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成长小组策划书修订稿

儿童成长小组策划书修订稿

儿童成长小组策划书修订稿
儿童成长小组策划书修订稿

儿童成长小组策划书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儿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

一、活动名称:“爱在舜世,情暖童心”——舜世社区儿童成长小组

二、活动主题:成长小组、文化价值、观念引导

三、活动对象:舜世社区6——12岁儿童

四、活动背景:

据了解,舜世社区多为高档公寓,居民经济条件较好,能够提供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课业辅导、教育资源方面有很大的需求性。孩子们常参加诸如英语角的公益课程,但是实际个人娱乐生活缺乏多样性与参与性。针对儿童爱玩天性与现实升学受教育压力的矛盾,我们将在有趣的社工专业小组活动中融合针对儿童成长教育新理念,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五、活动目的:

利用成长小组,为儿童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参与到趣味性的游戏中,学习到与课堂不一样的知识。让孩子们学会表达、学会讨论、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培养社区儿童自信自立的人格魅力。

六、活动理念:

1、小组动力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②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③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凝聚力。

2、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体现出下列特征:①它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②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③从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中可以肯定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3、镜中自我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发展的有机体。②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以及自我评价。③重视首属小组的作用。

七、活动意义:

1、帮助每个组员认识和了解自我的成长现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

2、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奉献,培养和激发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3、让小组成员在小组中获得快乐,并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八、小组特征:

1、次数:5次

2、时间:10月15日——11月12日每周六晚英语角课后

3、地点:舜世社区居委会二楼会议室

4、人数:10人

5、招募方法:在社区群里下通知提前宣传

九、活动计划:

第一次:10月15日

活动主题:建立关系活动时间:50分钟

第二次:10月22日

活动主题:沟通交流活动时间:50分钟

第三次:10月29日

活动主题:沟通协作活动时间:50分钟

第四次:11月5日

活动主题:感恩活动时间:50分钟

第五次:11月12日

活动主题:弥补不足,挑战未来活动时间:50分钟

十、预计困难与应变措施?

预计困难?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5、组员情绪过低,气氛沉闷;

6、在小组进行时,组员之间可能出现矛盾;

7、还有可能出现次团体。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5、对于人数问题,太多我们可以筛选,太少我们会继续招募或用我们系同学;6,对于组员情绪问题,就要靠领导者来调控,如果情绪太低,就弄一些活动来活跃一下气氛;

7、组员之间出现矛盾,很大可能说明这个小组已经到了中期了,出现矛盾很正常,对于矛盾的解决,领导者可以利用活动让矛盾淡化,例如:准备一个比赛,分成两组,让有矛盾的2个组员分到一组,让他们再同其他人的较量中形成一个团体来对抗另一个与他们敌对的团体,这样他们的矛盾就慢慢淡化了,因为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8、次团体问题,就需要领导者主动去打破这个次团体,将他们分开或再加入其他成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