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冲突观照下的清末集体抗争性毁学风潮_胡金平

文化冲突观照下的清末集体抗争性毁学风潮_胡金平

文化冲突观照下的清末集体抗争性毁学风潮_胡金平
文化冲突观照下的清末集体抗争性毁学风潮_胡金平

第39卷第3期2013年5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Jiangs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9,No.3May ,2013

[收稿日期]

2012-01-10[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胡金平,男,江西南昌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文化冲突观照下的清末集体抗争性毁学风潮

胡金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7)

[关键词]清末新政;毁学风潮;文化冲突[摘

要]清末新政意味着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中国新式教育进入了“大跃进”建设的快车道,

但同时也处于毁学暴力事件的多发期。毁学风潮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民变事件,虽然多因经济利益受损而起,但同时也反映出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精英与民间文化等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之间文化的冲突和文化资本的争夺。毁学风潮无疑阻碍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同时也折射出清政府迷信公权力,而漠视底层民众感受和利益的新政改革,具有鲜明的非民主性和非正义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5170(2013)03-0135-05清末最后10年是新政改革和教育近代化推

进的重要时期,但同时亦是民变四处爆发、毁学风潮风行的高峰期。关于毁学风潮出现的原因,许多学者多从抗捐等经济利益诉求的角度进行解

读。毫无疑问,

无节制、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是激起毁学民变的直接导火索,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多

元文化冲突应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将毁学事件置于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的大背景下予以考察,从文化冲突的视角重点分析科举制废除之后地方文化生态的新格局,探析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官民文化之间的冲突及其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进程的影响。

一、不同精英文化冲突与利益权力

之间的争夺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始终是这个时期最大层面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在教育领域最初突出体现在教育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虽然早在19世纪下半叶开办新式教育时,此问题便在上流社会保守和开明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之间产生激辩,尽管最后新派官僚获得了胜利,但当时科举制毕竟还在,传统学校从数量比例上看依然是占据压倒性多数,因而对于大多数

传统士子而言,阅读经书、教授经书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当然亦没有形成强烈的反西方文化的冲动,

尽管已有部分读书人察觉到大变革时代引发的传统文化危机已经来临。

然而,新政的推行,尤其是1905年之后科举制度的废除,

不仅彻底封堵了传统士子的仕进之路,而且亦意味着传统文化知识的贬值。尽管张之洞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其指导思想是标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且大中小学堂均规定有读经讲经课程,但对于新式学堂中的教学内容而言,师生们所注重的都是西文、西艺了。当时亲自参与新政事务的恽毓鼎就看到了这种现象的危险:“近来中外学堂皆注重日本之学,弃四书五经若弁髦,即有编入课程者亦不过小作周旋,特不便昌言废之而已。”[1]

在新政时期办理的学堂中,中西文化地位的差异很大。他在朝廷诏令废科举当日日记中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科举在今日诚可罢,唯各省学堂未能全立,从前奏定章程尤未妥善,……若即持此课士,恐十年之后圣经贤传束之高阁,

中国文教息灭,天下无一通品矣。”[2]

传统文化是传统读书人获取官位和赢得社会尊重的资本,传统文化价值不被官方认可,也就意味着传统士绅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的丧失。正如

DOI:10.16095/https://www.doczj.com/doc/3e18318693.html,32-1833/c.2013.03.028

山西举人刘大鹏所抱怨的那样:“现在出洋游学者纷纷,毕业而归即授职为官,其学孔孟之道并一切词章家,俱指为顽固党,屏之黜之。”[3]当获知科举被废后他更是心如死灰:“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4]传统下层士子惶恐不安、无可奈何的心情跃然纸上。恰因这个群体自认是新政改革的牺牲品,故对于新政怀有十分的仇视,其中包括对于新式学堂的厌恶,因此一些士绅参与到毁学风潮中甚至成为领导者也就不难理解了。例如:四川涪州有一公立学堂设于文昌宫之中,然有一日廪生李某在文昌生日那天来堂赴会,见学堂建在此处,怒将学堂中的图书、器具等毁坏。李某如此愤怒失态的表现,显然是将对新政淤积很久的怨气发泄于新式学堂。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地方官吏同样也有着强烈的相对被剥夺感。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被边缘化,意味着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文化资本失去了荣耀;另一方面,清廷推行新政主要依靠那些有着西学背景(或毕业于新式学堂,或留学于国外,或通过他种途径熟悉西方教育制度)的新士绅,由于自身对于西方文化的不认同、不熟悉,使得自身在这场改革中失去了部分或全部话语权,致使这个群体对于新式学堂的建设缺乏热情。因此在处理毁学事件过程中,常常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官员或无动于衷,或态度暧昧,甚至有放纵的嫌疑,虽然其中有明哲保身的成分,但更多地反映了其对于新学堂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不认同。体制内外的传统士绅们在反对西方文化和敌视处于新政核心的新士绅方面,结成了联盟。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并没有诸如传统知识精英那种文化资本的被剥夺感,他们对于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仇视,更多地是基于对身边教会、教士、教民跋扈行为的不满。庚子之变后,西方利用军事霸权迫使清政府尽全力对教会利益进行保护,地方官吏畏朝廷,朝廷畏外国,而教士得到外国政府保护,教民获得教士保护,则教民成了治外之人。“几几一教民即可代表一外国,以我无政府之一民,而忽然遇一外国,有不受其奸淫掳掠者几何也?”[5]民教矛盾突出,“闹教”成为民变的重要缘由。因而,普通民众对于西方文化的仇视,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在普通乡民看来,学堂与教堂并无分别,学生着洋装校服便是投了洋教。如河南叶县的毁学事件,起因只是县令门丁王某与高等小学堂学生在进出城隍庙时发生碰撞而起冲突,当时王某脱口而出的话语竟是:“洋狗无眼睛耶?”其实抱有这种认识者并不在少数。保守的传统士绅正是以民族主义口号相号召,与广大“无知”的乡民结成了反新政和反西方文化教育的“想象的共同体”。新学堂是西方文化的象征符号,正如美国学者周锡瑞在对当时湖南知识阶层的考察时所指出的:“在保守派的人士看来,新学堂极其强调向大群学生进行讲授,和任何一种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相比较,在组织上似乎更加接近于基督教教堂……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意味着西方化———采用‘天主教之宗旨’。顽固派对教育改良的抵制,完全是他们对西方抵制的一部分。”[6]反教育新政与反帝国主义文化连结在一起,而毁学则与民族主义相关联。

如果说中西文化冲突,主要是针对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而引起的反抗,探索的是毁学风潮背后的民族主义文化动机,而新旧文化冲突,主要指向的是新士绅阶层受西方文化影响所形成的新文化观念与社会传统文化理念之间的冲突,表现在教育领域主要是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探讨的是毁学事件背后教育发展路向的冲突。

新旧文化的冲突,在毁学风潮中首先体现在对于新学堂价值的认识差异。孔飞力在研究1768年流行中国各地的“叫魂”现象时得出如下结论,衣着绣服蟒袍的法官与穿着衣衫褴褛的囚犯之间存在文化的差距,有着等级的鸿沟,致使他们对于种种相同的符号会有各种不同的解读,而“对这一事件的不同表达,取决于人们不同的社会角色及生活经历”[7]。处于新政运动核心的官僚士绅与被边缘化的传统士大夫和广大乡民,他们对于学堂建设价值的认识便显然不同。新教育、新学堂建设的热心推动者们普遍认为,新教育之兴废,“为国家强弱所由系,教育之良否,为人民智昧所由分”[8],不过,对于学堂的这种赞美,并未得到毁学闹学集体抗争行为的参与者、支持者、同情者们的认同。这种不认可对于被新政边缘化的保守的士大夫和乡村社会中的士绅而言,不仅基于自身文化资本的被剥夺和话语权的逐渐丧失,而且亦与他们对于新教育价值的质疑有关。例如时任给事中的李灼华针对兴办学堂的功效问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指出:“说者谓科举之误,误于文章,以其所学非其所用也。不知学堂之学,亦系空谈名理,并非见诸实行……今学堂之所造不过一身一家之用,一材一艺之能,一手一足之效,

631

何足任天下事哉?”[9]

二、大小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与边缘群体话语的争夺

相对于上述两种不同的精英文化士绅之间的冲突,对于诸多下层乡民而言,他们的文化取向主要是家族本位,普遍缺乏强烈的国家意识,因而对于新式学堂的救国意义漠不关心。他们所认知的新式学堂,一方面是学堂的学生尽染洋人习气,目无尊长;另一方面,学堂又常与勒捐联系在一起,学堂建设得越多,他们身上负载的苛捐杂税便越繁重。加之进入新式学堂者多为较为富裕家庭的子弟,而贫穷的纳捐者没有从改革中获取任何好处,这更增加了他们对学堂的仇恨。无锡竢实学堂经办人与米业商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之所以最后会引起众多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毁学打绅事件,重要的动因之一便是商人们指责竢实学堂等并非义学善举,而是“绅富所踞,孤寒向隅”之处[10]。这种以公用资源性质的米业庙捐拨充非公益性质的学堂经费,与广大乡民的正义文化观相冲突,难以获得人们的道德认可。针对普遍存在的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当时便有人感慨:“不劝学而劝捐,并不劝捐而派捐,受派者未知学堂为何物,但以官厅与地方绅董之恫吓,而捐其甚吝惜者,以与其貌不相涉者,人民蜷伏于专制积威之下,即未必起而反抗,然不仇官而仇绅,不仇绅而仇学堂,则势所必然矣”[11]。

其次是关于学堂建设模式的认知冲突。鉴于财政拮据,清政府将发展地方新教育的权力主要委诸地方商绅。虽然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夫以地方之财,办地方之事,文明各国莫不如是”[12],然而,在广大下层乡民的认知中,自古以来从无依靠勒捐而建立学堂的记载。无论是进入官方开设的地方学校,还是遍布乡村的私塾,家庭并不需要缴纳过多的费用。在他们看来,新学堂既已收取学生的学费、饭钱,就不应再索他款,例如费用不菲的学堂操衣强制配备就难以为人所接受。他们并不知晓现代学堂所需要的丰富藏书、精致的理化器械、博物标本等均需大笔资金购置。当然,某些开办者追求奢华的作派或从中渔利的做法,更引起了他们的疑虑和不满,加深了他们对学董们的不信任,因而在诸多毁学打绅的风潮中,指责学堂办理者借兴学敛财成了诸多毁学行动中不需要任何证据的指控。

新城市化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博弈、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的比拼,主要体现的是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冲突。自戊戌变法以来,清政府便确立了庙产兴学的政策,新政时期继续延续了这种做法,要求“改淫祠为学堂”,利用各地僧道庙产兴办学堂,较为常见的做法是要寺庙出让部分房舍、田产给官绅办学。虽然其目的旨在开民智,推动新教育发展,然而这种政策和做法亦成为诸多乡村毁学的导火索,例如无锡的毁学事件、广东南海县的寺僧毁学、泉州乡民的捣毁学堂以及浙江慈溪的毁学等事件均是由此引发。

虽然所有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士尽可以指责那些参与毁学行动者的愚昧、迷信,但其背后也反映出代表现代文明的主流文化与传统的民间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在新学支持者看来,“为办学堂出点钱总是千万值得的事,断不比那装金礼佛建醮超幽的,从没一个回信”[13]。以无锡毁学事件为例,当直隶易州有18村民聚集抬神像进城求雨,走到学堂门前时,学生们便私下嘲笑这些乡民迷信,最终引发双方冲突,导致毁学事件发生[14]。在乡民看来,神灵崇拜、庙宇赛会都是他们的精神皈依,如果因兴学堂而使自己的精神寄托受到侵害,他们便会相率而起,发动激烈的集体抗争行动。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无锡毁学案,由学董与米董之间的恩怨,演变为数千人参与的毁学暴力行动,其重要的原因是米业商人采取了极为阴险的手段,将学董与米董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学堂体现的现代新城市文化与广大乡民的民间信仰文化之间的冲突。

三、正义和渐进是教育改革应取的模式

清末新政无疑是中国有史以来力度较大的社会变革。教育改革作为新政的一部分,虽然获得部分中央以及地方官吏、开明士绅的积极支持,但清政府在推行这些改革时,与其说是在政策和措施方面缺乏必要的宣传准备,毋宁说清廷根本就漠视社会底层民众的政治力量以及文化、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感受,企图完全借助王朝公权力而强力推行改革。然而,改革动机的良善,并不能代替过程与程序的合法性与正义性。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其实也是一种利益(经济利益、文化资本)的再分配。然而,普通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并没有从新政中得到好处,反而承担着因教育新政所强加的经济负担,因西洋式文化体系的腾升、弥漫而扰乱原有的文化秩序,并使他们成为社会文化的边缘人,因

731

此,“他们反对只对上流阶层有利的新政,而这种新政却在日益西方化,似乎干着‘洋化’中国的帝国主义勾当”[15]。当时一位日本领事也认为:“焚烧学堂的意义在于:近年来,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的巨量开支,地方百姓的负担大为加重。新政引起通货膨胀,使米价急剧升腾,但是,穷人子弟并未在新学堂里得到任何好处。”[16]可见,任何一种教育改革都必须遵从合法性和正义性原则,它不能规定某一群体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不需承担任何改革成本;而另一群体却只是利益的受损者,享受不到教育改革带来的任何好处。

“制度决定论”的基本内涵是相信制度决定一切,这其实是一种功能主义观点。晚清新教育的推行者们完全陷入了“制度决定论”的误区,他们自信依靠照搬异质文化的教育制度模式,必然带来新人才的出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帮助中国像西方那样培养出济世之才,达到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目的,孰料“毁学打绅”成为一种民变风潮。他们恰恰忘了,任何一种制度或模式的生长、运作,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历史条件的适应和准备,任何急功近利、毕其功于一役的激进改革,都只能让改革者离改革目标渐行渐远。

此起彼伏的毁学风潮,虽然并未阻止新政改革的推进步伐,亦未能改变新教育的发展路径,但却反映出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对发展新教育模式的不同诉求,同时暴露出新教育发展模式与中国社会的某些不契合性。然而,由于毁学风潮背后显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并未得到后来者的正视和认真解决,故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教育体制依然存在着与本土社会严重疏离的现象。

新教育与本土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的疏离,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物质与制度层面,是新教育模式与中国社会的疏离;在思想与精神层面,是新学校文化与传统教育文化的疏离;在组织与心理层面,则是学校、教师与乡村社会的疏离。

近代学堂是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对于中国而言属于“后发外生型”的机构。对于这种舶来品,当时除了少数留学国外的人员对其有研究外,对于国内参与新政的绝大多数官员、士绅而言,新学堂如何建设基本处于茫然无知状态。为此,从学校建筑的外形到校内仪器设备,从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到课程设置、课堂组织,无一不移植国外的模式,这似乎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国家的必然之举。由于“新学教育体系获得了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支持,新式学堂在全国城乡各地蜂拥而起”[17]。然而,西方学堂制度、教育模式是基于西方社会文化条件而建立起来的,复制到中国来便易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尤其难以契合中国乡村社会的生活实际。例如,过高的各种学堂收费,使得广大乡村农民难以负担孩子进入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各省学堂之设,大都富家子弟乃得收录,贫民不得与焉”[18]。又如,学堂中过长且较为严格的学习时间规定,完全不考虑中国乡村社会基于农事忙闲所作的时间安排。即使在江苏这样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凡小学生徒能毕初等小学五年之业而不为家庭之生计所迫以致中辍者,尚属寥寥;其他贫瘠之省,更复何望?”[19]此外,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对于人数偏少的乡村儿童来说并不适宜,学堂所设置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亦与乡村生活无关、于农民需要无益。

新教育的基础是西方的教育理论,所包含的是西方的文化精神,它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教育观念并无任何实质性关联。正是基于此,使得我国学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亦步亦趋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从学赫尔巴特到学杜威,从模仿日本到效仿美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精神在其中失去了话语权,中国新教育的发展长期处于无根的状态。然而,西方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建构毕竟主要是为了解决本国的教育问题,因此,对于外国文化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如何吸收同时实现“本土化”,成为了20世纪初期诸如陶行知、陈鹤琴、雷通群等人努力的方向,陶行知在1919年曾针对教育领域食洋不化的现象进行了批判:

今之号称新人物者,辄以仪型外国制度为能事;而一般人士,见有能仪型外人者,亦

辄谓为新人物。虽然,彼岂真能新哉?夫一

物之发明,先多守秘密。自秘密以迄于公布,

须历几时何?自公布以迄于外传,又须历几

时何?况吾所仪型者,或出于误会。以误传

误,为害非浅。即得其真相,而辗转传述,多

需时日。恐吾人之所谓新者,他人已以为旧

矣。不特此也。中外情形有同者,有不同者。

同者借镜,他山之石,固可攻玉。不同者而效

焉,则适于外者未必适于中。试一观今日国

中之教育,应有而无,应无而有者,在在皆是。

此非仪型外国之过欤?若能实心试验,则特

别发明,足以自用。公共原理,足以教人。教

育之进步,可操左券矣。[20]

831

处于乡土社会的士绅,无论是已经获取功名告老还乡的退职官僚,还是尚未获取功名(或仅有低等功名)的士子生徒,他们均积极扮演着国家权力与乡民二者利益之间的调停人或“保护型经纪人”的社会角色,作为乡村社会中的精英,一方面充当国家权力控制乡村社会的文化网络中的一分子,负责教化百姓和将朝廷政令传导落实;但另一方面,由于身处乡民社会之中,当官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更多地是站在乡民的立场维护其利益,俨然成为乡村社会中的政治和文化精英。正如张仲礼所说:“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家乡的福利增进和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等许多事务。他们在文化上的领袖作用包括弘扬儒学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物质表现,诸如维护寺院、学校和贡院等。”[21]然而,随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尤其是科举制度被废除,传统士绅的身份、功名失去了荣耀,学堂成为新的向上晋升的途径。然而,按照清政府的规定,学堂大多建在城镇,城市成为了整个社会文化的中心,而且由于适宜读书人所从事的新的近代职业基本都集中于城市,这使得乡村中的新老知识精英们纷纷逃离乡村而涌向城市,从而使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被破坏。不仅建于城市中的学堂疏离了乡土社会,即使建在乡村的部分小学堂,它的根基也不在乡土之中,“它教人往城里跑”,而教师们则在心灵上已经成为乡村社会的“陌生人”。

[参考文献]

[1][2]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史晓风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276页。

[3][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147页。

[5]《论近日民变之多》,《东方杂志》,1904年第11期。

[6][15][16]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杨慎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132、172页。

[7]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3页。

[8]《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等奏普及教育有关宪政特设中央教育会以利推行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12页。

[9]《给事中李灼华奏学堂难恃拟请兼行科举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93-994页。[10]杨模编撰:《锡金学校重兴纪事》,《东林书院重整规条录等》(无锡文库第二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11]《论学堂经费宜先正名》,《教育杂志》,1910年第2期。[12]《时评·毁学果竟成为风气耶》,《东方杂志》,1904年第11期。

[13]《钝根·毁学的问题》,《竞业旬报》,1906年第1期。

[14]《陆军第二镇统制官马龙标为易州乡民抗捐事呈陆军部申文》,《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3-64页。

[17]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18]佚名:《论中国学堂程度缓进之原因》,《东方杂志》,1904年第6期。

[19]《宣统元年江苏教育总会呈学部请变初等小学堂章程》,《教育杂志》,1909年第5期。

[20]陶行知:《试验主义与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94页。

[21]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The CollectiveResistance of Agitation of School Destruc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lict

HU Jin-ping

(Centre for SociologicalResearch,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7,China)

Key Words:the new deal of the late of Qing Dynasty;agitation of school destruction;cultural conflict

Abstract:The new deal,which is initiated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brings in the significant revolution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ystem.On one hand,the reformed education in China takes a great leap at that time,but on the other hand agita-tion against this new education system spreads during this era.This kind of violence recognized as mass disturbance and mirrors the conflict and the tag of war in the cultural capital between the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extension of such violence hinders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However,it also vividly reflects the fact that the so called"new deal"is characterized to be non-democratic and not just due to both the over-emphasis on the government power and the over-ignorance of the lowest classes'feelings and the welfare.

[责任编辑:魏善玲]

931

《晚清学术文化史》

第一章龚自珍的古文经渊源、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历史发展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龚自珍对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贡献,以及由古文学转向今文学的原因,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内容、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龚自珍如何结合经史,阐发《春秋》大义三律。 第二章魏源的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启蒙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作为经世派的魏源在传统学术和启蒙思想之间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以“经术为治术”的批评标准,朴素的辩证法和进化的历史观。 第三章曾国藩与其他封建卫道者的保守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其“一宗汉儒”“汉宋兼容”的经学思想,以及哲学上的唯心天命观及“格物诚心”论。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人理解曾国藩思想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郭嵩焘融贯中西的学术思想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掌握郭嵩焘的调和汉宋、经史兼治,探求西儒、中西会通的学术思想。教学重点、难点:引经史论证对外开放,寻觅中西相通之理。 第五章张之洞从政、治学、综合汉宋和立足古文经学的中体西用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掌握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文化观以及“经世”“务实”之学。 教学重点、难点:“中体西用”的哲学基础及其“开新”“卫道”的统一。 第六章严复以摄取进化论而自强保种名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严复是如何吸纳西方哲学以求经世致用的,以及他是如何重估中西文化的。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理解他晚年对传统的回归。 第七章康有为的经学擅变、抉发微言与哲学观种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康有为的经学思想及其对《春秋董氏学》等儒家经典的阐释。 教学重点、难点:《空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一章龚自珍的古文经渊源、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历史发展哲学思想 一、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是清代经学思想演变过程中一位很关键的人物。 龚自珍虽然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哲学体系,但他对一些哲学问题,如名实关系问题、人性问题和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等,都进行了深人的思考,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龚自珍与古文经学 (一)受外祖父段玉裁和父亲龚丽正的影响。 龚自珍对古文经学有颇深的造诣。 龚自珍是在视名物训话为学问全部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考据学对龚自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龚自珍继承了明末清初民主主义思潮,并根据身处的现实,加以扩充,予以宣传,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基础之一。 其次,考据学派所倡导的经世致用之学,直接影响了龚自珍一代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 再其次,考据学派研究问题的治学方法对龚自珍的治学、论述均有一定影响。 尽管龚自珍对传统的考据学及古文经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著述,但他本人并没有把大量精力放在考据学术活动方面,因为他所面临的时代形势为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社会任务,他把自己的治学定位在社会改革宣传的活动上。

八年级历史上册2.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知道< 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3、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二、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阅读课本,进行知识整体感知与勾划。 1、阅读课本导读部分,大致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本,然后在课本上进行主要内容的勾划。 3、自主动手整理。 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创办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意义_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废科举、兴学堂:《奏定学堂章程》颁布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止科举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申报》的创办:创办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刊性质: _____________ 创办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 关于商务书馆的兴办:创办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经营范围: _____________ (二)依据下面内容,自己查找资料,准备与小组合作,进行知识拓展与探究。 1、回忆“戊戌变法”的内容。从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 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中思考:创办京师大学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查找资料,了解科举制”确立的时间:_______________ (朝代「);对社会的影响和明清时期对知识 分子的毒害(可搜集相关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基础练习

狼性销售心得体会

狼性销售心得体会 篇一:狼性营销心得 《狼性营销》学习心得 是一匹狼,就要勇往直前,不达目的死不罢休;是一群狼,就要团结协作,一致对外,共同战斗。 通过短短两天的《狼性营销》培训,给我很多深刻的触动。不仅系统全面的了解了专业的营销过程和技巧,更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优秀的营销团队应该具备的素养。 狼群在猎食的时候,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相互信任,无私奉献;坚决服从,勇往直前。说白了就是没有内耗,一致对外。以上的因素,奠定了狼群战无不胜的结果。 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每个人都有了目标和责任,有了目标和责任,也就有了行动的动力和达成目标的荣誉;作为一个群体,为了实现目的,把目的分散成无数个小目标,根据能力大小、技能特点分配给适合的个体,只有每个人都完成了小目标,汇集起来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这就需要个体之间相互帮助、配合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群体就是一家人,不分你我,不分部门,我们的工作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为了卖房子。不管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精力,都是你分内的事情,都是应该做的,不要再居功自赏,此时可能你的伙伴正在吃力的向目标前进,你应该回头去拉一把;有时你的伙伴可能会犯错误,走弯路,出差错,

我们应放下暴躁的指责谩骂和讽刺嘲笑,对伙伴宽容一些,没有人会是故意犯错,安静的弥补伙伴的差错,扶正弯路,纠正错误,共同完成目标。就像常说的“木桶”定律一样,水永远停在最低的那块木板的位置。不管你个人能力有多强,不可能凭一人之力把整个团队带太远的路。 相互信任,无私奉献。狼的团队是纯净的,没有人会质疑头狼的能力,没有人怀疑伙伴的配合。团队成员之间要的是绝对的相互信任,不要无事瞎猜疑,凭空臆测,影响团队感情,削弱团队成员的战斗力。每个成员都要把自己的格局定高一些,行事要大气,不要凭个人喜好拉拢小圈子,制造小气候,人为制造信任危机。团队合作,不能缺少付出和奉献,个人不要过于计较回报多少。 坚决服从,勇往直前。头狼分配完任务后,每一匹狼都会毫不犹豫的立即去执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即便受伤也在所不惜。执行力顺畅,抗挫折能力强,是每一匹狼行动过程中的特点。 篇二:狼性营销培训心得 “狼性”培训心得 我从本次培训中的所感,所想 1.热血沸腾的目标 要拟定远期目标,并分别拟定近期的小目标。我的远期目标是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学习完成公司每个部门

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摘要: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贤能治国说或精英统治理论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奠立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制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废止科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和典型事例,实际上科举是废于时而不是废于制。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否定,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应该永远被否定。尽管科举制有许多局限和弊端,但它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是中国不应忽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关键词:科举;考试;文明冲突 1905年废止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关系到儒家文化的消退、精英政治的转换和传统社会的终结,甚至标志着东亚古代文明的衰弱。百年过后论科举,我们不仅要看到为兴学堂而废科举的历程和现象,还应探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动因。用更为广阔的视野,站在东亚全局,或者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科举停废,便会看出一些仅仅从清末废科举本身观察不到的东西。尽管具有明显的局限和弊端,但科举制是中华文明的产物,而科举停废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否定,并

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应该永远被否定。 一、科举制为中华文明的产物 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是在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先秦时期的贤能治国学说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便产生了“举贤才”的理念,儒家理论主张精英治国,《论语·子张》载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典型地反映了孔门师生主张贤能治国的理想。按照中国古代最通行的解释,“学”指学习,即受教育,“优”指优秀,“仕”即做官,也就是学习优秀者便去做官。反过来理解,就是做官要经过教育和学习,学业才能不优秀者则不应为官。这种读书做官论的标准在于学识之优劣,而不在于出身高贵与否。 《论语·卫灵公》还记有孔子另一句关于读书做官的名言:“学也,禄在其中矣。”一心向学、学业优秀就会有禄位官职。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人,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倡导以贤任官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王霸》还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为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的观点,则更是明确地提倡政权开放、社会阶层上下流动。中国传统社会奉儒学为经典,尊孔子为圣人,科举制正是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政治政府付诸侯实践的结果。

论晚清文化以及影响

论晚清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物 摘要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的中国社会是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民族危机,阶级对抗,中华文化冲突和交融所引发的社会剧变,对晚清王朝力求救亡图强的爱国人士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在内外交困的晚清,救亡图强成为时代的主题。面对日亟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晚清国民中一些先进的积极分子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以及其好友魏源,林则徐学习西方、尝试现代化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 而是近代中国谋求国家富强的一个侧面。在鸦片战争前后, 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 和林则徐做着相似的事情, 他们关注、研究和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 主张学习西方例如: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我将以这些先驱为代表研究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步引入西方文化和科技的过程以及对当时的中国的影响。 (一),林则徐对西方文化科技的学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后, 开眼看世界, 了解西方、学习西方,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最初的尝试, 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使中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如果不破除陈腐、愚昧的思想观念, 对西方国家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就不会有新的目标, 中国就不可能主动学习西方, 当然谈 不上搞现代化。林则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到历史舞台的前面, 理所当然地肩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林则徐起初也不能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刚到广州时, 对西方文明知之甚少, 甚至有许多可笑的地方。林则徐比同时代人英明的地方在于, 当他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后, 不是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 而是与时俱进, 果断地与自己陈旧的思想观念决裂。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西方, 认识西方: 第一, 直接和外国传教士、商人及其家属等交谈 第二, 翻译西方的资料。林则徐“日日使人刺探西事, 翻译西书, 又购其新闻纸。 第三, 指派人员打听西方国家及其商人活动的情况 第四, 亲自调查和考察。 林则徐明确了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努力让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过来, 学习西方, 因此, 他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一是通过向清廷上奏、与清政府官员交谈、给亲朋好友写信等方式介绍西方各方面的情况。二是翻译和整理西方的资料。如前所述,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人发行的书报。在报纸方面, 组织人员编辑了《澳门月报》; 在书籍方面, 组织人员整理出《各国律例》、《对华贸易罪过论》、《华事夷言》、《四洲志》等。林则徐认为, 在我们落后的情况下, 要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就必须“器良、技精”, 即搞现代化, 而在当时, 首先就是要军事现代化。 第一,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即“器良”和“技精” 第二, 建立一支能够海上作战、保卫海洋的现代化海军, 提高军队人员的素质。魏源进一步发挥了林则徐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对现代化的尝试, 从引进西方的军事科技着手, 谋求军事现代化, 这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严复学习西方文化的历程以及他对中国的影响: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导学案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自主学习】逐目阅读本课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 1、1905年,中国废除了沿用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制。这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许多人拍手称快,但也有人痛苦懊恼。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2、结合清末新学堂(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谈谈自己对新学堂的看法。 【归纳整理】(列举本节课的“第一”或“之最”) 【拓展练习】(相信我,我肯定会做出来的!!!) 1.(2010·贵州铜仁)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创办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2.(2009·玉林中考)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清 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京师大学堂 开办: 废科举,兴学堂 1、颁布新学制 2、建立新学堂 3、废除旧科举 商务印 刷馆 地位: 影响: 时间: 名称: 内容: 《申报》 的创办 创办: 特点: 影响: 创办: 出版特色: 地位: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3.(2010·湖北孝感)1902年的某一天,京师大学堂的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慈禧太后听说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忙入宫叩头请求处分。这则史实反映了()①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入侵②慈禧太后的愚昧无知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艰难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新式学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09·滨州中考)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5.(2010·湖北荆州)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6.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国国民的宗旨”,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 请回答:(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2分) (3)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2分)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论文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指导老师:江燕 作者:左超 班级:传媒113班 学号:1109010340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引言】2011年作者在参观岳麓书院时看到这样两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和“吾道南来,原 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楚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到了近代更是人才辈出。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湖湘名人出奇得多,而且他们大多对近现代的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现代湖南人才群集现象的出现仅仅是因为偶然吗?这种特殊历史现象与独特的湖湘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由此现象总结出湖湘文化中影 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六大特征,进而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分为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分别讨论这五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湖南人士对近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最后,总结性的论述近现代湖湘文化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人才群集近现代史湖湘文化影响 【正文】 一、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 近代以前,湖南人物罕见史传。【1】一部《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的仅23人,占同期全国名人总数的0.77%。而近代以来,情况就大不同了。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9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各类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16人,占总数的9.4%,而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占总数的10.9%。 另据《中共党史人物简介》列举的515位党史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总数的17.3%;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总数的48%;在1955年授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45位中将以上的将帅中,湖南籍的有73人,占总数的28.7%。这种现象常令世人惊叹不已。一篇刊登在纽约《北美日报》上的"社论"这样称道:"湘籍历史名人、学者、政治家人数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 为了更直观、明了地分析并讨论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我们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一百年的时间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1)鸦片战争前后 (2)太平天国时期 (3)维新变法时期 (4)辛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 (5)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各阶段涌现出来的湖湘杰出名人,如下表【4】:

心得体会 狼性销售团队学习心得3篇

狼性销售团队学习心得3篇 团队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下面是xxx为大家准备的狼性销售团队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狼性销售团队学习心得范文1 通过学习孟志强老师关于狼性团队培训,使自己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作为永宁煤业有限公司一个管理者,工作中的执行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尤其感觉到了内心的强大。感悟很多,仅以以下几点体现: 一、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强调统一,而不强调个性。要有统一的思想,要有统一的声音,要有统一的动作,要有统一的目标,还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思想是基础,目标是关键。在一个优秀的领导的带领下,有了统一的思想,团队就有了凝聚力、向心力,才会有统一的声音,才会有统一的动作,才会实现我们的目标,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二、结果提前,自我退后。什么是真正的执行?一个团队真正的执行是有结果的行动,更应该是一个有成果的行动。结果就是客户(内部客户及外部客户)的需要。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要,我们的行动才是有效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是,所有不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所采取的一切行动都是盲目的无效的。 三、谁是我们的客户?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那么,我们的行动都是盲目的和毫无目的的行动。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外部客户,更使我学到了一个新的概念什

么是内部客户。我们对我们的行动以及对我们的客户(内部客户及外部客户)必须负责。 四、信守承诺、结果导向、永不放弃。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既然接受了任务,我们也就有了承诺。有了承诺,也就有了责任。我们一定要把领导对我们的要求以及客户的需要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上级说不清,只有下级没问清。要履行责任,一切都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们一定会遭遇痛苦,但我们必须坚持,绝不放弃。一切皆为结果。 五、要学会忍受痛苦。所有成长皆因痛苦;接受了就不痛苦了;一切痛苦皆因不接受;痛苦本身不会伤害你,伤害你的是你对痛苦的态度;对痛苦的麻木是一种美德。对痛苦多么精辟的诠释啊。作为业务人员,必须学会忍受痛苦,因为痛苦是一种现实,你不可回避,所有舒服的环境都不会令你成长,你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我们欣然接受,认真努力去工作,我们要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付出必有回报,成功一定属于我们。 六、必须遵守规则,敢于承担责任。任何游戏必有规则,团队的背后一定要有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公司的所有制度及管理规定,就是我们所有人员的游戏规则。我们必须严肃认真、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执行不问为什么,责任必问为什么。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能切实有效的去预防、去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去思考、去挖掘发生问题的根源。才能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领导只会把重任交给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的利与弊

浅议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及得失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到了近代,科举制度因为西方文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日趋保守最终未能逃脱被废除的命运。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清政府的命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关于科举制废除的得失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科举制度原因得失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了1298年。在科举制近130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考试程序不断完善,考试内容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 自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始,科举制度的考试程序自此不断完善。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将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武则天时首创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开取武将的武举科。宋朝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制,提升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提升了科举取士的人数和地位,将考试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三级。元朝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考试内容也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从隋朝到清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因时代背景和各朝代发展主题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唐代的考试内容既有选拔数学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也有考经学和文学的明经科和进士科;明清的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也曾在1902 年到1904 年间以中西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太平天国曾以《旧约》、《新约》和《天王诏书》等为主要考试内容。 虽然千百年来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这就是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千百年来,科举制度既为下层人民向上层社会流动提供了渠道,又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提供了支柱式的支撑。 一、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背景及原因 1840 年以后,中国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伴随着船坚炮利的冲击和欧美风雨的强劲到来,科举制在西学东渐大潮中也受到空前的挑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屡遭割地赔款,中国人不懂外语,不懂国际法,在谈判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机器、大炮、坚船,靠八股选拔出的那些人更是门外汉了。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求变的要求日趋强烈。为了能适应时势的需要,科举在这个时候也被迫进行改造,最终被无情的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是时代发展的结果,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科举制度被废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教材分析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属于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第二单元的单元标题是“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所讲述的内容也是近代化所反映出的特征。本课重点不多,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其特色和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了解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异同,联系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了解《申报》等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认识到教

育改革的必要性,建立大众传媒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清末民初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北大是很多人的梦想,你知道北大的来历吗? (学生根据教材谈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一、教育: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师:189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戊戌变法,同学们回忆一下戊戌变法的内容,其中哪一条与京师大学堂创办有关?学生回答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教师给

予肯定,由此谈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并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然后指出这是百日维新留下来的唯一成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有关于京师大学堂的一些问题。 1、办学原则:以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西方学科,中西结合 2、地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3、影响: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行理想主义教育 同学们,北大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自1898年开办以来,从这里走出了李大钊,胡适,钱钟书,邓稼先,杨振宁,走出了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百度老总李彦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央视名嘴撒贝宁,就连毛主席当年也在北大做过图书馆管理员。据我所知,由12中考上四中然后考上北大的学生也有不少,努力拼搏,说不定五年以后,在座的某位同学就会领到北大的通知书。 (二)废科举,兴学堂 师:下面我们来看清末民初教育界的另一件大事,那就

【总结汇报】学习战狼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战狼精神心得体会 自3月7日,县局召开“战狼精神”文化品牌建设暨2019年重点工作部署会以来,全局公安民警掀起学习“战狼精神”高潮。本所也在县局会议后,第一时间召开全所会议,通篇学习此次大会上的精神。 “战狼精神”的提出是我局首次将一种独特的公安文化精神根植于全局全年各项工作中去,旨在用独特的文化精神作为内在驱动力,推动全局民警奋勇拼搏,为常山公安进一步发展做贡献。“战狼精神”是一种坚强有力的世界观,八大攻坚项目是“战狼精神”指引下开展具体工作的方法论。学习“战狼精神”精神,不仅要学习如何成为“战狼”,而且要用“战狼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指引实际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可分开的。 “战狼精神”提出以“敏锐、铁血、坚韧、团队”为核心价值。对于狼的本性而言,它存在了万年以上而且不能被驯服,它的存在即展现了个体独特性,又展示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与公安的战斗精神十分相似,其本身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通过认真学习“战狼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在此谈谈几点想法。 立足本职,养成特质 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工作的职责,要明确自身定位,从本职出发,在不断战斗中锻炼培养属于我们职业特质,就像狼一样,经过无数次捕猎,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逐步养成了凶狠,血性的本性。

虽然我们公安内部存在的部门不同,但“狼性”是共同的,热爱本职工作,能吃苦,肯钻研,切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善于协作,勇于攻坚 团结协作,紧密配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是“战狼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也是源自狼群在捕食猎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它们各自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完整地融入到群狼之中,能在战斗中不断地调整、完善,使“敌人”找不到漏洞攻击自己,有能有效地击败“敌人”。 这就启示我们,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始终要有团队意识,要提高自身的大局观,牢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荣辱观。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攻坚克难的本领,要做到团结同事,服从领导,不计较一时得失,敢于迎难而上,为整个团队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持初心,严格自律 狼的初心表现在自人类产生以来从未对其驯服过,它的初心是与生俱来的,是融入到血液骨髓之中的。即使经过千百年来的进化,也从未动摇过。 我们也应当向狼看齐,学习它们的忠诚与坚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改造自己,回忆从警第一天的铮铮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格自律,保持我们公安队伍的独特性,从每一个人做起,使常山公安成为一只能战、善战、战之必胜的优秀警队。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学院: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班级: 2010级研究生班 学生姓名:庞媛 学号: 1201000830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摘要: 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 并随着变革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清政府派遣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虽然是中途而废,但是清政府的这一壮举揭开了中国留学教育第一页,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留学生以其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特有的才能, 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变革,对促进中国近代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留学生历史影响 19世纪40年代,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大清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轻而易举地打开了。清政府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严酷事实,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一些务实开明的封疆大吏也逐渐对当前的形势和西方列强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从19世纪60 年代起掀起了一场以“求富”、“求强”为主要内容,以“中华两用”为主要纲领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当时闭关自守的封建制度和落后守旧的社会风气。洋务派在发展洋务运动时深感急需具有一定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传统旧教育却难以培养这样的新式人才,因而洋务教育应运而生。所谓洋务教育,就其内容而言,包括兴办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两个方面。特别是在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冲破樊篱不可阻挡地流入中国的时候,洋务派深感科技人才的缺乏。一些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开始考虑派遣留学生,以便更直接、更迅速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最早提倡留学教育的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容闳自幼受西方教育,抱有借西方文明以改良东方文化的理想。他曾于1860年会见太平天国王洪仁上陈七事,其中特别重视学校教育。但未被采纳。1867 年,容闳又向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得到赞许。后又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并由曾国藩等四大臣联衔奏,1871 年冬奉旨照准。这时的洋务派认为“选募学生肄业西学、培养人才,实为中国自强之本”,并把选送学生出洋学习,看成是“当务之急”。这里所谓肄业西学,就是到国外留学。另外,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出于了解列强和御侮图强的愿望,于1866 年奏派斌椿率员出洋“游历”。次年又派志刚等赴各国考察。这些出洋考察的官员真切感受到西方的文化教育,也极力主张“宜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在近代大教育家容闳的努力下,加上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外交条件已经具备:1868 年,中美两国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确定“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欲入中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亦照相待最优国

狼性执行力心得体会

狼性执行力心得体会 执行没有任何借口。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不要用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借口只能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但其代价却是沉重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狼性执行力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狼性执行力心得体会1 上周王先生对我行干部员工代表进行了“如何打造狼性执行力”的培训,作为一名青年员工代表,我也参与了这一次培训,通过两天系统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王先生在培训方面注重“授人与不如授人渔”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案例分析,通过培训中的互动交流,通过系统化、通俗化的语言,通过理性与感性的交流激励重视实践能力,将狼性能力与措施贯穿于其强化的执行力理论当中。 纵观当今中外市场,诸多企业中,为什么有着相似策略的企业结果却相反?为什么有着聪明才智的经营者最后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无数拥有伟大构想的企业成功的却是寥寥?我们再看,为什么市场上众多的咖啡店只有星巴克一支独秀?为什么在众多的超市中只有沃尔玛、家乐福能够成功?同样做PC机为什么只有戴尔独占鳌头?所有那些失败的企业都有着不同的失败原因,所有那些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也有着诸多的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一点就是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

我先来说说我对执行力的概念。对于执行力理解中的基本理念就是,管理简单化,而其重点就是“你能做到多少好电子,而不是想到多少好点子”。王建军先生说军人、教徒是人类中执行力最强的三个族群,也的确如此,想想世界七大奇迹中,大部分都是和军事、信仰有关系的。有人做过统计:在世界五百强里面, 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出老的董事长有一千多名,副的也有二千多名,总经理和董事一级以上的是五千多名。任何一个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老那么多的老总。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明白“团队精神”和“执行力”的重要性,那么在一个企业如何看待狼的执行力,如何把狼的执行力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怎样才能作好企业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欲望是成为企业文化执行力的原动力。相对于豹而言狼是弱小的,可它却敢于狩猎比自己强大的豹,并成功的将豹猎杀作为自己的美味佳肴,这就是因为狼由于要生存,要吃饭。于是就有了力量和动力,有了欲望便会想办法去狩猎。唯有这样才是自己的生存之道。那么一个企业要发展同样要有一定的欲望,才能有了发展的目标,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的良好发展。 2、不断的学习是促使企业文化的积累。一只幼崽从出生后,就不断的学习老狼的捕猎本领,练习奔跑,学习擒获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正文定稿)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姓名:周燕指导教师:黄英) 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教育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自科举建立时起,就存在一些弊端,也招来很多批判,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八股取士确立以后,士人的批判浪潮更是迭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的六次争论或改制”①。争论的结果是科举考试数次被废,不过少则几年,多则三十余年便重新复活。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科举制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再加上其考试内容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严重与国际脱轨,国内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改革、完善科举制的建议,终于在1905年9月2日正式下诏,宣布废除科举,“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②至此,在古代中国社会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走向了它的末路。本文是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晚清时被彻底废除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原因 科举考试制度从创立以来就表现出很多弊端,在康熙时期还曾下令废除八股文,可不久又被迫恢复。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深刻感受到了科举的不可行之处,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其根深蒂固的地位。可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却走到了它的尽头。这其中有科举制自身的弊端不断暴露以外,也和当时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一)自身原因 1 封建制度的腐朽 我们所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而自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带有严重保守封闭色彩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这将导致整个封建王朝对外面的世界孤陋寡闻,只活在自己的天朝上国里。可是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打破了作着天朝美梦的清王朝,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入侵,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封建体制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就像有学者所提出的:“科举制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铲除腐败,吐故纳新,不断行自身改革,所以最终被历史吞没。”③因此可知,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2 考试内容的落后,文体形式的僵化 科举考试内容一直是注重《四书》《五经》,注重儒学之道,长期在这种文化 ①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原因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1997. 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③蒋平,阳德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4).118,120.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大连第五十二中学宫波 一、课程标准 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清末明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清末民初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情况,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创业和献身精神。 重点:京师大学堂的开办、科举制的废除 难点:科举制的废除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 四、教学过程 复习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及作品、意义。 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标志是什么? 新授:清朝末年,西学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

取一些改革的手段。同学们还记得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吗?学生回忆“戊戌变法”的内容,指出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期间由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的。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1、京师大学堂创办的背景:戊戌变法期间 2、京师大学堂创办的曲折历程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1896年,第一次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1898年初,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日益发展,康有为再次提出建立京师大学堂,光绪帝准许,但总理衙门迟迟不动,直到戊戌变法期间,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才起草了一份京师大学堂章程,1898年7月,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 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主要是梁启超起草,体例仿照日本的学规,共分八章五十四节。 办学原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 大学堂的课程分为两类:一是普通学科,二是专门学科。(教材50页小字)大学堂创办的目的: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1900年帝国主义武装侵占北京,被迫停办。1902年复校。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3、京师大学堂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全国最高、 设施最全的学府和最高的教育机构,其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3、影响。大家能否结合现在的教育课程,运用类比的方法总结它的影响。并举例 论证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 响。 二、近代教育改革 背景: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定新学制、

狼性团队学习心得

狼性团队学习心得 狼性团队学习心得篇1 集团为迅速提升营销系统整体作战能力,让团队从以前更多的单兵作战顺利转型到高效能的团队作战。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连续组织学习了两次由臧其超老师主讲的课程。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将对我们带领营销团队更好的适应未来竞争环境,实现更大的进步! 管理也好,营销也罢!表面上都是技巧,都是工具;深层次上看却是人的心智,是气场;本质上更是人的修身,修心,修为!培训中老师讲到“销售表面是技巧,内在是关系,更是心智和心境”和“管理表面是技巧,内在是能量,更是磁场和气场”,一针见血地阐明了我们在销售和管理过程中更应关注的点和修炼方向。所谓技巧性的东西,麦肯锡管理咨询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很完善的工具,如:标杆法,矩阵法等;本次培训中也讲到很多关于提升销售团队效率的方法和技巧,如:管理销售团队的四钩一罩法。具体讲,四钩指的是:

管理表单、销售例会、随访随查沟通辅导、述职谈话;一罩指的是销售团队的颠峰文化氛围,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折射出老板或团队领导的性格和价值观。看似虚的组织文化,从长远的角度看却对团队带来本质的影响和改变。而对管理销售团队的四把钢钩讲得最详细的要数销售例会这一钩。以前我们也开过很多会,知道开会是组织沟通的最高形式,开会的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但如何把会开得更有效率却思考较少。培训中提到的组织开会的九大原则(:1、提前通知,事先安排,形成惯例;2、坚持会议准时开始,准时结束;3、参会者需带着方案来开会;4、领导一定要后讲;5、开会是通过方案的;6、让每个参会者完全表达自己的意见;7、会议应有个相对的结论;8、会议应明确安排执行人和监督人;9、执行人(监督人)要定期或不定期汇报工作进程。)让我进一步清晰了完善高效会议的组织原则。 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打造狼性营销团队。那么,团队和团体、团伙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有明确的目标、严明的组织纪律、领导、分工明确等。其实,我认为三者最大区别在于成员之间是否相互信任。团队成员是以团队利益至上,而团伙和团体成员则是以个人利益至上。这又让我脑海中清晰的浮现出薛总在《打造服务体系,构建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