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浸缸

浸缸

浸缸
浸缸

浸缸

浸缸一词乃浮东土语,其实就是用陶缸或陶钵腌制的酸菜,放在川渝就是榨菜、搁到江浙可叫下饭菜、去到东北就是酸菜、鲜族又称之为泡菜。浸缸可以说包罗万象,萝卜、白菜、豇豆、生姜、洋芋、辣椒、竹笋、山蕨……林林总总不可胜数,好像除荤之外,素菜皆可泡制。

老妈是做浸缸的好手,尤其擅于做浸缸萝卜和浸缸山蕨。浸缸的味道,记忆中最深刻的就属在鹅湖中学读书时了,礼拜天下午,妈妈老早就给我炒好了两罐头瓶菜——一瓶湿腌菜或干腌菜,另一瓶就是浸缸萝卜或浸缸酸蕨,偶尔加一小瓶干辣椒炒豆豉或干辣椒炒酱干,那算是开大荤了。虽说是咸菜,但带去学校的浸缸总是早早地被同寝室的舍友分吃光,早上四两稀饭搭上酸味正点的浸缸萝卜,两三口就嗦了下肚。晚自习回来,躺倒被窝里,不挑出几根嚼两口,还真的睡不着呢。

老妈做浸缸颇有讲究,首先得挑缸子,塑料桶、铁皮桶让盐水一咬会串味,木桶做腌菜最佳却不适做浸缸,最适宜的就是陶缸子。缸子口径不能过大,水桶粗细最佳,不收口,深度以臂长为准,既便于放菜取菜,也易于搬进搬出。挑大小适宜的缸子其实最多的更是一种习惯,咸淡自有分寸。也算近水楼台吧,家乡就有一家缸钵窑,现在的名字很是高大

上——天宝龙窑。缸钵窑烧出的陶器以天宝独有的黏土作胎,用茅槎烧成的灰为釉,缸体致密而兼具透气性,最适宜做浸缸了。

水对浸缸的好歹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老妈说河水杂质多不相宜,自来水就更不用说了,不仅有漂白粉怪怪的气味,更主要是过滤消毒后的水掉了魂,做出来的浸缸要么颜色煞白难看至极,要么绵软不劲道,吃不出浸缸特有的爽脆感。家乡四面高山环抱,多得是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最适合泡浸缸了。

想做出绝佳的浸缸,老妈对选材绝不含糊,就拿萝卜浸缸来说吧,萝卜选本地的土萝卜,就是个体小小的,生吃口感略带辛辣的那种,萝卜皮厚厚的才经得住压榨、汁水辣辣的方能保证入口爽脆。搭配的辣椒也得挑本地的土辣椒,个小皮薄、辣中自带三分鲜。

要做浸缸了,先得留心天气预报,挑一个连续几天都是大晴天的日子,头天下午就开始做准备,从老屋后堂搬出几口陶缸子,里里外外洗刷干净再拿开水浇透,倒扣沥水备用。菜园里摘来一篮土辣椒,清洗后不用去蒂,倒入木盆内撒上食盐拌匀压实。

第二天一大早,从菜园里拔来一担萝卜直接挑到河边,削去菜叶,清洗干净后倒入竹晒簟赶上太阳略微摊上一会儿,晒到萝卜皮微微起皱刚好。

往缸子里放菜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说道。搬一把竹椅坐在缸子前,左手边是昨天提前腌制的或红或绿的辣椒,右手边是白白的萝卜,边上搁着一大碗蒜、一大盆生姜和一大钵盐。先往缸里投几瓣蒜和几块姜,撒一把盐,倒入一碗山泉水,丢两捧辣椒,码进一层萝卜,再撒盐、码萝卜、充辣椒……直至萝卜码齐缸沿,取几片洗净晾干的大蒜连杆带叶铺在上面,顺手盖上一个竹粿架,再搁上一块重重的黄砑石。浸缸初步完成,接下来就统统交由时间去酝酿吧。

普通酸菜十天左右就行了,浸缸非得压上半个月。时间到了,开缸,搬开黄砑石,取出竹粿架,撇去蒜叶,一股酸味弥漫开来,看,萝卜白里透着牙黄,近乎剔透,辣椒微皱中泛着水色。忍不住拈出一根萝卜,顾不上清洗一下就直接送到嘴边,“嘎吱”一口,满口生津,酸味直冲鼻腔,那酸爽!嗬,来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