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大模板论证方案(专家认证)

高大模板论证方案(专家认证)

山阳镇海皓馨园动迁安置房项目一期工程(二标)

地下车库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中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准备 (4)

4、模板设计与支撑 (5)

5、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6)

6、模板支撑的安装 (8)

7、模板拆除 (9)

8、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0)

9、环保、文明施工 (13)

10、安全技术措施 (13)

11、监测措施 (15)

12、应急救援预案 (16)

700×1300㎜梁侧模板计算书 (23)

600×1000梁侧模计算书 (26)

700×1300㎜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31)

600×1000㎜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39)

250厚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47)

附图: (53)

1、编制依据

1.1. 本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1.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6.《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7. GB/T17656-2008《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及相关规范、规程

1.8.《上海市钢管扣件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16-2011)

参考资料:1、相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方案的编制目标:在现场实际工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计算与验算,指导现场支撑系统的搭设,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在施工中保持其应有刚度、强度与稳定性。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山阳镇海皓馨园动迁安置房一期工程(二标)。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0742.5㎡,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13932㎡。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丙类

建筑抗震等级:三级

场地类别:Ⅲ类

建设地点: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8街坊P1宗地(东至海盛路、西至海芙路、南至龙皓路、北至龙航路)

建设单位:上海金镇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雅思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金申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1个地下车库及2#-7#、12#-14#住宅楼组成,住宅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最高层数11层,建筑总高度为32.8m。地下车库地下1层,框架结构,基础为筏板桩基础,结构层高3.9米,基础筏板厚度600㎜,顶板厚度250㎜,其中,顶

板局部梁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支模架属于专家论证内容范围(具体位置见地下车库结施-S009、S010、S011、S012)。

高大模板部分梁尺寸如下:(即专家论证内容)

梁:6003900、60031000、60031200,70031100,70031200,70031300㎜,最大跨度7.8米,梁边板厚250㎜。

3、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

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3.1.2、编制模板的制作与安装施工方案,并对施工队组进行技术交底且形成书面记录。

3.1.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班组的技术素质。

3.2 材料选择

3.2.1、设计要求

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与排架支撑体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3.2.2、模板材料

⑴钢管、扣件

根据目前钢管租赁市场的情况考虑,钢管实际采用φ4833mm碳素结构钢,并进行设计计算,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构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每根钢管最呆质量不应大于25KG。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2m时,不得发生破坏。钢管与扣件质量应按要求进行检测,符合本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⑵胶合板模板、木方

模板材料均需满足《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等相关规定,模板采用18mm厚18303915㎜的胶合板,木方截面尺寸为40390mm。

3.3 材料参数表

4、模板设计与支撑

4.1、支模模板支撑

4.1.1、高大梁模板搭设尺寸一览表(支模最大高度3m)

4.1.2、梁、板支撑架的设置

(1)模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

(2)支撑系统:选用¢4833mm钢管作立柱纵横间距控制在8003800㎜。

(3)纵横水平拉杆:选用¢4833mm钢管竖向最大间距为1.5m,水平拉杆在遇结构砼柱时,须“抱柱”,加强高支模的整体抗倾覆能力,底部纵横向水平管离地高度不大于200mm。

(4)纵横向剪刀撑:选用¢4833mm钢管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5)板底横楞均采用单木枋40mm390mm木枋间距为300mm,顶托梁均采用单钢管。

4.1.3、梁模板支撑设置

(1)70031300梁底采用以下方法支撑:模板支架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3。梁截面支撑立杆间距(0.35+0.3+0.35)米,纵向间距为0.4米,立杆的最大步距1.50米;梁底木方采用单木枋40390松木间距为150mm;梁底模及侧模均采用18mm的胶合夹板;梁侧内龙骨竖向设置,采用40390松木方纵向间距为300mm,外龙骨采用¢4833㎜双钢管纵向设置,沿断面高度设置2道,即与对拉螺栓的间距一致;对拉螺栓采用直径14mm的对拉螺栓,沿断面高度设置2道,第一道离梁底300㎝,第二道离梁底700㎜,对拉螺栓横向间距600mm。

(2)60031000梁底采用以下方法支撑:模板支架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3。梁截面支撑立杆间距(0.35+0.3+0.35)米,纵向间距为0.8米,立杆的最大步距1.50米;梁底木方采用单木枋40390松木间距为150mm;梁底模及侧模均采用18mm的胶合夹板;梁侧内龙骨竖向设置,采用40390松木方纵向间距为300mm,外龙骨采用¢4833㎜双钢管纵向设置,沿断面高度设置1道,对拉螺栓采用直径14mm的对拉螺栓,离梁底300㎜,对拉螺栓横向间距600mm。

4.2 模板支架地基承载力要求

本工程高支模方案采用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支模架支设在600mm厚C35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底板上,可以满足支模承重需要。

5、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5.1、一般规定

1、模板支撑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规定执行。

2、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及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本工程混凝土模板均按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制作、安装。

3、复核各部位轴线的定位(包括细部尺寸)和标高传递,按本案设计要求制模、支模。同时按图将各自的位置线弹测在相应地面和楼面上,再经过细致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支模施工。

4、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派专职技术人员对各部位轴线、标高、几何尺寸进行仔细、认真的复核、验收;对模板系统的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是否平整,接口是否严密等等进行检查,在确认无误后交监理、业主方,三方合验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支撑排架体系需满足下列搭设要求:

(1)梁、板支撑顶部向下第一步的立杆不允许有接头;

(2)立杆接头位置应尽量错开,在同一不步内立杆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3)拧紧扣件螺栓时,要求力矩不小于40N2m;且不应大于65N.M。

6、梁板钢管排架支撑搭设顺序规定:先梁下、后板下。梁下中间立杆严禁后加。梁和板的立杆,其纵横相互牵通。

7、梁、板,当跨度大于4米时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本工程梁跨度为7.8米,起拱为7.8mm-23.4mm)

5.2、支架立柱

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3、在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合理分配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应与四周建筑物(先浇灌的、到达强度的柱子)顶紧拉牢,

4、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规范162-2008第6.2.4-3规定)

5、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6、满堂模板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沿纵、横框架的排架两侧设连续剪刀撑,剪刀撑设置的角度为45°~60°,剪刀撑必须落地,以确保支撑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3、模板

5.3.1、梁模板

1、梁模板安装顺序

弹线、找平→搭设梁底支撑排架→安装梁底模板→安装一侧大梁模板和顶板→浇捣墙、柱混凝土→绑扎大梁钢筋→安装另一侧大梁模板和顶板→绑扎顶板钢筋→浇灌顶板混凝土→模板拆除。

2、具体要求:

(1)按配板设计,在梁下设置支柱或搭设支模排架,按设计要求确定立杆间距并调整支柱或排架上口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2)梁钢筋一般在底板模板支好后绑扎,找正位置和垫好保护层垫块,清除垃圾杂物,经检查合格后,即可安装侧模板;

(3)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当梁高超过600mm时,应采用对拉螺栓在梁侧中部设置通长横楞,用螺栓紧锢。

(4)本工程中梁立杆的横向间距、纵向间距、纵横水平杆、步距、对拉螺栓的设置等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设。

(5)梁模板采用侧包底的支模法,便于拆除侧模以利周转,保留底模及支撑有待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6)梁较高时,可先安装梁的一面侧板,等钢筋绑扎好再安装另一面侧板。

(7)有梁楼板模板先支梁底板及两侧模板,根据标高在梁两侧扣上水平钢管横挡,再在上边搁置平台搁栅,平台搁栅采用木方铺设。搁栅找平后,在上面铺设模板,铺设时只要在两端及接头处固定。

5.3.2、楼板模板

1、工艺流程

弹线→搭设梁底支撑排架和板底满堂架子→安装顶板模板→绑扎钢筋→浇捣混凝土→模板拆除。

2、具体要求

(1)在梁底部搭设排架和板底满堂支架,排架的立杆的间距应根据梁板荷载而定,一般在梁两侧应设两根立杆,以便固定侧模,在梁间根据板跨度和荷载情况按设计要求设置立杆。立杆与水平系杆交接处应用扣件扣牢。

(2)板支好后,应对模板的尺寸、标高、板面平整度、模板和立杆的牢固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畸检查,如出现较大尺寸偏差或松动,应及时纠正和加固,并将板面清理干净。

(3)在模板支撑系统之间应设置纵、横水平系杆和纵、横垂直剪刀撑,以保持稳定:扫地杆一般离地面200mm处一道。

(4)所有立杆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数不得超过总数的50%。楼板立杆与周边柱子用水平杆可靠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增加整体稳定性。

(5)模板底部留清扫口,对分段或分层施工的部位,其模板下口找平垫实堵好缝隙。

5.4、砼浇筑时要求

所有支模排架均用钢管扣件与事先浇筑好的柱子顶紧,以确保支模排架的侧向稳定。混凝土浇筑时按分段、分层、对称浇灌实施,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从中间向四周对称浇灌,泵管下口堆积商品砼高度不得大于0.3m。

5.5 模板支撑的监测

砼浇捣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对模板支撑系统(用仪器)进行监测监控。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施工期前,在立杆和水平杆做红三角标记。采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监测(仪器设在排架外),施工中严格禁止在支撑架下检查与加固支撑,禁止有人在架子下进行工作及通行。发现模板体系有问题时,应经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对支撑体系采取加固措施。

6、模板支撑的安装

6.1、模板支撑搭设

6.1.1、原则与要求

1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及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本工程混凝土模板均按验收规

范要求设计、制作、安装;

2 模板施工前应预先认真阅读图纸,熟悉和充分领会施工图纸精神,细心翻样,模板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按模板翻样图进行制作;

3 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由专职技术人员对各部位轴线、标高、几何尺寸进行仔细、认真的复核、验收;对模板系统的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是否平整,接口是否严密等等进行检查,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1.2、模板支撑搭设一般规定

1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φ4833mm以上的(壁厚超过3)钢管、扣件排架支撑体系;

2 支撑排架的纵、横水平系杆步高1500,扫地杆离地200,且均应纵横互相牵通;

3 沿纵、横框架的排架两侧设连续剪刀撑,剪刀撑设置的角度为45°~60°,剪刀撑必须落地,以确保支撑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 支撑排架体系除按设计计算确定外仍需满足下列搭设要求:

(1)梁、板支撑顶部向下第一步的立杆不允许有接头;

(2)立杆接头位置应尽量错开,在同一不步内立杆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3)拧紧扣件螺栓时,要求力矩不小于40N2m;

6.1.3 梁模板支撑体系

1 梁模板安装顺序

弹线、找平→搭设梁底支撑排架→安装梁底模板→安装一侧大梁模板和顶板→浇捣墙、柱混凝土→绑扎大梁钢筋→安装另一侧大梁模板和顶板→绑扎顶板钢筋→浇灌顶板混凝土→模板拆除。

2 梁模板安装:

(1)根据弹出的柱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安装柱头模板;

(2)按配板设计,在梁下设置支柱或搭设支模排架,按设计要求确定立杆间距并调整支柱或排架上口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3)梁钢筋一般在底板模板支好后绑扎,找正位置和垫好保护层垫块,清除垃圾杂物,经检查合格后,即可安装侧模板;

(4)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当梁高超过600mm时,按设计采用对拉螺栓在梁侧中部设置通常横楞,用螺栓紧锢。

(5)本工程部分大梁的截面尺寸较大,其立杆的横向间距、纵向间距、纵横水平杆、步距、对拉螺栓的设置等必须按照表示的要求进行搭设。

7、模板拆除

1、梁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

2、按照验收规范,上部结构砼未浇筑,下层模板及其支撑体系不得拆除。

3、模板拆除时,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警戒,并派专人监护。拆下的摸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4、拆除模板时,应铺设竹笆片,并设防护栏杆,严禁上下同一垂直面操作。

5、模板拆除前,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棒,人不允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模板时,应防止整块模板掉下,防止模板突然掉落伤人。

6、拆模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做脚手板。

7、已经拆除模板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材。

8、高处拆除摸板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摸板堆放不得超过3层。

9、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雨雪霜后应清扫施工现场,方可进行工作。

8、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8.1一般要求

1、模板测量、放样、弹线工作必须事先制定实施方案,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符合计量检定标准,并妥善保管,施工中的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必须测放正确,标注清楚,引用方便,标注线和记号必须显示在稳固不变的物体上。

2、放样弹线,除按图纸弹划出工程结构外廊线外,弹划出模板安装线或检查线。

3、模板施工前,场地必须干净、平整,模板下口及连接处的混凝土或砌体,必须边角整齐,表面平直,必要时先进行人工修整,以便确保模板工程质量。

4、接头处模板,梁柱板交叉处模板,认真配置,防止烂根、移位、胀模等现象。

5、所有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必须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可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对小型洞孔,套框内可满填软质材料,防止漏浆封闭,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和埋板,以免其歪斜、移位、变形。

6、对已施工完毕的部分钢筋或预埋件、设备管线等,应进行复查,若有影响模板施工处应及时整改,竖向结构的钢筋或管线先用架子临时支撑好,以免其任意歪斜造成模板施工困难。

7、模板及支撑系统应联接成整体,竖向结构模板加设斜撑剪刀撑,水平结构模板应加强支撑系统的整体联接,对木支撑纵横方向应加钉拉杆,采用钢管支撑时,应拉成整体排架。

8、所有可调节的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模板验收后,不得任意改动。

9、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检查模板表面光洁度,不允许有残存的混凝土

浆,否则必须进行认真清理然后喷刷一度无色的脱膜剂或清机油。

10、模板拼接有明显缝隙时,必须采用油腻子批嵌,或采用泡沫塑料填塞。

11、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时,绝对不允许用撬棒或用大锤敲打,不允许在模板面上留下铲毛或锤击痕迹。

12、对木模本身的质量应认真检查。

a.钢管围檩挠曲、不直,不得使用。

b.胶合板木模表面有“脱皮、翘裂”者,应修整后方可继续使用。

c.木围檩及木搁栅挠曲不直和有腐烂不得使用。

14、模板工程施工中,应随做随检,作出验收记录,模板工程完成后应具备完整自检互检资料。

8.2质量标准

8.2.1主控项目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钢筋混凝土底板应具有承受上部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架的立柱应铺设垫板。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2: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的规定。

8.2.2 一般项目

1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浇水湿润,模板内无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3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3: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的规定。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现浇混凝土肋形楼盖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现浇肋形楼盖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6)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时的模板、钢管、扣件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8.3成品保护

1 模板支好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砂浆、木屑等杂物。

2 采取措施保持钢筋位置正确,不被扰动。

8.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3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5 梁模板安装常易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防止方法是:支模时应边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梁侧支模应设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梁侧模板钉牢;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等。

6 对距地面高度大于5m的梁模板,支柱或排架应设置垂直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应避免碰撞模板,以防模板侧向力产生变形或失稳。

9、环保、文明施工

1、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3、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用塔吊拆时与起重工配合;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7、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大于2m3/h。浇筑顺序:四周板墙均衡同步浇捣。

8、环保与文明施工

夜间22:00~6:00 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

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场清。

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10、安全技术措施

10.1模板的堆放安全

1模板及支撑系统应按使用的不同层次部位和先后顺序进行遍序堆放,在周转使用中均应做到配套遍序使用;

2模板的配置、编号、施工顺序安排,应由专人负责组织设计并管理指导,以便用料合理,安装、拆卸、运输方便,综合利用率高,防止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乱拖乱用和浪费材料现象;

3应家强模板和支撑体系的通用性和模数化,以便遍序简单、使用方便;

4模板的编号应用醒目的标记,标注在模板的背面;并注明规格尺寸、使用部位等。支撑体系的各部位也应分类放置,标注明确,以便按不同需要使用;

5所有模板和支撑系统应按不同材质、品种、规格、型号、大小、形状分类堆放,应注意在堆放中留出空地或交通道路,以便取用。在多层和高层施工中还应考虑模板和撑的竖向转运顺序合理化;

6木质材料可按品种和规格堆放,钢质模板应按规格堆放,钢管应按不同长度堆放整齐。小型零配件应装袋或集中装箱转运;

7模板的堆放一般以平卧为主,对桁架或大模板等部件,可采用立放形式,但必须采取抗倾覆措施,每堆材料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部件本身的质量和转运方便;

8堆放场地要求整平垫高,应注意通风排水,保持干燥;室内堆放应注意取用方、堆放安全,露天堆放应遮盖;钢质材料应防水防锈,木质材料应防腐、防水、防雨、放曝晒。

9钢管排架支撑体系搭设完毕,经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10.2模板安装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避让吊物,增强自我奥博户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5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为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6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7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撑部位,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切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尚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8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轻浮的临时固定设置。

9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雷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待地面略干不滑时再恢复工作。

10.3模板拆除安全措施

1拆除模板时,应铺设竹笆片,并设防护栏杆,严禁上下在同一垂直操作。

2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没,才能进行。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防止整块模板掉下,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3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对方整齐。高初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4拆模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做脚手板。

5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心板,以防踏空坠落。

6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10.4消防相关规定

1、电焊时,要加强看火人员。在施焊前,焊工及看火人员应用不易燃物品在施焊点附近隔断,以防止火花落下。在焊点垂直下方,尽量清理易燃物,做好防范措施后方可施焊。电焊线接头要良好,与脚手架或建筑物钢筋接触时要采取保护,防止漏电打火。结构施工用的碘钨灯要架设牢固,距保温易燃物要保持1m以上的距离。照明和动力用胶皮线应按规定架设,不准在易燃保温材料上乱堆乱放。

2、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3、应当定期进行训练,使队员熟悉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能扑救火灾。

4、组成现场防火救援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安全员担任副组长,组织人员定期进行训练及应急救援。

5、现场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四周均应设置有效的灭火器,以便发生情况时及时进行处理

11、监测措施

11.1、高大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确超载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11.2、监测点布设在各高大梁支架跨度的中部设置1个监测剖面。

每个监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和立杆变形监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11.3、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3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砼终凝。

11.4、监测时人员不得在模板支撑下进行监测,必须在支撑体系之外观测。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摸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

11.5、当监测数据超过此表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砼,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强固处理。

12、应急救援预案

12.1应急救援小组责任及组织

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吴其标131********

项目工程师:汪宝林130********

安全员:吕刚祥188********

组员:郑德林、潘高炯、高龙德。

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1)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安全员、机电经理、项目工程师和项目班子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项目工程师担任,成员由项目警卫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3)后勤保障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材料员、资料员、会计、食堂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4)医疗救护组:组长由项目工程师担任。成员有安全员、警卫等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

(5)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项目领导班子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6)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由项目安全总监、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12.2、事故应急工作流程

事故应急工作流程见下图。

坍塌事故事故应急工作流程

事故处理决策事故信息反馈公司总部高层、各相关部门和工程指挥部

组长:公司总经理

上报

当地政府

项目应急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安全总监组员:现场经理、项目总 工、安装副经理同时拨达外

部报警电话事故发生后1内完成各级项目领导及现场卫生所医生迅速前往出事地点开展救治工作,并电话直接联系项目经理,并启动应急机制

第一时间报告离事故突发地最近的项目领导,并主动切断该线路闸门

事故目击人

急救中心:120医院一:

(离工地较近)医院一:

(烧伤、骨科专业医院)

12.3 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1.坍塌事故发生时,安排专人及时切断有关线路闸门,并对现场进行声像资料的收

集。发生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在30min 内到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抢救中如遇到坍塌聚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吊车进行调运。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架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 3.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则。坍塌事故发生后,参战力量多,现场情况复杂,各种力量需在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共同完成。

4.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鉴于坍塌事故具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查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5.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解决坍塌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

6.救人第一的原则。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

7.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8.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9.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作,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2.4 触电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1.脱离电源、对症抢救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断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

以切断电源;

(2)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3)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断开关;

(3)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造成二次伤害(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休克或窒息,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3)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积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4)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5)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6)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地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要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才抢救过来。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才停止抢救。

5.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1)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拖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2)救护人员用手使触电者鼻孔禁闭,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用时约2s。吹气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触电人有所区别,每次呼气要以触电者胸部微微鼓起为宜;

(3)吹气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触电者的鼻子,使空气呼出,用时约3s。然后再重复吹气动作。吹气要均匀,每分钟吹气呼气约12次。触电者已开始恢复自由呼吸后,还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会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应再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人工呼吸要与触电者微弱的自由呼吸规律一致;

(4)如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时,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捏紧嘴巴紧贴鼻孔吹气。

6.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12.5 消防安全常识

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防火安全责任制

因为消防安全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光靠那级政府那个部门那个单位和个人是不够的,各级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及各个公民在消防安全方面各尽其责,才能把消防工作的措施落实到位,在一个单位内部,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以及每个岗位的人员应当对自己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如果责任不明确不落实很难设想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好。

2. 单位和个人有那些基本的消防义务

单位和公民基本消防义务有:一是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防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二是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有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3. 火灾报警

发现火灾后,及时、准确地报告火警,对于减少火灾危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火警电话号码是119,一般直接拨打即可。

报告火警时,为了使消防队能迅速到达火场应讲清起火单位名称、地址、燃烧物性质,有无被围困人员,有无爆炸和毒气泄露,火势情况、报警人员姓名、电话号码等,并说出起火部位及附近有无明显标志,然后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

4. 灭火的基本原理

来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后一种是化学抑制过程。

引起施工现场火灾的火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