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基本概念

一、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斯密、李嘉图)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二、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五、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六、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七、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横向);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纵向)。

八、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以达到认识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与机制的方法。它是对社会现象作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再次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主要有:一分为二,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矛盾分析法主要有:一分为二,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

九、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现象和本质2、必然性和偶然3、原因和结果4、可能性和现实性5、内容和形式

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1、认识来源于实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论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可以促进认识的发展,促成正确的认识(1、2点),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又有积极的反作用,促进实践发展(第4点).可以检验真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第3点).

所以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十一、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构成要素

1、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的必要条件。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人口条件,指一定数量、质量和密度的人口。人类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活动而组成,人口素质的高低、数量增长的快慢,对社会发展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3、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是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过程中所结成的一定的方式。任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都是由这三方面组成,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制约。但在这三方面条件中,唯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因为只有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

十二、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十三、商品的概念与二因素

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十四、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含着一系列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基本矛盾)

十五、价值规律的内容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十六、资本有机构成的内容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为了深入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资本有机构成范畴。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大体上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

十七、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征

1、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

2、竞争的规模比过去空前扩大。

3、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无所不用其极。

4、竞争的范围由经济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5、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破坏性后果更加严重。

十八、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和企业利润,借贷利息,地租等。

十九、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二十、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1、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2、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二十一、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暴力革命

二十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斗争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二十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十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二十五、对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解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①、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②、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十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十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与发展的程度取决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不是人们的理想观念。

2、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仅要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且取决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因为人在历史上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则取决于社会关系即社会制度。

3、主观因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达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是人们全面发展的客观外在条件,人本身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品质(包括人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即人的德智体美)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

4、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无论是生产力提高还是生产关系的完善,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必须在实践中进行。

基本原理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合利益斗争的作用;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改良主义的政党的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2、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①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

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

②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4、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及其启示意义

联系的科学含义: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指的是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2.联系的四个性质: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系统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以多种形式相互联系的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联系是复杂和多样的。物质世界联系的普遍性,是通过具体的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联系表现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同样会对事物发生影响和作用。两者都不可忽视。

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调发展。

5、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关关系原理

关系:1、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是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任何一般只是诸多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和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的包括在一般之中;

2、二者是相互连接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特殊性包括着普遍性,特殊性又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3、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理论意义: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

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指导,就是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又要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特色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6、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是数量的增减,是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

质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在量变的过程中有着部分的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有着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意义:①坚持适度原则,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认清事物的质,不至于混淆不同事物,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

②注意事物量的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③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

关系

④在生活中不断积累,从一无所知到学识过人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7、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内部否定,而非辩证的即形而上学的否定是外部否定)。

2)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否定的作用.

3)否定是扬弃--否定的实质.

8、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9、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②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③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0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如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

地理环境的含义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要素,是与人

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理

地理环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③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哲学批判

不承认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但不能把地理环境的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那就陷入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

④掌握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的原理的现实意义

这一原理启示我们要重视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改造自然环境。这是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联系科学发展观]

1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12、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狭义和广义内涵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

定了其它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即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生产”环节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它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部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1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对象和目的

㈠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一定社会制度的后期,向新社会制度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还出现了新社会制度的萌芽。这时的社会改革,虽然以维护旧社会制度为主旨,但又往往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社会制度萌芽成分的内容。

③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既是对改革及其发展要求的反映,又为改革开拓道路,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总之,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和革新,不断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㈡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改革的对象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即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一天颠扑不破的真理。

15、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展开群众路线的意义

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之上的。

其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的统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其重要意义是: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②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群众观点,是否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③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1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和如何深化这一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释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如何深化这一理论: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17、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及其辩证关系

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这两种方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1)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剥削程度;(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18、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原因:①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私人垄断资本的积累已无法满足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必须由国家进行投资或者由国家给予私人资本以资助。

②私人垄断统治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必须由国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预国民经济,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缓和社会矛盾。

③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单纯依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和市场的自发调节已难以解决由结构失衡所造成的经济动荡,必须依靠国家采取行政的或经济的措施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19、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③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社会规范④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2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①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②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③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④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⑤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1、历史意识:人类有了自觉的意识后,开始向长辈学习生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进 而意识到还要向去世的先辈学习。萌发了最初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人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意识产生的原因: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的历史的延伸。 历史遗产:有物质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遗产。 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立场的不同,对待历史遗产 的态度也不同。都要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遗产为自己的现实利 益服务。因此,出现了对历史的不同解释。 史鉴、史师:由于人们对史鉴、史师的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维柯的历史观:维柯:《新科学》 把人类历史经历了三个时代 神的时代:人们在神的政府统治之下,一切都由神的力量支配。 英雄时代:人们在贵族统治之下,贵族认为自己的品性高于平民,所以是当然的统治者。 凡人时代:所有人都承认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先建立民众国家,然后建立君主国家。两者都是由人建立的政府。跟神没有关系。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最后还是“神的谕示”。 《新科学》的副标题“按照神的谕示考察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科学” 3、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与天命——神学史观 西周时期,周公等认为,夏、商王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服天命”、“受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敬德”。所谓“敬德”就是“保民”。 西周的天命观一直影响到后世儒家的历史观。“天命”、“天道”、“天理”成为儒家历史评价的标准。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在探讨朝代更替时,多强调“天” 对人事的干预。 《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灭六国,并中国,……” 《高祖本纪第八》:“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传统社会流传。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中国古典诗论中,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着作《诗格》中首次使用了“意境”的概念。 2、文学接受的动机主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 3、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4、导致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第二文本”与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之间出现异变的原因有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化欣赏能力。 5、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可以称为“零聚焦”叙述,而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故事则是“内聚焦”叙述。 6、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具有行动元和角色的二重性特点。 7、高雅文学有时候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 8、西方的现代语言学批评的主要代表性学派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 9、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给作家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来的。 10、汉代学者王充在其着作《论衡﹒乱龙》中创造了“意象”这一概念。 11、波兰学者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言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片化面貌和再现客体。 12、审美意象可以分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两类。

13、叙事性作品的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4、抒情话语的主要修辞方式有比喻和象征、倒装和歧义、夸张和对比、借代和用典。 15、相对高雅文学,大众文学的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 16、阅读活动中的期待视野按照文学接受主体的状况来划分,包括个性期待视野和集体性期待视野两种类型。 17、在文学接受的发展过程中,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第二文本”往往会发生的作品形象异变、情感的异变以及思想观念的异变。 18、文学批评的一般实践包括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五个要素。 1、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盛唐之后,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就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2、典型环境是充分的体现了现实关系的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3、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历史: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一,它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的区别。“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③既包括自然史,也包括人类史的“历史”就是从广义上对历史的理解。而单单指人类社会史的“历史”,便是从狭义 上对历史的理解。第二,历史应该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过去形态。 历史主要特点:第一,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第二,一度性,又称一去不复返性,第三,复杂性,第四,统一性和多样性。人类客观历史的统一性,又可以叫做普遍性,是指历史所共同的东西、普遍的存在,其实际所说的即是历史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多样性,指人类社会历史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实。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一统的,历史的统一性即规律性,通过历史的多样性体现出来,历史的多样性是历史统一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五,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第六,人类社会的历史还与自然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 1.历史的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历史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形式。 2.历史的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它对历史必然性的实现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3.历史的偶然性终究要受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其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决定于历史的必然性。 史学: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史学最早起源于史官,史学起源于史书,史学,说到底就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和科学。它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史学的分科:第一,按照史学所研究历史的时间跨度,分有通史和断代史。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书,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现代周一 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 等。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其创始 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后来的 正史亦都是断代史,如,《旧唐 书》、《新唐书》、《宋史》、《元史》 等。现在,可以泛指对某一历史 时期历史的研究与阐述的学科 和书 著,如,原始社会史、中国近代 史等;史书,如范文澜的《中国 近代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 到五四运动》等。第二,按照史 学所研究历史的空间(地域)跨 度,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地区 史和乡土史等。世界史,指其研 究、阐述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 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 著。如,世界通史、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 现代史等的学科及相关史书。国 别史,凡其研究、阐述的内容只 包揽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 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都 称国别史,如,英国史、法国史、 日本史和中国史等的学科及有 关史书。地区史,指只涉及到世 界上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 及其规律研究和阐述的史学学 科和书著。如,非洲史、拉丁美 洲史、东南亚史等的学科及相关 史书。乡土史,一般指对我国某 一地方(如省,自治区、市、地 区、乡等)历史的研究及有关书 著。如,东北史、西藏史、台湾 史、北京史等的研究及书著。第 三,按照历史的不同领域、不同 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可以有各 种不同学科的专史。如,经济史、 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民族 史、宗教史、 哲学史、文学史、教育史、战争 史,以及国际关系史等的研究与 相关史书。第四,由对人类客观 历史的研究与阐述转而对史学 自身进行研究和阐述的一些学 科和书著。如史学理论;以研究、 史学史。 史料: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 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史料的种类:1.史迹遗存。历史 遗址,墓葬。2.历史文献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 口碑资料(一些历史事件、历史 进程的亲历者、目击者或者历史 人物的亲朋故友,在他们心中保 存着不少当时历史的事实情景, 都不同程度地有一本历史“陈年 旧帐”),文字资料包含史部类, 经子集类,档案类,地方子类, 甲骨和金石铭文类,外国人著述 类 史料的搜集方法:充分利用工具 书,分类搜集法,追踪搜集法, 通过平时读书和阅读报刊搜集 史料,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口碑史 料,利用互联网络搜集史料 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意 义:是我们能够认识研究人类历 史的唯一源泉,是由客观历史到 史学的中介。认识历史和进行史 学研究的前提,可以更加形象逼 真的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使其 他史料得以保存和是能够恢复 历史面貌的唯一材料 理论是史学研究的指导:第一, 它可以使人们把零碎的、分散的 历史现象联系起来,发现它们其 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和认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二,理 论可以帮助人们透过历史现象, 揭示历史本质。第三,史料的鉴 别、整理同样需要正确理论的指 导。 .史与现实::其一,历史总是吸 引着现实的人们。现实的人们不 但不忘记历史,而且总要从历史 当中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其 二,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 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 其新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其 三,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 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 动史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宏观与微观的认识:宏观带有 全局、整体的意思,而微观则指 的是局部和个别。宏观与微观的 认识是与人类客观历史现象的 特点,如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 然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部性 和整体性、个别性和联系性等, 紧密地联系的。具体地说:宏观 认识历史,应该是从总体上、联 系上、多侧面、全方位和发展的 角度去对历史进行考察,而后认 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和 人类历史现象的统一性。微观认 识历史,则主要是限制于考察人 类历史的局部或个别现象,而且 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对历史进 行观察。宏观认识历史,所用方 法偏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微观 认识,则偏重于计量、辨伪、校 勘、考据等的方法。联系,主要 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作为史 学界和某一位史学家,可以有所 分工,有所偏重,第二,从认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 此版本尚存在不少错误,望各位帮忙更正,亦希望各位能帮忙补充和完善,谢了啊 另,文中蓝色字体是我无法辨认出来的,我记录的时候写得太龙飞凤舞了,结果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汗…… ――――超华-------------------------------------------------------------------------------------------------------------------------------------------------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3.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史学之父”的殊荣; 4.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主要是基督史观; 5.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6.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7.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 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8.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描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 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10.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法则式归纳方式又称实证归纳; 13.归纳性方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4.演绎性方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二、多选题 1.历史学与下面哪些学科间有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 a)哲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地理学 2.移情式领悟方法也被称作() a)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个别描述式的表现方法艺术式的表现方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有() a)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 4.国内史学界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关系各种因素的合力 5.历史文献学科包括哪几个部分() a)经史子集档案文献地方志甲骨和金石铭类外国人著述 6.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a)萨特尼采叔本华 7.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经历了那些阶段() a)天命史观人性-理性史观唯物史观神学史官 8.中国古代持有历史循环论观点的是() a)孟子邹衍 9.古代希伯来哲学大致上由哪些关键概念确立起来() a)对唯一神的信仰受神恩赐或被神“选择”的观念神授法律的重要性 10.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观察比较 11.史学功能有() a)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12.史实的考证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2、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4、“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6、孔德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 7、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 8、涂尔干是社会学鉴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的“社会事实”。(《自杀论》)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的范例。 9、三种理想的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10、社会学起源于欧洲,最早把欧洲的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字教授萨姆纳,他于187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给学生们讲授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11、1892年,斯莫尔应聘进芝加哥大学后,连创了三个世界社会学第一: 《1》1893年创办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 《2》1894年与文森特合著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社会学研究导论》。 《3》1895年创办世界第一份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12、欧洲在战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首先,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其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再次,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国维新,向西方学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 14、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 -1927)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 15、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2004年7月在中国召开,大会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在走向世界,世界社会学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判断、选择题 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 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纵向) 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 的特殊性质。(横向) 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 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 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三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 摹仿者摹仿的对象: 一、“行动中的人”。——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强调有生命的人生,认为文艺的根本任务是摹仿现实和人生。 二、“过去有的(是指曾经存在或正在存在的事,这是已有的事)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是指想象或可信的事,是现实中未曾有过的事)、应当有的事(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按情理、按规律而应当存在的事)——是普遍的,更高的真实。 文艺再现世界:诗人是摹仿者,更是创造者,诗人的摹仿是再现和创造。 第二,作者;①主要学说:表现说: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

(完整word版)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简述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一)哲学对史学的指导作用。史学与哲学的关系: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运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而哲学则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二者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从世界观的高度指导和高度影响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研究成果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材料和依据,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从而推动哲学向前发展。(1)从理论上讲,哲学从理论上为一般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观点和方法。(2)从中外历史的实践看,可以说每一时代的哲学思潮都给史学以深刻的影响,每一次重大的哲学形态的变革都会引起一场史学革命。(二)史学是哲学的基础。史学的成就充实和丰富着哲学的内容,为哲学提供史实的依据和素材,从而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史学的指导作用。(1)可以指导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发现旧史学歪曲史实,任意评判历史的谬误。(2)能够帮助史学工作者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以便认识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3)能够有效地指导史学改革,更新史学观念,开创历史研究的新局面。(四)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1)历史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研究的指南,而不是一种现成的公式,不能随意搬来套用,更不能任意阉割使用。哲学与史学的关系:哲学是史学的灵魂,对史学起指导作用,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反之,史学为哲学提供历史材料和史学依据,丰富和充实哲学的内容。 什么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 (1)、唯心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因素归结为唯心史观。它有两种理论形态:一是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主义历史观;二是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2)、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由于生产规模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界,因为难以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②阶级根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一般说来,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生产,所以必然夸大精神的作用,抹杀物质生产者的决定作用;③认识根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形成并发生作用的,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原因的研究,容易使人停留于思想动因,将人的思想意志片面夸大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导致唯心主义产生。 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使人们科学的认识社会历史成为可能;②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成长和革命实践。③思想基础: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历史哲学发展的全部积极成果 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 ①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圣西门、傅立叶从生产领域开始建设社会制度的思想,以及阶级斗争学说。②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历史观:梯叶里、基佐、米涅③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唯心主义体系中却包含着辩证法)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发生期的特点是什么? ①力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有系统的介绍和全面的理解;②强调运用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从实际出发,并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③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时期的创建工作 唯物史观主要内容: 1)历史发展规律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运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马克思还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史学概论》复习试题

《史学概论》 1、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先辈们的经历中学到生存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遗产,是多方面的,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进行清理、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自己创造自己新的生活遗产,扬弃那些不利于创造自己新的生活的遗产。 A. 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B. 人们总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这是人们的普遍需要。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传地发展和演变的,每一代人 2、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或社会功能,总而言之,就是满足人们寻求“史鉴”“史师”的需要。 A. “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人们的现实的实践) B. “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历史学的积极认识成果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质) C. “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历史学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价值) 3、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A、《史学概论》就是讲述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初学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B、“历史”三层含义:一是指人类过去的经历;二是指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是指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史学概论实际上就是历史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4、历史学的本体论 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 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区别:世界观是对整个宇宙的观点看法,而社会历史观则主要集中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看法 5、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体系中,长期存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分歧和论争 A、人本主义(强调主观):强调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且认为人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等等精神因素具有首要意义。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的突出代表有弗洛伊德主义、萨特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史学本体论):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人性、理性等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这是一种主张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其中包含两种倾向,一是(领袖、精英人物决定论)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是代表者;二是(大众群体决定论)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是代表者。 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第二个特点:强调人的精神支配下的意志、目的、动机决定历史进程,而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规律可循的,由此断言历史是没有规律的。 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看到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比忽视精神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胜出一筹;但是它在不同程度上忽视客观条件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文学就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2、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3、文学的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4、文学的超越性就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与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5、文学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精神性、超越性的特点。 二、解释基本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间接性 1、文学的倾向性:就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首先,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就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2、文学的形象性:形象性就是指文学创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首先,形象性就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其次,文学形象就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3、文学的间接性:就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中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中介,通过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文学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就是客观世界在人的观念领域的反应,同时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以及与其她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革,所以,文学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2、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与实践性。 (1)认识性。认识性就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与精神世界的特性。首先, 文学就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可以通过文学认识丰富的社会生活。其次,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可以通过文学参悟生活的真谛。第三,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可以通过文学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 (2)倾向性。倾向性就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首先,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就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倾向性应当从场面与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3)实践性。实践性就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首先,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其次,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第三,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改变人的精神与观念间接实现。 3、文学的审美属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审美属性,具体表现为情感性、形象性与超越性。 (1)情感性。情感性就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史学概论》 英文名称:Outli ne of Historiography 课程类型:历史学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0 学分:3 适用对象:历史学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史学是一门对各种具体的历史研究活动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要学习和研究历史,就必须掌握或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而 《史学概论》则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及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了解。《史学概论》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的入门之学、基础之学,是大学历史系的专业基础课、骨干基础课。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全面认识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以增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二是促进学生初步了解和具体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功,为其步入历史研究的殿堂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1)在科学系统地阐述史学理论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部分;(2)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3)结合史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格培养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激发学生努力成才,有所作为。 授课重点不在于详细讲述基础知识,而在于介绍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正确观点和多种途径及方法。课堂讲解将贯彻“史论结合”与“少而精” 的原则,通过对各种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一、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二、文学作品的基本题材: 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2.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浓缩的反应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3.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书写真实感受。 5.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三、文本: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文学言语层面特点: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还有: (1)文学言语内指性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2)文学言语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阻拒性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 四、文学意蕴三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艺术至境三美神:文学典型、文学意象、文学意境 五、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