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大医院专科

各大医院专科

各大医院专科
各大医院专科

1. 北京协和医院[擅长治疗]:心血管疑难病、胃肠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耳聋、眩晕、肾病、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疑难病

2.解放军总院(301医院)[擅长治疗]:人工关节置换、传导性耳聋、人工晶体植入、肾移植、骨髓移植、X刀治疗、口腔修复、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白内障,眼科激光治疗

3.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治疗]: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头颅外伤的抢救及治疗、脑血管病的治疗、周围神经病及肌病、癫痫、帕金森病、遗传代谢病

4.北京阜外医院擅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及支架术、瓣膜病的手术治疗

5. 北京安贞医院擅长治疗:心脏移植、儿童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以及风心病、冠心病的内外科治疗

6.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机构:国内耳鼻喉科权威医院、耳鼻喉科研究所、全国最大人工耳蜗植入中心擅长治疗:耳鼻喉疑难病、常见病7. 海军总医院研究机构:全军耳鼻喉科中心擅长治疗:鼻咽癌、喉癌、鼻窦疾病 8.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学科擅长治疗:口腔内科、颌面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 9.北京地坛医院研究机构:北京市病毒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擅长治疗:各型肝炎的诊治、肝炎产妇分娩10.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研究机构:北京市重点学科、

WHO烟草与健康合作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社区康复中心擅长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心跳呼吸骤停急救 11.北京东直门医院

研究机构:中医呼吸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学科擅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纤维化 12.北京妇产医院研究机构:妇女保健研究中心、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指导中心、WHO围产保健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擅长治疗:妇科内分泌。13.北京积水潭医院研究机构:亚洲最大的烧伤外科医疗/科研/培训基地、烧伤外科权威医院。擅长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救治,深度烧伤创面修复、电烧伤、化学烧伤的治疗。 14.北京解放军304医院研究机构:全军重点学科、解放军北京地区急救中心。擅长治疗:各类型烧伤救治。15.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擅长治疗:食管癌、肺癌、鼻咽癌、大肠癌、肝癌、宫颈癌、淋巴瘤综合治疗。16.北京肿瘤医院擅长治疗:乳腺癌、胃癌。

17.北京市广安门医院擅长治疗:中医肿瘤。 18.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机构:奥运会指定医院。擅长治疗: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诊治,神经介入检查治疗。1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擅长治疗:眼底病、糖

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眼成型外科、准分子激光。2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机构:运动医学、脊柱外科的权威医院。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运动创伤。21.北京宣武医院研究机构:神经内科研究中心。擅长治疗: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脑血管疾病治疗及康复、神经内科疑难病诊治。

22.卫生部北京医院23.中日友好医院科室心内科, 肾病科,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骨科, 中医科

24. 武警总医院特色专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等25.北京友谊医院特色专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眼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感染内科、普外科、骨科、肝病中心、肿瘤中心、热带医学、器官移植、血液科、麻醉科、麻风病、放射科等。 26.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特色专科:眼科、小儿眼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外科、妇产科、小儿科、胆道疾病、脑血管疾病、普外科、呼吸内科、中西医结合科、骨科、烧伤科、放射治疗科、体外冲击波碎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盆脏器切除术、心脏搭桥术、关节置换术、门脉分流断流术等。 27.北京儿童医院特色专科:小儿血液、急救、普外、中医、小儿复杂先心病的手术治疗、泌尿外科、微创外科、

各类脊柱畸形的矫正、神经、呼吸、内分泌、肾病、血液透析、纤维支气管镜、耳鼻喉科、肿瘤、肝胆外科、新生儿、眼科、口腔科、皮科、小儿妇科、脾胃病、消化、心血管等。28.北京市急救中心特色专科:神经外科、放射科、传染病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 29.北京安定医院

特色专科:老年精神科、儿童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司法鉴定科、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中医科等 30.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特色专科:结核病、胸部肿瘤、骨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1.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二医院特色专科:烧伤科、传染病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等 32.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特色专科:整形外科及医学美容 33. 空军总医院特色专科:西医正骨科、皮肤科、血液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中医肾病科、性病、航空病中心等 3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特色专科:中医脑病中心、全国急症中心、中医内科基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周围血管病的综合治疗35.北京回龙观医院特色专科:精神病康复科、临床心理科、精神病合并肝炎、结核症及其他障碍科、

老年精神病科、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科等 36.北京口腔

医院特色专科:口腔颌面外科、特需医疗中心、口腔特诊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科、中医粘膜科、儿童口腔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等 37.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特色专科:呼吸内科、哮喘、心血管内科、新生儿疾病科、神经内科、心肌炎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 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六医院特色专科:脊柱外科、心血管中心、腹部外科、糖尿病、肿瘤中心、骨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 3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五医院特色专科:老年病、老年心血管疾病乘车路线:乘103、101、111、14、109、55、812、814路车4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特色专科:器官移植、肝胆外科、心血管内科、骨科、肿瘤科、结核科41.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七医院

特色专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脑外科、放射病、急性中毒科、血液病、肿瘤科等

咸宁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重点专科工作汇报1【精选资料】

咸宁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重点专科评审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欢迎莅临我院指导和检查临床检验工作,我院始建于1966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鄂南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级三甲医院,医院现有病床近900张,员工千余人,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名医荟萃。医院近年来不仅被授予国际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等荣誉,还获得“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咸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咸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先进单位”等殊荣。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为宗旨,认真贯彻和落实卫生部和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检验工作的指示和精神,优化检验流程,完善检验制度,不断提高检验质量,进一步深化检验科的科学管理和各项建设;并积极履行咸宁市检验中心的职责,更好促进我市检验事业的发展。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经过全科员工的共同努力,我科的软硬件建设每年都有很大提高, 很好地满足了病人治疗的需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每年的省室间质评成绩均为优秀。今后,我们将不懈努力,为检验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现将我院的检验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

如下: 一、医疗技术队伍建设,注重检验人才培养 我院检验科共计2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9人。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 6人,中专学历 6人,硕士研究生3(二人在读)。我科有市级检验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骨干7人。为进一步提高检验技术水平,保持我科综合实力在全市领先地位,培养一批适应新世纪检验技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队伍,我们制定了人才培养规划:(1)加强各年岭层次专业人才培养;(2)积极参加推广继续教育;(3)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的培养和管理;(4)加强对学科各专业后备人才培养。为满足检验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人员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近5年派出近20多人外出进修和培训,同时选派1名骨干分子援疆。 二、完善医疗设备,丰富检验项目 近年来,我们先后购置了AU-2700生化分析仪、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UF-50尿沉渣分析仪、CD-370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BD-9050血液细菌培养仪、美国IRMA公司的全自动干式血气分析仪、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澳大利亚PHMO全自动酶标分析仪、美国伯乐1750全自动洗板机、德国赛邦利斯电子分析天平、强生350干式生化分析仪、AIA-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CA150全自动血栓止血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院业务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流行病学情况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七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骨科、妇科。医技系统重点专科为:检验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省、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继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科室布局更合理,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2、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邀请院内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科研项目指导等,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惩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会效益好但成本回收期较长的,同时具有标志性的设备,在完成年度规定的重

医院重点及特色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2)

医院重点及特色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医院重点及特色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在院委会和主管院长领导下,在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帮助下,我院职工齐心协力,推动医院“三好一满意”和“十大指标”宏观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狠抓医疗质量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围绕重点专科建设,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科学规划,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四个到位 1、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到位 按照市卫生局重点专科建设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确立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

专长”的重点专科建设指导思想,按照有条件、有能力、有市场的原则,抓住两个要素: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用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关键,把特色技术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石。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择优汰劣、公平竞争的办法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科学规划:—,每年建立1个重点专科,每1—2年建立一个市级重点专科和两个特色专科,到2015年底建立3—5个市级重点专科,医院制订了重点专科发展规划,重点专科发展管理制度。 2、强化领导,组织机构到位 医院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指导委员会,院长任主任,分管院长任副主任,下设创建办公室;重点专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院办公室、财务科、设备科、统计室负责人为成员,对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全院形成了重点专科建设三级网络管理。 3、增加投入,保障措施到位 实行四优先:重点专科优惠政策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人员优

先进修。医院每年提取业务收入的%,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基金,对重点专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所需设备成本比普通科室优惠25%。从起还增加了创建重点专科的外出学术活动指标,医院每年均组织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这些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了业务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 4、扩大影响,宣传工作到位 利用电视、报纸、专栏、标语等向社会广泛宣传医院重点专科,让更多的领导和群众了解,使社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同时,还利用医院的各种会议、文件、简报、黑板报向全院职工广泛宣传创建重点专科的目的、意义、任务及方法,使全院职工特别是重点专科职工积极自觉投身到创建工作中去。 二、精心组织,确保重点专科建设顺利推进 1、以人为本,构筑人才建设平台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高风险行业,人才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源泉。医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点专科建设首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院业务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流行病学情况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七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骨科、妇科。医技系统重点专科为:检验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省、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继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科室布局更合理,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2、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邀请院内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科研项目指导等,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惩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

睢宁县中医院创建重点专科工作亮点汇报

睢宁县中医院 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工作亮点汇报在2016年徐州市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评选中,我院上报的5个科室中有4个科室获选,其中肛肠科、针灸科、脑病科等3个科室被评为重点专科,妇科被评为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今年的重点专科创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与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为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现将我院创建工作过程中的亮点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组织措施层层到位: 我院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创建工作,把创建重点专科纳入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张剑院长为主任,韩龙副院长为副主任,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台账收集汇总工作。各临床科室均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科副主任和护士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小组,每小组设臵一名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台账工作。院长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制定奖惩制度,明确各成员职责。从而形成一把手主管,分管领导亲自抓,分工明确,全员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明确重点科室,集中全院力量支持创建: 医务科组织对重点专科评比考核标准的全院学习,明确工作目标、重点。并将考核细则下发到各科室,科主任负责定期组织科室成员对标准逐条研究,对照自身情况,查找不足。医院成立以医务科为牵头的检查组,定期对各

科创建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各科室提出解决措施,限期整改。医院还成立了以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督导组,与检查组共同汇集各科室创建信息、进度,由创建委员会根据创建细则要求最终确立了肛肠科、妇科、针灸科、脑病科和心内科5个科室并给予重点支持,集全院力量共同创建。 三、学习借鉴走出去,成功经验请进来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全院多次组织重点科室主任和资料员到徐州、邳州、泗阳、盱眙和高邮等地已建成市级甚至省级重点专科的医院参观学习,并邀请部分主任专家及参与重点专科检查验收的主任来我院授课。 对于我院在重点专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科教研工作,院长亲自抓,带领部分重点科室到省、市级医院寻求帮助,将我院重点专科与三级医院对应科室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对重点科室提供人员、设备和资金支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从而使我院在科研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妇科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湿热淤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研究列入2015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获得专项补助经费2万元。脑病科与南京市中医院联合申报的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课题项目——凉血通瘀方干预急性脑出血脑-肠轴CCK-8/NF-κB/IL-lβ、TNF-α炎症信号通路的研究,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及措施

**中医医院 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 (2009——2012) 为使我院重点专科建设顺利开展,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和技术指南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三年重点科室建设计划和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加快专科建设发展,努力建立起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带动全县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水平医疗需求,实现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在总结过去专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建设思路,通过2-3年的努力,使骨伤科达到省级水平;针灸科达到市级水平;内科、心内科、儿科、眼科等达院级水平。至2013年底,在建成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县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户县中医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

1、专科设施先进齐全,能够满足临床科研需要。达到省级以上水平的重点专科,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先进齐全。 2.专科人才梯队合理,“125”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即:每个重点专科必须配置1名学术地位高、在全县同专业具有一定声誉的学科带头人,2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后备学科带头人,5名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 3.专科技术优势明显,占领学科制高点。具有较高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能够运用现代手段搜集、处理、利用前沿科技信息,掌握专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承担省、市相关专业科研项目和课题,胜任全县医学学科开展高新技术的业务指导,在专科疑难危重病症的研究、治疗方面居全县领先水平。 4.社会认知度高,专科效益显著。重点专科在省内享有一定声誉;专科门诊、住院人次高于全市其它同专业科室50%以上,年递增幅度大于20%;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埠外病人明显增加。 5.管理机制创新,保障专科持续发展。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符合专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管理,技术转化转让,学科优化整合和经费保障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敢于创新,为专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设置规划 1.结合我县常见、重大疾病发病率、以及重点专科申报情况,严格标准、择优选定。 2.医院领导重视,按照专科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实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培养、引进医疗技术人员,保证专科建设所需经费及人员待遇。 3.科室积极性高,技术实力强,发展潜力较大,主动要求并有能力承担重点专科建设任务。

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年度汇报材料

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年度汇报材料 骨伤科中医特色 ●四肢骨折的手法整复 ●小夹板固定 ●经皮穿钉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 ●中药内服活血化瘀续筋接骨 ●中药外敷舒筋活血通络 ●中药外洗熏蒸 ●热疗磁疗 ●骨折治疗仪促进骨痂生长 骨科科室介绍 骨一科:床位60张,以四肢创伤骨折为主,手法整复四肢骨折夹板外固定为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为其优势:如经皮绞锁钉内固定四肢骨折等。 骨二科以颅脑、脊柱为主,主治颅脑损伤及颈、胸、腰椎的创伤、退变、骨病等。2006年骨二科引进3项新技术,如骨折治疗仪、红外线、电磁促进骨折生长,2007年引进的新技术,如臭氧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2008年引进的新技术如:骨折疏松治疗仪等,2009年引进的新技术如:经皮骨水泥椎弓根固定术、双球管电透机等,2010年引进的新技术如:手术导航系统。 骨三科以手足显微外科为主,主治各种断肢再植,血管、神经的修复,带蒂及游离皮瓣移植等。治疗开放性骨折是其特色。 骨四科以关节、骨病为主,主治髋、膝关节脱位,骨折、骨病及骨盆骨折等。近年来引进的新技术——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科室人才培养 骨伤科共有医护人员90余人,设有7个门诊室,一个门诊治疗中心。近20年来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共32人次,如301医院、北京武警总院、上海龙华医院、洛阳正骨医院、文登整骨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医附院、无锡手外科医院、89医院、401医院、蚌医附院、阜阳市人民医院等。 科室科研项目 1.锤击法治疗跟骨骨刺。张连友等。1998年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2.指骨钻孔指套外敷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程启华等。2002年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3.腰椎峡部骨折应力滑移率的应用。(与山东文登正骨医院合作项目)姚先杰等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正在申报评奖。 4.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胶原酶注射治疗嵌夹型颈椎病。于其华等。2010年安徽省科技厅。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正在申报评奖。 5.温经养荣汤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于其华等.安徽省卫生厅立项。正在研究当中。 6.通络活血汤在组织瓣术后应用观察。程启华等。安徽省卫生厅,正在研究当中。 7.介入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李俊宇等。阜阳市卫生局。正在研究当中。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院业务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流行病学情况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七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骨科、妇科。医技系统重点专科为:检验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省、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继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科室布局更合理,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2、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邀请院内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科研项目指导等,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惩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会效益好但成

中国医院科室排名word版本

?病理科 专科评价声誉值 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24 2 北京协和医院8.83 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30 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6.07 5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4.04 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70 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52 8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74 9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1.59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20 ?获提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第二军医 大学长海医院 ?传染科 专科评价声誉值 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7.83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6.52 3 浙江省第一医院 6.41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 4.96 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3.85 6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3.50 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3.43 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50 9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13 1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67 ?获提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耳鼻喉科 专科评价声誉值 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10.27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9.57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9.25 4 北京协和医院 5.12 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4.39 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10 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69 8 山东省立医院 2.53 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20 10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1.98 并1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98 ?获提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放射科 专科评价声誉值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47 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7.21 3 北京协和医院 6.66 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00 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4.89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42 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34 8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11 并8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1 1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2.08 ?获提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呼吸科 专科评价声誉值 1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9.79

重点专科汇报材料

重点专科汇报材料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XX县中医医院 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万木春。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迎来了广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验收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院验收和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我院工作的关心、支持、指导和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现在我就医院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慨况 XX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83年5月,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不断努力,于2004年11月创建成为国家“二级乙等”中医医院,2012年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8亩,业务用房1.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450张,现有在岗职工500人。卫生技术人员402人,高级职称23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8人,中医类别硕士研究生7人。 临床住院科室8个(内科、脑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康复科、儿科、急诊科),其中康复科是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伤科、脑病科是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技科室6个,职能科室10个。年门诊人次20万人次,住院19000人次。

二、重点专科建设情况 我院骨伤科、脑病科于2011年9月顺利通过了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初审,以此为契机,经过近2年多的发展,科室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科室建设 1、科室情况 骨伤科成立于 2005年,脑病科从早期大内科的二级专业,发展到目前独立的科室。骨伤科拥有床位40张,脑病科拥有床位50张,两个专科均开设了中医综合治疗室。 2、人员配备 两个专科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不断努力,科室医务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专业治疗、护理技术日臻成熟。骨伤科共有专业医护人员2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中医主治医师1人,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3人,医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15人),脑病科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医师12人(含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中医学硕士研究生2人),护士15人。 3、业务开展情况: 骨伤科开展四肢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脊柱骨折复位融合内固定术、骨盆骨折内固定及外固定术、关节成型术(如全髋关节置换术)、椎间盘切除及微创髓核消融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腰椎滑脱复位融合内固定术、退行性腰椎疾病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神经肌腱吻合术等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外。还开展了四肢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内固定、中药内服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中药外敷活血通络、骨折创伤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 实施方案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促进医学科技进步,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建设一批达到省内先进、市内领先的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科定位 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是已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和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省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建设目标 经过开展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结合并相互促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使我院医学科技的整体实力达到州内同级医院的先进水平,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申报条件 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对象是我院各二级学科。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研究领域和技术攻关方向应是我州疾病防治的普遍性问题或难点问题,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能站在州医学科技的

制高点,并符合以下条件: 1、床位及基础设施。有足够的工作用房,科室20床位以上,配备专业发展必备的专用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完善。 2、临床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病种具有全省、全州首创或先进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诊治问题,本学科临床收治的病例数、治疗效果处于州内同级医院领先水平;该学科无丙级病历;技术能力建设能整体跟进,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达到重点突破,培育自身品牌,增强知名度,提高竞争力。根据专科建设方向,选准重点诊疗病种及优化方案;加强省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研究开发临床适宜技术。 3、医学科研优势。拟在三年内主持1项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群体三年内至少有1篇论文在核心杂志上发表。学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省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相关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4、学术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应具备副高级职称以上在全州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周期内担任省级医学专科学会的委员或州级医学专科以上学会的常委;并有1-2名以上从事本专业不少于5年的主治医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高、中、初三级医护人

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精确到每个科的排名)

【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精确到每个科的排名,有备无患值得收藏哦~ 一、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综合排名 NO.1 北京协和医院 NO.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NO.3 上海华山医院 NO.4 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NO.5 上海瑞金医院 NO.6 北京天坛医院 NO.7 西安西京医院 NO.8 上海仁济医院 NO.9 广东省人民医院 NO.10 武汉同济医院 二、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内科 NO.1 北京宣武医院 NO.2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NO.3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NO.4 北京天坛医院 NO.5 北京协和医院 NO.6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NO.7 北京军区总院 NO.8 上海市中医医院 NO.9 复旦大学医学院儿科医院 NO.10 浙江省中医院 三、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外科 NO.1 北京天坛医院 NO.2 上海华山医院 NO.3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NO.4 西安唐都医院 NO.5 上海长征医院 NO.6 广州珠江医院 NO.7 上海仁济医院 NO.8 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 NO.9 重庆新桥总院 NO.10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四、全国最佳医院排名—肿瘤科 NO.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NO.3 天津市肿瘤医院 NO.4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NO.5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NO.6 北京肿瘤医院 NO.7 湖南省肿瘤医院 NO.8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男方医院 NO.9 广东省人民医院 NO.10 北京市广安门医院 五、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心血管病专科 NO.1 北京阜外医院 NO.2 北京安贞医院 NO.3 北京协和医院 NO.4 北京长海医院 NO.5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NO.6 上海新华医院 NO.7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NO.8 西安西京医院 NO.9 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霍英东心脏中心NO.10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六、全国最佳医院排名——耳鼻喉科 NO.1 北京同仁医院 NO.2 北京协和医院 NO.3 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NO.4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NO.5 上海仁济医院 NO.6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NO.7 海军总医院 NO.8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NO.9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NO.10 湖北省人民医院 七、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眼科 NO.1 北京同仁医院 NO.2 北京协和医院 NO.3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NO.4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NO.5 天津眼科医院 NO.6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宜城市中医医院2015年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 汇报材料 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疗效水平地区优先、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设备投入、分配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建设及医院的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科管理 我院现有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五个,其中皮肤科、脑病科为湖北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为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点建设专科。 重点专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特色,把专科做大做强是医院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好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院办、设备科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重点中医专科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日常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设备对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保障。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在医院管理体 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

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加强重点专科科室人才建设,专科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合理;派出专科人员参加进修及学术交流30多人次。使他们了解专科的新技术和科室新进展。医院投巨资购置了核磁、大型生化分析仪、彩超等检查检测设备,为重点专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医院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科室中医处方、中医病历、病房中医治疗率、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及中医技术项目进行考核。制定了《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技术项目奖励办法》,对针灸、刮痧、电针、中药贴敷、推拿等中医项目进行单项奖励,促进中医技术项目的开展,提高中医治疗率。今年脑病科病房中医治疗率达到7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达到90%以上。 为了重点专科的发展,医院制订了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实施方案。我院1990年12月成立“邱二姑皮外科研究所”,在邱氏弟子的参与下,对其临证医案进行整理,集体编著发行了《邱二姑皮外科疗法》一书。2012年9月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积极申报建设邱氏中医外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在继承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的基础上,与现代治疗方法相结合,又研制出止痒散、汗斑散、清热合剂、苦参洗剂等制剂共8种剂型、20多个品种。制定传承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我院确定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第一代传承人为李仁凤、刘尚全、关祥娥、程玉香4人。关祥娥程玉香自小由邱氏言传身教,在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的继承和发扬上颇有建树。李仁凤、刘尚全二人均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是院级知名中医。带教周期为3年,本周期为2013-2015年,由刘尚全带教沈艳峰医师,下一个周期计划带教2名医师。在传承过程中,因为疗法临床疗效显著,我院年青医师信中医、爱中医热情高涨,已有多人申请学习邱氏中医外科疗法。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

XXX人民医院 2018年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 在各级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确保我院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专科建设使我院的特色专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目标任务 1.成立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技术委员会成员),定期组织召开会议;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到科、责任到人;进一步巩固加强省市级重点专科:神经内科、护理专业、骨科、心内科、普外科的建设,并将妇产科、超声科、检验科作为重点专科候选科室。医院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包括人力资源(职称晋升、人员配置、人才培养)、设备设施与经费投入要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今年预计拨出专项资金00万元用于重点专科建设,主要用于购置所需设备与人才培养。 2. 科教科、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要联合定期对重点专科工作进行考核检查、督促指导,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措施; 3.每年一次组织开展年度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向领导组汇报,充分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差距,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和充实。 二、加强医疗业务建设提高业务总量

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逐步完善科室制度和专科、专病诊疗护理规范;培养并增强我院重点专科在本地区医疗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多方努力,力争本年度专科住院、门诊、手术人次及业务收入均较年度增长10%,医疗质量标准全面达到等级医院标准。 三、加速人才引进培养 坚持科技建院、人才兴院的一贯方针。通过政府支持,积极努力地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上做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提高专科人才队伍的素质。注重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利用山大一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心血管病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等对口帮扶及医联体协作平台,提高我院的技术水平。每个重点专科建设科室每年计划送出1-2名专科临床骨干医师及专科护士外出进修,心内科重点培养CCU护士,学习结束后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定期邀请上级医院相关专家来院会诊讲学,同时要加强内部学习和岗位培训。 四、增加硬件投入改善住院条件 要争取政府投入,为专科医疗业务开展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硬件条件,通过基础建设增加科室住院病房。进一步改善住院条件。加大设备投入,特别是核磁与64排CT等大型设备的购置对我院专科建设及整体业务水平得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骨科需配置椎间孔镜、关节镜等;神经内科增加吞咽障碍理疗仪等康复设备;心内科建立导管室;普外科、妇产科根据科室业务发展需求购买高频电刀、宫腔镜;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及措施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使我院重点专科建设顺利开展,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和技术指南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三年重点科室建设计划和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加快专科建设发 展,努力建立起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带动全县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水平医疗需求,实现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在总结过去专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建设思路,通过2-3年的努力,使骨伤科达到省级水平;针灸科达到市级水平;内科、心内科、儿科、眼科等达院级水平。至2017年底,在建成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区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 1、专科设施先进齐全,能够满足临床科研需要。达到省级以上水平的重点专科,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先进齐全。 2?专科人才梯队合理,“ 125”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即:每个重点专科必须配置1名学术地位高、在全县同专业具有一定声誉的学科带头人,2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后备学科 带头人,5名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 3?专科技术优势明显,占领学科制高点。具有较高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能够运用现代手段搜集、处理、利用前沿科技信息,掌握专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承担省、市相关专业科研项目和课题,胜任全县医学学科开展高新技术的业务指导,在专科疑难危重病症的研究、治疗方面居全县领先水平。 4 ?社会认知度高,专科效益显著。重点专科在省内享有一定声誉;专科门诊、住院人次高于全市其它同专业科室50%以上,年递增幅度大于20% ;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埠外病人明显增

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xx医院 关于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心肌病科建设工作的汇报 一、心肌病科基本情况 xx医院心肌病科于2007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北省重中医专科建设单位以来,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从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并取得可喜成效。如今我们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世界性疑难病——扩张型心肌病方面,已经收治了万余例该病患者。绝大多数患者的大心脏经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还有一部分患者的大心脏基本恢复了正常,从而打破了已经扩大的心脏不可缩小只能做心脏移植的传统医学观念,挽救了众多重症心肌病病患者。这项研究经专家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我们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我们的心肌病科被中国临床医学研究中确定为心肌病研究基地。下面就我们几年来进一步加强心肌病重点专科建设的情况汇报如下—— 1.床位数:长城医院心肌病科刚成立时,一般月收治扩张型心肌病人仅5~10人,经过11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2007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北省重中医专科建设单位以来,通过重点建设,发展为2个病区,床位数已由建科初期的6张床位增加到102张,床位使用率达130~150%。 2.设备配备:医院配备了多台件国内外先进的诊断检测设备,如核磁共振、C型臂、CT、彩超等,尤其为心肌病科配备了多台彩超、24小时心电监护仪、24小时动态血压、心脏起搏器、呼吸机、血液透析机、心电除颤监护仪、静脉输液泵、生物诊断治疗仪、荧光免疫定量PCR扩增仪、呼吸机、心电工作站等先进仪器设备,成立了ICU重点监护室,设备配置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从而为心肌病心衰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提供了设备保障。设备使用率、完好率均达到重点专科的要求。 3.经费投入:2006年心肌科在已取得获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究“心肌活力饮对实验性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获得省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计划内课题,获科研经费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XX县中医医院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省中医药局《关于召开中医专科建设工作座谈会的通知》(粤中医办)〔2013〕57号文件要求,为推进我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我院接通知后,当即召开工作部署会议, 要求责任到科,任务到人,领导到位,层层落实。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重点专科周期建设目标到一阶段。现总结如下: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技下,县中医医院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中,能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知难而进,自始至终坚守中医特色优势,不断努力打造我县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康复科)品牌。发挥中医的传统优势和品牌效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上级的重视,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为提高中医治疗比例, 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开展辩证施治及评价等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中医特色临床诊疗经验。 、基础条件 XX县中医医院是一家集急救、医疗、康复、保健、教学、科研 于一体的具有专科特色的县级综合性中医医院,是社保、工伤保、新农保、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也是本县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创伤急救、骨伤及康复医疗中心。20XX年后相继成为韶关学院医学院教学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东省药学院附院联合医疗基地及协作医院;,省长期派驻专家在县中医院工作,在医疗技术、培训进修、教学查房、科研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 医院建设面积近7千平方米,开设病床120张,年门诊量约8万人次, 年出院病人约近2千人次,年手术量约500人次。现有职工157人, 卫生技术人员121人(中、高级职称人员29名)。总资产2168万元, 固定资产1172万元,大型设备总值430万元,编制床位120张,康复科病床30张。设有放射、检验、功能检查等医技科室和中药制剂室。配置有螺旋CT DR日本岛津500毫安X光机、C 臂机、可移动床边X光机、数码三维脑电地形图、全身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及经颅多普勒、数码彩色B超、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生化分析仪、呼吸机及麻醉呼吸机、除颤器、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及心电监护仪、骨科手术牵引床、电脑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各科室形成了有自己的特色的优势。如在康复保健、老人保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也独具特色。新开设的治未病中心等特需服务,为病人提供了多层次的医疗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