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全国考研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陈先奎 杨凤城)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06全国考研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陈先奎 杨凤城)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提出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原则,哲学的历史悠久,学派纷呈,哲学基本问题为我们划分哲学上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同时它也是我们反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

(2)哲学基本问题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也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二、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核心概念

1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意识形态。

2 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基本原理

1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要首先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2)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是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二是它的阶级性,公开声明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斗争性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有所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依据: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精华。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要求:第一,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第二,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提高全党的总体水平;第三,始终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全球意识;第四,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第五,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第六,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4)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本章常考知识点

从历年命题特点来看,本章属于历年考试命题中必有的章节。近几年的考题,较多的是对一些名言实质的判断,如“画饼充饥”、“意念移物”、“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等等,前几年命题较多的是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名言的认定,对机械唯物主义名言的认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认定,以及对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特点的认定,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点的认定等等,如“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对“世界统一于存在”、“世界是观念的集合”、“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世界是感觉的复合”、“我思故我在”、“存在就是被感知”、“万物皆备于我”、“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名言实质的认定。

总之,本章历年命题的常考点是:(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点的认定;(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不同的特点的认定;(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同观点的认定;(4)唯物主义不同形态的认定;(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理论特征、基本特征的认定。

本章很少出大题,仅在1998年出过一道辨析题,“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二、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本章去年没有考题。

三、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要能够辨别分析哲理名言中,尤其是东西方古代哲学名言中或者目前流行的哲学观点中所表现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产生根源,复习重点放在选择题上。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哲学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科学之科学

C 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 世界观

的理论体系

2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

说明()

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3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

A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4 哲学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

一性的问题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 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5 马克思主义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

A 思维

B 物质

C 存在

D 实践

6 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 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 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D 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7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脱离

B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 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 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8 中国唐代哲学家刘禹锡提出:“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这种观点是()

A 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9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

性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

D 对意识有无能动性

的不同回答

10 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A 多元论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 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B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C 求真务实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2 马克思在哲学上最伟大的贡献是()

A 创立了唯物史观

B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C 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

D 确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A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B 把辩证法与唯物主

义统一起来

C 把哲学与无产阶级统一起来

D 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

14 “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15 “心想事成“这一观点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16 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

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17 “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最终将导致()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教条主义

D 折衷主义

18 《易传》说:“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无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是() A 相对主义的观点B 辩证法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二元论的观点

19 “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本身的主观映象。”这一观点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20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是()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D 二元论和诡辩论

21 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

A 发扬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本

B 反对科学和理性,提

倡非理性主义

C 高扬人的主体精神

D 反对科学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

22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

A 辩证法的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 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B 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C 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D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24 “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候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一观点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5 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 理在事先

B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C 万物皆备于我

D 上帝创造世界

26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 心外无物

B 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C 物是感觉的复合

D 世界是绝对理念的产物

27 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一观点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28 “天命难违”的观点是()

A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9 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 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B 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

相分裂

C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

D 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

30 哲学上的二元论是()

A 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B 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导致唯心主义的

哲学派别

C 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

D 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

31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 先验论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 经验论的观点

32 “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这一观点()

A 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

B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 科学主义的观点

33 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B 物质和意识是相

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C 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D 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

34 主观唯心主义最终导致()

A 唯我论

B 个人中心主义

C 唯意志论

D 超人意识 35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

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近代哲学具有的共同的特点()

A 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

B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脱离

C 都是不可知论哲学

D 都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2 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A 具有形而上学性

B 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C 机械性

D 唯心主义历史观

3 任何哲学都是()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4 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A 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组成部分

B 世界观、历史

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

C 世界观和历史观可以代替人生观

D 人生观是世界观和

历史观的现实表现

5 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

A 世界是可知的

B 世界是不可知的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

6 一切包含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

A 世界是物质的

B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 世界是统一的

D 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7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B 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C “理在事先”

D 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 它以科学的世界观为理论核心

B 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C 它以改变世界为哲学的根本目的

D 它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形态

9 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 物是感觉的复合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经验是世界最终的构成要素

D 心外无物

10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A 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B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

而变化起

C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D 经验是认识真理性的

最终判断标准

11 一切唯心主义是()

A 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

B 都是不可知论

C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论路线

D 认为绝对精神

产生万物

12 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 物是感觉的复合

B 感觉是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屏障

C 理在事先

D 心外无物

1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

A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

B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的

批判的

C 马克思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

D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4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有()

A 反对科学和理性

B 提倡非理性主义

C 提倡以人为本

D 把科学技术看作是当代人非人化的根

15 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

A 一元论哲学

B 决定论哲学

C 坚持物质第一性

D 能动的反映论

16 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

A 坚持意识第一性

B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C 一元论哲学

D 可知论哲学

17 “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 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 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C 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D 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18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有()

A 把感觉当作主客观之间的桥梁

B 把感觉当作主客观之间的屏障

C 把理性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绝对

D 把感觉夸大为派生物质的根源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这是因为()

A 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C 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D 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待一切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A 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

B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C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D 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这是因为()

A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B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2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说()

A 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总是与它的时代相互作用的

C 哲学用它特有的方式反映和把握时代

D 哲学要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B 具体科学证实了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C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充分吸取和总结具体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D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指导具体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

24 近代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 不可知论

B 形而上学性

C 机械性

D 唯心史观

25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使人()

A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

B 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

C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 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6 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是()

A 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

B 反动的剥削阶级的拥护和支持

C 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片面化和僵化

D 主观与客观相背离

27 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的伟大意义是()

A 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B 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C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D 使社会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28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 吾心即是宇宙

B 万物皆备于我

C 心外无物

D 物是观念的复合

29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成独立自主的客观存在,当作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 万物归于理

B 理念生万物

C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D 上帝造万物

三、分析题

1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

2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飞跃的进程。

3 怎样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

4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5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6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7 运用所学的有关哲学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原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原。

——摘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

材料2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来源同材料1

材料3

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忿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摘自霍布斯的《利维坦》

材料4

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5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同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的不同哲学倾向和共同特点;

(2)材料3、材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

(3)材料4、材料5的不同哲学倾向;

(4)材料5同材料1、材料3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8 以下是关于唯心主义的有关材料:

材料1

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集》)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摘自《传习录》

材料2

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知而为天,地得知而为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摘自《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

材料3

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

——摘自《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简析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2)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3)谈谈对材料3的理解。

9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作出了各自的解释,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一书载:“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材料2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意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3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请回答:

(1)材料1、2、3各自所说之“天”各指什么?

(2)材料1、2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是什么?

(3)材料3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10 以下为关于哲学方面的材料

材料1

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古代认为人“生而知之”,近代西方又有“天赋观念”说。

材料2

康德认为,在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在之物”,他引起人的感觉,但“自在之物”只能提供认识的材料,认识的结果是由主体所具有的先验认识形式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人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在之物”作用与感官所形成的表象。

材料3

休谟认为人所知道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觉,所谓通过认识而发现的客观规律性或因果必然性,不过是人在多次重复感觉以后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至于这种因果必然性是否真实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我们是无法证明的。

材料4

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与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都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影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

材料5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想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材料6

列宁指出,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列宁还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3、4、5、和6,分别指出其哲学倾向。

(2)分析材料1、2、3和4根本缺陷是什么?

(3)材料5的观点中包含着可以驳倒材料1、2、3的观点的最令人信服的东西是什么?

(4)分析材料6揭示出了一个东西,它是什么?

一、选择题Ⅰ

1 D【解析】本题考查对所有哲学共同具有的特点的认定。在本题中,命题A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所有哲学都是世界观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以不选。命题B属于旧哲学的特点,也不是所有哲学的特点。命题C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也不属于所有哲学共有的特点,因为旧哲学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只有命题D,属于所有哲学共有的特点,即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哲学、现代哲学,都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以本题选D。

2 B【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命题A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理解二者的关系,所以不对。命题C认为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也是不对的,因为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客观世界的存在,而不是哲学。命题D认为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也不对,因为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能单单说成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在本题中,符合题义要求的是命题B,因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以对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3 B【解析】本题考查对哲学与科学属于何种关系的知识点把握。哲学以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为自己的对象,而科学则以某个领域的特殊规律为对象,所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属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至于整体与部分、绝对与相对、本质与现象等不属于哲学与科学的正确关系,因为不能把哲学看作是本质而把科学看作是现象,同样哲学不能被看作是整体、绝对,而把科学看作是部分、相对。

4 C【解析】本题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定。在本题中,命题A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命题B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而命题D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命题C则是哲学基本问题,故而选择之。

5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6 A【解析】本题是对唯物主义发展三阶段的认定,属于哲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的考核。

7 C【解析】旧唯物主义有三大缺点,即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讲它的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而在历史观上又倒向唯心主义。所以本题选C。

8 C【解析】本题翻译成白话文是:宇宙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大东西,人是动物界发展的最高产物。强调的是世界的物质性,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完全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因此选C。

9 A【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的惟一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这一问题,也就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所以本题选A。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根据;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是辩证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区别,所以都不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10 D【解析】考查考生对“古代一些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有的容易当作“多元论观点”错选A项,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

11 D【解析】本题中的四个命题都没有错误,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自己哲学的根本原因。

12 A【解析】本题中四个命题都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发展的贡献。但马克思有两个最重要的发现,这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哲学上最重大的贡献。

13 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很多,基本特征是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而根本特征则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所以本题选A。

14 C【解析】感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当然反映有对的有错的,这需要由实践来检验。认为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其本质特点是否认了感觉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所以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15 B【解析】“心想”是一种思维活动,“事成”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过程,如果“心想”就能“事成”,这也就是说,思维可以直接成为客观事物,这是典型的精神决定物质的观点,所以选B。

16 B【解析】“上帝观”是宗教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不属于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可以排除命题C、D。划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把属于人的精神还是脱离人的精神作为第一性的东西,当我们说上帝创造世界时,上帝是脱离人的一种存在,所以是客观唯心主义,而“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里的上帝已与创造世界的上帝发生变化,上帝成为属于人的精神,所以,西方现代上帝观由传统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所以本题选命题B。

17 B【解析】因为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一个无法调和的问题,而且由于科学已经证明了物质决定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二元论只能导致唯心主义。在本题中,教条主义和折衷主义与题义无关,只对思维起干扰作用,所以在排除之列。

18 B【解析】承认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发展、变化、运动是永恒的,这是辩证法的观点,所以该题选B。

19 A【解析】该题干说明感觉的内容是客观的世界,感觉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选A。

20 C【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西方哲学基本流派的认定。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流派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以本题选C。

21 B【解析】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命题B,命题A、C属于正确的观点,命题D也不属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故而本题只选B。

22 D【解析】相对主义的根本特点在于否定事物静止的一面,把运动看作是脱离静止的绝对运动,本题中庄子的话,其特点就在于否认生与死、可与不可之间的相对静止,把生与死、可与不可看作是无条件转化的没有相对静止性的东西,所以不选A、

B、C,只选D。

23 D【解析】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24 C【解析】本题是马克思的一段话,该观点突出的是劳动过程中人的意识能动性,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5 C【解析】本题中命题A、B、D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主观唯心主义的只有命题C。

26 D【解析】本题中,命题A、B、C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命题D。

27 B【解析】心是人所具有的,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所以这一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8 C【解析】“天命难违”的核心是“天命”,天命决定事物和世界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9 B【解析】在本题中,命题A和D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但本题问的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这里符合题干要求的只有命题B。

30 B【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所以都不是二元论,故命题C、D在排除之列。哲学上的二元论企图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但这一立场不能坚持到底,最终走向唯心主义哲学,所以命题A也不能选,只能选B。

31 C【解析】本题是马克思的一段话,说的是不同的主体,由于主体的特点的不同,感觉所指向的方面也不同,所以本题选C。

32 B【解析】在人是什么的问题上,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只认为人是目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人是目的也是手段,因为人当然是目的,但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把自己当作手段,只有把自己当作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人不是纯粹的目的,人必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故而本题选择B。

33 A【解析】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只有一点,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超出这一范围,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它们之间的对立只有相对而言的意义。所以本题选A。

34 A【解析】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而主观精神是属于“我”的,所以强调主观精神是世界本原的主观唯心主义,最终必然导致唯我论。

35 B【解析】此题考查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富口袋”,是创造物质财富;“富脑袋”指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党的方针政策。“富脑袋”对创造物质财富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因此“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体现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说明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所以,正确选项是B。

选项C关于精神力量可以代替物质力量的说法混淆了物质和精神的原则区别,也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备选项A和D否认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所以C、A、D不应选。

二、选择题Ⅱ

1 A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哲学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都是说明世界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脱离的哲学,也是说,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而唯心主义却是辩证法的。但是不能说都是不可知论哲学,也不能说都是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哲学,因为唯心主义哲学也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只不过是片面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

2 ABCD【解析】旧唯物主义具有三大缺点,即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唯心主义历史观,而具有这三大缺点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所以本题选ABCD。

3 AC【解析】本题要求选择哲学的共同的特点,命题B、D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不属于所有哲学的共同特点,所以不选。命题A、C属于哲学的共同的特点。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哲学都是它所属的时代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就是唯心主义哲学也是自己时代的所有的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比如黑格尔哲学,但不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4 ABD【解析】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观点,历史观是对历史的总观点,而人生观则是对人的总观点。世界包含着对人的看法,历史则是人的历史,所以历史观中也包含着对人生的观点,但是世界观和历史观,不能代替对人生的具体的观点,反过来,对人生的具体的看法也不能替代对世界和历史的看法。所以本题选择命题A、B、D。

5 AC【解析】各种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形态有共性又有区别,它们的共性是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总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并且都是可知论哲学、决定论哲学。但唯物主义哲学有着不同的形态,本题中,命题D主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不主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本题选A、C。

6 BD【解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互交错的,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也有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所以主张辩证法的哲学不一定是唯物主义哲学,故命题A是错的。命题C,则属于一元论哲学和可知论哲学,与辩证法没有直接关联。所以本题只能选命题B、D。

7 ACD【解析】命题B中人的意识属于主观精神的范畴,所以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是绝对精神、理念、上帝,都属于客观精神的范畴,所以是客观唯心主义,所以本题只能选命题A、C、D。

8 ABCD【解析】本题中四个选项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

9 ABCD【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哲学形态,其特点不仅在于主张意识第一性,而且进一步主张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因此判断主观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以主观精神为世界存在的第一性。本题中,“感觉”、“被感知”、“经验”、“心”都属于人的主观精神,所以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

10 CD【解析】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性。本题中,命题A、B都是属于唯物主义的,命题C、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也是唯心主义,所以选择之。

11 AC【解析】本题是“一切唯心主义”,所以要选择一切唯心主义共有的特点。在本题中,命题D“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B也不是所有唯心主义哲学的特点,故而不选。命题A、C为一切唯心主义所共有,所以选择之。

12 AD【解析】本题中,命题C“理在事先”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所以不选。命题B“感觉是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屏障”是不可知论的命题,也在不选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是命题A、D。

13 ABCD【解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在本题中,A、B、C、D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是决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与时俱进的原因,所以选A、B、C、D。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相对真理、客观真理的统一,没有一种真理只是绝对真理,如果只是绝对真理,就不会与时俱进了。

14 ABD【解析】本题主要理解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不是传统的人道主义,也不是以人为本,所以命题C不属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命题A、B、D属于人本主义哲学观点,所以本题选A、B、D。

15 ABC【解析】在本题中,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不属于所有唯物主义哲学。因为所有唯物主义哲学坚持的是反映论,而反映论有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与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论的区别。命题A、B、C,则是所有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故而选择。

16 ABC【解析】唯心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意识第一性;在认识论中,唯心主义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由于唯心主义哲学只承认意识决定一切,所以是一元论哲学。至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是由哲学基本问题所决定的,由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作为划分标准,所以唯心主义哲学中有一些哲学是不可知论,而大部分唯心主义哲学则是属于可知论哲学的,所以不能由唯心主义本身推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问题,因此本题选命题A、B、C。

17 BC【解析】“克隆”、“转基因”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当代体现,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说意识突破了物质世界的规定、意识可以创造物质,所以命题A、D是不对的。所以本题选B、C。

18 CD【解析】本题中,命题A、B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没有直接关系。命题C是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命题D则是主观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故本题选C、D。

19 ABC【解析】本题中命题D“以阶级斗争看待一切”,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把阶级斗争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社会事实,不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

20 BCD【解析】本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的认定,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

一,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至于命题A“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是一个错误的命题,所以A命题不选择。

21 AC【解析】本题中,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两个特点属于所有哲学的共同特点,因而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只有命题A、C,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所以选择之。

22 BCD【解析】这是马克思的一段话。在本题中,命题A 是形而上学的,把哲学看作是绝对真理的体系和科学之科学,哲学也就不发展了,其他命题都符合题意,所以选择之。

23 ABC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本题中命题ABCD均符合题意。

24 BCD【解析】近代唯物主义有三大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至于不可知论不是近代唯物主义的特点,因为近代唯物主义与所有的唯物主义一样,都是可知论哲学。同样是所有唯物主义都有决定论哲学,因此命题A不在选取之列。

25 ABC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有巨大的作用,命题ABCD均符合题意。

26 ABC【解析】本题中命题A是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命题B是阶级根源,命题C则是认识根源,所以选择ABC。至于D 是人产生认识错误的原因,不一定就产生唯心主义,也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其它错误,所以不能看作是产生唯心主义的根源。

27 ABCD【解析】本题中命题A、B、C、D完整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意义。所以全选。

28 ABCD【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本题中四个命题均符合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所以全选。

29 ABCD【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意识变成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本题中,命题ABCD均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故而选择之。

三、分析题

1 【答案要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就在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于当代中国变化中的实际,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由革命党到执政党地位的深刻变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在于,它是对人类社会规律和社会主义规律的揭示。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于,它是对执政党规律的揭示,它解决了已经取得政权的共产党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归根结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性和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对执政党规律、社会主义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这三大规律的揭示,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命运、我们社会主义的命运、我们党的命运。

2 【答案要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强调物质世界、人类社会活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一方面突出了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即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们在实践中探索、检验和发展真理;一方面又突出了理论的科学指导作用,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以,我们要以实践为中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既反对自由化倾向离开马克思主义,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人类认识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多次发展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理论或科学假说。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同样一再经历了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对于中国是什么性质的民主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样都经历了多次反复,都经历了再认识过程,才达到比较科学的认识,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三大理论成果。

(4)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认识和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中,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也要不断更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只有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 【答案要点】所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和实践的前头,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始终充满旺盛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以实践作为理论的动力、基础和目的,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具有自我批判的精神,不断“扬弃”已经过时的思想观点,总是解放思想,不断地从各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活动的基础,不断地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的,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150多年的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80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建了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江泽民则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与时俱进的。

4 【答案要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最重要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物质和精神谁是本原、谁是被派生,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人们所认识的问题。对第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相互联系,但第一方面的问题是最根本的。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它在哲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具体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对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的最高概括;一切哲学问题的解决都要以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前提,对它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方向和路线;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同时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并且必须加以正确解决的基本问题。

(3)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提出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原则,哲学的历史悠久,学派纷呈,哲学基本问题为我们划分哲学上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同时它也是我们反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第二,哲学基本问题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也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5 【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和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在不断探索和克服困难中,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和总结新经验。在这一开拓性、创新性的伟大实践中,只有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善于把理论和实际、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才能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在实际工作中不犯和少犯错误。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的思想保证。要真正懂得和自觉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就必须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和发挥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工具。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锐利的认识武器,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寻找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特别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新事物、新情况和新矛盾层出不穷,就更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伟大认识工具,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不断总结经验,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

6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阐述,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证,揭示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使命,为他们谋取自身的解放指明了现实的道路。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在发挥着指导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还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核心。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领导无产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它在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就无法带领无产阶级去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

7 【答案要点】(1)材料1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材料2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直观性、猜测性,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材料3、材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是唯物主义;不同点是:前者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

(3)材料4的观点是模棱两可的,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材料5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材料1、3、5都是唯物主义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8 【答案要点】(1)陆九渊、王守仁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派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朱熹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以前,就先有“理”(一种脱离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3)列宁深刻地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方面加以夸大或绝对化,使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东西,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认识(如感觉)往往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理性认识(如概念)往往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9 【答案要点】(1)材料1的“天”是一切的最高主宰、某种神秘力量;材料2的“天”不是一切的最高主宰,而是比地大、同地一样的物质的“天”;材料3的“天”是指自然界。

(2)材料1、2的共同哲学倾向是客观唯心主义,不同点是对本原的解释不同,材料1是“天”,材料2是“道”。

(3)材料3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顺应规律就能成功(吉),违背规律则就会失败(凶)。

10 【答案要点】(1)材料1的观点是唯心主义先验论,材料2、3的观点是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或不可知论),材料4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材料5、6均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材料1中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材料2、3中的不可知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材料4中的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在于它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极其本质,把认识简单地看作主体被动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

(3)材料5中包含着可以驳倒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的东西,就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4)材料6揭示出的一个东西是: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一)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 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

(1)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

(2)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

(3)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主体能力结构中的这些要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

从社会构成看,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这几种不同的主体之间也发生着相互关系。

2 实践客体。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实在。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也就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精神客体)。

3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框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1)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2)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与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与超越的关系或限制中的超越,就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

(3)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还有将这二者现实地联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主体、客体、中介三者之间相互联结,构成了一个实际的实践活动系统。因此,三者都是历史范畴,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实践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1)实践目的的提出及其实质。

实践目的的提出,首先意味着人们对自身需要有了一定的意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目的是人的意识在观念中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的自在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否定性的反映。

(2)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

目的本身包含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能在主观范围内得到解决。为了使主体的理想意图在外部世界中得到实现,就需要

借助于各种手段把实践方案付诸实施。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目的通过手段而实现的过程。

(3)实践结果及其评价。

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融合。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一是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实践效能的评价;三是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通过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人们获得了对于实践目的、实践过程的再认识,然后再以这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进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行,这就是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总之实践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框架,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

二、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核心概念

1 物质: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但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运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及其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及其过程。

3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相对平衡,暂时稳定的状态。

4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时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持续性,具有一维不可逆性。

5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空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

6 意识: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的机能,是人对物质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7 实践:人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二)基本原理

1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区别:

物质:指不依赖人的意识却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

相互联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只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机械唯物主义,只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而忽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统一于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分了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2)认为物质是可知的,从而坚持了可知论,区分了不可知论。

(3)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区分了一切旧唯物主义。

(4)方法论的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本章常考知识点

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本章中一些传统知识点几乎年年都命题,特别是实践问题和对意识问题的理解,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意识与人工智能”等,题型都是选择题,考查方式要么是引文分析型,要么是实例说明型,要么是图型分析型。

具体地说,在物质观方面,常考点主要是,“哲学上的物质与自然科学物质范畴的关系”,“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考得最多的是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能动性,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各不相同,这说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反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先有工程设计,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等等;另外人工智能问题也出过三次考题,其它如实践的客观性、自在世界、人类世界的特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是否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等等。本章出题一般是不定项选择题,10分的大题基本没有。

二、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2005年试题单选题第1题)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地表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人的意识能够为实践活动创造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使实践活动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题干中的说法表明:正确的思想可以指导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物质财富。因此选项B正确。

三、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2006年本章重点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特别是实践的本质及其主客体关系,而且要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这个角度来理解;同时适当注意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的选择题,注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求真务实”的结合角度出分析题。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是通过()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

定的

2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

A 意识是由主体自由创造的

B 意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 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3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 运动性

B 实物性

C 客观实在性

D 矛盾性

4 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 相对主义

B 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 认为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这一观点是()

A 朴素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A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 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 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只有绝对运动,没有

相对静止

7 意识的本质是()

A 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B 人脑的机能,客观世界的主观映

C 大脑的分泌物

D 思维的各种现象

8 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 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 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

C 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

在性

9 有首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

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 是客观的

B 有限的

C 可知的

D 相对的

10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

A 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

B 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C 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

D 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

11 打制粗糙的石器——制造金属工具——铁制工具的出现——机器的使用——电话、电视、计算机广泛使用——用遗传工程技术产生克隆羊,这有力地表明实践是()

A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 历史性活动

C 社会性活动

D 能动的不断的发展的活动

12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A 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

C 相对主义

D 唯物主义

13 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

A 物质的承担者

B 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

C 物体的位置移动

D 事物的显著变动

14 “时乎时乎不再来”,说明时间的()

A 一维性

B 无限性

C 绝对性

D 相对性

15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 唯心论的错误

B 相对主义的错误

C 不可知论的错误

D 形而上学的错误

16 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

A 社会的存在

B 物质的存在

C 个人的存在

D 理性的存在

17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 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18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 客观性

B 能动性

C 对象性

D 任意性

19 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 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B 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

C 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

D 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

20 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脑的形成

B 物质文明的发展

C 语言的产生

D 生产劳动

21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22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也具有决定作用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作用

D 物质受意识制约,意识影响物质

23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4.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生产实践B.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D.各类行业的分工

25 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这是指通过实践活动()

A 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精神交换

B 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客体化

C 主体把客体信息改造成主体需要的精神产品

D 主体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和方法、手段等实践观念

26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

A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与超越关系

B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C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

27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8.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人有同环境相分离的自我意识B.人有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

C.人有着动物所没有的思维D.人能进行劳动

29.哲学上认为的“人类世界”是指()

A.由人组成的世界B.“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C.与自在世界无关的又一个世界D.是主体的世界

30 “客体”这一概念是指()

A 客体就是客观世界

B 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C 客体是产生并决定主体的

D 由主体自由创造的对象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之间在物质观上的区别是()

A 是否认为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

B 把物质局限于自然界还是也包括人类社会

C 是否承认物质的客观性

D 把物质理解为某种物质结构及其属性还是理解为客观实在性

2 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 A 自然物质的多样性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和结构性

D 对意识的依赖性

3 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通过()

A 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实现的

B 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改造实现的

C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现的

D 人自己的特殊的存在方式——劳动实现的

4 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

A 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

B 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

C 根源于哲学的物质范畴

D 给哲学的物质范畴以证实和提供新的材料

5 下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

A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B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D 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6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7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相对主义

D 诡辩论

8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9 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表明()

A 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

B 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C 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D 时间、空间是感觉系列整理了的体系

10 在生产实践中,“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和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这段话说明()

A 实践不能创造物质

B 实践能创造物质

C 实践活动要以物质世界的存在为前提

D 实践改变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

11 “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12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有()

A 实践目的B.实践手段

C. 实践结果的反馈调节

D. 理论指导

13 人的大脑是()

A 思维的机能

B 意识的物质器官

C 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

D 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4 科学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 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

B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C 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D 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15 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 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

B 能动地改变历史规律

C 能动地反映世界

D 能动地改造世界

16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具有同一性

D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17 “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

A 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B 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C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18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

A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 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

性的发挥

C 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 尊重客观

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9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其特征有()

A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B 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C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D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20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

A 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 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

C 实践的客体是客观的

D 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客观的

21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 人能动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B 人的现实感性活

C “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

D 人的存在方式

22 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融合。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

A.对实践目的的评价

B. 对实践效能的评价

C. 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D.对实践效果的评价

2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与人类世界相对应的是自在世界,自在世界是指()

A 自由自在存在的世界

B 人类世界产生前的自然界

C 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D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

24 “主体”的形式有()

A 个人主体

B 集团主体

C 社会主体

D 人类主体

25 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是指()

A 客体就是客观事物

B 客体是纳入到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客观事物

C 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D 客体具有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

的客体

26 主体和客体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

关系,这就是()之间的关系

A 目的与手段

B 创造者与被创造者

C 能动者与受动者

D 前提与结果

27 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关于二者的关系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A 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

产物

B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

践活动创造的物质新形态

C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的

D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都是人类认识和改

造的对象

28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

A 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

B 意识永远依赖物质

C 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D 意识也就是

物质的东西

三、分析题

1 现代科学正在研究“暗物质”和“反物质”,“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发现是否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已经过时?

2 说明实践的主体、客体及特点。

3 如何理解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4 试析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5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

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它对实际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6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

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试析这段话的哲学思想,掌握这一哲学原理有何现实意义。

7 分析说明“求真务实”的哲学基础。 8 据说,赵国的首都邯郸的人走路的姿态很好看,动作非常优雅、轻快。燕国有一个少年听到这个传说,非常羡慕邯郸人,就走了很远的路去赵国,想学习邯郸人走路的方法。

刚开始,他整天站在街头,仔细研究每个人走路的姿态,再慢慢模仿他们,可是都没有成功。后来,他想可能是受到过去走路习惯的影响,所以,他决定要忘掉以前走路的方法。从那时候起,他更专心研究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不过,再怎么努力他还是学不会,最后他只好放弃。

可是,因为他把以前走路的方法忘得一干二净,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走路,只好一路爬着回去。当别人看到他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他。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9 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

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

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试加以评述。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10 运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下述材料:

材料1

17和18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征。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爱尔维修说:“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界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他认为,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一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

——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2

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辩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以论证唯心主义,宣称“物质消失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

——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

材料3

列宁指出:“‘物质已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以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因为物质的惟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材料1所表明的哲学观点及其局限性。

(2)材料2中所体现的自然科学发现同哲学的关系。

(3)结合材料3中列宁阐述的思想,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

一、选择题Ⅰ

1 A【解析】对于事物,一般下定义的方法,是把该事物纳入到更大的类中,比如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但是对于物质无法这样下定义,因为再也没有比物质更大的东西了。所以对物质

的界定,只能通过某种关系。列宁的物质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正因为是这样界定,所以确立了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本题中其他关系无法对物质进行界定,所以不选。

2 C【解析】本题是对“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这一知识点的又一种表述方式。意识的形式受到主体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影响,所以本题选C。

3 C【解析】本题答案是客观实在性,是简单的知识认定题。

4 D【解析】相对主义是把运动绝对化,唯心主义是设想无物质的运动,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运用到物质存在中,只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与运动割裂开来,所以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 D【解析】唯物主义的特点是坚持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把意识看作是世界的本质,所以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6 C【解析】本题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的理解。本题中,命题A、B、D都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有命题C表达了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7 B【解析】意识的本质有两个方面,一是人脑的机能,二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本题中命题A仅说了大脑的机能和属性,不全面,命题C、D是不正确的,所以正确的是命题B。

8 B【解析】庸俗唯物主义是把意识看作是物质的分泌物,就像胆分泌胆液一样,人脑分泌意识。符合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的,本题是B。

9 D【解析】本题考核了时间的相对性,只有D符合条件。

10 D【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认识作用问题上的特点,是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本题选D。

11 D【解析】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创造性、社会历史性,本题体现了实践的能动创造性,所以本题选D。

12 B【解析】本题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与运动静止没有直接关系,相对主义的特点是把运动绝对化,形而上学的特点是把静止绝对化,所以本题选B。

13 B【解析】本题中,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是错误的,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认为运动是位置移动,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而认为运动是事物显著变化,把静止排除在运动之外,也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命题B符合要求,故选取之。

14 A【解析】时间的一维性是其不可逆性,符合时间不可逆性的只有命题A。

15 A【解析】世界上的事物,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只有物质和意识两种,设想无物质的运动,也就是说,是精神在运动,这也就必然导致唯心主义,所以本题选择A。

16 C【解析】存在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属于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存在指的是个人存在,比如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这里的存在指的就是个人存在。所以本题选C。

17 D【解析】本题是对“意识本质”基本内容的认定,本题表达的思想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8 B【解析】本题通过古代哲学家荀子的话考查意识的能动性,荀子是说如果人不用心进行思考,黑白颜色摆在人眼前也看不见,雷声、鼓声在你身边响着,耳朵也听不见,它表达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思想,所以本题选B。

19 A【解析】本题中命题B、C、D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的观点只有命题A。

20 D【解析】本题所有的命题对人类意识的产生都有作用,但最佳选择是生产劳动,正是劳动使猿变成了人。

21 C【解析】本题中各选项对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都有意义,但客观前提应该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因为没有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没有这一前提,其他问题也就谈不上了。

22 A【解析】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辩证唯物主义主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本题选A。

23 B【解析】本题考查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或精神、思维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不能代替精神,精神不能代替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所以选B。

24 A【解析】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有三种,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是最主要的决定其他活动的活动,所以本题选A。 25 B【解析】实践对人和世界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这种相互作用就是实践使主体客体化、使客体主体化。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深刻地表明了实践在人和世界相互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和中介作用。

26 A【解析】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与超越的关系或限制中的超越,就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故选A。

27 A【解析】感觉是物质世界在类似感觉的特性基础上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8 D【解析】本题中,自我意识、语言、思维、劳动都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但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劳动,所以本题最佳选择是D。

29 B【解析】人类世界不是单单的人的世界,人类世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体,但这个自然是“人化自然”,不是自在自然。依据这样的分析,只有命题B符合条件。

30 B【解析】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所以客体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客观世界中的一部分;客体也不是主体的自由创造,反过来,也不能说客体产生并决定主体。所以本题选B。

二、选择题Ⅱ

1 BD【解析】本题是要判定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的区别,因此要把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排除出去。在本题中,命题A、C是唯物主义共有的特点,所以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命题B、D,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B命题指出物质观也包含人类社会,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特有的。

2 AB【解析】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重要的是“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至于“可知性和结构性”也很重要,但不是把握物质范畴的重点,所以不选,至于命题D“对意识的依赖性”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命题,所以本题选A、B。

3 ABCD【解析】本题全选,因为每个命题都从某一方面揭示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与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统一。

4 ABD【解析】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判断这两种不同形态理论的关系,均要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来考查。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从个别的角度对物质结构的反映,所以命题A、B、D是对的,而C命题,认为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根源于物质范畴,这是不对的,因为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有关系,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仍是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而产生的。

5 ABCD【解析】四个命题均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6 ABCD【解析】本题是考核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绝对无条件的,而静止作为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显著的,它们不仅是相互区别,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所以本题ABCD均符合条件。

7 CD【解析】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其特点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所以与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无关,这样可以排除A、B命题。本题肯定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而相对主义在理论上又表现为诡辩论,所以本题选C、D。

8 CD【解析】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不属于一般和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所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属于命题C、D。

9 AB【解析】由于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表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是统一的,也表明时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至于命题C、D是唯心主义的,所以不选。

10 ACD【解析】本题考核对实践内涵的认识,实践作为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必须要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前提,它只是改变了物质存在的形态,并不能够创造物质,所以与本题有关的是命题A、C、D。

11 AB【解析】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命题C是对的,但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与本题无关,所以不选,至于命题D,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同样不选。

12 ABC【解析】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实践目的、手段、结果的反馈调节。

13 BC【解析】我们说认识时,界定为人脑的机能,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大脑只是思维的物质器官,不能说大脑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能说是思维的机能,所以本题选B、C。

14 ABCD【解析】本题重点说明意识产生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社会的,命题A、B、C、D都表达了这一思想,所以选择之。

15 CD【解析】本题中命题A、B,都属于唯心主义的命题,它的特点是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以至得出意识创造规律创造世界的结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所以选择之。

16 BC【解析】仅仅是人脑,不会产生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源泉是错的。意识是人脑的特殊物质,这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对的。本题符合题意的是命题B、C。

17 CD【解析】本题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性,符合题意要求的是C、D。

18 CD【解析】本题在于认定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符合题意的是命题C、D。至于命题A,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命题,想到的东西是意识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命题B没有揭示二者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不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越认识客观规律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19 ABCD【解析】本题中A、B、C、D都是实践的特点,所以要选。

20 ABCD【解析】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过程和结果全是客观的,这四个方面都是实践客观性的体现,所以全选。

21 ABD【解析】本题中,命题C,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其他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命题,所以选A、B、D。

21 BCD【解析】本题考对自在世界要领的理解。本题中命题A是望文生义,在不选之列。自在世界属于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相对应的,是有关联的,但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本题选择B、C、D。

22 BCD【解析】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融合。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一是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实践效能的评价;三是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23 BCD【解析】本题考对自在世界要领的理解。本题中命题A是望文生义,在不选之列。自在世界属于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相对应的,是有关联的,但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本题选择B、C、D。

24 ABCD【解析】从社会构成看,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

25.BCD【解析】本题考查对客体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本题的要害在于认定,客体不等于是客观事物,客体是客观事物中的一部分,是纳入到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客观事物,只要区别了这一点,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6 ABC【解析】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具有特质性的特点,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因为除人以外,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无意识的、盲目的,都是不可能以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而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说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被动者之间的关系。

27 BD【解析】依据题意,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既然如此,A属于不选之列,因为第二自然也是物质世界,是人类实践改造的产物,所以看作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是不对的,看作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也是不对的。选项C仅把第二自然看作是原子分子的排列,而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所以也是不对的,只有选项BD正确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选择之。

28 ABC【解析】本题考核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而命题D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区别是错误的,所以本题选ABC。

三、分析题

1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作为世界客观实在性体现的物质是不依赖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意识却依赖物质,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现代科学研究的“暗物质”、“反物质”没有也不可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因为“暗物质”、“反物质”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所以“暗物质”和“反物质”同样符合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要求。“暗物质”与“反物质”跟我们传统所见到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表明物质世界本身具有无限的多样性,所以,“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发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丰富。

物质总是客观实在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这个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统一,“暗物质”和“反物质”充分证明了世界物质多样性统一的基本原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还会不断地发现各种物质的具体的新的形式,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丰富和发展。

2 【答案要点】(一)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它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主体完成这些任务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1)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2)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3)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主体能力结构中的这些要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

从社会构成看,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这几种不同的主体之间也发生着相互关系。

(二)实践客体。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实在。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也就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客体并不等于客观事物,而是纳入到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客观事物。可以从以下两下方面对客体进行理解: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另一方面,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实相等同的概念,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

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客体,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所以客体与主体一样都是历史范畴,都具有社会历史性。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精神客体)。

3 【答案要点】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这两极之间只有通过中介才能形成现实的实践活动。这里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框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1)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也就是主体根据自觉的目的和计划,运用物质的、知识的和语言的工具或手段,能动地改造、认识、利用和欣赏客体,即主体客体化(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渗透和转化)。

在主体对象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非对象化的运动。所谓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的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同时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一切活动。

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的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2)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与超越的关系或限制中的超越,就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

(3)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还有将这二者现实地联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主体、客体、中介三者之间相互联结,构成了一个实际的实践活动系统。

4 【答案要点】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正是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1)实践目的的提出及其实质。

实践目的的提出,首先意味着人们对自身需要有了一定的意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目的是人的意识在观念中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的自在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否定性的反映。

(2)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

不论目的如何体现了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结合,它本身还是观念形态的东西。目的本身包含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能在主观范围内得到解决。为了使主体的理想意图在外部世界中得到实现,就需要借助于各种手段把实践方案付诸实施。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目的通过手段而实现的过程。

(3)实践结果及其评价。

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融合。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一是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实践效能的评价;三是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通过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人们获得了对于实践目的、实践过程的再认识,然后再以这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进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行,这就是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总之实践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框架,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

5 【答案要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即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本质。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属性、功能和表现。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第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这一原理证明了二元论、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谬误,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这是因为: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起点和出发点。第二,坚持这一原理是坚持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第三,这一原理是建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包括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都是建立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之上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对实际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6 【答案要点】这段话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强调了精神、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批判的武器是指精神因素,思想观念的作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也就是说精神的、观念的作用再大,也不能代替物质的力量,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批判是不能光靠思想的作用的,而必须依靠物质的力量来实现。但是理论、精神有巨大的反作用,可以通过对群众的武装转化为物质力量。革命的理论一旦武装了群众的头脑,并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的实践活动就能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这一原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我们不能停留在对理论、方案的认识、批判、设计上,纸上谈兵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必须付诸实践,必须脚踏实地从事实际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同时,革命的理论,正确的政策,如邓小平理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旦掌握了群众、变为改革开放的具体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社会现代化,这是我们面临的根本任务。

7 【答案要点】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坚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行动、去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革命的、科学的理论对于社会变革的指导作用。但是,它尤其重视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们认识世界,要落实到改造世界的行动上。求真务实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精神的体现。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不断地探求、认识这个“真”。

8 【答案要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和遇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去认识世界。在此前提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学步者学习的热情是可嘉的,但是他不根据自己的实际原有条件出发,没有认识到别人走路的真正的规律,亦步亦趋地生搬硬套,这是违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注定要失败的。

9 【答案要点】(1)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0 【答案要点】(1)材料1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没有把握住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经受不住唯心主义的攻击。

(2)材料2表明,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至陷入唯心主义,迷失方向。唯心主义则往往利用某些新的科学发现论证其唯心主义,攻击唯物主义。

(3)材料3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和攻击,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揭示的物质结构是个性,具有相对性,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辩证思维方法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系统的主要特征:

(1)系统的结构性。(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的层次性。(4)系统的开放性。

(三)联系与系统的关系。

系统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了普遍联系这一世界的本质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系统性是内在统一的。

(1)系统论与普遍联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概括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属性,它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着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系统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2)系统论不可能离开联系,它本身就是研究要素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普遍联系与系统论是相互补充的。普遍联系以其对一切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揭示为系统论提供了哲学依据。系统论则把系统联系、结构功能联系、控制联系等显现出来和独立起来,给予这些关系以数学模型定量化的描述,从而丰富和深化了普遍联系,使之进一步具体化。

二、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核心概念

1 发展:指事物的向上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指事物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2 质:决定一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3 量:指质的外在表现,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大小以及构成成份在空间上的排列不同,这些要用数量来表征的规定性。

4 度:指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维持事物质的稳定和量的范围、幅度、限度。

5 矛盾: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6 矛盾同一性:矛盾的对立双方的一致性所造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以及相互转化的性质和倾向。

7 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对立,所造成的相互排斥、否定、离异的性质和倾向。

8 肯定:指事物内部的、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9 否定:指事物内部的促使事物转化的方面。

(二)基本原理

1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区别:

(1)事物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结构的变化,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渐进的过程。

(2)是事物质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显著的变化,是飞跃的过程。

(3)判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准:看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联系:

(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变化首先从量变开始。事物相对量的对比变化,决定了质变的方向。

(2)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在质变基础上引起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

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量变而否认质变是庸俗进化论,右倾主义;只强调质变而否认量变是激变化、灾变论、左倾主义。

方法论意义:我们要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现代化建设要分三步走,要把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结合。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自终——时时有矛盾;反映了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事事、时时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就不同。一方克服另一方,相互融合形成新事物;双方同归于尽。(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特点)。反映了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相互联系

个性包括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共性,而否认个性的教条主义,只强调个性而否认共性的经验主义。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否定之否定规律。

内容上:揭示了任何事物的发展,由事物内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从形式上: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螺旋式上升。

三、本章常考知识点

本章是哲学考试中出题最多的一章,无论是选择题,还是辨析题、分析题和材料题,都是考点最多、题目最集中的。因此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来把握这一章。总结本章历年命题特点,不难发现以下几点命题规律: 1.在联系这一知识点上,容易出联系与系统的关系、以及对条件的认识,1999年、2000年、2001年、2004四年都出过类似的题目。条件问题容易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等结合在一起,2001年考题涉及到对水资源的改变,其中对条件的认识和改变,是一道大题。

2.在发展这一知识点上,容易出辩证的否定、肯定与否定的关系以及对形而上学否定观特点的认定。

3.在规律这一知识点上,容易出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

4.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点上,容易出“度”的问题,即“过犹不及”的问题。

5.对立统一规律是每年必出而且占分较大,这几年对“矛盾同一性”出题较多,表现为对“双赢”、“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等观念的认识。

6.矛盾不平衡原理是出题的重点,有时出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时出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等。

本章中“对立统一规律”一节是历年考题所占分值比重最多的一节,这不仅仅体现在同本章其它内容的分值对比上,即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中,它也属于命题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几年来,10分以上的大题的考查集中在“对立统一规律”一节的矛盾学说的内容上。

本章出题还有一个特点,即考点分布不均匀,某些考点如“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度”、“系统联系”等反复考,几乎每年都考到,而另外一些考点,如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六年来却从未命过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的内容难度较大,较难出题。

四、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2005年多选题第16题)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1)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部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4)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故选项A、C正确。信息是客观实在的存在物,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是事物及其各种要素、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D不能选。

五、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由于本章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考测的习惯,建议应试者应不厌其烦地狠抓常考知识点,并侧重于理解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本章2006年特别注意“和谐社会”与矛盾同一性的哲学分析,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哲学分析,包括中国传统“和谐”“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要熟悉有关这方面的经典语言及其哲学分析。同时注意可能性与现实性、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三对范畴的考测。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 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C 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A 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 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 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 否认事物存在

的相对稳定性

3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实质()

A 否定一切

B 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

C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D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的因素

4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

实质是()

A 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

C 辩证唯物主义

D 相对主义

5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 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D 事物的发展经量变过渡

到质变

6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一

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 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当静止

C 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 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7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A 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

B 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 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

D 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

8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9 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

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变化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D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11 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A 唯物论的观点

B 唯心论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12 看问题,不仅承认“非此亦彼”,也承认“亦此亦彼”,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诡辩论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不可知论的观点

13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A 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B 矛盾双方的完全一致

C 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D 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完全等同

14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 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 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 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

D 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6 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的辩证法依据是()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7 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把它们区别开来的依据是()

A 事物的度

B 事物的属性和量

C 事物的规定性

D 事物的特殊矛盾

18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是一种()

A 唯物主义绝对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9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A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要把握事物的度

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

20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相结合

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

21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22 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

A 不起任何作用

B 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C 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 起决定作用

23 我国制定201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

A 现实的可能性

B 好的可能性

C 抽象的可能性

D 现实性

24 “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 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 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 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25 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A 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B 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象的是假象

C 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D 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

26 “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的说法是()

A 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

B 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

C 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

D 只承认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27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

A 宿命论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辩证法的观点

28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变化速度的快慢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D 事物是否发生了某些性质上的变化

29 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赞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

A 唯物主义的

B 唯心主义的

C 形而上学的

D 相对主义的

30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D 对立统一规律

31 主观辩证法是()

A 主体活动的辩证法

B 客体活动的辩证法

C 思维活动的辩证法

D 主观任意性的表现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

C 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主张规律是主观的

D 前者主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后者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2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3 系统的特征是()

A 系统的结构性

B 系统的整体性

C 系统的层次性D 系统的开放性

4 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表现为()

A 否定是自我否定还是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还是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C 否定是“扬弃”还是“抛弃一切”

D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还是否定就是否定

5 辩证法的“过程论”认为()

A 存在即过程

B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C 前进的方向是世界过程中的主导

D 凡是产生出来的东

西都是要灭亡的

6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A 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B 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C 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数量的增减和场所

的变更

7 联系的条件性指()

A 一切都是有条件的

B 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

C 离开了条件一切都无法理解

D 只有有条件本身是无条

件的

8 划分新生事物的标志是()

A 时间上后出现的事物

B 形式上现象上新奇的事物

C 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 同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的事物

9 “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手,实

已不是手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两句话说明了()

A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

B 部分与整体是联系在一起的

C 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D 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原来的意

10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是()

A 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

B 必然性制约着偶然性

C 偶然性表现必然性

D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

11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

孤立的片面的

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 它否认了事物

发展的曲折性

12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A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C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

D 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13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A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B 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的基本趋势

C 使矛盾双方都发生变化

D 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

展的条件

14 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

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 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D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15 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

A 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B 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C 任何一般(不论怎样)都是个别的

D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

的一部分、一方面

17 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

A 个性中包含共性

B 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8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是()

A 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C 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就容易得到解决

D 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作用

19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 A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B 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不处在任何具体条件之下

C 斗争性存在于具体的条件之中,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

D 矛盾的斗争不能离开同一性但又能破坏着同一性

20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事物的基础是()

A 认识事物的量

B 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C 认识事物的质

D 认识事物的度

21 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矾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A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 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 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

原理

22 辩证的否定是()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23 静止的重要作用()

A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

B 静止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C 静止是特殊运动状态

D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24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的统一,更重视“合和”和统一,其表现为()

A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 “礼之用,和为贵”

D “一分为二”

25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A 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B 在一定条件下向普遍性转化

C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均有其特点

D 人的认识从

矛盾特殊性开始

26 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它的涵义是()

A 任何事物内部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 任何一事物与其

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 世界的发展过程仅是纵向联系

D 不同的事物经过一系

列中介统一起来

27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理由是()

A 新生事物里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B 新生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C 新生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的合理的因素

D 新生事物是时间上新出现的事物

28 下类各项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 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 冬去春来,昼夜交替

C 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

D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

落后

29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D 包括了辩证法的所有内容

30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

C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

D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31.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A 是有层次的

B 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 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 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三、分析题

1 试论如下论断包含的辩证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查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2 说明联系与系统的关系。

3 试论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正确认识

和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4 结合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 如何理解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6 材料分析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徕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么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

请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7 材料分析

《庄子·齐物论》的一则故事:宋国有个很喜欢猴子的人,为了养猴子,他节省自己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他发现家中的粮食快被吃完了,便准备减少供给猴子的口粮,但又害怕猴子不顺从自己,有一天,就对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们听了,都站了起来,异常恼怒。过一会儿,他改口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吃了吧!”猴子们听了,个个都趴在地下,十分高兴。

用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的原理进行分析。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2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

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请说明: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

9 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的。偶然性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词语”,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愚昧无知造成的,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系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

——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2

毕尔生说,必然性只属于概念的世界,而不属于现实世界本身。莫诺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纯粹的偶然性。

——转摘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绝对观念”发展的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环节。必然性根据于事物自身,偶然性根据于他物;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中去认识必然性”。

——摘自《小逻辑》

请回答: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

(1)材料1的哲学观点和错误。

(2)材料2的哲学观点和错误。

(3)材料3的贡献和错误。

10 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2

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材料3

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请回答:在矛盾存在问题上

(1)材料1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对比材料1与材料2,指出材料2的错误。

(3)对比材料1与材料3,分析材料3的错误。

11 下面是老子哲学的一些材料:

材料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因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填写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似万物之宗”。

材料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地道,道法自然。”

材料3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关于有无、阴阳、大小、静躁、正反、生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古今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老子认为,“有两”的思维方法是人们分析事物的出发点。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4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5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说明老子哲学的本体论性质及其辩证法思想。

(2)依据材料2,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3)依据材料3,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4)依据材料4,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5)依据材料5,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12 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以下材料。

材料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其间可能出现暂时的曲折和倒退,但总趋势是前进的。

材料2

孟子认为历史以五百年为一周期,治乱循环。18世纪意大利历史学家维科在其《新科学》中提出,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都先后经过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三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由于“蛮族”入侵或内部纷争等原因,社会退回到原始野蛮状态,开始了新一轮的周期性运动。

材料3

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的发展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时期。当时的生产力极端低下,人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被束缚于血缘关系、宗法关系、阶级关系和等级关系之中,直接依赖于体现这些关系的各种人类共同体,作为个体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是以对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的独立性、较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才能的形态。这时,物质生产得到一定发展,物质生产活动却表现为对人来说是异己的东西,人成为自己所创造的奴隶。人不再直接依赖于别人或某种共同体,而是依赖于物,依赖于货币,这样,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有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这时的生产力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物质财富极其富足,劳动成为人本身的内在需求,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由此,人真正获得了自由和个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请回答:

(1)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材料1和材料3的共性是什么?

一、选择题Ⅰ

1 D【解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所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绝对与相对、有限与无限、共性与个性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总特征。

2 B【解析】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在本题中,只有命题B是辩证法论思想的。命题A是虚无主义的,命题C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命题D是不成熟的命题,所以不选。

3 B【解析】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实质是割裂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本题中否定一切只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个特点,即在强调否定时就会否定一切,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本质是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所以本题选B。

4 B【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的典型的名言,体现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实质,即把对立的东西绝对的对立起来,在对立中看不到统一,在统一中看不到对立。所以本题选B。

5 C【解析】是否承认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以及量变和质变,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但是二者分歧的核心是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所以本题选C。

6 C【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把握事物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之间的关系,只有命题C是正确的。

7 C【解析】条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所以任何事物都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发展和灭亡,但从条件的概念中得不出条件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条件的改变并非只会引起事物的量变,根本条件的改变也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8 C【解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说条件变了事物也就变了,但没有否认事物存在的稳定性,只是强调了条件对事物存在的重要性。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否认事物的稳定性,与本题题意不对,因此本题选择命题C。

9 A【解析】本题考核事物的普遍联系,只有命题A符合题意。

10 B【解析】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辩证法的基本知识。

11 D【解析】董仲舒认为,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古今没有变化和发展,所以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12 C【解析】此就是此,彼就是彼,此与彼没有关系,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否认对立双方具有同一性的观点。而辩证法从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出发,必定承认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所以看问题在承认非此亦彼,也承认亦此亦彼。

13 C【解析】本题考查对矛盾同一性要领的把握,命题A 是矛盾斗争性的基本含义,而命题B、D则否认差别,把矛盾的同一性看作是完全等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本题中对矛盾同一性正确表达的只有命题C。

14 B【解析】矛盾转化并非只有一个方向,比如由坏向好,由低级向高级,但也不是向任何一个方向,而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是矛盾转化的基本特点,所以本题选B。

15 D【解析】本题中,两句诗所体现的哲理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只有命题D符合题意。

16 C【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和谐社会和矛盾同一性的原理。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它要求人与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也就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学会在矛盾同一中思维。而矛盾的同一性原理正揭示了和谐社会的本质。所以选C。选项A、B、D虽然都在和谐社会中有所体现,但他们并不构成直接的辩证法基础。

17 B【解析】事物的规定性和事物的特殊矛盾,是区别不同质的矛盾的依据,事物的度则是确定事物量变和质变的依据,对于同质的事物,因为质是相同的,所以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只能是事物的属性和量。比如人的区别,既然都是人,人的特殊矛盾就对人与人的区别不起作用,把人与人区别开来的是人的各种属性,比如身高、体重等。所以本题选B。

18 C【解析】本题考查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唯心主义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认为因果联系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所以只有命题C 符合题意。

19 B【解析】本题考查对度的把握,对事物的把握“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是没有把握好度,本题中就没有把握好度,所以选B。 20 D【解析】辩证的否定又称扬弃,它本身的含义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本题考查对扬弃这一概念的把握。

21 C【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法各个规律特殊作用的理解。命题A,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命题B是质量互变规律的作用,命题C揭示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所以本题选C。

22 B【解析】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偶然性是不可缺少的,不是不起任何作用,也不是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而是时时都起作用的,只不过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所以本题选B。

23 D【解析】本题考核对现实性的认识,它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所以只有命题D符合题意。

24 D【解析】本题是间接性试题,它综合考查可能性范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A是错误选项,因为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获得理性认识(理论),而感性经验是理论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经验并非都是不可靠的。B 是错误选项,因为可能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因人而异的。C是错误选项,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既有可能性,也有不可能性。D是正确选项,因为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在于说明一切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25 C【解析】本题仍考查对真象与假象的区别。

26 A【解析】国家的兴亡有其内在的规律,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否定了国家发展的规律,所以是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的观点。

27 D【解析】这是马克思所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不能把偶然性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否则历史就会变得非常神秘。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对历史的认识中,这是属于辩证法的观点,所以选D。

28 C【解析】事物变化是否显著、速度的快慢不能判定是否是量变还是质变,只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是判断事物量变和质变的依据,所以本题选C。

29 D【解析】本题是考查对相对主义的认识,“是非无定质”,是说是非没有界限,这显然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0 A【解析】矛盾问题的精髓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这是一道知识认定题。

31 C【解析】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划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自然和社会运动的辩证法,而主观辩证法则是思维活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依据这一总体划分,选择命题C。

二、选择题Ⅱ

1 ABD【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本质区别的认定。本题中命题C,不属于辩证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应该排除出去,其他都是两者的区别。

2 AC【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的普遍联系观点的理解与应用。社会领域的联系离不开人的活动,但并不否认联系的客观性,自然界领域的联系,如果撇开人的反作用不谈,则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人为的。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信息,信息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情况,一般认为,信息是物质普遍的、基本的属性,是寓于一切运动形式之中的一类特殊的运动形式。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本身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介的普遍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性的体现。A、C是正确选项,B、D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

3 ABCD【解析】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1)系统的结构性。(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的层次性。(4)系统的开放性。

4 ABCD【解析】本题全选。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与否定是辩证的统一;与此相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否定就是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绝对否定,反之,肯定就是肯定一切是不包含否定的肯定,依据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本题全选。

5 ABCD【解析】本题全选,都符合辩证法过程论思想的要求。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所以一切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但是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并不等于不发展,相反在过程中,前进的方向是主导的。依据过程论思想,本题都符合。

6 C【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因为这样,所以发展不是一般的变化,也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因此命题A、B在不选之列。命题D,是关于事物量变的概念,也没有体现发展的本质。在本题中,符合题意要求的只有C。

7 ABCD【解析】联系的条件性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正因为这样,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只有有条件本身是无条件的。所以本题选A、

B、C、D。

8 CD【解析】本题考查对新生事物基本概念的把握。符合题意的是命题C、D。

9 BD【解析】本命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强调是部分对整体的依赖性,而C为机械整体观,命题A强调的是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所以只有命题B、D符合题意。

10 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全面理解,本题四个选项都是二者辩证关系的表现,所以都选择之。

11 ABC【解析】本句话是形而上学的名言,它是对肯定与否定关系的绝对的片面的理解,这一理解当然也会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但是本题没有问这一问题,而只是问这句话的错误,所以本题选A、B、C。

12 ABCD【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从一个角度说明对立统一规律何以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所以都选。

13 BD【解析】本题考查对矛盾同一性基本作用的理解。矛盾同一性的作用是两个方面:一是,使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二是,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符合矛盾同一性作用的是命题B、D。

14 ABCD【解析】本题命题都符合题意。

15 CD【解析】本命题考查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选项CD为正确选项。

16 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把握,本题4个命题都符合要求,所以全部选择。

17 ACD【解析】本题只有命题B不合题意要求,其他全选。辩证法认为共性寓于个性中,共性没有单独的存在,所以,不能反过来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18 ACD【解析】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是矛盾地位不平衡的体现,正因为这样,不能用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来概括二者的关系,所以命题B在不选之列。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全局的解决起到主要作用,不能反过来说,。

19 ACD【解析】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指斗争的无条件性,而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并不是说矛盾的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而是说矛盾的斗争性可以打破条件的限制。所以根据对矛盾斗争性的理解,本题选择A、C、D。

20 BC【解析】认识事物首先要把该事物与它事物区别开来,而要把事物区别开来,就要把握事物的矛盾特殊性。所以本题选择B、C。

21 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多样性,只有命题AB符合题意。

22 ABCD【解析】辩证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而辩证的否定又叫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否定又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所以本题四个命题全选。

23 ABC【解析】本题考查对静止本质特点的认定。本题命题D是错误的,至于其他命题都反映了静止的本质,所以选A、B、

C、。

24 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视有差别的劳动的统一,更重视“和合”和统一,这里的“和”是指有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是指不包含差别的两者绝对的统一,所以只有命题ABC符合题意。

25 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矛盾特殊性的全面理解。矛盾特殊性是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的认识的开始和科学认识的依据,由于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特殊性向普遍性转化而去,依据对本题的分析,本题所有命题均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所以全选。

26 ABD【解析】本题在于考查对普遍联系内容的把握。在本题中,除命题C认为发展仅是纵向联系是不对的,其他都符合普遍联系的内容,所以选择A、B、D。

27 AB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之所以为新生事物是由新生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以时间上新出的事物不是新生事物的特点,本题在于排除命题D。其他则都是新生事物的特点。

28 ACD【解析】本命题考查的是因果联系。命题ACD符合题意。

29 ABC【解析】本题中命题D是不正确的,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既然是辩证法的核心,它就不能包括辩证法的所有内容,否则就不能称为核心。命题A、B、C、都从某一角度揭示出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辩证法核心的道理,所以选择之。

30 AC【解析】矛盾问题的精髓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所以本题选A、C。

31 AB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的规律范畴和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和应用。A是正确选项,因为这“三大规律”从个别、特殊到一般,是有层次的,即发生作用的范围依次从小到大。B是正确选择,因为这“三大规律”都是社会规律,而社会规律不过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而已,即都是通过人的活动产生、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C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因为任何规律都是不能创造的。D是正确选择,因为这“三大规律”依次相应是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D项与A项实际上是相同的。

三、分析题

1 【答案要点】这段话突出地讲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样一种唯物辩证法思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所谓事物的相互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个事物既作用、影响它周围的事物,也必须受到周围其他事物的影响和作用,这就形成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整个世界就是由无数事物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的画面。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也就是说,事物的联系是由事物彼此相互作用而形成,是属于事物自己的。这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按照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去认识、改造事物,但不能任意增加或取消事物之间的联系。联系既然是由相互作用而构成,因而这种联系就不是僵死不变的,恰恰相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联系是运动中的联系,运动是联系中的运动,联系和运动是统一的。这就表明,客观世界不仅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且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与发展之中。

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它告诉人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和处理各种问题。要反对和避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要坚持全面性和客观性,反对片面性和主观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取得预期的成功。其次,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树立整体的观点。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所以整体与部分也是不可分的,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由部分所构成。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不再具有原来的性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一方面要顾大体,识大局,要有整体观念,懂得在一定条件下,部分要服从整体。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注意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2 【答案要点】(1)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主要特征

①系统的结构性。②系统的整体性。③系统的层次性。④系统的开放性。

(3)联系与系统的关系。

系统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了普遍联系这一世界的本质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系统性是内在统一的。

①系统论与普遍联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概括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属性,它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着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系统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②系统论不可能离开联系,它本身就是研究要素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普遍联系与系统论是相互补充的。普遍联系以其对一切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揭示为系统论提供了哲学依据。系统论则把系统联系、结构功能联系、控制联系等显现出来和独立起来,给予这些关系以数学模型定量化的描述,从而丰富和深化了普遍联系,使之进一步具体化。

3 【答案要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这种关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着稳定、联合、团结、统一的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的稳定在哲学上就是坚持矛盾的同一性;改革发展类似于矛盾的斗争性。根据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中包含斗争性的原理,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不能光是消极地去维护,而是要深化改革,适度发展,使得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根据同一性对斗争性的制约,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的原理,我们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持社会的稳定。没有改革,我国现代化事业就没有动力;没有发展就不能前进。但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也谈不上。因此,我们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用深化改革、适度发展去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用社会的稳定为保证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4 【答案要点】(1)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对立统一的。客观辩证法决定着主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源泉和基础。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通过主观辩证法,人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客观辩证法。

(2)既然作为人们主观认识和思维规律、规则和方法的主观辩证法以客观辩证法即客观事物的规律为基础,那么,要获得正确的主观辩证法,获得正确的主观认识,就必须以客观辩证法为出发点和基础。从客观辩证法出发,按客观辩证法去进行认识和实践,正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3)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换言之,一切从客观辩证法出发,按照客观辩证法去获得主观辩证法。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的主观辩证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主观辩证法才能得以发展,认识才能科学。实事求是也是把握客观辩证法的必要条件。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主观辩证法,才有正确的实践;只有通过正确的主观辩证法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把握客观辩证法。

(4)历史事实证明,颠倒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遭到失败;反之,才能成功。实事求是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因此,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 【答案要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一切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事物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对矛盾的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

(1)从矛盾的范围看,矛盾的特殊性可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根据,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和条件。

(2)从矛盾的性质看,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各有其特殊的矛盾,从而有其特殊的性质。同一运动形式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也有着特殊的矛盾,从而有其不同于其他过程和其他阶段的性质。在这里,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

(3)从矛盾和矛盾双方的地位看,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可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每一矛盾的对立双方,可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面方面。

(4)从矛盾解决的形式上看,因矛盾的特殊性又表现为解决形式的多样性。其基本形式有三种: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b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c 矛盾双方融为一体。在社会领域中,还特别要注意区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对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又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就是认识事物的特殊本质,没有矛盾特殊性作为认识基础,人们就无法把事物区别开来,更谈不上科学的认识。(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具体的分析具体情况,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来解决,是我们找到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理论基础,它是我们批判折衷主义、“均衡论”和“一点论”等形而上学错误观点的思想武器。

6 【答案要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客观的,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狗猛与酒酸看上去是孤立存在的,毫无联系的,但在把恶狗养于酒店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它们就共属于一个矛盾体内,形成一个矛盾的同一体,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着,制约着。就形成一种客观存在的联系。所以,这个故事证明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矛盾时,绝不能片面孤立的看问题,要善于全面地掌握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各个因素,在一些看来无关的事情上,发现它们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同时联系是多样的,因果联系是联系的一种形式。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由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狗猛是酒酸的因,酒酸是狗猛的果,通过分析研究这种因果关系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目的出路。

7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数量的增减,一种是排列组合的变化。“朝三暮四”中的老人,掌握了猴子们的习性后,并没有改变橡子的总量,而只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地改变一下,也就是并没有改变组成的要素,只是使事物的排列方式有所改变,便引起了事物的某种变化。因此,我们在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前,处理问题的时候,必有防止被实同形异的假象所诱惑。

8 【答案要点】(1)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2惠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2否认事物自身存在运动变化的源泉,而把运动变化看作是由精神因素,特别是由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性,因而不能正确地把握运动,不能科学地说明运动变化。

9 【答案要点】(1)材料1属机械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偶然性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有其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人们主观上没有认识或无知造成的。

(2)材料2属非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及其客观性。生物进化决不是毫无必然性或规律性可循的纯粹偶然性,而是包含着内在的必然性,人类的出现是生物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3)材料3表明,黑格尔明确分析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不同根据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这是其贡献。但黑格尔把必然性和偶然性视为“绝对观念”发展的两个环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这是其错误所在。

10 【答案要点】(1)材料1的第一段话是说辩证法所研究的矛盾是对象自身中的矛盾,就是矛盾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人们思维中的矛盾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第二段也是强调辩证矛盾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实际客观存在的矛盾,不是主观字面的或头脑臆造出来的矛盾。这两段话突出一点,就是指出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材料2把矛盾归结为一个范畴,当作纯粹是主观思想的东西:认为它不是现实的,只能是思想的任意组合。它与材料1把矛盾看作是对象自身中、实际生活中的矛盾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把矛盾当作是由思想臆造的。

(3)材料3公然否认自然界中有矛盾,它认为矛盾只存在陈述中,即只存在于语句上、字面上。材料1明确指出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不能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材料3的错误在于:一是公开否认自然界中矛盾的存在,二是把矛盾当作字面上的、语句上的,同样是否认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

11 【答案要点】(1)材料1说明,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而道虽然是“有物混成”,不能为人们所感知,是一种原始的观念物。因此,道也就是“无”。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老子认为,道“周行而不殆”,它是运动、变化的,这是其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