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工程学-论文

地震工程学-论文

地震工程学-论文
地震工程学-论文

地震工程学概述

汪维安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本文从地震的成因开始,介绍了世界和我国主要的地震断裂带分布。接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几次大地震,阐明了土木工程结构物震害情况及其特点,并对其震害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随后详细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其设计原理、主要内容做了详尽的阐述。最后简要介绍了各国抗震规范的沿革,及其抗震设计方法。

关键词:地震动;震害;桥梁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规范

Introductio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s Subject

Wang wei’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cause of earthquakes, main distribution belt of earthquake faults in earthquake and China was displayed. Based on the lately earthquake events at home and abroad, earthquake damage of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nd its character was introduced, the cause of above earthquake damage was analyzed in detail. Combined with its design principle and the main contents, a new design method of Performance-base Seismic Design(PBSD) was expounded. In the end, the amendment of specifications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in some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esign methods in above specifications was summarized.

Key words: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earthquake damage; bridge structure; Performance-base Seismic Design; Specification

0 引言

地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最近5年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1.12”海地大地震,“3.11”日本东太平洋大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均造成了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以说当今全球最大的土木工程建设在中国。在公路、铁路、市政工程中,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对其进行抗震理论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1 地震与震灾

1.1 地震成因及其分布

地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地震的成因早期倾向于断层破裂学说,近期的观点则侧重于板块构造运动的观点,即认为它是地壳岩石中长期积累的变形在瞬时内转换为动能的结果[1]。

地震成因的宏观背景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1]。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理论,从大陆漂移说开始,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按照板块构造的理论,地球外壳约一百公里厚的部份称为岩石圈,由许多块体构成,这些块体即称为板块。主要板块包括太平洋、欧亚大陆、澳洲、南美洲、北美州、印度洋及南极大陆等七块,若加上如菲律宾海板块等较小的板块,全世界约有十四个板块。这些板块下方的软流圈因为热力作用可产生对流运动。板块学说主张新的海洋地壳不断从中洋脊的裂谷中产生,将老的岩石圈向两则推移,海洋板块中的岩石圈一面不断生长,一面也要不断消灭,岩石圈消灭的地方是在两个板块相撞的地方,当两板块相碰

撞的时候,其中有一板块被迫下降进入地球内部,慢慢加热,最後被吸收到地函中,周而复始的循环。据统计,全球85%左右的地震发生于板块边界带上,仅有15%左右发生于大陆内部或板块内部。

地震成因的局部机理是弹性回跳理论[1]。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发生后,H.F. Reid根据地表的变形而提出弹性反弹理弹解释圣安地列斯断层的形成。假设地层为弹性体,侧地层中的应力不断地使地层产生变形,积累应变能,当地层变形达某一程度, 地层中强度较弱的位置无法再承受时,地层就突然沿著强度较弱处错动,并瞬间释放出地层中所积累应变能,而发生地震。此强度较弱处即为断层。下图图1为美国西部加州San Andreas断层[4],图2为5.12汶川地震中白鹿镇中心小学教学楼附近断层[6]。

图1 San Andreas断层图2 5.12地震中白鹿镇中心小学断层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为地震两类[1],天然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构造地震是地震工程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在地震的危害中浅源地震对结构物的危害最大。

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见下图3,分别为环太平洋地震带(Circum-Pacific seismic zone)、欧亚大陆地震带(Alpine-Humalayan seismic zone)和中洋脊地震带(Mid-ocean Ridge seismic zone)这些地震带与全球性的板快构造(Plate tectonics)及其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大体而言,这些地震带都发生在板块边缘。

环太平洋地震构造系是一个具有全球尺度的一级构造系,它基本上是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相聚合的边缘构造系[1]。大陆构造系的主体是北纬20-50°之间的大陆地震秘籍环带,不仅包含欧阳大陆的地震,也包括北美大陆的地震。大陆地震震源浅,震中密集成带,它一方面与板块构造运动相关,另一方面又与板内小板块构造密切相关。

图3 地球主要地震带分布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端,冻结太平洋板块,南邻印澳板块。我国大

陆受到太平洋向西、印澳板块向北、欧洲板块向东的推动和挤压。当这种挤压应力在大陆岩

石圈中持续积累,以致超过岩石圈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大陆地壳就会破裂而产生地震。同时

从板内地震产生的断层观点看,由于地质构造的差异,使得岩石圈断裂分为大小不一、差异

明显的各种断裂块体,由此构成多层、多级断层构造。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

的地震带上。图4为我国大陆断块构造分区略图,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

西南地区(川滇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图5为四川

省主要的深大断裂分布图。从图5可以看出四川省境内主要存在三大断裂带,即: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及安宁河断裂,呈“Y”字形分布,”5.12”汶川大地震即发生在龙门山断裂

带及其沿线上。

图4 中国断块构造分区略图图5 四川省主要的深大断裂分布图

1.2 地震及其灾害介绍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破坏性地震近千次,其中震级达7级或7级以上的大地震约十几次。伴随着地震发生,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及难以抚平的创伤。我国地震区域广阔而分散,地震频繁而强烈,20世纪至今,震级等于或大于8级的强震已经发生10余次之多,其中发生与人烟稠密之处者,损失惨重。

表1给出了世界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大地震及其简要情况。

表1 世界上较著名的大地震

世界大地震时间地点震级死亡人数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06.4.18 旧金山及周围地区8.3 700余人日本关东大地震1923.9.1 日本横滨、东京一带7.9 14.3万人中国唐山大地震1976.7.28 中国唐山7.6 25万人日本阪神大地震199.1.17 日本神户7.2 5400余人

汶川大地震1998.5.12 四川汶川、北川一带8 约8万余人

海地大地震2010.1.12 海地太子港7 22.25万人

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2011.3.11 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9 1-2万人

地震震害常划分为直接震害和间接震害两类[1],直接震害主要包括地基失效和结构破坏两个方面。地震次生灾害的主要形式有爆炸、火灾、水灾、海啸、泥石流、以及由于滑坡、塌方引起的结构物破坏。

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造成的破坏系统地揭示了结构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缺陷,因此调查研究在地震中破坏的和幸存下来的结构对于改进结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都具有极大的价值。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最近几次破坏性大的地震造成的桥梁震害情况。

(1)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唐山市区。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遭到惨重损失。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地震发生在深夜,市区80%的人来不及反应,被埋在瓦砾之下。极震区包括京山铁路南北两侧的47平方公里[2]。

图6 唐山地震中倒塌的滦河桥图6 唐山地震后变形的铁轨区内所有的建筑物均几乎都荡然无存。一条长8公里、宽30米的地裂缝带,横切围墙、房屋和道路、水渠。震区及其周围地区,出现大量的裂缝带、喷水冒沙、井喷、重力崩塌、滚石、边坡崩塌、地滑、地基沉陷、岩溶洞陷落以及采空区坍塌等。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毁坏公产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到54亿元。地震时行驶的7列客货车和油罐车脱轨。蓟运河、滦河上的两座大型公路桥梁塌落,切断了唐山与天津和关外的公路交通。市区供水管网和水厂建筑物、构造物、水源井破坏严重。图6为地震中倒塌的滦河桥场景,图7为地震中严重变形的铁轨。开滦煤矿的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倒塌或严重破坏,井下生产中断,近万名工人被困在井下。三座大型水库和两座中型水库的大坝滑塌开裂,防浪墙倒塌。

410座小型水库中的240座震坏。6万眼机井淤沙,井管错断,占总数的67%。沙化耕地3.3万多公顷,咸水淹地4.7万公顷。唐山市及附近重灾县环境卫生急剧恶化,肠道传染病患病尤为突出。

(2)日本阪神大地震

发生在1995年1月17日的日本阪神大地震,震中位于淡路岛北部离神户市区西部10Km 处,震级为M7.2。地震持续时间约20s,记录到的水平运动加速度峰值约为0.8g,竖向运动最大加速度约为0.3g。这次地震使神户地区所有铁路、公路和快捷交通系统均遭受了严重破坏,地震还引起火灾以及土壤液化、地盘下陷等[3]。它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伤

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破坏性地震。在此次地震中,最严重的桥梁震害出现在阪

神Hanshin高速公路神户段,约有20余Km长度的墩柱发生剪切或弯曲破坏。一座高架桥共有18根独住墩被剪断,常500m左右的连体向一侧倾倒。图8为倒塌的神户市区内的高架桥,图9为正在修复中的被地震剪坏的高架桥桥墩。

图8 神户市区内倒塌的高架桥图9 修复中的被地震剪坏的高架桥桥墩

(3)四川汶川“5.12”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由于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仅为19Km,属于大陆浅源地震,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得以通过地震波广泛向外传播,影响范围之广,处少数地区外整个中国均有明显震感。汶川地震造成长达300余公里的地表破裂,破裂时间持续约80s,断层从汶川县映秀镇向东北方向一直延伸至青川、宁强一带,地震裂缝、地表裂隙、隆起等地面现象随处可见,最大地面隆起达到6m。断层穿过之处山河为之改观,道路、桥梁、房屋等各类建筑物更是损失惨重[6][8]。图10为汶川地震主震的持续时间;图11为汶川地震中的龙门山主断裂带;图10为汶川地震的地震动峰值参数图;图13为汶川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图14为距离震中映秀18Km的卧龙台站观测到的地震动记录。

图10 汶川地震的主震持续时间图11 汶川地震的龙门山主断裂分布

图12 汶川地震主震的地震动峰值参数图图13 汶川地震主震区的地震烈度分布

图14 卧龙台站观测的汶川地震各个方向的地震动时程记录

汶川地震使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损毁十分严重,损失十分巨大。一是受损范围广,灾害造成全省21条高速公路、16条国省道干线公路、2.4万公里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结构物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损坏国省道干线桥梁670座、隧道24座[6][8]。

图15为震后落梁的庙子坪大桥引桥的立面图及侧面图[5]。庙子坪岷江大桥是都汶高速公路跨越紫平铺水库的特大桥,地震后引桥10#、11#墩间50mT梁出现了落梁。

125+220+125m连续刚构主桥5号主墩墩底及其承台出现出现了裂缝。地震发生时庙子坪大桥主桥刚刚合拢,桥面铺装已经完成,但引桥的伸缩缝尚未安装。

图16、图17均为都汶二级公路上震塌的百花大桥[6]。该桥位于映秀镇下游约2Km,建成于2004年12月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地震烈度按Ⅶ度设防;平面上大桥第1、2联位于左偏曲线内,第5、6联位于右偏曲线内。全桥长496m,桥宽8m,最大墩高30.3m;上部构造分为6联,跨径组合为4-25+5-25+1-50+3-25+5-20+2-20m,除第3联采用简支T梁外,其余各联均为连续梁,第1-2联、第5-6联之间采用牛腿构造搭接;下部构造为双柱式桥墩、轻型桥台、桩基础。地震中原桥第五联5×25m连续箱梁上部全部倒塌,其余梁体纵

横向移位,墩身倾斜,系梁严重开裂,部分墩身已经压溃,随时都有倒塌可能。

图15 5.12地震中落梁的庙子坪大桥(立面及侧面)

图16 百花大桥第五联倒塌图17 百花大桥桥墩墩身压溃

图18 百花桥1#墩顶梁体移位图19 百花桥19#墩底混凝土压溃

图20 都汶高速被震坏的顺河桥图21被山体砸毁的都汶二级路映秀大桥

图20为都汶高速公路上被全部震坏落入河中的顺河桥,原桥为多跨的简支空心板桥;为避免阻水,下部设置为独住墩,桩基础。

图21为5.12汶川地震中被崩塌体砸断的彻底关大桥[6][8],彻底关大桥建于2007年,为11-30m的Ⅰ形组合梁及2-20米的空心板梁,桥墩设计为柱式墩、桩基础。地基基础河床内覆盖层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堆积层、块碎石土、漂卵石土、砾石质粉土、砾质砂和砾石土,除彻底关隧道进口处揭露的花岗岩外,其余钻孔未揭露岩层。地震中该桥遭受了断墩、落梁、崩塌体掩埋等多种震害。

图22 开裂、塌陷的都汶高速路面图23 塌方掩埋的龙洞子隧道洞口

图22为都汶高速公路上开裂的路面场景,最宽处路面开裂宽度达16cm,竖向沉降18cm。图23为都汶高速龙洞子隧道进口被掩埋的状况,右洞进口又有巨石落下,隧道洞口的衬砌已局部垮塌,洞口的挡墙已部分外倾。

(4)日本“3.11”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公里。地震持续时间达5分钟,诱发了超过10 米高的海啸,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它不仅冲刷了日本东北部海岸建构筑物、船只、汽车等所有地面物品,还引起了火灾、核电站设施爆炸、核泄漏和上万人死亡。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此次的9.0级地震是全世界第五高,1960年发生的智利9.5级地震和1964年阿拉斯加9.2级地震分别排第一和第二。图24为日本“3.11“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图(日本气象厅公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沿岸地段地震烈度最高达到最高等级7度,相当于我国地震烈度12度,许多地段达到6度,外围地区在5度左右。

图24 “3.11”地震地震烈度分布图25 “3.11”地震震中附近位移场

本次地震的破裂范围:南北长450km,东西宽150km;破裂速度: 2.0km/s;破裂持续时间:300 S,比汶川地震多3分钟;最大断层滑移量:18m(据日本国立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资料)。图25为GPS观测到的日本“3.11”地震同震位移场分布图,地震后日本国土地理院所在位置产生了最大东向4米位移。

“3.11”日本大地震的特点是:①震级高。震级大达到9级,是日本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震级地震。②地震持续时间达5分钟,汶川地震长3分钟,持续震动对建筑结构破坏显然要严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且经济发达,地面构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明显地比我们国家的标准要高,在相同的地震破坏条件下,地震灾害会比我国轻。③海啸。由于本次地震在海域地壳出现局部隆起最大达4米左右,引发了浪高10米的海啸。海啸应该说是严重地震灾害的主因。图26为被海啸摧毁的仙台机场;图27为日本名取市海啸横扫后的沿海房屋;图28为位于日本茨城霞浦的鹿行大桥因地震而倒塌,旁边一座在建中的大桥也受到波及;图29为位于45号线上的Tenno 桥梁,在“3.11“大地震中,出现了支座拔出破坏及拱顶横撑局部屈曲的病害;图30为一3跨钢桁架连续梁桥完全被海啸摧毁,上部结构移位至上游350m距离。④严重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灾害。在地震期间安全关闭,但是没有能够证关闭后的安全问题。图31为地震后被关闭的広野核电站,此图为海啸来袭的场景。

图26 “3.11”地震后的仙台机场图27 “3.11”地震后的名取市沿海房屋

图28 日本茨城霞浦的鹿行大桥图29 45号线的Tenno桥梁支座破坏

图30 被海啸摧毁的连续梁桥图31 地震后关闭的広野核电站

在以上几次国内外大地震震害实例中,结构物在地震中均遭受了严重破坏。公路、桥梁结构作为生命线工程,在灾后保通、抗震救灾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汶川大地震中,庙子坪大桥的落梁、百花大桥及彻底关大桥的倒塌、青川县S105沙洲大桥的破坏均给抗震救灾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这些桥梁的破坏是抗震设计理论、方法的直接试验场,因此对震害桥梁成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建立正确的抗震设计方法,采取有效减震、抗震措施的科学依据。

桥梁的破坏直接表现在垮塌、落梁、移位、挡块破坏、墩身破坏、桥台破坏、地基破坏、支座破坏、伸缩缝破坏方面,而间接震害则变现为由次生灾害引起的砸坏、掩埋、淹没、推移等。对于桥梁上部结构,其震害主要为:支座破坏、落梁、碰撞、位移转动;对于下部结构,其震害主要为:墩柱的弯曲破坏,墩柱的剪切破坏以及桩基承台的破坏;对于桥梁地基基础则主要表现为:地表的位移、砂土的液化以及地表断裂的破坏。

对比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及最近的”3.11”日本东太平洋大地震,它们都属于浅源型地震。桥梁灾害的直接震害一次较一次轻。

唐山地震中位于Ⅶ度至Ⅺ度区内的130座公路梁式桥,倒塌18座,占13.86%;严重破坏20座,占15.36%;中等破坏34座,占26.15%;轻微损伤25座,占19.23%;完好或基本完好的33座,占25.38%。在震后调查的32座拱桥中,有6座倒塌,占调查总数的18.75%;2座严重破坏,占6.25%;8座中等破坏,占25%;6座轻微损坏,占18.75%;10座基本完好,占31.25%。震后需要重建或修复得拱桥占调查拱桥总数的50%,而震后需要重建或修复得拱桥占调查拱桥总数的5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拱桥的震害要轻于梁式桥。从受力机理上讲,拱桥由于基础要承受较大的水平推力,而且早期修建的拱桥多为石砌拱桥和双曲拱桥,其延性抗震能力较差,不利于抗震。但由于能够修建拱桥的桥址处其地基地质状况均要优于梁式桥的场地状况。由此看见在地震分析中场地条件是影响结构物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场地及地质条件,放大了地震波,延长了结构物的自震周期,加剧了结构物的震动。

阪神地震后,根据日本道路协会的震害调查,在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桥墩和钢桥桥墩的破坏十分严重,其中倒塌和不可修复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和钢桥墩分别占调查总数的8%和4%,严重破坏的分别占5%和10%,中等破坏的分别占25%和39%[2]。震害分析表明,阪神大地震中按照新的规范(1980年及其以后)设计的桥梁,其震害较轻,这主要是由于新的抗震规范引入了延性设计的概念及增设了防

落梁措施。同时阪神地震中高架桥桥墩的损坏表明,矮墩及独住墩的设计思想是有欠缺的。在抗震设计中矮墩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高墩主要表现为弯曲破坏。对于矮墩基础需要配置足够的抗剪钢筋及受力主筋,对于在地震动作用下基础刚度较大的基础,需要考虑减隔振措施以减少控制截面的地震力作用。

汶川地震中,对于震害调查的国省干道调查的1081座桥梁,损毁需要重建的桥梁占3.1%,改建的桥梁占11.55%,大修桥梁占11.26%,而对于震害调查的高速公路及其重点项目的576座桥梁,摧毁需要重建的桥梁占0.53%,改建的桥梁占11.45%,需要大修的桥梁占2.97%[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等级公路桥梁的震

害要轻于低等级公路桥梁的震害;另外从广元及重灾区青川县得到的桥梁震害调查也表明,拱桥的病害要明显小于梁式桥。

在汶川地震中桥梁挡块的破坏较为严重,但其有效地防止了上部结构的落梁,尤其在在建的都汶高速公路上除了庙子坪大桥引桥落梁外,其余桥梁有效地避免了上部结构的落梁(次生灾害引起的桥梁垮塌除外)。汶川地震中直线、规则桥梁的病害要明显轻于斜弯桥梁;简支桥梁的病害要轻于连续梁桥;桩基础桥梁的病害要轻于扩大基础,震区设置牛腿、挂梁的结构其接触面上均有较大的不可恢复的位移,乃至出现了上部结构的落梁,百花大桥第五联连续梁的倒塌以及成都市三环路武侯立交某定向匝道牛腿处出现的大于5cm的位移就是很好的例证。

桥梁梁体间或上下部结构之间的碰撞,是一种强烈的非线性耗散能量的方式,根据汶川地震的桥梁震害调查,梁间的碰撞及由于碰撞引起的落梁、挡块开裂、梁体的宏观及微观损失较为明显,如何精确地模拟桥梁碰撞瞬间的工作状态及碰撞后的能量耗散机理,或是通过构造措施,如梁体纵横向增设橡胶挡块,设置拉链等防落梁措施,设置粘滞阻尼或磁流变阻尼来减少构筑物间的碰撞概率;亦或通过允许有限的、可控的碰撞来耗散能量,达到较少控制对控制截面或控制构造的应力水平,是当前抗震研究中非常有意义的课题[9]。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本州东部海域发生9 级地震震动破坏,大面积海啸冲刷、核电站核经受长时间震动破坏引发的核泄漏-将成为抹不去的长久灾难。通

过有限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地震对日本桥梁的损害方面,直接震害并不是特别突出,反而是此生灾害引起的桥梁病害,地震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海啸,其巨大的能量造成了不少桥梁的倒塌、移位,核电站结构的损坏、房屋结构的冲毁。同样在汶川地震中,不少桥梁的损坏直接是由次生灾害引起的,如前述的顺河大桥、映秀大桥,还有在抗震救灾保通方面就有重要影响的彻底关大桥,都是由于山体滑坡、崩塌或滑坡引起的泥石流冲刷而破坏,图32、图33即为在地震中被巨石砸毁的彻底关大桥。

图32 汶川地震中的彻底关大桥图33灾后重建中的彻底关大桥

因此在桥梁抗震设计时,选址是首当其冲的任务,选择较为有利的路线走廊,

对既选线路进行专门的针对性的场地评价,确定合适的路线方案,对控制性的桥隧工程进行具体详尽的研究,选择合适的桥型、桥跨、桥梁结构形式,再进行具体的抗震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进行场地评价时,需要弄清楚结构物所经位置的断层构造、场地岩性,有效地避免不良的场地构造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地震灾害的另一部分是由发震断层在地震的同时产生地表错动对地面建构筑物的直接毁坏,这种同震地表错动可以说是无坚不摧的;另外,近断层强地面运动记录也反映出近断层地震动量值明显比远离断层区域要大。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期间,地震重灾带集中在野岛—会下山—西宫断层沿线,90%以上的震亡人数和木质房屋倒塌率30%以上的地段均集中在距断层2—3公里宽度范围内(翠川三郎,1995),重灾带以外地区破坏很轻,这是因为野岛—会下山—西宫断层就是阪神地震的发震断层,断层所在地带为灾害特别严重带。图34为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地表破裂带小仓断错点地面建筑设施破坏实例;图35为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中车龙埔断裂,该地表破裂通过处桥梁断裂,河床形成跌水陡坎。连同图2中的汶川地震中的彭州白鹿镇中心小学校内地表断裂图均从正反说明了如果地面建筑物避开具有这些发震能力、地震的时候能够产生错动的断层,就可以有效的减轻由地面破裂引发的灾害。

图34 阪神地震中小仓断错点建筑破坏图35 集集地震中桥梁附近的车龙埔断裂

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理

工程结构抗震的首要任务是容许结构在遇到破坏性地震时有一定的破坏但要保证结构生命安全。我国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所包含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阶段设防标准已初步隐含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思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BSD)是1995年由美国加州工程师协会在其2000文件中正式阐明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主要为:采用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和合适的机构抗震措施进行价格设计,使结构在各种水准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损失,能为业主选择和承受,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生命周期的费用-效益分析后达到一种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优化平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总体设计思想,主要指结构在受到不同水平地震(不同概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达到一组预期的性能目标。

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框架包括地震设防水准、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地震反应的预测和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四个方面。结构性能水准就是指与每一

级地震设防水准相对应的结构最大破坏程度。主要用于对结构易损性、结构功能性和建筑物内人员安全情况进行描述。在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中,性能水准要综合考虑社会的经济水平、建筑物的重要性以及建筑物的造价、保养、维修及地震作用下可能遭受的直接间接损失来优化确定。

表2 结构性能目标划分

项目基本目标重要目标特殊目标

常遇地震水准1

偶遇地震水准2 水准1

少遇地震地震水准3 水准2 水准1

罕遇地震水准4 水准3 水准2

对应于各地震作用水准(常遇地震、偶遇地震、少遇地震、罕遇地震),建筑应满足的性能水准为:①水准1 正常使用;②水准2 可靠控制;③水准3 生命安全;④水准4 防止倒塌。抗震性能目标是指针对某一个地震设防等级而期望结构达到的结构性能水准。美国学者建议把具有不同使用要求的建筑物分为三类:基本设防目标、重要/防危设防目标和特别设防目标,并提供了三类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作为它们的最低性能界限,见表2。

由于性能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广,特别是在对地震动、结构的损伤状态及性能指标,目前的研究水平还很难达到对复杂结构物进行完全的性能设计,它的难处在于如何精确地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需求上。与目前的抗震设计理论相比,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多级设计的理念,与现行规范相比,它需要明确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来选择经济效果最佳的抗震设计方案。结构的抗震目标以规范规定为底线,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抗震设计目标。

传统的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是在确定合适的设防等级后,要求结构的抗力[R]>[S](荷载效应),这样结构物为抵抗地震动荷载,其受力构件尺寸就不得不加大,配筋率也相应提高。而传统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是指用量化的位移设计指标来控制结构物的抗震性能,这一量化指标即为延性系数,它的设计思想是首先确定结构的目标位移,再根据目标位移进行数值迭代反求结构的屈曲位移,反复进行直到满足给定的精度。也就是说,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设计顺序是位移→承载力,构件的强度、刚度及配筋等只是设计的最终结果。简单地讲,现行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给出了两种地震动作用,其中的E1地震作用,对应于强度抗震设计,E2地震作用,对应于结构延性(位移)设计。不同于上述两种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设计理念,是抗震设计理念上的一次变革,涉及结构抗震设计的各个方面,与传统的设计理论相比主要体现了精细化、数量化和多样化(性能目标和设计标准) 的特点,最终将以经验为基础的设计上升到理性和定量的设计,代表了未来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

2.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①科学的定义和确定地震危险性;

②结构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损伤状态、性能水平、性能指标;③设计方法。在设计初始就明确结构的性能目标,并且使通过设计,使结构在设计地震作

用的反应能够达到预先确定的性能目标[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综合设计方法以及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等。

(1)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用位移作为设计过程的重要指标,将位移作为结构性能的控制因素,在基于性能的设计中是较为理想的方法。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是首先对单自由度结构进行等效线性化处理,直接基于位移设计通过最大位移处的切线刚度K e和非弹性反应滞回能吸收的等效粘性阻尼比ζeff来描述结构。然后根据相应的弹性设计位移反应谱和目标来确定结构的等效周期,以便确定结构的轻度。这种方法基于”等待结构”分析,由Shibata 和Sozen提出。直接位移法是一种偏于结构性能的设计方法,设计概念简单,可根据在给定地震等级作用下预期的位移计算地震作用,进行结构设计,使构件达到预期的变形,结构达到预期位移。目前直接位移设计方法在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分析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对于多自由度体系,各自由度的位移需求不同,如何进行考虑,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2)综合设计法以概率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建筑物服役期的费效最优,是最全面的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使建筑物在达到基本性能目标的前提下,理想的抗震设计应使总投资最少。因此设计应尽力把各级设防地震下每一性能极限状态的损失减到最小。综合设计法全面考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最大程度的体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从而能够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综合设计法中,不同的桥型,简单体系的和复杂体系的其极限状态需要关注的内容是有区别的,其抗震体系的极限状态的确定就显得至关重要。

(3)基于性能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由美国学者文义归等人提出,它是把可靠度理论同基于性能的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引入基于Pushover分析的等效单自由度方法,提出了一致危险性反应谱的概念,把结构的两种概率极限状态(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转化为相应的基于位移的确定性极限状态,并提出了两阶段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基于性能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从根本说仍然是一种单自由度的设计方法,由于体系的可靠度与单个构件的可靠度是不同的,这种简化可能带来较大误差。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抗震设计理论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由于性能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广,特别是在对地震动、结构的损伤状态及性能指标,目前的研究水平还很难达到对复杂结构物进行完全的性能设计。

2.3各国规范采用的设计规范概述

美国西海岸、日本本州四岛及大洋洲沿岸国家均为地震多发地带,当前美国和日本对地震工程的研究走在了地震研究的前列。

美国加州运输部30年代末即开始桥梁抗震规范的制订,1940年颁布了相应的条文,即Caltrans规范。1965年在规范中引入了反应谱法,1974年引入延性抗震思想,1999年出版了桥梁设计法则,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强调非线性分析的重要性,引入了Push Over分析方法。而美国的各州公路工作者协会(AASHTO)规范中也于1943年引入了有关地震力的条款,1961年采用静力法计算地震内力,1975年将74年的C规抗震的内容纳入规范,1990年出版了AASHTO桥梁抗震指南,1994年将90年的指南追为规范条文进行出版,2005

年出版了最新的版本。

日本在关东大地震后的1923年颁布了道路建筑详细条例,其中包含有桥梁抗震设计条款,1939年颁布了《公路钢桥设计规范》,规定了抗震设计方法(静力法)。1956年和1964年两次修订《公路钢桥设计规范》,1971年出版了指导性质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指导规范,1980年正式颁发了“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第五部分,抗震设计”,文中引入了钢筋混凝土桥墩变形能力校核,标志着日本由单一强度设计准则向强度延性双重设防转变,同时规范中还引入了动力反应分析的内容,1990年对修订了局部规范。阪神大地震后的1995年又对其桥梁设计规范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使之满足日本的抗震设计需求。

我国于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编制了《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草案) ,在规范中引入了反应谱分析方法;1974年我国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78年我国完成《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1977版;1986年钢筋混凝土道路桥梁开始采用极限状态法,与此相应《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也做了修订,经过大量的专题研究、总结了大量的国内、外震害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并于1989年正式颁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汶川地震后的2008年10月新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作为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补充,纳入了许多新的抗震设计内容。89颁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是一种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方法,在2008颁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新增加了延性设计及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引入了减隔振设计的方法,同时明确和严格了桥梁抗震的具体措施,并对特殊桥梁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不同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中,抗震设防标准、地震作用、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抗震设计方法及必要的构造措施始终是各自规范制定的主线。同时各国规范或各行业规范之间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在这些规范中反应谱分析方法、动力时程分析方法以及延性设计的思想大都被采用。日本的抗震规范及欧洲桥梁抗震规范均对桥梁的约束装置,桥梁的减隔振及耗能设计进行了尤为详细的介绍。

3 结论

本文从地震的成因开始,介绍了世界和我国主要的地震断裂带分布。接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几次大地震,阐明了土木工程结构物震害情况及其特点,并对其震害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随后详细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其设计原理、主要内容做了详尽的阐述。最后简要介绍了各国抗震规范的严格,及其抗震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杰,李国强. 地震工程学导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 王克海. 桥梁抗震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 范立础. 桥梁抗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 M.J.N.普瑞斯特雷等,胡勃等译. 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M].北京:人们交通出版社,1997.

[5] 都江堰至汶川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Z].成都: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3.

[6] 唐永建. “5.12”汶川大地震四川灾区公路应急调查与抢通[M].北京:人们交通出版社,2008.

[7] 李建中. 基于性能桥梁抗震设计的发展与展望[R].上海:同济大学,2007.

[8] 蒋劲松. 桥梁震害及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R].成都: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10.

[9] 刘鹏,郑凯峰,杨雷. 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碰撞分析改进求解方法 [J].公路交通科技,2011,

28(3):76-81.

同济大学2013-2014学年地震工程学期末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地震工程学》试题 2013级硕士研究生姓名:学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 地震震级: 地震动三要素: 平稳随机过程: 位移延性: 滞回曲线: 二、判断正误(A:正确;B:错误)(2分×7=14分) 1、Rayleigh波和Love波都对某一点地震动的竖向分量有贡献,而SH波则仅对地震动的水平分量有贡献。(A、B) 2、地震动准速度反应谱与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Fourier幅值谱具有相同的量纲,且通常无阻尼准速度反应谱值大于相应的Fourier幅值。(A、B) 3、通常,平原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比山区衰减要慢。(A、B) 4、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动力弹性模量大于静力弹性模量,而动力强度则反之。(A、B) 5、砌体墙的滞回耗能性能随着竖向压力的增大而退化,这与钢筋混凝土压缩构件的滞回性能是类似的。(A、B) 6、采用振型组合法时均可使用SRSS方法代替CQC方法。(A、B) 7、平稳随机过程是各态历经过程,因此将地震动作为各态历经过程是合理的。(A、B) 三、简答题(6分×11=66分) 1、试简述地震发生机制的粘滑说。

2、什么是强度退化、刚度退化与捏拢效应? 3、什么是振型参与系数,它具有什么性质? 4、试通过两个振型的频率与阻尼比确定Rayleigh阻尼矩阵C=aM+bK的系数a、b(其中M为质量矩阵、K为刚度矩阵)? 5、示意画出下图中的反射与折射波(其中界面以下固体剪切波速大于上层物质的剪切波速)。

6、为什么在线性结构动力反应分析中,通常高阶振型的影响较小? 7、试简要叙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与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主要差别。 8、试推导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和频域传递函数的形式,并给出二者的关系。 9、试简要叙述幅值法如何识别单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阻尼比。 10、试阐述防屈曲支撑和悬挂隔振的基本原理。 11、图中所示为钢-混凝土组合柱截面,用于某多层框架结构,请简述如何采用纤维模型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以及你将采用的材料模型。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劳动力,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大作业(处理部分)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大作业 (处理部分)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班级:12-4 姓名:封辉、孙运庆、何瑞川 学号:2012011236、2012011249、2012011239 2016年 1 月 15 日 评分标准:第三章和第四章各20分,其余各章10分

目录 第一章数据加载和观测系统定义 (2) 第二章道编辑和真振幅恢复 (4) 第三章反褶积 (6) 第四章速度分析 (7) 第五章动校正和水平叠加 (8) 第六章静校正 (10) 第七章偏移 (12) 第八章总结和体会 (13)

第一章数据加载和观测系统定义 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第一步为数据输入和预处理。预处理是地震数据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将地震数据正确加载到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进行观测系统定义,并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校正。原数据是SGY格式的地震记录文件,用Promax对其进行处理需要格式转换,将其格式转换成软件定义的格式。 图1.1是原始数据炮集。格式转换后可对数据进行加载与处理,但是处理需要的各种测网信息需要进行定义,所以我们做观测系统定义,用FFID(野外文件号)和CHAN(记录道号)为索引将测网的各检波器与炮点坐标、高程、CDP 号等信息与数据的各道联系起来。观测系统定义分为炮点定义,检波点定义与炮检关系定义。图1.3是CDP覆盖次数。 图1.1 原始数据炮集

图1.2a 炮点与检波点信息 图1.2b 炮点与检波点信息

图1.3 多次覆盖次数 第二章道编辑和真振幅恢复 通常的地震采集中,由于检波器数量很多、野外干扰因素复杂等原因,不是每一道都能很好的反应地下反射界面带回来的信息,最基础的我们需要挑出其中坏检波器采集的道与极性不正常的道,称为道编辑(如图2.1)。 在记录图中使用picking进行编辑。点击picking,有编辑错道和编辑极性翻转道。拾取所有的错道和翻转道集后,分别放在两个文件里面。由震源引发的地震波,会随着波前面变大,底层吸收衰减等因素而能量减小,而我们需要的通常是深部的地层信息,所以我们需要对地震波进行振幅恢复(如图 2.2),经过真振幅恢复以后,深层反射波能量相对增强了,反射界面变得清晰,但面波等 干扰波也增强了。

地震工程学讲义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每年平均发生500万次左右的地震,绝大多数很小,不可以用灵敏仪器测量的约占99%;可以感觉到地为1%,其中,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约1000次左右,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7%),平均每年大约发生18次。 地震给人类带来灾难,给人类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亡事故及经济损失。如在20世纪,前80年(1900—1980)全球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05万人,平均每年死亡1.3万人。1990年伊朗鲁德巴尔地震造成5万多人丧生。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紧急损失高达960亿美元就是例证。为了抗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必要进行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抗震设计。 1、1、1地震类型与成因 对于构造地震,可以从宏观背景和局部机制两个层次上揭示其具体成因。 宏观背景: 地球的构造:R=6371Km 约 6400Km 包括:地壳、地幔与地核。 地壳有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出地面的沉积层外,陆地下面的 地壳主要为:上不是花岗岩层,下部为玄武岩层;海洋下面的地 壳一般只有玄武岩层,革除厚薄不一。世界上大部分地震都发生 在这一薄薄的地壳内。 地幔主要有质地坚硬的橄榄眼组成,它具有粘弹性,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不断释放能量,从地下20Km~700Km ,地球内部温度有大约600℃~2000℃,在这一范围内的地幔中存在着厚约几百公里的软流层,物质对流,地球内部的压力也不均衡,900Mpa~370000Mpa ,地幔内部物质在热状态和不均衡压力作用下缓慢的运动着,即可能为地壳运动的根源。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分为外核(厚2100Km )和内核,其主要构成物质是镍和铁。据推测,外和可能处于液态而内核可能是固态。 通常认为,地球最外层是有一些巨大的板块组成,(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板块向下延伸的深度大约为70~100Km ,由于地幔物质的对流,板块也相互运动,板块的构造运动,是构成地震产生的根本原因。 地 震 诱发地震:主要用于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及工程活动(如兴建水库)所引发的 地震,一般不太强烈,仅有个别情况(如水库地震)会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 天 然 地 震 构造地震:由地壳构造运动所产生,次数多,占地震发生总数约90%, 释放的能量大,影响范围广,造成的危害严重。 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所引起。 陷落地震:由于地下空洞突然坍塌而引起。 强度低,影响范围小。 地震工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构造地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1)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手机预期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第二产业GDP形成的因素分析; 各因素对高新技术区发展的影响;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分析; 关于GDP与固定资产投资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国内工业固定资产和劳动就业人数对工业产值的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失业率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人力资本投入与GDP;实证库兹涅茨倒U曲线中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利率及收入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生产函数模型; 我国改革开放后通货膨胀的因素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对储蓄存款的影响;适度扩大M2能提高我国GDP;湖北省(或其它省区)农民收入结构分析;湖北省(或其它省区)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影响国内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几个重要因素分析;影响武汉市机动车总数因素的定量分析; 影响电信业务收入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用误差校正模型研究季度M1需求;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由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论中国汇率和利率的联动性;中国资本外逃的成因解释与计量分析;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中国城乡人口流动趋势分析;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校正失业变化率条件下的奥肯定律检验;菲利普斯曲线的验证;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恩格尔系数模型检验;地区人均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武汉市投资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关于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变化因素分析; 关于GDP与其他经济因素关系的计量分析;关于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计量分析; 吉尼系数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 我国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试探交通运输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我国1978-2011年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量分析;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新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关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影响股价指数的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计量分析;

大工19秋《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

19秋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学习中心: 姓 名: 学 号: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 ,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1500kN G =,2550kN G =,3580kN G =,4600kN G =,5450kN G =。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 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3580kN =2550kN =1500kN =(a )计算简图 4600kN =5450kN = 解: 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1.2知,8度多遇地震设计基本地震加 速度为0.30g 时αmax =0.24,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Ⅰ类场地: α1=)( 1 T T g r × η2 ×αmax =)55 .025 .0( 9 .0×1.0×0.24=0.109≈0.11 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 5.2.1知,T 1=0.55s >1.4T g =1.4×0.25=0.35s 地震特征周期分期的特征周期值(s ) 取δn =0.08T 1+0.07=0.08×0.55+0.07=0.114 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 EK =α1Geq=0.114×(450+600+580+550+500)×85%=259.69KN 顶部附加地震水平作用: 因为T1=0.55>1.4Tg=0.35,则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054.001.055.008.001.008.011=+?=+=-T n δ kN F F Ek n n 02.1469.259054.011=?==?--δ 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 i =H G F H G j j n EK i i ∑-) 1(δ(i=1,2,3……)

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18T10:29:24.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汤茂立1 臧秋霞2 [导读] 摘要: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较为频繁且强地震也时有发生,对我国民众人身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22000; 2.灌云县应急管理局 222200 摘要: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较为频繁且强地震也时有发生,对我国民众人身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地震工程学是一门防震减灾的学科,本文对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地震工程学的发展,降低地震的危害。 关键词:地震工程学;防震减灾;发展趋势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强烈的地震常常会给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中国的地震地域宽广且分散,地震频繁且强度较大。20世纪,发生了10次以上的8级以上强度地震,如唐山大地震对唐山地区的建筑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损毁;2008年汶川大地震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必须积极地开展地震预知工作并做好结构建筑物的防震工作,地震工程学正是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一门学科。 1地震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所谓地震工程学,指的是一门研究地震理论、工学结构、地震响应、结构抗震性的学科。其中,地震动的研究包括地震地质学的背景、强震观测、地震动的基本特性、地震动的模拟、地震受害现象的解析等;结构物的地震响应包括实验性的观测和理论解析的2个部分,抗震、防灾的理论包括抗震设计理论、结构物振动控制理论以及地震风险分析理论。 关于地震动的地震工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概括地壳运动规则、地震动特性和地震受害现象,并结合地震工程学的其他研究内容,从工学的观点探索减少和控制地震灾害的方法。抗震、防灾理论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结构物的地震动和动态性能,来减少和控制地震灾害。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比如唐山、汶川等强地震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于地震灾害,首先应该实施预防措施,最基本的对策是在强化抗震方面设施,提高结构物的抗震性。地震工程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地面运动规律、地震动特性以及震害现象的了解,结合地震工程学其他方面的研究,从工程学角度来探寻降低与控制地震灾害。 2地震工程学的特点 从其内容上进行分析,地震工程学涵盖了地震学、工程学和社会学(包括地震学和结构抗震)。其研究的重点问题是震源区域的区分,潜在的震源区域的地震活动的规律,地震工程学参数的选择和参数的预估等。地震工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研究的重点是对强震观测、地震受害经验以及相关实验进行研究。强震观测是地震动研究的基础,也是构造动态试验的主要基础。(2)研究的焦点是地震活动。结构物的地震作用与自身的动作特性密切相关。地震活动的随机性反映了发生过程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位置、强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必须依赖结构物延性的抗震设计中,不再有确保结构强度安全性的概念。结构物的支撑力不仅仅给予屈服水准,还需要作为概念设计中的“设计地震力延性”设计基准的结构物的延性能。(3)研究热点是结构非线性和复杂的地震动输入。由于地震活动的不确定性,结构在今后的强烈地震可能会进入弹-塑性强迫震动过程,从而使得建筑物结构出现非线性损坏。同时,随着地震记录数的增加和实验技术的开发,考虑到复杂的地震动输入(多维多点输入)的理论和实验性研究成为了这个课题的新热点。(4)开发方向广泛应用概率论、控制理论以及规划理论。建立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建立与结构物分离、制振技术有关的结构振动控制理论,把基于灾害预测、系统运用研究和系统控制理论的防灾计划理论融为一体,从而使得地震工程学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在大规模系统方面展开了方向性和可控制的研究。 3目前地震工程学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1强震观测方面 1932年美国开始进行强地震观测。现在,数以千计的地震记录在世界上可以被利用。自1950年初以来,中国在强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然而中国地震工程学领域虽然发表了一系列的地震观测报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到现在为止,中国只有约300个固定站点对地震进行预测。由于网络密度太低,很多强震都未能达到近距离主地震记录,活动观测可靠性明显不足,所以事前地震观测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地震后观测不能得到主要地震记录,现场土壤质量数据未完成。中国很多的地震观测所都没有土壤记载。在构造物的动态响应分析中,将与构造物相同或类似的地壳条件下得到的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使用,最终生成强震记录。中国现在使用的强震观测设备很早以前,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另外,观测小组不稳定,人才严重老龄化,年轻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新的地震研究需求。 3.2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面 在地震反应分析方面,通常都会选择时程分析法,然而该方式虽然可以对结构的非弹性反应进行再现,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依旧出现了一些问题:(1)给定的滞回性模型应当能够反映“层”或“成员”的实际的机械特性,但通常需要在反映机械特性的精度与计算机的容量及时序之间进行选择。(2)每种结构输入地震动记录,只计算地震时的结构物的响应时间。因此,一方面,为了反映建筑物的耐用年限可能受灾的地震特性,需要判断、决定选择怎样的地震动输入方式。另一方面,为了从计算结果得到更加精准的结构响应,需要一定程度的多波输入。因此,如何捕捉响应状态,有必要输入地震波的数量进行合理选择。(3)动态分析需要了解结构物全部断面的几何学参数,因此时程分析法是以断面尺寸和配筋为前提的检查计算法,不能作为设计方法直接使用。 3.3结构抗震设计方面 当前结构物的抗震设计法,即响应光谱法是基于从过去的地震加速度记录中选择的统计数据,通过确定性分析法计算响应光谱。另外,部分地考虑了地震响应的随机性,但平均响应光谱基于确定性分析法,这种方法依然是定性分析方法的范畴。但是,由于实际的地震记录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以平均响应光谱为基础的地震记录数目较少,仅使用平均值无法反映设计时间值的可靠性。譬如,对EL-Centro地震记录来讲结构是安全的,但是,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来讲,该结构却不一定是安全的。因此,不能认为响应光谱法是令人满意的方法。 4地震工程学的几个发展趋势 4.1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模板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统计年签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b1409848.html,/tjsj/ndsj/2013/indexch.htm 1、需要的数据可以直接从统计年签获取,统计年签网址上面已给出。 2、这里附带的EXCEL文件中提供了十个表数据,如果实在不想找也可以用这些数据。 3、题目自拟。 4、若用一元回归模型做分析,则必须要附图象分析、相关性分析,得分不会太高。 6、若用多元回归模型做分析,则至少需要有多重共线性分析,建议最好也要加入图象分析。

安徽建筑大学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12经济学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高先务 起止时间: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的建模分析 (2) 2.1数据采集 (2) 2.2数据分析 (3) 2.3结论 (7) 第3章对策建议 (8) 3.1根据模型结果分析 (8) 3.2政策建议 (8) 参考文献 (11)

第1章前言 一、探究目的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同样,消费水平也左右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扩大居民消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等既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究竟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居民消费水平?凯恩斯认为,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比较稳定,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收入的变动并非影响消费的全部因素。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消费水平。如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家庭财产状况、年龄构成、宗教信仰等等。有些因素对于收入的影响是随机性的,如消费环境、消费者心情状况;有些因素是系统性的,如消费者个人偏好等等。因此,探究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客观因素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国家税收收入对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二、理论依据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又称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也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此两项收入被认为是影响一个国家消费水平的核心因素,因此对于消费水平模型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家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除组织收入的职能外,税收对经济社会运行和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学者认为收入分配失衡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收入不足的原因之一而税收收入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的失衡,实行二次分配,因此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工17秋《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3

大工17秋《工程抗震》大作业及要求 (答案附在后面) 题目一:地基液化指数计算。 某7层住宅楼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在地面下2m,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所示,拟建场地地下水深度为1.00m。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 题目二:框架的设计内力计算。 六层砖混住宅楼,第一层层高3.95m,其余各层层高2.7m,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场地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各层楼板、墙的尺寸得到恒载和各楼面活荷载乘以组合系数后,得到各层的 重力代表值为 63856.9kN G=, 54325085.0kN G G G G ====, 15399.7kN G=。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 题目三:简述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并论述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已进行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这三种情况下的具体要求。 题目四:结构抗震计算有几种方法?各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题目五:简述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作业具体要求:

1.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 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 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文件名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 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8年3月14日23:59:59前。 3.正文格式 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注意: 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上交往年作业题目或者其他科目作业的,成绩以零分计。引用他人文章的内容,需在文中标注编号,文章最后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20%。 鼓励大家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给出相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地震工程学

从汶川地震探讨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交通学院徐伟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分别从其基本要求、教学楼的抗震以及如何识别结构的规则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针对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原因和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合工程建设和设计方面知识给出在场地选择、抗震设防、鉴定加固、抗震技术和科技投入等几方面的建议,本文也对地震高发地区如何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从而为今后工程设计和研究积累经验。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规则性;场地,工程设计,农村房屋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给四川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宏观对房屋震害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强地震作用力直接导致房屋倒塌毁损,其中汉旺镇是最典型的单纯受地震作用力破坏的地区;二是由于除强地震作用力之外,大面积山体滑坡的次生灾害给房屋带来了毁灭性破坏,如北川县城山体滑坡使老城区1/3 几乎被埋没,新城区将近1/4埋没;三是地基液化,部分地区座落在河滩松散的堆积物上,地震发生后,引起强烈的砂土液化,比较典型的是映秀镇;四是地表开裂或隆起,发生在地震中心区域或临近断裂带区域,如北川县。通过对震灾的反思,普遍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高度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同时,这次地震也给我们的地震工程学带来许多启示。 1 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思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把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作为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条文,同时还对建筑方案的各种不规则性,分别给出了处理对策。针对超限高层建筑,建设部建质[2006]220号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第11 条(以下简称超限高层审查技术要求),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的要求。(1)超高时建筑结构规则性的要求应从严掌握,明确竖向不规则和水平不规则的程度,避免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2)结构布置、防震缝设置、转换层和水平加强层的处理、薄弱层和薄弱部位、主楼与群房共同工作等妥善设计。(3)结构的总体刚度应适当,变形特征应合理;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和扭转位移比符合规范、规程要求。(4)混合结构工程、钢支撑框架结构的钢框架,其重要连接构造应使整体结构能形成多道抗侧力体系。(5)多塔、连体、错层、带转换层、带加强层等复杂体型的结构,应尽量减少不规则的类型和不规则的程度;一般不宜超过文献[2]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6)当几部分结构的连接薄弱时,应考虑连接部位各构件的实际构造和连接的可靠程度,必要时取结构整体计算和分开计算的不利情况,或要求某部分结构在设防烈度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7)规则性要求的严格程度,可依抗震设防烈度不同有所区别。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近年来,中国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建立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我国旅游业收入和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各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揭示了我国旅游业收入呈现的特征,并针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国内旅游收入;旅行社数量;旅游人数;人均花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内接待旅游人数695百万人次到如今26.4亿人次;从旅游收入仅2391亿元到如今1.93万亿元;旅行社以年均21.24%的速度增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更是年均增长15%。留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为我国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展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为了旅游业收入的稳定增长,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十分必要。 本文以计量经济学经典的模型为基础,分析影响中国旅游业收入的各个因素,对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文章首先进行研究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建立,然后进行回归分析,进而进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模型变量与模型建立 1.1 模型解释变量的选择 旅游收入直接反映了某一旅游目的地国家或者地区旅游经济的

运行状况,是衡量当地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综合性指标。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中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有很多,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收集性和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人均花费(1X )、旅游人数(2X )、全国旅行社数量(3X )、铁路营业里程(4X )和公路里程(5X )作为影响的主要变量。 1.2 模型设定 设定线性模型:μββββββ++++++=55443322110X X X X X Y Y —国内旅游业收入(亿元); 1X —人均旅游花费(元); 2X —旅游人数(百万人次); 3X —全国旅行社数量(个); 4X —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5X —公路里程(万公里)。 1.3 数据搜集(见表1) 表1 1995—2011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统计表

同济大学地震工程学期末试题2013-2014

同济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地震工程学》试题 陈陈 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 地震震级: 地震动三要素: 平稳随机过程: 位移延性: 滞回曲线: 二、判断正误(2分×7=14分) 1、Rayleigh波和Love波都对某一点地震动的竖向分量有贡献,而SH波则仅对地震动的水平分量有贡献。 2、地震动准速度反应谱与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Fourier幅值谱具有相同的量纲,且通常无阻尼准速度反应谱值大于相应的Fourier幅值。 3、通常,平原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比山区衰减要慢。 4、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动力弹性模量大于静力弹性模量,而动力强度则反之。 5、砌体墙的滞回耗能性能随着竖向压力的增大而退化,这与钢筋混凝土压缩构件的滞回性能是类似的。 6、采用振型组合法时均可使用SRSS方法代替CQC方法。 7、平稳随机过程是各态历经过程,因此将地震动作为各态历经过程是合理的。 三、简答题(6分×11=66分) 1、试简述地震发生机制的粘滑说。 2、什么是强度退化、刚度退化与捏拢效应? 3、什么是振型参与系数,它具有什么性质? 4、试通过两个振型的频率与阻尼比确定Rayleigh阻尼矩阵C=aM+bK的系数a、b(其中M 为质量矩阵、K为刚度矩阵)? 5、示意画出下图中的反射与折射波(其中界面以下固体剪切波速大于上层物质的剪切波速)。 6、为什么在线性结构动力反应分析中,通常高阶振型的影响较小?

7、试简要叙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与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主要差别。 8、试推导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和频域传递函数的形式,并给出二者的关系。 9、试简要叙述幅值法如何识别单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阻尼比。 10、试阐述防屈曲支撑和悬挂隔振的基本原理。 11、图中所示为钢-混凝土组合柱截面,用于某多层框架结构,请简述如何采用纤维模型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以及你将采用的材料模型。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和建议 摘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地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世界范围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之前学者们的分析方法做出变化,作者以反映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惯用指标作为定量分析的被解释变量,选取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双对数模型且对各自进行回归分析和协整分析,得出外商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开放度和货物贸易额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存在正向显著关系,最后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给出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升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4》,服务进出口额从2007年的2509亿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6043.4亿美元,7年时间里增长了1.5倍。“十二五”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额之和)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和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额的4.6%和8.1%,位居全球第五位和第二位。但是,当前的世界经济整体处于低速增长时期,特别是全球服务需求总体疲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欧元区与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商品和服务需求下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总体持续回落,服务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放缓。特别是全球货物贸易持续低增长,全球航运市场深陷低迷,与之密切相关的运输、保险等服务回升乏力。再看国内,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重,2015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速度跌至6.9%,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7%。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不稳定的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会拖累服务贸易的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态势,我国“十三五”规划对对外贸易做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指示。规划中指出“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为此,我国的服务贸易就必须完善投资布局和发展结构,扩大开放领域,努力扩大和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包括资本和先进的生产、管理和科技技术,加深“走出去”战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将此次的全球的经济下行压力当作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转变的很好契机,逐步实现我国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这也是我国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达到小康社会的一个有效的侧面反映。因此,深刻研究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学者对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主要从两方面来:(1)通过介绍反映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通用指标来进行定性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中,郭清根(2009)选取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S)分别来说明我国贸易竞争力强弱,分析得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世界范围总体处于较弱的水平;(2)运用经济学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寻找一些和贸易有关指标最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定量的回归分析。其中国内的学者大多是从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中6个核心要素下进行变量的选取,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服务产业市场开放程度、政府政策和机会。其中,周经、吕继跃(2008)则对旅游服务贸易竞

大连理工大学大作业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题目1: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 ,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1500kN G =,2550kN G =,3580kN G =,4600kN G =,5450kN G =。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 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3580kN =2550kN =1500kN =(a )计算简图 4600kN =5450kN = 解: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知,8度多遇地震,αmax=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Ι类场地,取Tg= Tg=<T1=<5Tg= α1=(Tg/T1)r η2αmax =()××=≈ 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2.1知,T 1=>=×= 取δn= T1+=×+= 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 EK =α1Geq=×(500+550+580+600+450)×85%=

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i=G i H i F EK (1-δn)/∑G j H j (i=1,2,3…n) ∑G j H j =500×3 +550×6+580×9+600×12+450 ×15=23970KN ·m F 1=[500×3××]/23970= F 2=[550×6××]/23970= F 3=[580×9××]/23970= F 4=[600×12××]/23970= F 5=[450×15××]/23970= 计算各楼层的层间地震剪力 V 1= F 1+ F 2+ F 3+ F 4+ F 5=++++= V 2= F 2+ F 3+ F 4+ F 5=+++=152KN V 3= F 3+ F 4+ F 5=++= V 4= F 4+ F 5=+= V 5=F 5= 题目3:怎样判断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土的液化严重程度,并简述抗液化措施。 答: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其产生的机理为: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颗粒在地震作用下,土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因空隙水不能及时排出,土颗粒就处于悬浮状态,形成如同液体一样的现象,即所谓的土的液化现象。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可以分为初步判断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两大步骤。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初步判断 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且处于烈度7度或者8度地区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2)粉土的粘粒(粒径<0.005mm )含量百分率当烈度为7度时大于10%、当烈度为8度时大于13%、当烈度为9度时大于16%,可判为不液化土。 (3)浅埋天然地基,当地下水位深度和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满足下式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03w b d d d >+- 02 u b d d d >+-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Array文 论文题目:影响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任课教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摘要] 本文旨在根据我国旅游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首先基于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市场细分和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国内旅游人数等三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政策建议。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主要表现在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 特别是对“旅游”这一朝阳产业,人们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

2000年到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从亿增加到亿,国内旅游总花费从亿元增长到亿元,分别增加了倍和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据最新统计,2009年底,全国旅行社总资产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负债亿元,同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亿元,同比增长%。按形态分,固定资产亿元,占总量的%,同比增加%;流动资产亿元,占总量的%,同比增加%;其他类型资产亿元,占总量的%。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业标准管理的先进国家。旅游业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的行业,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形成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旅游产业正在向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迈进。旅游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功能越来越综合,贡献越来越巨大。 [关键词] 旅游收入市场细分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

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

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 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计算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9层,每层高度为3m 。房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Ⅳ类场地。已知该楼的基本自振周期1 1.0s T =,经计算已知每层楼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为8000kN ,每层楼面和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000kN ,该结构阻尼比没有特殊规定。要求:确定多遇地震作用下该楼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值EK F 。 题目二:风荷载计算题 某市的市区,有较多高层房屋的密集建筑群,欲建一座40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外形和质量沿高度方向基本呈均匀分布。房屋总高度140m H =,迎风面的房屋长50m L =。房屋总宽度30m B =,基本风压为 200.65kN m ω=。求楼顶处的风荷载标准值。 (按照教材及课件内容计算) 题目三: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有哪些?至少选择其中的 三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题目四: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墙、带刚域框架和单独墙肢等计算方法 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题目五:为什么要对框架内力进行调整?怎样调整框架内力? 作业具体要求: 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

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 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或者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 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6年9月7日前。 3. 正文格式 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注意: 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上交往年作业题目或者其他科目作业的,成绩以零分计。引用他人文章的内容,需在文中标注编号,文章最后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20%。 鼓励大家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给出相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