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1.先进性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技术,满足目前以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对系统的需求。从而达到既满足现阶段工作对系统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推动计算机应用向更高级阶段发展,又能够在今后数年内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从而保护投资的有效性。

2.开放性

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共享,因此在系统建设中采用的各项软、硬件技术和产品必须符合开放性原则,符合当前国际标准或者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3.可靠性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衡量软件可靠性的方法包括正确执行操作所占的比例,在发现新缺陷之前系统运行的时间长度和缺陷出现的密度。根据如果发生故障对系统有多大的影响和对于最大的可靠性的费用是否合理,来定量的确定可靠性需求。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承受着大批量的关键性数据的流转、交换和存储,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提倡规范化程序设计,预防可靠性祸害。数据和系统的可靠性对一个应用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把这一原则作为极为重要因素考虑。

4.安全性

信息安全是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的能力,既属于技术问题又属于管理问题。主要涉及防止非法访问系统功能,这些访问包括查询、导出、导入、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防止数据丢失,防止病毒入侵和防止私人数据进入系统。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所处理、传送和管理的信息,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和系统的秘密或敏感信息,此类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任何环节如果出现漏洞,其损失将是巨大的。数据和访问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完全保护起来。用明确的术语陈述完整性的需求,如身份验

证、用户特权级别、访问约束或者需要保护的精确数据。

一般的,如果黑客为非法入侵花费的代价高于得到的好处,那么认为这样的系统是安全的。

5.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能保证7*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由几个方面因素组成:应用服务器、流程服务器、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稳定是指长时间运行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当机的情况,这由几个方面保

证:第一是程序代码质量没有问题,不会出现内存泄漏、内存溢出等。另一方面是

指应用的访问连接数不会超过阀值。

●流程服务器的稳定是指流程在长时间运行或大并发量访问时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

服务器当机等故障。

●数据库稳定是指数据对于前端应用的访问能及时响应,不会因为数据量的增长而出

现响应缓慢。

6.健壮性

健壮性是指在异常情况下,当系统或其组成部分遇到非法输入数据、相关软件或硬件组成部分的缺陷或异常的操作情况时,能继续正确运行功能的程度。比如当数据库连接池满时能自动释放无用的连接,比如当某一个SERVER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SERVER,比如当一个数据库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备用的数据库等。

有两层含义: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健壮的软件可以从发生问题的环境中完好的恢复并且可容忍用户的错误。

7.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反映软件适应“变化”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需求变更,设计变化,算法改进,新技术引进,程序变化等,所以可扩展性需要多加考虑。网络投诉支撑系统采用增量开发模式,不断推出新版本,可扩展性尤为重要。

8.互操作性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现存应用系统和未来规划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建立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标准就非常重要。建立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标准,在移动多种信息种类和,繁杂的数据和信息格中建立一个良好的规范来约束,防止在内部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时候就会由于格式表述的不统一带来巨大的消耗。当规划新业务系统时,按照标准定义信息交换格式,使未来的系统逐渐向标准化演变。

9.可维护性

可维护性表明在软件中纠正一个缺陷或做一次更改的简易程度。取决于理解软件、更改软件和测试软件的简易程度,可维护性与灵活性密切相关。高可维护性对于经理周期性更改的产品或快速开发的产品很重要。可以根据修复一个问题所花的平均时间和修复正确的百分比来衡量可维护性。

10.可移植性

可移植性是度量把一个软件从一种运行环境转移到另一种运行环境中所花费的工作量,指软件不经修改或稍加修改就可以运行于不同软硬件环境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代码的可移植性。

为保证可移植性,软件设计时应将“设备相关程序”与“设备无关程序”分开,将“功能模块”与“用户界面”分开,并采用高级语言编写代码。

11.可重用性

从软件开发长远目标上看,可重用性表明了一个软件组件除了在最初开发系统中使用之外,还可以在其他应用程序中使用的程度。可重用软件必须标准化、资料齐全、不依赖于特定的应用程序和运行环境,并具有一般性。

12.易用性

易用性指用户使用软件的容易程度,易用性要让客户来评价。

13.可测试性

可测试性指测试软件组件或集成产品时查找缺陷的简易程度。如果产品中包含复杂的算法和逻辑,或如果具有负责的功能性的相互关系,那么对于可测试性的设计就很重要。如果经常更改产品,需要经常对产品进行回归测试来判断更改是否破坏了现有的功能性,此时可测试性也很重要。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HM-JS-002-201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性能、尺寸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尺寸、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a.法律、法规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f.外形、外观要求(外观件) g.重要制造过程参数

质量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

质量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 (一)不合格与不合格品 (1)GB/T19000-2000对不合格的定义为:未满足要求。不合格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没有满足要求,所以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其中,凡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购件和协作件对照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被判定为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不符合(未满足)规定要求,统称为不合格品。 (2)在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技术标准的产品。同时,也可能会购进一些有缺陷的原材料、配套件、外购件等。如果这些产品经检验判定为未满足规定的要求,则为不合格品。 (3)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整个产品形成过程中剔除和隔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的及时剔除与隔离,可确保防止误用或误装形成不合格的产品。 (二)不合格分级 1.不合格分级的概念产品及产品形成过程中涉及许许多多质量特性要求,这些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不合格是质量偏离规定要求的表现,而这种偏离因其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不同和偏离规定的程度不同,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也就不同。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就是将产品质量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按其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不同进行分级,列出具体的分级表,据此实施管理。 不合格分级较早在美国使用。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系统在公司范围内对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和不合格的严重性进行了分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采用了这种分级方案。 2.不合格分级的作用 (1)可以明确检验的重点。通过分级明确各种不合格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严重程度,就可使检验工作把握重点,也便于检验人员在检验活动中能更好地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和提高检验效率。 (2)有利于选择更好的验收抽样方案。在使用抽样标准时,对于可接受质量水平AQL值的确定以及不合格批的判定和处理,都可根据不合格严重性的不同级别做出不同的选择。 (3)便于综合评价产品质量。通过不合格分级,可以对产品多个质量特性的不合格进行总体评价。例如,将产品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统计,以最低一级不合格为基数,其余各级按严重程度加权计算,相对比较。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某个作业组织、作业人员或某一产品(包括零、部件)所产生的实际不合格,用同一基数进行加权综合比较,使评价工作更加科学、细致,有利于评价相对质量水平,亦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评定依据。 (4)对不合格进行分级并实施管理,对发挥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检验职能的有效性都有重要作用。如在质量审核时,针对具体产品的使用要求和顾客反馈信息中的不合格项目对产品不合格进行分级,就可以客观评价产品质量水平,有利于提高审核的有效性。 (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

软件质量属性

(1)正确性 正确性是指软件按照需求正确执行任务的能力。“正确性”的语义涵盖了“精确性”。 正确性无疑是第一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 技术评审和测试的第一关都是检查工作成果的正确性。 (2)健壮性 健壮性是指在异常情况下,软件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 正确性描述软件在需求范围之内的行为,而健壮性描述软件在需求范围之外的行为。 开发者往往把异常情况错当成正常情况而不作处理,结果降低了健壮性。 健壮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容错能力,二是恢复能力。 从语义上理解,恢复不及容错那么健壮。 Unix容错能力很强,可惜不好用。 Windows容错能力较差,但是恢复能力很好,而且很好用。占了90% 的操作系统市场。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平时软件运行得好好的,说不准哪一天就不正常了,如(千年等一回的“千年虫”问题)等。 软件可靠性分析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时隐时现的错误一般都属于可靠性问题,纠错的代价很高。例如当维护人员十万火急地赶到现场时,错误消失了;等维护人员回家后,错误又出现了。… 软件可靠性问题主要是在编程时候埋下的祸害(很难测试出来),应当提倡规范化程序设计,预防可靠性祸害。 (4)性能 性能通常是指软件的“时间-空间”效率,而不仅是指软件的运行速度。 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吃的少。 性能优化的关键工作是找出限制性能的“瓶颈”,不要在无关痛痒的地方瞎忙乎。 性能优化就好像从海绵里挤水一样,你不挤,水就不出来,你越挤海绵越干。 (5)易用性 易用性是指用户使用软件的容易程度 导致软件易用性差的根本原因: 理工科大学教育存在缺陷 开发人员犯了“错位”的毛病 软件的易用性要让用户来评价。 (6)清晰性 清晰意味者所有的工作成果易读、易理解,可以提高团队开发效率,降低维护代价。 开发人员只有在自己思路清晰的时候才可能写出让别人易读、易理解的程序和文档。 可理解的东西通常是简洁的。 (7)安全性

软件质量特性

软件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1)功能性:与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包括适宜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安全性。 适宜性:规定任务提供一组功能的能力及这组功能的适宜程度。 准确性:系统满足规格说明和用户目标的程度,即在预定环境下能正确地完成预定功能的程度。 互用性:同其它指定系统协同工作能力。 依从性:软件服从有关标准、约定、法规及类似规定的程度。 安全性:避免对程序或数据的非授权故意或意外访问的能力。 (2)可靠性:与软件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维持其性能水平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包括成熟性、容错性、可恢复性。 成熟性:由软件故障引起失效的频度。 容错性:在软件错误或违反指定接口情况下维持指定性能水平的能力。可恢复性:在故障发生后重新建立其性能水平、恢复直接受影响数据的能力,以及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时间与工作量。 (3)可用性:与使用的难易程度及规定或隐含用户对使用方式所做的评价有关的软件属性。包括可理解性、易学性、可操作性。 可理解性:用户理解该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 易学性:用户学习使用该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 可操作性:用户操作该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 (4)效率:与在规定条件下软件的性能水平与所用资源量之间的关

系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时间特性、资源特性。 时间特性:响应和处理时间及软件执行其功能是的吞吐量。 资源特性:软件执行其功能时,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使用资源的持续时间。(5)可维护性:与软件维护的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包括可分析性、可修改性、稳定性、可测试性。 可分析性:诊断缺陷或失效原因、判定待修改程序的难易程度。 可修改性:修改、排错或适应环境变化的难易程度。 稳定性:修改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的风险程度。 可测试性:测试已修改软件的难易程度。 (6)可移植性:与软件可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包括适应性、易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 适应性:软件无需采用特殊处理就能适应不同的规定环境的程度。 易安装性:在指定环境下安装软件的难易程度。 一致性:软件服从于可移植性有关的标准或约定的程度。 可替换性:软件在特定软件环境中用来替代指定的其他软件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

软件产品评价 软件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260—1996 idt ISO/IEC9126:1991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product evaluation-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elines for their use ----------------------------------------------------------- 1.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六个特性,它们以最小的重迭描述了软件质量。这些特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细化和描述软件质性的基线。本际准描述了如何使用质量特性来评价软件质量。 本标准正文不规定子特性和度量以及有关测量(masurement)、评级(rating)和评估(asscssment)的方法。本际准符合GB/T 6583-92的质量定义。 注:在附录A中提供了子特性定义的建议,供参考。 本标准的特性定义和相关的质量评价过程模型适用于对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确 定以及在软件生存期中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评价。 这些特性运用于各种软件,包括固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本标准供获取(acquisition)、开发(development)、使用(use)、支持(support)、维护(maintenancen)或评审(audit)软件的那些人所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83-92质量术语(idt ISO 84O2:1986) 部分:系统开发2O第词汇信息技术1990 :2O-ISO/IEC 2382.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发评估assessment 为了确定一特定的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是验收合格还是发布,把特定的已成文的评估准则应用到该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上去的活动。 3.2特征features 特征是一软件产品的可识别的性质,该性质与质量特性相关。

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细则(3)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1)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2)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3)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FR-QC-21-A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详见《D/TLD管理控制程序》。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功能、配合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法律、法规要求

QJSZS J0204-2011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J Q/JSZS 江苏宗申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SZS J0204—2011 代替 Q/ ZSSJ 02.02-2010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2011-09-26发布2011-09-26实施

前言 Q/JSZS J0204-2011《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是对Q/ZSSJ 0204-2010《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修订和代替。 ——修订了标准的名称; ——修订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新增了有关术语和定义内容; ——新增了电动车产品零部件的重要度分级内容; ——新增了图样、技术文件尺寸重要度分级内容; 本标准由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提出。 本标准由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詹玉喜、吴宝根、赵荣广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Q/ ZSJ 0202-2007;Q/ZSSJ 0204-2010 本标准于2011年09月 修订;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正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正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轻便摩托车(以下简称“产品”)对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的分级,标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 5058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功能、寿命、互换性、尺寸、公差与配合、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3.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分级原则 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 重要度等级 5.1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1 关键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教学教材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关于软件质量模型,业界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模型定义,比较常见的质量模型有McCall 模型、Boehm 模型、FURPS 模型、Dromey 模型和 ISO9126 模型。 ?Jim McCall 软件质量模型(1977 年) ?Barry W. Boehm 软件质量模型(1978 年) ?FURPS/FURPS+ 软件质量模型 ?R. Geoff Dromey 软件质量模型 ?ISO/IEC 9126 软件质量模型(1993 年) ?ISO/IEC 25010 软件质量模型(2011 年) Jim McCall 软件质量模型(1977 年)Jim McCall 的软件质量模型,也被称为 GE 模型(General Electrics Model)。其最初起源于美国空军,主要面向的是系统开发人员和系统开发过程。McCall 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软件质量属性指标来弥补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之间的沟壑。 McCall 质量模型使用 3 中视角来定义和识别软件产品的质量: 1.Product revision (ability to change). 2.Product transition (adaptability to new environments). 3.Product operations (basic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McCall 模型通过层级的要素、标准和指标来详述这 3 个视角定义(产品修改、产品转移、产品运行)。 ?11 Factors (To specify):描述软件的外部视角,也就是客户或使用者的视角。 ?23 Criterias (To build):描述软件的内部视角,也就是开发人员的视角。 ?Metrics (To control):定义衡量指标和方法 下图中,左侧为 11 个质量要素,右侧为 23 个质量标准。

公司产品质量特点

公司产品质量特点、性能 一、KNY28A —12 户内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设备 KNY28A —12型号户外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以下简称开关柜)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开发的新型产品,可取代各种老型的金属开关设备。 其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回路电阻测量【主电路: ≤150Ωμ, 断路器 (含触臂)≤60Ωμ】 温升试验【1.1×1250A 】 机械操作试验 机械特性测量试验【满足CB3906—2006第6.102条款】 机械寿命试验【分合操作总次数:10000次】 防护等级验证【外壳IP4X ;试品内部隔室之间及断路器室门打开时(IP2X )】 绝缘试验【工频电压:相间、相对地42kV ,断口48kV ;雷电冲击电压:相间、相对地75kV ,断口85kV 】 基本短路试验方式T100a 【电压:12kV ;断开电流:31.5kA ;峰值:80kA 】 基本短路试验方式T100s 【电压:12kV ;断开电流31.5kA 】 热稳定电流和动稳定电流试验【主回路:31.5kA (有效值),4s ;80kA (峰值),0.3s ;接地回路:68.2kA (峰值),0.3s ;27.3kA (有效值),2s 】 检验依据: GB3906—2006《3.6kV —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1984—2003《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T11022—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二、GCK 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GCK 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电所,厂矿企业和高层建筑的动力配电中心PC 和发电机控制中心MCC ,作为交流50—60Hz ,额定工作电压为660V 及以下,额定电流为4000A 及以下的发、供电系统中配电、电动机集中控制。 其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保持了电气性能高于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增大了容量和机械强度,并具有结构先进,外型美观,防护等级高,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等 性能 额定工作电压:交流380V ,交流660V 额定频率:50Hz 水平母线额定电流:1250—4000A 馈电电路最大电流:1000A 抽屉回路最大电流:500A 控制电机最大容量:320KW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公司标准文件)

御捷车业 ZY/QY-04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共14页 版本: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文号:实施日期:二〇一四年月日

1目的 对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标识工作进行规,把设计意图准确传达给采购、工艺、制造、检验等部门,以便加强对关键、重要工序的过程控制。 2 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及零部件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3.1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由产品及零部件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情况等。 3.2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产品及零部件某质量特性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职责与权限 新产品设计阶段,汽车研究院对新产品及零部件进行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试验,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并将重要度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或设计文件的相应位置上。 5 工作流程/容 5.1 分级原则及重要度等级 5.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1.2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2.1关键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5.1.2.3 一般特性 如出现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不大,不至于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5.2 重要度分级容 重要度分级容应包括:

软件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8章 软件质量管理与控制 8.1 目的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质量要素和质量目标,制定合适的质量计划,整合技术评审、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缺陷(或问题)跟踪等手段,保证软件开发质量。 8.2 关键活动与流程 软件质量管理的流程如图8-1所示,关键活动是“制定质量计划”、“技术评审”、“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缺陷跟踪和问题跟踪”。 图8-1中,在技术评审、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活动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都采用缺陷跟踪工具和问题跟踪工具来管理。 质量人员 测试人员 图8-1 软件质量管理的流程 该流程的主要工作成果见表8-1。 表8-1 软件质量管理流程的主要工作成果 8.2.1 制定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软件质量管理的行动纲领,通常由项目经理和质量人员共同协商制定质量计划。 如果机构有独立的质量人员,那么由质量人员起草《质量计划》,递交给项目经理和质量经理审批。如果机构没有独立的质量人员,那么项目经理兼任质量人员和质量经理的角色。 表8-2为《质量计划》的参考格式。

表8-2 质量计划 8.2.2 技术评审 技术评审的目的是通过同行专家对工作成果的评审进行讨论,尽早地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及时消除缺陷,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的主要好处有: ☆通过消除工作成果的缺陷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可以在任何开发阶段执行,不必等到软件可以运行之际,越早消除缺陷就越能降低开发成本。 ☆开发人员能够及时地得到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无疑会加深对工作成果的理解,更好地预防缺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生产率。 理论上讲,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所有工作成果都应当接受技术评审。现实中,为了节约时间,允许人们有选择地对工作成果进行技术评审。在制定质量计划的时候,应该确定技术评审计划。 技术评审是团体活动,一般地,机构没有专职的技术评审人员,当需要技术评审的时候临时组织人员就可以了。质量人员应当参与重要的技术评审会议,这样既监督了技术评审,又加深对工作成果的了解。 技术评审的一般流程如图8-2所示。

原材料、产品关键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原材料、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编号: DX(GL)ZG-8.3-1.4 版/次:A版1次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

原材料、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定本公司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原则、内容、要求及标注方法,指导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层级职责分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德鑫航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制造的产品。 3引用文件 JB/T 5058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GB/T 7635.1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 4术语和定义 4.1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尺寸、形位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4.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5职责 5.1 技术部负责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分别在新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零部件进行初步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5.2 工艺人员针对技术科给定的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负责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 5.3 物资供应部门按照原材料重要度分级要求确定原材料的采购。 5.4 生产部负责按照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落实生产。 5.5 质管部负责按照产品、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制定检验标准。 6 工作过程 6.1 分级原则

6.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6.1.2 可按规定的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上,也可单独编制产品及其组成零部件重要度分级文件。 6.2重要度分级内容 重要度分级内容一般包括: 1) 安全、环保要求; 2) 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3) 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4) 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5) 焊接及铸、锻规定; 6) 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7) 外形、外观要求; 8) 清洁度要求; 9) 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6.3 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 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1)关键特性[A]: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降低产品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之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者提出申诉的特性。 2)重要特性[B]: 如发生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者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3)一般特性[C]: 如发生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晌不大及不致引起使用者提出申诉的特性。 6.4 零部件、原材料重要度分级 一般分为A类零部件或原材料、B类零部件或原材料、C类零部件或原材料。 1)A类零部件或原材料:零部件或原材料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A],同时还可能包含重要特性[B]和(或)一般特性[C]。 2)B类零部件或原材料:零部件或原材料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B],同时还可能包含一般特性[C],但没有关键特性[A]。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关于软件质量模型,业界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模型定义,比较常见的质量模 型有McCall模型、Boehm模型、FURPS模型、Dromey模型和ISO9126模型。 JimMcCall软件质量模型(1977年)?BarryW.Boehm软件质量模型(1978年)?FURPS/FURPS+软件质量模型?R.GeoffDromey软件质量模型?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1993年)?ISO/IEC25010软件质量模型(2011年)? Jim McCall软件质量模型(1977年) Jim McCall的软件质量模型,也被称为GE模型(General Electrics Model)。其最初起源于美国空军,主要面向的是系统开发人员和系统开发过程。McCall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软件质量属性指标来弥补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之间的沟壑。 McCall质量模型使用3中视角来定义和识别软件产品的质量: 1.Product revision(ability to change). 2.Product transition(adaptability to new environments). 3.characteristics).operational(basic operations Product

McCall模型通过层级的要素、标准和指标来详述这3个视角定义(产品 修改、产品转移、产品运行)。 11Factors(To specify):描述软件的外部视角,也就是客户?或使用者的视角。:描述软件的内部视角,也就是开发build)Criterias(To23?人员的视角。:定义衡量指标和方法control)(ToMetrics? 个质量标准。23个质量要素,右侧为11下图中,左侧为

软件体系结构的质量特性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软件体系结构的质量特性 摘要:众所周知的是,为了降低风险和减少构建软件系统的困难,人们在软件开发过程的早期应该首先考虑质量问题。此外,系统的结构驱动着整个开发过程。备用的结构中非功能性质量需求的实现决定了选择衔接整个系统的便利结构。这一议题在可靠的变革的应用程序构建中非常重要。软件开发的思想并没有在这一重要阶段给与很多细节关注。这篇文章详述了软件体系结构的质量特性,并且介绍了一种基于ISO 9126-1标准的技术。ISO模型的质量特性被精炼成为一种属性。而这种属性可被度量以增加体系结构的信息。我们的技术通过比较各自的质量属性的值从一组候选中挑选出适当的体系结构。并以一个关于监制系统技术应用程序为例说明。我们的方法有助于在体系结构分析过程中正确选择的决定。它可以很容易的被并入一般软件开发的过程或者一种特别的体系结构设计思想。 简介:在软件开发早期阶段以非功能需求为目标的质量需求极大的影响了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但是,系统核心功能需求的提取在初始的系统结构的确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质量需求在软件设计阶段需要平衡[Kazman et al. 2000]。仅仅在最近,精确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并不是局限于笔纸图画符号的设计方式)为了可靠的系统结构而蓬勃的发展起来[Bachmann et al.1996], [Bosch 2000], [Krutchen 2000].。那些包括istribution, adaptability, interoperability, component reusability and real-time issues 现代的应用软件需要一个早期的体系结构的定义来满足可维护行和 可靠性之类的质量需求。这些对于在架构之下的软件系统全部功能性需求目标的完成是至关重要的。特殊的,使用网络服务的新的信息系统,比如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应用程序,没有过多关心软件工程的时间而是因市场需求而发展的及其迅速。此外,此种产品的质量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然而,当一个HTML页面在浏览器端显示出来的时候,我们马上就能意识到我们是否使用了一个好的或者坏的网络应用程序。像可用性,可靠性或有效性等的因素涉及到这个快速的评估。事实上,自从系统开发之初,软件开发者们对网络应用程序的质量特性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描述,正如我们所指出的,软件工程的范例通常被忽略。比如,即使当应用程序数据的语义与描述分离是一个可接受的范例,H TML i s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1.先进性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技术,满足目前以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对系统的需求。从而达到既满足现阶段工作对系统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推动计算机应用向更高级阶段发展,又能够在今后数年内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从而保护投资的有效性。 2.开放性 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共享,因此在系统建设中采用的各项软、硬件技术和产品必须符合开放性原则,符合当前国际标准或者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3.可靠性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衡量软件可靠性的方法包括正确执行操作所占的比例,在发现新缺陷之前系统运行的时间长度和缺陷出现的密度。根据如果发生故障对系统有多大的影响和对于最大的可靠性的费用是否合理,来定量的确定可靠性需求。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承受着大批量的关键性数据的流转、交换和存储,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提倡规范化程序设计,预防可靠性祸害。数据和系统的可靠性对一个应用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把这一原则作为极为重要因素考虑。 4.安全性 信息安全是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的能力,既属于技术问题又属于管理问题。主要涉及防止非法访问系统功能,这些访问包括查询、导出、导入、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防止数据丢失,防止病毒入侵和防止私人数据进入系统。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所处理、传送和管理的信息,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和系统的秘密或敏感信息,此类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任何环节如果出现漏洞,其损失将是巨大的。数据和访问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完全保护起来。用明确的术语陈述完整性的需求,如身份验

证、用户特权级别、访问约束或者需要保护的精确数据。 一般的,如果黑客为非法入侵花费的代价高于得到的好处,那么认为这样的系统是安全的。 5.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能保证7*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由几个方面因素组成:应用服务器、流程服务器、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稳定是指长时间运行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当机的情况,这由几个方面保 证:第一是程序代码质量没有问题,不会出现内存泄漏、内存溢出等。另一方面是 指应用的访问连接数不会超过阀值。 ●流程服务器的稳定是指流程在长时间运行或大并发量访问时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 服务器当机等故障。 ●数据库稳定是指数据对于前端应用的访问能及时响应,不会因为数据量的增长而出 现响应缓慢。 6.健壮性 健壮性是指在异常情况下,当系统或其组成部分遇到非法输入数据、相关软件或硬件组成部分的缺陷或异常的操作情况时,能继续正确运行功能的程度。比如当数据库连接池满时能自动释放无用的连接,比如当某一个SERVER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SERVER,比如当一个数据库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备用的数据库等。 有两层含义: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健壮的软件可以从发生问题的环境中完好的恢复并且可容忍用户的错误。 7.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反映软件适应“变化”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需求变更,设计变化,算法改进,新技术引进,程序变化等,所以可扩展性需要多加考虑。网络投诉支撑系统采用增量开发模式,不断推出新版本,可扩展性尤为重要。

产品特殊特性符号管理规定

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定义、原则、内容及其在产品设计文件中的标注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汽车产品的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分级和标注。 3 定义和术语 3.1产品质量特性:是指由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固有技术特性的总和。它包括产品 的几何尺寸、公差与配合、材料、工艺和装配调整技术要求等内容。 3.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根据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不满足设计规范对整车安全性 (危及人身安全、火灾)或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与主要功能的影响程度,将质量特性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在产品开发、制造、装配、使用、维护过程中对关键、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控制。 3.3关键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危及人身、车辆安全或造成火灾,影响法规(强 制性标准)符合性的产品特性。 3.4重要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导致整车丧失行驶功能并造成主要总成损 坏,或严重影响车身及内饰外观质量,以及应特殊顾客要求需要特别控制的产品特性。 3.5一般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以外的产品特性。 3.6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7重要件:含有重要特性但不含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8一般件:不含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9关键项:关键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 3.10重要项:关键件和重要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 3.11一般项:一般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一般特性。 4.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原则 4.1本标准将产品的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三个等级,将 产品划分为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三种类别,并引入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的术语。 4.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原则是从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顾客和社会最关 注的产品质量特性,即将产品特性偏离设计规范所产生的后果作为产品质量特性的依据。 4.3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方法是依据零部件失效对整车安全性、法规符合性以及行 驶功能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判定其是否属于关键件或重要件,然后确定关键件或重要件中的关键特性(关键项)或重要特性(重要项)。 4.4产品质量特性分级应考虑以下信息: a、国家、地方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b、产品潜在的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c、项目小组中的设计、试制、试验、制造工艺、装配调整、售后服务人员以及 有关专家的经验。

软件工程之需求规格第11章软件的质量属性

软件工程之需求规格 第二部软件需求工程:第十一章软件的质量属性

目录 11.1 非功能需求 (3) 11.2 质量属性 (4) 11.3 定义质量属性 (6) 11.4 属性的取舍 (14)

第11章软件的质量属性 许多年前,我参加了一项工程,在该项目中用新的应用程序替换许多已有的主机( m a i nf r a m e)应用程序。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组设计了一个基于窗口的用户界面并定义了新的数据文件,其容量是旧文件的两倍。虽然新系统满足了技术上的规范,但并没有达到客户可接受的程度。用户总是抱怨用户界面运行缓慢,并且新的数据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太大。 用户没有陈述对新产品的一些特性的期望,这就不能在他们所提出的功能需求中体现出来。糟糕的是,开发者和用户没有详细地讨论新技术方法所牵涉到可能的性能,从而导致了用户期望与产品实际性能之间的期望差异。比起仅仅满足客户所要求的功能,软件的成功似乎更为重要。 11.1 非功能需求 用户总是强调确定他们的功能、行为或需求—软件让他们做的事情。除此之外,用户对产品如何良好地运转抱有许多期望。这些特性包括:产品的易用程度如何,执行速度如何,可靠性如何,当发生异常情况时,系统如何处理。这些被称为软件质量属性(或质量因素)的特性是系统非功能(也叫非行为)部分的需求。 质量属性是很难定义的,并且他们经常造成开发者设计

的产品和客户满意的产品之间的差异。就像Robert Charette(1990)指出的那样:“真正的现实系统中,在决定系统的成功或失败的因素中,满足非功能需求往往比满足功能需求更为重要”。优秀的软件产品反映了这些竞争性质量特性的优化平衡。如果你在需求的获取阶段不去探索客户对质量的期望,那么产品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只能说你很幸运。但更多的可能是客户失望和开发者沮丧。 虽然,在需求获取阶段客户所提出的信息中包含提供了一些关于重要质量特性的线索,但客户通常不能主动提出他们的非功能期望。用户说软件必须“健壮”,“可靠”或“高效”时,这是很技巧地指出他们所想要的东西。从多方面考虑,质量必须由客户和那些构造测试和维护软件的人员来定义。探索用户隐含期望的问题可以导致对质量目标的描述,并且制定可以帮助开发者创建完美产品的标准。 11.2 质量属性 虽然有许多产品特性可以称为质量属性(Quality Attribute),但是在许多系统中需要认真考虑的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开发者知道哪些特性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那么他们就能选择软件工程方法来达到特定的质量目标( Glass 1992; DeGrace and Stahl 1993)。根据不同的设计可以把质量属性分类(Boehm 1976; DeGrace and Stahl 1993)。一种属性分类的方法是把在运行时可识别的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o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1. 先进性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技术,满足目前以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对系统的 需求。从而达到既满足现阶段工作对系统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推动计算机应用向更高级阶段 发展,又能够在今后数年内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从而保护投资的有效性。 2. 开放性 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共享,因此在系统建设中采用的各项软、硬件技术和 产品必须符合开放性原则,符合当前国际标准或者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3. 可靠性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衡量软件可靠性的方法包括正确执行操作所占的比例,在发现新缺陷之前系统运行的 时间长度和缺陷出现的密度。根据如果发生故障对系统有多大的影响和对于最大的可靠性的费用是否合理,来定量的确定可靠性需求。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承受着大批量的关键性数据的流转、交换和存储,要充 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提倡规范化程序设计,预防可靠性祸害。数据和系统的可靠性对一个应用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把这一原则作为极为重要因素考虑。 4. 安全性 信息安全是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的能力,既属于技术问题又属于管理问题。主要涉及防 止非法访问系统功能,这些访问包括查询、导出、导入、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防止数据丢失,防止病毒入侵和防止私人数据进入系统。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所处理、传送和管理的信息,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和系

统的秘密或敏感信息,此类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任何环节如果出现漏洞,其损失将是巨大的。数据和访问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完全保护起来。用明确的术语陈述完整性的需求,如身份验证、用户特权级别、访问约束或者需要保护的精确数据。 一般的,如果黑客为非法入侵花费的代价高于得到的好处,那么认为这样的系统是安全 的。 5. 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能保证7*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由几个方面因素组成:应用服务器、流程服务器、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稳定是指长时间运行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当机的情况,这由几个方面保 证:第一是程序代码质量没有问题,不会出现内存泄漏、内存溢出等。另一方面是指应用的访问连接数不会超过阀值。 流程服务器的稳定是指流程在长时间运行或大并发量访问时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 服务器当机等故障。 数据库稳定是指数据对于前端应用的访问能及时响应,不会因为数据量的增长而出 现响应缓慢。 6. 健壮性 健壮性是指在异常情况下,当系统或其组成部分遇到非法输入数据、相关软件或硬件组 成部分的缺陷或异常的操作情况时,能继续正确运行功能的程度。比如当数据库连接池满时 能自动释放无用的连接,比如当某一个SERVER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SERVER , 比如当一个数据库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备用的数据库等。 有两层含义: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健壮的软件可以从发生问题的环境中完好的恢复并且可容忍用户的错误。 7.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反映软件适应“变化”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需求变更,设计变化,算法改进,新技术引进,程序变化等,所以可扩展性需要多加考虑。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