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伤仲永》教案沪教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本文叙事精炼、见解精到的特点。

2.理解本文按事情的发展分阶段、有详有略地叙述的写法。

3.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认识后天学习对于成材的重要性。

【文学知识】

1.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王安石曾经被列宁赞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正音正字】

扳bān谒yè称chèn泯mǐn

【积累词语】

1.参看课文注释。

2.重点掌握:焉、书、与、稍稍、或、然、谒。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原文: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翻译:方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讶,从邻居借来(这些东西)给他。

原文: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翻译:(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署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结合族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学识优异的士人观赏。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完成,诗的文采、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原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翻译:同乡人认为他奇特,渐渐用待客的礼节款待他父亲;有人用钱物求他写诗。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父亲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不让他学习。

原文:□□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原文: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翻译:又过七年,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说:“(他的特长)消失得像个普通人了!”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课文写方仲永从“神童”沦为平方之辈的故事。“伤”是全篇的文眼,有多层意蕴:

㈠为天资聪惠的仲永最终“泯然众人”而怅惘。

㈡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放弃了后天的学习。

㈢批评环境不利于仲永的成长。文中对“其父”和“邑人”的叙写,含有对人才环境的批评。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方仲永“奇”在何处?(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从本文看,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童年时期:才思敏捷,五岁“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少年时期:才思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青年时期:表现平方,“泯然众人矣”。

3.几个阶段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写仲永年幼时天资聪颖,是“闻”;写仲永少年时期才思衰退,是“见”;写仲永最终平方无奇,以“闻”的形式出现,“见”和“闻”有机结合,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详写第一阶段,突出方仲永年幼聪颖,有发展潜力,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阶段,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光鲜。

4.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什么?

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旷费学业。

5.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告诉我们什么?

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要勤劳学习,即使天资聪颖,也要重视后天学习。

【课外预习】

1.读几遍《周处》,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勤劳能塑造最佳的自己,也能创造卓越的伟人。有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勤劳的硕果。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 及知识点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用弓箭。”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知识讲解

《伤仲永》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后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遭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这是一篇古代随笔。它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小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值得玩味。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1.伤:哀伤,叹息。 2.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县。 3.民:百姓。 4.隶.(lì):属于。 5.年:岁。 6.未:不,没有。 7.识:认识。 8.书具:书写的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9.啼.(tí):出声地哭。 10.求:索求、索要。 11.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12.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3.与:给。 14.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15.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16.意:主旨、内容。 17.传:传送。 18.立就:立刻完成。 19.文理:文采和道理。 20.可:值得。 21.观:观赏。 22.者:……的地方(方面)。 23.邑.(yì)人:同县的人。 24.乞.(qǐ):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25.环谒.(yè):四处拜访。 26.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 27.从:跟随。 28.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29.还:返回。 30.称.(chèn):相当。 31.泯.(mǐn)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理清文章结构,体会四件事情中蕴含的浓浓母爱。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 (2)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悟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激发感恩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 2.感受母亲伟大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史铁生 这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段话。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

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令人敬佩的作家及他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21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其散文《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逝世前把绝大部分的器官捐献了出去。 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三、整体感知 (一)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思考: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怀念? (二)读准字音。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瘫痪 ..(qiáo )(cuì)仿膳.(shàn)..(tān)(huàn)侍.弄(shì)整宿.(xiǔ)憔悴 豌.豆(wān)诀.别(jué)烂漫.(màn)翻来覆.去( fù) 絮.絮叨.叨( xù) (dāo) 沉寂:十分寂静。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分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这里形容花开得茂盛。 (三)作者怀念母亲,怀念母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 (四)听配乐朗读。 思考: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几件事。 学生讨论明确: (1)“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我”隐瞒病情。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临终嘱托。 四、合作探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知识点梳理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17、《猫》知识点 1、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文体是叙事散文,作者是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2. 全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从中表现出作者快乐、辛酸、愤恨、悔恨 等不同的感受。 3、简析下列句中的表达效果 (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 这是对第二只小猫“更活泼”的特征的举例描写,写出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小猫的形象,也为后文中这只小猫被人捉去(亡失)做了一个暗示和铺垫(伏笔)。 (2)它躺在露天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芙蓉鸟被咬死后,“我”找花白猫“兴师问罪”时它的状态的描写,一方面突出了它的懒惰和不活泼,另外“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是作者愤怒心情的主观臆断,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 (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正是第三只猫的不幸结局让“我”的“酸辛”“难过”不断重复,弱小者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作者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了深化。 4、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总领全文 5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既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受到强烈的艺术

效果。 阅读“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我”一家人对是谁咬死了鸟的意见如何?他们根据什么来判定的? “我”一口咬定是猫干的,妻子也认定是猫,张婶也默默无言,不能否认。她们根据平时猫常常爬上桌凝望着鸟笼,被赶走还会再跳上去。从而来判定猫咬死了鸟。 3、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得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第三只猫的死,与“我”武断、粗暴有关,它催“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因此,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验这两句话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这两句话标志着“我”思想感情受到两次震动。“我家好久不养猫”包含一种失落感,当别人夺取自己所爱的之物,伤害了自己感情时而发自内心的气愤,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我家永不养猫”抒发的是自己伤害了无辜,充满了内疚和悔恨的感情,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包含的思想感情,要深沉得多。一个“永”字,表现其难过达到无可复加的程度。 5、“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的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痛苦自责后做出的决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开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总结全文。 6与“妄下断语”相呼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7、“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有何深刻含义?表现了“我”的什么思想感情? 这句话是对“我”的错误行为的无情鞭挞。因为“我”的过失而导致了猫冤死,表现出“我”深深的自责和无穷的悔恨之情。 8、花白猫在晒太阳时,不幸遭到了“我”的恶棒相加,发挥你的想象,如果你是那只猫,在挨打后,它会想些什么? (示例)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人们如此待我?我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待遇”?为什么?你们人类是怎么了?为什么像恶魔? 9、为什么第三只猫在“我”家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新人教版 (5)

秋天的怀念 课题秋天的怀念班级审核人 课题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识记生字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把握母亲形象,能用自己的话概括; 关注细节描写,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5、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学法概述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读课文,勾画生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扫清阅读障碍。关注细节描写,从中概括人物形象,勾画出重点段落,仔细品味。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母爱的认识。 学段学习 内容 达成目标建 议 使 用 的 学 习 方 法 学 习 时 间 巩 固 练 习 学段测评自 我 评 价 第一学段查阅 工具 书, 掌握 作者 的有 关资 料; 2、查 明文 章出 处, 并了 解作 者写 作的 背景 知 识。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认 真 阅 读 课 下 注 释1 及 练 习 册 “ 学 科 视 窗” 了 解 有 关 内 容, 10 分 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 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 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 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 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 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其表作 有 。 优 良 合 格 不 合 格

将要点摘录在预习本上 第二学段初读 课 文, 勾画 生字 词并 识 记; 口述 文章 大致 内 容。 识记生字词; 2、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 用 笔 勾 画 生 字 词, 查 阅 工 具 书, 将 其 记 录 在 预 习 本 上; 3、 读 完 思 考 文 章 主 要 内 容。 15 分 钟 完 成 练 习 册 “ 基 础 知 识” 1、2 1、注音并解释 瘫痪 ..()沉寂.()捶.打() 憔悴 ..()诀.别()絮絮叨叨 .... () 沉寂: 捶打: 憔悴: 敏感: 烂漫: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2、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第再读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1、25完1.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

沪教版七上语文5、《伤仲永》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5、《伤仲永》 [典题例析] 例题:细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4)稍稍 事言其父() ..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解析:这是个文言文选段是第五课的重点。5个题目基本上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主要知识点。第1、2题考查学生积累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第3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以上3题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第4题的翻译题既考到句意理解能力,又考到词性活用、通假字的知识,属文言文知识的小综合,如“奇之”的“奇”(以……为奇),“宾客其父”的“宾客”(把……当作宾客)和“日扳仲永”的“扳”,(同“攀”拉着),第5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整体感知的能力,题目涉及句意的理解和文章思路的把握,详略的处理等,答题时同学们要反复地将原文再诵读一两遍,有了语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一步了,解题时便能得心应手,对答自如。 [参考答案] 1.(l)曾经(2)完成(3)相当(4)渐渐2.C 3.B 4.(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5.(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精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词三首 这三首古诗词都有一个主题——思乡。于是,我以“什么引起了作者的乡愁,诗人又是怎样表达出自己满怀的思乡愁”这条主线,从扶到放,很好地注意到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培养。 课中,我紧抓关键词语引领学生不断猜想,推想,想象作者当时的心境,引领着孩子们在古诗词的意境中赏析,体会,把玩,领悟,而孩子们也以投入的精神和积累的知识与老师交流,切磋,互动,相长。就是在这切磋互动中,孩子们不断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情感,同时,孩子的潜能也得到了发挥,得到了挖掘,得到了展示,得到了提高。这些无疑是优秀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觉得这样很花时间,一节课只能教一首,而且还没有多少补充的内容,也就是课堂显得比较单薄。该怎样避免这样低效率的课堂呢我想主要还是我的课堂组织比较松散,课堂情景的创设还不到位等。比如用这三首古诗的想象说话,学生觉得很好玩,嘻嘻哈哈,完全没有进入诗中的情境,因而说话也就比较单调,比较偏离,需要老师不断引导才慢慢靠近古诗的意境。总之,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反思,去努力,去琢磨,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跟得上我们预设的步伐。 (教学反思参考2)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一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诗歌中凝练、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一直是困扰学生阅读诗歌的障碍,如果单单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鱼”;通过古今词语

【K12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的5篇课文,都围绕着“亲情”这一主题展开。在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来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学习本单元,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本文为考生总结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考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掌握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并且加大复习的力度,掌握彻底。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①《风筝》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

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寂寞吐蕾嫌恶可鄙惊惶瑟缩虐杀堕落诀别怦怦撒谎严厉伤疤寒颤攥着嫩芽分歧拆散霎时脚踝匿笑祷告妄弃惊讶倘若笑嘻嘻 苦心孤诣毫无怨恨无可把握恍然大悟不可抗拒形影不离无可挽回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步履蹒跚相委而去诚实守信聪颖机智 课文内容把握。 ①《风筝》以饱含哀伤的笔调,回忆了自己毁坏童年的弟弟自制的风筝一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心,也告诉人们游戏事儿童的天性,应当加以保护。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知识结构 第17课《猫》 (一)、文体常识 郑振铎,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文学史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二)、重点问题 1、文章结构: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2、作者是怎样运用“伏笔”来写前两只猫的命运的?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第一只:“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湿了”——暗示了它“死亡”的必然之势。 第二只:“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跑到街上,在哪里晒太阳”“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暗示了它会亡失。 3、重点写第三只猫 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②家人态度:为它不如前两只猫好看,性情忧郁、懒惰。家里人都不大喜欢、若有若无。

结局:挨打屈死。作者心情:更难过、良心受伤。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心情是悲伤的,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养猫”,怕再养猫伤心。第三只猫的死亡是因为作者的过失而造成的,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三)、中心归纳 明确: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记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第18课《鸟》 (一)、文体常识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二)、重点问题 1、作者爱鸟的哪些方面? (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 (2)、“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是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3)、鸟给“我”的悲苦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2、文章结尾和开头都写道“笼中的鸟”,有什么作用呢? (突出强调作者对失去自由的鸟的同情和悲苦,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父亲的驼背(第四课时)》教案(汉语双语).docx

《第五课父亲的驼背(第四)》教案(汉语双语) 课文二成熟的蜡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情感与价值观:4、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5、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勇于面对挫折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勇于面对挫折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时准备:两 授间:总计: 第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3、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4、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勇于面对挫折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勇于面对挫折的健康生活观。 教法:自主学习交流法、激励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生字词造句。四人一组初步解决。解决不掉的,举手,让全班同学帮忙或老师点拨。 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检查自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 案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持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进人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个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刘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 4、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 1、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 知识点 一.生字组词: 汛:汛期汛情防汛秋汛夏汛潮汛 访:访友访古访问访查采访拜访. 鞋:鞋子皮鞋拖鞋凉鞋棉鞋运动鞋 挽:挽起挽弓挽救挽留力挽狂澜 隔:间隔隔音隔断阻隔隔岸观火 懒:懒惰懒汉懒得好吃懒做 稳:平稳沉稳稳重稳定十拿九稳 惰:懒惰惰性怠惰懈惰 衡:平衡均衡失衡衡量衡情度理 协:协调协和协商协助齐心协力 绰:绰号阔绰绰约绰绰有余 二.多音字: 处:chǔ(处置) chù(四处) 背:bēi(背枪)bèi(背面) 涨:zhǎng(涨价)zhàng(头昏脑涨) 当:dāng(当心)dàng(当作) 间:jiàn(间隔)jiān(夜间) 三.形近字: 汛(汛期)讯(喜讯) 访(访问)仿(仿佛) 懒(偷懒)赖(依赖) 四.词语解释: 汛期: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时期。 暴发:突然发作。 间隔: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谴责:责备;严正申斥。 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协调:配合得适当。 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造句:这件事是你的错,你去道歉是理所当然的。联结:结合(在一起)。 五.反义词: 谴责——赞扬懒惰——勤劳 平稳——摇晃满意——不满 容易——困难轻快——沉重 六.近义词:

平整——平坦唯独——唯一 谴责——指责懒惰——懒散 难免——未免平衡——均衡 协调——和谐大概——也许 七、句子理解 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含义: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搭石》表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第2自然段重点描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第3自然段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第4自然段写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这样美好的心灵,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八、俗语 1得饶人处且饶人。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九、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互爱互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十.问题归纳: 1、秋凉以后,人们为什么“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秋凉以后,如果人们来来去去还趟着水走,是很凉的) 2、为什么人们会“谴责”没有摆好搭石的村民懒惰? (因为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要在寒凉的水里走,所以这个村子的人会受到谴责) 3、那一排排搭石还仅仅是一排排联结故乡小路的石头吗?它还联结着什么呢? (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十一.课后习题: 1、本文共600余字,我阅读时间约(6)分钟。

5伤仲永教案设计(一等奖)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 3、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4、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释义、翻译 2.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通过七年级上期语文基础文言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阅读较浅显的文言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应该较为理想。 1.指导导学生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来源:中@2.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来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一、导语设计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三、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隶(lì)扳(pān)谒(yè) 泯(mǐn)称(chèn)卒(zú) 2.复读课文,读清句读。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多媒体显示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3.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展开小组竞赛,共分2轮竞答:第一轮翻译课文,第二轮文言知识大评比。每一轮比赛底分均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扣完即止。 第一轮:翻译课文 每组每次选一名代表,口头翻译课文。第一段由第一小组选代表翻译,本组成员补充,第二小组成员质疑、评价。第2段由第二小组选代表翻译,本组成员补充,第一小组成员质疑、评价。第三段再由第一小组第二名代表翻译,依次类推。 第二轮:文言知识大评比(多媒体显示) (1)解释加粗的字。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导学案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导学案人教版 知识和技能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文言文的能力,感知文章大意,感受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感受人物的聪颖机智。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两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以家庭、亲情为主题。而《世说新语.咏雪》一文虽是文言,但浅显易懂,词意隽永。勾画了古人家庭的生活画面,两代人在妇幼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生活的乐趣。学习时,联系自身情景及文化背景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能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已经充分感受到家庭生活 的美好,能深刻体会到家庭中亲人之间那种人情美。但因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其认识作品时会停留在表面,会被故事所吸引,却很难关注语言背后的深意,所以,应通过教师情境的创设和适时的引导把学生领进语言的殿堂,深刻体味文章的情感和意蕴,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积累重点文言字词。2.感知文章大意,感受人物形象。难点深入体会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感受人物的聪颖机智。教学媒体朗诵配乐:音乐放送:《塞北的雪》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运用谈话和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感受雪之美。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欣赏语言美。语文活动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激发想象播放生歌曲《塞北的雪》提问:歌曲中如何描写塞北的雪?用了那些修辞?朗读课文——理解读 1.请同 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出朗读评价。(准确、流利、注意停顿、节奏及情感的把握)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学之间互听互评。 3.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疏通文意——积累读 1. 自读课文,找出文中重点字词,并理解。 2. 找出文中描写雪的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何事。)圈点评注——品味读语文活动设计:我为他们来颁奖。题目:如果让你为这次家庭聚会中的人物颁奖,你将会为谁颁发什么奖,为什么?(运用圈点评注法,抓住文章关键词句。)想象联想——创造读我们来咏雪:再读课文,说说你能联想到那些描写雪的诗句,也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来咏雪。六、课堂小结,升华情感结合音乐,谈一谈。 听读,朗读,点评。自由朗读。学生齐读。 2020-04-28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课 伤仲永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伤仲永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二、文言词汇 1、读音 隶( ) 扳( ) 谒( ) 邑()矣( ) 泯( ) 称( ) 卒( ) 焉( ) 耶( ) 2、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父利.其然也 3、重点词语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③并自为.其名④指物作诗.立就 ⑤稍稍宾客 ..其父⑥或.以钱币求之⑦环谒.于邑人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⑨泯然 ..众人而已耶..众人矣⑩受之于.天⑾贤于材.人远矣⑿得为 4、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随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4)稍稍 ..事言其父()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中考链接】2004年宁德市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2题。(17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 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 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 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 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 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 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分) 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 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4分):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伤仲永(1)》教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1)》教案新 人教版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1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获奖教学设计

感念慈母心低回愧人子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设计突破】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一篇饱含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散文。此文常见的教学设计一般侧重于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母亲的形象,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无限追思。这样的设计其实没有做到散文教学的?形神合一?。母亲只是作者的一个抒情载体,作者显然不是仅仅要我们了解他的母亲。之所以这样定位,是因其文本解读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从母亲去世到创作该文,其间写过无数怀念母亲的文字,三十多年的感念里仍是充满自责与内疚。正是这样一颗忏悔的心,使他愈加明白了母亲所说的?好好活?的真正含义,因而能超然地对待死神的一次次降临,把病痛当作人生的另一种享受。因此,本设计重在对《秋天的怀念》做深人的情感体验,感悟作者对母亲做出的那份迟到的忏悔,体会作者对生命那份坚定的承诺。但是,初一学生对作者的自责、愧疚、忏悔之情是很难理解的,因而本设计做出了一点新的探索与改变,以期能达到散文教学的?形神合一?。 一是比较、赏析母亲与?我?在面对人生磨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姿态:一个是默默承受,心里只有孩子;一个是暴怒无常,心中只有自己。在这种比照中体会作者隐含在文字中的自责、愧疚与悔恨,以及对无私、坚毅、隐忍的慈母的赞颂之情、忏悔之情。 二是通过拓展研读,了解作者对母亲、对生命那份迟到的坚定承诺,感受作者对母爱及生命的深入思考。 【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母亲与?我?在面对人生磨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姿态,体会作者深深的自责、愧疚、悔恨以及对母亲的忏悔与赞美之情。 2、通过拓展研读,分析作者对生命与生存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