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3—4题。

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5—7题。

5.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

6.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7.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8.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产业转移加快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

9.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10.上海是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

A.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B.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

C.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D.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图完11—12题。

11.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

12.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

A.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材料二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材料三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最大城市。西安是西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在西部地区和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1)能源短缺是制约“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原因,可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2)与“长三角经济圈”比较,简述“西三角经济圈”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

(3)目前,“西三角经济圈”内建设了多条客运专线,简述客运专线对“西三角经济圈”的积极影响。

(4)西安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简述其在“西三角经济圈”发展中的优势条件。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到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

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答案】1.A2.B

【解析】1.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读图分析可知,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但年平均工资却较高,说明应是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A正确;福建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这是其产业份额增长快的原因,福建原有的工业基础并不雄厚,B错误;苏浙为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因为这里原有工业基础雄厚,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C错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D错误。故选A。

2.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故选B。

【答案】3.B4.A

【解析】

3.从题干信息看,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GDP增长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图中,从Y轴信息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A错;从X轴信息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对;从Y轴信息看,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错;从X轴信息看,广西高于全国,D错。答案选B。

4.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 对;广西最低,但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基础与防线个,B错;上海和江苏较低,适于发展技术型产业,而不应该发展重型工业,C错;湖北较高,应提高技术水平来降低能耗,D错。答案选A。

【答案】5.A6.D7.C

【解析】5.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基础较差。故选A。

6.电解铝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这主要是受到其生产过程的影响,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可使电解铝业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电解铝业的原料)缺乏且远离市场,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将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故选D。

7.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为较少对该地的污染,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故选C。

【答案】8.A9.C10.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我国产业转移及其影响问题。8.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会使得就业机会减少,A错误;产业调整,适应市场,有利于产品销售不会导致产品滞销扩大,B错误;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正确;新兴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小,D错误。故选A。

9.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但是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A正确,C正确;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是传统产业发展模式,B错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后需要少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不需要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D错误。故答案选C。

10.由题干材料可知,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互换和通讯。由于延伸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这就要求该区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提供丰富的物品,有创新的制度打造差异性的信息交换和通讯。B正确;资金、技术、交通、高素质劳动力等对物联网建设不具有决定性影响,A、C、D错误。故选B。

【答案】11.B12.D

【解析】11.深圳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后该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故选B。

12.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所在区域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因此适宜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故选D。

13.【答案】(1)开发新能源,如核能,风能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能源调配,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能耗产业。

(2)煤炭、天然气、铁矿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且丰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

(3)完善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加速人员流通,促进文化交流;加强地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4)省内及周边地区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聚集着大批科研所和大中院校,科研力量雄厚;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工业基础好;处于陇海铁路干线上,交通便利。

【解析】(1)主要从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能源调配、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2)从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且丰富、土地价格低、国家政策支持方面分析。

(3)交通运输的建设主要是完善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4)相比周边地区西安有它的独特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工业基础好;省会城市,等级

高、服务范围广;集聚大批科研机构和大中院校,科技力量雄厚;省内及周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地处陇海线上,交通便利。

14.【答案】(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和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原料(铁、煤)。

(2)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解析】本题所提供的文字和地图资料相当明显,如铁、煤资源的分布,辽河、辽宁省的位置(可联想到交通),过去重工业基地的发展等。根据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该省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稠密的铁路网、大连的海运),辽河的水源,劳动力资源,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等,以上各项可从文字和地图上获得思维的线索。其中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料(铁、煤)。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是:省内煤炭资源的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如高速公路的建设),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专 题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19年分别为13.8,38.9,47.3,2019年分别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市最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 C.重庆D.无锡 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 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 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1.B 2.A 3.D【解析】第1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第2题,比较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产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第3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几十年来新加坡实现了多次产业升级,逐渐发展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苏门答腊岛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区,6, 7月份该岛的农民烧芭蕉林清地,使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深受烟雾的困扰。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与导致烟雾扩散的气流方向关系最密切的是 A.洋流流动方向 B.地形分布特征 C.植被覆盖面积 D.风带季节移动 5.新加坡在不同阶段重点发展的产业按先后顺序大体是 A炼油、造船→纺织食、食品→制药、电子→金融、信息 B.炼油、造船→纺织、食品→金融、信息→制药、电子 C.纺织、食品→炼油、造船→制药、电子→金融、信息 D.纺织、食品→炼油、造船→金融、信息→制药、电子 4.D 5.C【解析】第4题,该地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南北部分别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两风带交替控制该地区。第5题,新加坡在不同阶段重点发展的产业按先后顺序大体是纺织、食品→炼油、造船→制药、电子→金融、信息。 下图为美国“硅谷”某电脑公司产业链关联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电脑公司产业链的区位优势是 A.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B.可降低产品的价格 C.可降低产品的技术含量D.可减少产品的生产环节 7.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图中M最可能是 A.软件开发基地B.电子装配基地 C.仓储、中转基地D.回收加工基地 6.A7.B【解析】第6题,该跨国公司产业链遍布全球,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进行零部件生产,以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7题,图中M 位于中国大陆地区,劳动力丰富,可布局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如电子装配。 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读图完成8~9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有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 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A.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答案】1. B 2. A 【解析】 1.冬雪覆盖地面时是隆冬季节,此时害虫尚未活,A错;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一年中主要的旱情出现时间可能在春、夏甚至秋,但冬季因越冬作物基本不生长状态,旱情并不严重;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据此选B。 2.大雪出现在冬至之前,此次大范围降雪是在1-2月,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我国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可能出现极夜;我国纬度小于48.5°N及其以南地区都可能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此时段,赤道上日出东南,故其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据此选D。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A.冬季风势力强盛 B.雨带停滞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4.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答案】3. B 4. A 【解析】 3.读图可知,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雨带没有移动,一直停滞在该地,此时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 4.雨带位于①时,为我国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且雨季还没有来临,所以干旱缺水;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黄河流域雨季还没有来;渤海位于温带海域,水温较低,不易形成台风,台风活跃的是我国东南的太平洋海域;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出现沙尘天气,多沙尘天气的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读某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地区的所有山脉总称为()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秦岭 D.昆仑山 6.与西南侧相比,该山脉东北侧发育的河流多、流程长,下列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选择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 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 人均GDP 和人均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 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 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3—4 题。 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 耗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 年前)。据此完成5—7 题。 5.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6.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7.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 李克强总理在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 题。 8.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产业转移加快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9.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C.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10.上海是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A.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B.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C.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D.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 ,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图完11—12 题。 11.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12.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 ,适宜重点发展A.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一、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当前绝大部分地理综合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首先实行专题知识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题讲解,最后是少量随堂训练,能够用“专题”、“系统”、“全面”、“少练”四个词组来概括。 不过地理学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求全”、“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求全”的复习过程必然挤掉“水平训练”这个重要环节,考生吃的多为“夹生饭”,综合水平培养是建立在不扎实的根基上的。所以,与其“求全”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持续训练,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在一套综合水平测试卷的有限题量,使得命题者一般会从核心知识与水平上设计题目。考生若能将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真正领悟并能熟练使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线。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诸如恒星与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难进入核心之列。 从近三年“文科综合水平测试”的试卷中能够看出,第一单元中的日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们眷恋的情结。再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应明确其核心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海洋资源的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产业转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产业转移 1.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阅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 (3)北京正“腾笼换鸟”,构筑“高精尖”产业体系,原有的一些传统产业正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曹妃甸区承接北京重化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4)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要结合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心地理论回答。第(2)题,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的意义需要从北京等城市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入手,同时可以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第(3)题,承接北京重化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土地、交通、污染、政策等方面考虑。曹妃甸土地廉价且面积较大,海港运输条件优越,有国家政策支持,可减少对城区污染。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三个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都有不同的定位,河北发挥资源优势,北京发挥技术优势,天津发挥制造业优势,使得三地在地区协调发展中都有足够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

联系,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共同治理环境等方面开展积极有效合作。 答案(1)城市等级多;中心城市等级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服务范围广。(2)可以缓解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口、交通压力;分散其部分职能;也可以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均衡发展。 (3)土地广阔,地价低廉;交通条件好,有便捷的陆上运输和海上运输;远离市区,减少对城市居民的污染和影响,也便于污染的综合处理;国家有优惠的政策扶持等。 (4)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联系;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 2.根据材料和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某品牌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东部地区进行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1)分析该品牌旅游鞋厂家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产业承接区的影响。 (2)简述该鞋厂当前生产特点,并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 解析第(1)题,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加以分析。第(2)题,该鞋厂当前以代工产品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利润较低。今后需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品牌建立,将生产厂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区域转移。 答案(1)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减少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加快当地农村人口向城镇就地转移,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影响区域生态环境。 (2)特点: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以代工产品为主;多属于贴牌生产,自主品牌的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练习试题(含答案)

202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等高线练习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5-6题 5、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10.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11-13题。 1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1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1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为 A.40米B.60米 C.0米 D.80米 参考答案: 1-5:ACABC 6-10:CDDBC 11-13:CDA

高考地理-工业区位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

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4.(2016全国甲卷T3~5)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5.(2016全国乙卷T3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计划(方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说明》,紧紧围绕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五位老师,都任过高三地理教学任务,其中岳校长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丰富,对本组教学复课具有指导引领作用。 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共有13个班,10个应届班(其中2个实验班,1个艺术班,7个普通班),3个往届班。实验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普通班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近半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积极主动;补习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三、备考依据 初高中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四、工作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5)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实验题的研究。要作专题讲座。 五、具体措施 (一)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整合。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四季和五带

四季和五带 1.在2019年12月24日(市调考)到2019年6月7日(高考)期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汕尾昼渐长夜渐短 B.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汕尾大 C.汕尾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汕尾由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 2.2019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判断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 15° B. 105° C. 195° D. 285°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出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4.若此刻丙地是6: 30,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 3小时30 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飞机先向西南后向东北飞 C.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3:20 D.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3:40 5.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黄河正处于主汛期

B.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 C.地中海气候正值多雨季节 D.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台风袭击 图中L表示洋流,a为最冷月等温线,M为此时的晨昏线。完成下列两题。 6.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7.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俄罗斯的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读我国甲乙两个不同纬度城市的某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列两题。 8.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 B.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小 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甲的大 9.在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受西北季风影响 B.亚欧大陆气压值最大 C.我国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0.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专项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专项练习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农业的是() A.渔业 B.林业 C.采矿业 D.种植业 2.下列农业活动中,符合农业因地制宜的是() A.在西双版纳毁林开荒 B.在微山湖围湖造田 C.在西部地区垦荒种粮 D.在南方地势低洼区挖鱼塘养鱼,周围种植桑树 3.下列不属于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的是() A.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科技力量雄厚 B.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水电和农产品 C.天津和秦皇岛为沿海的重要门户 D.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较便捷 4.目前,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这里最有利的发展条件是() A.科技人才密集 B.城市环境优美 C.人口较多 D.自然资源丰富 5.下列工厂中,属于轻工业的是() A.机械厂 B.钢铁厂 C.自行车厂 D.拖拉机制造厂 6.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重工业的是() A.建材工业 B.食品工业 C.纺织工业 D.钢铁工业 7.“无农不稳,无粮自乱”说明() A.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只要农业发展,其他部门无所谓 C.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D.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8.造成我国西部和东部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 C.气温 D.地形 9.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 A.该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B.该地少数民族擅长种植牧草 C.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D.该地牧业发达,需要大量的饲料 10.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的是() A.产品更新换代快 B.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C.产业布局在接近消费市场的地方 D.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 11.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 ①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的地区②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区③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分布的地区④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5)及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5)及答 案 一、选择题 (一)(2019·瑞安模拟)图中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 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回答1~3题。 1.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 b点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2.如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 A.abcd>ab D.ab>cd>bd=ac 3.若a的经度为45°E,b的经度为135°W,从a到b最短航线的航向为() A.向东B.向北 C.先向北再向南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解析:1.A 2.D 3.C 第1题,由题意可知,ac与bd之间跨经度170度,由图可知c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第2题,根据在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度,实际距离相差约111 km;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说,经度相差1度,高纬比低纬短,因此可知,ac=bd>cd>ab,由于ac、bd 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也就是说图上距离相同,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知,比例尺大小为ab>cd>bd=ac。 第3题,由题意可知,a、b经度之和为180°,在同一个经线圈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应是沿经线圈走,即从a先向北到达北极点后再向南到达b。 (二)(2019·宜昌三校模拟)下面图a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b为某地区某时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b所示季节() A.乙处多发洪涝 B.甲处易出现台风危害 C.我国北方寒潮多发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专题练习(十三)有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6·广东联考)《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D.“精耕细作”的特点 2.右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 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 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①②B.①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3.《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4.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维持国家财政B.小农经济出现 C.私田大量开垦D.耕作技术提高 5.“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6.(2016·临沂模拟)下列是四幅古代人口分布图,人口疏密与颜色淡浓成正比。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24 中国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中国地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2题;共84分) 1. (4分) (2017高二下·泉港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均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库所在地区最可能是() A . 淮河流域 B . 太行山区 C . 松花江流域 D . 青藏高原 (2)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 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 . 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 .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2.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中) 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该岛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6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东部与西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水源 D . 土壤 (2)据观测,台北冬季降水比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 气候活动频繁,形成降水 B . 东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C . 沿岸洋流水温高,蒸发水汽多 D . 西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3)台湾比较丰富的资源有() A . 渔业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 B . 油气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 C . 耕地资源、油气资源、农林资源 D . 水力资源、耕地资源、渔业资源 4. (4分)我国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 北方 B . 南方 C . 青藏高原 D . 阶梯的交界处 5. (4分)(2018·浙江模拟) 2017年3月11日,广西发现特大型稀土可年产200万吨开采一百年。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分类,稀土属于() A . 水资源 B . 气候资源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3—4题。 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5—7题。 5.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 6.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7.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8.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产业转移加快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 9.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10.上海是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 A.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B.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 C.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D.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图完11—12题。

2020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2020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阶段检测(二)考点7~11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9·江西南昌调研)下图所示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考向地质作用]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 ) A.圆锥 B.洼地 C.蘑菇状 D.柱状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10 000年前,该地貌随着海拔的升高,等高线圈变小,说明其形态类似馒头状;现在该地貌1 002米等高线圈明显变小,1 004米、1 006米等高线圈也略有缩小,说明该地貌中部明显变细,类似于“蘑菇状”,故C项正确。 2.[考向地质作用]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答案 D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貌为“风蚀蘑菇”,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故D项正确。 (2018·江苏扬州模拟)下图为中国首次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箭头表示航行方向。读图完成3~4题。

3.[考向洋流的分布]航行至③海域时,帆船( ) A.顺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顺流 D.逆风逆流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③海域洋流为北赤道暖流。该海域位于东北信风带控制区,帆船航行至此时顺风顺流。 4.[考向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关图中各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域洋流使沿岸降温减湿 B.②海域洋流自南向北流 C.③海域洋流有利于渔场形成 D.④海域洋流为上升补偿流 答案 B 解析①海域洋流为厄加勒斯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②海域洋流为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③海域洋流为北赤道暖流,对渔场形成影响不大;④海域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在东南信风的推动下,海水随风漂流。 (2018·浙江杭州高三模拟)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读图回答5~7题。

2019-2020年高二地理总复习之中国的农业与工业专题训练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总复习之中国的农业与工业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如表为我国某省一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记录的当地农事活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当地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玉米B.当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C.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D.该地可能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该省区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大力开垦荒地,引进种子B.多用高效化肥,提高产量 C.发展绿色农业,保质保量D.使用剧毒农药,减少虫害 冬小麦是每年9、10月播种,翌年5、6月成熟的小麦品种。下图为某年1O月24日-26日冬小麦播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我国冬小麦播种时间大致是() A.由南向北推迟B.由北向南推迟 C.由东向西提前D.由西向东提前 4.影响西北地区冬小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B.地形C.土壤D.气候 5.东部地区已播种区域与适宜播种区域的界线大致是() A.巫山-太行山一线B.横断山脉一线C.秦岭-淮河一线D.大兴安岭一线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6.A、B两种作物是 A.小麦、水稻B.小麦、谷子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 7.影响A、B两地区种植粮食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不同B.海拔不同C.水热条件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8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A.面积B.人口C.城市化水平D.经济总量 9.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D.峡谷幽深猿声啼 10.与图中其他省市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A.柑橘B.稻米C.天然橡胶D.棉花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盛产竹子,当地传统的竹编工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古时以竹替木,手工制作竹器作为生活用具,代代相传,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而今泾县传统竹器制作工艺面临失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历史上泾县竹编工艺能够代代相传,主要由于当地 ①原料丰富,取材便利②政府扶持,资金支持③产品多样,用途广泛④地形阻隔,交流不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古时泾县匠人以竹替木制作生活用具的主要原因是 A.结实耐用B.木材匮乏C.便于加工D.美观大方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附答案)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附答案)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题组1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 (2015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解析:B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西侧主要流向太平洋,东侧主要流向大西洋。由于安第斯山脉分布在大陆西侧,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向大西洋。故选B。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 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2~4题。年份 2009 2010 2011 资*源%库2012 2013 植株数量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2.实验 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 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 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解析:2.A 3.D 4.D 第2题,表格数据显示,2009~2013年植株数量中灌木植物未变而草本植物增多,即植株数量总体增加;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是总体提高,综合来看,植株密度增加。第3题,表格显示,2009~2013年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草本植物增加,即 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第4题,表格数据显示,草本植物不论是数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