 1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强调( A ) A.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B.游戏是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 C.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 D.游戏是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14.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A ) A.身心全面发展价值 B.认知发展价值 C.行动发展价值 D.情感发展价值 15.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说,游戏的实质在于( A ) A.同化超过了顺应 B.顺应超过了同化 C.就是一种同化 D.就是一种顺应 16.在游戏治疗中,首先采用了“娃娃游戏”技术的学派是( B ) A.认知发展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元交际理论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1、简述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观点。 答: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工作。从1920年起,陈先生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提出了自己对于游戏的看法:陈鹤琴认为,儿童之所以游戏,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与儿童游戏的力量和能力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游戏能够给孩子以快感有关。游戏给孩子的快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交上的快感。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是陈先生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他主张让儿童游戏。认为游戏有益于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要发展儿童活泼的精神,非让儿童游戏不可。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关于游戏的重要发展价值,陈鹤琴指出:“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所以,幼儿教育尤其应当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机会,依照他们的年龄,给予各种游戏材料,“实行游戏性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陈鹤琴关于游戏与教育的观点,对于反对成人化的儿童观为指导的摧残人性、压抑儿童天性的封建的旧教育,扭转几千年蔑视儿童游戏的传统观念,无疑具有进步意义。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观点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游戏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娃娃游戏。 答: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儿童游戏研究进入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游戏研究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游戏被看着是与童年的快乐、与未来成年人健康的生活有关的活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游戏治疗的技术。人们试图用游戏治疗来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今天,这种游戏治疗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的研究式样。这种“娃娃游戏”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这种娃娃游戏最初也是主要为游戏治疗服务的。后来逐渐被用于人格发展的研究,并且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也被 运用到这种研究中。 3、简述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答: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是:(1)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_______、_______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28、________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________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 A .内部动机 B .内部控制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 A .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 ) A .游戏主题 B .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 .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 ) A .玩具 B .场地 C .时间 D .生活 6.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 ) A .具有教育性 B .符合年龄特点 C .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 .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7.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 ) A .平行游戏策略 B .合作游戏策略 C .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游戏形式: 2. 同化和顺应: 3、练习性游戏: 4、智力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2、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请简述表演游戏的意义及指导要点。

4、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19分。) 1、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精选)《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 A .内部动机 B .内部控制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 A .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 ) A .游戏主题 B .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 .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 ) A .玩具 B .场地 C .时间 D .生活 6.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 ) A .具有教育性 B .符合年龄特点 C .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 .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7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 ) A .平行游戏策略 B .合作游戏策略 C .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游戏形式: 2. 同化和顺应: 3、练习性游戏: 4、智力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2、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请简述表演游戏的意义及指导要点。

4、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19分。) 1、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