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题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题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题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题

教育学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学校教育

3、教育学

4、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5、义务教育

6、普通教育

7、职业教育

8、《学记》9学制

二、填空

1、从形式上看,教育的发展经过了到再到的过程。

2、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学科。

3、赫尔巴特的和杜威的可以被看做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4、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5、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

6、1922年,我国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壬戌学制,通称学制。

7、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8、、、、、是古代教育的基础特征。

9、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10、六艺教育是由六门课程组成,分别、、、、、。

11、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1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_,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三、单选

1、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是()

A、《奏定学堂章程》

B、《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

C、《壬戌学制》

D、《五四三学制》

2、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的标志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白板说”的是()

A、洛克

B、康德

C、卢梭

D、赫尔巴特

4、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 、《大学》

B 、《中庸》

C 、《孟子》

D 、《学记》

5、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6、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伦理学和心理学应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卢梭

D、康德

7、最早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中外教育家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士多德

C、孟子、康德

D、荀子、苏格拉底

8、在“六艺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指的是()。

A、乐

B、书

C、数

D、礼

9、教育是()。

A、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B、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现象

C、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D、人类和某些高级动物所共有的现象

10、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开教育学课程属于()。

A、学前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高等教育学

D、职业教育学

11、卢梭的《爱弥尔》宣传的是()。

A、自然主义教育原则

B、白板说

C、因材施教原则

D、爱的原则

12、杜威所主张的思想被称为()。

A、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B、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3、马克思主义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四、简答

1、简述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

2、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当代教育学的综合化有哪些体现?

4、简述学制的制约因素。

五、论述

1、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当一名优秀教师。”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

六、案例分析

1、运用所学的理论,评析下述材料。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

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他说:‘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

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他根据对各种动物生活的观察,

认为在动世界里存在着如母隼教幼隼,母鸭带雏鸭,燕雀、欧棕鸟等各种禽类的示

范与学习,兽类中的母熊教幼熊、雌象教幼象以及老兔教小兔等。他甚至说:‘在脊

椎动物中,人们已经可以确认存在着有意识的教育’,如小鸡、狗、猴等。利托尔诺

由这些观察坚定地得出结论:‘从观察得到的,互相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已无可争辩地

向我证实: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本上有同样的基础。’?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2、下面是某报记者与一位小学生的对话。请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角度,结合案例谈谈怎样对这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记者:你今天上哪玩去了?

学生:没上哪,在家和同学玩电脑,还看了×××的飞车过黄河。

记者:当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很紧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过……我更希望他掉下去。

记者:(大吃一惊)为什么?

学生:你不觉得那才更刺激吗?许多人急得团团转,追踪、打捞、抢救……当然他最后成功了,也挺不错。

记者:你崇拜他吗?

学生:不,我有自己的理想。

记者:你的理想是什么?

学生:(笑起来,很干脆)挣大钱。

记者:我是问你将来想当什么样的人,比如科学家、工程师、商人……

学生:那还用问,哪个挣钱多就当哪个呗。

记者:你为什么想挣大钱呢?

学生:叔叔你想想,这个世界没有钱怎么行?有很多钱才能享受。我将来要买汽车、买房子,还要周游世界呢。

记者:如果你的老师让你谈理想,你也这么说吗?

学生:不,那可不行,跟他随便谈一个他希望听的就行了。

……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陶丽萍)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民主化

2、教育平等

3、终身教育

4、学校文化

5、教师文化

6、学生文化

7、班级文化

二、填空

1、是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

2、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是。

3、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古代社会的到近代社会以来。

4、《终身教育引论》的作者是。

三、简答

1、简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简述教育平等的含义。

3、终身教育的基本性质包括哪些方面?

4、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5、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6、班级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四、论述

1、试论教育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2、试论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3、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五、案例分析

1、阅读下列材料,并用相关教育学理论分析。

?当今世界不少国家经济发展中有一个普遍规律,这就:经济越发达,越重视优先发展

教育;科技水平越高,越舍得花钱培养人才。这在日本表现得尤为突出。长期以来,日本

上下笃信教育的威力。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

而根本在于培养人才的‘教育母机’?竞争。因此,每当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之时,他们便会从教育上找原因。?

——《亚太经济》,1993年第5期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王琨)

一、名词解释:

1、人的发展

2、素质

3、个体的发展:

二、填空

1、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

3、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4、素质可以分为三类,即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的结合的和后天的社会素质。

5、素质教育分成三个层次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

6、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三、单项选择

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

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3、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

A. 遗传

B. 身体素质

C.生理成熟度

D. 个体活动

4、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社会活动

7、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A、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

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C、教育要求

D、教育影响

8、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

A、宏观的

B、间接的

C、一般的

D、特殊的

9、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 全面发展

B 循序渐进

C 因材施教

D 统一要求

10、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1、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2、.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1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内部动力

1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15.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6年 B.5年 C.8年 D.9年

16、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

17、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18、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初期

19、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20、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2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以上三点均正确

四、简答:

1、简要回答如何正确认识学生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遗传的意义。

4、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5、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6、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7、教育应如何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9、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0、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1、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12、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3、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14、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五、论述

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素质教育的任务。

3、为什么说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六、案例分析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第四章教育目的(王琨)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德育

3、智育

4、体育

5、美育

6、劳动技术教育

二、填空:

1、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

2、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3、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5、.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6、全面发展教育由组成。

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单项选择

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2、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要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

A 、学生德智体平均发展

B 、以发展智育为主,兼顾发展其他各育

C 、以发展德育为主,兼顾发展其他各育

D 、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5、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7、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A感知 B理解 C判断 D创造

8、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

A、掌握体育知识B、养成锻炼习惯C、掌握体育技能D、增强身体素质

简答:

1、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五、论述:

1、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

1、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2、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董德宝)

一、名词解释:

1、教师

2、学生

3、教师专业发展

4、师生关系

二、选择题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

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D基础

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

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

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

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 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 系统化

B 多样化

C 复杂化

D 专门化

11.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

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

1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

1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 条件

B 任务

C 途径

D 结果

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

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 权利

B 威严

C 权威

D 人格力量

三、填空题

1.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 的人。

2.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____ 时期。

3.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 ____之间的矛盾运动。

4.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____ 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5.学生是学习的____ ,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6.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 的作用。

7.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____ ,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

8.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____ 。

9.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____ 、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10.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____ ,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11. ____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

12.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 ,教师是专业人员。

13.我国教师承担着____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4.教师职业的____ 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5.学生具有____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16.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____的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17.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____ 素养。

18. ____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9.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____ ,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0. ____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21. ____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22.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____ 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23.教师的____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24. ____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 。

2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 的关系。

27.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____ 的关系。

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 的关系。

四、简答题

1. 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3 .对中小学生的身份是如何定位的?

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

5.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6.对教师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教师概念?

7.教师职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职业?

8.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9.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内容是什么?

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哪些?

11.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的品质各有哪些?

12.教师的教育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哪些要求?

13.师生关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4.为什么说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

15.为什么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五、论述题

1 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2 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六、实例分析

一节音乐课上,年轻美貌的音乐老师穿了一条漂亮的裙子。格外吸引孩子们注意的是,裙子上贴着各种颜色的五角星。他们知道,谁认真听讲,谁积极动脑,谁回答问题准确,就能获得一颗五角星,闭关可以自豪地贴在自己的脑门上。这节音乐课,孩子们学习得特别认真、特别投入。

但意外出现了,受到课堂热烈气氛感染的音乐老师在兴奋地走动时,没注意从裙子上掉下了一颗五角星。这颗五角星被坐到旁边的一位孩子捡到了,他一颗五角星还没有,很想拥有这颗五角星,并将它贴在自己的脑门上,然而他最终还是把它交给了老师,他用稚嫩的童音说:"老师,您掉了一颗五角星,给您。"很多听课者为之兴奋不已。遗憾的是,这位音乐老师以想不到的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冷漠的口吻回答到:"噢。"说完就又贴到自己的裙子上,连声谢谢都没有。

问题:请对这位音乐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与评价。请从教师的职业素养或教育机智进行分析。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第六章课程(殷永清)

一、名词解释

课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科书

二、填空题

1、_________具有法定的性质,它是教材编写、教与学、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2、课程编排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多可并进直线式、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潜在课程又称__________课程。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选修课程

D、隐性课程

2、__________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隐性课程

3、以经验或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论称为活动课程论,其代表人物是

A 、布卢姆

B 、布鲁纳

C 、杜威

D 、凯洛夫

四、简答题

1、学科课程有哪些优缺点?

2、活动课程有哪些优缺点?

五、论述题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六、案例分析题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哪些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第七章教学(上)

第八章教学(中) (王树林)

一、名词解释

1、教学

2、教学理论

3、讲授法

4、图例讲解法

5、程序教学

6、知识结构

7、发现法

8、意义学习

9、非指导性教学

二、填空题

1、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来逐步掌

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道德品质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

2、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

3、、、、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4、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学校的工作指导性文件。

5、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学

科的目的、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6、又称为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

具体化。

7、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或方式。包括教法和学法。

8、是教师用语言表述传授知识。可分为四种具体方式:讲述:讲演:讲读:讲解:

9、是教师通过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10、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任务,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现象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去

巩固验证所学知识或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

11、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已学过知识亲手实践,从而形成技能技巧和巩固知识

的方法。

12、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巩固

所学知识的方法。

13、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

的教学方法。

14、是关于教学活动怎样组织,教学时间应该怎样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

15、即班级上课制,是将一定数目的学生按年龄与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统一的

内容和进度由教师向全班学生授课,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6、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里同一节课中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程度年级的学生

同时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17、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学工作包括:、、、、。

18、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9、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

20、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

三、单项选择题

1、教学中要把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从理论与

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这是哪一个教学原则()

A.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2、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

学习,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哪一个教学原则()

A. 差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直观性原则

3、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实学生的直接

经验和感性认识,对所学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哪一个教学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4、教师按照教材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系统掌

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是哪一个教学原则()

A. 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 观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5、孔子:“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哪一个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6、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是哪一个教学原则()

A.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7、学科课程论(传统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亚里士多德

C. 布鲁纳

D.布卢姆

8、活动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柏拉图

B. 杜威

C. 孔子

D. 赫尔巴特

9、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夸美纽斯

D.布鲁纳

10、古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盛行的教学形式是下面哪一个()

A. 班级授课制

B.复式教学

C.个别教学

D.集体教学

四、简答题

1、苏维埃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

2、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的教学过程有哪四个阶段?

3、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特征是什么?

4、布鲁纳提出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5、布鲁纳认为学生成功学习学科知识应该具备三个特征?

6、发现法有哪些特征?

7、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哪些要素?

五、论述题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学习观?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学生观?

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观?

六、实例分析

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老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

问题: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新规定”的意义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第九章教学(下)(张淑芳)

一、名词解释

启发式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备课

二、填空

1、.中学直观教具的种类是多样的,一般分为两种,一是____ __教具,二是直观。。

2、教师备课需要做好的工作包括:(1)钻研所教学科的_ ____________; (2)熟悉和钻研本门学科的教材;(3)了解学生;(4)准备教法。

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__ ____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要求。

4、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_____________以及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课的类型有两种,____________和综合课。

6、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7、将学生按照年龄和学业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

1、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A. 小班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

D. 分组教学

2、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述法

B、讲授法

C、讲读法

D、讲解法

3、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根据是该节课的( )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构

C、教学任务

D、教学种类

4、教案也叫( )

A、单元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

5、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师评价

B、学生评价

C、课程评价

D、教学评价

6、“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行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教学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8、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

A.上课

B.备课

C.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D练习

10、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 )

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D.课程目的

11、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12、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_。

A. 小班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

D. 分组教学

13、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在教学中体现的是什么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实践过程

B、认识过程

C、练习过程

D、活动过程

1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学生为主

B、德育为主

C、教师为主

D、教学为主

16、()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1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

A.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B.复习导入组织教学新授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C、备课上课巩固知识辅导答疑布置课外作业

D、上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学业成绩评定个别辅导

18、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19、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2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D.知识的运用

21、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下列哪个选项中()

A.教学计划B.教科书

C.教学大纲D.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22、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A.课的任务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D.课的活动形式

23、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它的本质是()

A 就是实际意义的上课

B 是一种上课模拟训练

C 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告知听者

D 向别人呈现自己的教学形象

24、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需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 教学目的

B 教学计划

C 教学原则

D 教学大纲

2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26、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四、简答题:

1、三种代表性的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学习者中心课程、人文主义课程)的基本特征。

2、教学组织形式的两层含义

3、教学组织形式

4、为什么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怎样弥补它的不足?

5、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8、上课的基本要求。

9、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10、在你看来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怎样的?

11、为什么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五、论述题:

1、教学方法改革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试述课的一般结构。

4、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六、实例分析

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到: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

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

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

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做“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

问题:请你就丁老师的“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第十章德育

一、名词解释

1、德育

2、道德

3、品德

二.填空

三、单选

1、“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C.陶冶法 D.榜样法

3、“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

合的原则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6、在青少年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德育起着()

A 主导作用

B 重要作用

C 基础作用

D 辅助作用

四、简答

1、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2、道德课的优点

3、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五、论述

1、举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2、为什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六、案例分析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

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

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

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

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

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

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

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

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

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考试试题完整版

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考 试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本科管理学出题参考答案 3、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第一章) (1)管理的主体√(2)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目的(4)管理的手段 1、组织的各类资源(事物)是:(第一章) (1)管理的主体(2)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目的(4)管理的手段 1、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表现在:( P10 2、3 ) (1)不精确(2)复杂性 (3)边缘性(4)可靠性 2、管理人员按所处的组织层次可分为:( P12 1、2、3 ) (1)高层管理者(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4)作业人员 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哪些 (P15—P16)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 人际关系方面1、名义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4、监听者,5、传播者,6、发言人 决策制定方面7、企业家。8、故障排除者。9资源分配者,10、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 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 5、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是指: P15 (第一章)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4)沟通技能 6、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是指:(第一章)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4)沟通技能 1、企业 (P18)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单位。 4、现代管理中,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主要有:(补充 1、2、3、4 ) (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 (3)法律方法(4)技术方法和教育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 分) 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 ⑤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人员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应对其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本题共 3题,第 1小题 10分,第 2小题 12分,第 3小题 16分,共 38分) 1、简述制定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 (10 分) ① 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分) ② 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 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为预测工作 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2 分) ③ 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为主的 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④ 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2 分) 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评估,并重视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规划,使其更切合实际,更 好地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2分) 2、简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程序以及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12 分) (1)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和程序: ① 进行工作岗位分析 ;(2 分) ②进行理论验证 ;(2 分) ③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体系 ;(2分) ④对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2分) (2) 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① 定量准确的原则 ;(2分) ②先进合理的原则 ;(2分) ③突出特点的原则 ;(2分) ④简洁扼要的原则。 (2分) 3、简述工作岗位分类以及采用点数法对生产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 (16 分) (1)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 ① 岗位的横向分类, 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 (2分) ② 岗位的纵向分级, 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 经验 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入一定的档次级别。 (2 分) ③ 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 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 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 管理工作的依据。 (2 分) ④ 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 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状况, 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 提供依据。 (2 分)

旅游资源学期末试题教学内容

一.概念解释 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民俗风情:是泛指一个地区的居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3.乡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的地域综合体。 4.节事活动:指特殊主题,规模不一,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能吸引区域内大量游客参与的集会活动。 5.环境容量:在不损害区域目标所规定的社会和生物状况的前提下,所允许使用资源的最大游客量。 二.单选 1.二分法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 A.旅游商品类,园林类 B.文学类,生物类 C.生物类,园林类 D.地质地貌累,民俗类 解析: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历史遗迹旅游资源:1古人类遗址2古代历史文化遗产3、近代革命活动遗址 二、古建筑旅游资源:1宫殿建筑2、祭祀建筑3、民居建筑4、伟大工程 三、古陵墓旅游资源 四、宗教旅游资源 五、园林建筑旅游资源 六、民族民俗旅游资源:1、服饰2、饮食3、节日节庆4、风物特产 人文旅游资源的简介: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它也分为三大类,即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包括科教文化设施、疗养和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场馆、游乐场所、节庆活动、文艺团体等)和购物类(包括市场与购物中心、著名店铺、地方产品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定义: 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由于各具传统特色,而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它们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的集中反映,既含有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也包括当今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与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不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可被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出来,可通过建造博物馆、美术馆、游乐园、文化宫、体育运动中心,以及组织文化节、戏剧节、电影节、音乐节和各种民间喜庆活动等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来丰富旅游内容,招徕远方游客,形成充满现代气息的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1、历史性 2、强有力的生命力 3、有名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4、活跃性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人力资源管理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234931全国(湖北省)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 课程代码:001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关于人力资源特性说法错误的是(D) A.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所特有,具有不可剥夺性 B.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 C.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 D.人力资源大部分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4.一个完整的职位说明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B) A.绩效指标和薪酬等级 B.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C.绩效指标和工作规范 D.工作描述和薪酬等级 5.朝霞公司需招聘一名销售主管,要求有销售工作经验两年以上、中级以上职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这例招聘广告说明,工作规范应规定工作人员为完成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的(C) A.全部条件 B.最高条件 C.最低条件 D.选择性条件 6.人员配置规划所包括的内容,除了人员招聘规划、退休解聘规划以外,还有(D) A.教育培训规划 B.职业生涯规划 C.绩效管理规划 D.员工晋升规划 7.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是(D) A.市场人力资源的变量 B.组织内的核心竞争力 C.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 D.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组织内人员的状况 8.编制招募广告内容的主要依据是(D) A.招募简章 B.媒体的类型 C.招聘对象 D.职位说明书 9.招募广告的结构要遵循AIDA原则,除了注意、兴趣和欲望以外,还有(C) A.简洁 B.丰富 C.行动 D.灵活 10.人员测评得以实施的原因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差异具有(D) A.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 B.整体性和不可测量性 C.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测量性 D.相对稳定性和可测量性 11.某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从人员素质方面查找原因,这时可以使用的人员素质测评类型是(B) A.选拔性测评 B.诊断性测评 C.配置性测评 D.鉴定性测评(考核型测评) 13.如果绩效评估系统存在标准缺失,则绩效评估不具备评价的(B) A.信度 B.效度 C.峰度 D.偏度 15.关于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提高的计划是(D) A.职业设计计划 B.职业发展计划 C.绩效设计计划 D.绩效改进计划 16.能够反映不同员工或不同群体之间的绩效水平差异的员工工资是(B) A.标准工资 B.绩效工资 C.基本工资 D.激励工资 17.衡量工作价值的典型方法是(D) A.行为评价 B.心理评价 C.态度评价 D.工作评价 18.小张参加了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岗位培训,在培训期间,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向小张了解参加培训的感受。这种了解属于培训评估的(B) A.学习评估 B.反应评估(柯式模式中的一级测评)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x

课程号:0107231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 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 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 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50 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 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 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 分) 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 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 5 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 2 分);稳 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 2 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2 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 2 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 2 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 3 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 3 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2 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0分) 1.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表现在广域性、和地域固定性。 2.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分为和精神的愉悦性。 3.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包括山东泰山、、福建武夷山以及。 4.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为、岳阳楼和。 5.中国的四大名塔为: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云南大理的千寺塔和。 6.中国四大石窟为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 7.青海塔尔寺“三绝艺术”中有两绝是佛教绘画,即和壁画,还有一绝是。 8.唐朝的帝王陵墓封土形制是。 9.现存的西方古建筑风格主要有、哥特式建筑和。 10. 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主体建筑由、皇穹宇、、皇乾殿四部分组成。 11.东岳泰山山麓下地岱庙是东岳大帝的祖庭,它与、北京故宫、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建筑群。 二、连线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天下第一名泉杭州虎跑泉 天下第二名泉苏州虎丘观音泉 天下第三名泉扬州大明寺泉 天下第四名泉镇江金山中泠泉 天下第五名泉无锡惠泉 2、构造湖扬州瘦西湖 火山口湖敦煌月牙泉 火山堰塞湖青海湖 风蚀湖长白山天池 河迹湖五大连池

3、流水地貌浙江普陀山 岩溶地貌福建武夷山 海岸地貌乌尔禾“魔鬼城” 丹霞地貌路南石林 风沙地貌长江三峡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旅游资源 2.岩溶地貌 3.瀉湖 4.园林 5.历史文化名城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1.简述西南地区岩溶发育的有利条件。 2.简述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4.简述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 5.简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及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人力资源考试题

人力资源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6*5=30分)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都有哪些? 答;一、管理观念的区别 二、管理重心的转移 三、管理视野和内容上的区别 四、管理原则和方法上的区别 五、管理组织上的区别 2.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答;1、观察法:优点:有助于了解岗位比较客观的信息;能澄清某些疑问。缺点:分析者对工人造成压力;不适用于工作周期长的岗位。 2、面谈法;优点:可为岗位分析、绩效评估提供第一手信息。缺点:员工在面谈中可能夸大其工作任务和重要性;比较费时。 3、问卷调查法:优点:短时间内获取信息;内容有针对性;员工容易作答。缺点:可能导致调查结果的偏差;不能准确地描述他们的工作任务。 4、工作实践法:优点:直接了解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岗位的各方面要求。缺点:不适用于需要进行大量训练或危害性的工作岗位。 5、典型事例法:优点:获得职务的静态信息和动态特点;行为被观察和衡量;确定行为的利益和作用;获得资料。缺点:耗费大量时间;难以对工作完整把握。 6、工作日志法:优点:信息可靠性高,所需费用少,容易掌握有关岗位的信息。缺点:使用范围小;整理信息工作量大;可能会产生信息失真。 3.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常用的人员供需预测方法有哪些? 答;1.复利公式法。 2.比例法。 3.全员劳动生产率估算法。 4.区域比较法。 4.试述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和重要性。 答;通过考核,对工作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当的职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工作努力程度及工作业绩进行分析,全面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一方面为薪酬调整、职务变更、人员培训等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促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业绩达到预期目标,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得到实现。 5.什么是职位评价(岗位评价)?常用的职位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答;职位评价是根据各职位对组织目标的贡献,通过专门的技术和程序对组织中的各个职位的评价进行综合比较,确定组织中各个职位的相对价值差异。 常用的职位评价方法有1、排列法2、分类法3、要素计点法4、配对比较法。6.有哪些标准可用来评价一次培训项目的效果? 答;1、系统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标准化原则 4、能级对应原则 5、优化原则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2*15=30分)

(完整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分,共20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 为:、、、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B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 C.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2004 - 2005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卷) 、单项选择题 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 《学记》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 学》 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 洛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杜威 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 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 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 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 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4. 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为代表。 A.英国 B.美国 C. 苏联 D. 中国 5.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 A. 传统的教育理论 B. 形式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 现代教学论 6.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B .凯洛夫 C .赫尔巴特 D .杜 7.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A .夸美纽斯 B .凯洛夫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 )15. 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 )8. “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 的中心思想 10.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立性 11. 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道德品质 12.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搞好教学评价 )13. 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 )1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 B. 教师的正面教育 A.布鲁纳课程结构论的中心思想 B .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核心 C .赞可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 D .赫尔巴特教学论 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 理解教材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A .教育具有社会性 B .教育具有相对独 C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 C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 .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 B .培养学生的能 A. 备好课 B. 上好课 C. 抓好课后的教导 D. A .社会活动能力 D .道德情感 B .自我教育能力 C .道德认 A. 班主任工作 C. 能动的道德活动 D. 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

人力资源考试试题

人力资源考试试题 title*class_group_id*试用期最长可以签署多久?员工关系(最多30个字)*为必填项,其它为选填class_group_id招聘、薪酬绩效、培训、员工关系、组织发展、其它difficulty10最难,1最简单()是第一级评估,它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培训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是组织发展20世纪20年代诞生的第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组织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管理被称为组织发展组织中一切与人的问题有关的方向性谋划被称为组织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组织发展在工作分析方法中,工作日志法属于其它在职位说明书中,关于职位对组织贡献的描述属于其它纵向的工作扩展被称为其它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规划的关注点是组织发展员工调配规划属于其它根据某种可变指标与所需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预测的方法被称为其它企业获得潜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途径是招聘根据用人条件和用人标准对应聘者进行审查和筛选的过程被称为招聘着重于过去的真实工作事例的面试方法是招聘评价一项测验可靠与否的指标是招聘投射测验一般用于招聘根据某些工作绩效评价要素将员工由最好到最坏加以分等的方法是薪酬绩效薪酬中与员工将来业绩挂钩的部分被称为薪酬绩效工作评价所评价的是其它岗前培训中由人力资源部门为新员工提供的信息是培训考察培训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是培训企业应把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放在其它在《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阐述人与职业相匹配这一经典性理论的学者是其它使成员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这主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其它因发表《人力资本投资》演讲而被尊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经济学家是其它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是其它20世纪20年代诞生的第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其它组织战略规划的核心部分是其它“确定组织内人员的职位分配,是通过有计划的人员内部流动来实现”指的是其它下列不能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是其它不属于人才测评功能的是其它“一项测试能够测量到所要测量目标的程度”指的是其它以了解素质现状为目的的测评是其它请应聘者回答在面试中就既定情况做出的反应,指的是其它绩效管理的重心是薪酬绩效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招致的牺牲指的是其它人力资源离职成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5小题,共计25分) 物质平衡原理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庇古税 绿色GDP 排污权交易 二、计算题(共计35分) 1. 假设有两个工厂,甲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0.5MC W =,乙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MC W =,假定两工厂的总准许排污量为30,W 表示排污量,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如果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是不是最优的?(5分) (2) 什么是排污量的最优分配?(5分) (3) 在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的情况下,总控制成本比最优情况下增加多 少?(5分) 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某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反需求函数为exp()t t P K aR =-,其中t P 、t R 分别表示时期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开采数量。开采企业j 的目标函数为,,0max exp()T j t j t R P rt d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在时期t 的变动可表示为,1 J j t j dS R dt ==-∑。 (1)推导并解释霍特林法则。(5分) (2)计算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最佳耗竭时间。(5分) (3)图示并说明替代资源价格K 下降时,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价格增长率、耗竭时间以及初始开采数量将如何调整?(10分) 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 简述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配置与环境有效利用中为什么会失灵?(15分) 2. 简述资源与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替代市场评价法。(13分) 3. 图示并说明污染税与额度控制在环境治理中的不同思路以及对技术进步激励效应的差异。(12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5小题,共计25分) 熵定律 科斯定理 排污权交易 可持续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二、计算题(共计35分) 1. 假设有两个工厂,甲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0.5MC W =,乙工厂的边际控制 成本为MC W =,假定两工厂的总准许排污量为30W , W 为排污量计量单位,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如果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是不是最优的?(5分) (2) 什么是排污量的最优分配?(5分) (3) 在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的情况下,总控制成本比最优情况下增加多 少?(5分) 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某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反需求函数为exp()t t P K aR =-,其中t P 、t R 分别表示时期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开采数量。开采企业j 的目标函数为,,0 max exp()T j t j t R P rt d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在时期t 的变动可表示为,1J j t j dS R dt ==-∑。 (1)推导并解释霍特林法则。(5分) (2)计算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最佳耗竭时间。(5分) (3)图示并说明当市场需求增加时,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价格增长率、耗竭时间以及初始开采数量将如何调整?(10分) 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 简要评述经济增长与资源约束关系的两类不同观点。(10分) 2. 简述资源与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直接市场评价法。(15分) 3. 推导单用途林业资源、无穷轮伐期条件下的Faustmann 公式,并解释其含义。(15分)

人力资源笔试试题

人力资源笔试试题 第1项:您所就读的院校是?请选择省份请选择城市请选择学校 第2项:人才招聘会较适合于招聘(D)类型的人才 ○ A 高层管理者 ○ B 专业人才 ○ C 热门人才 ○ D 中基层人才 第3项:工作分析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种(D ) ○ A 工作日志法 ○ B 问卷调查法 ○ C 观察法 ○ D 职业倾向测试 第4项:用人部门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人员申请需求表时,人力资源部门应该从以下哪个方面去审核其人员需求是否合理(C )

○ A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角度 ○ B 所需人员学历的高低 ○ C 部门工作任务的分配、人员配置的情况 ○ D 申请对象的薪酬水平 第5项:劳动合同与其他合同订立程序的区别是(D )○ A 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双方自愿的原则 ○ B 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 C 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市场规则 ○ D 劳动合同需要首先确定被要约方 第6项:以下不属于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是(B)○ A 双方应协商解决 ○ B 通过职业介绍所协调 ○ C 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 D 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 ○ E 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 第7项:与外部招聘相比,内部招聘的优点有(B )○ A 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吸收新观念 ○ B 员工能较快地适应新工作 ○ C 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 D 招聘成本较高 第8项:可以约定试用期的情形有(B ) ○ A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B 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的 ○ C 离职返聘人员 ○ D 续订劳动合同的 第9项:下列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C ) ○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职工突发与工作无关的疾病在48小时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B 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并被交警部门判定承担主要责任的 ○ C 离职后鉴定患职业病的 ○ D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醉酒导致伤亡的 第10项:五险一金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公积金。 ○是 ○否 第11项:目前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分别是公司18%、个人8 %;医疗保

人力资源岗位笔试题

人力资源岗位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为重点,具体措施包括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丰富工作内容、终生雇佣、培训和长期薪酬等,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称为(B) A、产业(工业)模式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灵活性模式 2、职业道德是(A) A、从业人员的特定行为规范 B、企业上司的指导性要求 C、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 D、职业纪律方面的最低要求 3、关于企业规章制度,理解正确的是(C ) A、规章制度虽然能够使员工步调一致,但同时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B、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水平低的表现,好的企业不用规章制度便能够管理有序 C、在规章制度面前,没有特例或不受规章制度约束的人 D、由于从业人员没有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利,遵守与不遵守规章可视情况而定 5、企业从业人员协调与上司之间的关系,其正确的做法是( C ) A、如果认为上司委派自己的工作不合理,可以直接拒绝 B、对上司委派而自己干不了或干不好的工作,不能推辞 C、尊重上司的隐私,不在背地议论上司 D、对上司的错误指责,要敢于当面争辩以维护自身利益 6、下列不属于内部招聘方法的是( B ) A、员工推荐 B、人才招聘会 C、在厂门口发布职位公告 D、人力资源技能清单

7、招聘的基本程序是( C )①招聘准备②招聘评估③招聘信息的发布④人员选拔⑤录用决策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 ①③④⑤② D、③①⑤④② 8、人事行政的首要功能是( C ) A、计划功能 B、决策功能 C、组织功能 D、指挥功能 9、管理技能培训的重点总是指向( D ) A、在职培训 B、工作轮换 C、岗外培训 D、管理技能 10、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 B ) A、管理活动的确定 B、管理活动的规划 C、管理活动的准备 D、管理活动的纽带 11、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 D ) A、元宵节 B、重阳节 C、圣诞节 D、国庆节 12、假如你是公司的一名老员工,现在公司新招聘了一名新员工,分在了你所在的团队,但是他对公司目前的业务不熟悉。你应该( B ) A、让他自学 B、在自己工作的同时引导他学习 C、让其他员工对他进行指导 D、要求把他调到其他团队 13、(A )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A.劳动合同 B.雇用规则 C.司法解释 D.集体合同 14、人员招聘的直接目的是(C) A、为企业做宣传 B、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A)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A )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5小题,共计25分) 物质平衡原理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庇古税 绿色GDP 排污权交易 二、计算题(共计35分) 1. 假设有两个工厂,甲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0.5MC W =,乙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MC W =,假定两工厂的总准许排污量为30,W 表示排污量,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如果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是不是最优的?(5分) (2) 什么是排污量的最优分配?(5分) (3) 在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的情况下,总控制成本比最优情况下增加多 少?(5分) 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某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反需求函数为exp()t t P K aR =-,其中t P 、t R 分别表示时期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开采数量。开采企业j 的目标函数为,,0 max exp()T j t j t R P rt d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在时期t 的变动可表示为,1J j t j dS R dt ==-∑。 (1)推导并解释霍特林法则。(5分) (2)计算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最佳耗竭时间。(5分) (3)图示并说明替代资源价格K 下降时,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价格增长率、耗竭时间以及初始开采数量将如何调整?(10分) 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简述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配置与环境有效利用中为什么会失灵?(15分) 2.简述资源与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替代市场评价法。(13分) 3.图示并说明污染税与额度控制在环境治理中的不同思路以及对技术进步激 励效应的差异。(12分)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B )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5小题,共计25分) 熵定律 科斯定理 排污权交易 可持续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二、计算题(共计35分) 1. 假设有两个工厂,甲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0.5MC W =,乙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MC W =,假定两工厂的总准许排污量为30W ,W 为排污量计量单位,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如果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是不是最优的?(5分) (2) 什么是排污量的最优分配?(5分) (3) 在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的情况下,总控制成本比最优情况下增加多 少?(5分) 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某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反需求函数为exp()t t P K aR =-,其中t P 、t R 分别表示时期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开采数量。开采企业j 的目标函数为,,0 max exp()T j t j t R P rt d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在时期t 的变动可表示为,1J j t j dS R dt ==-∑。 (1)推导并解释霍特林法则。(5分) (2)计算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最佳耗竭时间。(5分) (3)图示并说明当市场需求增加时,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价格增长率、耗竭时间以及初始开采数量将如何调整?(10分) 三、简答题(共计40分)

人力资源部笔试题

人资初赛笔试卷 1、人力资源得六大模块有哪些? (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经管 (5)薪酬福利经管(6)劳动关系经管 2、什么就是人力资源经管?试论述人力资源经管与人事经管之间得关系。 人力资源经管就是指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与有效利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所不可少得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得技术与方法所进行得各种相关得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得经管过程。人力资源与人事经管之间就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得关系:一方面,人力资源就是对人事经管得继承,人力资源经管得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它就是从人事经管演变过来得,人力资源经管依然要履行人事经管得很多职能;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经管又就是对人事经管得发展,它得立场与角度又与人事经管明显不同,可以说就是一种全新视角得人事经管。 3、员工招聘进来后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做哪些工作? 入职手续办理,更新员工花名册,告知试用期间得用工相关制度与考核规范,向新员工介绍经管层,带新员工到部门并介绍给部门领导,新员工学习培训与考核,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社保、档案、公积金等事宜,试用期满前得考核与转正等。 如果组织公司得招聘活动,您将会如何开展工作? 制定招聘计划、确定招聘途径、应聘者填写求职申请书、核查应聘者个人资料、初次面谈、复试测试、审查批准、录用报到 4、如何开拓招聘渠道?如何提高招聘效率? (一)1、通过人际关系来拓展2、让部门经理一起来帮忙寻人 3、不断去挖掘潜在得渠道,比如论坛,可根据各个岗位得不同来寻找 (二)1、界定清晰得“选人规范” 2、推动用人部门密切参与招聘过程 3、有效地利用招聘登记表 4、拓宽招聘渠道,保证有充足得应聘信息来 源 5、假如您就是一个公司得人力资源主管,您将怎样组织一场有效得面试? (1)面试准备。首先应当提前做好面试准备,特别就是要审查求职者得申请表与履历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本题共 3题,第 1小题10分,第 2小题12分,第 3小题16分,共 38分) 1、简述制定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 (10 分) ① 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 息。 ② 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 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2 分) ③ 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各种 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④ 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2 分 ) ⑤ 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人员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评估,并重视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规划,使其更切合实际,更 好地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2 分) 2、简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程序以及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12 分) (1)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和程序: ① 进行工作岗位分析 ;(2 分 ) ②进行理论验证 ;(2 分 ) ③ 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体系 ;(2分) ④对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2分) (2) 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① 定量准确的原则 ;(2分) ②先进合理的原则 ;(2分) ③突出特点的原则 ;(2分) ④简洁扼要的原则。 (2分) 3、简述工作岗位分类以及采用点数法对生产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 (16 分) (1)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 ① 岗位的横向分类, 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 (2分) ② 岗位的纵向分级, 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 经验 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入一定的档次级别。 (2 分) ③ 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 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 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 管理工作的依据。 (2 分) ④ 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 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状况, 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 提供依据。 (2 分) (2 分 ) 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为预测工作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为主的 (2分) 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 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应对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