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药学复习资料汇总

生药学复习资料汇总

、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C )。
根及根茎 B. 未开放的花 C. 含树脂心材 D. 干燥柱

、K—K 反应可用于检查( D )。
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氨基酸类 D.强心苷 E.糖类
、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B )。
《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D.
E.《本草经集注》
、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B )。
髓部 B.形成层外方 C.维管柱 D.木栓层
、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A )中。
双子叶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真菌
、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E )
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蒽醌类 D.醇苷类 E.酚苷类
、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A )。
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 B.可见具缘纹孔
C.木栓细胞 D.晶纤维
、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A )。
川乌 B. 葛根 C. 马钱子 D. 当归
、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D )。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 B.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
C. 形成层环黄棕色 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E )。
金黄色荧光 B.橙红色荧光 C.天蓝色荧光 D.乳白色荧光 E.深

、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A )。
青海 B. 广东 C. 吉林 D. 上海
、生药厚朴来源于( D )。
蓼科 B. 豆科 C. 樟科 D. 木兰科
、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C ) A. 根茎部位 B. 支根和须根 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 D. 主根和支根 14、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 A. 念珠状 B. 球形 C. 多面体 D. 哑铃状 E. 椭圆状 15、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A )。 A. 麻黄碱 B. 伪麻黄碱 C. 四甲基吡嗪 D. 槲皮素 E、去甲基伪麻黄碱 16、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 A. 不定式 B. 不等式 C. 直轴式 D. 平轴式 E. 环式 17、《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其中收藏药物( D )。 A. 730种 B. 1082种 C. 1892种 D. 365种 E. 12092种 18、黄连的饮片在紫外灯下显( C )。 A. 天蓝色荧光 B. 紫色荧光 C. 亮黄色荧光 D. 乳白色荧光 E. 棕色荧光 19、白芍的药用部分是( A )。 A. 根 B. 根及根茎 C. 茎 D. 根茎 E. 块根 20、当归的香气成分是( A )。 A. 正丁烯酜内酯 B. 阿魏酸 C. 藁本内酯 D. 邻羟基苯正戊酮 21、天麻的药用部位为( A )。 A. 块茎 B. 根 C. 侧根 D. 种子 E. 寄生根 22、有一种人参的伪品,其断面具棕色同心环纹,有毒。此伪品是哪种植物的根加工而成的( A )。 A. 商陆 B. 野缸豆 C. 山莴苣 D. 华山

参 E. 桔梗 23、大黄的泻下成分是( D )。 A. 大黄酸 B. 大黄酚 C. 大黄素 D. 大黄酸葡萄糖苷 24、为保证生药的品质,常进行生药的限量检查,其中包括( E )的测定。 A. 灰分含量 B. 水分含量 C. 浸出物 D. 挥发油含量 E. 以上均对
、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 C )
黄酮、脂肪烃 B. 苯丙基及含氯衍生物 C. 单萜及萜烃含氧
D. 蒽醌、香豆精
、药材断面显油润表示( B )
含淀粉多 B. 含油多 C. 含纤维多 D. 含粘液质多
、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的药材易吸潮,水分过多又易变霉,通
( C )
—14% B. 4—6% C. 8—11% D. 2—3% E. 6—7%
、花鹿茸的主产地是( C )
四川、湖北 B. 山西、山东 C. 吉林、辽宁 D. 北京、河
E. 甘肃、青海
、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C )
属名+种加词 B.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 药用部位(主
) +药名(属名)
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 药名( 属名)+药用
(主格)
、有一根类生药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表面有纵裂
( C )
人参 B. 当归 C. 黄芪 D. 甘草 E. 大黄
、冬虫夏草的药用部分是( B )。
根及根茎 B. 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C. 含
D. 干燥柱头
、费林试剂(Fehling)可用于检查( E )。
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氨基酸类 D.蛋白质类 E.糖类
、下列生药中,来源于伞形科的是( A )。
当归 B. 葛根 C. 马钱子 D. 茅苍术
、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E )。
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蒽醌类 D.醇苷类 E.酚苷类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 D )。
全国中草药汇编 B. 中药大辞典 C. 中草药手册 D. 中国
36、厚朴折断面有时可见“小亮星”,此为 ( A )的结晶。 A.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B. 厚朴木脂素 C. 桉油醇 D. 木兰花碱 E. 厚朴醛 37、下列哪些生药的成分主要为生物碱( A ) A. 防己 B. 金银花 C. 大青叶 D. 五味子 3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本草著作是( A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D.《本草纲目》 E.《本草经集注》 39、以下哪一项不是甘草的性状特征( C )。 A. 表面红棕或灰棕色 B. 质坚实,断面略呈纤维性 C. 皮部橙红、木部金黄、髓部红棕 D. 味甜而特殊 40、秦皮的水浸液在日光下显( C )。 A. 金黄色荧光 B. 橙红色荧光 C. 碧蓝色荧光 D. 乳白色荧光 E. 棕色荧光 41、在生药贮藏过程中,引起生药变色的因素有( E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线 D. 杀虫药剂 E. 以上均是 42、生药金银花来源于( D )。 A. 蓼科 B. 豆科 C. 樟科 D. 忍冬科 43、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 A. 念珠状 B. 球形 C. 多面体 D. 哑铃状 E. 椭圆状 44、野

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碗”和“丁”分别指人参的( C ) A. 根茎部位 B. 支根和须根 C. 茎痕和根茎上的不定根 D. 主根和支根 45、朱砂能安神定惊,其矿石成分主含( A )。 A. 硫化汞 B. 氯化亚汞 C. 二硫化砷 D. 三硫化砷 E. 三氯化二砷 46、薄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A )。 A. 薄荷醇 B. 薄荷酮 C. 薄荷酯类 D. 乙基戊酮 47、《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其中收藏药物( A )。 A. 730种 B. 1082种 C. 1892种 D. 365种 E. 12092

、黄连口尝味( C )。
酸 B. 甜 C. 苦 D. 咸
、川乌的药用部分是( A )。
根 B. 根及根茎 C. 茎 D. 根茎 E. 块根
、蒽醌类成分用下列哪种试剂来鉴别( C )。
异羟肟酸铁 B. HCl+Mg C. NaOH D. FeCl3 E.
试剂
、当归的香气成分是( A )。
正丁烯酜内酯 B. 阿魏酸 C. 藁本内酯 D. 邻羟基苯正戊

、有一种人参的伪品,其断面具棕色同心环纹,有毒。此伪品
( A )。
商陆 B. 野缸豆 C. 山莴苣 D. 华山参 E. 桔梗
、天麻的药用部位为( A )。
块茎 B. 根 C. 侧根 D. 种子 E. 寄生根
、为保证生药的品质,常进行生药的有害物质测定。药材的有
( D )
农药残留 B. 重金属 C. 砷盐 D. 以上均对
、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 C )。
、黄酮、脂肪烃 B、苯丙基及含氯衍生物 C、单萜及萜烃含氧
D、蒽醌、香豆精
、药材断面显粉性表示( A )
、含淀粉多 B、含糖多 C、含纤维多 D、含粘液质多
、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的药材易吸潮,水分过多又易变霉,通
( C )。
、12—14% B、4—6% C、8—11% D、2—3% E、6—7%
、厚朴的主产地是( A )。
、四川、湖北 B、山西、山东 C、吉林、黑龙江 D、北京、河
E、甘肃、青海
、有一皮类生药粉末,红棕色,纤维多单个散在,石细胞类圆
晶细小,具特异性香味,此生药是( B )。 A、厚朴 B、肉桂 C、黄柏 D、杜仲 E、秦皮 60、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C )。 A、属名+种加词 B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药用部位(主格) +药名(属名)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药名( 属名)+药用部位(主格) 二、填空题 1、参考前人记载,根据现代炮制经验,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它制法五类,其中水制包括_洗_、_润_、_漂_、泡、淋_和_水飞_。(五个写四个即可) 2、朱砂药材商品规格通常分为:_朱宝砂_、_镜面砂_、_豆瓣砂_三种。 3、中草药的贮存中易发生_霉变、虫蛀、变色、泛油(四个写三个即可)等变质现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保证中草药的质量和疗效。 4、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

时期:_传统本草学时期、近代商品生药学时期_和_现代生药学新时期_。但也有学者提出:从20世纪末已进入了生药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即_自然生药学时期 。 5、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植物界从藻类到高等植物广泛分布,以_豆科、芸香科、唇形科、菊科(四个写一个即可)等科植物中较多。 6、黄芪为豆科植物_蒙古黄芪_或_膜荚黄芪_的_干燥根_。 7、全蝎中的镇痛成分是_蝎毒素_。 8、参考前人记载,根据现代炮制经验,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五类:__修制_、__水制_、_火制_、__水火共制_和_其它制法_。 9、麻黄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的_草质茎髓部_。 10、影响生药品质的环境因素有_光照_、_温度_、_降水量_、_土壤_。 11、动物药全蝎性平,味辛,有毒,能_熄风镇惊_、_攻毒散结_和_通络止痛_,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为_蝎毒素_等。 12、鹿茸为鹿科动物_梅花鹿_或_马鹿_的_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
_。“二杠”每年采收两次,所得锯茸习惯上称为_头茬茸_
_二茬茸_。
、川乌和附子中水溶性强心成分是_去甲乌药碱_。

肉桂
大青叶
麻黄
天麻
甘草
金银花
五味子
薄荷
天麻
川乌

、试述如何鉴别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

剂名称 可水解鞣质


蓝→蓝黑色,有时沉淀 绿→绿

/ / 黄棕色沉淀
沉淀,但不溶于稀醋酸 沉淀 溶于稀

青灰色沉淀 红棕色沉淀
无沉淀 全部沉淀
硫酸,加热 水解,产生没食子酸,葡萄糖 不水解,


、试述如何评价挥发油的品质好坏。
)首先鉴定挥发油的颜色、气味,测定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再测定折光率,如发生变化,则其他物理常数测定意义不大。 2)继之,相对密度、比旋度、凝点、沸程、熔点等物理常数。 3)最后测定酸值、酯值和乙酰化后的酯值,可判断挥发油中的游离酸、酯类和游离醇的含量。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的方法。 3、有一含强心甙的生药,请看下表,根据所给数据,制定最适采收期。说明为什么? 生育期 产量(公斤/亩) 有效成分含量(%) 莲座期 10.7 1.17 孕蕾期 56.66 1.82 花开初期 65.60 2.15 花开盛期 72.00 2.31 种子形成期 97.50 1.99 种子成熟期 76.89 1.39 生药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主要根据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产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具体讲有下列情况: 1)效成分有显著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时,则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

不一致时,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高时,即为适宜采收期。即有效成分的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含量 3)对有多种因素影响生药质量情况,要综合多种指标确定最佳采收期。 4)在确定适宜采收期的时候,要注意有毒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尽量做到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有毒成分含量最低的时候采收。 表中所列生药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可遵循第二条规则:种子形成期的有效成分总量(194.025)>花开盛期的有效成分总量(166.32),所以可确定该生药的最佳采收期为种子形成期。 4、试述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包括生药的品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等,经常是多种因素在综合地

)生药品种对品质的影响:中药质量控制涉及许多环节,是一
80%多为植物药,

)植物生长发育对生药品质的影响: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

)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植物会产生种内

)环境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环境因素也是影响生药品质不

、有一包浅棕色药材粉末,疑为草麻黄,请用显微和理化方法

草麻黄粉末呈淡棕色。
)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外壁布满草酸钙砂晶,角质层厚。
)气孔特异,长圆形,保卫细胞侧面观电话筒状或哑铃形,两

)皮层纤维细长,壁厚,有的木化,壁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

)具有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


1)粉末微量升华,得微细针状或颗粒状结晶。 2)麻黄的酸水提取液,碱化后用乙醚萃取;挥去乙醚,残渣用酸水溶解,加0.5%硫酸铜试液数滴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至显紫色,再加乙醚数毫升振摇后放置,醚层显紫色,水层显蓝色。(I-麻黄碱的双缩尿反应) 3)取酸性水浸液各1ml, 分别置2试管中,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1滴,产生黄色沉淀;另一管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不产生沉淀。(查生物碱) 4)薄层层析:粉末1克,加浓氨试液数滴,再加氯仿10毫升,回流1小时, 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毫升振摇,滤液供试。另取盐酸麻黄碱以甲醇溶解成1mg/ml为对照,用硅胶G板,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展开, 晾干后喷0.5%茚三酮试剂,105℃烘烤,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6、试述如何鉴别某种生药是否含有生物碱。 可用以下方法鉴别: ⑴ 沉淀反应:一般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形成络合盐而产生沉淀。 碘化汞钾:生成白色或淡黄色沉淀,此沉淀可溶于过量的试剂。 碘化铋钾:生成桔黄色或红棕色沉淀。 碘碘化钾:生成棕色或棕褐色沉淀。 磷钼酸:生成淡黄色或橙黄色沉淀。 硅钨酸:生成

白色、淡黄色或黄棕色沉淀,加热可增加反应灵敏度。 苦味酸:生成结晶或非晶形沉淀。 雷氏胺盐溶液:在稀硫酸溶液中,与生物碱生成淡红色沉淀(可利用此方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 ⑵ 显色反应: 1%矾酸铵-浓硫酸(Mandelin试剂):为1%矾酸铵的浓硫酸溶液:遇阿托品显红色,可待因显蓝色,士的宁显紫色。 1%钼酸铵-浓硫酸(Frobde试剂):遇乌头碱呈黄棕色,小檗碱显棕绿色,阿托品与士的宁不显色。 甲醛-浓硫酸试剂(Marquis试剂):为30%甲醛0.2毫升与10毫升浓硫酸的混合液,遇吗啡显橙色至紫色,可待因显红色至黄



、试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川乌、草乌、附子毒性

)提高疗效:如醋制元胡能增强止痛作用,蜜制百部、冬花能

)改变药性:如地黄生用性寒能清热凉血,制熟后则性微温而
能化湿清热,酒蒸后则性味转为甘温,祛风湿兼补肝肾。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或趋向:如大黄本为下焦药,酒

)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矿物类和贝壳类药物,多坚硬难碎,其
磁石 穿山甲等。
)便于保存:如有些药物采集后须烘焙或蒸制,如桑螵蛸,有

)利于服用:动物类中药多具特殊臭味,须经漂洗、醋制、酒

、有一含强心甙的生药,请看下表,根据所给数据,制定最适

产量(公斤/亩) 有效成分含量(%)
10.7 1.17
56.66 1.82
65.60 2.15
72.00 2.31
97.50 1.99
76.89 1.39 生药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主要根据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产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具体讲有下列情况: 1)效成分有显著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时,则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高时,即为适宜采收期。即有效成分的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含量 3)对有多种因素影响生药质量情况,要综合多种指标确定最佳采收期。 4)在确定适宜采收期的时候,要注意有毒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尽量做到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有毒成分含量最低的时候采收。 表中所列生药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可遵循第二条规则:种子形成期的有效成分总量(194.025)>花开盛期的有效成分总量(166.32),所以可确定该生药的最佳采收期为种子形成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