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 《定风波》鉴赏

苏轼 《定风波》鉴赏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洵长子,博通经史,随父来京师,受知于欧阳修。嘉佑二年试礼部第二,遂中进士再中六年制科优等,除大理评事,答书凤翔府推官。熙宁中,王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诗论以为讪谤,逮赴至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不决,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移汶州。哲宗即位,起知登州,召为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兼侍读。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召为翰林承旨,历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卒,年六十六,谥文忠。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常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制其体涵浑,光芒雄视百代。有易传,书传,论语说,仇池笔记,东坡志林,东坡七集,东坡词等凡数百卷,又善书兼工绘事。

鉴赏:

《定风波》一词作于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春,尽管此时距乌台诗案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苏轼此时仍在乌台诗案的阴云影响之中。儿诗案所产生的影响对苏轼而言是具有转折性的。以诗案为界,东坡诗词呈现出前期和后期两大特性。由前期“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的磅礴豪迈,渐转为后期“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空灵隽永。而东坡本人也由入世尚儒转变为随性尚

佛。而这首《定风波》则是苏东坡天然佛性的自然表达。

上阕前两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林打叶”用以形容雨势之大,之疾,而“莫听”则两字表现出作者的随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更是表现出作者的洒脱,全然没有雨中狼狈之态,反而是一种任风雨肆虐而我无意无谓,任困境艰辛而我悠然自得的现象。外界环境作者无力掌控,但是那种平静悠然的心态却是能够自己选择的,给心灵留一道缝,用别样的心态面对生活,虽困苦,但仍会有别样的精彩。

后两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也是作者对自己心态的描写,而非单纯写实。“竹杖芒鞋”本应是在疾雨中泥泞难行,而作者却说“轻胜马”,其一是反映出作者的愉悦心情,其二是讲对风雨无畏。“谁怕”二字的挑衅之意更浓,让人联想到作者乐观积极,与生活抗争而从不服输的坚毅品格。“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意贯之,是对谁怕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一生经历,生活态度的阐释和写照。政治风波,一贬再贬,人生风雨,一挫再挫,但是这都没有让苏轼消沉,屈居城野一亩三分地糊口时,自嘲为东坡居士;受人诽谤被贬黄州时,他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贬谪一隅远涉琼州时,他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生活和政治上的打击让他看透虚华,获取了一份卓然物外的超脱。这是由句中的“任”字表现出来的,困也好,达也罢,风风雨雨任它肆虐,我自潇洒,羽化登仙。

下阕前两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此句写作者微酣,酒醒时分的景象。虽是春风,然而仍然是凉意袭人,雨歇了天晴了,转过山头夕阳迎逢,给人一种云销雨霁的温暖,同时也是作者乐观心态的描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和上阕“一蓑烟雨任平生”义理相通,同时

也是整首词的升华。风雨过后,再看向来时走过的路,风停雨住,波澜不惊,只有那种荣辱皆忘,卓然傲立于世俗之上的洒脱在心中升腾;淡然处之,默然受之,坦然面之,自然为止的境界在酝酿。禅宗所云:“万法唯心所现”,作者归去时所得的那种心灵皈依,仿佛让他了悟了禅道真谛:无执无牵,无挂无念,是风又如何,是雨又如何,是阴又如何,是晴又如何……世事万千沧海桑田的变迁谁又能把握自己守住本心?佛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心中有禅意,则事事皆可为禅。

在此词中,苏东坡的佛性禅心,旷朗豁达,无不线诸于笔端,虽历百世而不觉其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