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 _《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 _《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 _《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 _《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能力目标: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感受文化,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展示、交流和分享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

2、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浏览教材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从不同文化形式看

1、试举例:中国在古代或现代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2、阅读教材66页了解:

(1)文学艺术的作用是什么?

(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

3、阅读教材67页,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是什么?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从不同地区看

1、东北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说说你知道东北菜谱?

2、阅读教材68页,思考:文化区域性的成因是什么?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从不同民族看

1、举例说明:在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2、阅读教材70页,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

阅读教材70页,知道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及意义)

想一想:包容性会使民族文化的个性逐渐丧失吗?

五、阅读教材70页,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什么(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及其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所具有的支撑性作用)

【判断并改正】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2、兼收并蓄指的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影响其他文化。()

【选一选】

1.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了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

③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过程

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原因是( )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B.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D.我国劳动人民具有热爱科学的优良传统

3.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是( )

①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为当时的欧洲人所钟爱,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

②中国的瓷器名扬四海,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

③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④中国医学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回答4~5题。

4.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 )

①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②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

③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样性④吴越文化文明,滇黔文化野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是各地区文化的松散集合

D.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

6.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形成这种地区文化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B.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C.外来文化的影响

D.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7.“56个民族56枝花,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文化上看,“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体现了( )

A.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

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

8.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学。三大英雄史诗( )

A.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和斗争

B.体现着不同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C.说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英雄标准

D.说明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9.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的节日。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有在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这说明(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包容性C.民族性 D.地域性

【巩固练习】

1.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D.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5.“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A.包容性

B.不平衡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

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7.(2010·安徽卷)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8.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

3.6.1

BDCBB CBBADB

CACCBA

【巩固练习7】参考答案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②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③深化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④正确处理好文化发展与继承传统文化和引进外来文化的关系。

3.6.2

ACDAA CADAB BCCBA A

7.(2010安徽)答案: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8.(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3.6.2

ACDAA CADAB BCCBA A

7.(2010安徽)答案: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8.(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星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 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⑥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⑦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⑤联系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②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增强法治意识 ③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标导学】 (一)商品 1、含义 商品是用于。 2、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含义:使用价值是指。 (2)价值 含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商品交换实质上是。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 3、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货币的职能 (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它是的体现。 (2)根源:在于货币的。

(3)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所具有的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B.计量单位: C.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 D.特点: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货币,只需要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的职能。 B.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及对生产者的启示: 含义:以为媒介的。 公式: 启示: C.特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的货币。(4)其他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 (三)纸币 1、产生 。 2、含义。 纸币是。 3、纸币的优点 4、纸币发行规律 (1)发行规律: 。 (2)回忆: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合作探究】 1.【思考】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探究】P6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第一课第一框 国家是什么 导学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课第一框国家是什么导学案 【课标内容】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国体是形式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学习任务】 1了解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类型 2.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说明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难点:国家的含义、民主的阶级性、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区别 【知识梳理】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是一种是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的产物与表现 (2)国家的性质: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2.国家的历史类型

二、国体与政体 1含义: (1)国体,即,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即国家政权的,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2.)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国体。(反作用) 3.影响政体的因素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上的不断变化。 (2)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4.现代国家政体的主要形式 (1)代议制的含义: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的制度。 (2)决定因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 地所有国家事务。 (3)意义: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 二、民主与专政 1.国家职能 国家的根本职能是职能(即专政),国家同时还有职能。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辨证统一的) (1)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是服务于的。专政是指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适用范围不同:民主只适用于,专政只适用于。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3.1 《伟大的改革开放》导学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题:伟大的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改革开放的意义。 【学科素养】: 1.政治认同:改革开放是党的重大决策。 2.科学精神:改革开放的意义。 3.公共参与: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改革开放40 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检、导】 (一)新知探学(课前预习:结合课本P31-P35,独立完成相关的填空或问题)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序幕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课本P31) 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1】的重大决策。 3、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2】,开启了【3】和【4】新时期。 (二)突破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5】率先取得突破,【6】得以推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9】进行部署。 3、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10】,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4、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11】进行了部署。 (五)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1、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全面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12】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3】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想一想】: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提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意义:(课本P34) (1)改变了面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迎来了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14】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15】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16】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课本P34 探究与分享) (1)表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等。 主义的【17】,是决定当代【18】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19】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20】,

高中政治必修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编写人:梁泽全编写时间: 20140706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及其基本特征,; 2,知道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难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的把握;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问题导学: (二)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种原则要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____________。要尽量避免____________,避免只重________________忽视______________。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_。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四,核心知识突破: 1,深刻理解何为“适度消费”。所谓“适度消费”主要是指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既不抑制消费又不超前消费。由于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所以如果可以去抑制消费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对“超前消费”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并不是说贷款消费了那就是超前消费。如果收入预期可观,即使贷款消费也不算是超前消费。但如果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收入预期不能承受贷款消费,那就成了超前消费了。注意:“适度消费”的这个“度”一是国民经济这个度,二是个人收入这个度。也就是说适度消费也要考虑国民经济情况。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注意做到三个“避免”,即: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特别是要避免最后一条。现在很多人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而忽略精神文化的消费,这是极不理性的。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要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宗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word复习学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word 复习学 案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强化训练】 1、(2011·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一模)32.据新华社2010年6月24日报道,我国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重大恐怖组织案件,抓获以阿不都热西提·阿不来提、依明·色买尔为首的10余名恐怖组织头目、骨干及成员,缴获了一批自制爆炸爆燃装置等作案工具。这说明: ①我国政府积极履行政治职能 ②坚持国家专政职能,就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专政与民主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1·江苏南京高三二模)14.下列事件中,你认为政府必须解决的是 ①某大型超市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②某股民选股失误,损失严重 ③某食品公司制作食品时非法使用有害添加剂 ④小王购买商品房要办理产权登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2011·江苏六合高级中学高三综合测试)16.2010年11月1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 ????????????????????????????????????????????????????????????系建立全面的行政管理体机制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的怎样做意义原因为什么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途意义:四个“有利于”表现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具体要求原因—对人民负责—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管理作用主要职能:“四个” 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定将采取四种措施抑制物价上涨,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这表明,我国政府履行 A.加强市场监管的经济职能 B.打击敌对势力的专政职能 C.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 D.宣传法制的文化职能 4、(2011·上海崇明县高三模拟) 14.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一举措主要反映了政府实施A.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能 B.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破坏活动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职能 D.组织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5、(2011·山东烟台高三一模)9.2011年 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就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这表明 ①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了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②网络已成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③网络的运用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④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2011·天津宝坻高三一模)4.2010年l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走进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直播间,参与《重逝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节目。温家宝总理此次通过广播电台和群众进行交流旨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而抓住了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就抓住了行政的根本。这里“行政的根本”主要体现了() A.政府要依法行政 B.政府的作用是管理和服务 C.政府的宗旨 D.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7、(2011·济南模拟)服务型政府是以社会公众为本位、以公众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公 众满意度为最终落脚点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 A.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B.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控制人口增长,优化社会环境 D.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习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一、新知预习(课前) (一)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课本82-84页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自主探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结合在—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3.把坚持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条宝贵经验。 自主探究2——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弥补的不足,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决定的,及

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的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和。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增加就业,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和,通过对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政策和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2)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和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4)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手段和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温馨提示】 1、比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1)联系:市场调节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宏观调控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们相互补充。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第一位的手段,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就我国而言,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2)区别: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3《多彩的消费》word学案

复习学案:1.3 多彩的消费(必修1) 【目标导航】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2)主要因素 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增加居民收入;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调节收入差距。 ②物价总体水平: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稳定物价。 商品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一般意义上): 2.消费的类型

费 3.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2)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的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要点名师透析】 区分几种消费心理 例题2 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C 例题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A、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81国家财政

导学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国家财政 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五第二节第 1次课授课时数2学时教学课型理论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实习(践)课□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2 、识记财政的作用 3、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412167475.html,] 1、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 2 、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 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 1、财政收入 2、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3、财政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财政政策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读书指导法□ 案例法□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多媒体□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一、呈现目标( 5 分钟)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2 、识记财政的作用 3、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来源:学.科.网Z.X.X.K] 二、达成目标(35分钟)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及实质 (1)财政是国家的 (2)实质:财政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其实质是。 2、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来源:学科网] 【点拨】正确认识财政:从财政的内容看,它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从财政的实现途径看,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从财政的实质看,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 3、财政的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 (1)国家财政是 (2)国家财政具有 (3)国家财政具有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就是财政收入。 (2)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来源:学§科§网Z§X§X§K]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和 2、财政支出 (1)含义:就是财政支出[来源:学科网ZXXK] (2)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①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 、、 ②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财政盈余是指 财政赤字是指 ③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

高中政治必修二:1.1.1《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导学案

1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导学案 【学习目标】 明确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新型专政。认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 国家的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习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 一、基础梳理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 的工具, 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 。 3、我国人民民政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 ________________实行民主,对 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 4、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和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 ,而且表现在 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 、 和 的保障,国家尊重和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 的原则和 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 ,民主总是属于 的,世界上没有 、 的民主。专政,即主要依靠 实行的统治。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 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 、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 ,专政则适用于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 ,专政是民主的 。 6、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⑴坚持社会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 ,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_________。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_______。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疑问: 探究活动㈠ 观点一:“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者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利益,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观点二:“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君主制差。” ⑴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⑵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 (3)我国的国体是什么? 易错易混点辨析(一): (1)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社会性是其根本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 探究活动㈡ 目前,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有280多万人。各级人大代表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 阶层、各党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还有农民工代表。多年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以上,参选率在90%左右。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易错易混点辨析(二): (3)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高一政治(人教版 必修一)导学案:1.2.1《影响价格的因素》

2.1 《影响价格的因 素》导学案 课题: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品的价格或不途径来影响价4、供求是如何(二.)讲授新课:影响价格的因素 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这些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供求关系商品数购买者销售者价格俗语何方有利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大 5分钟

动时间。 根据此道理,对于商品生产经营者有什么启发?(可组织讨论) 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有关,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 结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正比 无关 反 比 反比 无关 无关 反比 反 比 无关 正比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通过总结本框题全部知识即可得出) 价格 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 10分 钟 5分钟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价值 量 价 值总量

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

一、温故知新 1、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什么? 3、我国政党作制度有何优越性? 二、知识目标 1、识记: (1)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2)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2、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学习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间的关系 三、新知导学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的民族概况: (2)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表现在: 2、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原因: 3、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①含义: ②依据: ③原因: (2)民族团结

①含义: ②重要性: (3)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含义: ②原因: (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 2、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四、合作释疑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重点) 快速记忆:三原则,一法律,一制度,一义务 (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4)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五、课堂小结 民族概况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 是什么 新型的民族关系为什么

关系 六、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现行流通的人民币票面上都印有蒙、维、藏、壮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这表明我国() A 坚持民族平等 B 坚持民族团结 C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D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新疆的发展,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现在又把西部开发作为重点。这表明我国坚持了()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我国 ①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②当前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 ③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已经消除④各民族之间是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要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东部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东道西 A.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B.实现各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5、关于各民族共同繁荣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政治基础 B.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前提条件 C.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 D.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精神纽带 (二)非选择题 6.材料一: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只有几千人的珞巴、门罗、赫哲族也有自己的代表。 材料二: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国家对西藏直接投资的建设项目117个,总投资312亿元;各省市对口支援西藏投资的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10.6亿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2民主决策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教学设计】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框在第二课中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共同构成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还要明确,本框遇上一框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民主选举是民主决策的保证,它也是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民主决策是公民通过民主选举参与政治生活的延续和深入。本框题主要讨论的是公民直接的参与民主决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2、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3、运用实例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遵循政府的各项决策,但是对于政府的决策的形成过程确实知之甚少,也不太清楚作为公民是否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影响决策的制定,应该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合法权利。 (2)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到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自己的代表,通过他们来行使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代表是否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作出决策没有把握,因为通过民主选举的形式参与决策毕竟是间接地参与决策的方式,公民能不能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和如何参与决策过程这些问题却是不太了解。 (3)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在讲述各种方式的时候也应在学生认同的基础上一一呈现,而不应简单、盲目地阐述和比较。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1、民主决策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建议

高中政治必修一《影响价格的因素》学案

1.2.1影响价格的因素 编写人:梁泽全编写时间: 20140813 教学目标: 1,掌握价值和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2,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并由此得出对生产者的启示; 重难点 1、重点:(1)影响价格的因素;(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2、难点:(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问题导学: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间接: 直接: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2.供求变化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供不应求——价格——“_____________”——方市场(起主导作用)供过于求——价格——“_____________”——方市场(起主导作用)。 注意一点:商品价格涨跌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价值的变化,商品价格一般与价值成正比。供求只是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另外纸币的发行量也会影响价格。在分析题意时,如果出现成本上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力价格上涨和采用新科技等词语时,一般就需要从价值方面去分析;而如果出现生产面积、规模等变化、需求人数变动则需要从供求方面分析。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的。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 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决定的,而是由决定。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一点: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也可以说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论:作为生产者应该尽量缩短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2)若其他因素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3.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原因: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决 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 商品所用的,提高。 4.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二22导学案

2.2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学习要求】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理解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一、【自学导引】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决策的重要性 2、民主决策的方式 (1)间接参与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 保证。 (2)直接参与决策——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A.含义: B.原因: ②专家咨询制度 A.含义: B.意义: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A.含义: B.原因:

④社会听证制度 A.含义: B.意义: (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公民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的重要环节。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1)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① ② (2)从公民的角度看: ① ② 二、【知识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是()A.帮助社区小学开办“生活小常识”专栏B.去商品服务部帮助卖东西C.参加“教育收费问题”听证会D.利用节假日去地里干农活 2、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有() ①专家咨询制度②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③社会听证制度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是() A.召开信息发布会 B.赋予公民广泛的民主权 利 C.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D.决策机关自律活动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较强的参与意识、较高的参与能力B.较高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C.决策的内容和后果与公民密切相关D.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5、有关听证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听证会就是决策的论证会B.通过听证会可以帮助决策机构修订完善决策 C.听证会就是决策说明会D.通过听证会把政府的意志变成民意 6、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政治生活2.1

【学情调查情境导入】 1.区分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区分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 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①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②选择具体的选举方式还必须要体现,并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与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二、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 原因:(1)、选民参加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

理和,管理和。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的体现。 2.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就要求:(1)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真正代表选出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2)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3)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政治素养,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 【问题展示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此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据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 阐明“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政治生活依据。(9分) 【达标训练巩固提升】 A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学案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标要求】 1、把握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明确社会形态的决定性因素; 3、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及其建立的条件; 4、阐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5、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及实践的过程。 【知识梳理】 一、原始社会 1、地位: 2、发展阶段: 3、生产关系的特点: 4、社会组织形式: (1)氏族:在原始社会,按照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2)氏族制度:人们通过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1、奴隶制国家的产生:私有制确立(1)时间: (2)原因: (3)过程: (4)标志: (5)影响: 2、阶级的含义: 最早的阶级: 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4、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5、国家的产生 (1)原因: (2)最早的国家: (3)国家的含义: 6、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意义:

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2、封建制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3、封建统治 (1)经济上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地租包括: (2)政治上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3)思想上 地主阶级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在封建社会,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2)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抗租抗税运动、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等。

四、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4、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 5、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基本特征 (2)主要表现 (3)直接原因 (4)根本原因 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表现 在生产上: 在阶级关系上: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地位 (3)资本主义终究要被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

人教版2019年高中政治必修一全一册导学案579页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1 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目标导航] 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 能。(重点) 3.能够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等相关问题。 4.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前自主学习KEQIANZIZHUXUEXI 1. 商品(1)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Ⅰ .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是商品吗? 提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变 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不具有商品应有的使用价值,因而不能作为商品出售。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 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Ⅱ .“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没有认识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质量不好,价值则难以实现。作为消费者,不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价值,总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 Ⅲ.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大小之分吗? 提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分,因为它们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做比较,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们的需要也不一样,人在饥饿时迫切需要食物,这时食物比其他东西更能满足人的需要。使用价值只有高低、好坏之分,比如设计的合理性、质量的高低等。 2.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 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 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但货币主要是以自身价值表现、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不能认为是商品。 Ⅳ .对纪念币如何正确认识? 提示:纪念币的种类分为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普通纪念币是国家发行的可以流通但又具有纪念意义的法定货币。发行后,可以与其他流通人民币等值流通,其面额记入市场现金流通量,成为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因而,普通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