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复习提纲

1.城市客运系统发展概述

(1)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

答:客运交通模式,是指客运交通方式构成的状态。每个城市依据主导交通方式及其与辅助交通方式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客运交通模式。客运交通模式类型分为:

①以私人小汽车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

②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地面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库里蒂巴;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香港;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

东京、伦敦、巴黎、莫斯科);

③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客运交通模式。

(2)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规律

答: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关系:

①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对交通的影响:单位面积上的交通发生量增大;公共交通的客运量出现“高峰更高,低谷不低”的状况;客运交通运能的增长和新的交通方式,交通设施

的建设远远跟不上运量的增长,交通紧张状况日趋严重,整个城市失去平衡与和谐;)

②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具体分为城市的人口布局、就岗位布局、经济产业布局、土地功能布局、交通形式结构等;调整和采取新的城市布局形态是缓解城市中心交通紧张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城市布局形态的形成又依赖于城市交通的发展。)

③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的用地结构包括城市各类用地比例和用地分布结构,与城市公共交通有着密切关系。合理的用地结构有利于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而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将促进用地结构的调整。)

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是影响城市客运交通最密切相关的因素,它既是产生交通需求的始点,又是促进交通供应的动力。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客运交通的发展,而发达的客运交通又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

大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人口密度、布局形态、用地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发展中的各个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客运交通

的发展;客运交通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在城市各种环境中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城市的腾飞。

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条件:基本条件:社会需要;决定条件:经济因素;活动条件:布局形态;制约条件:土地资源。

2.城市客运系统构成及特征

(1)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地面常规公交系统基本特征、作用;

答: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一般是指城市或都市圈范围内以轨道结构进行导向的公共

客运交通系统,它具有运能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同时由于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建设费用高、系统结构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城市轨

道交通的发展速度;作用: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改善交通运行环境,在强化城市用地开发、引导城市及区域空间结构有序发展及促进相关产业

进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②BRT的特征:道路运行优先化;车辆设计大型

化;车站换乘便捷化;枢纽设计引导化(即引导城市土地利用的TOD模式);线网应用广泛化;收费系统一体化。作用:缓解城市客运走廊压力,为出行者提供快速出行;弥补轨道交通建设的不足,对轨道网络进行补充;短期内迅速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保证城市客运交通可持续发展;有效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开发,促进城市形态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③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系统是指沿着固定路线,安排固定班次巡行服务于都市地区的一种使用胶

轮带动的公共汽车运输系统。它具有适应需求变化及迅速调整的弹性,运行设施方面的投资非常低廉,在整体运输体系中又可提供主力或辅助性的服务,成为应用幅度相当广泛的运输系统。

(2)如何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答: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要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客运枢纽系统规划与设计

(1) 客运枢纽的定义及基本内涵,在城市交通系

统中的作用;

答:客运枢纽是一种实现交通功能转换的场所,是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方向客流的转换点。

基本内涵:

作用:不同性质客流转换集散的场所;城市客运一体化的关键;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保障;优化城市布局的重要途径;控制居民出行时耗的重要手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客运场站选址方法及站址评价方法;

答:客运站站址的选址方法:a.根据客运站建站计划任务书,确定客运站的规模,等级和占地面积(包括站房、站前广场、停车场、绿化场地及其他用房占地面积的综合);b.调查研究拟选地点客源情况。要求拟选地点客源多且稳定可靠;同时,对货源情况亦应进行调研;c.勘测拟选地点现场,绘制地形地貌图,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测,初步估算土石挖方和填方数量;d.调查分析拟选建站地点的交通情况、道路情况燃料、水电的供应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e.调查研究拟选地点的社会、经济、文化、古迹和商贸等情况;f.估算拟选地点的房屋拆迁量的大小、

征地费用大小及所占投资的比例;g.总体评估拟选地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营运效益,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后,按最优方案选定站址。

站址评价方法(选址原则):a.应尽量靠近城市中心或市区边缘等人口集中地区,并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便于旅客乘车、乘船,以有利于旅客疏散;b.应考虑与城市交通主干道紧密衔接,接近城市公交停靠站;同时,铁路、公路和港口客运站站址应相对集中,以方便旅客换乘;c.站前应有足够大的站前广场,便于旅客集疏,并给今后扩建留有余地;d.应考虑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

e. 应考虑拆迁量少,拆迁费用少,但亦不能舍近求远,偏离城区,以免客源下降;

f. 应避开断层、山洪、滑坡和流沙等不利抗震地段;

g. 应避开危险物品、有毒物品、和粉尘污染地区,尽量远离学习、医院和化工厂;

(3) 客运场站平面布局设计:分区组成、设计要求、流线分析与流线组织;

答:客运站的分区与组成:客运区、货运区、客货运输调度指挥区、站场区、站前广场区、生产性房屋区、行政办公区、职工生活区、辅助建筑

区;

设计要求: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应紧凑,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布置站房,力求节约用地、减少拆迁、节约投资;应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分区,方便使用,方便管理,有利于有序安全营运。站内客运和业务办公用房及维修用房等应有明确的区域划分,避免客流、车流、货流交叉干扰;应根据客运站的建筑规模、所在城市的性质与客运站周围的环境,妥善安排站房、站前广场、发车位、停车场和保修车间等相互位置及平面关系,以满足各部分的使用要求。应突出站房的位置;按城市规划及交通管理的要求,单独分设车辆进站口与出站口,设置必要的引道,避免与城市干道车辆相互交叉干扰;尽量使站房朝南,以利采光,节约能源;应考虑与市内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的衔接,方便旅客换乘;应重视绿化区的分布与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站内道路应按人行道路、车行道路分别设置。流线分析:

流线:在客运站站房、候机楼(航站楼)、站前广场、站台和停车场等处,由于旅客、行包、货物、邮包以及各种车辆的集疏、进出活动,形成

一定的流动过程和流动路线。

合理地组织和设计流线,是客运站建筑设计首要的关键问题,也是评价客运站建筑设计优劣和成败的主要因素。

设计流线时,原则上应避免客流、车流和货流混杂,力求做到流线短捷、顺畅,保证旅客能迅速、方便、安全疏散,车辆安全进出站口。

流线分类:旅客流线;车辆流线;货物(行包、邮包)流线

流动方向:旅客进站流线;旅客出站流线;旅客中转流线;车辆进站流线;车辆出站流线;货物进站流线;货物出站流线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体系

答:线网规划是长远的、指导性的专项宏观规划。它强调稳定性、灵活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

a.点线面要素层次分析法:以城市结构形态和客流需求的特征为基本,将线网规划分为“点”(客流集散点、换乘节点和起终点的分布)、“线”(快速交通走廊的布局)、“面”(线网的结构

和对外出口的分布形态)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对基本的客流集散点、主要的客流分布、重要的对外辐射的方向及线网结构形态进行分层研究,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得到路网规划预选方案;然后进行路网结构特性分析和客流测试,通过对预选方案的补充、调整,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最终得到推荐方案。

b.功能层次分析:根据城市结构和组团的划分,将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网按功能分为三个层次:骨干层(与城市基本结构形态吻合,是基本线网骨架)、扩展层(在骨干层基础上向外扩展)、充实层(为了增加线网密度,提高服务水平);

c.节点-线路法逐线;

d.规划扩充法;

e.主客流方向线网规划法;

f.效率最大优化法。

(2)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选择、

答:轨道交通线网类型:

射线:线路特点:

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布线, 线路通常沿客流量最大的方向, 且客流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小。放射线通常运送大量的通勤乘客, 因而高峰期流量较大。

优点:放射线的主要优点在于其为城市最主要的交通走廊服务, 这也是放射线在许多城市广泛采用的主要原因。

缺点:主要缺点是由于线路要通过城市中心, 市内终点站的用地费用较高, 建设难度大,受到较大限制, 也给运营管理带来了难度。

规划要点:可安排部分列车在线路中间站掉头, 或将线路分为几条支线, 以扩大线路覆盖面积,分散客运能力。

径线:线路特点:

径向线连接城市郊区的两地并经过市中心, 通常相当于两条在城市中心相连的放射线。

优点:避免了在市中心出现终点站, 因而克服了放射线的缺点。

规划要点:从城市中心延伸出去的两端应尽可能具有相同的客流需求, 以尽可能充分地利

用线路的客运能力;线路所连接的城市外围两区域间最好也有一定的交通需求。

切线:切线不穿过城市中心区, 一般切于城市中心外活动最繁的地区。

圆周线:线路特点:

圆周同样服务于切向的交通出行, 与切线相似,

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外围。当圆周封闭时, 即为所谓的环线。环线为切向出行提供交通服务、连接放射线, 缩短其间的客流交换的距离, 使地铁网满足城市中各个方向的出行需求。

优点:由于环线上存在着多种出行目的的客流, 环线上不同部分及不同时段的客流都较大, 使其运营较为经济。

规划要点:由于没有终点站, 使其运营中的延误较难弥补, 从而降低了线路的可靠性; 其次, 由于线路固定的车头间隔和周期, 其速度只能是几个固定的数值左右。因此, 一些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往往避免采用环线。

支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常采用带有支线的的干线的形式。

线网构架的一般方法:

基本思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主要是指对城市背景的深入分析,对方案工程问题的比较论证,对远景各种边界条件的合理判断等。定量分析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预测模型,对远景交通需求分布进行预测。

线网构架的3类别、3层次:①“面”的分析即整

体形态控制,拟定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②“点”的分析即线网服务对象的甄选,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分析;③“线”的分析即交通走廊分析,线网内各线路可能的路径分析。

线网构架的一般方法:

第一阶段:方案构思:根据线网规划范围与要求,分析城市结构形态与客流特征,进行“点”、“线”、“面”层次分析,通过现场勘探,广泛搜集资料,从宏观入手对线网方案进行初始研究,构思线网方案。

第二阶段:归纳提炼:对初始构思方案进行分类归纳后,又经内部筛选提炼,推出其中的部分方案,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并要求提出补充方案。经过以上“筛选—方案补充—再筛选”的提炼过程,形成基础方案。

第三阶段:方案预选:以基础方案为基础,以线网规划的技术政策和规划原则为指导,根据合理规模和基本构思要求,又进一步选择出几个典型的、不同线路走向和不同构架类型的方案,成为初步预选方案。

第四阶段:预选方案分析与交通测试:前几阶段的方案深化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从这一阶段开

始,需要通过定量分析对方案作进一步的论证,用交通模型进行测试,进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阶段。

第五阶段:调整补充预选方案,并选出候选方案:通过分析和测试,预选方案均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之处,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完善。对补充方案进行同等条件下的交通测试,进一步以定量分析论证,确认补充方案是优化方案,并推荐为候选方案。

第六阶段:推荐最终方案:在以上定性与定量分析基础上,又采用线网方案评价系统,对预选方案分组评价、排序,推选出优化方案。

(3)线网合理规模研究及线网综合评价体系。答:所谓合理规模,实际上就是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的供给水平。线网合理规模就是线路长度总量的宏观控制。研究和寻求经济而有效的规模,可防止盲目性;同时使线网方案比较时,具有同等量级的可比性,所以线网合理规模分析是线网规划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点。

线网方案综合评价:准则:线网的结构特征;线网的运营效果;线网的实施条件;线网的社会效

益;战略发展目标。

轨道交通线网评价体系应由3个层次、5个子系统、18个指标构成:

线网总长、中心区线网密度、非直线系数、换乘节点数、覆盖中心区面积率、与大型客流集散点衔接数量、日客运总量、客流断面不均衡系数、换乘系数、线路负荷强度、工程难易程度、近期线网的实施性、公交平均出行时间、公交出行比例、平均机动车速、与土地利用吻合程度、沿线土地开发价值、线网的发展适应性;

(4)轨道交通换乘方式与轨道枢纽布局模式主要特征与选择

答:换乘方式:站台换乘、结点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混合换乘和站外换乘等六种形式;轨道枢纽布局模式:并列式、行列式、十字型、T 型、L型、H型和混合型等七种形式。

(5)线路敷设方式特征与选择

答:地下线:轨道交通地下线的建设一般选择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它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线路敷设方式。地下线埋置深度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地下构筑物情况确定。在城市中,一般以浅埋为好。在工程方案制定时,要由浅入深进行选择比较,由此确定最佳方案。

地面线:轨道交通地面线是造价最低的一种敷设方式,一般敷设在有条件的城市道路或郊区野外。为保证轨道交通车辆的快速运行,一般为专用道形式,与城市道路相交时,一般应设置为立

交。穿越市中心的城市轨道交通线一般很少设置地面线,主要原因是市区一般用地较为紧张,道路交叉口较多,干扰较大。在连接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或城市边缘地带,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地面线,以减少工程造价。

高架线:高架线是介于地面和地下之间的一种线路,既保持了专用道的形式,占地较少,又对城市交通干扰较小。高架线是城市轨道交通中一种重要的线路敷设方式。高架区段中的高架桥是永久性的城市建筑,结构寿命要求按50 年以上来考虑。

5.快速公交系统规划与设计

(1) 线路规划的方法

答: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因而在其线路网规划前需要匡算线网总规模和线路条数;

分析公交客流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公交客运走廊,如有轨道线路的话需明确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关系,确定适合布设快速公交线路的通道。期间需结合公交客运枢纽的布局特征,相互协调反馈;

分析快速公交通道上客流的出行特征,确定每条快速公交线路的长度,在服务分区的基础上布设具体线路;

形成初步的快速公交线网后,检验是否符合线网总规模、线路条数的要求,并对线网指标进行评价,以此不断优化调整直至形成线网规划方案。(2)线路形式的特征与适用的城市环境

答:①穿越形线路:穿越市中心区的线路,使车辆调度、交通的集散较为方便,直接满足城市中心区的运量需求,用以形成都市快速干线公交系统的主干线。

通常这种线路形态不考虑与其它地区间的联系,因此容易造成城市中心区过多的转车次数,增加转乘的不方便并且增加了市中心的交通负荷。如果快速公交采用这种形态的线路,通常是单独使用快速公交,并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骨干作用。

②衔扣形线路:由呈L 状的线路穿过市中心区,以成对相扣的方式形成路网,这种路网具有平衡路线两端运量、减少转车次数、使整体系统运转更具弹性的优点。

与网格状线网相比,衔扣形线网形态可同时服务

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两个方向的客运需求,而网格状线网需东西向及南北向之穿越形线路都布设完成之后,才能发挥穿越形路网形态的功能;与辐射状路网相较,它的折线形线路在市中心区附近相互衔扣,使其服务范围可涵盖较大的面积,又可以满足市中心区外部运输走廊部分的客运需求,因此线路布设具有很大的弹性。与前述的穿越形线路一样。如果快速公交采用这种形式的线路,通常是单独使用快速公交,并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骨干作用。

③切线形线路

垂直于穿越性线路或衔扣形线路,服务非向心的特殊客运需要,这种路线为不经过市中心区的过境路线,通常为外围边缘区的两个重要节点之间的连线。如果快速公交采用这种形态的线路,通常情况下轨道交通为穿越性线路或衔扣性线路,承担大部分向心客流,而不经过中心区的客流由则由快速公交的切线形线路承担。

④主支形线路或接驳形线路

这种线路为主干线的延伸,主线与支线属于同一快速干线系统,主线一般为轨道交通,支线为快速公交线路,通常服务运输需求比较少的地区,

满足接驳的旅运需求。由于城市边缘或是城市新开发区,建设快速公交所需要的道路条件较成熟。因此可以使用快速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来降低投资与公交运营成本。快速公交的终点与轨道交通的起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⑤环状线路:城市外围,以中心区外一定半径范围,成封闭环状的线路。通常配合环状线路的是连通城市的各个重要节点的轨道交通或快速公交的辐射线路或穿越性线路,并作为其它线路的辅助线路。环线的基本作用是弥补放射形快速干线网结构的不足,起到缓解市中心客流的作用,减轻市中心区线路的负荷,并提高环线方向乘客的直达性。一般情况下环线客流需求快速公交就能满足,且可以利用城市环状快速路,给快速公交提供较好的运营环境。

(3)快速公交专用道与站点的形式选择

答:快速公交站点形式依据道路断面特征、道路隔离带的布置形式以及专用道的位置,分为

港湾式、侧式或岛侧式、岛式。

①港湾式:为了避免对其他公交车产生干扰,专用道在最外侧车道的线路通常设成港湾式,压缩该处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将站点处的非机动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计划书-(1)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计划书 2012 —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授课对象物流本2010级 开课单位交通学院 指导教师刘立辉 开课时间 5月6日——5月19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院系部领导签字

一、课程设计题目 ××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发现、分析现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的工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 1)能够正确运用物流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环节、流程、市场入手对物流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3)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1、课程设计的目标 对××市(××区)的物流业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为××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课程设计的内容 ××市(××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评价;制定战略目标;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3、课程设计的方式 提交《××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报告书。 四、课程设计的要求 1、时间进度要求

1)2013年5月6日——12日完成工厂、商业、物流企业等单位的调研,实地考察××市的地形、地貌等。 2)2013年5月13日——15日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2013年5月16日——17日完成报告书的初稿。 4)2013年5月18日——19日完成报告书的修改。 2、质量要求 字数在5000字——6000字。内容符合××市(××区)物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市的物流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报告书的格式 1、报告书的组成部分 封面、目录、报告书正文、参考文献,其中封面写明课程设计题目、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以及完成时间(格式见最后一页)。 2、字体、字号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宋体、小二、加粗。 2)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以及完成时间:宋体、小三、加粗。 3)正文标题:一级、二级、三级标题格式分别为:宋体加粗四号、小四、 五号。 4)正文内容及参考文献:宋体五号。 5)段落间距:单倍行距,段前间距0行,段后间距0行 6)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均为2.54cm,左、右页边距均为3.17cm。 7)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具体格式如下: 1)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 终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译著:作者.书名[M]. 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论文集:作者. 文题[A]. 编者. 文集[C]. 出版地:出版者,出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交通灯控制系统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书 课题名交通灯控制系统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 指导教师 ______ 日期 _________

目录 1 设计目的 (1) 2 设计内容 (1) 3 设计要求 (1) 4 设计原理与硬件电路 (2) 5 程序流程图 (4) 6 程序代码 (4) 7 程序及硬件系统调试情况 (8) 8 设计总结与体会 (9) 9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目的 电子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统一的一个环节,是真正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交通灯能保证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控制交通状况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交通灯是采用计算机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控制的。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广泛用于十字路口,车站, 码头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出行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使得交通灯的功能多样化,远远超过老式交通灯, 交通灯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交通灯的功能。诸如闪烁警示、鸣笛警示,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倒计时显示,所有这些,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还可以根据主、次干道的交通状况的不同任意设置各自的不同的通行时间。或者给红绿色盲声音警示的人性化设计。现在的交通灯系统很多都增加了智能控制环节,比如对闯红灯的车辆进行拍照。当某方向红灯亮时,此时相应的传感器开始工作,当有车辆通过时,照相机就把车辆拍下。 要将交通灯系统产品化,应该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应该在程序中增加一些可以人为改变的参数,以便客户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调节交通灯。因此,研究交通灯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2 设计内容 交通灯控制系统 利用8253定时器、8255等接口,设计一电路,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要求能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应急控制。 3 设计要求 在Proteus环境下,结合课程设计题目,设计硬件原理图,搭建硬件电路 软件设计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 物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 院系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01 月19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题目: 物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 一、课程所属类型及所服务专业 本课程所属类型为专业课;所服务专业为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特点的重要手段。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物料出库数据进行EIQ数据分析,通过应用相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通过一周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等步骤,初步了解物流中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三、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熟悉物流中心的相关知识。 2. 收集、整理物流中心的背景资料。 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课程设计论文。 四、时间安排: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内容 完成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一个月发货清单数据的相关分析;详细说明及数据附录见《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的发货数据,运用EIQ的分析步骤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结合物流中心管理的一些理论提出改进措施。 二、具体要求 根据课程设计结构框架安排课程设计的各章节内容,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EIQ分析方法概述 简要描述EIQ分析的内容和目的、EIQ分析的功能等 2.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的现状与数据收集 描述该公司简介、该公司物流中心作业的现状、该公司物流中心作业数据的收集和汇总等内容。 3.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EIQ分析的过程及结果 (1)EQ分析与EN分析 (2)IQ分析与IK分析 (3)存货ABC分析和顾客ABC分析 (4)作业的改进措施 三、设计工作要求 1. 设计成果要求全部手写,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格式规范; 2. 分析评价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3. 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成果。 案例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是1988年由原中国邮电部、武汉市政府和荷兰飞利浦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现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荷兰德拉克控股公司共同经营,是当今中国产品规格最齐备、生产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光纤光缆专业制造和研究开发企业。公司位于武汉市关山二路四号,地处风景秀丽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达十四万平方米。 长飞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厂房和生产设备,采用世界先进的光纤光缆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于1993年率先在通信制造行业中获得了国际标准ISO 9002系列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2年,长飞公司将质量管理体系转换为ISO 9001:2000版国际标准。2004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 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 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willieyang 学号: 班级: 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2015 年 12 月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 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willieyang 学号: 班级: 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适用对象:交通运输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信息系统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专门的实践训练,选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道路运输信息系统案例,对某公司(运输、物流)的信息系统现状、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信息系统方案,并进行信息系统平台的分析、设计与构造,达到公司不同用户信息系统需求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与内容 题目自选,并进一步具体化,一人一题,如: 1、某公司(零担、整车、集装箱)货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某公司(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公路客运订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4、某运输公司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 5、出租车行业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6、公交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造 7、公交计划排班信息系统的设计 8、某大型活动车辆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报告内容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问题背景 2.信息系统分析 3.信息系统设计 4.总结 四、课程设计(论文)时间及进度安排 1.时间: 两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六、十七周 2.进度安排: 确定主题;调查、收集信息:3天 系统分析:3天 系统设计:5天 解决实际问题或建议:2天 撰写报告、总结:1天 (此部分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设计具体内容,详细安排) 3.成果提交: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902 学号:U5 姓名:姚崇富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

第一章设计概述 1.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1.3设计内容 1.3.1 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1.3.2 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1.4 设计成果 1.4.1 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1.4.2 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第二章设计资料 2.1 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引言 (4) 2.系统规划 (4) 2.1系统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4) 2.2单位现状,预测发展,规划阶段性安排 (6) 2.3可行性分析 (7) 3.系统分析 (8) 3.1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9) 3.2功能/数据分析 (11) 3.3业务流程分析 (14) 3.4数据流程分析 (15) 4.系统设计 (18) 4.1系统设计模块图 (18) 4.2代码设计 (19) 4.3系统平台设计 (22) 4.4数据模型详细设计 (24) 4.5输入/输出与用户界面设计 (25) 5.课程设计心得 (26) 6.参考资料 (26)

1.引言 九曳供应链(全名上海久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互联网供应链公司。其大量使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专注生鲜冷链食品供应链运营。其管理体系基于信息系统平台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涵盖了B2B与B2C业务形态,主要服务有:生鲜冷链云仓、冷链干支线运输、生鲜宅配,以及包装方案、运营方案、销售方案、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等咨询业务,同时也免费向合作商家提供信息系统。 九曳供应链冷链服务网络基于全国云仓体系打造,目前已在运行的云仓、物流中心达11处,基于云仓打造的干支线运输线路达600多条,基于云仓冷链打造的宅配体系已覆盖全国市级以上城市84%。云仓内可支持8个温区管控,包括鲜花、红酒、冰激凌、鲜奶、各种果蔬、海鲜、肉类加工品等。 关键词:九曳供应链,系统设计,物流 案列背景: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共享经济被广泛应用,互联网及移动技术融入到各行各业,生鲜电商市场也是风起云涌。但生鲜电商市场发展严重依赖于冷链物流的发展 2.系统规划 2.1系统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2.1.1初步调查 ①用户需求分析:因为百姓的生活质量在提高,所以对生鲜冷链食品等需求很大,客户都希望生鲜冷链食品更加丰富,更加新鲜,更加安全, ②组织概括:信息系统平台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涵盖了B2B与B2C业务形态,主要服务有:生鲜冷链云仓、冷链干支线运输、生鲜宅配,以及包装方案、运营方案、销售方案、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等咨询业务,同时也免费向合作商家提供信息系统。 ③存在的问题: ⑴.最后一公里配送难(脱冷配送) ⑵.无全网型第三方B2C冷链体系(自建成本高) ⑶.物流,快递环节多,无温控,耗损高 ⑷.传统冷链物流体系,无B2C服务能力 ⑸.冷链资源分散,集约程度低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 起止日期:2013 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 月28 日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28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传动方案拟定 (2) 二、电动机的选择 (2) 三、运动、动力学参数计算 (4)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 五、轴的设计 (13) 六、轴承的寿命校核 (26) 七、键联接强度校核计算 (28) 八、润滑方式,润滑剂以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29) 九、减速箱体结构尺寸 (30) 十、设计小结 (31) 十一、参考文献 (32)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传动方案拟定 设计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工作条件: 带式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转;空载启动,工作载荷较平稳;输送带工作速度v 的允许误差为±5%;二班制(每班工作8h ),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大修为2~3年,大批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220 V 。 (1) 原始数据:运输机工作周转矩F=3100N ;带速n=45r/min 滚筒直径D=340mm 二、电动机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工作机所需功率: P W =FV/1000 因为60/D V n π= ,把数据带入式子中得n=45r/min,所以 P W =3100×0.8/1000=2.48kW (2)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注释及说明 F=3100N n=45r/min D=340mm P W =2.48kW

城市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 城市交通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城市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课程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0 指导教师:.李爱增、吴冰花、张蕾 设计教室:.10#B504、505 幵始时间:2016年06月工日 完成时间:型⑥年也月3 B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一月一日

1 ?交通生成预测 (1) 1.1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 (1) 1.1.1理论知识 (1) 1.1.2分部计算过程 (1) 1.2发生与吸引预测 (5) 1.2.1理论知识 (5) 1.2.2分部计算过程 (6) 2 .......................................................................................................................................................................... 交通分布预测.. (9) 2.1理论知识 (9) 22计算过程 (10) 3. 交通方式划分 (13) 3.1换算基础资料 (13) 3.2分部计算过程 (16) 4. 交通分配 (16) 4.1理论知识 (16) 4.2分布计算过程 (17) 4.3预测结果 (18) 5. 设计小结 (18) 5.1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9) 5.2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需求预测的认识及看法 (19) 5.3设计收获及感想体会 (19)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 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 - ):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 -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

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天津理工大学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 课程设计

目录 配送中心设施选址 (4) 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 (4) 该配送中心在地图上标注的结果 (6) 组织结构设计 (6) 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 (6) 该配送中心的职能部门以及相应的职能 (8) 作业流程设计 (8)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 (8) 总体布局规划 (13) 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职能部门 (13) SLP分析方法相关介绍 (13) SLP工作原理 (13) SLP程序模式 (13) 该配送本中心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14) 绘制该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 (15) 物流关系分析 (15) 配送中心物流从至表 (15) 配送中心对流物流流量表 (16)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16) 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 (23)

物流相关表 (24)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25) 准备条件 (25)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25) 作业单位综合关系图 (27)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 (27)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 (31)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31) 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 (33) 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 (34)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34)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36)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平面布置图 (36) 总结 (37) 参考文献 (38)

1、配送中心设施选址 (1)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 由区域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表1.1所示和图1.1所示。 图1— 1各零售商的空间位置及需求调查分析图 图1— 1 由公式??? ? ??? ==∑∑∑∑====n j n j j j j j j n j n j j j j j j w a y w a y w a x w a x 1111//和该配送中心的区域资料最终得算式(此处配送中心 送至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所需运输率均相等)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2015 年月日

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开放天空”进程的加快,我国民航运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放的航空运输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进入中国,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成为各家航空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如何打造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主要介绍分析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航空公司以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关键词: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 Abstract:As the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peeding up of the "open skies", China'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Open air transport market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foreign airlines to China, will be more competitive.An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access to 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How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come the airlines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and solve the important problem, and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lies in how to build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The following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ain Air China, China Eastern airlines and China southern three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专业方向: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系 2012年12月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等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的相关技能,并且还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及查阅资料,根据物流战略规划所学内容,完成对实际物流公司案例的解 析和物流战略选择。 2.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按照物流系统的流程及分析方法,踏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 3.编写《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根据格式要求整理出完整的书面报告。报告用 A4/16K纸打印,要求格式工整,绘图制表规范清晰,并清晰附上资料来源,原则上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4.课程设计完成过程中如有需要可适当利用各种绘图制表工具,如Visio、word画图等。 5.本次课程设计允许分组完成,每组3-4人皆可,分组完成的课程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报告》 中明确每名小组成员具体负责的任务内容,以供老师答辩及评定等级时参考。 6.本次课程设计允许适当借鉴网上所查分析实例,但必须绝大部分为自主完成。若发现有两个 不同小组间有抄袭嫌疑,则两个小组的所有同学的成绩均为零分。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1.搜集资料:根据选题,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工作。 2.案例分析: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案例分析。 3.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企业背景介绍 2)企业现状分析: a)外部环境分析(宏观外部环境—PEST分析和微观外部环境—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b)内部环境分析(企业资源分析)。 c)综合分析(SWOT分析)。 3)企业物流战略选择。 4)企业发展展望。 5)课程设计小结 四、时间安排; 1.阶段1——选题指导(1天)

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咸阳客运站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咸阳客运站工艺设计书 (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12000人次)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1月 二〇一四年一月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1行政区域概况 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东经107°39′-109°11′、北纬34°9′-35°34′。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的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南北长117-119千米,东西宽65-106千米,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总人口535万人(2009年)。辖秦都、渭城、杨陵3个区,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淳化、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武功10个县,代管兴平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秦都区。(杨陵区实际由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辖)地处关中盆地、黄土高原过渡区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最高点石门山峰海拔1885.3米,最低处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南境。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年降水量540~630毫米,年均气温13℃左右,1月均温-5.1~2.9℃,7月均温20.2~27℃。古迹有古邰国、秦咸阳、郑国渠,汉、唐帝王陵20余座,各种砖、木、铁塔等。革命纪念地有淳化、旬邑烈士陵园、爷台山、安吴堡青训班旧址等。 2006年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和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武功10个县,共104个镇,62个乡,16个街道办事处,2850个村民委员会,148个社区居委会。咸阳市概况】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建都之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帝王陵就有21座。工业以电子、纺织为主,有全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厂和偏转线圈厂,棉毛纺、印染、服装、医药保健品也很驰名。 - 1 -

课程设计-基于PLC控制的交通红绿灯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交通红绿灯PLC控制系统 班级:工学院机电1003班 指导老师: _________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2013年6月28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不断增加,城市人多、车多道路少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实现交通道路的管理,在各个道口安装红路灯已经成为了疏导交通车辆最为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了按车流量规模给定绿灯时长,达到最大限度的车辆放行,减少十字路口的车辆滞流,缓解交通拥挤以实现最优控制,从而提高交通控制系统的效率。 PLC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并广泛用于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中。由于PLC具有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的定时器资源十分丰富,可对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渐进式”信号灯进行精确控制,能够方便实现对多岔路口红绿灯的控制,因此PLC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交通灯系统中。 PLC还具有通讯联网功能,可将同一条道路上的信号灯连成一局域网进行统一调度管理,缩短车辆通行等候时间,实现科学化管理。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PLC应用系统中,PLC大都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设计使用的。 【关键词】 PLC;交通灯;控制系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PLC及WinCC介绍 (1) 1.1.1 PLC简单概述 (1) 1.1.2 WinCC介绍 (2) 1.2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任务 (3)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1.4 方案设计 (4) 第二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况 (5) 2.1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实际情况描述 (5) 2.1.1 控制任务要求 (5) 2.2 结合十字路口交通灯的路况画出模拟图 (5) 2.3交通灯控制流程图 (6) 第三章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 (7) 3.1可编程控制器I/O端口分配 (7) 3.2 PLC的外部接线图 (7) 3.2.1输入/输出接线列表 (7) 3.2.2 PLC外部接线原理图 (7) 3.3程序梯形图及其说明 (8) 第四章十字路口交通灯的组态控制过程 (12) 4.1工程的建立和变量定义 (12) 4.1.1 工程的建立 (12) 4.1.2 变量的定义 (12) 4.2组态画面的建立 (12) 4.3 MOVEX1~MOVEY2的脚本编辑 (13) 第五章小组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附表:PLC梯形图指令表 (16) 附图:交通红绿灯PLC控制系统实验相片 (18)

试议物流设施规划课程设计

目录

6.主要作业单位所需面积及要求计算

1.物料品种、规格、数量及车船型分析 1.1物料品种 由已知条件得物料品种包括集装箱、件杂货和棉花包。 1.2规格分析 20英尺集装箱占集装箱总数的60%,40英尺集装箱占集装箱总数的40%。每个标准箱载重量为5~10吨,以后的计算中折中取8吨。 1.3数量分析 1.集装箱年吞量为20万TEU,其中重箱占68%,空箱占32%,拆装箱占15%,冷藏箱占2%。 2.件杂货年吞吐量为200万吨。 3.棉花包略。

1.4车船型分析 1.集装箱船型:现行河港以30TEU的集装箱自航船为主,船的尺寸为 ??。 499.8 2.2m 2.件杂货船型:目前件杂货驳船以载重量为500t的为主,其尺寸为478.8 2.5m ??。 2.集装箱、件杂货作业流程分析 2.1 集装箱作业流程分析 集装箱作业流程为:船——门桥式起重机——集装箱卡车——轨道龙门起重机或空箱堆高机。 2.2件杂货作业流程分析 件杂货作业流程为:船——固定式回转起重机——平板车——轮胎式流动起重机。 3.作业单位分析及辅助作业单位分析 3.1集装箱作业单位 集装箱作业单位有:集装箱码头、集装箱重箱堆场、集装箱空箱堆场、拆装箱堆场。 3.2件杂货作业单位 件杂货作业单位有:件杂货码头、件杂货堆场。

3.3辅助作业单位分析 辅助作业单位有:商务中心大楼、综合楼、前方调度楼、集装箱检验场地、洗箱场地、辅助用房、停车场。 4.作业时间及生产率要求分析 4.1作业时间分析 T:320天; 1)码头年工作日 Y T:查国家标准为350~365天,取为360天; 2)堆场年工作日 YK T:查国家标准为350~365天,取为360天; 3)拆装箱库年工作日 YK t:查国家标准为22~24小时,取为23小时; 4)码头昼夜工作时间 g t:大约为3~5小时,取为3小时; 5)船舶装卸辅助作业及离靠岸时间 f t:查《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表5.8.9-1,取为8天; 6)重箱平均堆存期 dc t:查《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表5.8.9-1,取为10天;7)空箱平均堆存期 dc t:查《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表5.8.9-1,取为3天; 8)冷藏箱平均堆存期 dc t:查国家标准为3~5天,取为3天; 9)拆装箱平均堆存期 dc t:查《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表5.8.9-3,取为8天?10)件杂货平均堆存期 dc 4.2生产率要求分析 A:查《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表5.8.5,取为60%; 1)泊位有效利用率 p P:由所选机器性能决定,取为20自然箱/小2)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装卸效率 1 时;

PLC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控制对象概述 (1) 1.1 皮带运输机用途、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1) 1.1.1 皮带运输机用途 (1) 1.1.2 皮带运输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1) 1.2 控制对象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1) 1.3 本课题应完成的设计工作 (2) 第2章控制方案论证 (3) 2.1 继电器控制方案 (3) 2.2 单片机控制方案 (3) 2.3 PLC控制方案 (4) 2.4 结论 (4) 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5) 3.1 电机及元件选择 (5) 3.2 电路设计 (5) 3.2.1 主电路设计 (5) 3.2.2 PLC I/O 接线图设计 (6) 第4章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7) 4.1 程序组成部分 (7) 4.2 主程序 (7) 4.3 公用子程序 (8) 4.4 手动公用子程序 (8) 4.5 自动公用子程序 (9) 4.6 M1电机故障子程序 (10) 4.7 M2电机故障子程序 (11) 4.8 M3电机故障子程序 (12) 4.9 M4电机故障子程序 (12) 第5章程序调试 (13) 第6章体会心得 (14) 附录 (15) 参考资料 (18)

第1章控制对象概述 1.1 皮带运输机用途、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1.1.1 皮带运输机用途 皮带输送机可以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露天采矿场及选矿厂中,在矿山的井下巷道、矿井地面运输系统中,皮带输送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皮带输送机的使用都非常方便。皮带输送机是以连续摩擦驱动的方式用来运输物料。那么皮带输送机的主要是由输送带和驱动装置组成的。皮带输送机具有输送量大、结构简单优点,它广泛地应用在矿山、冶金、煤炭等部门,用来输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以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他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型式的作业线需要。 皮带运输机的驱动装置由单个或多个驱动滚筒驱动,驱动电机也可以是单个电机或多个电机驱动。一般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液力偶合器、制动器或逆止器等组成。偶合器的作用是改善皮带运输机的启动性能。制动器和逆止器是为了防止当皮带运输机停机时皮带向下滑动。 皮带运输机是散料连续运输机械,是应用于短距离连续运输的的重要机械设备。 1.1.2 皮带运输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皮带输送机的主要是由输送带和驱动装置组成的。主要介绍驱动装置即四台电动机的运动情况。皮带运输机由4台皮带机组成,4台皮带机分别用4台电动机(M1~M4)拖动。皮带输送机是以连续摩擦驱动的方式用来运输物料,通过控制4台电动机的运动,来控制传输物料。 1.2 控制对象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皮带运输机由4台皮带机组成,4台皮带机分别用4台电动机(M1~M4)拖动,如图1所示。

交通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目录 1 线性规划 (1) 1.1 模型及分析 (1) 1.2 Matlab求解方法 (2) 1.3 Lingo求解方法 (3) 2 运输规划 (5) 2.1 模型及分析 (5) 2.2 Lingo求解方法 (6) 3 整数规划 (8) 3.1 模型及分析 (9) 3.2 LINGGO求解方法 (9) 4 图与网络分析 (11) 4.1 模型及分析 (11) 4.2 Matlab求解方法 (11) 5 预测分析 (14) 5.1 货运量预测 (14) 5.1.1 模型及分析 (14) 5.1.2 R软件求解方法 (14) 5.1.3 Excel求解方法 (15) 5.2 综合客运量预测 (17) 5.2.1模型及分析 (17) 5.2.2用Excel里的模型求解 (17) 6参考文献 (19)

1 线性规划 某地段的地面剖面图如图1所示(折线ABCD ),拟在AD 之间修建一条公路。修筑公路除一般的建造费用外,由于填挖土方不平衡而需要增加的额外费用为1=6M V ??元/m3 ,其中V ?为填挖不平衡土方量(公路填挖宽度为10m );由于纵坡而引起汽车额外的油料费用(设计年限内的总费用)为2=3000i M ?元/m ,其中i 为纵坡度。问如何设计纵坡才能使这些附加的费用为最少? 要求最大纵坡不大于10%,并且1230,0,0i i i ≥≤≥。因坡度不大,公路长度可按水平距离计算,即' '' ' 400AB B C C D m ===。 20 50 100 高程(m) 400800 1200 水平距离(m) A i 1 B C D C′ X 1 i 2 X 2i 3 B′ 图1 某路段的地面线高程 1.1 模型及分析 原问题可用如下的数学模型来表达: ()1212min 240001206000z x x x x =--+- 12121212901040..50500 x x x x s t x x x x ≤??≥??-≤??≥??≤?-≥??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 1002 学号: U1 姓名:左康 指导教师:高健智 日期: 2013年3月5日

进口道方 向右转直行左转总计东进口7002002西进口 南进口44264 北进口230 对机动车增长的拟合计算 根据已知资料,初步整理整理出所需数据。即可据所得数据绘制出机动车增长曲线。

图表3 机动车增长 用线形拟合PHV 的时间分布曲线可得到公式 x y 036.05.2407+= 二、 通行能力计算 1.机动车通行能力 该路口为十字形交叉口,其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而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分析路口现状图,各车道在交叉口处均为双向四车道,可认为各进口道均有一条直左、直右车道,且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流比例取50%。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确定的停车线法,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13600[()/1]/s s g is c N t t t t ?=-+ 式中:c t ——信号周期(s);

g t ——信号周期内绿灯时间(s); 1t ——排队后第一辆车启动并通过停车线的时间(s); is t ——直行或右转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间隔(s); s ?——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 根据给定的信号周期及绿灯时间,东西向进口道通行能力相同,南北向进口道通行能力相同。 1) 东西向进口道 直右车道: 其通行能力sr ew s N N =。 由c t =110s, g t =60s, =, 1t =,s ?=。代入公式得 485.98/srew s N N pcu h == 直左车道: 其通行能力按公式' (1/2)slew s l N N β=-计算。 其中,' 0.5l β=。故slew N =h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