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单选题(共15题;共30 分)

1.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依法治教”新阶段的标志是()

A. “863”计划的实

B.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鸣”方针的提出

2.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

方红”乐音,声音清晰宏亮。这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东方红1号

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颗卫星播送的“

发射成功的情景。()

B.风云1

C.神舟1

D.实验1号

B. 计算机技

C. 太阳能技

D. 空间技术

4. 甲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64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尔方红1

号 B.我国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五不同用途的卫星发射到太空

C.我国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并将卫星收回地面

D.我国不可承接为外国发射

卫星的任务

5. 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3.下列图片同属于哪一领域的科技成果( )

D. “百家齐放,百家争

A.生物工程

9?“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当选“感动中国

自己59年的人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有( )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0.

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邓稼先

平 森

B.袁隆

C. 钱学

D.

杨振宁

6. (2017 ?营口)2016年10月11 日,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追溯历史,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

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中近

D.第

7.我国的航天技术起步于( )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

C. 20世纪70年

D. 20世纪80年代

8.1984年,为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夺得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 )

A. 许海锋

B.李

C. 容国

D. 郑凤荣

2016年度人物”,他将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③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世界领先水平

④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

A. ①②

11. 如果要你为“ 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B. 高科技发展计

C. 人才培训计

D. 国企改革计划

12.

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学生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为名告上了法庭,这种情况

最早可能发生于( )

B. 1984

C. 1986

D.

2000 年

A.教育发展计划

划 划

A. 1981 年

年 年

名校名师推荐

13.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 )

A.

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B.高新技术实

现 的

C.通讯技术实现的 14. 曾经有一位学者高度评价袁隆平:“是他使饥饿的威胁退却,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

平的突出贡献是(

B. 培育杂交水

C. 设计三峡工

D. 开发互联网技术

说明了(

A.①③④⑤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材料分析题(共 2题;共30分) 1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5年,我国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

打破西方的核垄断,作出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1961

年,中共中央又决定以“两弹”即原子弹和导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1)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根据材料指出我国为什么也要研制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

(2)请列举两项我国在上个世纪

60年代令人瞩目的成就。

15.下图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

《一个人的奥运》

剧照,从一个人的奥运到

2008中国奥运,

D.学校教育实现的

A.研制原子弹

稻 程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

③旧中国贫穷落后 ④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

B.①②③⑤

国强项⑤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

(3) 为什么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示例

材料

新中国成立呦周年颁发的“两禅一星初功财美章及证书

(1) 请写出三名为材料一所述科技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 材料二中“两弹一星”所指内容是什么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三、综合题(共1题;共15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过:“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 ,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 ,别人要 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因为我们一向的方针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不是消极防御

的。” 材料二

右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的情景。

材料三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达的标志。”

(1)

我国发展原子弹等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

(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哪一年爆炸成功 ?为反击敌人的核武器进攻,我国成立了

什么部队?

(3)

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的研制成功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答案】 C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 《教育法》的颁布是关系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对落实教育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维护教育关系主 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 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故选 C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 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2. 【答案】 A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1970

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 号,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方红1 号。

3. 【答案】D

【解析】【分析】“嫦娥三号”探测器、“长征三号”都属于空间技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

4. 【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东方红发射成功呢是在1970年;B项成功地用一枚运

载火箭,将三颗不同用途的通信卫星发射到太空;D项历年来中国帮外国发射了多颗卫星。只有C项表述

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学生要识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成就。本题难度适中。

5.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籼型杂交水稻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 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二子目籼型杂交水稻的内容中:“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据此可知,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本题考查学生对籼型杂交水稻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制的意义。6.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关键信息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追溯历史,上世纪70 年代,我国与题干内容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故选D。

【点评】本题以2016 年10月11 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7. 【答案】A 【解析】这是基础题,主要考查我国航天技术起步的时间,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

8. 【答案】A

【解析】【分析】许海峰1957年8 月1日生于福建漳州,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人,中国男子射击队运动员,奥运冠军。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男子手枪60 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得主,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从教后,他带选手获得了两枚奥运会金牌。许海峰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运动员和金牌教练。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答案】C

【解析】【分析】①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6年;②项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1973年;

③项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世界领先水平是“ 863”计划的成果;④项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是2003

年,因此,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有③④,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的时间。

10. 【答案】D

【解析】【分析】1970 年4 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顺利送人太空。它标

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意义。

11.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6 年3 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随后邓小平作出了批示。因此,这项计划被称为“ 863 计划”,863 计划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因此为“ 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最合适的是“高

科技发展计划”。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 863 计划”的知识。

12. 【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于l986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以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事情最早可能发生于1986 年。【点评】此题结合教材从教材得出。

13.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可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信息、传递邮件、通知,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上课……,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我们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故答案是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信息化时代的知识。

14. 【答案】B

【解析】【分析】袁隆平是著名水稻育种专家,1973 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他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袁隆平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的贡献。注意袁隆平主要的贡献的识记。

15. 【答案】B

【解析】【分析】从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一个人的奥运到2008 年举办北京奥运会,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旧中国贫穷落后,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并不是所有奥运体育

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如男子足球等,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6. 【答案】(1)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的核垄断。

(2)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成功进行导弹试验。(3)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创举。(言之有理就行)

【解析】【分析】(1)题文信息提示: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研制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研制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我国人民的斗志,振奋民族精神,遏制超级大国可能对我国发动的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的核垄断。(2)题文信息提示:我国在上个世纪60 年代令人瞩目的成就。结合所

学历史知识分析:在1964 年10 月16 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根据要求即可回答: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10月,成功进行导弹试验。(3)题文信息提示: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因为“两弹一星”

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根据要求即可回答: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创举。

【点评】(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国防建设相关的知识点。(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国防建设成就相关的知

识点。(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两弹一星”相关的知识点。

17. 【答案】(1)邓稼先、袁隆平、钱学森、钱三强、朱光亚、杨利伟等。(答出任意三位即可)

(2)原子弹(或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3)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意思相近即可, 不要拘泥文字表述的一致性。学生从加强了国防力量、促进了航天事业发展等具体方面答题亦可)

【解析】【分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从材料二中的重大成就概括得出。第(3)题根据材料二中的作用和意义得出。

【点评】本题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为主题, 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感悟能力。

三、综合题

18. 【答案】(1)满足自卫的需要。

(2)1964 年。第二炮兵部队。

(3)增强了中国国防力量,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 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可见,我国发展原子弹等核武器的目的是满足自卫的需要。第(2)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链接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增强中国国防力量、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入手, 言之有理即可。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

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解析:C 《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八二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两者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 ) 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 C.以史为鉴 D.从严治党 解析: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宪法宣誓,表明了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 A.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 B.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 C.承认新中国地位 D.坚持一个中国论 解析:D 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故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C项错误;蒋介石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故D项正确。 4.(2017·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 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

2020年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考点17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含解析)

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两弹核弹 原子弹 时间: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地点:我国西部戈壁 标志: 代表人物:邓稼先 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导弹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 于实战的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成功 原因 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 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载人航天工程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2.屠呦呦和青蒿素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变化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衣、食、住的变化 3.其他变化 (1)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设施的发展 (1)总体表现: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00题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100题 1.“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 A.清朝前期B.晚清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民国时期 2.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了十余个通商口岸,放弃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一部。该时期英国侵华的本质意图应是() A.掠夺中华无所不有的财富,积累原始资本B.打开中国大门,使其成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把中国变成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D.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并使之合法化 3.1840—1860年英国连续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动力来自于() A.资本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本质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4.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朝廷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次战争以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两次鸦片战争对英国而言都是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结局是非正义的一方战胜了正义的一方,这说明()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④战争结局与指挥者的素质直接有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6.明治天皇即位之初,就在《御笔信》中扬言要“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他的这种野心产生的根源是() A.日本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B.长期闭关锁国使日本对世界缺乏正确了解,盲目自大 C.中国、印度等亚洲传统强国正在迅速陨落D.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丘逢甲这首诗应创作于1896年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高三二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1.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 4.社会生活上: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健全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4.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提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社会新风尚出现。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现代史综合一(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

中考专题复习训练: 中国现代史综合一 一、选择题 1.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 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在() A. 1965年11月 B. 1966年5月 C. 1966年8月 D. 1967年1月 3.为了搞好期末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 开天辟地 B. 遵义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召开 4.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 A.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是在()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4年 D. 1956年 6.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B. “左”倾错误泛滥 C. 工农业生产停滞 D. 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后从未有过的困难 7.五星红旗----中国的骄傲!随着奥运健儿的夺冠,随着“神州七号”的升天,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飘到了奥运赛场,从中华大地升上了茫茫太空!自豪之余,我们不禁想到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A. 开国大典 B.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 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而传统的“一师、一书、一黑板”的教学方式却渐行渐远。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中国历史趣味智力题测试十题带答案

中国历史趣味智力题测试十题带答案 中国历史趣味智力题 一、考孔子 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盘坐在大道当中不让马车通过。 少年说:我叫项橐听说孔老先生是圣人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 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 项橐立起朝孔子拱拱手然后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孔子听后觉得这顽童真问得古怪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 项橐咯咯地笑了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道出4物。孔夫子面红耳赤慨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为师! 后人把这个故事编入了启蒙读物《三字经》叫昔仲尼师项橐。 请问:项橐说的是哪4物 二、鲁班修庙 我国古代的建筑工匠鲁班十几岁就投师学艺跟着师傅到南山密林中去修香岩寺。

一天鲁班陪师傅在山上游看走到古柏和怪石跟前师傅说:古树怪石真真少见! 鲁班说:若在石上再建座庙就更好了。 师傅看鲁班说:好!你就在这儿修建成一百一十一座庙吧! 师傅这么一说鲁班愣住了心想:这儿虽有一块巨大的怪石但哪里能容得下这么多庙啊 一连两天鲁班都想不出如何修愁得他茶饭不香。 这天早饭后鲁班又坐在古柏下看着那巨大的怪石发愁。忽然他眼睛一亮高兴地自语道:师傅说的一百一十一座庙能修啦! 鲁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后师傅夸他聪明肯动脑筋。 请问:鲁班是怎样想的呢 三、华佗治病 东汉末年有个太守得了不能进食的重病就请华佗来医治。 华佗给太守切脉之后既没有开药方又没有用针灸不声不响地就走了。 太守以为招待不周赶忙送去财礼请吃酒席。华佗见礼就收见酒就吃但就是不开药方。 一晃10多天过去了太守让儿子去问华佗而华佗却带着钱财走了留下了一封信信中骂道:无耻太守枉活人间! 可是当太守这封信以后他的病却好了。 趣味智力题及答案 1. 一溜十仨缸担二八斗糠缸缸都装满不许有剩糠。

高三复习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高三复习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山西县西柏坡召开;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中国科学院成立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6.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国家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19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中国现代史综合

中国现代史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在穿着方面,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其根本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 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C. 计划经济的限制 D. 蓝灰色为当时人民喜爱的时尚色彩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共同纲领》 B. 《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1956年,中国队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A. 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 他懂业务,他说的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4.“1978年后,农村地区不断繁荣,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生活越来越丰富、开放、宽松,与外国的贸易和科学往来飞速发展。”这利益于()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大跃进” D. 改革开放 5.下列不属于“863”计划实行原因的是() A.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 B. 四位老科学家的联名建议 C. 要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D. 自力更生不需要外援 6.下列是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 A. 科教兴国战略 B. 改革开放政策 C. “七五”计划 D. “八六三计划” 8.《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悼念的伟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刘少奇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不包括() A. 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C. 稳定物价之战 D.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甘浚镇中心学校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卷(北师大版)

甘浚镇中心学校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卷(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施政方针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A 、中国人民远征军 B 中国人民派遣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中国人民自愿军 4.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 直接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 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 5、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6、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7.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8、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9、中国的科技人员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杰出代表有() ①邓稼先②钱学森③王进喜④杨利伟⑤李四光A.①②B.①②⑤C.②④⑤D.①③④ 10.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 实行改革开放 1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A. 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人民公社的成立 D.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1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的老人在1979 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上海浦东 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收复香港13.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 A.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B.研制导弹、原子弹获得成功 C.提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业救国 14.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 15、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16.“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了许多信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信息() ①汪辜会谈②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试题 答案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题 班级:姓名: 1.《战国故事》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 A.张仪 B.苏秦 C.靳尚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 A.秦始皇 B.炎帝 C.周幽王 3.《春秋故事》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 A.孙膑 B.重耳 C.管仲 4.《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5.《战国故事》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 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 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 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 6.《战国故事》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 A.失败 B.背着 C.担负 7.《春秋故事》“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 A.三十里 B.五十里 C.一百里 8.《战国故事》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 A.完璧归赵 B.一鸣惊人 C.纸上谈兵 9.《西汉故事》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可多选):(B D) A.揭竿而起 B.破釜沉舟 C.暗渡陈仓 D.四面楚歌 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 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 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 C.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 11.《三国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却都放了他,是因为:(C)

A.诸葛亮与孟获曾是朋友,不忍心捉拿他 B.诸葛亮要让孟获心服口服,想让孟获认可他为谋士 C.诸葛亮认为孟获爽直,想争取他使南方长期安定 12.《西汉故事》汉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其目的是为了:(B ) A.显示汉朝的强大,以得到更多的土地、物产 B.联合西域各国抵抗匈奴 C.让他作为使者,与匈奴求和 13.《东汉故事》东汉昌邑县令王密送礼给荆州刺史杨震,并说此事无人知晓请杨震放心收下。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含义是:(B ) A.这件事情只有我们俩知道,只要我们不说谁都不知道 B.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C.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如果泄漏了就一定是你说的 14.《西汉故事》楚汉之争,霸王项羽为什么会输给汉王刘邦的主要原因是:(C) A.因为项羽武功不及刘邦 B.因为项羽兵力不及刘邦 C.因为项羽勇而无谋,气量狭小,而刘邦善于用人,胸怀大志 15.《战国故事》请你选择以下有关秦始皇的评价(可多选):(A B C) A.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战乱,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B.焚书坑儒,专制残暴 C.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各地文化经济交流,有利于国家发展 16.《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讲的是 (谁)的故事,大体讲的是:

(中国近代史)近五年高考题汇编

(2013年全国卷Ⅰ) 1、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013年全国卷Ⅱ) 3、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4、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5、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6、.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2013年海南卷) 7、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8、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

2013初中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一)同步训练

2013初中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一)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 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B.《人权宣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 3.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A.20年B.28年 C. 38年D.60年 4.我国正在进行“十二五计划”建设,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吗?() 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D.进行三大改造 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7.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9.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逐步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行10.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 班级:姓名: 1.在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D.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 2.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 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A.20年 B.28年 C.38年 D.60年 3.在中国人民革命过程中,以和平方式解放的地方有() ①南京②北平③西藏④上海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4.右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5.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 ①黄继光②焦裕禄③邱少云④杨靖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下面的表格反映了建国以后农村的变化历程,其中所有制仍然是私有制的是() 7.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哪两个事件有关()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54年宪法的颁布中共十四大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54年宪法的颁布中共十五大

8.“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9.随着港台歌曲传入的逐渐增多,大陆与港澳台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根据下列有关港澳台的三幅图片,为它们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A.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B.百年耻辱最终洗刷 C.一国两制全部实现 D.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10.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 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回眸中共走过的90年足迹,有一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选择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分别是() ①中共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指明长征的正确航向,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③②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①②④ 12.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下面两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承办亚太 经合组织会议 13.右图是根据苏州市某县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 形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对此,你 的正确判断是() A.水稻生产实现大丰收

中国现代史(选择题)

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香港、澳门回归 2、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A.清朝统治被推翻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3、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是: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 C.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6、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上 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7、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壮举发生在 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中 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 8、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B.实现农业合作化C.掀起“大跃进”运动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9、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 2

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10、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右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1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12、右边的文献出自: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近五年来高考真题汇编之中国现代史部分(一):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建设

近五年来高考真题汇编系列之中国现代史部分(一)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012年浙江卷)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 2.(2012年广东卷)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3.(2012年福建卷)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4.(2012年上海卷)“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5.(2012年山东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6.(2012年上海卷)右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因为他即将( ) A.加入人民公社 B.分得土地 C.承包土地 D.加入合作社 7.(2012年海南卷)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单选题(共15题;共30 分) 1.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依法治教”新阶段的标志是() A. “863”计划的实 施 B.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鸣”方针的提出 2.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 方红”乐音,声音清晰宏亮。这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东方红1号 号 号 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颗卫星播送的“ 发射成功的情景。() B.风云1 C.神舟1 D.实验1号 B. 计算机技 C. 太阳能技 D. 空间技术 4. 甲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64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尔方红1 号 B.我国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五不同用途的卫星发射到太空 C.我国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并将卫星收回地面 D.我国不可承接为外国发射 卫星的任务 5. 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3.下列图片同属于哪一领域的科技成果( ) D. “百家齐放,百家争 A.生物工程 术 术

9?“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当选“感动中国 自己59年的人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有( )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0. 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邓稼先 平 森 B.袁隆 C. 钱学 D. 杨振宁 6. (2017 ?营口)2016年10月11 日,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追溯历史,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 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 功 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中近 D.第 7.我国的航天技术起步于( )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 C. 20世纪70年 D. 20世纪80年代 8.1984年,为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夺得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 ) A. 许海锋 团 B.李 C. 容国 D. 郑凤荣 2016年度人物”,他将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③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世界领先水平 ④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 A. ①②

中国现代史部分练习题(材料题)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 A.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C.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D.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 2.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D.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近年来,中国几乎每一件法案的起草都采取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的意见。有的法案还由立法机构直接委托社会研究部门起草。对于调整重要社会关系的立法项目, 地方人大常委会还经常召开听证会,让不同利害关系方发表意见。材料反映了( ) A.我国立法民主不断向前推进B.全国人大加强了全面立法工作 C.人民代表具有立法监督权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4.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 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5.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00题(详细版有答案)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00题 1.(自创题)“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 A.清朝前期 B.晚清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民国时期 2.(自创题)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了十余个通商口岸,放弃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一部。该时期英国侵华的本质意图应是() A.掠夺中华无所不有的财富,积累原始资本 B.打开中国大门,使其成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把中国变成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 D.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并使之合法化 3.1840—1860年英国连续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动力来自于() A.资本主义制度 B.资本主义本质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4.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朝廷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次战争以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两次鸦片战争对英国而言都是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结局是非正义的一方战胜了正义的一方,这说明()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④战争结局与指挥者的素质直接有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6.(自创题)明治天皇即位之初,就在《御笔信》中扬言要“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他的这种野心产生的根源是() A.日本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B.长期闭关锁国使日本对世界缺乏正确了解,盲目自大 C.中国、印度等亚洲传统强国正在迅速陨落 D.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丘逢甲这首诗应创作于1896年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④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④领教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精神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下列主张中突出体现了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是() A. 扶清灭洋 B.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 C.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D.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11. (自创题)1896—1901年,义和拳(义和团前身)、义和团和义和团残部的口号分别是“反清复明”、“扶清灭洋”和“扫清灭洋”,这表明() 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②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③中外民族矛盾逐渐激化,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④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⑤旧式的农民战争逐渐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