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

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

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实现区域发展由同质竞争向协同融合转变。

共建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首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在巩固传统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其次,培育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树立与新时代和本省实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实现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协同攻关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长三角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再次,加强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利用上海的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和资源、产业链等外溢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瞄准国家或长三角地区急需的重点产业领域,加强研究谋划,进行整体战略部署,坚持产业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形成合理分工、协作有序的发展格局。

打造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

首先,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利用区域内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创资源,借助

上海科创中心和合肥国家科学城的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其次,推进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打通和长三角其它地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联合建设区域高层次创新载体和研发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交流共享,开创长三角科技合作共赢新局面。再次,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联动。瞄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打通与上海、浙江、安徽在创新要素流动上的界限,实现科创资源的协同创新。加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与上海张江、合肥科学城、G60科创走廊等国家级科学中心的联动,打造长三角创新集群重要连接点,合力建设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创新经济发动机。

建设区域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

首先,加快交通干线骨架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区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路线、过江通道等主要交通轴线的架设,打造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系统,支撑“1+3”重点功能区发展。其次,实现跨区域交通的无缝连接。通过推进沿海经济带、沿江生态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宁杭生态经济

带等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跨省市城际铁路、公交、轨道交通线路有效衔接的协调,实现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无缝连接。再次,完善同城化的交通网络体系。推动与长三角城市间公交一卡通、通关一体化等的全面实施,支持主要城市间开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临沪地区城市加快与上海同城化步伐,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其余城市跻身上海2小时交通经济圈。

构建跨区域生态协同战略区

首先,建立区域生态保护联盟。重点围绕长江、太湖、洪泽湖、大运河等生态重点功能区,以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江生态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与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实现区域共享、生态共保,协同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绿色新空间。其次,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重点开展大气、水环境、土壤三大治理行动,积极参与长江下游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长三角同流域及其它地区实行多管齐下,联防联治,共同推进长三角江河湖海的生态协同治理。再次,设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重点对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控、环境治理等工作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奖

励。健全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在区域环境保护中承担生态功能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予以合理的经济补偿。

实现制度创新的跨区域联动

首先,要积极配合长三角跨行政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工作,统筹好区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做好与其它两省一市的协调工作。其次,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和长三角其它地区联手构建协调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同时,与长三角其它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一起,协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相应举措,完善具有整体性、专业性和协调性的“长江经济带下游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再次,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与长三角核心区、非核心区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支持区域性的非政府社团组织或民间组织发展,不定期地针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举措开展专题研讨,使企业、非政府组织、居民等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抢抓千载难逢好机遇,加速宿迁融入长三角

抢抓千载难逢好机遇,加速宿迁融入长三角抢抓千载难逢好机遇,加速宿迁融入长三角 张惠春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江苏沿海开发双双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宿迁发展带来千载难逢不可多得的历史性好机遇。但经济圈的实际形成,要素的充分流动,却是一个复杂过程,这也给宿迁带来挑战。不难看到在此进程中宿迁经济发展极具两面性,一面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面却是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作为江苏沿海开发门户,当前,我们更要深化对“东向战略”研究,加快与苏中等长三角地区的全方位对接,加速融入长三角,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整合资源,构筑优势,加快发展。   一、宿迁加速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机遇

(一)“实施东向战略,融入长三角”定位准确,适逢其时 2009年,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盐城、南通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与此同时,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块经济区也在加快构造。反就长三角经济区域各中心城市而言,都在瞄准自身的发展空间,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在更高的起点上咬定发展不放松,以提高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区域分工体系的新变化,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些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地 区转移,长三角城市间的互动互助关系越来越密切,共同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与繁荣。由于宿迁地处苏南、浙江、上海向外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比较有利的承接地,所以宿迁坚持东向发展,可尽快全方位、多渠道融入长三角,形成资本和生产要素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内的优化配置、重新整合,进而形成新的空间生产力,必将促进宿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苏北融入长三角 ”的空间定位要求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

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独家学术分享】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唐子来教授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议主旨发言整理)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为此,中央政府首次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表明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传统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就是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镇化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 无论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是城市中的二元结构,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从而导致社会公平问题。同样,日益严重的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 “杯子现象”:传统城镇化的形象比喻 一个杯子的世界平均价格是8元,但中国制造(Madein China)的杯子价格是6元。于是,中国制造的杯子就占领了世界市场。其实,中国制造的杯子之所以如此便宜,就是因为没有支付1元的社会成本和1元的环境成本。年复一年,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所欠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越来越显性化,现在到了不得不支付三十多年累积成本的时候了,再也不可持续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换档减速是必然的。 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sustainable urbanization),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必须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所有外部成本必须内部化,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 (1)可持续发展的3E概念:三角模型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内涵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乡规划:棱锥模型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使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地区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可以在一个大国内部获得巨大的规模经济红利。因此,需要通过城市、地区间的资源再配置,充分利用大城市对于经济增长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 从全球站位来看,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决定着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对比全球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发现,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需要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联系起来,形成城市集群,推动城市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使之成为发展质量和效益最高的地区。世界级城市群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功能区兼备的核心城市,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

从区域发展来看,经济地理和集聚效应仍然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离不开城市群的建设。创新发展上,人力资本积累引发知识溢出,而人才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群成为创新的空间载体。协调发展上,运输网络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传导,非中心城市通过有效利用中心城市的正向外部性实现协同增长。绿色发展上,城市群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的区域环境治理机制,保护好绿水青山。开放发展上,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规模效应的发挥。共享发展上,高水平城市群建设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长三角自身来看,区域一体化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伴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开始从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空间的优化布局和要素集聚的作用更加突出,需要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此外,长三角是我国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关键枢纽,肩负着对内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对外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双重任务。因此,要以一体化的创新突破优化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布局,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并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以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紧密相连,在协调合作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能源保障安全方面应该先行一步,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同时吸收借鉴国内先进合作区的建设经验,在江浙沪交界处的X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地区设立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探索实施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乌江跨越式发展

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乌江跨越式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膨胀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一个国家内,以大都市带、城市群委中心,区域经济发展也十分迅猛。各国普遍通过推进区域化来增强区域集团和区域组织成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国际资本和产业正在加速向我国转移要求区域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长三角城市群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1%,人口6%,GDP18.7%,与世界五大城市群相比,长三角面积、人口与经济总量比重都相对偏小,积聚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城市群面积占全美的1.5%。人口占20%,制造业产值占70%,城市化水平达90%以上,从国外大城市发展历程来看,长三角必须扩展经济空间,积极吸纳周边地区参加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应对国际产业与资本转移。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这是总书记在准确把握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着眼于全国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作出的重要指示。乌江镇于长三角地区历史渊源深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无论式从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关联来看,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条件得天独厚,地区合

作已具有相当的基础。 一、承接产业转移,乌江得天独厚 (一)乌江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乌江同南京浦口区一桥相通,与马鞍山一渡相连。从乌江到南京禄口机场只需要50分钟,到宁杭高速只需20分钟。与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座大中城市一衣带水,一桥相连。合肥骆岗、南京禄口和芜湖湾址三座机场环绕周围,合巢芜、巢宁、滁芜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和淮南铁路穿境而过,全方面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二)资源优势突出,互补特征明显 一、农副产品资源。和县农业上有蔬菜、禽蛋、水产、优质粮油、花卉等五大支柱产业,特别是40万亩无公害蔬菜享誉大江南北,年产各类优质武功还蔬菜等100万吨,被誉为长江下游最大的菜篮子。特色农产品、河蟹、江鱼等特色水产 二、岸线资源。镇东长江岸线6公里,常年水位可达-8米,最深处可达-12米,滩涂平均宽度280米,可以开发船舶制造、码头等。 三、旅游资源。凤凰山上坐落有千年古刹霸王祠,风景秀美,镇内有明清古街,古色古香,离南梁太子沐浴疗养的“天下第一汤”香泉距此仅10公里,可成为长三角一带休闲度假的理想目的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乌江人口7万,起总劳动力三万,劳动力技术工种较多,有“缝纫之乡”称号,有相当从事化工、铸造、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文/陆平贵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现状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长三角”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大中小城市齐全、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区域内有6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2个中等城市,19个小城市,以及1396个小城镇。平均每 180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不足 7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建制镇。特别是在总长不超过 660公里的沪宁、沪杭、杭甬 3条铁路线上,密集分布着 20座城市,占区内城市总数的 37%,平均每 30公里一座城市,许多城市的郊区事实上已经连成一片。本区城市化水平在 45%以上,但是本区城市的集中度还不高,城市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城市群职能结构。“长三角”区域内城市职能多样齐全,具有从国际到全国、区域、地方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各类综合性、专业性、历史性(五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性的城市,加上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具备了强劲的发展潜质。如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逐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南京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科教与研发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是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宁波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港口与陆路物流的枢纽,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南通是“长三角”北翼的江海门户,是以能源、原材料及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舟山是港口旅游城市等等。 城市群空间结构。“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了以沪、宁、杭等特大城市为核心的若干都市区。“长三角”各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强弱从中心区向四周降低,大致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但是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分布则并非完全是由中心向四周降低。因为上海外围地区还分布着一系列历史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二级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吸引投资能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超过了上海辖区内的一些卫星城镇,成为都市圈内颇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城市群经济规模结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根据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其人口不足"长三角"地区的20%,而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却占30%左右,财政收入更是超过50%,处于龙头地位;第二层次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2002年,这5 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均已超过200亿元;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和嘉兴,这4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均在70亿元以上;第四层次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这5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在700亿元以下、财政收入在70亿元。“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规模结构与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大致相当。 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 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群崛起的条件,是加快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一体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以各种要素与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联动互利、共同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城市发展模式日益面临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区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或都市圈在区域、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可在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城市群的内在本质特征就是区域内众多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没有城市群的崛起,从而就没有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加快城市建设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脱离经济发展,就无法谈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建设更应突破自身地域的局限,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加以审视,必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匹配。中国已加入WTO,“长三角”城市群既面临全球化竞争,也面临国内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的挑战。这一态势,决定了“长三角”区域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的需要,同时又将对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决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从“长三角”现状看,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两条城镇发展轴相对发达,就得益于沪宁、沪杭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而宁杭“一条边”

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路径研究

当前安徽省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必须依靠更高层次的战略平台,进一步集聚发展资源,拓展发展空间。而长三角地区被称为中国第一区域经济板块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国转型升级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无论是从实施国家区域总体战略角度来看,还是从培育区域竞争力角度出发,都必须加快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向全世界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与“一带 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①。这一战略“升级”,长三角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是安徽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发展机遇。 一、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实际上,安徽与沪苏浙可以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从1990年以来,安徽就做出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到了2003年“融入长三角”、2005年“东向发展”战略实施,加速了融入长三角的步伐;2008年初,胡锦涛同志视察安徽时作出“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重要指示,以此为契机, 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路径研究 孟天琦 【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以及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 新要求,也是推进区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分析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及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新时期加快安徽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安徽省党校系统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2018年度重点课题(QS2018007)。 【作者简介】孟天琦,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生态经济等。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Jun.2019No.6 Gen.587 2019年6月第6期 总第587期 ◆区域经济◆ · ·106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2007-04-02 企业管理论文 本文在理论上充分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上海与长三角的关系状态,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对上海发展的制约及上海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在推进长三角经济实现全面一体化的同时,尽早将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的思路与对策,以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关键词:长三角;有限一体化;上海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逐步跻身于世界级城市的行列,就必须加强同长江三角洲(下文简称“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与技术合作,并且在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探索出一条同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路子。一、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表现“经济一体化”一词源于世界经济的范畴,以后被用于解释各不同地域的经济联合。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市按共同的目标协调其经济活动、促进其经济联合的过程。按协调与联合的程度,一体化可分为以下两类:1.全面一体化。它是指区域内各省市经济达到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充分融合。从区内看表现为经济融合程度更高;从区外看则表现为区内福利的增加高于区外福利的增加。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主体在市场自发力量的驱动下追求特定区域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实现主要靠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互动。功能性一体化是由经济活动本身高度密切关系为基础而保证区域内省市经济整体性增加的过程。制度性一体化则是以一定的区域协定和组织形式为框架的一体化。两者相辅相成,即以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的功能性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制度性一体化会加深功能性一体化的程

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城市定位(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城市定位(最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作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依托的各城市经济体,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目前,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布局了多个嵌套型的城市经济圈层战略。首先是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包括X、X、浙江、安徽等三省一市共26个地级以上城市;其次是以X为中心的“1+6”大都市圈规划,包括X、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7个城市;第三是以X为起点的“G60科创走廊”,包括X、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个城市;另外还有扬子江城市群、杭州湾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以及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嵌套形态的区域城市群、都市圈子系统,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既有优势。多重规划战略,多层级的城市圈层结构,交叉覆盖了几乎所有的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抓住全球经济重心转移、全球化产业迁移、城市群格局逐渐位移以及技术创新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是长三角区域内各主要城市经济体的重要使命和现实选择。 以全球化视野定位长三角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城市定位需开阔视野,要以全球化、国际化作为坐标体系。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因此,长三角区域内具有全球经济参与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城市,首先要确立面向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定位。这种定位不一定依据城市能级,更多的是从产业的全球参与度和竞争力出发,确立自己的城市定位。总体上,长三角城市群诸城市的国际化定位应该设计三层结构体系。 一是X的全球门户型城市定位与“头雁功能”的发挥。按照“X2035规划”,X是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高峰,X将定位为全球门户型城市,导入全球资源,扩散全球影响力。利用X优越的空间区位,通过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的战略谋划,不断以金融服务、国际商务、科技创新、空海运输和文化交往的外向型发展能力,加快谋求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级门户城市地位,建成比肩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的国际大都市。同时,积极发挥X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导入和导流更多全球化资源的功能,更好地释放X引领长三角地区深度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头雁效应”。 二是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等城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点型城市定

继续教育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及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继续教育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及推动安 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您的得分 93/100 答对题数 28/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具有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的省份是()。[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2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具有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的省份是()。 [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 关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内需的比重在上升 B 消费的拉动力在增强 C 农业的比重持续上升 D 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4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发展水平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是()。[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 5 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高于全国。[ 单选题:3 分] A 3.4% B 4.7% C 6.2% D 7.7%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6 2018年,长三角地区第()产业的比重高于全国。 [ 单选题:3 分] A 一 B 二 C 三 D 二、三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 7 2010—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未呈现“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是()。[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8 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3 分] A 长三角三省一市年均增长均超过7% B 安徽高于长三角整体增速 C 江苏低于长三角整体增速 D 安徽持续保持增速的领先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9 从2018年看,长三角三省一市中经济总量领先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安徽 C 江苏 D 浙江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