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商学院 10级电子商务班 XX 0xx

【摘要】贵州民族大学2013年第四期素质教育选修课:民族文化讲座,主讲老师:杨军。【关键词】:中国贵州民族音乐文化

此文章将主要从两个部分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浅析,第一部分是从整体角度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总结,第二部分是具体从贵州角度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浅析。

第一部分

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出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主要特质。

中国民族音乐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的梦想与信仰,它吟唱着希望,歌颂着劳动与爱情,诉说着人生。当古曲《春江花月夜》优美的琵琶声起,人们仿佛跌进那江南春江月夜的风光月影之中。夕阳西下,春风吹佛下的江水涟漪,远处渔舟轻荡,夕阳余辉染红了一片江水,晚霞未退,已是皓月高升。民乐如诗,民乐如画。不是每一只耳朵都可以品味其中的曼妙,只有心中早已经住着那小桥流水,菊花古剑,才能听得出二胡的哀怨,琵琶的婉转,古筝的激越,江畔锦衣夜行的女子以及悲伤思乡的游子。这些民乐乐器,都拥有各自的性格,当您走近并了解它们时,您一定会被打动并深爱上它们。细细品味,自有感动渗出,那些优美的乐曲穿越了几千年的古老城墙依然抚摸着我们,我们感受着岁月在脸上刻出的痕迹,任光阴一寸寸的老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经过了多次的融合,进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民族之间的融合会把原来所在民族的精神文化带到融合后的民族中去。这种融合,也给民族之间的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

响,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爱好。创作了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借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许多少数民族有用山歌谈情说爱的习惯,正如很多山区的姑娘们经常用山歌唱出她们的心里话,而痴情的小伙子也能从温柔缠绵的音调中,判断出姑娘所说的是一句什么样的话,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爱情。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分类也有很多:如南方民歌《弥渡山歌》,它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如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郞松》。

其中宋祖英就是演唱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观众心目中,宋祖英是“东方艺术”的明星。她出生于中国历史上被许多著名诗人传颂的最具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地方——湖南湘西。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多出美女,是仙人栖居的地方,至今还孕育着众多自幼能歌善舞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宋祖英便是其中最有歌舞天赋的苗族后裔。宋祖英不断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从她演唱的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其歌曲代表作:《小背篓》、《辣妹子》、《兵哥哥》、《好日子》、《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都闻名于中内外。

民族音乐中的《孟姜女》,更是我喜欢的一首民歌。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这首歌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

同样《黄河大合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民族音乐。它是冼星海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

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论文联盟整理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女中音独唱)、《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当年首演共分八段,但不知何故采用三弦伴奏,人声朗诵的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往往被略去不演。据说是因为战时难找能胜任该段朗诵的演员,便略去不演,久而久之却成为惯例。从创作技术来说,冼星海运用了西方的“康塔塔”形式和合唱和声写作技巧来创作《黄河》;从题材上来说,则将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作了艺术性的加工塑造,这使《黄河大合唱》成为一首

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感的艺术品。九十年代的今日,跟半个世纪前《黄河》诞生的时代、生活背景虽已完全不同,但此作品对中华民族所起的精神激励却仍然存在,每次唱之听之,仍令人激动,其因在此。

近年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民乐一次次走出国门,赢得金色大厅的热烈掌声。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喜爱并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我相信中国民族音乐会越来越好。

第二部分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分布有5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在全国排第四位,全国56个民族中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在贵州均有分布。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数量排前5位的依次为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和彝族,这5个民族人口合计占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其中:苗族397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布依族251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土家族144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侗族143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彝族83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贵州前五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

一、贵州苗族音乐吸收现代音乐元素,将苗族音乐进行整改,创作出许多美妙动听的苗族歌曲。苗族的歌曲大致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种。另外,苗族的乐器分为管乐乐器、弦乐乐器、打击乐器。其中,管乐乐器又包括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弦乐乐器包括“古瓢琴”、二胡、月琴等几种;打击乐器则包括铜鼓、木鼓和皮鼓等。此外,苗族还有舞曲、吹歌、礼乐等器乐形式。

二、布依族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器乐与戏曲音乐三大类。

(1)民间歌曲:根据歌词使用情况,布依族民歌可分为布依语民歌和汉语民歌两种;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 ,可分为情歌、生产劳动歌和风俗歌。

(2)器乐:勒尤调、木叶调、吹打乐、小打音乐、铜鼓乐。

(3)戏曲音乐:布依戏和八音坐唱音乐。

三、土家族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民间歌曲主要有山歌、打闹歌、风俗歌(哭嫁歌)、祭祀歌、哭嫁歌、劳动歌、“溜子乐” 等。

1数据来源:贵州统计信息网。

四、侗族民歌分为两种不同风格,即北侗风格和南侗风格。北侗风格的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 酒歌 )、伴嫁歌等;而南侗风格音乐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几种。另外,侗族的乐器主要有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唢呐、二胡、锣鼓、镲、木叶等。演奏方式有独奏、伴奏和重奏几种。2

五、彝族民间音乐有民间歌曲、歌舞音乐、器乐等三种。

(1)民间歌曲可分为叙事歌、情歌、儿童歌、劳动歌、催眠歌、

风俗歌等。

(2)歌舞音乐包括打歌、跳弦、跳三弦。

(3)彝族的民间乐器有30余种。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吹管乐器无膜短笛、葫芦笙、直箫、唢呐,拨弦乐器四弦、月琴、三弦以及具有特殊音色的乐器巴乌、马布和口弦等。3

在介绍完贵州五大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文化后,让我们了解一下贵州各时期的民歌代表作。

五六十年代的代表歌唱家:阿泡、阿旺(苗族)等。代表歌曲:《清水江夜歌》(苗族)、《清水江,我可爱的家乡》(苗族)、《铁路修到苗家寨》(苗族)、《迎春歌》(彝族)、《阿西里西》(彝族)等。

七十年代的代表歌唱家:阿桑(苗族)。代表歌曲:《好花红》(布依族)。

八十年代的代表歌唱家:阿桑、阿依、阿多(苗族)、殷文霞(汉族)、肖玫(侗族)。代表歌曲:《大家笑哈哈》(苗族)、《请到侗乡吃油茶》(侗族)、《蝉之歌》(侗族)、《太阳出来照白岩》(汉族)、《我爱贵州》(汉族)。

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代表歌唱家:廖晓林(土家族)、阿幼朵(苗族)、穆维平(土家族)。代表歌曲:《土家有条梯子街》(土家族)、《情姐下河洗衣裳》(土家族)、《大家来踩鼓》(苗族)《高原我的家》(苗族)、《苗岭谣》(苗族)、《醉苗乡》(苗族)。4

2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主讲:刘杰。

3彝族音乐文化赏析论文(百度文库上传者南蛮村夫)。

4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周刊·专栏·专刊-正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