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文化名词解释1

欧洲文化名词解释1

欧洲文化名词解释1
欧洲文化名词解释1

Ziggurat

Ziggurats were built by the Sumerians, Babylonians, Elamites, Akkadians, and Assyrians for local religions. Each ziggurat was part of a temple complex which included other buildings. The precursors of the ziggurat were raised platforms that date from the Ubaid period during the fourth millennium BC. The earliest ziggurats began near the end of the Early Dynastic Period. The latest Mesopotamian ziggurats date from the 6th century BC.

The Code of Hammurabi

The Code of Hammurabi is a well-preserved Babylonian law code of ancient Mesopotamia, dating back to about 1754 BC. It is one of the oldest deciphered writings of significant length in the world. The sixth Babylonian king,Hammurabi, enacted this code. The Code adjust"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 as graded depending on social status.

Alexander the Great

He was a King of the Ancient Greek kingdom of Macedon, member of the Argead dynasty. Born in Pella in 356 BC. He spent most of his ruling years on an unprecedented military campaign through Asia and northeast Africa, until by the age of thirty he had created one of the largest empires of the ancient world, stretching from Greece to Egypt and into northwest ancient India. He was undefeated in battle and is considered one of history's most successful military commanders. Hippocrates

Hippocrates was an ancient Greek physician of the Age of Pericles. And h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He is referred to as the father of western medicine in recognition of his contributions that found the Hippocratic School of Medicine. This intellectual school revolutionized medicine in ancient Greece, establishing it as a discipline distinct from other fields that it had traditionally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urgy and philosophy, thus establishing medicine as a profession.

Julius Caesar

Julius Caesar was a Roman general, statesman, Consul, and notable author of Latin prose. He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events that led to the demise of the Roman Republic and the rise of the Roman Empire. In 60 BC, Caesar, Crassus, and Pompey formed a political alliance that was to dominate Roman politics for several years. Caesar's victories in the Gallic Wars,extended Rome's territory to the English Channel and the Rhine. Caesar became the first Roman general to cross both when he built a bridge across the Rhine and conducted the first invasion of Britain.

《西方文化史》试卷答案

2012-2013年第一学期《西方文化史》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10(5、2) 1、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 2、青铜文化 3、托拉先知书圣录 4、伊里亚特奥赛德 二、名词解释20(5、4) 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主要是指15-17世纪在欧洲社会文化运动,是希腊罗马 文化古典的复兴,发轫于14世纪的意大利北部,后向北欧地区传播,16-17世纪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家盛行,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顶峰。 2、巴洛克艺术风格:16世纪的一种文艺风格,原意为“不符合常规”,最初特 指形状怪异的珍珠,在中世纪指“荒谬的思想”,与罗马天主教会推行的反宗教改革运动直接相关,最早出现在建筑群中。 3、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宣扬理性主义的思想运动,用科学和理性的 思想“启迪”人们的理智和智慧,以消除长期以来宗教和封建贵族统治造成的迷信和偏见,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4、民族主义:简言之,即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 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主要有原生论和构建论等几种理论。 三、简单题(加自由发挥)40(4、10) 1、(1)削弱了传统宗教的统治地位 (2)开创了世俗主义价值观的思想 (3)具有批判精神,不再墨守成规 (4)对历史具有好奇心,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5)区分了专制主义和独裁主义 (6)雇佣文人批判了社会的不正当特权 2、(1)知识的进步,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 (2)哲学思想的突破 (3)科技危机的出现,相对和绝对的怀疑。 四、论述题(加自由发挥)(2、15、15) 1、西方的自我反思 2、新左派和后现代 3、西方价值观的再思考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美史名词解释 1、意大利学院派: 1590年,意大利画家卡拉契兄弟创办了著名的波伦亚学院,旨在传承文艺复兴大师的传统,总结前人经验,培养年轻的美术家,并制定艺术法规,强调绘画标准, 避免样式主义和卡拉瓦乔的影响。由于这种办学原则明显缺乏创新精神,带有折衷主义的特点。故而题材较狭窄,多描绘宗教与神话,在技法上重素描轻色彩。可是对以后的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折衷主义: 这是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的基本特色。主张绘画应有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这种企图培养新的艺术人才的办学思路与模式明显是综合了各家之长的折衷主义。 3、卡拉瓦乔主义: 17世纪由于卡拉瓦乔在当时欧洲画坛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相当多的敬慕者与追随者,他们的作品深受其艺术感染,无论是题材范围、画面明暗对比、人物写实手法等,多倾向于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风格,故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4、意大利地方画派: 17世纪意大利的现实主义画坛除了最具影响的卡拉瓦乔之外,还有颇具实力的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地方画派和画家:如热那亚画派(代表人物是斯特劳斯)、曼图亚画派(以多菲奇为代表)、那不勒斯画派(萨·洛撒为代表),另外还有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和罗马画派等。 5、巴洛克艺术: 17世纪流行的艺术风格之一。这种风格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曾弥漫于欧洲的天主教国家。“巴洛克”这个派生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指不圆的珠子;一说来自意大利语,有任意奇特、怪诞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这个带有贬意的称呼是18世纪的古典主义理论家对这种艺术倾向的蔑视。 6、荷兰小画派: 17世纪的荷兰除了哈尔斯与伦勃朗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以外,还涌现了一批出色的画家。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画幅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装饰居室;第二是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代表画家有:格拉尔德. 特鲍赫、皮特. 德. 霍赫、和加布里尔. 梅蒂绥等。 7、团体肖像画: 17世纪的荷兰美术除了单幅肖像画外还盛行团体肖像(群像)画,订件者往往要求画家对每个人都给以平等的表现机会,这就会使画家不能安排中心人物和一定的情节来统一画面与构图。但是,天才的肖像画家哈尔斯却突破了传统的呆板、平整的布局,尽量将人物安排的错落有致,营造出一种极其热烈的气氛。代表作品如《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等。 8、西班牙“黄金时代”: 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美术人才辈出并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1560-1700)。他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三个条件:一是西班牙文学的有力影响(文学家塞万提斯和戏剧家维加);二是地方画派中现实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三是意大利卡拉瓦乔艺术的影响。这个时期西班牙绘画的艺术特点是反映生活、表现时代和民族精神。代表画家有里韦拉、苏巴兰和委拉斯贵支。 9、“波德格涅斯”: 17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城流行的一种画风(即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波德格涅斯这一名词含有小酒店和小饭馆之意,由于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们瞧不起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于是以嘲弄的口吻把这类作品通称为“波德格涅斯”的绘画。委拉斯贵支就曾受到过这种画风的影响。作品有《卖水的人》、《早餐》、《音乐师》等。 10、罗可可: 18世纪上半叶,法国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样式。那种对岩洞、贝壳、钟乳石的模仿手法,被称为罗可可风格。它从巴洛克艺术的背景中演变出来,同时又反对巴洛克的豪华壮观,既繁华纤秀、浮华做作、矫揉妩媚,又愉悦亲切、轻快优雅,可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美术)

十四、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1.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含鱼纹彩陶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画面简洁有力,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2.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上文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蘖龙或蘖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辩神奸"的符号,到春秋时代就基本消失。 3.三星堆青铜像: 是一个失落的神像系统。 4.卧游: 指由南朝宗炳提出的山水画表现境界,通过作品间接欣赏大自然的神情妙意。 5.白描: 是以墨笔勾勒绘画形象的基本手法,在中国人物画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6.甲骨文: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形态,因其书刻在龟甲和牛胛骨上而得名。它记录的是甲骨占卜的整个过程,故又称"卜辞"。 7.以形写神: 是指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强调"传神"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8.曹衣出水: 是历史上对早期人物画风格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历来被当作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绘画风格的称呼。曹仲达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8.吴带当风: 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称之,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 9.马踏龙雀 秀骨清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特征 10.猪纹钵:河母渡出土的黑陶器皿,器壁厚,器表光洁,比较特别。P17 11.彩陶: 用彩绘原料装饰过的陶器,称为彩陶。 12.黑陶 13.解衣盘蹲 14.迁想妙得:指由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活动,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它触及到艺术 创作中主体表现与客体制约的辨证关系。 15.铁线描: 指绘画中的一种线描方法,因其笔法谨严,连绵悠长似铁线而形容之。

英美文学史名词解释

英美文学史名词解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英美文学史名词解释 1.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of the 19th century flourished in the forties and in the early fifties. The realists first and foremost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ociety from a democratic viewpoint and delineated (portrayed) the crying (extremely shocking) contradictions of bourgeois reality. The greatness of the English realists lies not only in their satirical portrayal of bourgeoisie and in the exposure of the greed and hypocrisy of the ruling classes, but also in their sympathy for the laboring people. Humor and satire are used to expose and criticize the seamy (dark) side of reality.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e critical realists lies in their perfection of the novel. Charles Dickens and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2.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s a psychological term indicating "the flux of conscious and subconscious thoughts and impressions moving in the mind at any given time independently of the person's will." In late 19th century,

西方文化史试题

西方文化史试题 一、填空 1、《俄底浦斯》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 2、喜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狂欢游行时唱的歌)。 3、哲学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爱与智慧)。哲学上的第一个问题是(本原问题)问题,它包含两个问题:(本原是什么?)和(本原生成的原因?及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4、西方哲学的始祖是(泰勒斯),他创立了(米利都)学派,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 8、被柏拉图成为“学园之灵”的是(亚里士多德)。 9、爱非斯学派的代表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第一次提出了(逻各斯)概念。 10、爱利亚学派的最大代表是(芝诺),他提出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存在)。 11、荷马的两部伟大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2、古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 13、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山羊之歌),它是为了歌颂(酒神)。 11、古希腊哲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一与多)和(动与静)。 12、原子唯物论的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13、普罗泰戈拉的重要命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14、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命题是(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提出的哲学方法是(问答法)和(下定义) 15、古希腊建筑的最杰出代表作是被称作处女宫的(帕特农神庙),它是为了纪念女神(雅典娜)。 16、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代表作是(米洛的维纳斯)。 17、古希腊的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18、芝诺为反对运动,提出的四个悖论是:(飞矢不动悖论)、(阿基里斯悖论)、(游行队伍悖论)和(两分法悖论)。 19、被称作历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其代表作(《希波战争史》)。 20、修昔底德的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1、被称作希腊化时期的哥白尼的是(阿里斯达克),他第一个提出了日心说。 22、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可看作古希腊科学的最高成就。 23、古希腊的医学之父是(希波克拉底)。 24,罗马的母亲河是(苔伯河),罗马人的祖先是(拉丁人),其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 25、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6、罗马城的建立者是两兄弟:(罗穆路斯)和(雷莫斯)。 27、(波吕克利特斯)与菲狄亚斯齐名,他善于用铜,而菲狄亚斯善于用石。他在《法则》一书中提出头占整个身体的(七分之一),面部占(十分之一),脚掌占(六分之一)。 28、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侧重表现裸体女性,(维纳斯)是艺术家最青睐的对象。 29、古希腊最早的男子雕像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一般采用(埃及)的人体构图。 30、号称古典时代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群的雅典卫城,由(山门)、(帕特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胜利女神庙)等建筑物组成。 31、按照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把古希腊的柱子分为(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32、发现爱琴文明遗址的两个重要的考古学家是(施里曼)和(伊文斯)。 33、古希腊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爱琴文化)、(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 (希腊化时代 )。 34、狮子门属于(迈锡尼)文明的建筑。 35、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代表着两个主要类型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和(寡头制)。 36、古希腊的僭主克里斯蒂尼创制了(陶片放逐法),根据此法,任何一个被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公民都可以被放逐十年。 37、公元前1000年前后,(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希腊字母就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改进的。 38、古希腊的第一个个人作家是(赫西俄德)。 39、被称为“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被称为“阿提卡蜜蜂”的古希腊史学家是(色诺芬),被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是(波里比阿)。

外国美术史口诀

外国美术史口诀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国美术史试题1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之法。 9、我国着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和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着的首推,殉葬的和驼、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 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派”的代表画家时和。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其中以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上海同济大学考研翻译硕士经验总结分享

上海同济大学 考研翻译硕士经验总结及参考书目分享到现在,同济大学的拟录取通知已经出来,考研这件不大也不小的事终于全部结束。回想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和体会,并没有那么灰暗,起起伏伏,最终该来的总会来的。 一、个人情况介绍 我本专业并不是英语,大三的时候决定跨考MTI,大部分原因是觉得大学里自己一直没有放下英语,而且英语在以后的工作里肯定越来越重要,就这样选择了英语翻译。至于选择学校,没有太多犹豫,上海绝对是深入接触英语、接触牛人的好地方。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也会有很多出国的机会。同济总体上理工科较强,但是它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也毫不逊色。当然,之前一些过来人也曾说学习翻译最主要的是靠自己,在读研期间也是如此。但有机会得到一些专业老师的指导,也是极好的。 二、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备考经历: 1、政治: 这个我准备的较晚,十一之后才开始看,当时感觉时间挺赶的。因为到最后,翻译、基础英语这两科每天都要花大部分时间来巩固,主要是提高速度,但是每天还得保证留出几个小时看政治。都说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真的是这样。也许是当时最后几个月真的是每天被政治逼的,所以效率就上去了。最后三个月政治上我只看了肖秀荣的书,知识讲解、1000题、考点预测、还

有最后的冲刺卷,可能因为自己是文科生,所以有些知识点还有些高考时的记忆。但政治这个重要的还是考察你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所以第一遍看知识点的时候尽量放慢速度、深入理解,这样即使最后没有时间再看第二遍课本也没关系,只需要再结合具体题目加深印象就Ok了。精力时间都富裕的当然可以再多找些相关的书看,这个很多帖子都写得很详细,我就不多说了。 2、翻译: 翻译的学习是在不断的练习中一点点提高的,不能着急。我学习翻译的顺序是大三上学期逐步的接触翻译,正好当时报了三笔考试,于是买了三笔实践的配套练习,开始翻译上面的文章。一开始速度很慢,因为刚接触翻译,不过练过几篇之后,就慢慢摸索出一些技巧。后来考完三笔之后,又在图书馆找了一些翻译方面的书籍,那个阶段就是吸收知识的过程,任何和翻译有关的书都会拿来看,其实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把翻译理论方面的书和具体的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效果很好。理论方面的书比如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叶子南的书也不错,其实这些理论教程内容上都大同小异,选择一本仔细看就够了。 因为同济的复试参考书目里有刘宓庆的《翻译基础》与《文体与翻译》,我就选择了这两本,重点看。看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做笔记,因为这样后来就比较节省时间,而且复试的时候再看看笔记就行了。除了理论方面的,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很不错,值得推荐。具体每个学校的翻译侧重点不同,但散文翻译真的对汉译英提高

西方文化入门大纲

西方文化入门(2010) 一、课程名称:西方文化入门 二、学时与学分:36 学时,2 学分 三、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四、课程教材:自编教材 五、参考教材:Duncan Sidwell著,《欧洲文化概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2月第一版 王佐良,李品伟等主编,《欧洲文化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年9月第二版 六、开课单位:外语学院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文化入门是英语专业的一门文化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文化传统,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内涵的兴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八、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如,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欧洲中世纪文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理性主义的勃发,工业革命和现代欧洲,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等;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希腊城邦,罗马帝国,上帝和子民,人文主义,民主与自由,人权,平等与博爱,科学和技术,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从欧洲的角度了解文学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发展,学习希腊文学,罗马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经典文学片断,了解欧洲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文学的特点和精神实质;旨在使学生对西方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 介绍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重点为雅典的民主制,希腊史诗与悲剧,希腊建筑艺术,罗马帝国及其影响,罗马文学;《圣经》简介,上帝与子民,中世纪教会组织,人文主义文学,宗教改革,启蒙时代的精神,平等,自由与博爱,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英国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兴起与传播,等。 十、说明: 西方文化内容多,涉及面广;由于课时原因,本课程将不涉及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明的发展,也不涉及美国文明的发展。本课程教材,参考教材均为英文;讲授中英文并用;讲授方式以讲座为主。 十一、考核方式: 课后作业,期末考试。

英美文学名词解释(1)

Epic: A long narrative poem telling about the deeds of a great hero and reflecti ng the values of the society from which it originated. The style of epic is grand宏伟的 and elevated高尚的. John Milton wrote three great epics:Paradise Lost,Paradise Regained and Samson Agonistes. Sonnet(十四行诗 A sonnet is a lyric consisting of 14 lines, usually in iambic pentameter restricted to a definition rhyme scheme Renaissance the activity, spirit, or time of the great revival复活 of art, literature, and learning in Europe beginning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extending to the 17th century, marking the transition过渡from the medieval to the modern world.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 is Humanism The Renaissance Period A period of drama and poetry. The Elizabethan drama is the real mainstream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Humanism人文主义 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 2>it emphasizes the dignit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mpo rtance of the present life.Humanists voiced their belie fs that man was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and man did not

201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外语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 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考研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备注 007外语学院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25人左右 055106日语口译25 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4人左右 01同声传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3翻译硕士日语③359日语翻译基础④448日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二、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日语口译52 52 78 78 350 三、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专业考研参考书 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448汉语写 作与百科知 识《公文写作》白延庆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 社2004年4月 448汉语写 作与百科知 识《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7年8月 448汉语写 作与百科知 识《西方文化史》庄锡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1月 四、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口译考研真题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一、单选 文学类占很大部分,差不多有60%都是有关中西方文学的,主要考察学派或文体风格代表人物(新月派代表人物、问题小说代表人物),作家的历史地位(西方文学为主)及代表作品,根据作品判断作家 1、自称五言长城的人刘长卿 2、山谷体创始人黄庭坚 3、晚唐词人,花间词派创始人之一温庭筠 4、白朴最成功剧作《墙头马上》 5、南戏之祖高明《琵琶记》 6、明末清初诗坛,影响最大诗人钱谦益 7、《燕行歌》作者高适 8、乡土文学作家,王鲁彦、……A..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简答题共68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42题) 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著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 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著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 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 12、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1、服务于

欧洲文学史(成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答案:《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2、文体形式的多样.小说:书信体(《新爱伊丝》) 3、清教徒文学: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 4、文艺复兴文学传统中人文主义观念:拉伯雷《巨人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5、“狂飙突进运动”青年歌德和席勒都参加了这场运动。 6、《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 7、《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 8、“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Hebrew)-基督教文学传统” 9、《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 10、埃斯库罗斯的剧作《俄瑞斯忒斯》 11、《伊利昂纪》(《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奥德赛》)合起来称为《荷马史诗》盲诗人荷马创作。 12、古希腊悲剧的三大悲剧家:①埃斯库罗斯、②索福克勒斯、③欧里庇得斯

二、名字解释 1、“两希”文学传统 答案:“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莱——基督教文学传统;古希腊文学强调人的原欲和敏感的文学传统:《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与古希腊戏剧(悲、喜);希伯莱-基督教文学是重灵魂、群体、来世的理性文学传统:《圣经》。 2、城市市民文学 答案:城市文学由称市民文学,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应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僧侣的愚蠢和专横,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美德以及聪敏;在艺术多采用讽刺手法、风格活泼。代表作是《列那狐的故事》。 3、《新生》 答案:但丁的《新生》创作于1292—1293年,为死去的女友贝阿德里采而作,风格清新真挚。(“当爱情激动我的时候,我根据它在内心发出的指示写下来。”) 4、《神曲》 答案:《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又名《神圣的喜剧》,从1307年开始,大约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 (1)《神曲》的结构:地狱、炼狱、天堂各三层,共各九层。 (2)《神曲》的主题:①抨击封建专权和教会统治。②对现实世界的歌颂。③反对蒙昧主义,提倡文化。

英美文学名词解释(1)

1puritanism清教主义 The dogmas 教条preached by Puritans. They believed that all men were predestined命中注定and the individual ‘s free will played no part in his quest for salvation. This was a rejection of the dogmas preached by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its rites仪式. The Puritans also advocated a strict moral code which prohibited many earthly pleasures such as dancing and other merry-makings.清教徒提倡严格的道德准则禁止如跳舞和其他许多世俗的快乐的气质。They stressed the virtues of self-discipline,自律thrift节俭and hard work as evidence that one was among the “elect” to be chosen to go to Heaven after death 2Romanticism The term refers to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movements of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y. Romanticism rejected the earlier philosophy of the Enlightenment, which stressed that logic and reason were the best response humans had in the face of cruelty, 残忍的stupidity, superstition,迷信的and barbarism. Instead, the Romantics asserted that reliance 依赖upon emotion and natural passions provided a valid and powerful means of knowing and a reliable guide to ethics 伦理and living. The Romantic movement typically asserts 声称,代言the unique nature of the individual, the privileged status 特权地位of imagination and fancy想象和幻想, the value of spontaneity over “artifice” and “convention”价值的理解“技巧”和“公约”,the human need for emotional outlets, the spiritual destruction 精神上的摧残of urban life.城市生活。Their writings are often set in rural, or Gothic settings and they show an obsessive 强迫性的concern with “innocent” characters—children, young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复习方法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复习思路及真题1.科目介绍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以下简称百科),代码448,是北外所有语种翻译硕士MTI考研初试一门必考的专业课(另一门专业课为对应语种的翻译基础)。百科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和储备的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效果,对翻译硕士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百科被设置为翻硕考研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北外考研的百科科目满分为150分,共三道大题:一、名词解释,25题,每题2分,共50分;二、应用文写作,40分;三、命题作文,60分。 2.命题重点 名词解释的题目涉及内容很广。从范围上来看,包括了中外文化以及文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天文等方面的背景知识,真可谓“百科”;从名词分类上来看,人名、地名、历史运动或事件、制度、社会现象、文学与文化、热点词等方面均有分布;从考察重点上来看,虽然出题点分布看似杂乱无章,然而文化、文学、历史、政经却是最为频繁,自然也是备考的重中之重。 3.复习指导建议 (1)复习资料和参考书目 北外官方在高翻学院英汉同传和复语同传专业的参考书目中,推荐了一些“百科类”的参考资料,但是主要是关于改革、联合国、环境问题等时事热点的概况和知识,主要用于提供翻译基础的背景知识,对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复习并不是很实用。所以如何选择高效、合适的复习资料便成了百科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涉及范围广泛,在此仅提供几本热门好用的参考书供参考,如:《国学知识全读本》,“不可不知的2000个”系列:《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人文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重大事件》《不可不知的2000个中外名人》《外国文学基础》《中国文化概论》《专八人文知识》《西方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要》等。 零散的资料虽然覆盖全面,但是没有办法做到大规模仔细复习。所以,建议最好再准备获取一些整理性质的资料,点面结合来达到最好效果,此类资料建议考生到正规的教育机构来获取。 应用文写作则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工业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的相关书籍。(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建议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重在知识的积累,多花一些时间来按照答题要素和要点全面阅读参考资料,做到广而博;第二轮重在知识的梳理,分清主次,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做到重点突出、强化突破;第三轮则更注重应试技巧上的效果,进一步强化重点,尤其是往年真题所表现出的趋势和特点,另外要注意查缺补漏,避免因大意而丢分。 在答题上,记忆百科条目时一定要避免死记硬背,要按照关键点、关键字来记忆,按技巧答题,方能事半功倍。比如,对于人物的条目,需要关注人物的国籍、年代、身份,他做了什么、写了什么、认为什么、提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或成就,后人对其如何评价等问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简答题共68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42 题) 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 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 实际是指 14 世纪到 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 (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著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 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著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 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 12、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 17 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 1、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饱含激 情和强烈的运动感。 3、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讲究光线的运用,追求戏剧性效果。4、强

英语文学文化及影视赏析

《英语文学文化及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中英文):英语文学文化及影视赏析/English Literature and Culture & Appreciation of English movies 2、学时学分:75学时理论教学,2学分 3、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4、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5、课程负责人:姜萌萌 二、课程描述: 本课程拟对英语经典文学与相关文化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并遴选英美国家的经典作家和作品,对其文学特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课程重视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西方历史文化的联系,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寓教于乐。在课内,不仅有作家作品、相关文化背景和信息的介绍、经典作品片段的解读,并通过课堂讨论以及影视作品的欣赏帮助学生最直观地理解西方文化与文学作品的文本意义。在课外,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与读书报告,以一种轻松愉悦并且多方面切入的方式学习、了解和体验英语文学文化。该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英语文学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能力、增强对英语文学经典的理解力和对西方文化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养成对英语的敏感性,培养人文素质和文学涵养。 三、教材: 王守仁主编,《英国文学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陶洁主编,《美国文学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秀白,《英美国家概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佐良,《欧洲文化入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自编讲义 四、教学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考核方式: 提交一篇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课程论文,用英语完成。 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考勤占10%)

英美文学史名词解释

英美文学史名词解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英美文学史名词解释 1.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of the 19th century flourished in the forties and in the early fifties. The realists first and foremost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ociety from a democratic viewpoint and delineated (portrayed) the crying (extremely shocking) contradictions of bourgeois reality. The greatness of the English realists lies not only in their satirical portrayal of bourgeoisie and in the exposure of the greed and hypocrisy of the ruling classes, but also in their sympathy for the laboring people. Humor and satire are used to expose and criticize the seamy (dark) side of reality.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e critical realists lies in their perfection of the novel. Charles Dickens and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2.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s a psychological term indicating "the flux of conscious and subconscious thoughts and impressions moving in the mind at any given time independently of the person's will." In late 19th century, the literary device of "interior monologue" was originated in France as an application of modern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to literary crea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reud 's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 number of writers adopted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method of novel writing. The striking feat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