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初二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初二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篇一: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一、课程背景

在以“升学”为目标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只重视“纯数学”类型所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海式”的灌输和训练,使数学作为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被淡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育者就应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将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这也符合我们遵循我国实施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结合本校“学生用

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以及培养途径的实验研究,我们特开设此课程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体会它的丰富价值,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重视发挥数学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数学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内涵,并能把它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应用于生活

二、课程标准

本课程属于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型课程,其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以数学为主要工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新数学提出的四个目的(实用的目的、公民的目的、职业的目的、文化的目的)融为一体,让受教育者“学大众化的数学”。其具体目标为:

1.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2.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善于用数学的思维分析身边事物

3.知道有关的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数学创造能力

4.初步了解数学建模的知识,形成数学建模的基本素质(即有一定的建模意识,建模的心理品质,建模能力和建模知识结构)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

本课程拟在本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开设,计划两学期完成课程

学习,包括课堂学习、社会调查和建模实践。其中初一年级的重点

是学数学、用数学的意

识的培养,初二、初三年级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为主。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七年级)

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第一讲:数学party

(1课时第二讲:一个小数点与一场大悲剧

(1课时)第三讲:队列操练中的数学

第四讲:立方体的影子

第五讲: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讲:股市中的数学

第七讲:7.打折销售

第八讲: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

第九讲:七巧板

第十讲:瓷砖的铺设

第十一讲: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十二讲:三阶幻方

第十三讲:对平均数等数说三道四

第十四讲:心率与年龄

第十五讲:学习习惯巧测试

第十六讲:文学中的数学游戏

第二阶段(初二年级)

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第一讲:几何就在你身边

第二讲:巧用数学看现实

第三讲:商品调价中的问题

第四讲:九树十行问题

第五讲: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测内径、平分角的仪器)

第六讲:勾股定理的应用

第七讲:分式方程的应用

第八讲:趣味数学题,数学典故

第九讲:黄金分割的应用

第十讲:设计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案

第十一讲:高建筑物的高度的测量方法

第三阶段(初三年级)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2课时)(5课时)(1课时)

(1课时)(1课时)

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建模)(3课时)第二讲: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数学模型解决最优化问题)(3课时)第三讲:解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测量不能达到

顶部或底部的物体的高

(2课时)

第四讲: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2课时)第五讲:镶嵌(2

课时)第六讲:数学综合题(4课时)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操作实践为主线”。课程的每

一章节都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目标。基本教学模式为初

一以活动形式为主,初二、初三以教师的建模示例和学生的建模实

践为主要形式。同时本课程的教与学应以课堂之外为素材和学习场

所进行社会调查和数学建模的实践,并组织数学建模兴趣小组参加

各种形式的应用数学类竞赛等。

五、实施措施:

1、组建兴趣班,配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进行课

题研究。

2、通过家庭、教师了解学生。

3、上实验研讨课,课题组内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

高研究水平,力求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4、学习课改理论、方法,动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行动研究,?

经验总结等方法获取资料、积累资料,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研讨、

交流,拿出阶段性成果。

六、学习评价

1.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由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评价、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评价、学

习过程中

的实践评价三部分组成,分优、良、中、合格等等。

学期成绩:以“课题报告”形式出现,要求学生提供一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问题的书面报告,设计“课题报告”评价表进行评价。同时进行小论文汇报交流。

2.评价目的

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建模意识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

力等。

【篇二:二年级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案】

1

2

3

4

5

【篇三: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

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

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枪?打中了哪几

格?()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3、神奇的扑克

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3、a=12=2 3=3 4=4 5=5 6=6 7=7 8=89=910=10j=11 q=12 k=13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4、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

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5、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 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事实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