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形考三答案

《成本会计》形考三答案

《成本会计》形考三答案
《成本会计》形考三答案

习题一、

某企业生产B 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份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该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6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元,制造费用4500元。该月完工产品350件,月末在产品150件。

要求:(1)计算9月份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登记9月份B种产品明细账。

B产品成本明细账

答:

(1)B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16000)/(350+150)=40(元)

B种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50×40=6000(元)

B种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50×40=14000(元)

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14000+3000+4500=21500(元)

B种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1500/350=61.43(元)

(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

B产品成本明细账

某种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该月完工产品800件。

要求:(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

(2)计算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1)各道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为:

第一道工序 130/(130+210+160)×100%=26%

第二道工序(130+210)/(130+210+160)×100%=68%

第三道工序(130+210+260)/(130+210+160)×100%=100%

(2)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 100×26%=26(件)

第二道工序 200×68%=136(件)

第三道工序 38×100%=38(件)

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6+136+38=20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38+1462)/(800+200)=3(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00×3=24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3=600(元)

题目3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其8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5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000元,制造费用1000元,该月完工产品共300件,月末在产品4件。

要求:(1)计算该月完工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答:完工甲产品总成本=5000+3000+1000=9000(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9000/300=30(元)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月日摘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000 3000 1000 9000 8 31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5000 3000 1000 9000

题目4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其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完全一致,因而原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均按相同的约当产量比例分配。8月份该种产品完工180件,月末在产品80件,完工程度20%。其有关数据见表:

8月份费用资料:

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各种费用分配率。

(2)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各种费用和成本。

答:在产品约当产量=80*20%=16件

材料费分配率:2548/(180+160)=13

完工产品的材料费用:180*13=2340元

月末在产品的材料费用: 16*13=208元

人工费分配率:1960/(180+160)=10

完工产品的人工成本:180*10=1800元

月末在产品的人工成本:16*10=16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2940/(180*16)=15

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180*15=27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制造费用:16*15=24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2340+1800+2700=6840元

月末在产品的总成本:208+160+240=608元

题目5

某企业某年8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明细账“直接人工”栏的“定额”行登记的是定额工时数。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数据)

完工产品材料成本:1700*3=5100(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1300*3=3900(元)

人工费分配率=7200/(3500+2500)=1.2

完工产品人工成本3500*1.2=4200(元)

月末在产品人工成本2500*1.2=3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8400/(3500+2500)=1.4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500*1.4=49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500*1.4=3500(元)

(2) 完工产品成本=5100+4200+4900=142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900+3000+3500=10400(元)

(3)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数据)

月日摘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 7 31

余额 3541 2987 3376 9904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459 4213 5024 14696 8 31

累计 9000 7200 8400 24600 8 31

完工产品定额 1700 3500

小时实际 5100 4200 4900 14200 8 31

月末在产品定额 1300 2500小

时实际 3900 3000 3500 10400

的施工技术形考作业3答案

施工技术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固定式模板 用于制作预制构件,按照构件的形状,尺寸在现场或预制厂制作模板,涂刷隔离剂,浇注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后,脱模清理模板,涂刷隔离剂,再制作下一批构件各种胎模为固定式模板2.组合钢模板 是一种工具式模板,由钢板和配件两部分组成。 3.闪光对焊 利用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接近熔点时,施加压力顶段体两根钢筋焊接在一起形成对焊。广泛应用与钢筋连接、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对接。4.量度差值 钢筋的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之间存在的差值称为量度差值。 弯折45度--0。5倍钢筋直径。弯折90度--2倍钢筋直径。 5.钢筋配料 是根据构件的配筋图计算构件各个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根据数量及重量然后编制钢筋配料表做为钢筋下料加工的依据。 6.混凝土试配强度 是根据工程要求、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试验室计算及试配后确定的。要满足强度要求、和易性要求,合理使用材料、节约水泥。 7.搅拌机出料系数 出料容量与进料容量的比值。一般为0.65左右。 8.搅拌时间 以砂、石、水泥和水等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至开始卸料所经历的时间。 9.施工缝 混凝土新旧接槎处称为施工缝。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初凝。 10.自然养护 在常温下(平均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用适当的材料覆盖混凝土,并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温湿状态。 11.夹具 是张拉预应力筋并临时固定在台座上保持张拉力的工具。 12.锚具 是指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张拉并保持预应力并将其传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固定工具。 二、填空题 l·模板按照施工方法分为现场装拆式模板、固定式模板和移动式模板三类。 2·组合模板系统包括钢模板和配件两部分。 3.钢筋的塑性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冷弯性能 4.钢筋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5.对焊后进行通电热处理是为了消除钢筋内应力。 6.钢筋连接的方法主要有焊接方法、机械连接方法、绑扎方法。 7.钢筋代换的原则主要有等强度代换和等面积代换。 8·混凝土搅拌机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类。 9.混凝土水平运输设备有手推式、机动翻斗车、搅拌运输车、自卸汽车等。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 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 b、生产费用 c、经营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短期借款利息 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a.成本会计对象 b.生产费用 c.产品成本 d.经营管理费用 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 b.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环节应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 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决策 c.成本考核 d.成本分析 一、判断题 ××√× 二、单项选择题 c b c b c b d 三、多项选择题

电大2019基础会计形考4答案

基础会计-形考任务四-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可以根据有关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A. 应收账款 B. 短期借款 C. 货币资金 D. 存货 正确答案是:短期借款 第2题 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需要根据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是()。 A. 应收账款 B. 实收资本 C. 货币资金 D. 短期借款 正确答案是:应收账款 第3题 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需要根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是()。 A. 应收票据 B. 短期借款 C. 长期借款 D. 应收账款 正确答案是:长期借款 第4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的格式为()。 A. 多步式 B. 账户式 C. 单步式 D. 报告式 正确答案是:多步式 第5题 编制现金流流量表的会计基础是()。 A. 权责发生制 B. 收付实现制 C. 实地盘存制 D. 永续盘存制 正确答案是:收付实现制 第6题 某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中f企业为借方余额300 000元,h企业为贷方余额50 000元;“预收账款”明细账户中甲企业为借方余额30 000元,乙企业为贷方余额100 000元。则填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是()。

A. 250 000元 B. 180 000元 C. 330 000元 D. 300 000元 正确答案是:330 000元 第7题 某企业“预付账款”明细账户中甲企业为借方余额100 000元,乙企业为贷方余额30 000元;“应付账款”明细账中w企业为贷方余额50 000元,k企业为借方余额80 000元。则填入资产负债表“预付款项”项目的金额是()。 A. 160 000元 B. 100 000元 C. 70 000元 D. 180 000元 正确答案是:180 000元 第8题 某企业“预收账款”明细账中丙企业为借方余额100 000元,丁企业为贷方余额80 000元;“应收账款”明细账中d企业为借方余额200 000元,e企业为贷方余额300 000元。则填入资产负债表“预收款项”项目的金额是()。 A. -80 000元 B. 80 000元 C. 380 000元 D. 300 000元 正确答案是:380 000元 第9题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 A. 在一定期间财务状况的报表 B. 在特定日期经营成果的报表 C. 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D. 在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正确答案是: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第10题 下列各项中,不影响企业利润总额的是() A. 所得税费用 B. 财务费用 C. 销售费用 D. 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是:所得税费用 第11题 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项目的填列依据是()。 A. 短期借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 B. 短期借款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 C.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账户期末余额 D. 短期借款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和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 正确答案是:短期借款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

2019电大开放教育基础会计形考三答案

基础会计形考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1 下列各项中应建立备查账簿登记的是()。 A.固定资产明细账 B.资本公积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D.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是】: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题目2 下列明细账中,可以采用数量金额式账页的是()。 A.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 B.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 C.管理费用明细分类账 D.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正确答案是】: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题目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用途划分的账簿种类是()。 A.序时账簿 B.订本式账簿 C.备查账簿

D.分类账簿 【正确答案是】:订本式账簿 题目4 下列各种关于会计凭证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连续、系统地提供经济信息 B.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C.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单位内部控制 D.加强会计监督,控制经济运行 【正确答案是】:连续、系统地提供经济信息 题目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形式划分的账簿种类是()。 A.活页式账簿 B.卡片式账簿 C.订本式账簿 D.多栏式账簿 【正确答案是】:多栏式账簿 题目6 能够提供企业某一类经济业务增减变化总括会计信息的账簿是()。 A.明细分类账 B.日记账 C.备查账

D.总分类账 【正确答案是】:总分类账 题目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填制要求的是()。 A.记录真实 B.内容完整 C.科目运用正确 D.手续完备 【正确答案是】:科目运用正确 题目8 企业用现金支付某职工报销的市内交通费78元,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记管理费用87元,贷记现金87元,并登记入账。对当年发生的该项记账错误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划线更正法 B.重编正确的付款凭证 C.补充更正法 D.红字更正法 【正确答案是】:红字更正法 题目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记账凭证审核内容的是()。 A.项目是否齐全 B.会计科目和金额是否正确

管理方法与艺术形考作业3答案

10秋《管理方法与艺术》形考作业3 二. 单选。( 15 小题共30 分,) 1 . 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A ) ( 2 分) A. 员工认为经过努力达到的绩效具有吸引力,他就会努力工作 B. 人是社会人 C. 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 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2 . __A_____的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能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2 分) A. 制度创新 B. 目标创新 C. 技术创新 D. 组织创新 3 . 7.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宽度和组织层次呈(C)(2 分) A. 正比关系 B. 指数关系 C. 反比关系 D. 相关关系 4 . 标杆管理的不足之处在于(B )(2 分) A. 标杆管理的推行过程时间比较长 B. 引起与目标企业全面趋同,失去本企业的特色。 C. 标杆管理中目标标准不容易确定 D. 在某些方面标杆管理的实施受到限制 5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阶段(A)(2 分) A. 系统调查、分析、设计、实施、维护 B. 系统设计、调查、分析、实施、维护 C. 系统实施、设计、分析、维护、实施 D. 系统实施、分析、设计、调查、维护 6 . 卡普兰和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提出了(C ),这一新的综合性的企业绩效评估方法。(2 分) A. 标杆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衡积分卡 D. 成本管理 7 . 成本控制的基础主要是(C)(2 分)A. 成本构成 B. 成本标准 C. 成本对象与成本分配 D. 产品生产过程 8 . 德鲁克归纳的诱发企业创新的七种创新来源中,主要从企业内部的工作考虑的是____C____。(2 分) A.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成本会计作业1-4答案

《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1章至第5章)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四、简答题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答:(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2、请简要回答对辅助生产费用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以及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的。该账户一般按辅助生产车间、车间下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户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发生应记入该账户借方进行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程序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一辅助生产车间” 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将其转入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

费用一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核算。 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小、制造费用少而且辅助生产又不对外提供商品情况 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单独归集,而 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这时将产品成本项目和制造费用项目结合设 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五、计算及分析题 1、某企业2002年6月份应付工资为13565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是12375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3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是8900元;本月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5000、9500和15500小时。本月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为14% 要求:(1)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 利费,并填入下列表中;(2)根据上述资料及分配结果编制工资和福利费分配的会计分录。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

基础会计形考1答案讲课教案

基础会计形考1答案

单选题 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颁布时间是()。答案:1985年 题目: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情况下,会计的根本目标是()。答案:完成受托责任 题目:从会计的发展过程来看,会计的两项传统职能或者说是基本职能是()。答案:反映和控制 题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不包括()。答案:收入 题目: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答案:现时义务 题目:根据现有的发现,我国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答案:西周时期 题目: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答案:反映和控制 题目: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答案:货币量度 题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可称为()。答案:会计要素 题目:会计反映职能的特点不包括()。答案:主观性 题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答案:经营成果 题目:世界会计学会年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名词从而使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的时间是()。答案:1952年 题目: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以后由所有者享有的()。答案:剩余权益 题目:我国第一次全面实施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时间是 ()。答案:2007年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经营成果会计要素的是()。答案:成本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答案:财务分析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环节的是()。答案:会计预算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答案:生产成本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答案:无形资产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答案:资产一般都有某种实物形态 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答案:应收账款 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答案:未分配利润 题目:下列关于费用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答案:费用的发生必然同时产生货币资金支出 题目:下列关于收入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答案:收入主要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但也有的是在偶然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中形成的 题目:下列关于资产确认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答案: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题目:下列会计等式中正确的是()。答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题目:在财产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统一的情况下,会计的目标直接表现为()。 答案:实现对财产的有效管理 多选题 题目:负债的基本特征有()。 答案: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题目: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有()。 答案:重置成本; 现值; 历史成本; 可变现净值; 公允价值 题目:会计的基本职能有()。 答案:反映职能 ; 控制职能 题目:会计核算是指会计工作中收集、加工、储存和揭示会计信息的过程,其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答案:确认; 计量; 报告; 记录 题目: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有() 答案:引起会计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减少; 只引起会计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内部项目发生增减变动 ; 引起会计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增加; 只引起会计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内部项目发生增减变动

2020年最新《基础会计》形考任务三第一套试卷答案

2020年最新《基础会计》形考任务三第一套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字体加黑选项是答案) 题目1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登记的时间相同 B. 登记的方向一致 C. 登记的金额相等 D. 登记的依据相同 题目2 企业用现金支付某职工报销的市内交通费78元,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记管理费用87元,贷记现金87元,并登记入账。对当年发生的该项记账错误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选择一项: A. 划线更正法 B. 红字更正法 C. 补充更正法 D. 重编的付款凭证 题目3 能够提供企业某一类经济业务增减变化总括会计信息的账簿是( )。 选择一项: A. 日记账 B. 备查账 C. 明细分类账 D. 总分类账 题目4 下列各种关于会计凭证作用的说法中不的是()。 选择一项: A. 及时、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B. 连续、系统地提供经济信息 C. 加强会计监督,控制经济运行 D. 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单位内部控制 题目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账页格式划分的账簿种类是() 选择一项: A. 多栏式账簿 B. 数量金额式账簿 C. 三栏式账簿 D. 卡片式账簿 题目6 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其分类标准是()。 选择一项: A. 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 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 C. 按其取得的来源不同

D. 按其填制的方法不同 题目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基本内容的是() 选择一项: A. 经济业务内容 B. 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C. 填制凭证的日期 D. 会计科目的名称和金额 题目8 限额领料单属于()。 选择一项: A. 汇总原始凭证 B. 一次凭证 C. 累计凭证 D. 外来原始凭证 题目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形式划分的账簿种类是()。选择一项: A. 多栏式账簿 B. 订本式账簿 C. 活页式账簿 D. 卡片式账簿 题目10 将现金存入银行这笔经济业务,按规定应编制()。选择一项: A. 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B. 现金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D. 现金收款凭证 题目11 下列账簿中可以采用卡片账的是( )。 选择一项: A. 固定资产总账 B. 现金日记账 C. .原材料总账 D. 固定资产明细账 题目12 下列明细账中,可以采用数量金额式账页的是( )。选择一项: A. 管理费用明细分类账 B.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C. 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 D. 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 题目13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 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 b、生产费用 c、经营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短期借款利息 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a.成本会计对象 b.生产费用 c.产品成本 d.经营管理费用 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 b.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环节应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决策 c.成本考核 d.成本分析 一、判断题 ××√× 二、单项选择题 c b c b c b d 三、多项选择题 abcde bcd

基础会计形考任务三答案

基础会计形考任务三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基础会计形考任务一 习题一(本题8分,每空1分) 一、目的 熟悉账户结构 二、资料 某企业部分账户记录如下: 三、要求: 根据表中所列账户的类别和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的已知数,计算出未知数,填入表内。 每次作业做完后,由此剪下,请自行装订。 .1. ★形成性考核册★ 习题二(本题42分,每个分录2分) 一、目的 练习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资料 某工业企业20X1年12月成立,当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甲产品,不考虑增值税): (1)购入材料一批,价值25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2)赊购材料一批,价值10 000元,材料验收入库。 (3)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5 000元备用。 (4)经理张平出差,预借差旅费2 500元,付现金。 (5)本月仓库发出材料如下: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20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领用材料2 5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1 000元。 (6)以银行存款10 000元偿付赊购材料款。 (7)销售甲产品,销货款50 000元尚未收到。 (8)用银行存款17 500元,购置新设备一台。 (9)收到购货单位归还前欠甲产品货款50 000元,存入银行。 (10)计算分配本月职工工资: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1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5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4 000元。 (11)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1 5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2 100元。 (12)经理张平报销差旅费1 900元,余款600元退回现金。 (13)月末,将本月制造费用全部计入所生产甲产品的生产成本。 (14)公司本月份生产甲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结转已完工甲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

成本会计形考作业3答案

某企业生产B 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份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该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6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元,制造费用4500元。该月完工产品350件,月末在产品150件。 要求:(1)计算9月份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登记9月份B种产品明细账。 B产品成本明细账 B种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50×40=6000(元) B种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50×40=14000(元) 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14000+3000+4500=21500(元) B种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1500/350=61.43(元) (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 (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

某种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该月完工产品800件。 要求:(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 (2)计算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1)各道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为: 第一道工序 130/(130+210+160)×100%=26% 第二道工序(130+210)/(130+210+160)×100%=68% 第三道工序(130+210+260)/(130+210+160)×100%=100% (2)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 100×26%=26(件) 第二道工序 200×68%=136(件) 第三道工序 38×100%=38(件) 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6+136+38=20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38+1462)/(800+200)=3(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00×3=24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3=600(元)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其8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5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000元,制造费用1000元,该月完工产品共300件,月末在产品4件。 要求:(1)计算该月完工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

成本会计第4次网上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网上形考任务-第4次任务 1、某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份三个生产步骤生产甲产品,材料在开始生产时的第一个生产步骤一次投入,第二个生产步骤对第一个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继续进行加工,第三个生产步骤对第二个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继续进行加工生产出甲产成品。各个生产步骤间不设半成品库,每个生产步骤生产出半成品直接转给下一个生产步骤继续加工、直至生产出甲产品。产品生产过程中除原材料以外的其它费用在各个生产步骤陆续 要求:将归集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各个步骤的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本题25分) 第二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第三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本题15分)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 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 原材料:18240 ×0.5 = 9120 工资及福利费:6420 ×0.5 = 3490 制造费用:5880 ×0.5 = 2590 合计= 9120+3490+2590=15200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 原材料:9120 工资及福利费:6420 + 3490 = 9910 制造费用:5880 + 2590 = 8470 合计= 9120+9910+8470 =27500 3、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该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有关资料如下表:

2019国开《基础会计》网上形考任务1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目 1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在财产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统一的情况下,会计的目标直接表现为()。 选择一项: A. 实现对财产的有效管理正确 B.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 C.完成受托责任 D.做出经营决 策题目 2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选择一项: A.成本计算 B.财务分析正确 C.填制和审核凭证 D.登记账簿 题目 3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现有的发现,我国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 选择一项: A. 西周时期正确 B.南宋时期 C.东汉时期 D.北魏时期 题目 4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世界会计学会年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 这一名词从而使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的时间是()。 选择一项: A. 1946 年 B. 1950 年 C. 1952 年正确 D. 1945 年 题目 5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 选择一项: A.预测和决策 B.反映和控制正确 C.监督和分析 D.反映和分析 题目 6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 选择一项: A.工时量度 B.实物量度 C.货币量度正确 D.劳动量度 题目 7 正确 获得 2.00 分中的 2.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从会计的发展过程来看,会计的两项传统职能或者说是基本职能是()。 选择一项: A.核算和分析 B.反映和控制正确 C.记账和算账 D.记录和报告

建筑施工技术形考作业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1.砖墙砌体灰缝厚度一般应控制在()左右。选择一项: A. 10mm B. 15mm C. 12mm D. 8mm 题目2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2.脚手架的一步架高度一般为()。 选择一项: A. 1.8m B. 0.6m C. 1.2m D. 0.9m 题目3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000分 3.砌筑用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不小于()。

选择一项: A. 2m B. 1.2m C. 1.5m D. 3m 题目4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4.普通粘土砖墙的砌筑,应选用()。 选择一项: A. 水泥砂浆 B. 混合砂浆 C. 粘土砂浆 D. 石灰砂浆 题目5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5.单排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一般不宜超过()。选择一项: A. 10m B. 30m C. 20m D. 40m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6 完成 获得1.250分中的1.250分 1.脚手架的分类可以按照()。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材料分类 B. 搭设位置分类 C. 用途分类 D. 结构形式分类 E. 功能分类 题目7 完成 获得1.250分中的1.250分 2.模板及其支架应有足够的()。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湿度 B. 稳定性 C. 刚度 D. 密封性 E. 强度 题目8 完成 获得1.250分中的1.250分 3.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后支的先拆 B. 后支的后拆 C. 先支的先拆 D. 先拆板模后拆拄模 E. 先支的后拆 三、判断题 题目9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1.立皮数杆的作用是控制砌筑墙体的竖向尺寸以及各部件的标高。()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0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2.砖墙砌筑应采用混合砂浆。()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1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成本会计》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题) 参考答案: 1、理论成本 成本的经济内涵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成本角度来看,理论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耗费的总和。 2、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经济有效地运用资源为目标,采用数学和数理统计等原理和方法,通过对企业从事各项经营活动发生的所有耗费进行核算,对企业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最佳运转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 3、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是指企业支付给那些直接把各种原材料经加工使其转变为产品的生产工人的各项费用;是企业按期支付给劳动者、作为劳动报酬的货币或实物。直接人工费用是企业对劳动者各种劳动消耗的必要补偿。广义的人工费用包括工资与福利费用,狭义的人工费用仅包括工资费用。 4、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是指本期支付的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 5、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是按规定计入本期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需要在以后期间才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银行借款利息、租金、保险费等。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 参考答案: 1、成本的作用 答:成本在企业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及进行内部管理、实现企业目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本信息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之一。从财务角度来看,成本是一个会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关管理、贷款、投资、进货以及征税等决策的重要依据。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者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公开的财务报告得到相关成本信息。从管理

基础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XXXX)

【基础会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基础会计作业1答案 习题一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0000;周转材料期末余额:40000; 库存现金现金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15000;应收账款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3000; 应付账款期初余额:1000;实收资本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30000;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16000;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2400。 习题二 1、借:原材料 25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 2、借:原材料 10000 贷:应付账款 10000 3、借:库存现金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4、借:其他应收款——X平 2500 贷:库存现金 2500 5、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20000 制造费用 2500 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23500 6、借:应付账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7、借:应收账款 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8、借:固定资产 17500 贷:银行存款 17500 9、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应收账款 50000 10、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0000 制造费用 1500 管理费用 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500 11、借:制造费用 1500 管理费用 2100 贷:累计折旧 3600 12、借:管理费用 1900 库存现金 600 贷:其他应收款——X平 2500 13、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500 贷:制造费用 5500 (=2500+1500+1500)14、借:库存商品——甲产品35500(=20000+10000+55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35500 15、借:银行存款 50000 应收账款 1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5000 16、借:销售费用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17、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250 贷:应交税费 2250 18、借:主营业务成本 325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32500 19、借:营业外支出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20、借:主营业务收入 115000(=65000+50000) 贷:本年利润 115000 21、借:本年利润 5425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2500 销售费用 10000 管理费用 9000(=1000+4000+2100+1900) 营业外支出 5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2250

基础会计形考1答案

单选题 题目:《中华人民共与国会计法》的颁布时间就是( )。答案:1985年 题目: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情况下,会计的根本目标就是( )。答案:完成受托责任 题目:从会计的发展过程来瞧,会计的两项传统职能或者说就是基本职能就是( )。答案:反映与控制 题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不包括( )。答案:收入 题目:负债就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答案:现时义务 题目:根据现有的发现,我国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 )。答案:西周时期 题目: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 )。答案:反映与控制 题目: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就是利用( )。答案:货币量度 题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可称为( )。答案:会计要素 题目:会计反映职能的特点不包括( )。答案:主观性 题目:利润就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 )。答案:经营成果 题目:世界会计学会年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名词从而使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分支的时间就是( )。答案:1952年 题目:所有者权益就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以后由所有者享有的( )。答案:剩余权益 题目:我国第一次全面实施包括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时间就是( )。答案:2007年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经营成果会计要素的就是( )。答案:成本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就是( )答案:财务分析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环节的就是( )。答案:会计预算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就是( )。答案:生产成本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就是( )。答案:无形资产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就是( )。答案:资产一般都有某种实物形态 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就是( )。答案:应收账款 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就是( )。答案:未分配利润 题目:下列关于费用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就是( )。答案:费用的发生必然同时产生货币资金支出 题目:下列关于收入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就是( )。 答案:收入主要就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但也有的就是在偶然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中形成的 题目:下列关于资产确认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就是( )。答案: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建筑材料形考作业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砌筑砂浆 2.沉入度 3.3 4.中层砂浆 5.水泥砂浆 6.泛霜 7.蒸压灰砂砖8.陶瓷锦砖9.玻璃在冲击作用下易破碎,是典型的塑性材料 10.平板玻璃11.黏土12.颈缩阶段13.伸长率14.沸腾钢 15.冷弯性能16.疲劳破坏17.若含硅量超过1%时,会增大钢材的可焊性 18.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19.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20.增大 二、判断题 对对错对错错对错对错 三、简单题 1. 答:砂浆在砌体中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并经受周围环境介质作用,因此砂浆应具有一定的黏结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实验证明:砂浆黏结强度、耐久性均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较成熟,测试较简单准确,所以工程上常以抗压强度作为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 2.答:用于砖墙的底层抹灰,多用石灰砂浆;用于板条墙或板条顶棚的底层抹灰多用混合砂浆或石灰砂浆;混凝土墙、梁、柱、顶板等底层抹灰多用混合砂浆、麻刀石灰浆或纸筋石灰浆。 3.答:釉面砖是多孔陶质坯体,在长期与空气接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坯体会吸收水分,产生膨胀现象使釉面牌张拉应力状态,当超过其抗拉强度时,釉面就会发生开裂。用于室外时,经长期冻融,釉面砖会出现分层脱落、掉皮现象。所以釉面砖不宜用于室外。 4.答:屈强比是指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屈强比能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屈强比越小,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结构的安全性也越高。但屈强比太小,则说明钢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造成钢材浪费。 5.答:建筑钢材材质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承受冲击和振动荷载,可焊接

成本会计作业2答案

作业1、F企业生产C产品,分三道工序陆续加工制成。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400元,在各工序的定额分别为:一工序160元,二工序140元,三工序100元。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00小时,在各工序的定额分别为:一工序100小时,二工序60小时,三工序40小时。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8910元,直接人工6860元,制造费用3100元;本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23 200元,工资费用12 000元,制造费用9 3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各工序的在产品分别为:一工序120件,二工序40件,三工序60件。 计算C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作业2、G企业生产E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7850元,直接人工9090元,制造费用8012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98 000元,工资费用60 900元,制造费用20 420元;单位产品材料费用定额为220元;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在产品平均完工率为50%。每小时费用定额为:直接人工2.1元,制造费用1.8元。本月完工产品502件,月末在产品36件。 要求:计算E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作业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原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6元,B材料8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2)编制耗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答案: 原材料分配率=(8910+23200)/(200+138)=95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95=19000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38*95=13110 在产品约当量=120*100*50%/200+40*(100+60*50%)/200+60*(100+60+40*50%)/200=110 直接人工分配率=(6860+12000)/(200+110)=60.8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00*60.8=12160 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10*60.8=6700 制造费用分配率=(3100+9300)/(200+110)=40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40=8000 在产品制造费用=110*40=4400 完工产品总成本=39160 在产品=24210 2、答案;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36*220+36*40*50%*(2.1+1.8)=10728 完工产品成本=7850+9090+8012+98000+60900+20420-10728=193544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5+100*4 =1400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1400/(200*5+100*4)=1 甲产品耗用A原材料实际数量 200*5*1=1000千克 甲产品耗用A原材料金额 1000*6=6000(元) 乙产品耗用A原材料实际数量 100*4*1=400千克 乙产品耗用A原材料金额 400*6=2400(元)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10+100*2 =2200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