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第2讲:诗经

大学语文第2讲:诗经

大学语文第一至二讲作业题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第一讲、第二讲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诗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C )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韵律和谐自然 D.层次错落,富有节奏 2.按音乐形式,《诗经》可分为( A ) A.风、雅、颂 B. 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3.《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4.下列诗作中不表现“在水一方”意境的诗是( D) A.《诗经·汉广》 B.《诗经·蒹葭》 C.《九歌·湘夫人》 D.《九章·橘颂》 5.《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 B )始称为“《诗经》”。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秦代 6.关于《蒹葭》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请选择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D ) A.讽刺秦襄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指朋友。 C.描写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D.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不可即的惆怅的心情。7.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C.大多是叙事作品 D.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8.下列作品属于屈原创作的有( ABC ) A.《九歌》 B.《离骚》 C.《九章》 D.《风赋》 9.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 B ) A.《蒹葭》 B.《国殇》 C.《饮酒》(其五) D.《行路难》(其一) 10. “楚辞”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AC ) A.以六、七言为主 B.重章叠句 C.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D.以五言为主 11.《国殇》一诗之“国殇”的含义是( A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12.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儒家的有(ABE) A.《荀子》 B.《论语》 C.《庄子》 D.《墨子》 E.《孟子》

《诗经·采薇》 大学语文 教案

诗经·采薇 (一)解题(写作年代与动机)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如秦汉年间的毛亨(或毛苌-常音)的《毛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音地杜)以勤归也。”据此,则此诗应写于殷商末年。 而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匈奴传》则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据此,则此诗应写于西周中叶。 两家之说,虽在写作时间的判断上有所差异,但都肯定它是远征守边、保家卫国之作。根据当时的边患情况看,诗作出自西周时期较为可信。西周时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关,以及命将士出兵抗击猃狁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采薇》是后世边塞诗的先导。 至于作者及其用意,《毛诗序》说是“歌《采薇》以遣”远征将士(即唱《采薇》以鼓舞官兵斗志),显然是不妥的。从全诗的述说口吻看,该诗的“诗人”应当是一个戍边归来的士卒,他以痛定思痛的心情回忆戍边中的艰苦生活。 吟诵全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朔风呼啸、大雪纷飞。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武警战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泥泞,战士又饥又渴;边关渐行渐远,乡关越来越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风格却颇似《国风》。 古人评价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我们从《蒹葭》中可以体会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能表现得这样含蓄,这样有分寸,是这首诗的优点。小雅怨诽而不乱,后人概括为“怨而不怒”,也是一种分寸感。孔子说,诗可以怨,就是可以通过诗来宣泄自己的怨愤,但是要有分寸,不能剑拔弩张,不能“怒”,否则就不是艺术了。我们从这篇《采薇》中可以充分体味到这一特点。 (二)译文 1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刚长出来。说回家啊说回家,转眼一年又完啦。没有老婆没有家,都是玁狁害的呀。没有空闲安定下,还是玁狁害的呀。 2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柔嫩好可爱。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烦忧多牵挂。 满腔愁绪像火烧, 饥渴交加苦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谁来替我捎家书? 3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老像干柴。 说回家啊说回家, 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差遥遥无尽头, 想要休息没闲暇。 我心疼痛如针扎, 就怕日后难还家。 4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烂漫吐芳华。 什么车儿高又大? 原来将帅乘坐它。 驾起兵车要出征, 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 每月要打数仗呢。

《大学语文》一

一、《诗经》与《楚辞》概述 (一)《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来称为《诗》或《诗三百》。 2.《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305 篇。 3.《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名“国风”,是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诗歌,其中大部分是民间诗歌,反映普通平民的爱情婚姻、农业生产、征战劳役等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共160篇。 “雅”是周期王都附近的乐歌,分大雅、小雅两部分,共105篇。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乐歌,共40篇。 “乡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郑樵 4.《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赋,就是铺陈叙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收税铺陈排列之义。 比,就是譬喻,“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中运用譬喻,从而使诗歌形象更鲜明。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的开头,是诗歌中一种特别的开端。“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关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中的赋、比、兴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特别是比兴结合,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文化传统。 5.《诗经》是我国四言诗的高峰。 6.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楚辞》 1.《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在南方江汉一带崛起的一种新体诗歌。楚辞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今湖南、湖北,特指湖北。 2.作为一种新诗体,楚辞在句式上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3.伟大诗人屈原继承楚地民歌传统和文化传统,将楚辞创作推向成熟并达

到顶峰。 4.《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刘向所编。 5.《楚辞》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汉代文人模拟的作品,其中以屈原的作品最为重要。 6.《楚辞》一书收录屈原的作品25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等。屈原作品感情强烈,富于想像,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歌。 《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的一组抒情诗歌。 《天问》是一首奇特的诗歌,全诗向天地自然、古往今来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诗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话和古史材料。 《九章》包括九篇独立的作品,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因其内容、形式大致相近,后人集为组诗,以《九章》为名。 7.宋玉是继屈原之后的另一位重要的楚辞作家,代表作《九辩》,开创“悲秋”的文学主题。 8.《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大学语文选择题

第二单元《七月》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xx》 B.《xx集》 C.《xx》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A.100篇 B.105篇 C.300篇 D.305篇 4.最早提出“xx删诗说”的是()。A.xx B.xx C.xx

D.xx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A.地域 B.社会作用 C.音乐 D.内容 6.《诗经》用作xx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 B.xx C.xx D.颂 7.“风、xx、颂”是《诗经》的()。 A.分类 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A.xxxx B.xxxx C.xxxx D.xxxx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A.xx B.xx C.xx D.xx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 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A.《xxxx·摽有xx》 B.《xx·褰裳》 C.《xx·xx》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邶风·静女》 B.《xx·xx》 C.《xx·月出》

D.《xx·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A.表现xx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A.xx B.xx C.xx D.xx 15.《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16.《七月》反映的是()的历史。A.xx民族 B.商民族 C.xx民族 D.原始社会

大学语文诗经部分

烝民题解周宣王派仲山甫筑城于齐,尹吉甫作诗以增。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天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译文 老天生下这些人.有着形体有法则。人的常性与生来,追求善美是其德。 上天临视周王朝,昭明之德施于下。保佑这位周天子,有仲山甫辅佐他。 仲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有原则。仪态端庄好面色,小心翼翼真负责。 遵从古训不出格,勉力做事合礼节。天子选他做大臣,颁布王命管施政。 周王命令仲山甫,要做诸侯的典范。继承祖业要宏扬,辅佐天子振朝纲。 出令受命你执掌,天子喉舌责任重。发布政令告畿外,四方听命都遵从。 严肃对待王命令,仲山甫全力来推行。国内政事好与坏,仲山甫心里明如镜。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早早晚晚不懈怠,侍奉周王献忠诚。有句老话这样说:"柔软东西吃下肚,刚硬东西往外吐。"与众不同仲山甫,柔软东西他不吃,刚硬东西偏下肚。鳏夫寡妇他不欺,碰着强暴狠打击。 有句老话这样说:"德行如同毛羽轻,很少有人能高举。"我细揣摩又核计,能举起唯有仲山甫,别人爱他难相助。天子龙袍有破缺,独有仲山甫能弥补。仲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力强劲。车载使臣匆匆行,常念王命未完成。四马奋蹄彭彭响,八只鸾铃声锵锵。周王命令仲山甫,督修齐城赴东疆。 四匹公马蹄不停,八只鸾铃响叮叮。仲山甫赴齐去得急,早日完工回朝廷。 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仲山甫临行顾虑多,宽慰其心好建功。

大学语文试题(1)

大学语文第一讲、第二讲作业题 一、选择题 1.《诗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C )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韵律和谐自然 D.层次错落,富有节奏 2.按音乐形式,《诗经》可分为(A) A.风、雅、颂 B. 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3.《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4.下列诗作中不表现“在水一方”意境的诗是( D ) A.《诗经·汉广》 B.《诗经·蒹葭》 C.《九歌·湘夫人》 D.《九章·橘颂》 5.《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B)始称为“《诗经》”。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秦代 6.关于《蒹葭》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请选择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D ) A.讽刺秦襄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指朋友。 C.描写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D.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不可即的惆怅的心情。7.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C.大多是叙事作品 D.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8.下列作品属于屈原创作的有( B C ) A.《九歌》 B.《离骚》 C.《九章》 D.《风赋》 9.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C) A.《蒹葭》 B.《国殇》 C.《饮酒》(其五) D.《行路难》(其一) 10. “楚辞”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B) A.以六、七言为主 B.重章叠句 C.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D.以五言为主 11.《国殇》一诗之“国殇”的含义是(A)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12.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儒家的有( B E) A.《荀子》 B.《论语》 C.《庄子》 D.《墨子》 E.《孟子》 13.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哲理散文的有( A ) A.《论语》 B.《左传》 C.《孟子》

大学语文复习(诗经史记)

《诗经》 1.《诗经》原本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尊为“经”。 2.《诗经》有305篇,不包括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 3.战国时代的楚辞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 4.采用起兴写作手法的是《蒹葭》 5.《诗经》中属于“国风”的有《蒹葭》《硕鼠》《关睢》《七月》 6.《诗经》作品反映了周民族自创业开国至发展壮大等历史的有《生民》《公刘》《绵》 《皇矣》《大明》 7.先秦文学,指秦代以前各个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 呈现出一种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融的形态。 8.远古神话和原始歌谣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先导,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早源头。 9.“十五国风”是民间歌谣,是《诗经》的核心内容,艺术水平最高。 《史记》 1.西汉《史记》是历史散文中里程碑式的杰作。 2.两汉诗歌中,乐府诗价值最高。 3. 4.《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5.《史记》,又称《太史公记》。共有52万字。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 年共2000多年的历史。 6.项羽在秦汉之际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整整8年。 7.项王指称为“吾故人”的是吕马童。

8.两汉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散文、汉赋、诗。 9.情节节选自课文的有四面楚歌、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10.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①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 ②自矜功伐,奋其私智 ③以力征经营天下 ④分裂天下 11.项羽在性格上存在优柔寡断、残暴凶狠、多疑、自满的缺点。 12.《项羽本纪》语言艺术精湛,主要体现在文辞感情充沛、精炼准确、通俗传神 13.《项羽本纪》主要围绕项羽一生中最重大、最能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巨鹿之战、鸿门宴、 垓下之围三件大事来集中刻画人物。 14.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司马迁10岁始学习古文书传。司马迁20岁 从京师长安南下,展开漫游。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 15.《史记》与《汉书》在体制上的共同点有都有本纪、列传、书表。 16.①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②汉代大赋:枚乘《七发》标志汉大赋形成 ③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 17. 18.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古诗十九首》 19.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突显了项羽英雄气短、壮士多情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不能说视死如归) 20.“天之亡我”的反复呼告尽显其豪迈狂放、犹不自知之气。(不能说愧悔交加) 21.被称为“赋圣”的汉赋作家是司马相如,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 22.两汉散文以__历史散文__、__政论散文__最为突础。

大学语文(一)

大学语文(一) 一、综合分析题 注意:1、附件形式提交 2、抄袭不得分 3、请以课文为论述依据 1、《陌上桑》和《行行重行行》《春江花月夜》对爱情的描绘风格极为不同,请具体分析。 答:《陌上桑》中的罗敷编造出一位才貌双全、有钱有势的夫婿来,是为了蔑视并吓退那个心怀叵测的太守。这种爱情是充冲少女情怀的幻想,也颇有喜剧色彩;《行行重行行》的爱情却显得沉重、哀婉、无奈,思归相思煎熬深重并且不无对远行的丈夫不无悬念和担心;《春江花月夜》面对月夜、春江、花林的美妙抒发了委婉缠绵的离别相思之情 2、《张中丞传后叙》和《长恨歌》《陈情表》同为写人之作,他们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答:三文中相同的写法是写人叙事的同时抒发议论,抒发情感。三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张中丞传后叙》最大特点是议论叙事,紧密结合;《长恨歌》算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陈情表》抒情意味浓厚 3、以课文为例,说明李白的诗与杜甫的诗有什么同异? 李杜诗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两者的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的经历的各异,李杜诗歌在艺术特色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就以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为例,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一、诗歌风格的不同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则是沉郁顿挫,这在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有体现。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在天地之间浩荡奔流的气势与声势充分表现出来,意境开阔,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主义情怀。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 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惨淡的秋景画面,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诗人凄凉之感。 二、诗歌思想上的不同 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都又不得志,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思想。 如在《将进酒》里,李白将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醉意使李白纵情狂欢,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鄙弃世俗的非凡的自信。虽壮志难酬,但李白却没有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认为“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点汇总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点汇总 1.《诗经》古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 2.《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 3.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 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古文?经学。 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蒹葭》一诗。 6.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 7.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 8.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 9.《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10.《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 11.《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 1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患?。 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 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鬼?三类。 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 16.在屈原的作品《天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 17.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 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19.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 21.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曾参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 23.“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 24.孟子认为人都有“四心”,即?仁、义、礼、智?。 25.“制民之产”是?孟子?提出的。 26.“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P。 27.《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 28.《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29.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又把这种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 30.?儒?、?道?两家文化构成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互济互补。 31.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道?为代表。 32.战国末年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综合了早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建立了自己的法家理论体系。 33.法家的主要代表作有《韩非子》?、《商君书》。 34.战国中后期,?墨家?与儒学并为当时的两大“显学”。

《诗经·伯兮》-大学语文-教案

诗经·伯兮 【学习目标】 1 、要求学生认识诗经的特色与影响,掌握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规律。 2 、赏析诗经的代表作品《伯兮》;并通过《伯兮》深刻认识诗经的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4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悟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启迪。 【教学重点】 1、诗歌《伯兮》的赏析、总结与评价 2、如何通过《伯兮》看诗经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一)关于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1)“风”又称“国风”,是地方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多上民歌。(2)“雅”分“大雅”和“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大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3)“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时的乐歌,计40篇。《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大部和小雅中一部分作品,都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作,比较真实,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 3、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起着充分抒情达意的作用,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即描写景物时用白描,叙事时直接陈述,抒情时直抒胸臆。 (2)比,“以他物比此物也”(朱熹),即比喻和比拟。 (3)兴,也叫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由歌咏眼前景物从而联想咏及其他物。一般用于诗歌开头,也可用于中间部分。 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抒情的传统,风雅的文学标准,比兴成为典范的表现手法,文学革新的旗帜 5、说诗诸家:三家诗四家诗:齐辕固;鲁申培燕韩婴鲁毛亨赵毛苌 6、《诗经》的用途: 典礼、讽谏、娱乐-----教化的工具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二、赏析 1 、《伯兮》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卫本是西周时代武王之康叔的封地,原先建都于河南朝歌一带(今河南淇县),紧傍淇水。 2 、谖草又名萱草,俗名黄花菜、金针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以为可使人忘忧。嵇康《养生论》:“合叹蠲忿,萱草忘忧,禺智所共知也。”

大学语文讲授篇目纲要

《大学语文》精讲篇目 第一讲《诗经》二首《郑风·溱洧》;《王风·黍离》 第二讲楚辞一篇屈原《涉江》 第三讲《论语》十则犁牛之子等励志好学类、君子之道类十则 第四讲《礼记》、《大学》四则《学记》“玉不琢”;《礼运》“大道之行也,大下为 公”《大学》“大学之道”;“君子慎独” 第五讲阮籍、嵇康诗二首《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五》(息徒兰圃) 第六讲李白诗二首《将进酒》;《登金陵凤凰台》 第七讲杜甫诗二首《丽人行》;《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飞减却春) 第八讲苏轼诗词二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第九讲李清照词二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第十讲辛弃疾词二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十一讲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游园惊梦” 十二讲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十三讲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十四讲鲁迅《伤逝》《伤逝——涓生的手记》 十五讲当代诗歌二首食指《相信未来》;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一讲《诗经》二首《郑风·溱洧》;《王风·黍离》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溱洧 溱(zhēn)与洧(Wěi),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第二讲楚辞一篇屈原《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欵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竣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大学语文诗经学习心得

《《诗经》与远古神话》专题学习心得在中国文学史这条长河中,我们不可追溯其源头,也不能确定它起源的年代。我们虽然有文字的记载,但是却不过是对那段美丽的梦幻的追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国的文学史是一批无可估量的财富。在绵延不断的文学传统中,《诗经》与神话故事特别的富有情趣,让人痴迷。 让我先来谈谈从学习《诗经》得到的乐趣吧。《诗经》包含的思想内容非常的丰富,它涉及到涉及婚恋、农事、征役、赞颂、怨刺、周民族的史诗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十分的令人寻味。像《子矜》里的“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出了女主人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然那个我深感爱情的伟大。《诗经》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奠基之作。,作为一部乐歌总集,它的作品不一,低于不同,内容当然也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风格上的多样性。读诗经真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我从这个专题中了解了很多我以前在学习中不 知道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这让我的视野得了极大的扩展。原来一部以诗歌集著称的《诗经》,

有着让人佩服的精神理念。那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坦率,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 《诗经》的修辞手法也是那样的令人称赞,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诗经》艺术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所谓“赋”,指的时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就是比喻或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我举一个《诗经》中用比的运用,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当然在诗经中与比的修辞手法一样,赋,和兴的应用都是很多的,有各样的形式。在《诗经》中,常常这三种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使用。 《诗经》的确很让人沉迷。在这个专题中,我想到了《诗经》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着它那博大的身影。对爱情我会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于感恩我会想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是的确一部无法读完的历史长诗!

大学语文结课论文-诗经艺术手法赏析

试论《诗经》的艺术成就及特色 摘要:通过课上的学习和查阅的相关课外资料,本人对《诗经》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理解,此论文主要阐述了《诗经》的艺术成就及特色,具体的分析了其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比兴的技巧及其语言形式。 关键词:诗经,现实主义,比兴 1、《诗经》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现实主义手法 《诗经》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奴隶制周王朝,是我国第一部诗集,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面貌。其中表现的“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开后世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都生动细致地再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揭露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上,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几乎所有能印入眼帘,纳入耳窗的自然万物,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据有关学者统计,其中涉及的草有麦、黍、稷、麻等105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种,兽有马、牛、羊、狐等67种,鸟有睢鸠、黄鸟、喜鹊、鸱鸮等39种,虫鱼有螽斯、草虫、鲿鲨、鲂鲤等49种。要想论之有道,须先言之有物,而《诗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这不仅丰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更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描叙了当时纯朴的风貌。 《诗经》里的绝大多数诗篇,是当时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写照。譬如《豳风·七月》反映了当时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它不仅叙述了两个对立的阶级的不同生活,而且揭示了阶级矛盾这一真实的现实。诗中的农民一年辛苦到头,看似在为自己忙碌着,实际上多数在为他人谋幸福:打了猎要献给王公贵族;送到田间地头的饭食也要让官员来沾光;漂亮的衣服要送给达官贵人,自己则连粗布短衣也没有;除了缴纳赋税之外,还得服劳役,为官家筑室造屋。《魏风·伐檀》更表现了严酷的阶级剥削和劳动人民对不劳而获的“素餐”的君子们的强烈不满—“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用讽刺的口吻,揭露它们“素餐(白吃饭)”的现实。《魏风·硕鼠》则表现奴隶们忍受不了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要寻找能自由生活的乐土。

大学语文总结,楚辞

楚辞 《诗经》之后三百余年,中国古典诗歌大抵处于消歇状态。至战国后期,一种“奇文”由楚而起,便是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屈原在深厚的楚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它以其美妙的歌声、突发的异彩,使沉寂已久的诗坛重新活跃起来,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重要时期。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典诗歌实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峰并峙的发展道路,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简短的抒情短章向叙事抒情长篇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的基本完成。“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因此汉代才开始有此特称。 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1、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对于汉赋的产生有影响。2、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 楚辞” 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今存最早的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的特色1、“楚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它采用楚国方言,运用楚地声调,记载的是楚国的地理,描写的是楚国的风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因而富有楚国的地方特色。2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 楚文化对楚辞的影响1楚地民歌:楚地广泛流行楚声、楚歌此类地方小调。楚辞配合楚声而歌唱。春秋末有《越人歌》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句子参差灵活,多用“兮”字来加强节奏、舒缓语气。(夜宴《越人歌》)2民俗:巫风文化的熏陶。楚国一直盛行着殷商时代一种迷信色彩浓厚的巫风文化,在郢都以南的沅、湘之间,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风俗,喜欢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要奏乐、歌唱、跳舞以娱神。这种巫术风俗的熏陶,培养了人们丰富的幻想力,滋长着美丽的歌辞和舞蹈,给楚辞提供了养料。3受战国时纵横家散文的影响,喜爱铺张扬厉的夸张,常用东南西北上天入地的铺叙。4作为成熟的文体,定形于屈原的个人独创。丰富的个人楚辞作品,奠定了文体样式形成的基础。 屈原的生平: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人,楚王宗室。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年青时:曾任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很受赏识重用。“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二度流放:怀王听信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谗言,疏远了他,让他做三闾修史大夫,失去了政治地位。怀王在被秦国欺骗下,与齐国断交,兵败失地之后,一度又起用他,派他使齐修好。怀王24年,再次背齐合秦,不久把屈原流放到汉北。楚国因此先被“合纵”联盟攻击,又被秦国夹击,再次丧失国土。这种情况下,屈原再次被召回,在他的努力下齐楚联盟恢复。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江南。流亡中,他“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却仍然心系祖国安危,哀叹民生多艰,两次流放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自沉汨罗:顷襄王21年(前278)秦兵攻破郢都,屈原感到楚国已不可收拾,悲愤地投汨罗江殉国。 屈原的思想通晓诸子百家,对儒、法等家思想都有所吸收。讲仁义、言民本、颂德政崇尚尧、舜、禹、汤、文、武等古圣先王,同情和关心百姓疾苦。他追求“法度”、“绳墨”,称道秦穆、齐桓,主张选贤任能,要求变法治国。他一生始终以国家兴亡为念,有着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在政治斗争中,他不屈不挠,坚持追求“美政” 理想(1明君,2举贤授能,3修明法度),代表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屈原的作品据王逸《楚辞章句》:有二十五篇《离骚》和《九章》(九篇),政治抒情诗,主要叙述身世和遭遇。《九歌》(11篇)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保留下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知识分享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1.诗经的基本知识概述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大家。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史传知识概述 我国古代史著卷帙浩繁,按编撰形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大史体。编年体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一部自称体系的详尽而周密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3.唐诗知识概述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散文知识概述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代表两汉最高成就的史传散文:司马迁的《史记》 百家争鸣不仅产生了诸子散文,也产生了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 5.新诗知识概述 新诗发展的历史分为: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深化期。新月派代表:闻一多,徐志摩象征派代表:李金发抒情诗代表:冯至。散文诗代表;鲁迅。 6.小说知识概述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理论上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题目 一、《大同》 1、大同社会的特征 答:(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说明。 答:“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德才兼备。“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答: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老子》二章 1、“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 答: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于为”。无心即没有特

大学语文“《诗经》和远古神话”学习心得

“《诗经》与远古神话”学习心得 在学习了“《诗经》与远古神话”这个专题之后,感觉自己又学到了很多知识,进一步了解了我国《诗经》的博大,以及远古神话的奇特之处。以下就是我对本专题学习的认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在中国文学史这条长河中,我们不可追溯其源头,也不能确定它起源的年代。我们虽然有文字的记载,但是却不过是对那段美丽的梦幻的追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国的文学史是一批无可估量的财富。在绵延不断的文学传统中,《诗经》与神话故事特别的富有情趣,让人痴迷。 让我先来谈谈从学习《诗经》得到的乐趣吧。《诗经》包含的思想内容非常的丰富,它涉及到涉及婚恋、农事、征役、赞颂、怨刺、周民族的史诗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十分的令人寻味。像

《子矜》里的“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出了女主人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然那个我深感爱情的伟大。《诗经》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奠基之作。,作为一部乐歌总集,它的作品不一,低于不同,内容当然也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风格上的多样性。读诗经真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我从这个专题中了解了很多我以前在学习中不知道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这让我的视野得了极大的扩展。原来一部以诗歌集著称的《诗经》,有着让人佩服的精神理念。那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坦率,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 《诗经》的修辞手法也是那样的令人称赞,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诗经》艺术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所谓“赋”,指的时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就是比喻或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我举一个《诗经》中用比的运用,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当然在诗经中与比的修辞手法一样,赋,和兴的应用都是很多的,有各样的形式。在《诗经》中,常常这三种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使用。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2009-2010第2学期)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一)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大学语文是我院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为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而设置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目的: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积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 2.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4.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方法 1.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精讲为主,从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等诸多方面作深入细致地剖析,以点带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历史阶段的文学的概貌。2.读、写、议结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专题形式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作品,在此基础上安排课堂讨论及完成具有一定见解的论文。 3.古为今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密切联系当今社会生活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生活实际,使大学语文课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课时 本课程为2学分,共计36课时。 二、考试方式 平时出勤、提问10%;作业20℅;;其中30%;期末考试40℅。 考查课程,笔试,闭卷,试题库。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录 (一)教材 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 同类教材: 1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温儒敏主编《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3 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二)阅读书目 陈洪选编《大学语文》拓展读本(1-3)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 (三)访问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3f5686389.html,/xibu/zhongwenxi/jpkc/chinese/ 韩师大学语文课程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3f5686389.html,/大学语文在线 https://www.doczj.com/doc/3f5686389.html,/nankai/1003.html南开大学语文精品课 https://www.doczj.com/doc/3f5686389.html,/ 大学语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