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一、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二、样本要求

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三、检验方法

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 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 滴,次侧管反之。

2、各加 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2 滴,并混合均匀。

3、用血库离心机 3400 转/分离心 10 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最后加入 Resuspending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 30 秒-1 分钟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 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四、注意事项

1、可以用含EDTA之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者,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3、本试剂盒的操作方法也适用于抗体鉴定。

4、若试剂使用前为低温贮存,请恢复室温再行操作。

5、加做辅助性抗球蛋白试验,目的是增加检测抗-K的敏感性,对检测其他红细胞抗体无帮助。

6、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操作交叉配血试验,某些病人血清中可能含有寒冷凝集素等因素,面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若有此怀疑,建议在最后滴入Resuspending时,将试管立即置入37摄氏度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60秒内观察结果。

7、红细胞抗原检测步骤同抗体筛检试验,其检测标准血清用已知标准血清。

8、可使用IgG抗D抗体(效价≥64)与RhD阳性红细胞反应做阳性对照试验,测试本试剂的有效性。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SOP文件) 1目的 作为介质辅助用于完全抗体及不完全抗体的临床筛选检测及辅助用于临床交叉配血实验。 2检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4样本要求 4.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4.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5检验方法 辅助交叉配血试验 5.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反之。 5.2各加LIM0.65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5.3用离心机3400转/min(相当于1000g离心力)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5.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要重做。 5.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滴,轻轻摇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果在6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 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 试剂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

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2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3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 7.4显微镜:XSZ-H3(中国) 8.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8.1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8.2各管分别加低离子介质0.65ml混匀置室温1分钟。加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置室温15秒。 8.31000g(3400rpm),离心10秒,弃上清液,管底保留约0.1ml液体。轻 摇 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重做前面试验。 8.4加入2滴重悬液,轻轻混合,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8.5凝块在1分钟内分散,试验结果为阴性,供受者血液配合;反之,如依照为不同强度的凝块,试验结果判为阳性,供受者血液不配合。实验结果必须在3分钟内判读。 9.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 10.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10.1细胞自凝: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某些病人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遇此现象可用37℃-40℃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并置37℃水溶中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10.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有肝素,如洗肾患者能影响配血,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10.3红细胞悬液为5%为宜,过浓或过淡可使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反应不明显易误判。 10.4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测定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凝聚胺是一种高效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产生较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减少。若是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悬浮液它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所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集,凝块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五、试剂及材料 (一)聚凝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 成分:低离子介质溶液、聚凝胺溶液、重悬液、阴性及阳性对照液; 保存条件:2~8℃贮存2年,试剂盒打开使用后可置于室温 (二)材料:玻璃试管、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等 六、标本要求: (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注意核对病人信息), 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 七、操作程序:

(一)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3%盐水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二)将供血者血样配制3%红细胞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三)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 (四)主侧管: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次侧管: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0.6 ml,混匀后静置1分钟,再各加聚凝胺溶液2滴,静置15s。 (五) 混合均匀后,在1000g条件下离心15s,然后倒掉上清液。 (六) 轻轻侧动试管里的细胞扣,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七) 最后加入重悬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必要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八、结果判定: (一)阴性:60秒内凝块散开,代表由聚凝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相合。 (二)阳性:60秒内凝块不散开,代表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三)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九、注意事项: (一)若病人血浆(血清)含肝素,须多加双倍量的聚凝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二)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三)加入血清量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多加血清会提高离子强度,降低致敏效果。 (四)抗原抗体比例适当。 .

最新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SOP文件) 1目的 作为介质辅助用于完全抗体及不完全抗体的临床筛选检测及辅助用于临床交叉配血实验。 2检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4样本要求 4.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4.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5检验方法 辅助交叉配血试验 5.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反之。 5.2各加LIM0.65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5.3用离心机3400转/min(相当于1000g离心力)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5.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要重做。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一.目的 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 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所需材料和设备 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 五.操作步骤 1.凝聚胺法 (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 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 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 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 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 (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 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 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 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 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过1min可能 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 1.配血技术 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 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2.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①患者或供者ABO血型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合; ②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起反 应;③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中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④供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阳性; ⑤患者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假 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用盐水添加试验来解决); ⑥试验系统被污染。 3.次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①供者血清中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②患者与供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③患者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血库凝聚按法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及血库收发标本制度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原理] 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组成] 1,洁净试管,离心机,显微镜。 2,0.85% 氯化钠溶液:准确称取氯化钠(AR)8.5 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试剂启用后,有效期为:二周。 3,凝聚胺试剂 *1 低离子介质溶液:含葡萄糖,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 *2 凝聚胺溶液:含凝聚胺,氯化钠及稳定剂。 *3 复悬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 *4 阳性对照血清:含抗D血清,氯化钠及稳定剂。 4,抗人IgG 血清。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 1.凝聚胺试剂须保存在2-25℃。 2.有效期内可使用。 3.抗人IgG血清低温冰箱保存。复溶后放2—4℃冰箱保存。 [标本收集和准备]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操作中小心防止红细胞破损),放入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血清管(也可用EDTA-K2抗凝血液),并将注射器中余下的少量血液配成2%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放入另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红细胞悬液管。 以上标本有效期为三天;若受血者抽取标本后,输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且输用时间超过12 小时的,必须重新采集标本。 2.2% 红细胞悬液: 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 根据下表进行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 ---------------------------------------------------------------- 2 1 2ml(40) 5 1 0.8ml(16) ---------------------------------------------------------------- [操作步骤] 1.取出3支试管分别标记主,次及对照测试: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将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这一试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 用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献血人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 交叉配血不能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在条件差的实验室也应该进行胶体介质配血,以尽量消除不完全抗体存在的危害,减少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配血试验进一步证实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一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因输血直接涉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故病人与献血员虽属同一血型也应进行交叉配血。 分类 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即不仅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清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主侧);而且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的次侧)。 这样,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他们的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凝集原或凝集素,足以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在进行交叉式配血试验时,应在37℃下进行,以保证可能有的凝集反应得以充分显示。 试验方式 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胶体介质配血法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微柱凝胶试验 微柱凝胶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MGT)是20世纪90年代先后进入国内实验室并用于交叉配血的新方法。在一些先进国家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而凝聚胺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也已在国内迅速推广使用。该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 诊断用人血型抗A血清、诊断用人血型抗B血清(常在血清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染料以示区别,如A型红色,B型蓝色)、生理盐水、供血者血清、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受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

盐水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1. 原理 盐水介质配血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 不配合性。本试验主要用以检测受血者(献血者)血清(浆)中有无破坏献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如存在相应的抗体,则交叉管中将发生凝集或溶血现象,此即为交叉不合,反之则交叉相合。 2. 操作(单位:滴) 混匀,1000~2000rpm×1~2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 3.1主、次、混合管均无凝集,无溶血现象,示无配血禁忌,继续下一步进行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 3.2主、次、混合管均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核查,寻找原因。 3.3主、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次、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部分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4.注意事项 4.1结果观察时,除肉眼观察外,均需显微镜观察。 4.2要注意真、假凝集的鉴别。 二凝聚胺试验 1.原理: 凝聚胺(Polybrene)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具有中和肝素作用:又称肝素灵,溶解后产生许多正电荷,能中和红细胞表面唾液酸所带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降低,诱发红细胞产生可逆的非特异性凝聚。在此

过程中,若有IgG分子已直接与红细胞搭桥,当非特异性的红细胞凝聚消散后,只有由抗原抗体引起的搭桥的特异性凝集仍存在。 反应分三个步骤: 1.1.红细胞致敏阶段:红细胞在低离子培育基中与相应抗体致敏。 1.2.凝聚阶段:聚凝胺使红细胞非特异性地紧密接近,诱发凝聚现象,因而允许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桥连。 1.3.再悬阶段:再悬液具有中和聚凝胺的作用,使聚凝胺诱发的非特异性凝聚散开,留下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特异性凝集不能散开,凝集的强度与抗体的浓度、抗原的浓度及反应的导热特性有关。 2、操作步骤: 2.1、在盐水法通过的基础上,在主、次管均加入低离子介质4滴,混合后置于室温1分钟。 2.2、在主、次管均加入聚凝胺溶液2滴,混合后,室温15秒。 2.3、3500转/分,离心10秒,彻底弃上清液。 2.4、轻摇试管,判断有无凝集。若无凝集,则应重复该试验(或polybrene 失效)。 2.5、再加入再悬液2滴,轻摇试管,观察凝集并判读结果。 2.6、若凝集消散,无凝集,表明配血结果相合,反之则配血结果不合,需进一步检查。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加试剂等要按照顺序,不能先加聚凝胺,不能有水解蛋白酶污染,否则要抑制细胞与聚凝胺的反应。 3.2.本法一般最敏感的是检定IgG抗体,测定抗K,要用MPA(聚凝胺抗球蛋白试验)法,效果与低离子强度溶液抗人球蛋白试验一样。 3.3.凝聚胺试验的主要缺点是在Kell系统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必要时用抗人球蛋白法配血以提高Kell系统抗体的敏感性。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程序。 2.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 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阶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 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试剂 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凝聚胺法试剂盒,其组成: 3.1低离子介质(LIM) 2×130ml。 3.2凝聚胺(Polybrene)溶液2×20ml。 3.3 Resuspending溶液2×20 ml 4.仪器 4.1 80-2离心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4.2电热恒温水浴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4.3 OLYMPUS显微镜:日本 5.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按照试管法血型鉴定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受血者血型鉴定, 并将鉴定结果写于申请单,并签名。以“同型输注”为原则,取相对应的成分血源进行交叉配血。 5.1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次侧管。 5.2于主侧管中加入受血者血浆2滴和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中加 入供血者血浆2滴和受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 轻轻混匀离心1000r/分钟, 仔细观察有无凝集,无凝集则可进行下一步骤,若有凝集则查找原因。 (盐水法) 编制人王渊审核人钟剑 版本号第二版颁布日期2018年1月1日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S O P文件) 1目的 作为介质辅助用于完全抗体及不完全抗体的临床筛选检测及辅助用于临床交叉配血实验。 2检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4样本要求 4.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4.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5检验方法 辅助交叉配血试验 5.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反之。 5.2各加LIM0.65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5.3用离心机3400转/min(相当于1000g离心力)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5.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要重做。5.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滴,轻轻摇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果在6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6注意事项 6.1可以用含EDTA之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6.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者,须多加4~6滴Polybrene 溶液以中和肝素。 6.3本试剂盒的操作方法也适用于抗体鉴定。 6.4若试剂使用前为低温贮存,请回复室温再行操作。 6.5加做辅助性抗人球蛋白试验,目的是增加检测抗-K的敏感性。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一、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二、样本要求 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三、检验方法 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 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 滴,次侧管反之。 2、各加 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2 滴,并混合均匀。 3、用血库离心机 3400 转/分离心 10 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最后加入 Resuspending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 30 秒-1 分钟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 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四、注意事项 1、可以用含EDTA之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者,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3、本试剂盒的操作方法也适用于抗体鉴定。 4、若试剂使用前为低温贮存,请恢复室温再行操作。 5、加做辅助性抗球蛋白试验,目的是增加检测抗-K的敏感性,对检测其他红细胞抗体无帮助。 6、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操作交叉配血试验,某些病人血清中可能含有寒冷凝集素等因素,面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若有此怀疑,建议在最后滴入Resuspending时,将试管立即置入37摄氏度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60秒内观察结果。 7、红细胞抗原检测步骤同抗体筛检试验,其检测标准血清用已知标准血清。 8、可使用IgG抗D抗体(效价≥64)与RhD阳性红细胞反应做阳性对照试验,测试本试剂的有效性。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 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 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 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 试剂: 6.1 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 6.2 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 试剂组成: 试剂1. 低离子介质(LowLonic 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 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 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 8.5%生理盐水。 7. 仪器: 7.1 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2 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3 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 7.4 显微镜:XSZ-H3(中国) 8. 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精心整理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 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 试剂 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 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2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3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 精心整理

5.用凝聚胺做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程序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试验操作规程(SOP) 1.目的:交叉配血;检出和鉴定意外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定型 2.原理:凝聚胺溶解后产生的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间距缩短,发生由IgG直接搭桥的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当非特异性凝集回复时,只剩下由抗原抗体 1.目的:检出和鉴定意外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定型 2.原理:凝聚胺溶解后产生的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间距缩短,发生由IgG直接搭桥的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当非特异性凝集回复时,只剩下由抗原抗体搭桥的特异性凝集。 3.适用范围:配血、免疫性抗体检查、红细胞血型鉴定、特殊的研究 4.所需材料:聚凝胺试剂、定型血清、谱细胞、洁净试管、滴管、离心机 5.操作程序:(以交叉配血为例) 5.1以生理盐水洗涤受血者和献血者红细胞1—3次,配成3-5%的悬液。 5.2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2滴患者血清加1滴供者3-5%的RBC悬液。 次侧:2滴供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 阳对:2滴抗-D血清加1滴RH(+)3-5%的RBC悬液。 自身对照:2滴患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 5.3每只试管加600微升低离子液,混合放置1分。

5.4分别加2滴Polybrene应用液,混合放置15秒。 5.5离心3400转/分15秒,弃上清,控干。 5.6观察管底有无聚凝物,如果没有则需重做。 5.7每管各加2滴解聚液,轻轻混合10秒,观察结果并做记录。 5.8结果判定:10秒内若为Polybrene引起的聚合应该会散开,判为阴性。若为抗原抗体引起的凝聚则不会散开,判为阳性。 6.注意事项: 6.1可以用EDTA血浆代替血清 6.2加入解聚液后应该在3分钟之内观察结果 6.3解聚液不可多加,以免降低试验灵敏度。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 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 试剂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 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 胺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一.目的 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 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所需材料和设备 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 五.操作步骤 1.凝聚胺法 (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 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 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 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 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 (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 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 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反应,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

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结果判定要求在 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 果,超过1min可能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 1.配血技术 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 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2.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①患者或供者ABO血型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 合;②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③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中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④供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阳性; ⑤患者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 假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 (用盐水添加试验来解决); ⑥试验系统被污染。 3.次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①供者血清中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②患者与供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③患者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1 实验原理 凝聚胺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2 试剂组合 低离子介质-凝聚胺溶液:含葡萄糖、凝集胺、氯化钠、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悬浮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试剂由台湾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3 交叉配血试验 取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与次,主侧加入受(供)血清2滴,加供(受)血者3%~4%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各管加入低离子介质0.8 ml,混匀静置1 min,加凝聚胺1滴,混匀,以3 500 r/min离心10 s~15 s,倒出上清液(残留0.1 ml),轻摇试管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再加1滴假凝集清除液,边摇动边观察结果。如果凝集散开为阴性,即为非特异性凝集,如不能散开为阳性,即为特异性凝集。如反应可疑应用显微镜观察,上述凝聚胺配血方法见(输血技术学)[1]。 4 注意事项 可以用含EDTA血浆代替血清进行交叉配血使用。若使用血清可把标本放入37 ℃水浴箱,使其纤维蛋白析出后再用,否则,红细胞缠绕在纤维蛋白上造成假凝集现象。如洗肾患者,血清(浆)中含有肝素,可出现假凝集,此时,须多加2滴~4滴凝聚胺溶液,以中和肝素。冬天室温低,某些患者可能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遇此情况,须再滴入2滴悬浮液后37 ℃水浴1 min,再观察,若凝集消失说明为冷凝集。如盐水试验不凝集,凝集胺试验凝集说明有不完全抗体,必须进一步做抗体鉴定。 5 讨论 凝聚胺交叉配血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患者血清(浆)中是否有具有临床意义的红血球异体 抗体。先进国家早于80年代就广泛应用于血库工作[2]卫生部就于1997年明确提出在交叉配血时要检查是否含有不规则抗体,以保证输血安全,更重要的是减少和避免了临床输血反应,而且凝聚胺试剂稳定性好、操作方便、重复性好,而且不用特殊设备,大、中、小医院均易于普及,推广使用。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目的] 保证交叉配血试验准确,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适用范围] XXX医院输血科 [职责] 具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XXX医院输血标本的交叉配血试验,但只对该单份标本负责。 [相关文件] 试剂采购、保存和使用管理程序 设备采购、使用管理程序 消毒与清洁管理程序 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和报废管理程序 紧急用血管理程序 [相关记录] 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记录 仪器的温度记录 恒温水温箱的换水和消毒记录 消毒液的配置记录 清洁消毒记录 试剂采购、使用记录 标本交接和报废记录 交叉配血记录 紧急用血记录 [实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中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与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次加入的凝聚胺(Polybrene)溶液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集。最后加入的悬浮液(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集而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仪器器械] 玻璃试管、玻片、记号笔、一次性塑料滴管、显微镜、交叉配血专用离心机、试管架、恒温水温箱、试剂保存冰箱、标本保存冰箱。 [试剂] 生理盐水、凝聚胺试剂、Anti-human IgG血清,均为有合格证件的正品。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