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德中学高三物理第14周小测试题目

英德中学高三物理第14周小测试题目

英德中学高三物理第14周小测试题目
英德中学高三物理第14周小测试题目

图5-3

英德中学2010届高三物理第十四周周三小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正确得5分,共20分)

1.质量是5t 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以加速度a=2 m /s 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是l03N ,汽车起动后第1 s 末发动机的瞬时功率是 ( ) A.2 kW B .11 kW C .20 kW D .22 kW

2.质量为M 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F 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B .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F 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C .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F 可能对物体做正功;

D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F 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3.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 B .物体与零势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C .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J 变化到—3J ,重力势能减少了; D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4.如图所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动能为6J ,从倾角为30°的斜面上抛出并且落在该斜面上.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则它落到斜面上的动能为( )

A 、10J

B .12J

C 、14J

D .8J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个选项正确,正确得8分,共40分)

5、假定地球、月亮都是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 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k

E 表

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k E 必须大于或等于W ,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B 、

k

E 小于W ,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

C 、k E

=12W ,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D 、k E

=12W ,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

6.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如图5-3所示,A 、M 、B 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 、D 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 、B 处同时无初速释放,则( )

A .通过C 、D 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 .通过

C 、

D 时,两球的机械能大小相等;

C .通过C 、

D 时,两球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 .通过C 、D 时,两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不相等;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恒定不变,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C.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一个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8.如图所示, 质量为M 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面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 m 的滑块以速度 v0 开始向右滑动,在滑动过程中( )

A.把木板固定,则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做功,而木板对滑块的摩擦力做负功

B.把木板不固定,则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

C.木板无论固定与否,木板与滑块相互作用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若木板不固定,则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增加的动能

9.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 ,脚对车向后的摩擦力为f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车匀速运动时,F 和f 对车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B.当车加速运动时,F 和f 对车做的总功为负功

C.当车减速运动时,F 和f 对车做的总功为负功

D.不管车做何种运动,F 和f 对车做功的总功都为零

F

高三物理周六测试题答题卡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20分;5--9题为双选题:每小题8分,共40分,选一个且对得4分,错选或多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0.(20分)一辆质量为5×103kg的汽车,额定功率为60kW,现让汽车保持60kW的功率的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求:

(1)汽车的加速度为1m/s2时汽车的速度;

(2)汽车的速度为10m/s时汽车的加速度;

(3)汽车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g = 10m/s2)

(4)若汽车以2m/s2启动,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多长?

11.(20分) 如图38所示,斜面倾角θ=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H,斜面顶点有一定滑轮,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通过轻而软的细绳连结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H/2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A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试求m1和m2的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可忽略)

A

B

H/2

H

图38

θ

北京市2021届高三物理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模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2020届高三物理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模试题(含解析)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及外部条件有关 C. 在核反应方程4 2He+14 7 N→17 8 O+X中,X表示的是中子 D. 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因此β衰变现象不能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错误;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非常稳定,与原子所处化学状态及外部条件无关,B错误; C.核反应方程 4 2He+14 7 N→17 8 O+X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出X表示的是质子,C错误; D.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放出的光子能量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放出光子后原子能量减小,D正确。 故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g水和1g氧气所含分子个数相同 B.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C.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 在物体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物体内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一定在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和氧气的摩尔质量不同,因此相同质量的水和氧气,所含物质的量不同,即分子数不同,A错误;

B.固体颗粒在液体(或气体)分子撞击下做无规则的运动才是布朗运动,B错误; C.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减小的更快,C正确;D.在物体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一定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D错误。 故选C。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气体体积减小,则() A. 气体的内能增大 B. 外界一定对气体做正功 C. 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 D.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乘积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气体内能不变,A错误; B.由于气体体积减小,外界一定对气体做了正功,B正确; CD.在温度保持不变时,根据玻意耳定律 pV 恒量 当体积减小时,压强一定增大,C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和b从水中射向水面的O点,它们进入空气后的光合成一束光c。根据这一现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B. 从水射向空气时,a光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 C. 两束光在从水进入空气时频率均保持不变 D. 若a光照射到某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射该金属上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单色光a偏折程度小于b的偏折程度,所以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2010届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计60分。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选对得5分,少选得3 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教练员研究运动员跑步的动作时,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 B .作用力是弹力,则对应的反作用力也是弹力 C .只要物体所受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也可能保持运动状态 2、 质量为1kg 的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动量变化的大小不可能等于14kg.m/s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4m/s D .合外力的冲量的大小可能等于S N .6 3、在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400m 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 决赛和男子200m 决赛中分别以9.58s 和19.19s 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m 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 决赛的两倍 B .200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2m/s C .100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4m/s D .100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一定为20.88m/s 4、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固定在墙上,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以速度v 0从右侧沿光滑水平面向 左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设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那么, 在整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冲量I 的大小和弹簧对木块做的功W 分别是( ) A 、I=0,W=mv 02 B 、I=mv 0,W=mv 02 /2 C 、I=2mv 0,W=0 D 、I=2mv 0,W=mv 02 /2 5、如图所示,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力不计,摩擦力不计,物体重量都是G 。在甲、乙、丙、丁四种情况下,弹簧的读数分别是F 1、F 2、F 3 、F 4,则F 1、F 2、F 3 、F 4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 3> F 1=F 2 > F 4 B . F 3=F 1> F 2=F 4 C . F 1=F 2=F 3 > F 4 D . F 1> F 2=F 3> F 4 6、 如图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 与B 、A 与C 表面是不一样的粗糙, 力F 作用在物体C 上后,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可能始终静止 B .A C 可能相对静止,B 在A 上滑动 C .AB 可能相对静止,C 在A 上滑动 D .A 、B 、C 不可能相对静止 7、 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P 和 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 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增大

高三物理单元测试题 (7)

高三物理单元测试题 (单元二:牛顿运动定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伽俐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俐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方向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 A 、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 、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 、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 、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 2、如图3-1所示,一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 、b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 面都是粗糙的。现发现a 、b 沿斜面匀速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 A Mg +mg B Mg +2mg C Mg +mg(sinα+sinβ) D Mg +mg(cosα+cosβ) 3、人们乘电梯从1楼到10楼,再从10楼到1楼,则: A 、上楼过程中只有超重现象 B 、下楼过程中只有失重现象 C 、上楼、下楼过程中都只有失重现象 D 、上楼、下楼过程中都有超重现象 4、如图3-2所示,质量为M 的木架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金属环,当环沿着木架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时,环与木架之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 ( ) A 、 ma g m M -+)( B 、g m M )(+ C 、f Mg + D 、f g m M -+)( 5、如图3-3所示,物体P 以一定的初速度v 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守律,那么在P 与弹 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 ) A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P 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一次 C 、P 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 D 、有一段过程,P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 图3-3 图3-2 图3-1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物理阶段性测试试题(四)

天一大联考 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理科综合--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 18题只有_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根据玻尔理论可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跃迁到高能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加 B.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C.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D.氢原子更加稳定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子弹沿水平方向射人木块并留在其中,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 ,已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子弹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仏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由此可得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大小为 A. gs m M m μ2+ B. gs m m M μ2- C. gs M m m μ+ D. gs m M m μ- 16.如图所示,扇形金属线框aOb 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虚线M/V 为有界匀强磁场的边界,且MAT 为扇形金属线框的对称轴。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时,关于金属线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绕0点顺时针转动 B.绕0点逆时针转动 C.垂直MN 向左平动 D.垂直向右平动 17.我国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織娥六号”卫星,到时将在“嫦娥六号”的轨道器和着陆器上为国际合作伙伴提供10公斤的载荷,充分展示中国航天向世界开放的姿态。假设“嫦娥六号”发射后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周期为,地球表面近地飞行卫星的周期为r2,已知地球的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月球表面的6倍,则g 约为 A.62 B. 26 C. 36 D. 12 6 18.如图所示为理想自耦变压器电路,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在a 、b 端输入)(sin 2100V t u π=

2019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解析汇编 物理——专题20 力学计算题(原卷版)

t 专题20力学计算题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 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v–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的v 1 和t 1 均为未知量。已知A 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的质量; (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碰上。 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一质量为m=2000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行驶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00m处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所 受阻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可简化为图(a)中的图线。图(a)中,0~t 1 时间段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 驶),t 1 =0.8s;t 1 ~t 2 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动时间,t 2 =1.3s;从t 2 时刻开始汽车的刹车 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t 2 时刻开始,汽车第1s内的位移为24m,第4s 内的位移为1m。 (1)在图(b)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v-t图线; (2)求t 2 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3)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t 1 ~t 2 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从司机 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t 1 ~t 2 时间段始末速度的算

高三物理单元测试题(四)

高一物理必修2模块综合评价检测试题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 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 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 ① 运行的时间相等 ②加速度相同 ③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④落地时的动能相等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 m ,如图4—1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 , 则物体将 ( ) A .沿球面滑至m 点 B .先沿球面滑至某点N 再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 C .按半径大于R 的新圆弧轨道运动 D .立即离开半球面作平抛运动 3. 如图4—2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 沿轨道滑下。 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 ,被电 磁铁吸住的小球B 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 H 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 、B 两球总是同 时落地,该实验一现象说明了A 球在离开轨道后 ( ) A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 如图4—3所示,图中α、b 、c 、d 四条圆轨道的圆心均在 地球的自转轴上,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下 列判断图中卫星可能的轨道正确说法是 ( ) A . 只要轨道的圆心均在地球自转轴上都是可能的轨道,图 中轨道α、b 、c 、d 都是可能的轨道 B . 只有轨道的圆心在地球的球心上,这些轨道才是可能的 轨道,图中轨道α、b 、c 、均可能 C . 只有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的卫星轨道才是可能的轨道,图中只有α轨道是 可能的 D . 只有轨道圆心在球心,且不与赤道平面重合的轨道,即图中轨道b 、c 才是可能的 5. 2001年10月22日,欧洲航天局由卫星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型黑洞,命名为 MCG6-30-15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周围物质大量掉入黑洞,假定银河系中心仅此一个黑洞。已知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匀速运转,下列哪组数据可估算出该黑洞的质量 ( ) 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速度 B .太阳的质量和运行速度 C .太阳的质量和太阳到MCG6-30-15距离 D .太阳运行速度和太阳到MCG6-30-15距离 6. 如图4—4所示,以初速度9.8m/s 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 间后垂直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则物体飞行时间为 ( ) A . B . C . D . 2s gR s 3 3s 3 32 s 3

高三物理复习阶段性测试试题

高三物理复习阶段性测 试试题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A v 0 高三物理周练(九) 命题人:史付林 校对、审阅:王万柱、彭志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分) 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为t 1;若将此球改用2v 0水平速度抛出,落到斜面上所用时间为t 2,则t 1 : t 2为 ( ) A .1 : 1 B .1 : 2 C .1 : 3 D .1 : 4 2.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①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②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③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量远远小于星球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果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 ( ) A .小球一定带正电 B .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小于零 C .只改变小球的电量,从原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D .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3.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 、密度为ρ、质量为M 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 。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 A .GM R T /23π= B .GM R T /323π= C .ρπG T /= D .ρπG T /3= 4.一电场的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电场中有一个带电粒子,在t=0时刻由静止释放,若带电粒子 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带电粒子将做往复运动 B .2s 末带电粒子的速度最大 C .4s 内的总位移为零 D .前2s 内,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零 5.如图所示,把一个带电小球A 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放置带电小球B 。现给B 一个沿垂直AB 方向的速度v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A 、 B 为异性电荷,B 球一定做圆周运动 B .若A 、B 为异性电荷,B 球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长L=34 cm的粗细均匀的长直玻璃管竖直放置,上端开口,用长h=15 cm 的水银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管的下端,稳定后气体长度l=10 cm。已知外界大气压 p0=75cmHg,现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管的上端开口处缓慢加入水银,则加入水银的最大长度为 A.9 cm B.10 cm C.14 cm D.15 cm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体积,气体的压强会变大,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 A.平均动能增大 B.平均动能减小 C.密集程度增加 D.密集程度减小 3.如图所示,U形试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装入一小段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试管壁导热良好,外界大气压恒定.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水银不溢出),则() A.气体的压强不变,内能增加 B.气体的压强变大,内能减少 C.气体放出热量,内能增加 D.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减少 4.图中气缸内盛有定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壁是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但不漏气。现将活塞杆与外界连接使其缓慢的向右移动,这样气体将等温膨胀并通过杆对外做功。若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但并未全用来对外做功,所以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 .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但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ABC 三种说法都不对 5.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由0 ℃升高到10 ℃时,其压强的增加量为Δp 1,当它由100 ℃升高到110 ℃时,其压强的增加量为Δp 2,则Δp 1与Δp 2之比是( ) A .1:1 B .1:110 C .10:110 D .110:10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再变化到状态C ,其p V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 时的温度为27℃,则( ) A .该气体在状态 B 时的温度300K B .该气体在状态 C 时的温度600K C .该气体在状态A 和状态C 内能相等 D .该气体从状态A 经B 再到C 的全过程中从外界吸热 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氢气(可看作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设由A 到B 、由B 到C 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分别为W 1、W 2,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1、Q 2,则 A .10W >,20W > B .10Q >,20Q > C .1212W W Q Q +=+ D .1212W W Q Q +>+ 8.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由图可知( )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t 1时刻速度为v ,t 2时刻也为v ,且方向相同。已知(t 2-t 1)小于周期 T ,则(t 2-t 1) A .可能大于四分之一周期 B .可能小于四分之一周期 C .一定小于二分之一周期 D .可能等于二分之一周期 2.一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4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是A ,路程也是A B .在T/4 C .在T /2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是2A ,路程一定是2A D .在T 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为零,路程一定是4A 3.某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右图所示,这个单摆的最大偏角最接近 A .2° B .3° C .4° D .5° 4.如图所示,置于地面上的一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摆动的周期为T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摆摆动的过程,绳子的拉力始终大于摆球的重力 B .单摆摆动的过程,绳子的拉力始终小于摆球的重力 C .将该单摆悬挂在匀减速下降的升降机中,其摆动周期T < T 0 D .将该单摆置于高空中相对于地球静止的气球中,其摆动周期T > T 0 5.一物体在某行星表明所受万有引力是在地球表面时的16,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该行星上,分针走一圈所用时间实际是 A .1/4h B .1/2h C .3h D .4h 6.如图所示,固定曲面AC 是一段半径为4.0米的光滑圆弧形成的,圆弧与水平方向相切于A 点, AB =10cm ,现将一小物体先后从斜面顶端C 和斜面圆弧部分中点D 处由静止释放,到达斜曲面低端时速度分别为v 1和v 2,所需时间为t 1和t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v 1 > v 2 , t 1 = t 2 B .v 1 > v 2 , t 1 > t 2 C .v 1 < v 2 , t 1 = t 2 D .v 1 < v 2 , t 1 > t 2 7.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与质量为m 的物体组成的弹簧振子,物体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 、B 间作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C 为AO 的中点,已知OC =h ,振子的周期为T ,某时刻物体恰好经过C 点

2020海淀区高三物理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反馈题

阶段性测试反馈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B .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小 C .23994 Pu 变成20782Pb ,经历了4次β衰变和6次α衰变 D .氢原子由n=3向n=1跃迁辐射的光子,比由n=2向n=1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1mol 氢气比1mol 氧气所含分子个数多 B .液体中的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C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显著 D .在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的过程中,物体内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也一定在增大 3.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气体体积减小,则 B A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 .气体分子对器壁撞击的密集程度变大 C .气体中每个分子对器壁的撞击的作用力都变大 D .气体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4.如图1所示,两束单色光a 和b 从水中射向水面的O 点,它们进入空气后的光合成一束光c 。根据这一现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 、b 光做实验,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 .用a 、b 光分别做双缝干涉时它们的干涉条纹宽度都是不均 匀的 C .两束光在水中的传播过程中,a 光的速度较小 D .若两束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的过程中水面上首先消失的 是a 光 5.分别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对同一物体施加瞬时冲量,使物体以相同初速度竖直上抛 (其上升的最大高度远小于月球的半径)。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认为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不计空气阻力及地球和月球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E A .物体在月球表面上升的最大高度较大 B .抛出时合外力对两物体所做的功相同 C .从抛出至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月球引力的冲量为地球引力冲量的6倍 D .从最高点落回至抛出点的过程中,地球与月球各自对物体的引力做功的功率不断变大 E .落回抛出点时,地球引力做功的功率为月球引力做功功率的6倍 6.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其周期T=0.20s ,在t=0时的波形图象如图2所示。其 中P 、Q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处在x=1.0m 和x=4.0m 的两个质点,若此时质点P 在正向最大位移处,质点Q 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则 C 图1

高三物理阶段性测试一

高三物理阶段性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计24分)1.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v 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右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1 2 3 4 5 6 7 1.0 2.0 3.0 v/m·s-1 t/s 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3.如图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m宽的河正中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m/s,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 )

A. B. C.2m/s D.4m/s 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s=10+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s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A.8 m/s、24 m/s B.12 m/s、24 m/s C.24 m/s、8 m/s D.24 m/s、12 m/s 5.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6.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一重物质量为m,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A.mg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至少一个选项正确,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计20分) 7.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 由落体运动 8.游乐园中,乘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C.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D.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9.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

最新推荐推荐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经典好题(含答案)教学内容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4×10=50) 1、如图所示,一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 作用静止于斜面上,F 的方向与斜面平行, 如果将力F 撤消,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块将沿面斜面下滑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 、木块立即获得加速度 D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改变方向 2、一小球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 ,问下列几种情况中,哪种情况小球不. 可能达到高度H (忽略空气阻力): ( ) A .图a ,以初速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 B .图b ,以初速v 0沿光滑的抛物线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 C .图c (H>R>H/2),以初速v 0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 D .图d (R>H ),以初速v 0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 3.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块分离时,两木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 若F1=F2,M1>M2,则v1 >v2,; 若F1=F2,M1<M2,则v1 >v2,; ③若F1>F2,M1=M2,则v1 >v2,; ④若F1<F2,M1=M2,则v1 >v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 时,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2)( ) A .物体A 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体A 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给小 球一个冲击使其在瞬时得到一个水平初速v 0,若v 0≤gR 3 10,则有关小球能够上 升到最大高度(距离底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可以表示为g v 22 B .可能为3 R C .可能为R D .可能为 3 5R 6.如图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气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 漏气。活塞下挂一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给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 ( ) A .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不变 C .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7.如图所示,质量M=50kg 的空箱子,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箱子中有一个质量m=30kg 的铁块,铁块与箱子的左端ab 壁相距s=1m ,它一旦与ab 壁接触后就不会分开,铁块与箱底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 作用于箱子,2s 末立即撤去作用力,最后箱子与铁块的共同速度大小是( ) θ F R F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1)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0×4=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对应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 B、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2、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 B、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 C、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 D、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下面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直铁丝变弯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D、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4、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第二大斜拉索桥——上海南浦大桥,桥面高46m,主桥(桥面是水平的)长846m,引桥全长7500m,下面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桥长是为了减小汽车上桥时的阻力,增强下桥时的控制能力,但确增强了汽车对引桥面的压力 B、主桥面上每个索点都是一个支承点,斜拉索将桥的重力都转移到了支承塔上 C、索拉的结构减小了汽车对主桥面的压力 D、增加了汽车在引桥上时重力平行于桥面向下的分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 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 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必有摩擦力 D、两物体间无弹力,则其间必无摩擦力 6、如右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 力F拉木块直到沿桌面运动,在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 F的大小 随拉力F的大小变化的图象,在下图中正确的是 7、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1 F、 2 F,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出现F<F1同时F<F2的情况 B、不可能出现F>F1同时F>F2的情况 C、不可能出现F<F1+F2的情况 D、不可能出现F>F1+F2的情况 8、一根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分别握住绳的两端,先并拢,然后缓慢地左右对称地分开,若要求绳子不断,则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A、450 B、600 C、1200 D、1350 9、如图斜面上一小球用竖直档板挡位静止,若将档板缓慢 由竖直放置转为水平放置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及档板对小球的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少后增大 B、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小球重力大 小 C、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档板对小球的弹力都不变。 D、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档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始终不变 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外力F1和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mg F mg F F≤ = + 2 2 1 , sin cos sinθ θ θ F F F F A B C

高三物理上学期阶段测验试卷.

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4至8页,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 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层轨道转移到外层轨道的过程中() A、电势能减少而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加 B、电势能减少而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减少 C、电势能增加而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增加 D、电势能增加而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 2.关于光的性质,下列说确的是() A.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双缝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光在同种介质种沿直线传播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3.为了研究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的变化,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了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该装置由两块连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S1、S2组成,如图所示,开始时从地球射来的激光沿ab方向射到S1上,经两个镜面反射回地球.后来由于受到陨石的轻微碰撞,角反射器以两镜的交线O为轴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 ,则最后的反射激光将( )

A.逆时针转过θ度 B.顺时针转过θ度 C.逆时针转过2θ度 D.按原方向反射回地球 4.对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表明了 ( ) A.原子存在着质量和正电荷集中的原子核 B.原子有带负电的电子 C.电子绕核运行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D.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5.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不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 B.这种不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 C.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有可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 D.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2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 6.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71年证明:一束光穿过大气x 距离后,其强度从 0I 下降为()I x 的公式 为0()ax I x I e -=,其中4 242|1|3n c N ωαπ=-叫做吸收系数,式中ω为光的频率,c 为光速,标 准状况下,19 2.6910N =?个/厘米3 ,4 1 2.7810n --=?。定义1 A α-=,叫做衰减长度,它 表示光经过A 距离后其强度降低到原来的1 0.368e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 ) A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红光 B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紫光 C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黄绿光 D .不同颜色的光衰减程度基本相同 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力学压轴题和高中物理初赛力学模拟试题大题详细讲解

1、如图6所示,宇宙飞船在距火星表面H 高度处作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半径为R 。当飞船运行到P 点时,在极短时间向外侧点喷气,使飞船获得一径向速度,其大小为原来速度的α倍。因α很小,所以飞船新轨道不会与火星表面交会。飞船喷气质量可以不计。 (1)试求飞船新轨道的近火星点A 的高度h 近和远火星点B 的高度h 远 ; (2)设飞船原来的运动速度为v 0 ,试计算新轨道的运行周期T 。 2、有一个摆长为l 的摆(摆球可视为质点,摆线的质量不计),在过悬挂点的竖直线上距悬挂点O 的距离为x 处(x <l )的C 点有一固定的钉子,如图所示,当摆摆动时,摆线会受到钉子的阻挡.当l 一定而x 取不同值时,阻挡后摆球的运动情况将不同.现将摆拉到位于竖直线的左方(摆球的高度不超过O 点),然后放 手,令其自由摆动,如果摆线被钉子阻挡后,摆球恰巧能够击中钉子,试求x 的最小值. 3、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细刚性轻杆的两端分别连结小球a 和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 m b . 杆可绕距a 球为L/4处的水平定 轴O 在竖直平面转动.初始时杆处于竖直位置.小球b 几乎接触桌面.在杆的右边水平桌面上,紧挨着细杆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 立方体匀质物块,图中ABCD 为过立方体中心且与细杆共面的截 面.现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于a 球上,使之绕O 轴逆时针转动,求当a 转过角时小球b 速度的大小.设在此过程中立方体物 块没有发生转动,且小球b 与立方体物块始终接触没有分离.不 计一切摩擦. 4、把上端A 封闭、下端B 开口的玻璃管插入水中,放掉部分空气后 放手,玻璃管可以竖直地浮在水中(如下图).设玻璃管的质量m=40克,横截面积S=2厘米2,水面以上部分的长度b=1厘米,大气压强P 0=105帕斯卡.玻璃管壁厚度不计,管空气质量不计. (1)求玻璃管外水面的高度差h. (2)用手拿住玻璃管并缓慢地把它压入水中,当管的A 端在水面下超过某一深度时,放手后玻璃 管不浮起.求这个深度. (3)上一小问中,放手后玻璃管的位置是否变化?如何变化?(计算时可认为管空气的温度不变) 5、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的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θ=30°(如 右图).一条长度为l 的绳(质量不计),一端的位置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 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物体可看作质点,绳长小于圆锥体的母线).物体以速率v 绕圆锥体的轴线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和绳在上图中都没画出). 6、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 提升井中质量为m 的物体,如图所示.绳的P 端拴在车后的挂钩 上,Q 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都忽略不 a O b A B C D F

人教版物理高三单元测试(电磁波)(有答案)

高三单元测试15——电磁波 第I卷(选择题) 一、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有多普勒效应而光波没有多普勒效应 B.电磁波都是由振荡电路工作时产生的 C.单缝衍射中,缝越宽,衍射现象越明显 D.考虑相对论效应,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比静止时短 2.你在家里曾对你家的电视机进行调台无?调台的做法就是想接收到你所想要的 无线电信号。下面有几位同学对调台做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A.调台就是调制B.调台就是调幅 C.调台就是调谐D.调台就是解调 3.太赫兹辐射是指频率从0.3THz(1THz=1012Hz),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辐射所产生的T射线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通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科学家终于研制出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基础的首台可产生 4.4THz的T射线激光器,从而使T射线的有效利用成为现实。关于4.4THz的T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 B.它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C.与红外线相比,T射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与X射线相比,T射线更容易表现出粒子性 4.从调谐电路接受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还原出声音信号的过程是 A.调谐B.解调C.调频D.调幅 5.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磁波既能在媒质中传播,又能在真空中传播 B.麦克斯韦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频率和波长的乘积是一个恒量 D.可见光也是电磁波 6.有关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发射的无线电波必须要进行调谐 B.发射的无线电波必须要进行调制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SI )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 (米)、kg (千克)、s (秒)、A (安培);库仑定律122q q F k r =中k 的单位用上述基本单位 可表示为 A .321A kg m s --??? B .322A kg m s --??? C .323A kg m s --??? D .324A kg m s --??? 2.如图甲所示为某公司研制的“双动力智能型救援机器人”(又被网友称为“麻辣小龙虾”),其长长的手臂前端有二个对称安装的“铁夹”,在某次救援活动中,“麻辣小龙虾”用铁夹恰好竖直抓取到重量为G 的长方形水泥制品,水泥制品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 A .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G B .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竖直向下 C .若铁夹的位置稍向上移,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D.若增大铁夹对水泥制品的挤压,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3.在体育课上,某同学练习投篮,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从手中投出,如图所示,篮球约为1m/s的速度撞击篮筐,已知篮球质量约为0.6kg,篮筐离地高度约为3m,则该同学投篮时对篮球做的功约为 A.1J B.10J C.30J D.50J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R,原线圈一侧接有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之比为k,则 A.U=100V B.U=440V C.1 k 4 D.k=4 5.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匀强磁场内,固定着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物块以初速度v 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滑动时 电荷量不变,在小物块上滑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