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航拍中国》节目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

B.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表现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技术的敏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2 .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①,中华民族的航天梦,②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③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④人。”

A.穿梭承载积蓄追梦B.飞天抒发积攒追梦

C.穿梭承接积蓄实干D.穿梭承载积攒追赶

3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还是没有悟出其中的道理。

B.他的话语一出,人们的质疑声就此起彼伏。

C.同桌和我说起他的童年趣事,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返老还童了。

D.盐城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不少优秀人物。

4 .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

A.商酌颠沛流离以身作则愧怍

B.躬行海阔天空马革果尸殷红

C.肯切悲天悯人诲人不倦狂澜

D.滥督微不足道如释重负累赘

5 .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记,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作者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现代杂文相似,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被奉为道家经典。

D.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幽默大师,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登勃朗峰》,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6 .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追溯sù遒劲吹毛求疵cī面黄饥瘦

B.算术sàn绮丽汗流浃背jiā按部就班

C.抽噎yē沉湎混为一谈hùn首曲一指

D.翘首qiáo臆测真知灼见zhuó休养生息

二、字词书写

7 .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qiè)_____而不舍②(huáng)______恐③烦(suǒ) _______④(chà)______异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吃”过牡丹花吗

①提起牡丹,人们自然想到洛阳和菏泽的观賞牡丹。然而,记者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片农田里看到了一种可以“吃”的牡丹:油用牡丹,它的根——丹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种籽可以加工成食用牡丹籽油,牡丹花蕊可以加工成牡丹花蕊茶。

②我国油用牡丹专家、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李育材介绍说,油用牡丹是我国独有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态的灌木,共有9个种、1个亚种和1个变种,全部原产于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20多个省区。

③2006年,中国林科院检测出了牡丹籽油的各项成分。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各种对人体健康冇益的元素含量较高,是一种高端食用油。山东省菏泽市随之进行了小规模、专业化的实验性生产并取得了成功。2010年4

月,国家林业局在菏泽组织召开了50多位专家参加的发展油用牡丹的专题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山东菏泽发展油用牡丹基地前景广阔,效益可观。2011年3月,在进行了多项安全试验的基础上,由囯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④牡丹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特别是其中的α—亚麻酸含量达40%以上。α—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不能替代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与其它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⑤2011年8月,李育材牵头在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率先搞起了试点栽培及综合开发利用,全面拉开了我国油用牡丹发展的序幕。

⑥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种植油用牡丹122.48万亩,年产牡丹籽1612.59万公斤,牡丹籽油加工企业49家,吸纳就业23.63万人。

⑦目前,以油用牡丹为原料,已开发出高档食用油、高档化妆品、保健品、药物、日用品五大类数十种产品,有的已经投入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油用牡丹根系发达,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因碳增氧、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据测算,种植油用牡丹比种植传统作物每亩地能多收入几千元,可以有效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并且油用牡丹种下后,30—50年不用换茬,之后仅需要锄草、施肥等一般管理即可,省工、省时,节约成本。

8 . 简要概括,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牡丹花是可以吃的?

9 . ③④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0 . “油用牡丹”有哪些优势值得推广种植?菏泽广泛种植,可以取得哪些效益?

11 . 请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题文)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尽善尽美

①最近,我在某机关中看到悬示的格言,很有感触。那格言是:“我此地,一切都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这真值得做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格言!假使每个人都能践行这格言,而决意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尽至善之努力,以求得至之结果,人类幸福,真不知要增进多少啊!

②人类的历史,就充满了因苟且与不小心而造成的种种悲剧。不久以前,奥斯丁有一个镇完全被淹没,损失了

许多生命,就是堤岸的工程建筑者苟且而不忠实,不能履行原定计划而造成的。工作不谨慎,不认真,处处可以造成悲惨的结局。假使人们工作时都能尽心尽力,求其彻底,则人们的枉死数目便可能大大减少。

③做事苟且贪懒,这种习惯一朝养成,还会使人的品格大受影响。他将在一切事上不忠实起来。凡是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就是轻视自己品格的人。在你的手中,每做出一件苟且而劣等的工作,都足以损害你的效率、你的办事能力、你的人格。苟且而劣等的工作,对于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是一种污辱。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④事无大小,每做一事,总要竭尽心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记。凡是事业有成的青年,都是那些做事不肯安于“尚可”或“近似”,而是必求尽善尽美的青年。为人类创立新标准、新理想,而撑着进步之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

⑤既然苟且贪懒的危害如此严重,而追求尽善尽美的意义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⑥在日常职务上,忠实地执行那些寻常的、微小的工作,能使我们渐渐地走上高等地位。然而多数的年轻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找到高的位置、大的机会,以使自己有“用武”的机会。他们会对自己说:“我们现在这枯燥、机械的工作,平凡渺小的职务,有什么意义呢?”但是事业有成的青年,却能在简单的职务中、卑微的位置上,看出并创造不寻常的机遇来。在做事时,只要你能常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更敏捷,更精确,更可靠,更为花样翻新、随机应变些,你自然能引起上级的注意,而使你步步上升了。

⑦凡成大事者,必具有一种“彻底”的精神。他们做事常常不惮精详,秋毫必察。英国作家狄更斯非至预备充分时,不在公众前读他的作品。在未曾当众宣读以前,他要每天把那篇选定的文字诵习一遍,这样的诵习要经过六个月之久。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作时,常常反复思索,不断修改,有时花费一星期的功夫,只写成一页稿纸。假使我们做事,都有尽善尽美的习惯,则我们的生命,一定能变得更为完满快乐;而天下拥有快乐生活的人,将大大超过只拥有残缺生活的人了。

⑧达到最高处,攀登最高峰!从事任何事业,做任何工作,我们都应抱这样的态度。

(作者:奥里森马尔腾。有删改)

12 . (小题1)请结合全文,从正反两个方面概括做事应“尽善尽美”的原因。

13 . (小题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14 . (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15 . (小题4)请在第⑦段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事例之后,再补充一个类似的论据。

阅读《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回答问题

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

白国宁

①落日余晖,晚霞醉人,沧桑的背影渐渐拉长,在他的影子里,我亦步亦趋。

②高二那年,父亲从乡里调到镇上教书。当时交通不太方便,每天唯一一辆途经村子的中巴通常都在父亲没有下班前就发车了。为了解决通勤困难,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正值暑假,几天下来,我骑摩托车的技艺就已经很纯熟了,可父亲却始终不能独立驾驶它。那时父亲的补课任务很紧,他提议暂时由我载他到镇上,下午4点半的时候再到约定的地方去接他回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③那天,我把父亲送到了镇上,并说好下午准时去接他。我回家后复习了一些功课,然后邻居家的兄弟就约我去打牌。因为离接父亲的时间还有好几个小时,我便沉浸在打牌的乐趣之中。等到我意识到时间不早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点了,加上路上的时间,我整整迟到了两个小时。

④我想,父亲如果知道我一直在打牌的话一定会非常生气,于是我决定撒谎。当我把车骑到了我们约定的地点时,父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耐心地等我。我告诉他我本来是想尽快赶过来的,但是车出了毛病,修车耽误了太长时间。父亲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他看我的眼神:他直直地看着我的眼睛,刀光一闪一抹锐利冷冷地扫过来,我不由一哆嗦,想要避开他的眼神,忽地,他的眼神黯淡颓败了,眼珠停滞不动,眼眶里蒙上一层雾气,似有散不尽的疑惑和忧郁。我慌了,不知道怎么办,沉默了一会儿,他转过头,不再看我。

⑤“对于你认为你必须对我撒谎这一点,我感到非常失望,儿子。”

⑥“您在说什么呀?我讲的是实话!”

⑦父亲又一次看了我一眼。“当你没有按时出现的时候,我就打电话问你妈妈是否出了问题,她告诉我你一直没在家,可6点钟左右她却听到邻居家有摩托车启动的声音。所以,我断定摩托车根本没出任何毛病。”

⑧一种负疚感顿时袭遍了我的全身,我无奈地承认了我去邻居家打牌的事实以及迟到的真正原因。父亲专心地听着,一阵悲伤掠过他的脸庞。

⑨“我很生气,不是对你,而是对我自己。”父亲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说,“我已经认识到,作为你的父亲,我其实真的很失败。如果这么多年我对你的教育使你仍然认为你必须对我撒谎的话,我必须深刻地做一次反省。为什么我的儿子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不能跟他的父亲说真话?我现在要走回家去,算是对这些年来我对你教育不成功的惩

罚!”

⑩“但是,爸爸,从这儿回家有整整15里路,再说天都快要黑了,你不能走回去!”我的劝阻和道歉,以及我后来所有的语言都是徒劳无益的。我无法让父亲坐上我的车。

?父亲在尘土弥漫的道路上走着,我推着车紧紧地跟着他,看着他微驼的背影,在乡道上显得瘦小无助,肩不宽,膀不圆,他径直走着,步履蹒跚,不知是生气还是疲惫脊背微微颤抖着,衣衫在夏风中凌乱。

?晚霞醉人,乡道边的小河,柔波泛着红光瘦弱缓慢,水面凌乱成了泼墨画。父亲的背影在落日余晖下渐渐拉长,在他的影子里,我亦步亦趋。我怀着无限的懊悔,希望父亲可以停下来,坐上我的车,可是他始终没有回头看我一眼。一路上我一直在祈祷,我想告诉他我是多么难过和抱歉,但是他根本就不理睬我,只是继续沉默着,思索着,行走着,脸上写满了痛苦。整整15里路,我一直跟着他。这是我生命中最痛苦的旅程,我将永远不会忘记父亲那忧郁的眼神和让我记忆一生的背影。

?这是我曾有过的最难过最痛苦的经历。然而,这也同样是我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课。

16 . 请在下面空格处填写合适内容,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因贪玩迟到,没有按时接爸爸下班(开端)—→ ①_____(发展)—→ ②_____(高潮)—→“我”难过愧疚(结局)

17 . 将下面句中加点的“袭”字换成“传”字好不好?为什么?

一种负疚感顿时袭遍了我的全身……

18 . 第④段画横线句子包含着父亲怎样的复杂情感?

19 . 文中第①段、第?段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紧密,请你从结构、内容上分析其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年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

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低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20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日再食食(供养,给……吃)

B.预君子之列预(参与)

C.裘葛之遗遗(留给)

D.生以乡人子谒余谒(拜见)

21 .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负箧曳屣B.腰白玉之环

C.父母岁有裘葛之遗D.余朝京师

22 . 对于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现身说法,叙说了自己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

B.选文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一方面在于主观是否努力,另一方面在于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

C.作者抓住怎样实现“学有所成”这一点,借褒扬同乡马君则,以教化太学诸生。

D.作者在说理时循循善诱,借助对比手法,让读者领悟文章阐述的道理。

五、句子默写

23 . 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六、语言表达

24 . 仿写: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

25 . 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博物馆参观人群调查统计图》

材料二:“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

(1)读材料一的图,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

(2)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对博物馆这一“公共项目”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写出你探究到的结果。

八、作文

26 . 同学们,1 + 1 = ? 作为一道算术题,它的答案显而易见,但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一次失败+ 一份锲而不舍的追求= 一次自我的完美蜕变;一身过人的能力+ 一颗强烈的责任心= 一份事业上的成功......那么,你对此有何理解呢,请大家用这个简单的算式,衡量一下复杂的生活,请你以《 1 + 1= 》为题目,写出你的身边故事、生活感悟、人生思考。

要求:(1)感情要真实自然、有一定的哲理深度。(2)字数不低于600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