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起搏器的术后并发症,提高起搏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38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并探讨如何减少起搏器的术后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发生起搏器并发症3例,总发生率7.9%,无一例出现囊袋感染及电极脱位。结论: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可避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同时认真规范的手术操作是减少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

途径。

【关键词】起搏器;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6-0131-02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运用电子仪器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予缓慢性心律失常持续可靠的心率支持。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减少起搏器并发症,提高起搏器疗效,已受到广大医师的关注。下面对在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

月-2011年4月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患者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48~82岁。心律失常类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1例,ⅱ度ⅱ型

按心脏起搏器病人的麻醉

按心脏起搏器病人的麻醉 麻醉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可遇到心脏起搏器问题:①病人已带有起搏器;②手术病人急需安装起搏器; ③带临时起搏器病人需要更换永久性起搏器;④急救复苏需临时胸外起搏。 【起搏器基本知识】 一。安装起搏器的适应症 临床上起搏器主要有临时性和永久性两大类,各有其适应症: ㈠临时起搏的适应症:主要用作治疗性起搏,包括: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失常,伴严重心动过缓合并晕厥;②急性心肌梗塞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合并严重心动过缓伴晕厥;③心肌炎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④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致严重心动过缓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⑤外伤或手术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⑥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⑦为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作准备。 ㈡永久性起搏的适应症:①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②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严重心动过缓;③三束支传导阻滞;④双束支传导阻滞伴晕厥;⑤病窦综合症伴长间歇(3秒),或伴晕厥、意识障碍、心力衰竭;⑥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⑦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⑧其它心动过缓伴心功能不全等。 二。影响起搏阈值的因素:围术期有许多因素可影响起搏器的起搏阈值,而阈值的变化又可直接影响起搏效果。起搏阈值升高,可致起搏失效;而降低则易诱发心律失常,尤其当R波落在T波(R-on-T )时可致心室纤颤。影响起搏器阈值的常见因素有: ㈠升高起搏阈值的因素:①硫喷妥钠;②琥珀胆碱;③血钾升高至4.0~7.1 mmol/ L ;④剩余碱≤ -15 或≥ +15 ;⑤睡眠;⑥钾-胰岛素-糖输注。 ㈡降低起搏阈值的因素:①运动;②交感胺;③缺氧;④缺血;⑤心肌梗塞;⑥肾上腺素;⑦麻黄碱; ⑧皮质激素。 ㈢不影响起搏阈值的因素:①普鲁卡因胺;②阿托品;③吗啡;④洋地黄;⑤钙剂;⑥利多卡因。【麻醉前准备】 一。对带起搏器的病人,麻醉前应了解:①病人心脏病的诊断和现状;②带起搏器前后的血流动力和心律情况;③起搏器的种类和性能;④手术中需准备的急救特殊药物;⑤麻醉手术对起搏器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带起搏器病人术前可能存在的问题: ㈠洋地黄:许多带起搏器的病人已用洋地黄治疗,如果心功能尚可者,术前以停用洋地黄为妥;如果心功能不良,则可继续洋地黄治疗。 ㈡心得安等b - 肾上腺素能阻断药:是否适用,目前尚未统一。有人主张术前24小时停用心得安;有人认为麻醉手术中存在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继续应用心得安可能产生一定的有利作用。 ㈢颠茄类药:有人认为阿托品引起自发心率增快,可能与起搏器频率产生竞争而导致心律失常。但作为麻醉前用药仍有使用的必要,为避免心率增快,可用东莨菪碱。 ㈣对需要带临时起搏器的病人,静脉起搏导线最好在两天前插入,以期使导线与皮下等组织之间形成一定的粘连,从而使导线不易从心室壁脱落。此外,在搬运病人,或安置麻醉和手术体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对导线有任何牵拉动作。 ㈤带永久性起搏器者,在安装后两周至三个月期间,起搏阈值尚未稳定,因此最好在阈值稳定以后再手术。 ㈥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循环功能等情况而定,以不使呼吸、循环抑制为准,可用安定和东莨菪碱。 【麻醉选择】

心脏起搏器植入基本操作

心脏起搏器植入基本操 作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心脏起搏器植入基本操作 节目导视:人工心脏起搏是用脉冲发生器发放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的方法,它是治疗心动过缓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需要的治疗时间不同,人工心脏起搏分为临时心脏起搏和永久心脏起搏。本片主要介绍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 起搏器植入手术必须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专门的心导管室,并配备紫外线和溴氧消毒装置最为理想。植入手术应由专门从事该项专业工作的技术队伍完成,包括受过专门训练的专科医生、工程技术员和护士。相对固定人员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心导管室的仪器也是成功手术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C型BX相机、带影响增强器、电视屏幕及摄像等功能。二,起搏分析仪,用于起搏导线定位时,参数测试。三,心电监护记录仪。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五,除颤器、麻醉机及急救药品。 心内膜起搏大多采用经外围静脉系统将导线植入心内膜,目前常用的是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和近头静脉切开植入。我们先介绍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行心内膜起搏技术。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嘱患者头部转向对侧,连接好心电监护及血压血氧检测,由助手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单,准备手术器械。脉冲发生器放置位置一般在胸前皮下囊带内,左侧及右侧均可,脉冲发生器离锁骨应有足够距离,这样肩部可以自由活动,有的术者先切开皮肤再穿刺锁骨下静脉,有的术者先穿刺锁骨下静脉,再切开皮肤,本片采用第一种方法。 暴露手术视野右锁骨下缘约1到2厘米处,用%到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对儿童和少数老年人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手术的患者,可加用静脉麻醉。于麻醉位置切开皮肤约5厘米,用撑开器撑开皮肤,逐层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准备锁骨下静脉穿刺。可采取肩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沙袋应用现状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沙袋应用现状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为了减少术后伤口出血、血肿、电极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往往要求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常规沙袋压迫。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带来许多新课题,如沙袋的重量,沙袋原料取材及制作,沙袋固定装置制作,沙袋压迫时间及方式的护理等,本文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1 沙袋制作材料及重量 王潆潆【1】调查结果显示:有35.9%医院使用细沙,有19.2%医院使用软包装输液袋装水,有12.8%医院使用决明子,有32.1%医院使用袋装盐。杨欣【2】指出普通沙袋在应用时存在重量不均衡,取材不方便,沾上血后不易于拆洗及缝制后易于漏沙,容易污染伤口等弊端,针对上述缺点其自制水袋用于心导管介入术后止血,将500 ml百特注射液空包装袋先浸泡消毒,然后注入500 ml凉开水,用一次性中单包裹1~2袋,用胶布固定封口即制成0.5 kg 或1 kg的水袋。刘柳,杜丽虹【3,6】临床工作中采用盐袋代替沙袋行压迫止血,应用未开封盐袋500g装进合适的布袋中,方便简单实用。某些医院应用决明子制作沙袋是因为决明子具有抑菌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无毒副作用【4】。国外文献【5】报道,常规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出血并发症的方法是在穿刺点入口处压迫一个重量从2.5~4.0kg不等的沙袋。从目前国内检索到的文献报道较多的常用沙袋重量为0.5-1kg,一般情况下应用0.5kg沙袋,如果病人出血较多或凝血功能欠佳的应用1kg沙袋,并相应增加压迫时间. 2沙袋外套材料 沙袋最开始应用时直接放置囊袋上方压迫,因无固定装置沙袋容易滑落,病人活动严重受限,容易引起肩关节僵硬疼痛,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研制出比较实用的沙袋固定装置。杜丽虹等【6】应用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用毛巾块做好的可容纳盐袋的口袋,四个角上缝有四条系带,方便操作,增加了固定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四头带沙袋固定袋的缺点是由于交叉打结,致使局部高耸不平整,影响患者颈部活动。针对伤口沙袋压迫容易移位,传统的人工压迫费时费力和简易四头带包扎致局部不平整影响患者颈部活动的问题。梁宝珠【7】研制出一种H型沙袋固定带,其具有可使砂袋固定稳定,患者在移动体位或采取侧卧位时砂袋不移位、不滑落的优点,患者感觉舒适。王益【8】自制沙袋包扎带采用棉布制作沙袋口袋为一22X22cm的正方形开口袋,正面开口处重叠5cm以防沙袋外露,开口袋正面缝一5cmX25cm松紧带,松紧带顶端垂直缝一10cmX(75cm+75cm)双层扎带。此固定带外观平整,患者活动方便,不易移位,可避免局部皮肤损伤。金红妍【9】用白色纯棉布制成约长18cm、宽12 cm的布袋,一侧长边有开口,内装0.5 kg沙袋,开口处安装拉链,布袋的一面固定粘布。在一侧短边中间固定约宽6 cm、长45 cm的长条形袋,袋的尾部有固定粘布;另一侧短边中间固定长约6 cm、宽2 cm的松紧带,松紧带的外端连接与对侧相同的长条袋,在此长条袋近端1 /3处,连接松紧带,松紧带的外端连接长条带约长3 cm、宽6 cm,袋的外端有粘布,用此沙袋固定装置压迫时病人感到舒适、安全,还可根据肥瘦调节松紧。费红【10】制作一款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专用病服,该病服采用纯棉布和尼龙粘带制作而成,该病服的前胸片上缝合了沙袋口袋,能有效固定沙袋,但该病服尺寸较大,不适用体型瘦小的患者,由于病服遮盖身体的面积小,在保护隐私及保暖方面存在不足。郑英花【11】研制一种随体稳定、保暖舒适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肩部固定器。该肩部固定器纯棉布制作穿着舒适,固定性好,且保暖。郭海燕【12】自制防滑加压带固定沙袋,方便简单易于操作。沙袋固定装置从无到有,并在不断完善中,应用沙袋装置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

心脏起搏器植入基本操作

心脏起搏器植入基本操作 节目导视:人工心脏起搏是用脉冲发生器发放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的方法,它是治疗心动过缓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需要的治疗时间不同,人工心脏起搏分为临时心脏起搏和永久心脏起搏。本片主要介绍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 起搏器植入手术必须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专门的心导管室,并配备紫外线和溴氧消毒装置最为理想。植入手术应由专门从事该项专业工作的技术队伍完成,包括受过专门训练的专科医生、工程技术员和护士。相对固定人员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心导管室的仪器也是成功手术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C型BX相机、带影响增强 器、电视屏幕及摄像等功能。二,起搏分析仪,用于起搏导线定位时,参数测试。三,心电监护记录仪。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五,除颤器、麻醉机及急救药品。 心内膜起搏大多采用经外围静脉系统将导线植入心内膜,目前常用的是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 入和近头静脉切开植入。我们先介绍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行心内膜起搏技术。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嘱患者头部转向对侧,连接好心电监护及血压血氧检测,由助手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单,准备手术器械。脉冲发生器放置位置一般在胸前皮下囊带内,左侧及右侧均可,脉冲发生器离锁骨应有足够距离,这样肩部可以自由活动,有的术者先切开皮肤再穿刺锁骨下静脉,有的术者先穿刺锁骨下静脉,再切开皮肤,本片采用第一种方法。 暴露手术视野右锁骨下缘约 1 到2 厘米处,用%到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对儿童和少数老年人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手术的患者,可加用静脉麻醉。于麻醉位置切开皮肤约 5 厘米,用撑开器撑开皮肤,逐层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准备锁骨下静脉穿刺。可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头偏向对侧, 以利于穿刺,锁骨下静脉直径约1到2厘米,呈弓形位于锁骨内测约三分之一的后上方,长度约为到厘米,传统上提倡于锁骨中内三分之一交接处,穿刺锁骨下静脉,它被称为安全穿刺区。在锁骨中内三分之一交接处与皮肤呈30 度夹角竞争,针尖指向胸骨上窝,进针要缓慢,边进针边保持针筒内负压,针头在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中进行,当针头进入锁骨下静脉时,有静脉斜血涌入注射器内,回血通畅后固定针头,取下针筒,送入导引钢丝,送导引钢丝时必须在透视下进行,以免进入颈部或胸壁静脉,钢丝应经锁骨下静脉进入上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导引钢丝最好能够进入下腔静脉,以确保穿刺操作在静脉系统内。打开心室与心房导线包装盒,取出导线,检查导线有无破损。若为螺旋电极导线,应当在体外确定螺旋能自如的完全旋出和旋入,并记住旋转方向及完全旋出的圈数。再继续手术之前,我们先看一段螺旋电极植入室间隔的模拟手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将直钢丝束形为弯钢丝,沿外套管置入螺旋电极,撤出外套管,调整钢丝的弧度,调整导线至所需位置,固定并测量各项参数,这次是低位室间隔。导线也可以放置于高位室间隔,钢丝束形为更大的弧度,调整导线至所需位置,固定并测量各项参数,这次是高位室间隔。 下面我们继续观看手术,将第一个静脉扩张撬及可撕开外套管经导引钢丝送入锁骨下静脉,注意,在插入扩张撬时,病人应平静呼吸,避免咳嗽、深吸气,一面气体进入静脉,引起空气栓塞。将静脉扩张撬由外套管中拔除,保留可撕开外套管和导引钢丝,经外套管将心室导线送入锁骨下静脉、下腔静脉。拔出并撕出外套管,导线就留置在内。同样应用第二个静脉扩张撬及可撕开外套管,送入心房导线。将静脉扩张撬及导引钢丝取出,右心室心尖部有丰富的脊小梁,电极导线容易固定,因此一直作为传统的右室内起搏位点,而右心室留出道间隔部起搏更接近于生理性起搏,也是目前常用的起搏位点,本例病人采用右心室留出道间隔部起搏。如直钢丝不易进入可用弯钢丝法,采取弯钢丝可较容易跨过三件半环,及进入右心室留出道。透视下确定电极导线位置,后前位透视电极头端指向右上方,左前斜位视电极头端指向脊柱。当确认电极头端与 右心室留出道有很好的接触,即可将导线旋入心内膜内,根据植入前体外的旋转方向及圈数,固定好心室电极导线,并在X线下观察电极头端的Marker,确认螺旋已旋出。这个演示可以说明螺旋是否旋出和Marker 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保证术后起搏器工作正常,除了X 影像的指导外,起搏参数测量同样是起搏器植入术中的重要步骤,确保起搏导线放置在起搏参数满意并稳定的部位。观测有无损伤电流是判断螺旋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1-20T17:14:34.750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5期供稿作者:黄蓉[导读] 术前充分做好病人的准备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较快恢复有重要作用。黄蓉(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无锡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91-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利用起搏器中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和收缩来达到控制心律失常和改变心功能。目前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作为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3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整体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8岁,平均62.0岁。患者均有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其中病窦综合征10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心房纤颤伴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7例。其中1例伴有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史。 2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起搏器的知识了解甚少,加上疾病引起的痛苦不适感,而产生多种复杂心理如:焦虑、紧张、恐惧等。专科医生和护士,应首先耐心向患者及(或)其家属讲解其疾病的严重性、危险性和介绍起搏器的适应症、各类型起搏模式的优缺点、术中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术后护理与配合等,提高患者对起搏器及其疾病的认识,使之了解和接受新技术,以积极而自愿的心态接受手术。护理人员应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使其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 3基础护理 3.1术前护理:术前充分做好病人的准备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较快恢复有重要作用。术前行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注意观察P波及QRS波群形态和时限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以便术后判断电极位置。为防止术后出现尿潴留及便秘,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务必让病人学会床上解小便,以免术后导尿而加重痛苦,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给予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纤维素的易消化食物,以预防便秘。术前常规检查心、肝、肾、肺等脏器的功能,抽血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和血小板,常规行普鲁卡因、青霉素过敏试验。手术前6小时禁食,进行术区备皮。 3.2术后护理 3.2.1术后严格做好床边交接班,仔细检查伤口情况、测血压、查脉搏与起搏频率是否相符,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2.2术后将病人送回CCU病房,连续心电监护2天~3天,行心电、血压监测,床边心电图每天1次,了解起搏效果,正常起搏心电图有起搏信号,如发现异常起搏心电图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分析排除起搏故障,保证病人安全。 3.2.3术后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绝对卧床休息1天~3天,限制躯干活动,防止起搏器电极脱位。 3.2.4术后伤口用0.5kg沙袋压迫6小时,术后1周内每日用75%乙醇棉球消毒,并更换敷料,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痛等现象以及囊袋皮肤的颜色和张力、囊袋内有无积血等,每日测体温4次。 4常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4.1出血与感染: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出血和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术中止血不佳、组织损伤严重、没有消灭死腔及伤口部位处理不当等是引发出血和感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医生缝合完毕之后,要迅速包扎伤口并用沙袋压迫止血,换药时密切观察是否有渗血现象及感染情况,如切口有无剧烈疼痛,囊袋处皮肤有无波动感及肿胀隆起,敷料渗出的多少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4.2电极脱位:这是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0.65%~29%,甚至更高,体位对于手术的成功特别重要,指导病人选择正确体位,可预防电极脱位,患者最适宜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4.3起搏阈值升高:术后因电极导管刺激右心室的心内膜,使局部充血、水肿、损伤,因而起搏阈值升高,一般2周后随着伤口的愈合,阈值随之下降。 4.4起搏器综合征: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心排出量减少脉搏减弱,患者可出现心悸、乏力、胸闷胸痛。需密切观察病情,调整起搏器工作状态及药物对症治疗。 4.5静脉栓塞:据报道约有30%~45%患者静脉造影有异常,但有症状的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相当低。护理人员术后对患者的观察要注意病人的整体状态,如面色、意识、呼吸等,以助判断有无血栓形成。 5康复护理 术后5天开始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教会病人自测脉搏,并做好记录,告知病人在安静时测量,每日早、晚各1次;告知病人注意多休息,不要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告知病人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教会病人排遣心理压力的方法,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指导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术后6周避免抬举大于2.5kg的重物,两个月内术侧肩关节活动都要适度,以免起搏器电极脱位;告知病人应远离强磁场、高压线等场所,不能做各种电疗,不能坐电车,不宜与一些电子仪器直接接触,如电剃须刀、电吹风、电动按摩椅等,不宜频繁靠近家用电器,以防外界电源的干扰而导致起搏不稳定;告知病人随身携带记录卡,以便出现意外时急救;嘱病人保持起搏器置入部位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洗澡时勿用力揉搓,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摩擦;术后半年内应右侧卧位,禁止俯卧位;嘱病人戒烟、戒酒;嘱病人术后15天复查1次,以后半年内每月1次,半年后每3个月~6个月1次。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原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强调其病情仍需通过药物来治疗和控制,避免病人误会安装起搏器就能解决所有心脏病问题,而停止原心脏疾病的治疗用药。如有不适要随时就诊。 6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起搏器技术的突飞猛进,患者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心血管内科专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制订全面、有效、严谨的护理计划,手术前后严密观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期提高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减轻或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流程 【适应证】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但有明显症状,或由于 心率缓慢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一快综合征,心脏停搏>3s,或在快慢交替时产生症状者,或必须使用某些药物,而这些药物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4.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5.莫氏Ⅱ型房室阻滞或文氏型房室阻滞经电生理检查属希氏束内或以下阻 滞者。 6.有症状的任何水平的永久性或间歇性高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有晕厥发作史,心脏停搏>3s。 【禁忌证】 1.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 2.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 【术前准备】 1.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作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必要性和术中、术后须与医生配合的事项,也 须说明可能的并发症,须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备皮,建立静脉通路。 4.心导管室准备手术所需物品。 (1)药品:消毒用碘伏或碘酒、70%乙醇,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或1%普鲁 卡因。 (2)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导线,备用与起搏导线相匹配的可撕性静脉导引鞘管。 (3)行植入手术用相应手术器械。 (4)心脏监护仪和除颤器,氧气、气管插管和必备抢救药品。 【治疗操作】 1.1%利多卡因局麻下操作,单心腔(心房起搏或心室)起搏者,首选左或右头 静脉切开法插入电极导线,若不成功改锁骨下静脉穿刺。双心腔起搏者电极导线 可直接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也可试用头静脉途径插入相应电极导线。 2.在X影像下将电极导线定位于右心窒尖部(心室起搏)和(或)右心房心耳 部(心房起搏),定位后测定电极起搏阈值,心腔内R波(心房内A波)振幅、斜率, 心肌阻抗。导线定位后,让患者咳嗽并做深呼吸动作,以保证导管电极在心腔内位 置稳定,最后结扎血管,固定导线。 3.测定起搏器的各类参数并记录。要求:心室起搏阈值≤1.0V,R波幅度≥ 5mV。心房起搏阀值≤1.5V,P波幅度≥1.0mV。分别做心房10.0V、心室5.0V 高压输出起搏,测试是否有膈肌刺激。 4.在左或右上胸按起搏器大小在胸大肌筋膜前做一皮下囊袋,充分止血后, 将起搏器与导管固定连接,置于囊袋内,逐层缝合。 【术后处理】 1.沙袋局部压迫止血6~8h。 2.术后平卧24h。 3.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3d,密切观察伤口,1~3d换药1次,7d拆线。

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及处理

J Clin Electrocardiol ,2011,Apr.20.No .2 ·临床研究· 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张亚艳王居新刘天胜 【摘要】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囊袋血肿8例, 电极穿孔2例,电极导线脱位4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深静脉血栓3例,Backup VVI 起搏1例,导线断裂1例。结论充分认识起搏相关的各种并发症,重视术前准备,严格规范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尽量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540.4+1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72(2011)02-106-03 Clincal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pacemaker implantation Zhang yayan,Wang juxin,Liu tiansheng.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cine,Changping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Beijing,102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implanted car -diac pacemakers.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situations of 325pacemaker patients.Results We found complications as such blood effusion and hematoma formation in pocket (8cases ),lead perforation (2cases ),lead dislocation (4cases ),pacemaker syndrome (3cases ),thrombosis information in deep vein (3case ).Backup VVI pacing (1case ),lead break (1case ).Conclus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lications of pacemaker,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discerning complication,standardize operation,give the patient strict obser -vation after the operation,regular following up,and so on,and these can decrease th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pacemaker;complications 心脏永久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 有效手段,然而,作为一项有创性治疗技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本文回顾分析我院325例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的资料,探讨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起搏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2000~2010年,在我院置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325例,其中男151例,女174例,年龄23~91岁,平均(64.5±12.3)岁。本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5例,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8例,房颤伴长RR 间期 76例,双结病变46例。起搏方式:单腔起搏器197例,双腔起搏器128例。起搏电极:被动电极:195例,主动电极30例。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 2.研究方法:对325例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程控,对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果 本组325例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并发症22例,发生率6.76%,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措施如下。 1.囊袋血肿8例( 2.5%),主要表现为囊袋局部 肿胀隆起,有液波感,8例患者均采用盐袋加压止血后,血肿逐渐吸收。 2.电极穿孔2例(0.6%),均发生在主动固定电极,在术后1~2天发生,主要表现为局部刺激性疼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102200)通讯作者:刘天胜 106··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健康指导的体会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健康指导的体会 目的通过健康指导让患者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基本知识有正确认识,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设立宣传栏、开展讲座、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个别讲解等方式。结果患者接受健康指导后,对心脏起搏器的认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掌握了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结论健康指导适应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认真做好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健康指导成为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的关键。 标签: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健康指导;体会 每年全球约有60万人接收心脏起搏器治疗,起搏器的广泛运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对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的迅速发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当今国内外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房衰竭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成功的人工心脏起搏能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其中做好健康指导对于出院后工作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1],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擬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人工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认为的”司令部”,由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传到心肌,局部心肌被兴奋并向周围传导,最终使整个心室与心脏兴奋收缩从而代替心脏自身起搏点维持有效心搏。 1健康指导的对象 健康指导的对象包括患者和家属,使他们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有所认识,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 2健康指导的形式 2.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积极宣传起搏器的相关知识,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2.2举办学习班定期举办学习班,由专业人员授课,讲解安装起搏器的注意事项,并给予心理生活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对心脏起搏器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 2.3召开座谈会定期召开座谈会,义务为患者及家属解答疑难问题,并请病情控制理想的患者介绍其成功经验,也请身受并发症之苦的患者谈切身体会和感受。

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过程

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 一、临时起搏器安置术 【适应症】 1、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 2、可逆性的或一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症或类似晕厥发作。 3、保护性起搏,用于潜在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须做大手术或分娩者。 4、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协同药物治疗。 【术前准备】 1、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传染病检查、床边心电图、床边胸片、床边心脏彩超等。 2、术前查房,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做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6、术前小结。 8、建立静脉通道。 【操作方法】 1、采用经皮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 2、确认电极导管接触右心尖满意后,测定起搏阈值小于1V,将导管的尾部与起搏器连接,以3倍阈值电压行按需起搏。 3、将静脉鞘退出皮肤外,穿刺处缝一针或以消毒胶布固定导管,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 1、患肢制动,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2、心电图监测起搏和按需功能。 3、临时起搏器放置一般不超过7天。 【并发症及处理】 1、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和血肿,予加压包扎。

2、近期阈值增高或感知不足,可提高输出电压,调整感知灵敏度。 3、导管移位,应在X线和心电监测下渐退导管,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同时做好心包穿刺的准备,必要时行手术修补。 4、穿刺部位局部或经导管引起全身感染,使用合适抗生素,尽早撤出电极导管。 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基本原理】 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秘电极导线)植入羁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恢复泵皿功能。起搏系统主要有单心腔(仅起搏心房或心室)和双心腔(顺序起搏心房和心室)两种起搏方式,前者简单经济,后者更具生理性。 【适应证】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 【摘要】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创伤性疗法,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据有报道称,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17.4%,起搏器植入术后成功与否取决于术者的专业水平,还取决于护理者的专业护理技巧。现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相关并发症做一综述。 1 常见并发症 1.1 囊袋血肿或出血囊袋血肿或出血是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尤其是术后1~3d。其常见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前未停用抗凝药物,术后压迫方法错误或压迫时间不够,术侧肢体过早、过度活动。 1.2 囊袋感染囊袋感染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原菌多为葡萄球菌,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囊袋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2~5d 。 1.3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安装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别是早期,由于电极移位、心内膜感染、起搏器故障和性能以及日常生活中起搏器受外界电磁场干扰等原因,心房或心室触发型起搏器误被外界信号触发而引起心动过速J。 1.4起搏电极脱位起搏器电极脱位是致命性并发症起搏电极脱位与以下因素有关:术后过早的体位改变,如右侧翻身、外举术侧上肢导致过度牵拉电极;患者心脏扩大,肌小梁萎缩,心内膜光滑,肌小梁纤细,不利于电极的嵌顿固定;患者的不合作性,术后不配合护理工作,早期过度活动等都是引起起搏器电极脱位的重要原因。 1.5气胸气胸的发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术中损伤了肺组织。 1.6起搏器综台征起搏器综合征是指起搏器植入后由于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学方面的异常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低心排血量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晕厥。起搏器综合征约占植入单腔心室起搏器患者的17%~38%。 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1 囊袋血肿或出血的护理观察与护理的关键:(1)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2)术前2~5d停用抗凝药物,尤其对于高静脉压力的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应及时停用抗凝药物。(3)术后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面色的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出血。(4)若出现囊袋血肿,嘱患者手术肢体制动1周。(5)术后常规予以0.5kg盐袋压迫6h,每2小时解除压迫5min,如有潜在出血,增加压迫时间至24h,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护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它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因此,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安全有赖于科学、有序的护理,让患者了解起搏器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使起搏器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我科自2009年以来,共开展7例手术(其中男4例,女3例),采用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体位、皮肤伤口、生活护理、心电监护及健康指导等方法。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成功率100.0%,未见伤口感染与电极移位。护理体会如下。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知识的缺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方法、安全性及成功率,而且应解释手术只能解决患者心律慢等心律失常的问题,如患者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仍需进行其

他治疗。并向患者讲解起搏器安装术与需要全身麻醉的大手术不同,告诉患者在局麻下就可将起搏器埋入胸部皮下,而且植入起搏器后可以和健康人一样正常的生活而不会成为“废人”;其次,对那些心理特别忧虑、疑虑的患者,要对其加强心理支持,用具有说服力的语言疏导、解释,可能的话邀请起搏器术后的患者介绍自己的术中感受及术后恢复情况,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消除疑虑,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2术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术中的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脏的解剖、生理及起搏器的功能和特点。告知病人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以防电极脱位;指导病人避免右侧卧位,以利于电极与右心室壁的紧密附着。 1.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作血凝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停用抗凝药,以防止囊袋内渗血。做好皮肤准备,范围包括双侧锁骨上、下及腋窝、双侧腹股沟、会阴部的皮肤清洁工作,有助于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护理 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防止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2.1体位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并限于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并在锁骨下静脉穿刺处术后用盐袋压迫4—6小时,植入起搏器的同侧肢体要求绝对制动防止电极移位。指导患者勿用力咳嗽,必要时用手按压伤口。24—48h后嘱患者取半卧位,72h后允许下床在室内轻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及防治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及防治 一、术中并发症 (一)与血管穿刺或切开有关的并发症 1.气胸和血气胸 预防措施包括:①尽可能选用头静脉切开术;②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③穿刺成功后,引入扩张鞘管前,一定要确认指引导丝能经右房到达下腔静脉处,以证实指引导丝确实在静脉系统内;④如果有胸部畸形或穿刺标志异常患者,应先行外周静脉造影,使锁骨下静脉显影并指导穿刺。 2.误穿锁骨下动脉 一定要确认指引导丝在静脉系统内才能引入扩张鞘管。 3.气体栓塞 锁骨下静脉穿刺主要是在拨出静脉鞘管内芯置换电极导线时发生。此时应嘱病人屏气、或术者以手指堵闭静脉鞘尾端时可防止其发生。 4.动静脉瘘 穿刺针尾端所接注射器应尽量处于排空状态,一旦进入锁骨下动脉或静脉时,可根据未被稀释的血液颜色来判断是否误入锁骨下动脉。 5.臂丛神经损伤与胸导管损伤 两者均罕见,多因穿刺方法不当所引起,胸导管损伤可引起乳糜胸。 (二)与电极定位与置放有关的并发症 1.心律失常 在置放电极导线时动作必须尽可能轻柔,必须密切观察心电图改变,并将备好一条静脉通道以利抢救。对起搏依赖患者,最好术中开始时,即应放入一临时心内膜起搏电极。 2.心肌穿孔 心肌穿孔可经过心电图、X光胸片、心脏超声加以确诊。确诊后应立即拨出电极导线。导线拨出后,一般不会产生心包积血和心包填塞的后果。因此术后置放电极时应尽可能动作轻柔。 3.电极导线损坏 置入术中电极导线外绝缘层的破裂可即刻进行修补。确定破损的部分后,将特殊粘合胶抹在破损处,外套一段塑料套管然后结扎两端。对破损严重无法修复者,只有更换新的电极导线。 二、术后并发症 (一)与囊袋有关的并发症 1.囊袋出血或血肿经探查仅有暗红色的陈旧性血液或凝血块时,可用较大的注射针头抽吸或用手轻轻挤压囊袋,将积血从切口处挤出,然后行加压包扎。囊袋积血不易消除时,可用中药芝硝外敷疗法,其方法为中药芝硝50~200g平铺于两层纱布上,然后贴于肿胀的皮肤上,每日更换一次,直至肿胀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为止。 2.囊袋皮肤坏死发生囊袋皮肤坏死后,应尽早在囊袋尚未破溃或感染的情况下,进行清创手术,切除坏死组织,修复囊袋,此时仍可使用起搏系统。 3.囊袋感染

心脏起搏器适应症

哪些人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 植入型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主要是“症状型心动过缓”。所谓症状型心动过缓是指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及重要器官及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特别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晕厥发作,近似晕厥,黑蒙等,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疲乏,体力活动耐量下降及频发室性早搏。以下情况是心脏起搏器的适应征: 1、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一过性晕厥发作和/或近似晕厥发作,黑朦,头晕,活动耐量下降以及心功能不全。 2、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严重的心动过缓及由于心动过缓而引起的明显症状及活动能力受限者。 3、症状性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永久性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伴晕厥,近似晕厥,头晕,重度疲乏无力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这些症状被明确证明与心动过缓有关。 6、由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又不能停用药物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7、虽无症状但心率小于40次/分或心搏间歇大于秒者。 8、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速终止时有大于秒的心室停搏者。 9、双束支阻滞伴有间歇性完全性阻滞或晕厥发作者。 , 10、双束支及三分支阻滞伴有Ⅱ度Ⅱ型阻滞,无论是否有症状者。 11、急性心肌梗塞后出现持续的不可恢复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者。 12、心内手术及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经临时起搏持续3-4周的无恢复迹象者。 13、原位心脏移植后,供心出现明显窦房结功能低下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者。 14、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的心脏抑制型反应具有临床症状起搏有效。但对血管抑制型引 起的症状起搏治疗无效。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要点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6-05-23T10:21:31.47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作者:江娟 [导读] 随起搏术的快速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本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0例,现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感悟报告如下。 江娟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629200 【摘要】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缓慢型心律的主要手段。它适用于各种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伴有症状且已不能恢复或有加重发展趋势的患者,是治疗心脏起搏及传导系统功能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随起搏术的快速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本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0例,现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感悟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 R2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010-01 1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 本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28岁—69岁,其中心脏传导阻滞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4例。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昏厥、黑朦、心悸、疲乏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多采用国外产品。 1.2方法 在手术室常规消毒病人左头静脉区,经皮穿刺左锁骨下静脉,X线下将电极导线定位于右心室尖部(心室起搏)和(或)右心房耳部(心房起搏),定位后测定电极起搏阈值,心腔内R波振幅、频率,心肌阻抗。按常规方法做好起搏器囊袋,囊袋要略大于起搏器体积,便于转接器、电极导线及起搏器的植入。导线定位后,让患者咳嗽并做深呼吸动作,以保证导管电极在心腔内位置稳定。起搏器植入后摄x线胸片显示导线位置良好。 1.3结果 30例患者均经过锁骨下静脉成功将电极植入到理想位置,未出现并发症。体外起搏器测试:电极导线起搏器功能、感知功能、阈值均正常。 2护理感悟 2.1术前护理为患者宣教安装起搏器的意义、心脏病变性质、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及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发放起搏器安置健康宣教单,向患者介绍其病变的性质、起搏器安装的意义,手术疾病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据病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心律、心率的变化,术前常规描记心电图,记录患者的心率及心律,密切观察心电图中的P波及QRS波和时限,观察并记录。术前一天开始监测体温,4次/日。术前2h禁食、药敏试验、备皮、清洗手术视野皮肤;准备急救药品,校对除颤器性能和生理记录仪的准确性,装备好术后监护仪等设备;术前停用活血化瘀和抗凝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以防术中出血及皮下囊袋内形成血肿;训练患者在床上排泄大小便;完成手术前各项检查,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等;术前夜可口服镇静药物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发放病员服。 2.2术中护理核对病人的信息和手术同意书,调整好患者体位,仰卧于手术室手术台;建立双静脉通道(左手备用通道,右手术前30分钟输抗生素);检查起搏器分析仪电池电量,如频发晕厥需配合医师安置临时起搏器;正确连接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护装置(导联线安置于双肩和大腿部,血压监测于右手);连接吸氧装置备用,配备肝素盐水以用于冲洗穿刺针及导丝,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袋;测试起搏电极参数,做好术中手术巡回配合,严格无菌操作。 2.3 术后护理术后监测及时接诊患者,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运回监护病房,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备急救和术后用药。术后一般监护2~3天,观察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患者心律、心率和临床表现。每30 min测血压1次,如有异常及时做出相应处理,术后常规描记体表心电图。患者取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和左侧肩关节大幅度运动以防电极脱位或切口出血,适当限制手术上肢运动,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剧烈咳嗽,以防电极移位,术后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体温,4次\d,连续测量三天体温正常后改为一天测2次。加强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饮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可促进身体恢复,粗纤维饮食可保持大便通畅。术前的床上排便指导尤为重要,有不习惯在床上排便而便秘者,可服缓泻剂。动态观察心电图的p波、qrs波群时限,以判断起搏器电极是否脱位及工作模式是否改变,以利于医师及时处理。在患者伤口绷带或沙袋加压8小时以利皮下囊袋内止血,每2小时解除沙袋压迫5分钟。每天对手术局部进行观察,检查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皮下囊袋附近有无淤斑。并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每天用75%酒精擦拭伤口及周围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如果伤口有红肿热痛等现象或有液体渗出,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术后一般用抗生素3~5天,术后7天拆线,视伤口状况可延长拆线时间,起搏测试后,如正常,亦无其它不适可考虑出院。手术后可能出现伤口部位的疼痛或因卧床而致腰背酸疼,可变换体位、听音乐或与人谈话以分散注意力。 3出院指导 3.1 术后一个月内避免术侧手臂超负荷负重,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剧烈活动(如打网球、举重等),以防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3.2 保持情绪稳定,指导控制情绪的方法。保持安置起搏器位置的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术后一个月应避免激烈咳嗽、深呼吸及大幅度的身体活动。 3.3平时工作生活时应避免强电磁场区域或避免接近高压电场,如变电站、磁共振、CT、超短波理疗、电针灸等。部分家电应正确连接地线,使用手机需与起搏器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若要使用手机,应在非术侧(右手、右耳)使用,手机不应该放在胸口袋里。若接触某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电器。 3.4 外出旅游最好随身携带起搏器卡片(起搏器型号、设置参数、安置日期、品牌等),并随身携带相关医疗资料及患者个人情况的卡片,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3.5 经常自数脉搏(每天最少自测2次脉搏),触摸脉搏是最简单的系统监护方法之一,检查自己的脉搏就可以间接的检查起搏器的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