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试卷二

社会学概论试卷二

社会学概论试卷二
社会学概论试卷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社会学概论》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3.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

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

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6. (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10.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

马克思 D.韦伯 C.斯宾塞 B.孔德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有()。

A.家庭

B.伙伴

C.企业

D.军队

E.学校里的班级

2.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A.人数众多

B.无组织

C.不稳定

D.非常规

E.自发性

3.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有()。

A.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

B.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C.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D.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4.越轨行为包括()。

A.违法行为

B.违章行为

C.违规行为

D.适应性行为

E.从众行为

5.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A.环境

B.人口

C.社会制度

D.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E.科学技术

6.以下属于发展社会化的是 ( )。

A.幼儿学说话

B.成年人工作后再深造读研

C.父母向孩子学习用电脑

D.职工接受职业培训

7.社会设置的显著特征包括()。

A.可重复性

B.集体性约束

C.自我维护性

D.不稳定性

8.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原因有()。

A.历史包袱沉重

B.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还不完善

D.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 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进行分层的三个角度是()。

A.经济

B.声誉

C.年龄

D.权力

10. 社会互动的类型有()。

A.合作

B.竞争

C.冲突

D.强制

E.顺从与顺应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控制

2.社会变迁

3.自致角色

4.初级群体

5.社会分层

四、比较题(每题5分,共20分)

1.比较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异同之处。

2.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

3.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

4.比较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之处。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2.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

3.简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六、论述题(共20分)

1.联系中国实际,谈一谈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意义。(10分)

2.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10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C

3.D

4.C

5.C

6.C

7.D

8.B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

2.ABCDE

3.ABCD

4.ABC

5.ABCDE

6.BD

7.ABC

8. ABC

9.ABD

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依靠社会的力量,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以确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使之符合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的过程。而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专指对社会成员的越轨行为进行预防、限制、禁止与制裁的过程。

2.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成变化的一种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

3.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是指人们通过后天自身的努力所获得的角色。。

4.初级群体:或者称为基本群体、基础群体、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是指成员之间的互动具有面对面的交往、亲密合作特征的群体。

5.社会分层:一是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二是视其为客观过程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四、比较题(每题5分,共20分)

1.比较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异同之处。

答: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它对分)2(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它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2分)

不过,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1分)

2.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

答:社会群体(social group)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领域之一,概括地讲,社会群体就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特征是:(1)明确的成员关系。(2)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3)有限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4)持续互动与一致行动的能力。(2分)

社会组织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旨在达成特定目标的社会单元。相对于社会群体而言,社会组织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单元。特征是:(1)具有明

确而具体的目标。(2)内部有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3)存在一个或数个权力中心。(4)组织成员经常变更。(3分)

3.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

答:(1)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1分)

(2)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2分)

(3)两种研究达到的最终结论不同。(2分)

4.比较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之处。

答:一般说来,传统社会与现代上有如下区别:(1)社会的基础产业与劳动方式不同,农业、手工劳动—工业、机器生产;(2)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程度不同,分工简单、分化低—分工复杂、分化高;(3)社会主要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不同,家庭组织、血缘关系—职业组织、业缘关系;(4)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同,乡村社区—城市社区;(5)社会开放程度不同,分散封闭—高度开放;(6)社会管理的权威基础和主要方式不同,传统权威、家长制—法理权威、科层制。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答:(1)家庭。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分)1(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学校(包括日托中心)。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1分)

(3)同辈群体。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即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分)(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不仅是个人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且是检验个人前期社会化成果的场所。(1分)

(5)大众传媒。大众传媒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知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具有极强的舆论导向性和潜移默化性,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分)

2.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

答:(1)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以及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如夫妻、婆媳、妯娌之间易于发生矛盾和冲突。(1分)

(2)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它又可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此种情况下,角色的承担者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于应付,出现紧张的感觉,因而被称为“角色紧张”。二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如一位警察为了秉公执法可能要处罚或逮捕其老朋友,而作为朋友他又不忍对不住自己的朋友。在做出选择是,他便处在角色冲突的状况中。三是在一个人扮演的单一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如一位推销员为了多推销产品,拼命地向顾客宣传产品的优点,但若是讲良心的话,他也应该向顾客讲明产品的缺点,此时他内心便出于矛盾、冲突状态。(4分)

3.简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答:产生的变化有:

①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

(2分)

②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首先,社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其次,初级关系日渐松懈。最后,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如邻居。(3分)

六、论述题(共20分)

1.联系中国实际,谈一谈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意义。(10分)

答:本题主要根据学生一学期的学习体会为主,不准备给出详细的标准答案。主要应该抓住社会学的描述、解释、评价、预测登基本功能。应联系中国实际,举出合适的例子具体展开论述。

2.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10分)

答: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自然、人口和社会三个方面。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引起的流动大多数情况下是空间上的流动,它调节着人口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如各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干旱、火山爆发等都有可能导致社会流动。(3分)

(2)人口因素人口与环境之间一般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否则,一旦人口密度超过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势必会引起人口向外流动。另外,当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或过低,就会产生人口的压力或吸引力,出现人口流动,如果这种流动伴随着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变化,那么与社会分层相对应的社会流动就发生了。(3分)

(3)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是引起社会流动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它主要包括:a.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重要原因;b.战争、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也是社会流动的一个常见原因;c.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是引起社会发生结构性流动的原因;d.由发明创造引起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e.社会分层体系分化组合的原则与社会继替的规则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流分)4(动的制度性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