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闸北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闸北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闸北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中练习卷

历史试题

2015.4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海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在某史诗的注释中写道:“它是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吉尔伽美什的赞歌。”“它”最早由什么文字写成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 D.甲骨文

2.2015年1月,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因保管不当而受损的消息震惊了世界。该面具的主人曾统治的区域是

3.以下属于古希腊“古典时代”为世界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是

A.《理想国》 B.《历史》C.雅典民主制 D.帕特农神庙

4.诞生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成果,并成为罗马法体系渊源的是A.十二铜表法B.《汉穆拉比法典》

C.公民法D.万民法

5.有学者认为西周社会是建立在“三制”基础上的。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礼乐制 B.皇帝制C.郡县制 D.科举制

6.《礼记》中有关于夏王朝的信息是

A .夏王朝确实存在的充分证据

B .研究夏王朝历史的参考资料

C .儒家学者的不切实际的想象

D .探秘夏王朝制度的一手资料

7.在下列有关洛阳城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处应填

A .平王东迁/孝文改制

B .高祖建汉/南陈建都

C .周室初立/黄袍加身

D .成王东迁/王莽改制

8.以下罗马疆域变化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③②

D .③④①②

9.刘知幾提出的史家“三长”为史才、史学、史识。以下对司马迁的评论中,专从“史识”

这一视角进行评论的是

A .司马迁周游寻访,积累大量写史素材

B .司马迁历尽艰难,终成《史记》名作

C .司马迁写史精辟入里,成就一家之言

D .司马迁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

10.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古代开封灌汤包,而西湖醋鱼与历史更悠久的开封糖醋鱼的做

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可能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 .赤壁之战

B .澶渊之盟

C .宋夏和议

D .靖康之变

11.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大食蕃商蒲罗辛因在两国间勤劳经商,被朝廷授予“补承

信郎”。泉州代表官方管理船上事务的蔡景芳,也因招徕外商有功,被朝廷授予“承信郎”。这也许可以直接说明

A .朝廷重视并鼓励外贸

B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C .宋朝职官制的严密

D .政府疏于外贸管理

12.当人类的战争方式开始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时,欧洲正处于

A .罗马帝国的极盛时期

B .封建制度建立时期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500年 公元20年 200年 400年 600年

C .等级君主制确立时期

D .早期殖民掠夺时期

13.有学者说:“一个西迁的民族成了西亚的主人,战争和杀戮使他们控制了广大的土地,东

西方交流从此中断,直接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个“西迁的民族”是

A .阿拉伯人

B .粟特人

C .蒙古人

D .土耳其人

14.古代一名门后人,被认为是贤良之人推举到中央。经过问答面试,评定他为“上品”,并

被授予议郎一职。这种情形最可能出现于

A .秦朝

B .汉朝

C .魏晋

D .唐朝

15.下图为某校社团历史情景剧对话节录,该剧最可能的主题是

A .儒家文化的传播

B .辉煌的科学技术

C .早期的西学东渐

D .启蒙思想的传入

16.“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是为了保障人人生而平等的各种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

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以上思想源自

A .《利维坦》

B .《政府论》

C .《论法的精神》

D .《哲学通信》

17

.导致下图英国棉纱售价急剧下跌的根源是

A .生产工具的革新

B .国内市场的扩大

C .经济危机的发生

D .政府法规的调控

18.美国发明家伊莱·惠特尼在19世纪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这些模子被

加工得非常精确,以致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这一设计和年

生产模式的创新反映出工业生产的新特点是

A.规模化 B.垄断化C.标准化 D.系列化

19.有学者将南北战争视作美国“一国两制”后的统一战争,“两制”指的是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B.雇佣劳动制与种植园奴隶制

C.联邦制与邦联制D.黑人奴隶制与联邦共和制

20.①“拿破仑的施政虽然带有专断的色彩,但是他十分重视法制建设。”②“1800年8月,他设立了由4人组成的民法典起草委员会。”③“《民法典》共有2281条,分为3篇、35章。”④“如恩格斯所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世界史·近代史上卷》)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21.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它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该宪法制定于

A.1791年 B.1799年C.1804年 D.1875年

2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今在西方各国,最奇巧可羡之事,乃是能推船推车的火蒸水汽。”其中的“车”指

A.马车 B.汽车C.电车 D.火车

23.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认为“他对基督教没有做过认真的研究,学了点皮毛,便将这个皮毛跟中国传统的民间迷信以及落后的中世纪思想结合起来,改变为非驴非马的一个宗教。

并以此作为宣传鼓动起义的旗帜。”文中的“他”是指

A.陈胜 B.利玛窦C.洪秀全 D.康有为

24.据《泰晤士报》报道:清末时期“有关赔款问题,……英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公使们都据此提出了详细方案,……如果可能,美国、德国、比利时以及荷兰的公使们将任命一个联合委员会,对一般性原则拟出共同协定。”以上“赔款问题”最终体现在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政党的党员证,该政党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C.同盟会 D.共产党

26.中国近现代史中,既是第一批首先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的城市是

A.重庆 B.武汉C.南京 D.上海

27.右侧漫画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导致了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8.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中共

A.七大 B.八大二次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

29.有人认为:“60年前,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外交方针,是将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成功实践。”文中“这次会议”的主办国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C.中国 D.印度尼西亚30.“……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础上……”颁布该宣言的是A.东盟 B.七十七国集团 C.欧盟 D.欧佩克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O、l、1、3分。选出最佳

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希腊文“公民”(Polites)一词源自Polis,意为“属于城邦的人”。古代希腊人常常用“雅典人(而非雅典)”、“科林斯人(而非科林斯)”、“斯巴达人(而非斯巴达)”来称呼他们的国家。这说明

A.公民是城邦的主体B.城邦的小国寡民

C.公民隶属于城邦D.人在城邦中的地位

32.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形体高大,平均身高1.8米,最高达2米。形象逼真,表现了一种精神威武,奋发向上的状态。而汉景帝阳陵出土的兵马俑则一般在60厘米左右,古拙安详,表情沉静。这反映出

A.秦人凶猛善战,酷爱武力B.汉初崇尚黄老思想,简朴自然

C.汉承秦制,亦具时代特征D.秦汉陶塑艺术的风格截然不同

33.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铁路系统和关税同盟是连体双胞胎,……它们互相支持,追求同一个伟大的目标,即把德意志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伟大、文明、富足、强大和不可侵犯的民族。”这句话强调了

A.国内贸易促成统一的市场形成B.现代化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

C.发达的经济有利于对外扩张D.经济发展唤醒民族意识

34.“皇族内阁”组建后,梁启超呼吁:“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从本质上看,这表明梁启超

A.由改良主张转向革命救国B.明确反对“皇族内阁”

C.认识到立宪改制是个骗局D.一直致力于推翻清朝

35.右图为1930年某公司同事的合影。该图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总体特点是

A.受了西方服饰的影响B.遭遇保守势力的阻碍

C.传统与现代并行不悖D.中西相容,渐进变革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中国海关史话

唐朝以前,各朝对海运进出口的管理,一般均由当地官员兼管,不另设机构。唐玄宗即位后,开始在广州设立管理海运进出境的专责管理人员——市舶使。宋朝政府在多个贸易港口设管理海运进出境事务的海关机构——市舶司。元代市舶司最多时有七个。

明朝的市舶司职能被大大削弱,负责监督管理朝贡贸易。清初,康熙中期时曾取消海禁,在南方四口设海关,允许对外贸易。乾隆时限定广州一处为对外贸易口岸,海关不直接经营外贸,须通过“十三行”进行。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新式海关在上海建立,此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海关总税务司一直由外籍人员担任,移植西方管理体制,采取“国际共管”方式。

——整理自蔡渭洲《中国海关简史》问题:(12分)

(1)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海关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2)中国近代海关的建立与发展反映出怎样的时代背景?(4分)

(3)简要说明从古代到近代,中国海关的发展史勾勒出了中国历史怎样的发展轨迹?(6分)

37.国王特许状

以下是英王亨利二世(1154年—1189年)在位期间颁布的一系列特许状的节录:

问题:(14分)

(1)根据材料,亨利二世“特许”了哪几条权利?(4分)

(2)亨利二世颁布一系列特许状说明了什么?(4分)

(3)简要说明特许状对中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38.和平与发展

20世纪中,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日益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请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叙述人类在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后,建立世界性组织或机制,以求和平解决政治、经济争端的大事件及影响。(12分)

39.那些年我们“哈”的国

某校学生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时,发现从晚清到新中国建立的90多年间,中国人先后“哈”(非常想学习)过很多国家,并列了以下简表。

问题(12分)

(1)根据示例,完成表格“主要内容”的填写?(6分)

(2)国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哈”了这一系列的国家说明了什么?(4分)

(3)请为这个表格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2分)

40.陈独秀评儒学

“孔教”本失灵之偶象、过去之化石,应于民主国宪法,不生问题。只以袁皇帝干涉宪法之恶果,天坛草案,遂于第十九条附以尊孔之文,敷衍民贼,致遗今日无谓之纷争。……盖孔教问题不独关系宪法,且为吾人实际生活及伦理思想之根本问题也。

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应在国体宪法问题解决之先。

愚以为三纲说……应为孔教之根本教义。……儒教之精华曰礼。礼者何?……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之所由起也。

……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11月1日《新青年》)问题:(25分)

(1)陈独秀为什么要以儒学为评判的对象?(2分)

(2)概述陈独秀对儒学的评价。(8分)

(3)你如何看待陈独秀对儒学的评价?(15分)

上海市闸北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中练习卷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力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二、非选择题(75分)

36.中国海关史话(12分)

(1)特点:由兼职管理发展到专人、专门机构管理;海防职能日渐超越经济职能。(2分)(2)背景:不平等条约签订,关税自主权的沦丧(或中国成为半殖民地社会);(2分)西方文明的进入。(2分)

(3)轨迹:明朝之前,历代政府重视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政治的发展。(2分)但伴随着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和外族入侵,中国的对外政策从主动开放走向闭关锁国,导致落后。(2分)在19世纪中叶被西方工业文明入侵。被迫重新开放,开始吸收西方文明。(2分)

37.国王特许状(14分)

(1)权利: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为市民的人身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规定市民享有特定的经济特权;确认城市享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政治和行政管理权。(任四,4分)

(2)说明:中世纪时城市争取自治是普遍现象;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领主也不得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国王颁布特许状赋予城市自治权的同时,也强调了市民对国王的忠诚与归属。(任二,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3)影响:特许状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领主的权力,为中世纪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分)商业行会组织获得的组织与经商的自由权有力的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分)通过特许状明确了国王与市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争取市民阶层的支持,为封建等级制向等级君主制的转变提供了条件。(2分)(如有其他合理解释亦可酌情给分,但必须结合所给材料。)

38.和平与发展(12分)

史实(0—10分),组织(0—2分)

参考如下:发生在20世纪初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打断了世界经济协同发展的进程,也沉重打击了参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战胜国在战后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重新构建世界秩序,并组建了国际联盟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然而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败国处置的失当,以及国联自身力量不足,无法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二战后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召开了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国际会议,构建起雅尔塔体制。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建立联合国,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同时为重建世界经济秩序,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1947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持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作为支撑全球经济的三大支柱来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冷战结束后,基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需求,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诞生的国际贸易管理和仲裁机制,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总之,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发展本国经济;

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世界和平。

39.那些年我们“哈”的国(12分)

(1)填写:①通过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富国强兵。(2分)②通过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才能救亡图存。(2分)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2分)

(2)说明:长期贫穷、落后和挨打使国人不安现状。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受到世界现代文明的影响;(2分)近代中国人以被迫和逐渐开放的心态,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向强国学习。(2分)

(3)主题:西学东渐与中国的近代化。(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给分)

40.陈独秀论儒学(25分)

(1)原因:对儒教的看法是关乎反对专制,民主立宪立国的问题。(2分)

(2)史实(0—6分),组织(0—2分)仅复述或摘抄不给分。

参考如下:陈独秀视儒学为“孔教”,意识到长久以来处于主流意识思想地位的孔教是维护专制政体的思想武器,也是过时、无用的文化。他认为别尊卑、明贵贱是孔教的本质与精华,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内容。认为反对专制就必须同时摧毁与之相适应的孔教。而中国若要建设成为西方平等、民主的国家,就必须引入与之相关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孔教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新旧之间绝无调和、并存的余地。

(3)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1:能把文本内容与陈独秀的立场、主张联系起来辩证的提出观点(4分)

·陈独秀基于思想改革者的立场,顺应历史潮流,将反儒学作为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但它对儒学的看法较为片面。

·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映射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水平2:结合材料,就陈独秀对儒学的具体评价提出观点(2分)

·陈独秀片面的评价了儒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陈独秀对儒学的评价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分)

评分项二:史实(4分)

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作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

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较完整的信息(2分)

水平3: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1分)

水平4:没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论述(5分)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水平4:回避问题(0分)

评分项四:组织(2分)

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3.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这座城市”是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 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

2014年高考真题——历史(上海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薄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希腊 D. 古代中国 2.下图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 A. 犹太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3.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4.右图反映的情景式 A.柏拉图在雅典学园讲课 B.中世纪大学教师在授课 C.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 D.民间艺人吟诵《荷马史诗》 5.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A.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6. 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 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洗浴的风物传入中国 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国家财富的增长 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 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 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北齐 8.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儿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布了 A.募兵法和保甲法 B.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 C. 将兵法和均衡法 D. 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9.将粘土上刻成一个个单字,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印完一版,单字可以卸下以备再用。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 A.《史通》 B. 《农政全书》 C. 《农书》 D. 《梦溪笔谈》 1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 B. 宣政院

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5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右侧表格①②处分别 填上 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 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 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 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 家迁 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5.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14.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15.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16.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17.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19.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20.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21.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该答案的选项字母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没有分数.) 1.(2分)“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从空间看,孔子所集的文化,主要集中于() A.西北B.中原C.江南D.东北 2.(2分)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 A.夏启B.商汤C.周武王D.秦始皇 3.(2分)图是东魏墓葬出土的东罗马帝国发行的金币。以此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东魏时() A.东西方有官方交往B.东西方有商旅往来 D .佛教与基督教并立C.东正教已传入中国4.(2分)作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机关,见证了宋元明初海上贸易繁荣的是() A.市舶司B.宣政院C.巡检司D.江海关 5.(2分)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早了半个多世纪。据此推测,郑和下西洋应在()A.13世纪下半期B.14世纪上半期 D.16世纪下半期.C15世纪上半期 6.(2分)因下列事件而导致宋朝迁都和重建的是() A.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C.靖康之变D.绍兴和议 7.(2分)刚独立的美国就派遣“中国皇后号”来华,开启了两国的首次通商。此船应驶靠()A.大都B.广州C.上海D.泉州 8.(2分)张学良在台参观某祠堂时曾赋诗“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在版图”。他赞的是() .林则徐D .郑成功C .岳飞B .张骞A. 9.(2分)1803年,英国所使用的棉花中,来自本土的不到8%,其余的全部来自新世界。这里的“新世界”是指() A.亚洲B.非洲C.美洲D.大洋洲 10.(2分)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写道:“日本邦近与花旗邦通商,得有各项技艺以为法则”。文中的“花旗邦”是指() A.美国B.英国C.法国D.荷兰 11.(2分)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其中,“盲目批孔”的时代是()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12.(2分)在经济史上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部门是()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3.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 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这座城市”是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8.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 它是 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 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 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 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

2016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 最有力的证据是() 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 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 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 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 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 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word完整版)201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

201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值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 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以下成语中的“鼎” 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3、关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 据《金布律》处罚。这说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 人群的抗议。②因此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一位历史学家如此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 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能够禁止不管从爱琴海依旧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这座城市”是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 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因此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 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8、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 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 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 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 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 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

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

上海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

上海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 考生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在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滨意,不能错位。 4、试卷分为“分叉部分”和“共同部分”。“分叉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考生可以任选一组应答,但不可以交叉答题,若考生交叉答题,则以A组计分。“共同部分”为所有考生必须应答的试题。 5、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分叉部分 A组(适合一期课改的考生)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历史的长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2、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绻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梨 4、朱震亨是金元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他学医虽晚,但终成大器,这主要得益于他潜心研究了被后人奉为“医家之宗”的典繍—— A、《皇帝内经》 B、《唐本草》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5、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曹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踋也。”曹操“克绍”的关键之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渴之战 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7、德国哲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记录中介绍中国大运溳:“由广州通向北京,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溳的起讫地应该是 A、北京到广州 B、扬州至杭州 C、北京至杭州 D、杭州至广州 8、“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湉唐。”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是 A、湪大渊随商船出海旅行 B、置中书省统辖全国政务 C、马可·滢罗赞大都繁华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9、“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诗人诉说了16世纪后西方殖渑者侵占我国领土的幈辱历史。下面的历史要素组合中,反映第一块领土被侵占的是 台湾澳门香港英国荷兰葡萄牙 1624年 1840年 1553年 A、 B、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8

201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卷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卷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人类引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 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华东版][试题]

浦东新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概无效。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并留下了足够的答题空间,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错位。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该答案的选项字母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没有分数。) 1.中国的农耕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大约在 A.10万年前后 B. 1万年前后 C.5千年前后 D. 2千年前后 2.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炎黄”概念形成并载入文献始于 A.夏朝 B.西周 C.东周 D.秦汉 3.右图是我国唯一纪念刘备、诸葛亮君臣合祀祠的照片,该祠 坐落于今天的 A.西安 B.洛阳 C.成都 D.南京 4.东汉建立伊始,令刘秀深感不安并急于解决的是 A.国困民穷 B.王国坐大 C.豪强膨胀 D.宰相擅权 5.北宋中期,造成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是 A.垦荒造田 B.榷场贸易 C.修筑长城 D.官俸兵饷

6.右图是辽国贵族大墓中的壁画《备茶图》。据此推测,该墓 最可能发现于 A.河西敦煌 B.燕云诸州 C.开封郊外 D.临安附近 7.中国疆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下列地区最早纳入中国版图的是 A.西域 B.台湾 C.西藏 D.东北 8.英王伊丽莎白一世曾敕令:“在每个星期天和圣日,除少数例外者,凡六岁和六岁以上者,每人都应戴一顶完全在英国织造的帽子,如有违犯,每次罚款3.4便士。”此命令折射的政策是 A.重商主义 B.殖民扩张 C.自由贸易 D.闭关锁国 9.以下倾慕中华的人物,按生平时序排第三的是 A.利玛窦 B.哥伦布 C.伏尔泰 D.马可·波罗 10.若以“市舶司”“十三行”“鸦片战争”“北伐战争”等概念来介绍某城,此城是 A.南京 B.武汉 C.上海 D.广州 11.15世纪末,在英国逐渐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新贵族。他们主要“新”在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社会地位 D.宗教信仰 12.下列战争以右图描绘的史事为借口的是 中国官兵扯下了“亚罗号”上的英国国旗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5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A.伯里克利B.希罗多德C.柏拉图D.罗马 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6世纪末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右侧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 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 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 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 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 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5.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妒”,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A.开展世俗教育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 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013年高考上海历史试题

2013年上海试题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分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7.人们往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如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持征是()

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 D. 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 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9.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明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外交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留学生 12.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

201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人类引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 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8.穆统治着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者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外国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传教士 12.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 武中兴 1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 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5.“……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少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2005年高考上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上海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 一、选择题(共60分,第1至21小题每题2分,22至27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从之际,通古今之变 B 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 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2、原始人取火困难,保存火种显得非常重要。右图是一尊可保存火种的 陶质炊具,推测其可能出土于 A山顶洞人遗址 B 蓝田人遗址 C 半坡氏族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3、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 B 商周时期 C 周秦时期 D 秦汉时期 4、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A造纸技术 B 雕版印刷 C 制墨技术 D 活字印刷 5、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勋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 B 王安石变法 C 孝文帝改革 D 张居正改革 6、“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 A屈原 B 陶渊明 C 曹操 D 白居易 7、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 A国际虚弱 B 豪强争权 C 藩镇割据 D 分封诸侯 8、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学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红军战士的长征日记 B 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C 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 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9、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 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右图反映的是 A冯子材守镇南关 B 李秀成打洋枪队 C 邓世昌黄海大战 D 林则徐虎门销烟 10、22日清晨,王宫内气氛恐慌,路易·菲 力浦一起床就宽慰惊恐的手下道:“人们不会在寒 冷的冬天闹革命。”话音刚落,便于工作爆发了 A法国二月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法国六月起义 D 法国七月革命 1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敝 D 吏制腐败 12、“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烈士精神 B 种族成见 C 浪漫性格 D 厌世心态

(完整版)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历史一模卷

浦东新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概无效。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并留下了足够的答题空间,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错位。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该答案的选项字母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没有分数。) 1.上博收藏的战国楚竹书《容成氏》载:尧的前任是有虞迵。据此,可以佐证 A .尧舜禹的存在 B .夏朝历史的可信 C .战国时已有尧的传说 D .尧舜禹传说源于中国南方 2.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主张恢复等级秩序和社会规范的是 A .周公 B .孔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3.观察右图,图中“?”应填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清朝 4.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和 手段,应首推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朱熹 5.右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它们的相似点是 A .都城 B .疆域 C .开国者身份 D .治国思想 6.欧洲人翻译中国文献渐具规模,尤其是儒家经典,主要得益于 A .西方传教士 B .阿拉伯商人 C .拜占庭学者 D .中亚粟特人 7.下列著作最可能为多数专制君主青睐和推崇的是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天演论》 D .《百科全书》 ① 东周 ② 曹魏 ③ 东汉 ④ 北魏

8.观察右图,图中的传播路线应属于 A.儒学 B.佛学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下列政权若按照建立的时序排列, 正确的是 A.东周——北周——后周 B.西周——北周——东周 C.后周——西周——北周 D.北周——后周——西周 10.右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发行的特种 纪念币。币面中的人们劳作的目的是为了 A.抗击秦国B.抵御匈奴 C.遏制鲜卑D.反击突厥 11.抛开中国政府,首开由列强自行组织的“市政机关”管理的地区是 A.广州“十三行”B.上海英租界 C.北京东郊民巷D.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 12.近代上海公共照明,率先使用的能源是 A.蒸汽B.煤气 C.电力D.天然气 13.伏尔泰非常推崇“在(中国)帝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其用意是 A.否定君主政体 B.批评君主专制 C.宣扬暴力革命 D.以基督教取代儒学 14.右图是“飞机发明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中的“中国篇”,邮票背景图中的左侧是中国人 制造的最早飞机,其设计者是 A.冯如 B.徐寿 C.李善兰 D.华蘅芳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 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实物资料D.文字实录 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B.崧泽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 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重义轻利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D.朝贡贸易推行 6.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 A.秉笔直书B.知往鉴来C.经世致用D.祥今略古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工业社会的来临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一重要现象? A.手工工场建立B.城市化进程开始 C.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全球扩张 10.太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A.汉口B.上海C.天津D.重庆 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D.俄国十月革命 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 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 13.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各个国家路径不同。其中以军事力量完成统一,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国家是 A.法国B.日本C.德国D.俄国 14.右侧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五口通商B.租界设立C.瓜分狂潮D.门户开放 15.“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此政府公报应发布于 A.洋务运动前后B.百日维新期间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以后16.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建军的标志性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遵义会议D.渡江战役 17.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 A.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B.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 C.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D.“滞涨”型危机得以缓解 18.1971年,“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佳话,紧接着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召开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上海公报》发表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1979年4月,广东省领导向中央汇报:“我们省委讨论过……向中央给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先走一步”是指实行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包产到户D.对外开放 20.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A.欧盟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北约D.亚太经合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