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论易h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宋丽丽。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易卜生戏剧所具有的强大包容性和广阔的阐释空间与透视人生与存在的反讽视角有关。本文对《爱情的喜剧》作个案研究,发现易卜生的反讽具有矛盾性、多元性、消解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反讽的这些特征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易卜生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状态超然、动态的思考和关怀,以及剧作家对爱情与婚姻、灵魂与肉体等二元对立矛盾的深刻透视。

关键词:易卜生《爱情的喜剧》反讽

在易f、生的创作结束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易h生及其创作的研究不断深入。卢卡契在论述易h生的思想发展过程后指出,“易h生戏剧的统一性来自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只有他的思想过程才能说明和解释他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和矛盾,只有这个思想发展过程才能解释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必要性”(194);德国无产阶级文艺批评家梅林强调易n生的“普罗米修斯式的桀骜不驯”(117)的战斗精神;普列汉诺夫深刻地分析了易h生的“人的精神的反叛”(145);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述了易I-生的作品;此外,易剧的象征主义手法释义、易剧中的达尔文思想的挖掘、易剧对各国文学的影响与比较研究、易剧中的现代性问 

题以及后现代视角的阐释等新成果、新发现层出不穷。为什么易剧具有如此强大的包容性、如此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可能性呢?答案很难一言以蔽之。但这不仅在于他一百多年前在戏剧刨作中提出的问题和矛盾与今天人们关注和面对的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如个体的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妇女的地位与出路问题、存在的本质问题、伦理道德与个性自由等等,而且更与他思想发展过程中独特的并具有极大开放性和解构性的透视人生与存在的反讽视角有关。

本文将通过对《爱情的喜剧》的所做得个案研究,分析易l、生的反讽特征,试图寻找他宏大的叙事轨迹并感知他的审美化的人生追求。

在易h生研究中,反讽并不是个新话题。卢卡契指出,易h生的反讽弱化和缩小了他的人物在现实层面的重要性和意义,突出了其象征层面的内涵(201)。王宁也在“易n生研究的后现代视角:对‘世纪末’的新阐释”一文中指出,“易剧台词和人物的对白中所体现的修辞性有一定的反讽和张力”(42)。A?R?汤普森在其《不动声色的反讽》一书中认为:在伟大的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和易h生中,只有欧里庇得斯和易h生才算是反讽家,因为只有他们二人具有“基本的反讽世界观”(转引自米克10)。但笔者认为,讨论易h生剧中的反讽不能简单地仅强凋其言语反讽或戏剧反讽或情景反讽.而更重臻的是要考察剧作家整体创作卜所采用的反讽视角,这样才能感知剧作家内心跳动的创作脉搏。这正是《爱情的喜剧》给予我们的启示。

采丽丽.清华大学外语系讲师,北京语言文化戈学博士

?24?

外国文学研究Z003年第2期

《爱情的喜剧》是易b生三十四罗时创作的作品。易h生的传记作家哈罗德?克勒曼用

“在成功的门槛上”描述这部剧的问世。虽然该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曾被指责“违反了公认的道德标准”和“当时时髦的放荡思想与颓废的虚无主义”(61)的一个实例,但剧中表达的个体自由追求和审美人生理想即使在今天仍很值得我们研究。卢卡契指出这部剧标志着易h生的思想开始走向成熟。在对主人公的个体命运发展的最大意义的处理上,《爱情的喜尉》堪称是《培尔?金特》和《布朗德》的先驱(198)。该莉是易h生以当代社会为背景写的第一个剧本,也是第一个以散文形式写的剧本。同时这个剧本提出一个新的形式——侧幕后配唱。

易h生是在愤怒、矛盾、疑虑和经济窘迫的情况下写出这部剧的。虽然在此之前,易h生已经创作了8部剧,其中一些被搬上了舞台,但它们并没有给易h生带来公认的成功。而他惨淡经营的“挪威剧院”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被迫于1862年宣告破产。艰难的创业经历和生活现实进一步激发了易h生对人生、对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对生存的意义的叛逆性思考,加剧了易h生的愤怒和矛盾的感受。这种愤怒和矛盾的情愫形成了《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视角,并贯穿于易h生以后的创作中。通过反讽的视角,易h生表达给读者和观众的是以审美的人生追求超越灵与肉的两难选择。这与克尔凯郭尔的《或此或彼》及其哲学层面上的审美人生之思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或此或彼》中展示了两种生活态度,即审美的和伦理的。

持审美态度的人怀疑生活的意义,认为生活的本质不过是“同义反复”(转引自李钧69),希望在审美的爱情体验中把握生活的真实。雨强调审美体验又把人引向对有限、死亡与绝望的痛苫反思。在有限的肉体和暂时的快乐面前,人所渴望的仍是无限的灵魂和永恒的真理。克

氏认为人生的基本感受是痛苦和忧郁,要跳出这种痛苦的漩涡就要在个性发展中保持伦理 

与审美的平衡,即保持灵与肉的综合体完整的自我;因此.克氏认定真正的生活是诗人的生存。易h生青年时代曾大量阅渎过克尔凯郭尔的书,虽然他公开声明他并不理解克尔凯郭尔.但他们之间仍有着许多相似的可雌互相阐释之处。尤其在审美人生的态度上,《爱情的喜剧》中诗人福克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表达了克尔凯郭尔的追求。不过,易h生以超然的态度来面对或此或彼的两难选择,在塑造这个艺术形象时,是从反讽的视角出发的。

反讽一直在文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易h生反讽视角呈现给我们的最鲜明的特征是自身的矛盾性和事实与表象相对照的强大反射能力。施莱格尔称人们只有通过反讽反映出的充满矛盾的世界才能完全理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瑞恰兹也说反讽“把对立的、互补的冲动引进来”(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208)。每当思想与现实处于矛盾冲突状态时,每当思想挑战现实的庸俗与堕落时,每当现实的荒诞压抑、窒息灵魂的自由时,反讽便以自身的张力和相对性呈现出种种矛盾的不同纹理。布鲁克斯在《文学批评简史》中指出:“我们可以把反讽看成一种认知原则,反讽原理延伸而为矛盾的原理,进而扩张成为语境与语境结构的普遍原理”(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208)。易l、生的戏剧经常会构造事实与现象的强烈对比,最明显的如《社会支柱》和《人民公敌》,所谓的社会支柱实际上是一个唯利是图、不顾别人死活的船老板,一个骗子、伪君子、社会蛀虫。而人民公敌斯多克芒医生则是具有高度道德原则的人。从质讽视角m发的易}生戏剧,标题可能是剧本内容的反语.剧本内容则是作家对生存的深刻省思。这时反讽反射的是文本与语境的矛盾和文本自身的矛盾。

易h生这种大胆点击矛盾要害的反讽视角始自《爱情的喜剧》。《爱情的喜剧》剧题本身就带有反讽意义地揭示了悖论重重的爱情与婚姻的内在矛盾性。读完全剧,我们不由自主地

?25?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会对剧题提出疑问:“何为爱情?…‘这是讲述爱情的喜剧还是爱情的悲剧?这是讴歌爱情还是

哀悼爱情?爱情的喜剧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爱情是自由与需求的统一体”,“个体在爱中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感到个人的力量存在其中,丝毫不差地感到他所拥有的一切,在这当中,美化和神化会伴随他的一生”(《或此或彼》44)。所以爱情的喜剧是自由、审美与快乐的和谐统一,是超越死亡与恐惧的永恒的体验。而易b生在剧中却带有反讽意义地向我们揭示了另一番场景:在奥斯陆的一处风光美好的峡湾地方,一位政府官员的遗孀哈尔姆太太经营着一座供给膳宿的别墅。她有两个女儿——安分守己的安娜与聪明的斯凡希尔德。青年诗人福克和神学院的学生林德是她的房客。青年诗人福克追求独立、自由、真实的个性,吟诗歌唱着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爱情。他与聪明沉静的姑娘斯凡希尔德相爱并私下定了婚。然而批发商古尔德施塔德用实用主义的大道理要求斯凡希尔德考虑婚后的物质生活,在他和福克之间进行最后的选择。

斯凡希尔德解除了她和福克的婚约,选择与她从不曾爱过的古尔德施塔德在一起,扼杀了发自她内心的美好爱情。

林德追求安娜时激情满怀,赞扬福克的诗,“似乎是从我内心最深处迸发出来的,我好像屹立在大地上,生活是那么完美”(易b生284)。然而一旦定婚,便一心为建安乐窝而奋斗,神圣职责不过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法院办事员斯迪佛定婚前颇有诗才,“每天上床前,都要写上十到十五页”(易b生282)奔腾跳跃的诗。然而,与杰伊小姐定婚之后,再也不会诗情大发了,音步和韵律都乱了,“写出来的不是诗歌韵文,而是法律条文”(易h生283)。乡村牧师斯届劳曼结婚后抛弃了他的才智,与妻子接二连三的生了十二三个孩子,每天为维持着一大家予的生计而碌碌无为地生活着。戏剧以斯凡希尔德与古尔德施塔德.林德与安娜、斯迪佛与杰伊成双成对,青年诗人福克离去而告终,似乎是圆满的喜剧,但我们不仅要问:爱情在哪 

里?文本中反讽的张力已对这个问题作了解构式的解答。福克用反讽的口吻这样表述道:“在我们看来,爱情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手段。它不能给心灵带来活泼的生气,这是多年的事实。爱情对我们是一种交易,一条特别的商业途径,它有自己的一套法规和符号。它对于结过婚的夫妻和定了婚的情人,对于老水手和学徒们,作的都是同样的指导。因为他们象水母一样没有独立的勇气,仅仅靠契约粘合在一起,象一个歌唱俱乐部”(易h生341),在这样赤裸裸的对婚姻的表述中,爱情是一个远离现实的远古的话题。完全失去了自由、审美、快乐与永恒的内涵。而“契约”、“交易”、“商业途径”、“法规”、“手段”等词汇则让我们感到作为“灵与肉综合体”的人的存在遭到异化与物化。生活陷入了无聊重复的可怕语境之中。“在这信誓旦旦地婚约喜剧的第二幕,诗人不得不编写五场枯燥乏味的戏。最后写到第三幕,那主题要变成平淡的婚姻悲剧了”(易h生302)。至此文本内部的矛盾就昭然若揭了。进入婚姻之后,爱情以悲剧而告终。语境对于本剧的题目构成明显的歪曲,反讽是悖论的表达。当主语陷入悖论之中无法进行判断的表述时,所有的指谓就都成为反讽的工具。这是本剧反讽视角聚焦的中心。

反讽视角锁定的另一个矛盾表现在斯凡希尔德身上。斯凡希尔德的原型本是具有争取婚姻自由的反叛精神的公主.在此剧中.她走向了反叛的反面。在自由与需要截然对立的现实面前.在与福克的自由爱情和与古尔德施塔德讲求实效的生活两者之间的选择中,她放弃

了-个体自由,把自身的存在意义消融在传统习俗的社会大潮中。从这个视角回望,我们似乎能看到易b生无可奈何的微笑。斯凡希尔德是个充满矛盾的女子。她有思想、有追求、不肯

?26?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同流台污。她感到孤独,因为她周围的人没有人能够理解她欲超越伦理生活的审美思考。她想脱掉陈腐社会的假面具,让爱神来主宰死神,福克的大胆追求激发了她心中的激情,她曾

“一直死寂地躺在人世间轻薄的儿戏中”(易b生350),爱情的号角把她唤醒。然而在这浪漫

主义爱情的高潮时刻,易h生给了她思考的机会。她自问“当天平上的财富的铅码重于灵魂,真正的爱情又怎样达到目标?…‘当生活成了一场与需要之闯的生死搏斗,真正的爱情又怎能

成功?”(易b生362)这反思的爱情不可避免地滑向了悲观的结论,即婚姻是爱情的敌人,因

为她发现了爱情的永恒不可确证。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因为我们来自于思考的世界并与此相遇。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在这种疑虑之后,婚姻是可能产生的.我绝不否认这一点。但是,

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即婚姻的本质是否由此而被改变,因为她面对的是爱情和婚姻的分裂”(《或此或彼》30)。从易h生超然的反讽视角来化解这个矛盾,便是无奈地让斯凡希尔德与她不曾爱过但足以作她的父亲的批发商结婚,婚姻的语境对爱情的陈述构成了歪曲。在这种反讽结局的处理中,易h生放逐了爱情,同时也放逐了自我,让“自我处于完全异于人类,完全没有目的,完全受决定论支配并且广大得令人难以理僻的宇宙之中”(米克t00)。

易r生反讽视角另一个特征就是以多元取代单元的解构性。他以超然的观察者的身份表达了对宗教、人生目的的怀疑。托马斯?曼说:反讽是“元所不包、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

的一瞥,它就是艺术本身的~瞥,也就是说,它是最超脱的、最冷静的、从未受任何说教干扰

的客观现实所投出的一瞥”(转引自布洛克塞林杰88)。从这个视角望去,读者可以有居高

临下的感觉,获得~种鸟瞰似的人生观,对人生、对信仰、对人的各种关系产生了一种执着的

醒悟。反讽的力量见于它一针见血地说出了违背世俗常理但确实构成人无知症结的话。‘来世,,‘下一年,,‘下一次爱’——看到整个世界处在‘下一次’的束缚中,真能使我的灵魂冒出 

火来。就是这种预先的想法,把未来的收获都弄没了,把富翁弄成了穷鬼。在极目所到之处,

它把时代弄得污损不堪。它把现实的全部欢欣都毁于一旦”(易n生362)。

宗教的理想让人把没有体验的人生寄托在永不可及的来世。这一个来世的观念让人们执着地充当着无知的傀儡,过着直到进了坟墓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荒谬的伦理生活。在人与

社会的伦理向度上,自我被织进了社会结构之中,以模糊的、零散的形态存在着。福克的强调

个体体验、在瞬间把握永恒的审美人生观对循规蹈矩的伦理生活无疑是一种解构,是让自我从社会结构中剥离出来的反叛行为。作为对照,在林德和斯屈劳曼两个牧师身上,易h生的

反讽构建则让我们看到了宗教世俗化后可有可无的装饰性。林德是神学院的学生,发誓说活着只是为了圣职。然而一旦“定了婚+就把神圣的法典和先知的预言都扔在书架上”(易b生

283)。斯屈劳曼是位受人尊敬的牧师,然而他却把奉献和信仰之事统统看作空中楼阁,对于

他“一个牧师首要的问题是报酬”(易h生323),对上帝的忠诚奉献时生儿育女。人们信奉上帝的单元的价值取向只是一种表象,生活本身的客观事实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讽在对

照中注入多元的阐释空间,冲击人与社会结构的一元关系。

有时.在林德的台词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克尔凯郭尔的存在观;“我只不过是发觉了《圣经》就像雅各的梯子一样短,单靠它是爬不到天堂去的。我必须进入上帝的世界,到那里

去寻找他”(易h生294)。在克尔凯郭尔的人生选择中,伦理生活有将审美与宗教结合起来

的特点,即:“婚姻的本质是属于基督教”(《或此或彼》260)。这是克氏将审美的暂时性直接托付给信仰的无限性的必然结果。这里暗含着克氏在揭示生存的荒谬性时,既有强烈的个体

要摆脱本体.追求自由存在的需求,叉始终无法脱离宗教信仰的痛苦面矛盾的思想历程。事

?27?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实上,克氏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非教会的基督教徒的“非同寻常的基督徒”(转引自李钧55)。相比之下,易h生并没有将自我框定在或此或彼的选择之中,而是超然地反视着种种两难的选择。在林德要去远方供奉神职而与安娜发生冲突时,林德就很难再自圆其说了。他一边要去承担定了婚后的种种责任,一边又争辩说去为信仰而斗争是他平生的梦想。最后只好到女子学校寻找了一个职位。那么,牧师斯届劳曼结婚后每天为维持着一大家子的生计而碌碌无为的生活就将是他的未来。审美和宗教除了偶尔做摆设以外,与他们的生活无有任何实质的联系,追求永恒、信仰的梦想则在这有限的生活中中断。在易h生的眼里,随着基督敦的世俗化的深化、崇高性的消解,维系在宗教身上的本体追求将走向多元。福克的执着地体验自我、在瞬间把握永恒、在快乐中感知灵魂的新的生存观终将冲击恪守伦理规范的刻板、愚钝的生活。爱神死了,爱情的喜剧将以扭曲变形的种种形态出现。易I-生在文本中预示的就是巴赫金所论述的众生喧哗的狂欢景观。

易h生的反讽透视通过对比的结构方式展开,以颠倒的结局结束。戏剧围绕三对恋人和一对夫妇的故事展开。对比的双方中,其一是诗人福克与斯凡希尔德所追末的充满着诗情画意、歌唱灵魂、歌唱理想与自由的精神世界。另一方是神学院学生林德与安娜、斯迪佛与杰伊、牧师斯屈劳曼夫妇所坠入的为!El常生活与责任所忙碌的世俗世界。前一个世界试图架着缨斯的羽翼飞向自由、独立与美的王国的爱情,后一个世界则消磨爱情的光芒,终结爱情生命的婚姻;前一个世界回荡着莎剧中抒发的人文精神、卢梭对个性与主体意识的张扬以及康德的无功利的美的追求的声音,后一个世界则在为钱包轻重而发愁,为一个又一个的债务而心焦,为尽家庭的责任而恪守着虚伪的宗教信仰、僵化的传统法规习俗和装模做样的道德规范;前一个世界在多元的维度走向自由和光明,奔向理想和真理,为高尚的事业而勇往直前, 

后一个世界在伦理的一维世界里将实用与功利视为置上;前者追求审美的人生、存在的意义,质疑从定婚的林德走向为生儿育女而操劳的斯屈劳曼的生活,后者则重复着单调的生活.即使是神职人员也不过是世俗的工具而已;前者的疑问对后者的禁饲、封闭与无知进行了解构。结局确是颠倒的喜剧。反讽的高潮出现在最后一幕。像童话“皇帝的新衣”中道破真言的孩子似的,反讽者成了受嘲弄的对象,而嘲弄者却佯装不知自己被蒙骗的无知。语境对个体自由、灵魂、和真理等陈述形成极大的歪曲,达到了总体反讽的效果。

易b生的反讽视角还表现在去中心的消解特征。在消解了中心的架构之后,个体才有自由表现的可能性。在剧中,这主要表现在“情人乐园里的蛇”、“救世主的公鸡”和“第十三个孩子”等具有反叛象征内涵的意象上。在《圣经》的创世纪篇中,撒旦以蛇的形象进入上帝的伊甸园,引诱夏娃和亚当吃了智慧树的果实,从而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开始了二元对立的生活,而撤旦则达到了反抗上帝绝对权威的目的,解放了张扬个体的反抗精神。在剧中,福克被批发商古尔德施塔德称作“情人乐园里的蛇”,暗示着福克歌颂自由的、不受婚姻约束的审美人生的追求对建立在伦理道德规范之上的家庭结构构成消解的威力。而“救世主的公鸡”和“第f‘≥个孩子”则是针对基督教的反讽意象,表达了易h生的“人的精神的反叛”。易h生的创作关注的是个体的自由,他以反讽视角进行消解的自然就是包裹在自我身上的种种结构,与尼采的强力意志摆脱单一的上帝和神的束缚无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个体的自由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的信仰从绝对转为相对,个体可以自由驰骋,凭自身的力量去寻找完整的自我意识。然而,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决不像圣经里的上帝那样绝对与崇高,它总是处于不确定的建构与解构之中,不断地面对灵与肉的两难选择,如福克所说:“面对选择,

?28?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左右为难,我在想,——肉体在这一边,精神在那一边,我先到哪一边去,才显得更聪明些?”

(易h生287)亦如定婚前的林德和斯迪佛与定婚后的他们判若两人一样,世俗、实用与功利消磨掉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容身之地。物欲的膨胀挤压着精神世界。诗与美不自觉地蒙上了功利的灰垢,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对灵的追求与选择越来越与荒谬的生存格格不入,所以否定性的反讽就起到了连接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的作用。同时,也在疏离、模棱两可和含混的语境中浮现个体的自由。克尔凯郭尔在《反讽的概念》中说:“反讽是无限的绝对否定性,它是通过无所不是的更高的东西来否定的……反讽是主体性的一种决定性。有了反讽则主体是否定性的自由”(转引自李钧95)。当面对选择无可奈何时,反讽便让主体获得了超然的自由。

另外,易h生的反讽视角折射出不确定的阐释空间。这种不确定性发自反讽的佯装不知的特点。在希腊戏尉中,反讽是~个戏剧角色,即佯装无知者。他在博学的人或自以为高明的人面前讲一些听起来很愚蠢但最终证明他是对的话,令对手不得不佩服。苏格拉底把反讽当作嘲弄自以为是者的工具,使对手处于自相矛盾的可笑处境。《爱情的喜剧》中的佯装无知者是双重的。一方面,林德与安娜、斯迪佛与杰伊,牧师斯屈劳曼夫妇、哈尔姆太太以及批发商古尔德施塔德这些庸人们佯装不知道他们所过的结婚、生子、赚钱、养家的机械、单调、不断重复的生活是福克讽刺、挖苦、怀疑的对象。另一方面.福克又佯装不知诗与诗人在世俗的眼里是与懒惰、不务正业连在一起,仍勇敢地站在众人的对立面,执着地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全新的、可感可知的生活。这种审美的理想与生活的现实总是存在着一段距离,二者的关系处在模棱两可的不确定的摇摆之中。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许多人,虽现身于实在世界中,却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他不属于现实,可他正与他相干着呢。 

他总是倥偬其中,但,即便彻底的投入它时,他也已离他远了”(转引自李钧71)。在剧的结尾.福克将去那里,能否实现他的审美人生呢?从这个反讽视角望去,作者给读者或观众留下了更大的不确定的阐释空间。他能否超越克尔凯郫尔论述的“结婚,你会后悔;不结,你也会后悔的;结了与不结,你两样都会后悔”(转引自李钧68)的审美人生阶段面对的矛盾的两难选择呢?福克高歌着离去让人感到“只不过反讽者以目益增多的狂喜和赞扬来抬高他的身价,这也是正确的做法,尽管反讽者也知道这种热情是世界上愚不可及的蠢物”

(Kierkegaard,OntheConceptofIrony266)。

总之,《爱情的喜剧》中反讽的矛盾性、多元性、消解性和不确定性反映了易h生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状态超然、动态的思考和关怀。在剧中,我们可以读到、看到或感受到剧作家对爱情与婚姻、人生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灵魂与肉体、崇高与世俗二元对立矛盾的前瞻性的透视。易h生说,“要对社会有益,最好的办法是发挥自己的本质”(刘明厚60)。反讽是他思考过程中解决矛盾的策略或工具。是他深刻的思想与审美追求的中介。他的问题借反讽而发,同时反讽也如镜子般的反射着对他的戏剧所做的不同层面的、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的阐释。

引用作品[WorksCiledl

Block,HaskeHM.andHermanS.SalingerCreativeVision.NewYork

哈罗德?克勒曼:《戏剧大师易h生》。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I981年。

?29?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Clerman?Harold-IbsentheDramatistChangsha:HunanPeople’s

House,1981.]

Publlshing

高中甫编:《易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GaoZhongfu,ed.Col&ction0,reviewsonIbsenBeiiir。g;ForeignLanguages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82.]

易h生:《爱情的喜剧》,《易h生文集》,第2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Ibsen.Henrik.Love’sCome出.CompleteWorksoflbsenV01.2Trans.PanJiaxun.Beijing:People’sLileralurePress,1995.]

索伦?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i998年。

fKierkegaard,Soren.Either,_OrCbengdu:SiehuanPeople’sPublishingHouse一1998.]

….0,ftheConceptofIronynaithConstantReferencetoSocrates.London:Collins,1966.

李钧:《存在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ILlJun.LiteraryTheoryofExistentialism.Jinan:ShandongEducationPress,1999.]

刘明厚:“易b生;现代戏剧之父的预言”,王宁,《易h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50一63。

[LiuMinghou.”Ibsen:TheProphesyfromtheFatherofModernDrama.”WangNing,IbsenandModernity:westandChina50一63]

格-卢卡契:“易h生创作一种资本主义喜剧的尝试”,高中甫194—227。

[Lukaes.G.”Ibsen’sAttempttoCreateaFormofCapitalistTragedy.“GaoZhongfu194—227.]

弗胡茨t梅林:“亨利克?易卜生”,高中甫107—117。

!Mehring,Franz.“HenriekIbsen.”GaoZhongfu107—117.]

D?c?水克:《论反讽》,周发样译。北京:昆仑出板社,1992年。

[Muecke,D.COnIrony.Trans.ZhouFaxiang.Beijing:KunlunPress,1992.』

普列汉诺夫:“亨利克?易b生”,高中甫144—185。

 

[-Puliahanuf.”HenrickIbsen.”GaoZhongfu】44—185.]

王宁编:《易h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WangNing,ed.IbsenandModernity:WestandChinaTianjin:BaihuaLiteratureandArtPublishingHouse,1982.]

…一:“易h生研究的后现代视角:对‘世纪末’的新阐释”.王宁.《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38--49。

[…”ANewInterpretationof‘TheEndoftheCentury’{ViewedfromPostModernPerspectiveonIbsenStudies.”WangNing,IbsenandModernity:WestandChina38—49J

王先孺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WangXianpeiandWangYouping.DictionaryofLiteraryCriticismTerminology.Shanghai:ShanghaiLheratureandArtPublishingHouse,1996]

责任编辑:杜娟

-30-

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

作者:宋丽丽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外语系

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英文刊名: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2003(2)

参考文献(15条)

1.Block Haskell M.Herman S Salinger Creative Vision 1960

2.哈罗德·克勒曼戏剧大师易卜生 1981

3.高中甫易卜生评论集 1982

4.易卜生爱情的喜剧 1995

5.索伦·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 1998

6.On the Concept of Irony with Constant Reference to Socrates 1966

7.李钧存在主义文论 1999

8.刘明厚"易卜生:现代戏剧之父的预言"

9.格·卢卡契易卜生创作一种资本主义喜剧的尝试,高中甫194—227

10.弗朗茨·梅林“亨利克·易卜生”,高中甫107—117

11.D·C·米克.周发祥论反讽 1992

12.普列汉诺夫“亨利克·易卜生”,高中甫144—185

13.王宁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 2001

14.易卜生研究的后现代视角:对'世纪末'的新阐释

15.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 199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72366231.html,/Periodical_wgwxyj200302004.aspx

易卜生《玩偶之家》对中国的影响

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近代欧洲的戏剧大师”,首先因为他是一个戏剧艺术的革新者。他将戏剧当做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镜子,把舞台当做讨论当代政治问题的论坛。《玩偶之家》便是他有关妇女问题的一部杰作。剧中描写了海乐茂夫妇的家庭关系由和睦转为决裂的故事,通过娜拉逐渐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宗教、爱情、婚姻等的虚伪和不合理。此剧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了易卜生戏剧的特点: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结构严密,情节集中,语言精炼。 娜拉和海尔茂8年的“恩爱”生活在一纸票据面前竟然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不由令人想起一位作家的慨叹:你怎么夸张了夸张不过生活,你怎么想像民想像不过现实!复杂的生活矛盾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一切却在情节的发展中让读者看了个明白。剧情被巧妙安排在圣诞节前后3天之内,突出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与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作者以柯洛克斯泰被海尔茂辞退,利用借据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一事为主线,引出了多种矛盾的错展开;娜拉也在这短短3日内,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在痛苦中自我觉醒,取得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由作家使用的“回溯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娜拉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如她自己所说,是父亲的“泥娃娃女儿”,是丈夫的“泥娃娃老婆”。但她热爱生活,热爱家人,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已。 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形象,在外人眼中,他无疑是一个“正人君子”“模范丈夫”;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的展开,他的面具被层层剥离,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在社会上他是一个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的维护者,他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和地位,他不得爱,亦不知被爱,妻子只是他的一件私有财产。听听他所说的话吧:他将娜拉倾吐的痛苦心声斥为“花言巧语”、“装腔作势”;将她的牺牲评价为“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前途也让你断送了”;称爱他的妻子为“伪君子”、“犯罪的人”;当风平浪静后,他第一个反应即为“我没事了”;尔后“安慰”妻子说“你的事都由我做主,都由我指点”,“你只要一心一意依赖我”;当娜拉作出离开“玩偶之家”的抉择,他竟说出“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的话,并为自己作出辩护“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可以说,正是这些像刀子般的话使娜拉快速成长起来,激发了她在叛逆性。她控诉“我不了解你”,“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现在我不爱你了”,一个坚强独立的新的娜拉站了起来。娜拉在“麻烦”解决掉之后毅然决定出走,给人们的警示和启发更为深远,这种结局的安排突出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 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 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 1.童少年时期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 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

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 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著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1910年8月,鲁迅回故乡改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学及生理学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光复,鲁迅被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离绍前往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同年5月5日,鲁迅随部迁往北京,先后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和佥事等职。

文学的创作过程

文学的创作过程 一、创作的必要条件 (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素材和广博的生活知识 1.有多样的生活兴趣,广泛地了解生活。 2.对所写的生活内容?烂熟于心?。 3.在开阔生活视野的同时,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做深入的体察。 4.依靠直接经验的同时,还要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做到知识广博。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艺术观 1.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也叫宇宙观。世界观影响着作家基本的创作原则和创作道路。 2.审美观和艺术观是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价值和使命的基本看法,它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个性、艺术趣味和创作质量。 (三)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熟练的艺术技巧 1.艺术修养是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需的艺术气质、素养与才能。 获得艺术修养的途径:⑴开发自己的艺术禀赋。 ⑵汲取前人艺术杰作中的艺术营养来构建自己特殊的智能结构。 2.艺术技巧是熟练地运用创作手法与技术去创造活的形象,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 作家要掌握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独有的艺术表现技巧。因为艺术技巧是: ⑴使生活变成艺术的必要途径。 ⑵使艺术形象具有深厚意蕴的必要手段。 ⑶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条件。 丰厚的生活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和熟练的创作技巧,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条件。生活经验是创作的基础,世界观是创作的灵魂,艺术技巧是创作的手段,三者相辅相成。 二、创作过程 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即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理论上三者有先后次序,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错的。 (一)艺术积累(材料储备)阶段 艺术积累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和心灵去把握生活素材的实践活动。 陆文夫说:?不写小说的人观察生活,较多的着眼于事,人是作为事的参与者而存在的。小说作者较多的着眼于人,事是作为人的一种连续性表现而存在的。? 艺术积累应该把?人?当作第一目标。 作家进行艺术积累和情感酝酿的基本途径,是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感受与体验。 1.观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看和审查创作对象。 ⑴观察要有广度。⑵观察要有深度。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记忆:把观察得来的信息、素材储存在头脑中。 ⑴艺术积累中的记忆,是经过作家筛选的印象。 ⑵记忆在艺术积累中,起酝酿、孕育、发酵的重要作用。 ⑶艺术积累中的记忆,不仅是外部材料的累积,更重要的是主体自身在观察中获得的情绪心境的聚积。《契诃夫手记》 3.感受:作家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承受外物的刺激,从而产生属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感觉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玩偶之家》教案 【教材分析】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了解,引导同学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 2.同学能感受分析《玩偶之家》中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 【教学过程】(鉴赏过程) 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 1.PPT出示课题。 2.简单了解作者易卜生生平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故事矛盾冲突的导火线。(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由什么事件直接引发的?) 二、初读作品,理解内容 1.女主人公—娜拉 (1)娜拉性格分析,并阐述娜拉不断觉醒的过程: (2)理解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 男主人公—海尔茂 海尔茂性格分析,了解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的形象。 林丹太太 (1)林丹太太性格分析,了解林丹太太也是一个资产阶级新女性的代表; (2)从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爱情悲剧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爱情受金钱支配的现

北欧与中国文化差异

北欧与中国文化差异 北欧福利国家模式,不仅没有失败,反而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巅峰,不仅创造了最好的经济发展,也建成了世界上最自由的社会。近年来中国越来越注重民生福利,我觉得可以向北欧国家成功的福利国家模式寻求经验。由于北欧与中国的地理的不同与历史条件的不同,造成了社会习俗,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北欧地区,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5个国家以及法罗群岛,主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北欧文化在欧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古代北欧有着自己神秘色彩的异教文化,如埃塔和萨迦,还有著名的北欧神话传说;另一方面,它又深受西欧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这种冲撞对北欧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造就了诸如安徒生、易卜生、西贝柳斯、伯格曼等这样的世界级的大师。 一、完善的监督体系,廉政之本 北欧国家有着完善的监督体系,造就了廉政,形成了积极的廉政文化北欧国家的社会廉政为整个国际社会所认同。究其原因,除了有优厚的福利侍遇和完备的制度及监督体系外,更因为其具有积极健康的廉政文化。 “崇廉忌贪”在北欧国家廉政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北欧国家通过长期的廉政教育,营造了一个全社会都崇尚廉政而痛恨贪婪的浓厚氛围,民众痛恨受贿、侵吞社会财富、结党营私等行为甚于盗窃、抢劫,认为其卑鄙肮脏之极,这种行为甚至会遭到当面唾骂和侮辱,真可谓千夫所指,毫无存在空间2002年5月,芬兰《晚报》披露,文化部长苏维·林登利用职务之便批准为其拥有股份的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了l7万欧元的政府赞助,因此其遭到民众唾骂并被迫辞去职务。 在北欧国家,官员“为民”、“务实”已蔚然成风,追求工作绩效是第一要务,在他们看来,晋升的唯一渠道是“干”而绝不是“跑”。 北欧的廉政文化丰富多彩,远不止这些,却都那么名副其实。他们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排解民忧,与民同乐。品味北欧廉政文化,让我明白,不论在哪个位子上,手中的权都是人民给的,都应该是人民的公仆。如此思想,就不会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更不会重蹈“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的覆辙,就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福利与保障制度一高利贷,高福利 由于自己环境。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国家在当代经济,社会、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表现出相当强的一面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其中,斯堪的纳维亚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以“高利贷,高福利”而著称于世,在西方国家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他们以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为基本原则这个核心。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芬兰等北欧国家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套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教育资助、免费医疗、失业救济、老人照料、养老金支付、残疾人救助、单亲父母津贴、家庭和儿童保护等方方面面,十分细致周到,可以说在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下,居民从“摇篮”到“坟墓”都会得到国家的关照,都由政府给予基本的保障。芬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建立起高水平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

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在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曾不断地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问题.从先秦开始,人们就逐渐注意到文学托物言志反映生活的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的文章,其中心内容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陆机根据文学的实践经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难处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而提出了文学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对“物、”“情”、“文”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比较细致地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奠定了研究文学创作的基础.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把创作论列为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神思》中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神与物游”的思维特点;在《情采》篇中阐明了“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在《物色》篇中提出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概括理论,同时还涉及文学创作的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地开拓了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此后,出现了浩如烟海的文论、诗话、评点等,其中不乏有关文学创作的甘苦之谈和真知灼见,如清代叶燮在《原诗》中把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概括为理、事、情,把作者的主观条件归纳为才、识、胆、力,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明代李贽、清代金人瑞、李渔等研究了小说、戏剧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主张主观和客观统一,崇尚物我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的生产的共同规律,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文学创作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既要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又要表现主体的审美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融和结合,无疑地要受“美的规律”的直接制约.许多杰出作家的经验表明,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倾注他们的感情和理想.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他在《俄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又说,《阿Q正传》反映的正是“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总结自己的创作道路时指出:“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五十多年中我也有放弃探索的时候;停止探索我就写不出作品.……我的每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作家的这种探索和追求,正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审美性质. 文学创作需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如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它因时因事而异,变化无穷,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应当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他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作家首先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文学描写的中心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人、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们的各种命运,设身处地地体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色彩和节奏,从生活中获得只有作家个人才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特征和行为.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深入思考,透过生活现象探求生活真谛,逐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生活中,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各种人和各种社会现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前提.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为此,必须经过艺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正如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渐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选取题材.作家所写的应当是他受了感动而又认为有意义的审美对象,接着而来的,是酝酿主题.文学创作要取得成功,不仅要题材选择得恰当,而且尤需从中发掘出它的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别人没有觉察到的事物之间的某种本质联系,获得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主题应该是从丰富的生活感受中反复思索和探求而酝酿成熟的结晶,它来自生活的深处,是和生动的表象有血有肉地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构思由此继续深化,使生活表象和作家的审美意识融合起来,逐渐形成意象,最后才能化为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还有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既要力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又要寻找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高尔基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论散文》)语言具有描绘形象、唤起读者形象联想的功能,是因为语词所表现的概念是同有关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应当掌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和技巧.从所反映的生活出发,去寻求最恰当的语言.老舍在《语言与生活》中说过:“语言脱离了生活就是死的.语言是生命与生活的声音.”作家有深厚的生活底子,对所写的人物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驾驭语言.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其特点,人们把作家形象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过程称为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别林斯基在《智慧的痛苦》中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他在《艺术的观念》中又指出:“艺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选择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提出阶段: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响应阶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 扩大阶段: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2、文学研究会 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成立 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刊物:《小说月报》 3、创造社 时间:1921年7月地点:日本东京 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 4、湖畔诗社 时间:1922年3月地点:成立于杭州 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 主张:专心致志作情诗 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6、《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7、20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A、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 B、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山雨》 C、许杰:《惨雾》《赌徒吉顺》 D、鲁彦:《菊英德出嫁》黄金》 E、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 F、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亩》 G、张资平:《梅岭之春》《冲积化石》《飞絮》(转折) H、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饭》《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 I、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 J、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繁星》《春水》 K、郁达夫:《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 8、20年代新诗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胡适:《尝试集》它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教我如何不想他》《扬鞭集》 沈尹默:《三弦》被胡适称为"从见解意境上和音节上看来",一首最完整的诗。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设想 一、易卜生是西方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对他做一些全面的介绍还是必要的。在介绍易卜生时,应该突出以下三点:第一,他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戏剧思潮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他拉近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首创了“社会问题剧”,显示了戏剧对生活的干预作用;第三,他在现代戏剧的革新上有重要的贡献。 二、《玩偶之家》选段的赏析是本单元的重点。《玩偶之家》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因此,不能不讲它的社会意义。可以考虑突出两点:第一,娜拉对于男权社会的叛逆。在《玩偶之家》以前,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的男子结合;《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第二,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 三、本单元艺术技巧的学习着重领会“事件”在戏剧中的作用。也是希望通过这个侧面认识戏剧区别于小说、散文、诗歌的重要特征。 赏析举隅 一、关于《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读。 这部戏从首演到现在,所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在于,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妇女的权利问题,即它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奴隶”状态的质疑。关于这个问题,所选资料中胡适的文章有很好的说明,可以参考。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不公正。易卜生提出的问题却超越了这三条,他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在人们司空见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易卜生:《玩偶之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易卜生:《玩偶 之家》 内容梗概 娜拉是个性情活泼、思想单纯的年轻女人,结婚八年来衣食无忧,生活在丈夫的宠爱和三个孩子之间,感到十分幸福。这些天她尤其快活,丈夫海尔茂刚刚升任银行经理,他们要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圣诞节。 但是娜拉也有自己的烦恼。几年前,海尔茂身患重病,必须去南方疗养,可是却没有钱。万般无奈之下,娜拉瞒着丈夫,假冒父亲的签字,通过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款子。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她还在偷偷地省吃俭用积钱还债。现在海尔茂当上银行经理,娜拉暗暗松了口气,把债还清的日子不远了。 不料这天柯洛克斯泰突然找上门来,以借债一事要挟娜拉。原来他被海尔茂解雇了。他要娜拉向海尔茂求情,否则就将伪造签字的事公布于众。娜拉闻言顿感惊慌失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友林丹太太,后者建议她向丈夫坦言相告。娜拉深感为难,她不想让丈夫知道这件不光彩的事,她更害怕丈夫会因此而断送前途和社会地位。海尔茂总是对她说,他爱她,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么他一定会把整件事的责任都拉到自己身上。娜拉不愿看到这一切发生,她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丈夫的名誉。

柯洛克斯泰没能达到目的,就把娜拉的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海尔茂读信后大发雷霆, 一反平日的温柔体贴,大骂娜拉是个坏东西。他得知娜拉想一死了之,非但不安慰,反说她是骗人,死了也洗不清罪过,还扬言要剥夺她抚养孩子的权利。娜拉惊呆了。 就在此时,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信中附有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款单据,并向娜拉致歉。原来柯洛克斯泰受到林丹太太的感化,改变了主意。危险解除了,海尔茂的前程和名誉保住了,他顿时又变得温存起来,口口声声唤娜拉我的小鸟儿,可是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的真实嘴脸,不再相信那一套虚情假意。她感到好像跟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彼此都不了解。娜拉看清了自己所谓的幸福家庭的实质,毅然离家出走。在她身后传来响亮的关门声。 研究综述 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剧作,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影响。早在清末民初,他的作品就由著名翻译家林纾介绍入中国,在当时的文化界激起了极大的反响。1907年,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提到易卜生,对其愤世俗之昏迷,悲真理之匿耀推崇不已,同年又写《文化偏至论》称易卜生之所描写则以更革为生命,多力善斗,即迂万众不摄之强者也,旨在激励

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

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 考 导读:本文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在作者以往的研究之基础上,把中国的易卜生研究置于一个广阔的现代性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语境下来考察,认为易卜生早期在中国的接受虽起到了推进中国的文化现代性的作用,但对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形象的确立却作了误构。而在目前的国际易卜生研究领域,返回艺术家易卜生的呼声则代表了国际前沿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莎士比亚化的美学建构以及赛义德的旅行中的理论的双重启发下,作者首次富有独创性地提出了易卜生化的理论建构,并据此和国际易卜生研究界进行了平等的对话。 关键词:现代性易卜生主义易卜生化世纪末美学转向接受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者,易卜生为20世纪的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艺术家形象早已在西方的语境下得到了肯定。尽管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精英文化及其代表性

产品---文学---越来越受到大众文化的挑战和冲击,但一个使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则是,易卜生仍然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不断地为学者和艺术家们讨论和研究,各种形式的国际性研讨会仍然频繁地在一些东西方国家举行。(1)这一点确实使那些为精英文化和文学的命运而担忧的人们感到欣慰。但是,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的语境下,易卜生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作为一位艺术家而为人们所接受,他的作用和角色曾一度被不恰当地误构为仅仅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和先锋意识的思想家和社会批判者,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由于他所塑造出的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想象所致,如娜拉和海达·高布勒等,因为这些人物给中国的观众和戏剧研究者们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致于他们几乎忘记了一个事实,即易卜生首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位戏剧艺术家,或现代戏剧之父。他对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形成所具有的意义自然应当受到重视,但是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易卜生则不仅对20世纪中国话剧的崛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还影响了一大批锐意创新的中国现代剧作家。这样看来,把一位以戏剧创作为主要成就的艺术家当作思想家来研究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起了误导作用,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当人们更多地讨论尼采、弗洛伊德、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利奥塔等西方思想家时,易卜生在西方思想界所曾经产生过的影响便很少被人提及。尽管他确实对文化现代性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且还给过弗洛伊德一些文学灵感,但与上述那些思想家相比,易卜生的作用不禁相形见绌。因为与上述几位大师相比,易卜生对中国知识分子

易卜生之“易卜生主义”和中国现代话剧之父

易卜生之“易卜生主义”和中国现代话剧之父 ——从易卜生对中国作家的影响看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摘要:戏剧大师易卜生一生创作了25部戏剧,是北欧众多文学家中最重要、最有世界意义的人。他的《玩偶之家》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所塑造的娜拉这一形象更是至今世界最熟知的女权主义和妇女争取解放的代表。尽管,在中国莎士比亚的作品被翻译和搬上舞台的次数最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易卜生对中国文学和戏剧的影响更深远。鲁迅是我国最早对易卜生发表评论的人,胡适、茅盾、郭沫若、曹禺等都有评论。戏剧方面,胡适将他的戏剧褒为“易卜生主义”,洪深、曹禺等都深受其影响。 关键字:易卜生主义文学戏剧影响 正文: 一、易卜生在世界文学的地位 易卜生不仅是挪威的、是欧洲的、也是世界的,超越国宝级而是像莎士比亚一样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北欧文学是边缘文学,在整个北欧众多的文学家中,最重要、具有世界意义的恐怕只有易卜生:举例:1994年的“布罗姆1排行榜”里被列为“西方文化救生筏”的世界级文学人士共有13位,其中有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托尔斯泰、易卜生等。他的个人经历和艺术成长道路同莎士比亚十分类似:从小家道中落,通过在剧院实际工作获得经验,在剧院当编剧。易卜生一直在摸索自己的艺术道路,直到1860年前后才实现了戏剧家的艺术突破。在北欧作家中列入排行榜的只有易卜生,可见易卜生在世界文学的重要地位。易卜生是世界公演最多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剧作在世界公演数目,仅2005年5月就有125 场之多,地域从孟加拉一直到巴西。他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有112次之多。 他的作品按思想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主要写富于爱国激情和个人“精神反叛”思想的浪漫历史剧;70、80年代主要写批判社会丑恶和宣扬个性解放的“社会问题剧”;80年代后主要写带神秘、象征色彩精神的探索剧。每阶段都体现了作者“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恩格斯),但以“社会问题剧”的成就和影响最大。主要剧作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把正直无私的斯多克芒医生当作“人民公敌”的《人民公敌》(1882);把惟利是图、无恶不作的博尼克船主当成“社会支柱”的《社会支柱》(1877);以及揭露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家庭的极端虚伪不公的《群鬼》(1881)和《玩偶之家》(1879)等。代表作《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的“反叛”言论和行动,尽管带有自我中心主义和不知去向何处的盲目性质,但她对社会的激烈批判,却完全称得上是一篇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独立宣言”。 。内容上,体现了一种对真正自我的追求和对现存的习俗、伦理、道德的抨击。在艺术表现风格上,早期富浪漫主义色彩,有着寓意的表现形式,代表性作品有《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布兰德》、《彼尔·英特》又译《彼尔·京特》、《彼尔·金特》等。中期的主线是现实主义,但有自然主义成分,这也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在19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相继完成了他最重要的4部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又译《社会柱石》)、《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群鬼》、《人民公敌》(又译《国民公敌》)。在这几部作品中,易卜生猛烈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一切:国家、宗教、家庭、婚姻、道德、伦理。他痛恨社会的弊端,憎恶人际间的伪善及现存秩序的腐败。1884年完成的《野鸭》是他进入晚期创作的一个标志,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代表性作品还有《罗斯莫庄》、《海上夫人》、《海达·加布勒》、《建筑师》、《小艾尔夫》和《当我们死而复醒时》等。在这

曹禺与易卜生

学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01月/06日/第003版/ 曹禺与易卜生 关于社会问题剧的一点思考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刘平 曹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公认的戏剧大师,首要的一点就在于他对世界戏剧大师及其作品的准确理解与解读。他对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理解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易卜生的误读 五四 时期,在中国新文学界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是易卜生。当时,新文学界曾出现过 易卜生热 。很多作家模仿易卜生的 娜拉 写 社会问题剧 ,从胡适的 终身大事 开始,大约有十几部作品。但是,当时对易卜生却存在着一种 误读 现象。这种 误读 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尤其是与 五四 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 个性解放 、 妇女解放 这样反封建的思想要求分不开的。 比如,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易卜生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实际上他的戏剧创作前后期的风格是有变化的。他早期(1868年以前)写过 培尔 金特 这样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后期作品具有浓重象征主义色彩,而 五四 时期只翻译了易卜生的 娜拉 、 国民之敌 、 群鬼 等几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这就很难对易卜生的创作有全面的了解。 而对易卜生式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人们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片面性。 五四 时期,新文学界一直把 娜拉 的主题理解为宣传妇女解放,很多人都在关注 娜拉走后怎样 这样的问题。而易卜生创作这个剧本的主旨却并非如此,他所关注的是 人 ,是人性的觉醒,是 人 的尊严能否得到尊重的问题。 玩偶之家 演出后,有人认为易卜生这个戏是宣传 妇女解放 ,为 女权运动 做出了贡献,而易卜生却说: 我不是女权同盟的会员。我的戏剧,没有一部是有意识地要去宣扬我的主张而写的。我主要是一位诗人,而更少是社会上一般人所认为的社会哲学家。你们说我为女权运动做了贡献,我对你们的祝贺表示谢谢,但我只能辞退你们给我的荣誉。实际上,我连什么是女权运动也不十分了解,我把它更广泛地看作是 人 的问题 我的工作是 描写人 。 中国的艺术家过于注重 问题 在剧中的重要性,常常是根据我国当时思想运动的需要去评价易卜生,以至对易卜生的 社会问题剧做出了简单化的理解。鲁迅在 娜拉走后怎样 一文中说: 娜拉走后怎样? 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郭沫若在 娜拉的答案 中认为,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就是中国不折不扣的 娜拉 。如果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鲁迅和郭沫若的认识是不错的,但这样的观点显然与易卜生的创作初衷存在距离。由于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使得 五四 时期的文学家们对 社会问题剧 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偏离了 易卜生式 的现实主义传统,而以简单化的理解把 文艺 纳入到为 思想政治 服务的轨道。 写 雷雨 是写一首诗 在中国,在创作思想上与易卜生相通、并在创作中得到易卜生创作真髓的是曹禺。 五四 时期创作的 社会问题剧 数量虽多,但艺术上比较优秀的却不多,真正写得好的是曹禺的 雷雨 (193),还有白薇的三幕剧 打出幽灵塔 (1928)。在独幕剧中,比较好的是 获虎之夜 (田汉)、 泼妇 (欧阳予倩)和 一只马蜂 (丁西林)。而另外一些艺术上比较概念化的作品都

浅析五四时期易卜生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效应

视听2019.06| 《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 著名社会剧作品。1918年,《新青年》刊登了胡适翻译的《玩偶之家》第一个中文译本。五四时期,易卜生的作品传 入中国,其作品体现的反对封建礼教, 提倡个性解放、妇女解放、婚姻自主的民主思想与五四时期的需求相吻合。当 时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 试图用西方文化攻破封建思想。于是,这一时期易卜生剧作热潮掀起,《玩偶之家》是当时易卜生剧作中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一、从传播学的角度浅析《玩偶之家》 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一)五四时期的传播环境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中国几千年来流传的都是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 封建礼教的制度一直统治压迫着中国妇女。 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对女性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成为了她们身上的沉重枷锁,使她们翻身不得。 五四时期,中国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环境下, 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妇女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报 酬,她们在家庭的地位也得到相应提高。 同时,西方一些先进思想的传入,使女性认识到平等、 自由的重要性。另外,有识之士要救国救民,提倡新文化的思想, 这些就为《玩偶之家》在中国的传播构成了适宜的传播环境。 《玩偶之家》主人公娜拉的出走迎合了当时五四时期反旧礼教的需要。 无论是《玩偶之家》还是《群鬼》 ,易卜生的作品都对现实主义社会带有极强烈的讽刺意味, 它揭示了现实社会虚伪的道德问题,其作品的现实批判性是振聋发聩的,因此受到了中国一些有识之士的广泛欢迎。五四时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中国文学作品环境变得自由宽松, 这就为易卜生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传播环境。 (二)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玩偶之家》在中国的传播 “使用与满足”研究,体现了新型受众研究理论中“受众本位”和“人文关怀”的人本主义思想。《玩偶之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要想在中国被大量的观众“消费使用”就必须要满足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对受众的满足程度越高,其市场消费使用量也就越大。 1.“娱乐渴求心理” 的满足《玩偶之家》作为一部集小说、 戏剧、电影为一体的文化产品,具有“提供娱乐”的重要作用。在那个精神食粮极 度缺乏的年代,娜拉的叛逆让人们感到新鲜、 好奇,同时,它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和负担, 调动了情绪上与精神上的解放感。 2.“社会文化心理”的满足 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始人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中说:“社会文化心理是经过遗传积淀下来的传统的思维 模式、生活经验、审美心理等原始心理印迹的集合, 在人们的审美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审美客体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审美主体的社会文化心理需求, 就能成功地达成审美活动关系。”《玩偶之家》在中国成功传播的关键就在于 它找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契合点, 实现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在近代,中国妇女的平等意识不断提高, 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逐渐不被她们所接受, 娜拉的出走引起了她们的共鸣。因此,《玩偶之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 (三)从“培养分析”理论看五四运动对《玩偶之家》传播的作用 “培养分析”理论尤其强调媒介在形成“共同意识”中的这种巨大作用。五四时期《新青年》 曾出版“易卜生专号”,同时还刊发了胡适的评论文章《易卜生主义》。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的《新青年》 上,在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中,探寻自我价值的娜拉, 直接被看作是诠释时代精神的最佳人选。五四运动时期对娜拉形象的传播,都注重从她追求女权的角度来写,在报道人们追求平等事实的同 时还给人们提供了来自小说、 戏剧的娱乐。另外,《新青年》寓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于文本之中, 通过潜移默化地培养阅听人的思想,从而促进其传播。 二、易卜生作品的传播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涌现了一大批易卜生风格的文学作品 在五四时期以及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玩偶之家》所倡导的女权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 受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群体属性的不同, 意味着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社会条件、 社会地位、信念信仰,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心理特点和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异,对传媒的需求,接触和反应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的。文人墨客群体对《玩偶之家》 的理解和看法大都求同存异,还在其影响下创作了许多在当时具有思想解放意义的作品流传于中国国内。当时涌现出的一大批文学作品都深 受《玩偶之家》的影响,如胡适的 《终生大事》、鲁迅的《伤逝》、夏衍的《秋瑾传》、冰心的 《斯人独憔悴》。(二)促进中国民众形成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价值观 《玩偶之家》作为一部影响久远的文坛巨作, 对五四时期的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 离不开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这是作品融入大众传播的关键一 浅析五四时期易卜生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效应 阴何卓颖 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思想大解放的时期,《玩偶之家》作为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在五四时期走进中国,它的传播对中国女性的思想启蒙和妇女运动以及中国的社会政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玩偶之家》及其主 人公娜拉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本文以《玩偶之家》为主要研究对象,浅析五四时期易卜生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效应, 以此探究五四时期易卜生作品在中国掀起热潮的原因。 关键词:外国文学;《玩偶之家》;传播效应;易卜 生新闻与传播 205

【赏析】易卜生《玩偶之家》 文学考研

易卜生:《玩偶之家》 内容梗概 娜拉是个性情活泼、思想单纯的年轻女人,结婚八年来衣食无忧,生活在丈夫的宠爱和三个孩子之间,感到十分幸福。这些天她尤其快活,丈夫海尔茂刚刚升任银行经理,他们要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圣诞节。 但是娜拉也有自己的烦恼。几年前,海尔茂身患重病,必须去南方疗养,可是却没有钱。万般无奈之下,娜拉瞒着丈夫,假冒父亲的签字,通过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款子。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她还在偷偷地省吃俭用积钱还债。现在海尔茂当上银行经理,娜拉暗暗松了口气,把债还清的日子不远了。 不料这天柯洛克斯泰突然找上门来,以借债一事要挟娜拉。原来他被海尔茂解雇了。他要娜拉向海尔茂求情,否则就将伪造签字的事公布于众。娜拉闻言顿感惊慌失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友林丹太太,后者建议她向丈夫坦言相告。娜拉深感为难,她不想让丈夫知道这件不光彩的事,她更害怕丈夫会因此而断送前途和社会地位。海尔茂总是对她说,他爱她,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么他一定会把整件事的责任都拉到自己身上。娜拉不愿看到这一切发生,她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丈夫的名誉。 柯洛克斯泰没能达到目的,就把娜拉的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海尔茂读信后大发雷霆, 一反平日的温柔体贴,大骂娜拉是个“坏东西”。他得知娜拉想一死了之,非但不安慰,反说她是骗人,死了也洗不清罪过,还扬言要剥夺她抚养孩子的权利。娜拉惊呆了。 就在此时,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信中附有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款单据,并向娜拉致歉。原来柯洛克斯泰受到林丹太太的感化,改变了主意。危险解除了,海尔茂的前程和名誉保住了,他顿时又变得温存起来,口口声声唤娜拉“我的小鸟儿”,可是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的真实嘴脸,不再相信那一套虚情假意。她感到好像跟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彼此都不了解。娜拉看清了自己所谓的幸福家庭的实质,毅然离家出走。在她身后传来响亮的关门声。 研究综述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戏剧(一))【圣才出品】

第8章戏剧(一) 8.1 复习笔记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1.话剧是舶来品 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经由西方侨民传入中国。1866年上海西人业余剧团建立了第一个正规剧院——上海兰心剧院,每年公演数次。之后上海又建立了“东京席”小剧场,专供一些日本新派剧剧团来华旅行演出。 2.春柳社 (1)概况 春柳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也是重要的文艺研究团体。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建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1907年2月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改编并演出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引起了东京戏剧界的轰动。1912年初,陆镜若在上海发起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保持春柳社的宗旨作风,可算是“后期春柳”。春柳社注重演出的布景、道具、服饰、化装、表演的“写实性”,并着重翻译改编外国的剧作,以建立新的演出方式。 (2)评价 春柳社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的开端。由于春柳社及以后的剧团的努力,文明新戏从国外演到国内,

从而具有了全国性的影响。 3.进化团 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的“进化团”,是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并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他们以宣传革命、攻击封建统治为首要职责,把戏剧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并由此而产生了戏剧表演上的一些特色:一是追求现场的宣传、鼓动效果;二是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 4.文明戏的衰落 1914年,以中国第一个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与“商业性”为主要特色,成立了许多职业剧团,并进行联合公演,获得了很高的赢利。如此,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戏剧的教化功能淡化,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在欣赏趣味上自觉地向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靠拢。文明新戏终因迁就小市民的封建落后意识与恶俗趣味,以及艺术上的粗制滥造、某些演员的堕落,而失去了观众。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1.“五四”时期的“旧剧评议” 《新青年》在1917、1918年间曾展开过“旧剧评议”,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对传统旧戏所包含的儒教与道教思想及封建性内容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所要建立起来的新的戏剧观,一是“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现实主义的戏剧,要求戏剧“在当今社会里”取材,如实地揭示现实本来面目。 2.译介外国戏剧理论与作品的热潮 由《新青年》“易卜生专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从一开始即形成了现代话剧的多元创造的局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