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知识

吴东红

2011.12

第一节概述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

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E.A.R o s s)?a?a《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家麦独孤(W.M c D o u g a l l)?a?a《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F.H.A l l p o r t)(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G.W.A l l p o r t,1954):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

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C.A.E l l w o o d,1925)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综合性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K.L e w i n,1936)的社会行为公式:

B=f(P,E)

B-b e h a v i o r,行为P=p e r s o n,个体

F=f u n c t i o n,函数E=e n v i r o n m e n t,环境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在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2)在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3)在群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

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等。

(4)在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

专栏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关注的中心是个体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

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

和解释社会行为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

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

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

美国心理学会(A P A)的美国社会学会(A S A)的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季刊》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艾宾浩斯(H.E b b i n g h a u s,1908):“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霍兰德(E.P.H o l l a n d e r,1976):

三阶段说: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在这一阶段,有关的社会心理学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的,很难把“纯”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分离出来。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述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证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

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

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特里普力特(N.T r i p l e t t,1897)

F.奥尔波特(F.H.A l l p o r t,1924)

瑟斯顿(L.T h u r s t o n e,1928)、李科特(R.L i k e r t,1932)

谢里夫(M.S h e r i f,1935)

莫里诺(J.M o r e n o,1934)

勒温(K.L e w i n)

二次战后,社会心理学特征: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要客观地描述关于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而无论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他人或者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心理咨询中与价值中立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三)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1.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2.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在

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3.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5.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叫观察法。

1.自然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基本上没有干预。

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此外,它也可能提供一些其它的经验数据。自然观察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2.参与观察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其特点是,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法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调查法

亦称询问法。

1.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口头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

(1)特点

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若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访谈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这是为了保证访谈的客观性、科学性及有效性。访谈法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不是普通的“聊天”。

(2)分类

①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②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3)访谈过程与技巧

2.问卷法

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叫问卷法。

(1)特点

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程序进行,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二是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2)分类

①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

②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3)问卷的构成

(4)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

(三)档案法

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心理咨询中经常需要进行产品分析,追溯求助者的个人既往史,考察求助者的成长报告,实际上就是档案法的应用。

在某种意义上,档案法也是一种调查法,是对历史资料的调查。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既要努力增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使研究结论一般化,也要注意不要任

意夸大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理论是经验研究的总结,是概括化和一般化的经验。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其他心理学理论一样,目的是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最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科学的理论应该有较多的信息量;具备可验证性;有较大的覆盖面和较长时间的适用性。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心理学领域出现过许多理论和理论流派。

本单元我们介绍几个影响比较广泛而长久的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二、社会交换论

三、符号互动论

四、精神分析论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

社会化是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和行为方式

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方面。

终身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主要的社会化的载体

家庭

学校

大众传播媒介

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基础

社会化的类别

政治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从语言社会化开始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角色扮演过程

角色期待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自我、自尊和身份

自我

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与客我镜我

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理想自我

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出生八个月-3岁左右

社会自我:3岁-13、14岁左右。

心理自我:青春期到成年,大约10年左右。

自我概念的测量

身份

身份的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身份与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身份的特点:

客观性

主观性

多重性

稳定性

契约性

自尊

自尊的概念: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自尊公式(詹姆斯,1890):自尊=成功/抱负

影响自尊的因素: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自尊的测量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

图式的作用

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四、印象管理

第三单元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业余社会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经验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 o t t e r)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

四、归因原则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二)折扣原则

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三)协变原则

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

(二)自我价值保护

(三)观察位置

(四)时间因素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

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

———————————————————————

动机过程示意图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一)激活功能

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二)指向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三)维持与调节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比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意义。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正的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亲合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则导致亲合行为。

(一)亲合的起源:依恋。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满足某些社会性的需要,比如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等。

2.获得信息

个体在孤单环境中信息来源很少,会产生不适应和不安全的感觉。亲合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忧愁。

4.避免窘境

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境中,如果无人做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的评

价。这种情况下,亲合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外在压力,悲惨情境

2.情绪因素

恐惧、焦虑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会使个体敢冒风险,

勇于进取,最终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

2.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但

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

二)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它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则个体的抱负水平就会较高。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很有把握的事情,风险小,对个体缺乏挑战性;无获胜机会的事情,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不能满足个体的成就需要。这两种情况下,目标的价值都较小,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也小。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越多,其成就动机就越强。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要培养儿童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按麦克利兰的说法,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力欲或权力动机。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温特(D.G.W i n t e r,1973)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和消极的权力动机。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社会控制的需求。其次是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弗洛伊德

洛伦茨

2.挫折—侵犯学说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班杜拉(1977)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与畏缩,处于无能为力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因素的归因。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比如恶劣的心境),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可能增加响人们侵犯的可能性(侵犯性)。

2.道德发展水平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就越难以发生。

3.自我控制能力

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

4.社会角色与群体

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5.大众传媒的影响

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

五、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

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以人为对象的亲

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企求回报。利他者认为帮助别人是其出自内心的义务。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二)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利他行为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行为。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性,并通过遗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

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

社会规范论认为人类道德中的一个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

人类社会还存在另外一种普遍的规范: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责任规范可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起源。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

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而噪音等恶劣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

(2)社会情境

他人在场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

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

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

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则会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

一些人格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二)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1.具有针对性

嫉妒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如果个体体验到自己与他人在某些他认为重要的方面(如才能、吸引力)的现实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劣势,个体就可能出现嫉妒情绪。

2.具有持续性

嫉妒情绪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摆脱。能持续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3.具有对抗性

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他们就会不满和愤恨,并可能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

4.具有普遍性

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会体验这种情绪。当然这种情绪也是可以克服的。

(三)羞耻与内疚

1.羞耻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2.内疚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态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

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的成分

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2.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三)态度与行为

(四)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

二、态度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D.K a t z,1960)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

(二)自我防御功能

(三)价值表现功能

(四)认知功能

三、态度的属性

(一)方向

即态度的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的是这个属性。它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等。(二)强度

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三)深度

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卷入越深。(四)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五)外显度

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的形成

(一)依从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二)认同

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

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

霍夫兰德等人(C.H o v l a n d,1959)提出了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如下图所示: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可信差距信念警告

||||意图畏惧人格分心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的威信

2.传递者的立场

3.说服的意图

4.说服者的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

2.畏惧

3.信息倾向性

4.信息的提供方式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2.人格因素

3.个体的心理倾向

(四)情境

态度转变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一些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1.预先警告

2.分心

3.重复

三、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F.H e i d e r,1958)的平衡理论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L.F e s t i n g e r,1957)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

调。

认知失调可能有4种原因:

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

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它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进行周密的计算。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内部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得到。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

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20年代。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一)信息源

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始发沟通过程。

(二)信息

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个体的感受要为他人接受,就必须将它们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以为他人觉察的信号。

(三)通道

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的各种感官都可以接受信息。人接受的信息中,通常视听信息的比例较大,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

(四)信息接受者

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个体在接受带有信息的各种音形符号后,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把它“转译”为沟通者试图发送的信息或态度、情感。

(五)反馈

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六)障碍

人际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七)背景

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

三、沟通的功能

(一)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二)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三)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四)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五)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按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按信息流动方向可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及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这是以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关系来区分的,二者位置不变的是单向沟通,而不断变化位置的是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这是两种基本的语词沟通形式。

(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沟通网络

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形成沟通网络。(一)正式沟通网络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不仅有正式沟通,也存在着非正式沟通的各种情况。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体语即身体语言。体语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人们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专门研究体语沟通的学科是身体语言学。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目光

(二)面部表情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一)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

(二)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

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一)公众距离(12-25英尺)

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二)社交距离(4-12英尺)

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三)个人距离(1.5-4英尺)

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四)亲密距离(0-18英寸)

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是: (一)个体性

(二)直接性

(三)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1.定向阶段

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2.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奥特曼(I.A l t m a n,1973)等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4个水平。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第二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

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W.C.S c h u t z,1958)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 I R O)理论。其要点是:

(一)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

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

2.支配需要

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

3.情感需要

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二)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比如精神崩溃等。

(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2.被动包容式

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3.主动支配式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4.被动支配式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5.主动情感式

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6.被动情感式

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五)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熟悉与邻近

(二)相似性

(三)互补

(四)外貌

(五)才能

(六)人格品质

第五单元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的。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第七节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概念

二、从众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第二节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

二、优势反应强化理论

三、社会惰化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二、暗示

三、社会感染

第一单元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

41条社会心理学定律——欢迎对号入座 1 事后聪明偏差: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2 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3 从众: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出现从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事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所以,对于同一问题,最初的回答者的动机是希望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别人的最初动机是希望赢得他人的好感。 4 从众的减弱:个人的私密性越大;群体成员中有一个人做出了不同于多数人的错误回答;引导ta事先做出表态; 5 易出现从众现象的群体: a 由专家(权威)组成 b 其成员(无论从个人主义,还是从集群主义上意义上看)对个体是重要的(比如你的朋友) c 成员在某一方面和个体是类似的(比如大多数人都是白人)。 6 行为跟踪:当事实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他人便会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置身于一种不确定的场合,这是我们只能依据他人的行为去行事,那么再随后出现的类似的情景时候,无须暗示,我们便会重复刚刚学到的行为。 7 依从:表示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某种行为。一个人的行为的持续时间与他所得到的奖励承诺或者所面临的惩罚威胁同样长。时间最短,关键词权利。 8 认同:表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我们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仅仅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能使我们与所认同的另一个(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关键词,吸引—被认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 9 内化: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一旦将他人信念内化,这种信念就会与它的来源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变得非常不容易改变。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 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 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 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 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 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

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 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 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 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 体。 简答论述

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关系主要指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性的,是对两人(或多人)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性联结。 社会态度是对待任何的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任何一种态度都具有完成某一行为趋向,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动力性的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压力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 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叫做去个性化。 服从与从众相似,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但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而服从是元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做,有时内心有不情愿的体验。 个体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自我概念:是自我的客体部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形象及有关人格特质所持有的整合知觉与态度。 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世界的认识,是对社会客体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图式: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都要存在着一定的有组织的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即用来了解世界的认知结构,也叫做图式。 认同:是指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仰、行为准则和态度,并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过程。 移情:是指个体能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体验和推测他人的需要、动机和情感。 基本归因偏差:也称主要归因偏差,是指当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内在品质的作用。 投射测验法:是给予人们一定的刺激物,让人们据此进行联想,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人们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与个性。 社会角色:是假定的社会对具有某一社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和个体对这种期待的认识后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完成社会对自己某一角色期待的行为。 角色偏差:是指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偏离了社会所期待(价值、道德、法律、规范、

社会心理学资料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也属于社会现象。人的心理由于人的存在状态即现实载体的不同而区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倾向上,出现了什么变化?从行为理论向认知理论的变化。 3、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在何种情况下,双方关系比较和谐?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时。 4、下列描述那一项不符合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关系?社会心理是由个体心理组成,群体心理是由社会心理组成。 5、研究设计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研究结果 6、态度作为一种综合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准备阶段,使行为与心理过程吻合,这指的是态度的一元性。 7、研究结论能被有把握解释的过程属于研究效度中的那类效度?内在效度 8、研究结论能被推广到情境以外的程度属于研究效度中的那类效度?外在效度 9、在研究设计之前要完成的工作有确定研究假设 10、在人际吸引方面,就相似性和互补性的作用方面,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相似性在关系发展的早期很重要,而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比较重要。 11、为了减少侵犯行为,我们需要掌握自恃行为技巧,下列哪项不符合其规则?谴责对方 12、狭义的人际关系,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哪类关系?心理关系 13、影响人际吸引的三个主要因素有相貌、正面的交往、相似性或互补性 14、在冲突情景中,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忽视他人需求的做法,属于哪类的冲突模式?竞争模式 15、相似性容易产生人际吸引,下列哪项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相似的人有共同的目标,容易相互帮助、相互协作。 16、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下列哪项?情感维度和地位维度。 17、下列哪项对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关系的描述是正确的?自我概念与自尊都属于自我知觉的内容 18、下列哪一些符合费斯廷格在社会比较理论中对人的认识倾向的假设?人们趋向于准确的认识自己并评估自己 19、下列哪项不符合归因发生的条件?当正性的事情出现时

社会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1研究社会,他人和群体如何影响个体心理与社会行为的。 2研究个体心理与社会行为是如何影响社会,他人和群体的。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如合作与竞争,吸引与拒斥,助人与侵犯等。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景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即:B=f (P,E) 2社会心理:社会原因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环节,如社会态度、权力动机等。 社会原因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1个体心理:个体与现实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的产物,如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等。 2群体心理:普遍存在于全体成员中的,反映群体特点和特定社会关系的共同心态与占优势的心理倾向。如群体气氛、士气、群体凝聚力等。 3两者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四)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 1社会交互作用: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如大众社会心理现象中的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时髦、时狂、流言)。 2人际交往:人与人直接的人际接触,以及由此形成的人际关系,如社会促进、合作与竞争、人际沟通等。 3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亲密与疏远的心理关系,如人际吸引。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重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

学。 (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除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外,还重视从社会与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群体)角度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社会学的社会问卷、社会调查等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定义 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可以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互动条件下,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或“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社会心理学的任务 (一)理论任务:揭示各种社会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完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实践任务: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理解、预见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并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20世纪30年代以米德为代表的社会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P3 P8 二、单项选择 1.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方面提出较早的是吴江霖教授。P5 2.沙莲香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们在身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主体反应”。P5 3.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独立学科。 4.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三、多项选择 1. 劳斯所谓的“心理面”,是指哪些静态现象:P2 (1)语言(2)信仰(3)文化 2. 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内隐与外显的 反应。简而言之,它研究:P7 (1)人的社会行为(2)个性心理发生 (3)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3.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如下:P9 (1)主动性和受动性(2)内隐性和外显性 (3)个体性和群体性 4.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P10 (1)社会因素(2)文化因素(3)人格因素 四、题型未明 1. 早期社会学者黎朋、冯特、麦独孤、劳斯等人基本上把个体之外的群体心理作为研究对象。P2 2.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社会心理学是:P3 力图理解和说明个人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实际上或想象中存在的他者和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集团中占有一定地位、扮演一定角色的他者之影响这样一门学问。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P39 2.P47 二、多项选择 1.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由哪两个主要的成分组成:P17 (1)归纳法(2)演绎法 2. 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三大步骤运用的主要是归纳法。P17 3. 科学研究的目的。P17 (1)接受(2)预测(3)控制 4. 一般方法论体系主要有:P18 (1)实证主义方法论 (2)人文主义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5. 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P19 (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研究法(4)跨文化研究法 6. 专业研究的常用术语。P20 (1)概念(2)命题(3)变量(4)假设(5)理论 7. 观察法按照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以分为: P22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X、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社会心理学答案(1)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

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讲解

社会学研究 一、简答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的组织性或者团体性行为的学科。 2、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 3、什么是现代化?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此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4、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区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加速,消费型中心城市崛

起,并向群体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城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将长期存在,小城市将重新焕发活力,沿海发达地区城市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城市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信息化重构城市空间体系,信息城市形成与发展;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共同发展。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未来中国城市将向国际化、连绵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5、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6、什么是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W·F奥本格首先使用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而言,物质技术方面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变化之前。但是,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形也常有发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化决定非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文化差距是比较得出的产物,而文化堕距是一个社会中若干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文化堕距不可以理解成文化差距。 7、什么是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所谓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年龄等赋予的角色。在奴

社会心理学

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解释、分析、记忆及使用社会环境信息的方式。 内隐人格理论( Forming Impressions ):该理论的观点是,某些人格特质伴随有其他特质。 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人格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理解,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这些理解称为内隐人格理论。 换言之,这一理论由我们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所组成。我们常常运用少数己知特征来判断他人具有哪些特点: 善良——慷慨大方、诚实、有责任心 吝啬——暴躁易怒、虚伪、为人冷漠 自我图式(Self-schema):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由于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住处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刻板印象(stereotype impression):指人闪对某个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群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略了个体差异。 图式( schema ):图式关于一个人、群体、地点或事物的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 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对人的人格进行描述的认知结构,一般应用于特殊的个人或者典型的一类人身上。 自我图式(self schemas):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记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 群体图式(group schemas):关于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或社会范畴的图式(Hamilton, 1981)。刻板化显示出特殊社会群体和社会范畴的属性和行为。 角色图式(group schemas):代表我们对处于某种角色的人们所持有的有组织的、抽象的概念。 原型(Prototypes):是关于图式的抽象的理想化形象。 态度(attitude):包含情感、行为和认知成分的持久反应倾向。 Krech(1948):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

社会心理学课本

社会心理学讲义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峰2013.9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从一开始建立,就存在着心理学和社会学两种取向之争 ? 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方法:强调严格的心理学方法和实验,大量运用系统观察、调查研究、个案研究、模拟研究和社会比较文化研究等方法。 ?重点:以个体变量为分析重点 ?内容: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变化的特点与过程 ?目的:揭示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 ?代表人物:麦独孤、奥尔波特、弗里德曼、巴伦等。 ? 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重点:以社会互动和群体变量为分析重点 ?内容:阐明社会结构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揭示社会环境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罗斯、库兹明、贝克、安德列耶娃等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趋于合流 ?勒温认为: ?人类的行为应看作是个体的特征与社会情境的有机结合,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心理学应该分析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国外的代表性观点: ?主张社会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如何感知人和社会事件,研究人们如何影响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实质等。 ?奥尔波特:个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 ?弗理德曼:个人如何认识和他人和对他人反应、他人如何对个体的行为做出反应,个体怎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梅厄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泰勒:人际互动;社会影响 ?巴伦和伯恩:如何表现出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等。 ?即强调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是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及其原因。

社会心理学二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沈德灿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18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N.Triplett教授就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实验回答了“由他人在场时个人的作业绩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问题。 3.社会心理学真正的建立是在1908年,麦独孤(McDougall)撰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和罗斯(E.A.Ross)撰写的《社会心理学》。 4.社会心理学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1924年,这一年奥尔波特(F.Allport)出版了是谁心理学上的第三本教科书《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两种取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来自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注重用定性的方法探究社会心理学问题,而来自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则强调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分析。除了方法上的不同,在研究的取向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也各有特色:前者往往从宏观的角度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中,个体是被动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研究在环境影响下个体如何 主动的做出反应,强调个体如何去适应环境。区别见表: 2.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方法含义及优缺点 (1)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地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优点在于有一些问题,如水在等一些无法控制实验条件,只能采取相关的方法加以研究。同时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到比实验法更多的数据资料。最大的不足是他不能说明因果关系,主要是一过关系的方向无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2)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其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优点:对变量有严格的控制,避免了因果关系的混淆。从实验研究能够清楚的看清实验研究必须满足的两个要求:即自变量可以操纵以及被试的随机分配。在实验研究中,可把实验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前者最大的优点是对实验的控制程度较高,因而内部效度高,并且经济方便,以此为基础的实验心理学是当今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主流。但实验室研究也有缺点:实验室情境不等于现实生活,因而结果很难推论到现实生活中去。现场研究是为了克服实验室外部效度低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在真是的条件下进行,因而结果更能推广的生活中去,外部效度高。另外,现场可与处理实验室中无法操纵的变量,比如高温与侵犯行为的研究。 3.收集研究数据的几种方法: (1).观察法 如果研究目的只是描述社会行为,观察法是一种好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某些特定种类的行为很难观察,以为他们很少发生或只会私下发生。其次,观察法往往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团体,情境或某种特定类型的活动上。 人种质:是指研究者在没有任何预先假设的前提下,通过内部观察来理解一个团体或一种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社会心理学

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编辑本段概述 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开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形成了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学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美国心理学家 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 社会心理学 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4×3 = 12 二.简答题 三.实例分析题 四.判断题 5×6=30 1×15=15 14×1=14 五.单项选择题7×2 = 14 六.应用分析题1×20= 20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P21 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和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个人自身的因素与行为和环境要素是交互作用的关系,而行为则受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个人不是终极的输出端,而是对行为者和环境发生作用的一个要素。社会行为的背后有注意、保持、复制、动机等几个方面的社会学习的过程。 2.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P23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等价地给予或回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 交往本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相互作用往往是“收益”和“代价”并存,“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 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P27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4.简述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基本观点。P30 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 5.简述自我类化理论的基本内容。P32 1在群体中,人们的自我定义会发生改变,个人同一性会让位于社会同一性。 2从个人认同到社会认同的转变不仅发生在大规模群体事件中,也可以在面对面的小群体中发生,甚至在实验室想象的群体中也可以出现。 3当人们认同自己群体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去个人化和自我刻板的过程。 6.简述角色理论的基本概念。P35 每个个体都会获得一角色 冲 例: 离(很好的支持)否定) 成为“好孩子”成为“坏孩子” (角色创造)(角色偏离) 7.简述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P37 1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行为是整个行为系统的产物

社会心理学备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备考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社会情境中的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与社会互动的一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独立的边缘学科。 2、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也叫社会知觉。 3、归因:是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特征及意图进行推断的过程。 4、自我:核心是对自我的认知,在这个意义上,自我是由关于自己的信念和认识构成的。 5、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品质、性格、能力等的积极或消极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满意程度。 6、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我们看到一个人具有一些我们喜欢的特征,就会倾向于认为他也具有其他我们所喜欢的特征,反之,也成立。 7、社会群体: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集合,这个集体中的人具有某种共同的、有社会意义的特征。 8、刻板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某些社会群体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和印象。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获得社会刻板印象,一是直接的个人经验,而是间接的社会学习。70 9、偏见: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不正确的否定和敌视的态度。形成的原因包括认知根源和社会根源。73 10、人际关系:狭义上看,它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广义上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些方面。 11、社会测量法:由莫雷诺提出,它是通过群体内各成员之间的接纳或排斥的状况来描述人际关系状况的。 12、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主要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和背景等7个要素组成。 13、态度:就是主体内在以对某一对象的评价为核心特征的心理反应倾向,这种反应倾向既有一定的持续性又有一定的情境性,并服务于一定的功能。 14、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影响下,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5、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消遣,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165) 16、利他行为:是指不期望任何外部酬赏而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做唯一目的的行为。 17、旁观者效应:是指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或者说,他们在场对个体的利他行为产生的抑制作用。 18、群体:又叫团体,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群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有一定数量的成员、有一定的为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202 19、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即指一个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从而导致群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作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 20、狭义的民族文化:就是在某一特定的民族群体的生活中形成,并为该民族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综合,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时尚、生活态度、行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范文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 一般说来,论述一学科的历史发展,首先需要确定该学科的创始之年,但这在社会心理学中恰恰是一个莫衷一是的议题: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创设于1897年,这一年美国人特里普利特对“竞争”现象进行了全新的研究,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也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创设于1908年,这一年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分别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同名教科书;同样也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创设于1924年,这一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对群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这不仅引进了实验,而且指出了“实验方法对团体行为研究的革命性意义”。 确定“社会心理学创始之年”的困难,使我们有理由采用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1976年,他在《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一书中提出,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大阶段。) 进入80年代,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相应于这三大阶段提出了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的观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即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段,其母体是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这一时期与其后的几个时期相比,时间跨度较长,而且由于在这一时期中“社会心理学思想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因此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但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如果说要在该时期找出和现代社会心理学较为接近的主题的话,那么,这一两千年中社会哲学家们围绕“人性”所展开的争论算得上是“正宗”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尽管历代哲人就这一主题谈兴勃发、议论万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基本的理论线索只有两条: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苏格拉底说过:“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的么?”从这一观点来看,?人性及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决定的。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能够由适当的教育加以适当的塑造。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柏拉图的理想主义观点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的学说中继承下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