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专题片解说词终稿

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专题片解说词终稿

绘山水画卷做生态文章

——广安市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纪实

广安,一片碧水浸润的土地。位于四川东部、华蓥山脉中段,南邻重庆市。1993年设立地区,1998年撤地设市,辖广安区、武胜县、岳池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幅员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

广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嘉陵江、渠江浸润着这片沃土,以其独特优势培育了广安细腻温婉、精致灵动的人文性格,孕育了辉煌的巴蜀文明,诞生了朴素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今天的广安,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保护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省级文明城市、四川省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殊荣。一座巴蜀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宜居创业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在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践中,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和理念,瞄准生态强市目标,书写着生态发展的崭新乐章。

【生态规划篇】

以人为本,惠民富民,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生态市建设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安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立“伟人故里,生态广安;川东北生态屏障及特色旅游区”的战略,广安人在厚重的历史文化熏陶下,开始了对生态文明的新追求,掀起了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建设生态城市的新热潮。

编制《广安生态市建设规划》,把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和部门,形成了政府部署、部门联动,上下同心、全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委确立了围绕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支撑体系等五大建设领域,开展生态农业、工业生态化、生态文化旅游业、自然资源生态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生态保障体系七大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城乡形态优美、产业支撑有力、功能配套完善、体制机制顺畅,充满生机活力

的城乡统筹综合示范区,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篇】

近十年来,是广安建市以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最多、成效最明显的时期,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实施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宁静工程、绿色工程、清洁工程、家园工程等,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

投入3亿多元先后建立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污水收集处理网络,实现了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7万吨。建起了空气、水质自动监测站,设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取缔了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加快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用,投资7000万元铺设管网,用户近9万户,天然气年用量达2900万方。

加强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实施城市亮化黑化美化,着力公用设施建设,多层次、多格调、各具特色的城市

绿色走廊,(字幕)广安城区黑化面积23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路近30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达到790.4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78平方米,城市面貌、品位大力提升,营造了清新宜人的人居生态环境。

在梯次拓展而日趋清晰的城市生态景观轮廓线内,思源大道、思源广场、渠江公园、西溪河公园、神龙山公园等7个城市景观,以及城市雕塑16组,街头绿地游园26处。绿色社区、生态小区和绿色学校荡漾着生态文明的时代风尚。一抹抹绿色伴随着宽阔的道路延伸,一块块绿地在道路旁铺展,在楼宇间漫延。

【农村生态篇】

各级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将环保工作重心逐步向农村下移,增加生态建设补助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在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基层创建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字幕)全市共成功创建环境优美乡镇4个,

生态小区23个,生态村65个,绿色学校142个(其中邻水二中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7个,生态家园301个。

紧紧抓住中低产田土改造,不断改善耕作条件。(字幕)近几年来,共投入资金25102万元,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61万亩,改造坡薄地砌筑地埂236360条19239千米,新建机耕路43条79千米、田间道路1166条458千米。新建排灌结合渠926条924千米,建“三池”及塘堰260665口439万方,农业生产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大力实施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程,抓好农村沼气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7949口,推广沼液综合利用52万亩,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公益造林,(字幕)全市完成成片造林182.3万亩(退耕还林53.4亩)、四旁零星植树52万亩,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2.4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135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30.8%。科学规划水利建设,合理划定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综合利用有限水资源并减少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40%。广安区、岳

池县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岳池县魏家沟、广安区会龙河和蒙溪河3条小流域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小流域”,广安市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规范化建设示范市”。

实施“沃土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桔秆还田等先进适用技术,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字幕)实施稻田保护性耕作13.28万亩,配方施肥116.67万亩,增施微肥38.36万亩,桔秆还田31.0万亩。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成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基地30万亩,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19个。大力发展农业生态示范区,建成生态示范区及试点区6个,初步形成岳池农家文化旅游带、武胜农业旅游示范区。邻水县甜橙基地、华蓥市黄花梨基地等生态观光农业已显现吸引力,其中黄花梨基地已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全市建立了11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缔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开展

红层找水,发展一户一口自来水井,人民群众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活动,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硬化、油化道路,修建便民路,农村公路里长达7408公里,通畅率48.82%。积极整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创新实践,小桥流水,碧水青山,到处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工业生态篇】

市委、政府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力争使全市经济在高速运行中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增长,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狠抓循环经济建设。打造“一带四点”的发展格局,广安前锋循环经济示范带,邻水、华蓥、武胜、岳池四个工业增长极,共有六个工业园区。

在企业、在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芳草如织。六大工业集中发展区以化工、设备制造、食品饮料、

医药为主导产业,强势推进项目聚集,不断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工业园。

狠抓污染物减排,严格准入控制增量,调整结构削减存量,大力开展化工、建材、煤炭、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专项整治,十年来,限期治理重点工业企业累计188家,关停并转“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上千家。

【生态文化篇】

按照“保护、发展、美化”的方针,对邓小平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多处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恢复,经中央批准新建了故居陈列馆、邓小平铜像广场,精心培植各种花草树木,一个郁郁葱葱、井然有序、自然亲切、令人仰慕的“天然纪念馆”展现在世人面前。2004年,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邓小平故居、邓小平纪念馆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思源大道典雅气派,街中心有广能、华电、金融等广场;大道两侧高楼林立,商贸活跃。思源广场是广安城中最大的纪念和休闲广场,以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思想创意铸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宝鼎屹立于广

场北端的平台之上,古朴凝重,气势磅礴。迷人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美不胜收,已成为市民日常休闲选择。

萃屏山是广安十六景之一,现已建成萃屏公园,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园名。神龙山位于城南新区城郊,根据古代巴国遗址记载,现已建成神龙山巴人古堡风景区。

华蓥山石林景区、邻水大峡谷、岳池翠湖、华蓥仙鹤洞、武胜宝箴塞民俗文化村等旅游风景区各具特色,石林景区以秀丽的喀斯特石林、天坑、溶洞景观为代表,以石奇树怪而闻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翠湖以山色青翠而得名,却非翠字能写尽,其四季风光,各有奇观,美景应时而变。仙鹤洞风景区位于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宝鼎山脚,占地10000余亩,集山高、岩危、水急、洞奇于一体,属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宝箴塞位于武胜县农林乡方家沟村,依山而建,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设计精巧,重叠有序,古色古香,独具特色。

围绕小平故里核心景区,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形成一个方圆29平方公里的“乡村旅游圈”。牌坊村于2005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金狮山庄被市旅游局评定为“二星级农家乐”,天赐园成为东环线上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典范。全市旅游年接待游客85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0.58亿元。

广安民俗文化繁荣,岳池灯戏是源于川东北的地方剧种,是广大劳动人民创建并经长期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瑰宝。坐歌堂是广安山区乡村古老的风俗,滑杆抬幺妹在华蓥山区已流传100多年,云童舞在华蓥山区已流传1200多年。

【结束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生态建设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社区还是企业,“创绿色广安,建生态家园”已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心声。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广安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建设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同频共振,与改善民生的步伐齐头并进,与促进和谐的目标合拍相应。

新广安,新征程,如今的广安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以“智慧诚信、追求卓越”的情怀,以“只

争朝夕、敢为人先”的胆魄,朝向经济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社会日臻和谐的目标奋力前行,全面开创健康、富裕、和谐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