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商银行财务报告分析研究报告

招商银行财务报告分析研究报告

招商银行财务报告分析研究报告
招商银行财务报告分析研究报告

招商银行简介

1987年,招商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银行,以及中国政府推动金融改革的试点银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02年,招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成立二十多来,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由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1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优势。

安全性分析

一、资本充足率

资本管理包括资本充足率管理、资本融资管理以及经济资本管理三个方面。资本充足率管理是资本管理的重点和核心。资本分为: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扣除财务状况表日后宣派的股息、100% 商誉和50% 非合并股权投资。附属资本包括:一般准备金、长期次级债券及记入权益中的可供出售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 (CAR), 也被称为资本

风险(加权)资产率,Capital to Risk (Weighted) Assets Ratio (CRAR)。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

2011年2010年2009年

(工行)

2011年核心资本充足

7.81 8.04 6.63 9.82

资本充足率11.05 11.47 10.45 12.33

核心资本净额129752 130538 88273 795613

资本净额183564 168473 121398 999280

加权风险资产

额1660530 1446883

116177

6

8105103

资产总额2643205 2402507

206794

1

14896048

(1)纵向比较分析:

截至 2010 年12 月31 日,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1.47%,较年初提高1.02 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04%,较年初提高1.41 个百分点;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21%,较年初提高1.16 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70%,较年初提高1.34 个百分点。

2010 年资本充足率有所上升,主要是本行完成A+H 配股后,募集资金215.67 亿元全部用于补充资本,进一步巩固了本行资本基础。

(2)横向比较分析:

招商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低于工商银行,两者的差距很大原因是出自两者的商业性质不同,工商银行是国有控股银行,资本雄厚。

08年:资本充足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本集团表现出较强的资本内生能力,全年利润增长对资本的补充可覆盖加权风险资产增长对资本的消耗;二是2008年9月为应对新增股权投资对资本的消耗,本集团及时启动资本补充计划,成功发行人民币300亿元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主要是对永隆银行的第二次收购溢价部分冲减资本公积,减少了核心资本。

二、资产风险质量

项目2011年

2010

年2011

增长

2009年

2008

率%

贷款1554792

143145

1

8.62 1185822 874362 贷款减值准

33120 29291 11.56 24005 21608 贷款净额1521672

140216

8.52 1161817 852754

资产2643205

240250

7 10.02 2067941

157179

7

贷款占资产

比%

57.57 58.36 - 56.18 54.25

存款2092758

189717

8 10.31 1608146

125064

8

负债2497773

226850

1 10.11 1975158

149201

6

存款占负债

比%

83.78 83.63 - 81.42 83.82 存贷比率% 72.43 74.59 73.69 70.75 不良贷款额9506 9686 -1.86 9732 9677 不良贷款

率%

0.61 0.68 - 0.82 1.11 不良贷款拨348.41 302.41 - 246.66 223.29

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

2.13 2.05 - 2.02 2.47

率%

(一)资产结构质量

贷款占资产比 = 贷款额度/资产总额

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占最大比例的是贷款,其次是长短期投资。这些资产的风险不同,对总资产造成的风险也不同。

从上表中可以知道,贷款占资产的比例2010年为58.36%。这说明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贷款质量的好坏。当然这个比例也不是越高越好,或是越低越好。(同存贷比一样)

(二)贷款质量分析

2010年集团积极应对外部复杂的经济与金融环境变化,严格遵循监管求,以“践行转型、优化流程、夯实基础、提升管理”为基本策略,实施信用风险全流程优化,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基础提升,报告期内集团信贷资产呈现“规模适度增长、质量持续良好、减值准备充足”的发展态势。

截至2010年12月末,集团贷款总额为14,314.51亿元,比上年末增2,456.29亿元,增幅20.71%;不良贷款率0.68%,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302.41%,比上年末提高55.75个百分点。

1、不良贷款率分析

(1)纵向比较分析

从上表中的数据可得出下面的图: 不良贷款率

0.2

0.4

0.6

0.8

1

1.2

2008年2009年2010年

不良贷款率越高,商业银行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比率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说明招商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上升,其资本质量很好。而且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和拨备覆盖率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可以加强招商银行防范不良贷款发生的风险。

(2)横向比较分析 0

0.5

1

1.5

2

2.5

2008年2009年2010年招商银行工商银行

从上图看出,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低于工商银行。这说

明招商银行在贷款风险的管理水平很高,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招商银行的存贷率很高,但是其贷款风险管理水平很高,

这就保证了其贷款的安全性。

贷款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商业贷款的管理不仅要关注于不良贷款率,还应该关注于不同的贷款类型的风险。本案例分析从以下方面给出了分析。

2、按风险等级划分贷款额

等级

2011

年占总

额比

2010

占总

额比

2009

占总

额比

2008

正常类15296

01

98.3

8

140754

6

98.3

3

116197

1

97.9

9

8503

56

97.

35

关注

类15685 1.01 14219 0.99 14119 1.19

1432

9

1.6

4

次级

类2892 0.18 2730 0.19 2961 0.25 2751

0.3

1

可疑

类2314 0.15 2659 0.19 2791 0.23 3023

0.3

5

损失

类4300 0.28 4297 0.30 3980 0.34 3903

0.4

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正常类贷款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上升,说明招

商银行在贷款时加强了信用风险控制和银行内部控制,从而使得其贷款风险下降。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三种,且这三种每一种的比例都在下降。说明招商银行的资产质量运行很稳健。

3、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和垫款

(1)纵向比较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企业贷

870,515 60.81 701,396 59.15 545,961 62.44 票据贴

64,948 4.54 102,549 8.65 95,766 10.95 零售贷495,988 34.65 381,877 32.20 232,635 26.6

正常类

96.8

97

97.2

97.4

97.6

97.8

98

98.2

98.4

98.6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正常类

款 1

贷款垫款1,431,45

1

100.00 1,185,8

22

100.00 874,36

2

100.

00

企业贷款业务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贸易融资和其他贷款(如公司按揭贷款等)。本集团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强化信贷投向政策管理,合理把握企业贷款投放规模与速度,实现了企业贷款结构与风险收益的同步优化。

2010 年,招商银行积极实施大中小客户并重的客户策略,加大对铁路、交通、电力、电信、现代服务业、可再生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等优质行业的支持力度,并控制向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贷款投放,企业贷款的行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招商银行扎实推进“二次转型”,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截至报告期末,招商银行境内中小企业贷款总额达3,884.18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约800.48 亿元;境内中小企业贷款占境内企业贷款的比重达到49.72%,比上年末提升2.04 个百分点。同时,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1.46%,比上年末下降0.37 个百分点,小企业信贷中心不良贷款率持续为零。小企业专营金融服务模式得到社会和监管机构的认可,先后获得“2010 年度深圳市金融创新奖一等奖第一名”、江苏银监局和苏州银监分局颁发的江苏省、苏州市“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零售贷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个人理财为重点的零售银行业务在国内迅速崛起、蓬勃发展。招商银行瞅准时机,大力拓展零售银行业务招商银行向零售银行客户提供各类贷款产品。2010 年,招商银行继续大力推进个人贷款业务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个人贷款风险定价水平和资本回报,在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等非房贷业务,显著提升招商银行零售贷款盈利能力。招商银行进一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针对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的细分市场,在2010 年先后推出了“商铺贷”和“市场贷”等创新产品,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贷款需求,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招商银行继续深入推进零售贷款流程优化,集中零售贷款中、后台作业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远程贷款服务平台,通过集中化贷后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继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充分运用风险识别、计量、监测、管理的先进系统工具,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截至2010 年12 月31 日,招商银行零售贷款总额4,827.36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97%,当年新发放人民币零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浮动比例较上年提升20.07 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不良率为0.33%,零售贷款的不良率同比显著下降。

本集团近年不断加强发展零售贷款业务,零售贷款在贷款和垫款组合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主要是住房按揭贷款的快速增长以及信用卡业务的持续发展。坚持零售贷款业务发展战略,加大住房按揭贷款业

务的拓展力度,住房按揭贷款增长较快,;信用卡应收账款比上年增长。

(2)横向比较

工商银行的贷款中,企业贷款额为4700343百万,占比为69.2%.

票据贴现额为 117135百万,占比为1.7%.

个人贷款额为1633192百万,占比为24.1%。

从中可以看出,招商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34.65%,而工商银行只有24.1%,招商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明显高于工商银行。这与招商银行的发展战略相关。招商银行一直致力于打造最佳的零售银行和私人银行,并且凭借其努力做到了。

注:下表是对招商银行贷款和垫款更具体的分类,从而能得到更详细的不良贷款的形成。这可以使得风险控制变得更容易。

2011年2010年

总额占比不良贷款不良比总额占比不良贷款不良比

企业贷款 953,383 61.32 7,766 0.81 870,515 60.81 8,016 0.92

流动资金贷款 564,445 36.30 5,469 0.97 516,749 36.10 5,734 1.11

固定资产贷款 285,399 18.36 1,362 0.48 273,056 19.07 1,326 0.49

贸易融资 62,338 4.01 455 0.73 48,563 3.39 465 0.96

其他 41,201 2.65 480 1.17 32,147 2.25 491 1.53

票据贴现 64,600 4.15 - - 64,948 4.54 - -

零售贷款 536,809 34.53 1,740 0.32 495,988 34.65 1,670 0.34

个人住房贷款 306,232 19.70 425 0.14 298,997 20.89 428 0.14

信用卡应收账款 59,319 3.82 1,081 1.82 54,916 3.84 1,040 1.89

经营性个人贷款 84,461 5.43 76 0.09 64,609 4.51 62 0.10

其他个人贷款 86,797 5.58 158 0.18 77,466 5.41 140 0.18

客户贷款总额 1,554,792 100.00 9,506 0.61 1,431,451 100.00 9,686 0.68

报告期内,企业贷款中,贸易融资及流动资金贷款占比上升,固定资产贷款占比下降,各品种资产结构与质量均衡优化;零售贷款中,经营性个人贷款占比上升,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下降,各品种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个人住房贷款的下降是客观上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关的。国家出台一系列的调控房价的政策,提高购房者的首付比率和贷款利率,这也使得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比率下降。主观上是与招商银行改善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控制和规模的控制是相关的,同时招商银行为改变贷款结构,加强了对经营性贷款的贷款比率,促进个人贷款结构优化。

截至2011 年6 月30 日,企业贷款不良率0.81%,比上年末下降0.11 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不良率0.32%,比上年末下降0.02 个百分点。

4、贷款分散化比率

商业银行的贷款如果过于集中在某几家企业或是某一行业,风险就会很高。贷款对象类型多样化则容易将贷款风险分散,由此便可降低贷款风险。主要运用两个比率:单一最大贷款和贷款比例、最大十家贷款和垫款比例。如下表所示:

招商银行

主要指标(%) 标准值2010 年2009 年2008 年

单一最大贷款和垫款

≤10 4.08 5.70 5.31

比例

最大十家贷款和垫款

≤50 23.40 28.82 32.14 比例

(1)纵向比较

招商银行在10年,两个指标达到历史都比08年下降,这说明经过金融危机后,招商银行开始对其贷款进行分散化,扩大其贷款行业,减轻风险,同时,对贷款对象进行更详细的调研,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

工商银行

主要指标(%) 标准值2010 年2009 年2008 年

单一最大贷款和垫款

≤10 3.5 2.8 2.9

比例

最大十家贷款和垫款

≤50 22.8 20.9 20.4

比例

(2)横向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知道,两个指标招商银行整体上要高于工商银行。至于高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招商银行总的贷款额度相对于工商来说小很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工商银行是国有控股银行,其贷款方向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关,当然这也与银行的整体管理相关。

5、迁徙率指标

迁徙率指标(%)2010 年2009 年2008 年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25 2.86 2.52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7.15 7.42 11.89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49.09 36.84 29.09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25.55 24.20 14.49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到2010年,其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都出现上升趋势,这说明不良贷款中的这三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风险不断升级。不过其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的迁徙率呈现下降趋势。

这些比率的变动是与我国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关的,并且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复苏状况想吻合。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很难还上银行贷款,从而使得很多贷款的风险加剧。但是一些风险小的贷款可能是由于其公司本来的发展情况就比较好,在后危机中提早复苏,从而使得正常类的迁徙率下降。

在2011年,渐渐地实体经济开始增长趋势,并且随着新资本协议的签订,和全球对风险控制的加强,银行贷款的风险会逐渐下降。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也于招商银行自身面对复杂的经济情况所进行的风

险控制的努力相关,其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来进行风险预测和模拟。

注: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期末转为后四类贷款的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分×100%;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期末转为不良贷款的余额/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分×100%;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期末转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分×100%;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期末转为损失类贷款余额/

期初可疑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分×100%。

二、利率风险分析(工商银行)

上半年,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高。本行密切关注货币政策和国内外金融市场变化,提高贷款利率管理水平,加强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限额管理,调整贷款利率重定价结构,降低利率上行周期中的重定价风险;同时,积极优化存款结构,协调存款增长与付息成本控制的关系。

2011 年6 月末,本行3 个月内利率敏感性负缺口34,707.50 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337.18 亿元,主要是由于3 个月内重定价或到期的贷款增加所致;3 个月至1 年利率敏感性正缺口22,689.22 亿元,减少9,028.16 亿元,主要是由于客户存款增加及部分债券投资到期收回所致;1 年以上利率敏感性正缺口19,861.44

亿元,增加3,809.99 亿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本行适度加大对中期债券的投资

力度所致。本行利率风险缺口按合同重定价日或到期日(两者较早者)

结构如下

表:

利率风险缺口

3 个月内3个月至1年1至5年

5年以上

2011 年 (3,470,750) 2,268,922 843,816 1,142,328

2010 年 (4,004,468) 3,171,738 513,833 1,091,312

假设市场整体利率发生平行变化,并且不考虑管理层为减低利率

风险而可能

采取的风险管理活动,本行利率敏感性分析如下:

利率敏感性分析

2011 年6 月30 日2010 年12

月31 日

利率基点变动利息净收入变动权益变动利息净收入变动

权益变动

上升100个基点 (21,709) (18,700) (23,156) (18,848)

下降100个基点 21,709 19,909 23,156 20,130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指借款人或相关当事人未按约定条款履行其相关义务形成的风险。招商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表内外信贷业务、投融资业务等领域。招商银行致力于建设职能独立、风险制衡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执行覆盖全行范围的信用风险识别、计量、监控、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招商银行的风险和收益得到均衡。

总行风险控制委员会为招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在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及权限框架内,审议并决策全行重大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招商银行按照业务风险状况和权限体系对授信业务风险审核进行分级审议,决策机构包括:总行审贷会、总行专业审贷会、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分行专业审贷会。招商银行从业务发起、尽职调查、授信审批、放款执行、贷后管理五大环节,构建流程化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综合运用信贷政策制定、准入核准、分级审批、信贷检查、风险预警、集团客户管理、不良资产清收问责、分类拨备、内部评级等多种管理措施,开发引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工具及风险管理系统,确保风险管理流程的有效实施。招商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对风险资产实施分类管理,根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结合担保人、抵质押物状况和逾期期限等因素,在监管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对信贷资产进行内部细化分类管理,分类认定由客户经理或风险管理人员发起,按权限报经总、分行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核。

2010年宏观经济已逐步复苏,但在金融环境复杂多变、多项监管政策从严出台的叠加影响下,银行信贷资产运行面临较大挑战。招

商银行深刻认识当前信用风险的复杂性、滞后性,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紧紧围绕“践行转型、优化流程、夯实基础、提升管理”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思路,倡导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文化,以全流程优化和全面基础提升计划两个“全面”为重点,增强风险管理的透明度和一致性,有效促进资本效率的提升。报告期内,招商银行通过明确信贷政策准入边界与底线,构建风险定价管理体系,推进风险经理协同作业和队伍建设,完善统一授信及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深化风险预警体系,优化拨备计提政策,实施新一代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上线,全面夯实信用风险管理基础。同时,招商银行认真贯彻监管要求,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控:根据中国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管理规定,持续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监控,扎实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解包还原和风险排查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压缩整改措施;对房地产贷款实施总量控制及从严管理的授信政策;主动压缩退出高污染、高耗能与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资产清收化解成效显著,报告期内招商银行实现了信贷结构与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指招商银行无法满足客户提取到期负债及新增贷款、合理融资等需求,或者无法以正常的成本来满足这些需求的风险。招商银行由总行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对流动性实行统一管理。

2010 年,招商银行制定了《招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建立了以限额管理为核心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招商银行加快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推进账户头寸系统、资金业务管理系统功能

优化和人行二代系统流动性管理功能的开发,为进一步提升招商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了流动性风险的并表管理并发布《招商银行流动性并表管理办法》,自2010 年第3 季度开始定期分析报告流动性风险并表状况。

2010 年,国内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力度不断加强,市场流动性在波动中收紧。央行在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同时,明显加强了流动性调控,引导信贷均衡投放,管理通胀预期。招商银行因应货币政策的变动,及时调整了流动性管理策略,在加强宏观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主动管理,合理调配资源,促进本外币资产负债的均衡拓展;同时更加积极稳健地开展市场运作,加强资金调度,保证了招商银行本外币流动性的安全稳定。

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因汇率、利率、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等可观察市场因子的变动,引起招商银行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变动,从而可能蒙受损失的风险。招商银行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所持有的自营性交易活动。招商银行遵循稳健、审慎的市场风险管理原则,在董事会设定的限额内有限度承担市场风险;对于难以量化、难以评估风险的新业务以及新兴国家、新兴市场等风险高发区域的业务采取严格的限制性介入策略,市场风险始终处于可承受范围内。

2010 年,本外币金融市场均经历了较大波动。人民币债市全年呈现过山车似的起落,前三季度债市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并持续下行,但10 月19 日央行宣布加息,伴随着紧缩力度的持续加大和通胀预期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报告文案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报告 ---BY财务1102

招商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总体环境分析——PESTEL模型 (一)政治环境分析 1.平台融资渠道再度收紧,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 2013 年 3 月 27 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受 上述政策影响,预计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增速将有所回落,依托债权类理 财产品的表外融资将受到重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和债券投资业务都会有 不小影响。宏观经济超预期放缓,监管政策或存款利率市场化超预期。 2.更新银行业监管政策,加强业务监管力度 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十二五规划要求:按照国家“十二五期间”银行业的 规划,我国将逐步推进新巴塞尔协议,新资本协议不在区分巴塞尔协议第二版 还是第三版,而是同步推出同步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监管的要求更严。 根据 2011 年 5 月 31 日我国银监会发布的第 44 号文的要求,新资本监管标准从2012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 2013年底和 2016 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过渡期结束后,各类银行应按照新监管标准披露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3.政府政策推动内需增长,逐渐转由市场驱动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08 年底我国实际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跌至 6-7%。2009 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和信 贷扩张的实施,投资增速大幅反弹,最高接近 29%。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 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2009 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 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环境分析 1.经济结构转型,催生新动力 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将改造过去单纯的靠廉价劳动攫取利润的低端制造业,在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的指引下,高端制造业将有所发展。随着 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产业将出现升级和区域转移。2.国家管制放宽,利率市场化

招商银行组织机构结构

招商银行 第八章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和机构情况 人力资源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永隆银行雇员总人数为1,725人,其中香港1,530人,中国境内143人,澳门34人,海外18人。在员工专业构成上,零售银行业务类843人,批发银行业务类301人,综合管理类188人,后勤保障类393人;在员工学历分布上,拥有学士学位以下的836人,学士学位的652人,硕士学位的231人,博士学位的6人。此外,永隆银行需承担费用的退休

员工为7名。

8.2 报告期内聘任及离任人员情况 报告期内,周光晖先生和刘红霞女士任期届满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关职务。经本公司董事会八届二十八次会议和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董事会聘任潘承伟先生、郭雪萌女士为第八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增补熊贤良先生为第八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熊贤良先生的董事任职资格于2012年7月2日获深圳银监局核准,潘承伟先生和郭雪萌女士的董事任职资格已于2012年7月9日获深圳银监局核准。三位新任董事的任期自核准日起生效,至本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报告期内,本公司股东监事胡旭鹏先生和李江宁先生因工作原因辞任监事职务。经本公司2012年3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2012年5月30日召开的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监事会聘任安路明先生和刘正希先生为本公司第八届监事监事,任期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生效至本公司第八届监事会届满。报告期内,除上述披露外,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其他成员无变化。本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聘任汤小青先生为本公司副行长,其任职资格已于2012 年4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报告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报告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报告 ---BY财务1102

招商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总体环境分析——PESTEL模型 (一)政治环境分析 1.平台融资渠道再度收紧, 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 2013年3月27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受上述政策影响,预计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增速将有所回落,依托债权类理财产品的表外融资将受到重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和债券投资业务都会有不小影响。宏观经济超预期放缓,监管政策或存款利率市场化超预期。2.更新银行业监管政策,加强业务监管力度 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十二五规划要求:按照国家“十二五期间”银行业的规划,我国将逐步推进新巴塞尔协议,新资本协议不在区分巴塞尔协议第二版还是第三版,而是同步推出同步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监管的要求更严。根据2011年5月31日我国银监会发布的第44号文的要求,新资本监管标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过渡期结束后,各类银行应按照新监管标准披露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3.政府政策推动内需增长,逐渐转由市场驱动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08年底我国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跌至6-7%。2009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和信贷扩张的实施,投资增速大幅反弹,最高接近29%。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

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2009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环境分析 1.经济结构转型,催生新动力 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将改造过去单纯的靠廉价劳动攫取利润的低端制造业,在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的指引下,高端制造业将有所发展。随着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产业将出现升级和区域转移。 2.国家管制放宽,利率市场化 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在2012年中央行放宽了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将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利率市场化。未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得以进一步发展。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主体,银行业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锋。利差是我国银行目前主要的利润来源,利率市场化必然给银行带来负面的影响即利差将会缩小,从而影响以贷款为主要创收手段的盈利模式。但正面影响是更主要的,由于放开了利差,定价能力的强弱将能影响银行的业务能力,有利于促进银行培养竞争力。 3.汇率改革,向市场化迈进 2013年3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今年政府重点工作的部门分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力争有实质性进展。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现在我国的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汇率已经出现破七,汇率的变动增加了银行风险

用友软件财务报表分析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姓名: 学号: 院部:会计学院 班级:2013级会计硕士 专业:会计硕士

目录 一、公司背景介绍 (2) 1.公司简介 (2) 2.公司股权情况(截至2012年12月31) (2) 3.主要报表数据 (2) 二、三个逻辑切入点分析 (3) 1.盈利质量分析 (3) 2.资产质量分析 (5) 3.现金流量分析 (8) 三、财务指标分析 (9) 1.盈利能力分析 (9) 2.营运能力分析 (13) 3.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5) 4.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7) 四、会计报表分析 (19)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9) 2.利润表分析 (29) 3.现金流量表分析 (35) 四、企业战略分析 (48) 1.PEST 分析 (48) 2.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9) 3.SWOT 分析 (49) 4.波士顿矩阵 (50)

一、公司背景介绍 1.公司简介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公司”)成立于1988年,长期致力于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应用软件、电子政务管理软件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并在金融信息化和软件外包等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2001年5月,用友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用友软件;股票代码:600588)。2002年“用友”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用友公司是亚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集团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小型企业管理软件、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软件、汽车行业管理软件、烟草行业管理软件、内部审计软件及服务提供商,也是中国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咨询及管理信息化人才培训提供商。中国及亚太地区超过150万家企业与机构使用用友软件,中国500强企业超过60%使用用友软件。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010年获得工信部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认证;2011年获“年度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企业”、上交所“年度董事会奖”。“用友ERP管理软件”系“中国名牌产品”。 用友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管理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 2.公司股权情况(截至2012年12月31) 总股本97908.404万股 流通A股97908.404万股(其中限售A股0股) 公司主要股东如下: 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股) 持股比 例(%) 股本性质 北京用友科技有限公司286972000 29.31% 流通A股上海用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131095000 13.39% 流通A股上海益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50687700 5.18% 流通A股北京用友企业管理研究所有限公司49828500 5.09% 流通A股上海优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9761200 3.04% 流通A股招商银行证券投资基金25439600 2.60% 流通A股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19921000 2.03% 流通A股摩根士丹利中国A股基金12903300 1.32% 流通A股UBS AG 10508800 1.07% 流通A股铂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133100 1.04% 流通A股 3.主要报表数据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

目录 一、环境分析: (1) (一)外部环境分析-总体环境分析 (1) (二)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1) (三)内部环境分析 (2) (四)SWOT分析 (2) 二、招行战略、特点及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招商银行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招商银行的差异化服务 (4) (二)特点: (4) (三) 优势: (5) 三、招商银行内部运营战略未来的改进方向: (5) (一)品牌运营战略 (5) 1、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创造新品牌的影响力 (5) 2、把招行的品牌价值和其文化因素联系在一起 (6) 3、通过新品牌的创建应对同质化竞争 (6) (二)网上银行战略 (6) 1、采用营销组合策略 (6) 2、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深入管理客户关系 (6) 3、利用品牌营销,强化招行产品品牌差异化 (7) (三)战略转型从强调零售业——理财型银行 (7)

一、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总体环境分析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新的思想开始萌芽。尤其是在商界、金融领域,伴随着高新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招商银行的前期发展环境可谓良好。 从人口特征角度分析,此段时期招商银行业务范围内的人口数量有明显的上涨,而且新生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趋势还基本没有。这是产生了大量的个人理财、个人储蓄需求的重大原因,人口因素的利好条件为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阶段的招商银行供足了动力,使其在中国境内的网点数量大幅增加以满足越来越大的客户需求。 从地理分布角度分析,招商银行总行所在地深圳正是中国当时引进国外新技术的重点区域,大量的信息技术涌入国内促进了金融业银行业的发展。这种地理上的优势同样为招商银行助力,相对于内陆地区它所获得的信息和资讯都是第一时间的,它能够引进的新的管理方法和公司治理思想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是它相较于国内竞争对手的重要优势。 从收入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的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广大工薪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储蓄理财需求,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的招商银行利用收入因素的有利条件可以很迅速的缩短与老牌银行大佬们的体量差距。 经济因素给其创造的环境自然不用多说,事实上,总体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或多或少都与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速优势有关联。若是没有改革开放政策,没有高速的经济腾飞,招商银行很难迅速发展出今天的规模,这样的初创银行若是放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或许10年后还是一区域性的小银行,能满足当地的客户但一定无法在更大的市场取得优势。 从政治法律因素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政治环境稳定,并且逐渐向开放自由的方向发展,当时的银行业虽然没有现在这样开放活跃,但是相对于之前的国有银行的限令已经是重大的利好消息,招商银行在这样逐渐开放的法律环境中会取得重要优势。 技术因素是支撑招商银行在业内有突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案例中提到的“一卡通”、“一网通”、“金葵花理财”和“点金理财”等高新产品即可看出技术因素为招商银行贡献的优势。在其高速发展的阶段,招商银行每一次产品的创新都可谓是当时国内的银行业创举,作为一家股份制银行,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和对产品的开发是其对抗竞争对手的关键优势。 (二)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从五力模型入手,在招商银行创立的初期由于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向好,银行业的行 1

招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

招商银行(600036)投资分析报告 1.宏观分析 1.1银行股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国际资金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并有较强升值预期。H股一年多来大幅上涨及H股相对A 股的溢价或许是国际资金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并有较强升值预期的佐证。 ●国有银行外资战略股东三年后才能退出降低了短期风险。 ●国内经济高速平稳增长为银行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06年GDP增速达 10%以上,同时宏观调控较为平稳,不会引发经济大起大落,银行资产质量稳定提高,从而银行业绩平稳增长。 ●混业经营及降税预期使中国银行股仍在一定吸引力。在外部环境较好、估值水平通常地看处于合理水平的情况下,可以说,银行股下跌并无太大空间。 1.2风险因素 1.2.1 基本面风险 (1)不良资产增长导致的计提准备上升。 因为贷款是平稳增长的,竞争格局稳定、利率汇率市场化是渐进的,从而利差稳定。只有在彻底市场化到来之时,才会存在绝对估值大幅下降的可能。“十一五”期间仍是渐进地推进市场化,不会彻底放开。目前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从而整体上银行不良资产增长在可控制程度之内。 (2)银行管理转型风险。 我国银行业正在进行IT、流程改造,这是一项长达 5 年以上的浩大工程,也是利益重新调整分配的改革,是银行管理理念的全新尝试。转型同时还要与已经转型的国际同行进行激烈的业务竞争。其挑战是较大的,转型风险也是较大的。 1.2.2 市场预期改变 部分地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由于升值预期,由于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在三年后可以退出,国际市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投资中国银行业的热情,境外投资者预期也将获取可观回报。利益使然,应该说三年内市场对银行股的预期应该不会有颠覆性的反向变化,而我国经济环境、金融政策、改革进度也是支持的。除非是将银行股估值定为全球最高之后的捧杀可能。国内投资者预期回报率高,可能不会积极选择按预期增长的股票(或回报率不是太高的股票),反而导致平稳增长没有意外的银行股价低迷不振。但这种情况或许由于国际市场影响及国内投资者的丰富而正在改变。

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案例分析调研报告

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案例分析调研报告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本文摘要】工行江西新余分行依托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改革平台,围绕姜董事长提出的电子银行业务“跑马圈地”战略目标,实施二次创业工程,实现了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工行江西新余分行依托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改革平台,围绕姜董事长提出的电子银行业务“跑马圈地”战略目标,实施二次创业工程,实现了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工行新余分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个人网上银行证书客户、个人电话银行客户、手机银行客户营销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工行新余分 行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化“两化”改革,整合营销渠道。按照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的改革要求,工行新余分行对个人金融业务产品营销渠道进行了整合,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落实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了的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产品分散经营的局面,将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营销管理职能整合到个人金融业务部,直接负责各支行、各分理处的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宣传、推介和营销管理,在组织模式上实现了对接,在体制上保证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大个金”经营模式,为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今年以来,工行新余分行加大了对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努力扩大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在社会的影响,

提高了个人电子银行品牌产品的知名度。首先是网点宣传。通过经常性地在营业网点悬挂宣传横幅、在咨询台摆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画开展宣传。还专门制作了宣传幻灯在营业网点的电子宣传牌反复播放,加强了对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宣传。其次是上街宣传。工行新余分行经常组织人员到居民社区、购物广场、休闲广场等公共场所宣传包括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在内的个人金融产品宣传。最后是上门宣传。工行新余分行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职院校联系,上门开展个人金融产品宣传、咨询活动。 三是组织竞赛活动,扰动营销氛围。工行新余分行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个人金融产品营销竞赛活动,基本做到了一个季度一个竞赛活动。为认真组织开展好营销竞赛活动,工行新余分行专门成立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行领导亲自担任组长。每项营销竞赛活动开展之前都要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层层动员、层层发动。为确保营销竞赛活动取得实效,工行新余分行还组成了督导小组,深入网点进行督导。专业部门每天都要对营销竞赛活动的成效进行监控,及时公布营销竞赛排行榜。同时,工行新余分行还通过编发《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改革简报》,及时反映营销竞赛活动的动态和经验做法,指导和推动营销竞赛活动的开展。据统计,已编发了《“两化”改革简报》99期,对扰动营销竞赛活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是开展定向营销,拓展市场份额。工行新余分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定向营销、职场营销活动,有效地拓展了电子银行市场份额。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共组织人员深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职院校开展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定向营销活动41场次,活动中共散发各种宣 传资料、客户需求调查表近60000份。

招商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 2013——2014第2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文题目:招商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业正在面临这一场变革。金融监管的中心在向鼓励创新转移,同业竞争在不断加剧,市场对银行服务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需求在不断走向多元中化。对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市场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关键字:银行,机遇,挑战

一、招商银行简介 招商银行是我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总部设在深圳,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并以18.03%的持股比例任最大股东。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2年3月,招商银行成功发行15亿普通股,并于2002年4月9日在上交所挂牌。 自从成立以来,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由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1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优势。2009年以来,招商银行先后被波士顿咨询公司列为净资产收益率全球银行之首;荣膺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品牌100强”第81位、品牌价值增幅全球第一名,《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第24位,以及《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前十名”的第1位;荣获《欧洲货币》、《亚洲银行家》等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机构授予的“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中国最佳托管新星”等。2009年6月末,招

招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

招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 第一章股票投资估值模型 一、相对估值模型 相对估值模型又被称之为可比公司估值模型,它是一种以账面盈利为基础的估值方法,是指通过选取与目标企业在现金流、成长性以及风险等方面具有相似的可比较性或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公司进行分析来对目标公司投资价值进行估值的模型,估值中对业务结构相近公司的最近发行以及资产规模相差无几的其他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都要特别关注,以期获得估值基础。通常在运用相对估值模型时使用比率指标进行分析,相对估值模型包括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企业价值与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前收益的比率(EV/EBITDA)等估值模型。这里我们仅对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估值模型进行分析。 (1)市盈率(P/E)估值模型 通常市盈率是指该公司的股票每股价格与每股净收益的比值,一般可表示为 / P E 每股价格每股净收益 可以预测出目标公司的每股理论投资价值=P/E(理论市盈率)×每股净收益来进行预测。 (2)市净率(P/B)估值模型 市净率(P/B)指的是每股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市净率(P/B)

估值模型的基本公式表示如下: /P B =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 则每股理论投资价值=每股净资产×P/B(理论市净率)。 二、绝对估值模型 绝对估值模型是指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目前能够反映公司未 来经营业绩的基本财务预测数据进行的分析,继而获得该公司的投资价值一种模型。绝对估值模型的理论基础源于公司的投资价值等于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贴现值,下文对绝对估计模型运用较多的两种估值模型进行分析: (1)股利折现估值模型 股利折现模型认为公司的投资价值就是指公司股份的持有者在 其经营期内预期得到的股息收入按一定折现比率进行折现、加总后得到的现值。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12211k (1k)(1)(1) t t t t i D D D D P k k ∞==++++=++++∑L L 其中D 表示的每期支付的现金股利,k 表示的每期的折现率,实 践中常使用折现率选必要报酬率代替。根据股利的发放不同,股利折现模型又可以分为零增长股利模型、固定增长股利模型和非固定增长股利模型。 (2)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 自由现金流估值模型主要分为公司现金流折现模型和股权现金 流折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指的是目标公司在扣除维持公司正常运行的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doc 20页)

2000PMBA02第六组营销报告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小组成员:任运良(009177)张荆京(009178)余晓东(009179)丁君海(009180) 王峰才(009181) 指导教师:胡左浩 执笔:全体组员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一、前言 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87年4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和由招商局出资,在深圳宣告成立。为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1989至1998年招商银行进行了先后进行了三次扩股增资,股东单位增至108家,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人民币。 十三年来,招商银行采取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信誉、服务、灵活、创新”的经营宗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积极、稳健地发展业务,各项经营指标始终居国内银行业前列。截止到2000年底,招商银行的资产总额达2413.88亿元,各项存款达1528.49亿元,各项贷款达1137.36亿元,累计实现税利逾190多亿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伴随着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招商银行不但在国内银行同业中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而且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荣膺《银行家》“世界首25家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2000年度排名中,招商银行位居第222位。《欧洲货币》1999年“亚洲最大100家银行”排名中,招商银行股本回报率居亚洲银行业首位,表明招商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为一家并不具有先天优势的小规模银行,招商银行何以取得骄人成绩?通过对招商银行的营销分析,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二、国内银行业整体状况 1998年末,从机构情况看,我国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国家银行进一步分为:3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国家控股或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信实业

用友软件财务报表分析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姓名: 学号: 院部:会计学院 班级:2013级会计硕士 专业:会计硕士 目录 一、公司背景介绍 (2) 1.公司简介 (2) 2.公司股权情况(截至2012年12月31) (2) 3.主要报表数据 (3) 二、三个逻辑切入点分析 (3) 1.盈利质量分析 (4) 2.资产质量分析 (6) 3.现金流量分析 (9) 三、财务指标分析 (10) 1.盈利能力分析 (10) 2.营运能力分析 (14) 3.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6) 4.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8) 四、会计报表分析 (20) 1.资产负债表分析 (20) 2.利润表分析 (30) 3.现金流量表分析 (36)

四、企业战略分析 (49) 1.PEST 分析 (49) 2.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0) 3.SWOT 分析 (50) 4.波士顿矩阵 (51) 一、公司背景介绍 1.公司简介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公司”)成立于1988年,长期致力于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应用软件、电子政务管理软件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并在金融信息化和软件外包等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2001年5月,用友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用友软件;股票代码:600588)。2002年“用友”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用友公司是亚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集团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小型企业管理软件、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软件、汽车行业管理软件、烟草行业管理软件、内部审计软件及服务提供商,也是中国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咨询及管理信息化人才培训提供商。中国及亚太地区超过150万家企业与机构使用用友软件,中国500强企业超过60%使用用友软件。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010年获得工信部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认证;2011年获“年度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企业”、上交所“年度董事会奖”。“用友ERP管理软件”系“中国名牌产品”。 用友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管理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 2.公司股权情况(截至2012年12月31) 总股本 97908.404万股 流通A股97908.404万股(其中限售A股0股)

招商银行投资分析分析报告

招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

————————————————————————————————作者:————————————————————————————————日期:

招商银行(600036)投资分析报告 1.宏观分析 1.1银行股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国际资金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并有较强升值预期。H股一年多来大幅上涨及H股相对A 股的溢价或许是国际资金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并有较强升值预期的佐证。 ●国有银行外资战略股东三年后才能退出降低了短期风险。 ●国内经济高速平稳增长为银行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06年GDP增速达10%以上,同时宏观调控较为平稳,不会引发经济大起大落,银行资产质量稳定提高,从而银行业绩平稳增长。 ●混业经营及降税预期使中国银行股仍在一定吸引力。在外部环境较好、估值水平通常地看处于合理水平的情况下,可以说,银行股下跌并无太大空间。 1.2风险因素 1.2.1 基本面风险 (1)不良资产增长导致的计提准备上升。 因为贷款是平稳增长的,竞争格局稳定、利率汇率市场化是渐进的,从而利差稳定。只有在彻底市场化到来之时,才会存在绝对估值大幅下降的可能。“十一五”期间仍是渐进地推进市场化,不会彻底放开。目前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从而整体上银行不良资产增长在可控制程度之内。 (2)银行管理转型风险。 我国银行业正在进行IT、流程改造,这是一项长达5 年以上的浩大工程,也是利益重新调整分配的改革,是银行管理理念的全新尝试。转型同时还要与已经转型的国际同行进

行激烈的业务竞争。其挑战是较大的,转型风险也是较大的。 1.2.2 市场预期改变 部分地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由于升值预期,由于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在三年后可以退出,国际市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投资中国银行业的热情,境外投资者预期也将获取可观回报。利益使然,应该说三年内市场对银行股的预期应该不会有颠覆性的反向变化,而我国经济环境、金融政策、改革进度也是支持的。除非是将银行股估值定为全球最高之后的捧杀可能。国内投资者预期回报率高,可能不会积极选择按预期增长的股票(或回报率不是太高的股票),反而导致平稳增长没有意外的银行股价低迷不振。但这种情况或许由于国际市场影响及国内投资者的丰富而正在改变。 1.2.3 招行的风险 招行的主要风险包括我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不及预期以及信用卡市场出现问题等。 2.行业分析 中国银行业目前仍以批发业务为主(消费贷款占比在20%以下),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基本上在15%以下,分业经营是重要原因),总资产回报率较低(低于1%),管理架构仍不是集中和扁平化的,业务及管理的数据化模型化仍处于初级阶段。面对国际先进银行,中国银行业的差距是明显的,压力及挑战是巨大的,而留给中国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时间也是紧迫的。 中国银行业都在进行转型,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如业务结构逐步增加零售、中间业务比重,管理方面以IT作支撑再造业务流程,监管约束加强,银行经营模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但我们现正处于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阶段,这是我们银行业能够较快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外部环境。如果配以渐进的利率汇率、引入外资的改革方式,混业经营突破,税负降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实施报告

..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报告 ---BY财务1102 优质范文.

招商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总体环境分析——PESTEL模型 (一)政治环境分析 1.平台融资渠道再度收紧, 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 2013年3月27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受上述政策影响,预计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增速将有所回落,依托债权类理财产品的表外融资将受到重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和债券投资业务都会有不小影响。宏观经济超预期放缓,监管政策或存款利率市场化超预期。 2.更新银行业监管政策,加强业务监管力度 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十二五规划要求:按照国家“十二五期间”银行业的规划,我国将逐步推进新巴塞尔协议,新资本协议不在区分巴塞尔协议第二版还是第三版,而是同步推出同步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监管的要求更严。根据2011年5月31日我国银监会发布的第44号文的要求,新资本监管标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过渡期结束后,各类银行应按照新监管标准披露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3.政府政策推动内需增长,逐渐转由市场驱动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08年底我国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跌至6-7%。2009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和信贷扩张的实施,投资增速大幅反弹,最高接近29%。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2009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环境分析 1.经济结构转型,催生新动力 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将改造过去单纯的靠廉价劳动攫取利润的低端制造业,在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的指引下,高端制造业将有所发展。随着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产业将出现升级和区域转移。 2.国家管制放宽,利率市场化 优质范文. .. 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在2012年中央行放宽了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将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利率市场化。未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得以进一步发展。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主体,银行业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锋。利差是我国银行目前主要的利润来源,利率市场化必然给银行带来负面的影响即利差将会缩小,从而影响以贷款为主要创收手段的盈利模式。但正面影响是更主

招商银行组织结构

招商银行

第八章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和机构情况 人力资源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永隆银行雇员总人数为1,725人,其中香港1,530人,中国境内143人,澳门34人,海外18人。在员工专业构成上,零售银行业务类843人,批发银行业务类301人,综合管理类188人,后勤保障类393人;在员工学历分布上,拥有学士学位以下的836人,学士学位的652人,硕士学位的231人,博士学位的6人。此外,永隆银行需承担费用的退休员工为7名。

8.2 报告期内聘任及离任人员情况 报告期内,周光晖先生和刘红霞女士任期届满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关职务。经本公司董事会八届二十八次会议和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董事会聘任潘承伟先生、郭雪萌女士为第八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增补熊贤良先生为第八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熊贤良先生的董事任职资格于2012年7月2日获深圳银监局核准,潘承伟先生和郭雪萌女士的董事任职资格已于2012年7月9日获深圳银监局核准。三位新任董事的任期自核准日起生效,至本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报告期内,本公司股东监事胡旭鹏先生和李江宁先生因工作原因辞任监事职务。经本公司2012年3月27日至28日召开

8.6 关于本公司董事长工作地点的说明 本公司董事长傅育宁先生同时担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是本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母公司,由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是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经营总部设于香港,因此傅育宁先生日常工作地点在香港。 8.7 董事、监事及高管考评激励机制及年度报酬情况 本公司根据《关于调整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报酬的决议》,为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提供报酬;根据《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2012年3月27日版)为执行董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报酬;根据公司员工薪酬管理办法为职工监事提供报酬。本公司股权董事和股东监事不在本公司领取任何报酬。本公司监事会根据《监事会对董事履行职务情况评价办法(试行)》,通过审阅董事年度履行职务情况报告对董事进行评价;董事会通过《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2012年3月27日版)和高级管理层的H股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的考核标准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8.8 报告期内H股增值权激励计划

云天化财务报表分析-总结版

云天化财务报表分析 (2007--2009) 小组成员:

一、公司资料:

08年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中国建设银行(1.81%),第二大股东是中国民生股份有限公司(1.31%);总的来看,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都较低,都没能达到控制权的比例。

09年公司的控股权比较分散,总体来看都没有形成对公司的控制权。具体来看,第一大股东是中国工商银行持股比例仅为1.40%,第二大股东同德证券投资基金为1.27%。 公司近三年分红情况: 关联交易: 07年只有对子公司的担保关联交易。08年既有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关联交易,也有和关联方的销货交易但是比例占同种交易类型的比例非常低;09年也是既有对子公司的担保,也有和关联方的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且占同种交易类型金额的比例较大。 二、具体分析 资产负债表: (1)货币资金 2007

2008 2009年 2007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增长42.21%,主要是本期公司控股子公司CPIC销售收入增加,2008年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无大幅变动情况。 2007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0同期减少33.5%,主要是在建工程项目所支付的资金增加。2008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无明显变化。2009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36.02% 2007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16.4%,主要是本期发行10亿分离式可转债所致。2008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无明显变化。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47.65%。 总体来看,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企业仍能积极面对,以至于在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位置。但是货币资金的大幅度上升主要是因为筹资活动产生,这可以反映两个方面问题。1.公司的信用很好,能够大量聚集资金,到达缓解自己资金链的问题。2.公司大量占用他人资金,可以达到银行存款利息增加,这是公司的纯收入。所以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 (2)应收账款 2007年 2008年

招商银行SWOT分析.docx

招商银行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 姓名:李悦 班级:财务2班 学号:0121003921329

一、中国商业银行划分 1.五大国有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2.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 招商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 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福建兴业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二、招商银行简介 1987年,招商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银行,以及中国政府推动金融改革的试点银行,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20多年来,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有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一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 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率先打造了“一卡通”多功能借记卡、“一网通”网上银行、双币信用卡、点金公司金融、“金葵花”贵宾客户服务体系等产品和服务品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招商银行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资产质量依然保持在良好水平。截止2009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86%,准备金覆盖率达241.39%。 三、招商银行大事记 1.1994年,招商银行进行股份制改组,发起人为招商局轮船股份持有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等8家企业法人。 2.2000年招商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本土最佳银行”。 3.2001年被《亚洲金融》评为“中国本土最佳商业银行”。 4.2002年3月招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5.2009年8月3日,招商银行与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签订转让西藏自治区 投资公司产权协议,收购财政厅持有的西藏信托60.5%的股份。 四、招商银行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a.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 目录2 ............................................ 一、环境分 析: .2 ...... .外部环境分析(一)-总体环境分析

4 行业环境分析 ........ -(二)外部环境分析 5 ............................... (三)内部环境分析 6 ................................. (四)SWOT分析 7 ........................... 二、招行战略、特点及优势7 ........................................... (一)战

略: .7 ................... 、招商银行市场定 位 .18 .............. 2、招商银行的差异化服 务 .9 ............................................. 二)特点:((三) 优势: .. (10) 三、招商银行内部运营战略未来的改进方向: 11 (一)品牌运营战略 (12) 1、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创造新品牌的影 响力 (12) 2、把招行的品牌价值和其文化因素联

系在一起 (12) 3、通过新品牌的创建应对同质化竞争13 (二)网上银行战略 (13) 1、采用营销组合策略 (13) 2、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深入管理客户关系 (14) 3、利用品牌营销,强化招行产品品牌差异

化 (16) (三)战略转型从强调零售业——理财型银行 (16) 一、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总体环境分析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策略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一、前言 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87年4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和由招商局出资,在深圳宣告成立。为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1989至1998年招商银行进行了先后进行了三次扩股增资,股东单位增至108家,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人民币。 十三年来,招商银行采取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信誉、服务、灵活、创新”的经营宗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积极、稳健地发展业务,各项经营指标始终居国内银行业前列。截止到2000年底,招商银行的资产总额达2413.88亿元,各项存款达1528.49亿元,各项贷款达1137.36亿元,累计实现税利逾190多亿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伴随着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招商银行不但在国内银行同业中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而且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荣膺《银行家》“世界首25家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2000年度排名中,招商银行位居第222位。《欧洲货币》1999年“亚洲最大100家银行”排名中,招商银行股本回报率居亚洲银行业首位,表明招商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为一家并不具有先天优势的小规模银行,招商银行何以取得骄人成绩?通过对招商银行的营销分析,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二、国内银行业整体状况 1998年末,从机构情况看,我国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国家银行进一步分为:3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国家控股或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另外还有城市商业银行90余家以及多家城乡信用社。 除政策性银行外,余下的15家银行按其产权归属分类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其资本全部由国家投入,与中央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第二类,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资本主要由国家投入,与中央政府关系较为密切。第三类,浦发行、深发行、广发行、福建兴业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其资本主要由地方投入,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第四类,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其资本主要由企业投入,受政府干预小。第一类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最大,全国各地机构数最多,受中央政府干预最多,影响力也最大。从资产总额上看,第二类次之,第三类再次之,第四类又次之,影响力也最小。但从盈利情况看,第二类银行最好,资本收益率平均为19.72%;其次为第四类,为18.25%;第三类为16.72%;而第一类最差,平均只有2.6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国金融从业人员的80%,营业网点的90%,金融资产的80%,市场份额的85%以上。它们在银行体系中近乎垄断的地位从很大程度上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