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人山水情怀研究

古代文人山水情怀研究

古代文人山水情怀研究
古代文人山水情怀研究

古代文人——在自然山水中接受抚慰

作者:YYJ

博大与繁华的中华古文化,在这个星球几十亿年的生命长河中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翻开中华文学史,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为那一个个灿若星辰的文学大家的仰止。而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唐诗宋词的沐浴中长大的呢?而在中华古文化中,描写山水自然和寄托思绪于其上的文人骚客更是繁若星辰,数之不尽。当我们仔细凝视每一篇散发光辉的山水文学精品时,当我们仔细品味每一位成就斐然的古代文学大家时,我们发现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山水自然中接受抚慰,体悟生命后,才写出那些流芳百世的诗词文章。

在山水中体悟生命的古代文人有很多,而描写山水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在现在的大多数人的眼中,文人对山水的描写与感悟应是从【诗经】开始,在【楚辞】后发扬。能够证明这一说法的资料,历史记录或许很多,如【诗经】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还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等。而仔细赏析之后,我们却不难发现,那些往往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山水在其中仅仅充当背景衬托罢了。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将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第一人却是汉末建安的曹操。他的《观沧海》才算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他自然才是首位山水“诗人”,只是他“魏武帝”的名号远响于“诗人”,所以人们大多忽略了这位建安七子的“前辈”。曹操的诗总的上却是注重于表达他的志向与抱负,真正在山水中体悟生命,接受抚慰的,当是东晋文士。

在东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诗,究其缘由却是国情纷繁复杂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当时大多数文人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在山水中接受抚慰。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而这也冲击了儒学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再加上汉代灭亡后,近百年的诸国割据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文人心中渐渐淡薄,以致竹林七贤中有了“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这时期的山水文学发展迅速,陶渊明的诸多诗词歌赋,以及竹林七贤的作品都体现了文人在山水中感悟的人生。他们在政治上的不如意,对人生的不解都在众多的山水中找到了答案。当然,在当时也有许多文人并未从山水中接受抚慰,却也从中体悟了生命。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有,“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王羲之的行书名篇【兰亭集序】中便有“此地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在文末,又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感叹,这些都是他从山水之中感悟到的。

在魏晋时风起的山水诗文到了唐代和宋代才算达到了真正的巅峰。在唐代山水诗文中,主要是诗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然是:李白,王维,杜甫,陆游,白居易等等,实在是数不胜数。其中李白,杜甫和王维最为出色。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以抒情为

主,兼以叙事,描写和想象。他所写的诗文犹如无边无际的中华文化海洋中心的巨大冰山,晶莹而闪亮,宏大而不羁!在被贬出长安后,李白却如同鱼儿进了水,,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河水奔流浩大,气势磅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而王维人称诗佛,苏轼赞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杜甫的诗在山水之中,写的是山水,说的却是国家山河,天下百姓,黎民苍生。他们中,李白从山水中获得了抚慰,也从中感悟了人生。但他的感悟却并没有经历多少犹豫和纠结,出生在塞外的李白,似乎在灵魂中都是满满的不羁放浪,被贬辞官正是他心灵的选择。而王维与杜甫则不同。王维受儒学影响,虽也有隐士的天性,早年和晚年均隐居终南山,然而心中一直想要的大概还是一展抱负,施展才能。杜甫一生大多在安史之乱中,亲眼目睹了唐王朝从盛世跌至乱世,在他的山水之中,山是悲壮的,水是凄凉的,然而他终究心怀天下,诗中多有想要拯救世人与水火的意蕴。而山水之景可以说便是他的力量来源。山水之于杜甫,更像是知己和亲人。

魏晋人的生死观

魏晋人的生死观 面对死亡的奥秘,人们忧惧的同时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迷茫无助会产生各种神秘观念和表现方式,显现出不同文化或某一时代的精神世界。生死观的演变,是社会演变的体现,在思想史上十分重要。 一、魏晋人如何面对死亡 魏晋历史充斥着死亡的因素,但魏晋人对生的珍视、对死的超脱、对信仰的坚守、对痴情的崇尚,足以让魏晋永远散发着最独特的味道。上承忠烈沉江的屈原、悲愤自杀的伍子胥、自刎乌江的项羽;下启文天祥、陆秀夫、岳飞乃至王国维。如何面对死亡是魏晋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遗产。魏晋人虽然也有潘岳、向秀等人,向政治屈服,现实妥协。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对道义的坚守,九死而不悔。 二、魏晋死亡观的思想分析 为什么众多的魏晋风流人物和故事集中出现在魏晋时代呢?为什么魏晋人面对死亡如此的超脱旷达至情至性?我觉得之所以能酝酿出魏晋人旷达至情的生死观,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思想的解放和对自身的反思。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忠孝节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但是随着三国鼎立,天下大乱,繁琐的经学已经无大效于天下平定,反而崇尚智谋之士,曹操甚至直重人才,小节勿论。就像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所言“东汉末年,儒学一尊的地位动摇,经学本身也经历了从繁琐注疏到义理化的改造之后,各种思想便纷纷出现。”第二,党人的流风余韵。东汉末年,在党锢之祸之中,李膺、张俭等名士被杀害,数百人被牵连至死。这红色的血液孕育了一系列品德高尚、心系天下安危的“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高尚之士。这种不以生死为重、唯以节义为高的精神启发着魏晋人对生死与宇宙深情的反思与探索。第三,缘情尚悲的时代文学风尚。东汉末年的时候,抒情诗古诗十九首、抒情小赋等文学的发展,文学自身的特征抒情化、非功利、审美化逐渐显露出来。魏晋时代,无论是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还是结藻清英的西晋文学,都比较重视人内心世界的揭露与描写,文人僵化的内心世界逐渐让位于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世界。大量哀伤文字的出现表现对生命伤逝的悼念。 三、佛教对魏晋生死观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的存在和发展对当时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对当时的生死观有着巨大的影响。 佛教的生死观念最重要的是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但是灵魂不死,而且还可以再生人世,具体体现就是因果报应和轮回观念。佛教认为任何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在获得解脱前都要依十二因缘和三世构成“三世二重因果”规律,在“三世”和“六道”中生死轮回,永无终期。“三世”即为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六道又名六趣,指众生依据生前善恶行为,即“业”。也就是一切身心活动而有六种轮回转生趋向,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佛教认为的最高境

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宋玉在《九辩》中流露“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慨,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其后,这种悲秋情结便层出不穷。曹丕在《燕歌行》里咏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直追宋玉。杜甫在《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柳永在“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凉意中,同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伤心的惨淡秋景,抒发了悲秋之叹。被

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极凝炼地勾勒出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 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无奈的情态。 为什么“秋”偏偏与“悲情”相关联,说法不一。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列举了许多赋秋的例子,解释古人逢秋言悲的道理。认为“节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又说“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肠无闷,高秋爽气遽败兴丧气哉?”并进而言之“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钱先生主要是从主观意识方面阐释的。赵敏俐的《秋与中国文学的相思怀归母题》一文则表现出另一种观念,赵敏俐认为“中国文学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悲秋是源于相思怀归这一母题的。而相思怀归之情愫又是源于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

中国文人传统雅道:千山千水千才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5602767.html, 中国文人传统雅道:千山千水千才子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51期 中国人始终认为自然与山水是人格与情感可以相互感应的对象,自然山水可以进入到人的审美视野,与人的主体心灵相呼应,从而浸润人的心灵与人格世界,产生巨大的效应,甚至成为人的主体人格力量的印证。 “天人合一”是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这个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国,先民们就在俯仰天地中对自然充满了情感。随着政治与文化的不断交融,自然山水也不断地走进心灵深处,并与人们对于人格的自由相结合,逐渐成为影响山水美学与情景交融的观念。 中国的士人阶层始于孔子,士人对山水的推崇也始于孔子。虽没有明显的记录表明孔子有游山玩水的嗜好,但他周游列国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老子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也不小。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中,却多次出现“天地”、“自然”、“万物”等字眼,如“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这些都表明老子是长久与山林、大自然为伍,与天地宇宙为伴的。 庄子更不用说,他的《庄子》一书中,寓言故事也多以自然万物展开,鱼类、鸟类、昆虫、树木、江河、湖海等等都是其寓言中扮演的角色。 他隐身于大自然,并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他在那种境界中由衷发出的感叹。毫无疑问,老庄的道是他们长久地置于天地、隐于山水中悟出来的,而道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后来竟成为中国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很可能就是中国文人热衷于游山玩水的动机之一。 “论天道必须与人事相结合” 魏晋以来,人们惊讶的发现,山水自然一旦退去了神学的外衣,美丽清新,与人类如此亲近。名士将对山水的赏识领悟视为主体人格的一种确证,是人的审美文化教养的表现,登临游览之风盛行,观赏自然山水逐渐成为一种陶冶人格与培养性情的活动。“论天道必须与人事相结合,讲古事必须于今人相融通”。 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神品《兰亭集序》问世了,这件“天下第一行书”的诞生同一件優雅的闲事有关。

儒释道的生死观

儒释道的生死观 儒释道三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它们对于生与死的界定从根本上诠释了它们对大千世界的的认识的不同。无论是儒家的畏天命,修身以俟;还是道家的不信天命,勇猛精进;以及释家的根尘幻化,业不可逃,都为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与参悟提供了可贵的帮助。东方源远流长的"死生之学"令西方震惊。总体而言,在死亡的观念上,西方大多抱有悲观的态度,相形之下,东方关于生命的理念则明显乐观,它牢牢掌握因循自然的原则,对生与死有着大无畏的态度,甚至在中国,从来都不尝有过地狱的概念,至多是鬼界,在那里有阎王或恶鬼,但也有栩栩如生、娇媚如常人的好鬼。道教索性另造仙界,生命不是向下,而是向上变形。释家更为博大精深,死亡之学更为圆融,甚至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学问,在那里,死亡也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具体的经验,是"活的艺术"或"生的艺术"的补充与圆成。 一、儒家对痛苦的人生而言,死亡不啻为一种解脱,但人性的贪痴还要为灵魂找到一个归宿。"灵魂"两个字可以说是人类尊严与梦想的一种体现。它使人类有别于处于生物链上的可悲的动物,它使人类不再局限于四季与风花雪月的轮换中,而是去思索永恒,时空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伸展与延续,它关涉到人的生命理念的日益成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人类文明的历史始终饱含如此这般的焦渴。人们寻寻觅觅,上下求索,肉身与灵魂,现世与来世,人们试图超越和战胜那个令人痛苦的死亡的界定,优游于此岸,如同太阳每日照常升起,我们能够不断地逃脱、进入,而不是死亡那没有时间的永恒死寂。

二、道家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及道教则将死死生生推衍得有声有色。死亡不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一个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就以这样惊世骇俗的方式登场。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这比儒家的魂魄说更辽远,更空灵,生死齐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辩证就在其中,自然之"道"超越一切,人永远无法与造化之功抗衡,"生之来不能止,其去不能止",生死皆为人生问题的极限,最好还是看开一点,有情便是痛苦,"无情"方能"悬解"和自由。究其深处我们还是感到其乐观的背后刮着对人生悲观、无奈的风。 三、佛家公元前六世纪,印度一位得道的王子宣称:"我将在此世间的黑暗之中,打击永生之鼓"。从那以后,人生不再是杂乱无章的阴影,因果学说将是说明今生及以后一切生中的普遍性原则,"轮回"一词美丽得令人晕眩,不死的灵魂可以迁往另一肉体不断再生,而"业"就是决定再生的出现和性质的法则,更确切地说,并没有可以转生的灵魂,除业以外,一无所有。生命告终之时,其行为的总和____业作为一个整体产生效果,并且决定另外一群"蕴"____一个再生者的性质。即每一个生命的性质及境遇都是今生或前世预先所作行为的结果,由此,在一切有机与无机世界中,没有单纯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都是合成的、相对的、暂时的,人的存在亦如是,虽有幼年、中年、老年这一相对稳定的流程,但死亡并不一定就是这个存在的终点,如果不能证得涅槃,诸蕴仍能集合,死亡不过像割除野草,而草根依然存在,仍会重新生长。就这样,儒释道三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关于生与

中国古代诗人简介及代表作

12.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 13.崔颢hào唐代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体验边塞生活,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大纲选其《黄鹤楼》1首。 14.王翰唐朝恃才不羁,诗多壮丽之词,多属边塞风格。大纲选其《凉州词》1首。 15.刘长卿唐朝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之情。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雅洗练,接近"王孟",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有"五言长城"之称。大纲选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首。 16 杜甫唐朝其诗显示唐朝由盛及衰,称为"诗史",思想深厚,境界开阔。以古体、律诗见长,反映民间疾苦,表达爱国之情。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人称为“诗圣”。大纲选其《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绝句四首》(其三)《绝句二首》(其一)《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旅夜抒怀》《春望》《咏怀古迹》(其三)《蜀相》《登高》《兵车行》《阁夜》《客至》《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首。 18. 岑参唐朝以七言诗见长,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激昂,表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作品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格。大纲选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首。 19、韦应物唐朝其诗多关心民间疾苦,表达愤世忤wǔ时之作,以描写田园景物者最著名。简淡秀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风格淡雅,富有诗情画意。大纲选其《滁州西涧》1首把春雨中荒山野渡的景色写

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文人的悲哀

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文人的悲哀 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大家就会想象到:一位衣衫褴褛的穷秀才摇头晃脑地吟诗作文;秀才在书童的陪伴下爬山涉水,进京赶考;科考得中,秀才成了状元;峨冠博带的状元披红带花,荣归故里…… 广西贡院有幅对联写道:“十年寒窗诵四书言五经习六艺只为龙门一跃,三考得志官七品威八面谒九尊全因河鲤重生。”历朝历代,相沿成习,文人们趋之若鹜地竞奔在仕途上,乐而不疲。似乎做官从政,在仕途上春风得意成了文人自我价值的唯一实现形式。 “学而优则仕”根深蒂固的思想枷锁 孔门弟子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于是有了“头悬梁,锥刺骨”,有了“凿壁借光”,有了“映雪囊萤”。十年寒窗,学富五车,就是为了换个官当。 从孔子开始,中国文人似乎就未走出这样一个怪圈:他们一方面得心应手地创作着美仑美奂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苦苦地追求着“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政治理想是他们的内在追求,文学作品则是这种追求的外在表现。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只是为文人的头上戴上了一顶光环,并不一定能为他们追求政治理想锦上添花;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却常常是文人们创作文学作品的素材源泉乃至精神支柱。于是,文人们在追求中苦闷、彷徨,在创作中自娱、欢欣。 由于中国文人始终有着难以消解的仕途情结,所以中国文学里充满了文人怀才不遇的悲鸣。在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中,极少数文人如愿以偿,步入仕途。绝大多数文人则仕数不遇,壮志难酬。在如愿以偿的少数文人中,最终因政绩卓著而堪称政治家者,寥若晨星。在仕途上艰辛跋涉,政绩平平者则所在多有。只有其中一部分人虽然身在朝廷,却心在文学。他们和那些仕数不遇、壮志难酬的绝大多数文人共同构成文学创作的庞大队伍,“种瓜得豆”地在文学创作的田地里收获着成绩和希望。 当然也有例外,《庄子·秋水》篇里讲了一个故事,庄子的好友惠施在魏国做丞相,庄子打算去拜访他。惠施误以为庄子来意不善,想和自己争夺相位,竟派人搜拿庄子。庄子见到惠施后,对他说,鹞鹰得到一只臭老鼠,惟恐鵷鶵(yu ān chú)相夺,殊不知鵷鶵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从不把臭老鼠当美食的。鵷鶵毕竟是神鸟,庄子毕竟是神人,红尘中的文人总得吃喝拉撒睡,离不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多数文人并没有也不可能把官职当臭老鼠。虽然后世不少文人也常引用这个典故以示自己敝屣功名、品行高洁,却总让人觉得矫情,颇有些“酸葡萄”的味道。 仕途失意乃有传世名篇吗 文人的悲哀正在于这种“种瓜得豆”的不对称性。这又怨得了谁呢?文学创作在中国古代没有成为一种职业,文人对文学的追求不足以为“稻粱谋”,生存的需要使得文人的“种瓜得豆”成为难以规避的宿命。于是,文学家、诗人的一生注定是与苦难、煎熬相伴的一生。

研究性学习——中国古代文人生死观

研究性学习——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在高中阶段,我们会学到许许多多以生与死为话题的文言文,如《渔夫》、《报任安书》、《兰亭集序》、《赤壁赋》、《〈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等等。作者都直接或间接谈到自己如何看待生存与死亡的问题。这是贯穿每个人生命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语文学习中,只注重对文言实虚词和文言表达手法的积累,而忽视作者想借此来抒发的思想感情和自身的理想抱负,那么就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真谛。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许多传统古文都表达了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来分析思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对生死的不断追问从有生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不同的生死观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学术流派,即使信仰不同,对生死之谜的关注却是相同的。我们只有将中国文人的生死观的形成与他们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才会更加深刻的分析作品中体现的不同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就典型人物司马迁与《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 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来自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显著。儒学思想也一直是中国主流社会的主导思想。儒学精神倡导士子积极入世,读书人的首要任务是要建功立业,扬名天下。体现在生死观上,儒家希望在身后留下美名。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这是典型的儒家生死观,强调道义大于生死。更强调精神上的永生大于肉体上的不灭。 舍生取义,生存还是毁灭,是司马迁在遭受极刑之后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生死关头,最能显示英雄本色的,通常选择死,这也肯定会被认为是有勇气的表现。但英雄与否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当这道生死难题摆在司马迁面前时,经过无尽的掂量,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生,并最终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 在《报任安书》中,面对同病相怜的友人,司马迁怀着满腔的悲愤,倾吐了他的痛苦与不满,叙述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所追求的,就是死后“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流芳百世,彪炳千古,“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他不止一次代表白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培根说:“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身处逆境,尽管躯体是卑微的,却仍要去为人生创造价值,通过奋斗转卑微为伟大,使生命“重于泰山”! 鲁迅也大声疾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挫折面前,有人选择了放弃,有人选择了轻生,有人选择了做一个行尸走肉的人,这都是对生命的轻率,是对生命的怯懦。“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一对生命的高度诠释,彰显了司马迁对生命价值的崇高追求,他把自己的灵魂寄托于这部旷世传奇中,使其能够流芳千古,彪炳史册,这些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么?

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趣谈讲课稿

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 趣谈

我国古代文人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他们的命名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七种: 一、以“地名”命名 1、《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2、《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3、《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4、《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人。 5、《亭林诗文集》。作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称“亭林先生”。 6、《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辞官定居江宁(南京)小仓山。 二、以“书室名”命名 1、《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 2 《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 3、《七录斋集》。作者张溥,“七录斋”是其书室。 4、《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惜抱轩”是其书室。 三、以“谥号”命名 1、《王文公集》。作者王安石,谥号“文”。 2、《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号“文忠”。 3、《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4、《诚意伯刘文成公集》。作者刘基,封“诚意伯”,谥号“文成” 四、以“名号”命名 1、《诚斋集》。作者杨万里,别号诚斋。 2、《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 3、《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号文山。 4、《樊川文集》。作者杜牡,号樊川。 5、《随园诗话》。作者袁枚,号随园。 6、《方望溪全集》。作者方苞,号望溪。 7、《南雷文定前集》。作者黄宗羲,号南雷。 8、《震川文集》作者归有光,号震川。 9、《洪北江全集》。作者洪亮吉,号北江。 五、以“字”命名 1、《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魏晋文人生死观 孟骞

浅议高中语文教材中魏晋文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类一直面对的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死亡,出于人类的本能,我们忧惧,但同样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古往今来,中西方哲人对生存与死亡问题不停地探索与反思,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灵魂不朽”,孔子则拷问“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而生”,庄子则将“生死存亡”视为“一体”。提到中国人的生死观,魏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人生死观最值得关注。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触及到不少魏晋文人生死观的问题,以下就是我的几点理解。 一、感慨人生短暂,希冀建功立业。代表人物:曹操。 翻阅历史长卷,“魏晋”二字总是承载了太多内容。这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长期分裂动荡时期,那一段历史,是蘸着鲜血写就的,字里行间充斥着血腥和死亡。曹魏代汉、司马氏篡位、八王之乱、十六国之乱、饥荒、疫病,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宗白华先生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魏晋之乱,催生出人们的觉醒认识,人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生死问题也被提到了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收录了曹操的著名诗篇《短歌行》,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生如易晞的朝露转瞬即逝的短暂,有着浓浓的感伤。人生苦短,生命无常,本是汉乐府诗歌里的常见主题,如《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上之露,转瞬即逝,而人的生命尚不能与

之相比,因为朝露虽易晞,但明朝仍可复落,而人的生命却是人死一去何时归!这是人们在社会大动乱时期萌生的极度悲伤情绪,更是在悲哀中对生命的沉思。同样也是感慨于生命的哀愁短促,曹操的《短歌行》并未止步于哀叹,更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主张的及时行乐有着本质区别。他悲生命短促,是因一统中原的鸿鹄之志迟迟无法实现,他叹忧思难忘,是因朝思暮想贤才来归却久久未得,他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决然不同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这种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再如高中学生耳熟能详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拥有三千年寿数的神龟、能够乘云驾雾的腾蛇,生命终结之时也会和蝼蚁一般,化做土灰,更何况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面对这有限的人生我们该有何作为?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可违背“天命”,也就是自然规律,但也不能听凭“天命”,丧失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必然的,活着就要有“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死观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并使我们的国民精神多了几分不可摧折的乐观。 二、寄情山水,任真自得。代表人物:陶渊明。 生在魏晋,是陶渊明的不幸。当时,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政局动

杜甫的悲秋情怀

杜甫的悲秋情怀 人教课标版第三册第二单元,选了杜甫的三首诗,分别是《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第一首和第三首都直接写到了秋景: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怎样的秋景呢?萧瑟阴森。 “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又是怎样的秋景呢?肃杀悲凉。 风凄急,猿哀鸣,鸟回旋;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何等的肃穆萧杀、空旷辽阔。 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苦寒之感,自然给处在生命晚秋的杜甫 以更多的伤感。 三首诗都作于秋天,这与杜甫生命之秋、唐帝国之秋有关。正因如此,所以杜甫的悲秋情怀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一、羁旅的愁思 《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当时诗人56岁。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这一联诗句,写诗人的羁旅情思: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菊开两度,泪流两回。羁留夔州,心情凄伤。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心总牵挂着故园,思念着长安。 万里悲秋常作客 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 二、身世的感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咏怀古迹(其三)》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只是叙写昭君悲惨的 命运并表达杜甫对她的深切同情,寄寓着身世感慨,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情怀。

古代文人及其作品大全

古代文人及其作品大全 一、春秋战国时期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公输》即选自《墨子》。 5.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代表作《逍遥游》。 6.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7.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二、两汉、三国、晋朝时期 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 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3.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

从《过零丁洋》看中国诗人的生死观

从《过零丁洋》说中国诗人的生死观 在《红楼梦》中,自称“槛外人”的妙玉最喜爱的一句诗词是范成大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铁门槛”在此指代富贵人家,而”土馒头”“即代表了坟墓,因其二者形似,故称之为“土馒头”。可见,不管一人生前多么富有,但总是逃不过死亡。而在中国诗人们的眼中,又有着怎样的生死观?让我们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开始说起。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首《过零丁洋》将自己舍生取义、不畏死亡的民族气节表现得淋漓至尽。零丁洋是今天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首句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被敌人困于战船之中,望着这破碎的山河,心中悲痛万分。想起自己早年辛苦读书,也是要实现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抱负,却怎么没有想到自己最后却拿起“干戈”并随军征战了四年的时间。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文人风骨最是可敬!在国家危急存亡关键时刻,文天祥奋勇而起,不惜倾其家产,招募三万勇士,组成义军,义无

反顾地加入了抗元的大军之中。但因起兵勤王的人寥寥无几,文天祥等人虽拼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南宋战败的事实。这里更显出文天祥的忠心,对局势的痛心,以及对投降派的谴责与愤怒。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再次从从国家与个人两方面入手来抒发感慨。相信每个人都明白,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现今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因此而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风飘絮”和“雨打萍”,在此形象贴切描绘了国家行将败亡时的情景以及对自己一生经历遭遇的形象饱含情感的概括。同样,诗人杜甫也因为“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感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实,诗人与国家,这两个名词早就融为一体了,诗人总是为国家而存在,当国家遭受灾难时,他们因为身在民间,所以对苦难的感受比统治者们更加深切。再加上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渴望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也就愈加强烈!所以他们的诗词“字字读来皆是血”!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前句为追忆,后句描述眼前之情景。惶恐滩,原名叫黄公滩,在今江西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文天祥当年起兵时曾路过这里,后被元兵打败,撤到福建。无法挽大厦于将倾,这是一个仁人志士的最大的“惶恐”了。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经过零丁洋,这一句是写实。这两句今昔对比,跨越时空,高度概括,既叙事,又抒情,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若没有亲身经历、深沉的情感积淀,是写不出如此精绝的对句来的。作者借一生中感受最深的、最有典型意义的两件事来表现他的战斗经历和忠愤之心。从写作角度上来说,把地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顺心。 纵观历史长河的中国古代文人,他们大部分都怀有一腔热切的爱国情节,并由此创作出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激励了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化、思想、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十一国庆节到来之际,谨以此篇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深深热爱这片多情的土地,热爱着我们的具有辉煌历史、璀璨文化的——祖国! 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文人墨客很多,我在这里就暂列举出一部分文人代表,供大家参考。 爱国诗人——屈原 出身贵族的屈原,有优厚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它的主要作品《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由他的诗句:“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袛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精神。 后来,屈原因谗言被迁放江南,长期流亡,最终自沉汩罗江而死。我们传统的端午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到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赛龙舟”、“吃鸡蛋”、“吃粽子”等风俗。 乡国情怀诗人——陶渊明 两晋时期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他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他的爱国境界,主要体现在一种平和淡泊,无世之争,心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大自然的热爱,对于国家的执著深情。如他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还有体现诗人慷慨激昂、豪情万丈的《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秦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山水诗人——王维 早年的王维与当时许多向建功立业以杨名不朽的才士一样,对世间的功名亦充满了热情和向往,他的诗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如其《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精通音乐,由擅长绘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语罢更携手,

忧伤与孤独---登高必赋的文人情结

忧伤与孤独 试论登高必赋的文人情结 绪论 中国文人的“情结”是指文人在个人和集体潜意识的共同作用下,在历经几千年的衣钵传承后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心理习惯,包括思维习惯、情感习惯、审美习惯、价值取向等等。由于文人情结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从纵向上来说,它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纵观整个中国文学史,中国文人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一致的文化情结。当同一种人生境遇和审美情景在历史文化中不断的重现,到后来慢慢地沉淀下来,成为后世文人心灵上的情结。这些情结一旦遇到合适的情境,便又会在这些人身上显现出来。在古文的学习中,我们常见的有胸怀大志和功成难就的漂泊情结;背井离乡或贬谪离乡的乡土情结;无奈现实和终世脱俗的归隐情结;借酒消愁或是寄情于山水的诗酒情结;万木萧条的悲凉和天涯共月明的悲秋情结;以及壮志未酬与志存高远的登高情结等等。 登高望远,是中国文人挥之不去的情结。文人爱穿行于山水之间,一来是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和壮阔,二来是登高望远、抚今追昔、借景抒情。因此,登高也就成了文人最为常见的行为表现艺术和最爱表现的主题。 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到“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也。”我觉得古代文人的登高情结里也有这三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种境界,“西风凋碧树”,而“独上高楼”,已有孤独寂寞感。上楼可视作对理想的希望。“望尽天涯路”可视作摆脱了一切世俗杂念,对更高更远的境界的寻觅与期待。意思是指要有勇于攀登、登高望远的精神,做一个志存高远、视野开阔,以及对生活积极向上乐观的人。。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是选自曹操的《观沧海》。诗人站在碣石山上观海,他所看到的是水波动荡的大海的远景、山岛耸立及草木繁茂的近景。通过写大海广阔无边的恢弘气势,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无比开阔的意境。同时,诗人寓情于景,将自己比作沧海,主要是用来表现自己的开阔胸襟和远大抱负。 我记起了我们小学时候学的杜牧的《山行》,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在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这首有关“登高”的诗,不同于其他的诗人那般,登高望远,来不来就是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或者是宽阔胸襟,亦或是壮志未酬。杜牧在山间行走通过对自己所观察到的景物的描写,最为突出的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出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感情。读起来清新自然,回味无穷。 杜甫的《登高》被后世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旷代之作”。不登高,怎么能感受到风急天高的壮阔?不登高,怎么能听见远处猿的啼叫?不登高,怎么能俯瞰渚清沙白?不登高,又怎么能将鸥鸟的盘旋劲飞,尽收眼底?你看到的所有美好景象,从而抒发的所有感情,这一切都是因登高而起的。登高,开阔视野;

古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梳理

古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梳理 唐前诗人及作品简介 【春秋】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著作之一。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教导世人立身行孝,为学、卫道成大孝——治理天下,以定天下之平安祥和。《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西汉末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并参考《齐论》编出定本,号为《张侯论》。东汉末,郑玄以该本为依据,参考《齐论》、《古论》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东汉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将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2014年3月25日,《论语》当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 《诗经》,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分为大雅小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史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春秋】左丘明(约前502-前422),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鲁国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略早于孔子。双目失明,故后人亦称盲左。 《春秋左传》又名《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际上,成书时间当在战国中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有史官记录其派驻国的史事,还有称为瞽蒙的盲史官讲述历史,左丘

中国古代文人字号

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2、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4、袁枚(公元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 5、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杜甫号少陵野老、少陵杜甫生平[唐代]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 6、韩愈——韩昌黎(郡望),韩十八(行第),韩吏部(官至吏部侍郎),韩文公。 7、苏轼——东坡居士(曾在黄州城东一坡地自耕),诗神(诗挥洒自如),苏赵郡(郡望),苏学士(官名)。 8、王安石——半山(曾隐居江宁半山),王文公(谥号),王临川(籍贯),王荆公(爵名)。 9、李白——诗仙(雄浑奔放),青莲居士(曾住四川青莲),李谪仙(才气横谥),李十二(行第)。 10、杜牧——杜紫薇(曾写过《紫薇花》),小杜(有别于杜甫)。 11、贺知章——诗狂(秉性放达),四明狂客,贺八(行弟),贺秘监(宫至秘书监)。 12、王维——诗佛(佛教意味),王右丞(官名)。 13、白居易——白二十二(行第),白司马(官名),诗魔(写诗刻苦),白香山(地望),香山居士。 14、秦少游——秦七(行第)秦学士(官名)山抹微云君(山抹微云)。 15、黄庭坚——黄八(行第),涪翁(贬为涪州别驾),山谷道人(读于潜山县山谷寺),贫乐斋。 16、柳宗元——柳八(行第)柳河东(山西永济,地望)柳柳州(官地)。 17、李清照——易安居士(盼望生活安定,住处为易安室)。 18、司马光——司马温公(爵名),迁叟,涞水先生(籍贯)。 19、陶渊明——五柳先生(宅边五柳)靖节征士(谥号)陶彭泽(官地)。 20、陆游——龟堂病叟,陆放翁(忧世愤俗),海棠颠南(写过大量海棠诗),小李白。 21、辛弃疾——稼轩居士(重视农业,寓居江西上饶筑稼轩)。 22、杜甫——杜拾遗,杜工部(官名),诗圣(境界广阔),少陵野老,杜少陵(地望)。 23、欧阳修——一六一居士(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欧阳文忠(谥号),醉翁(寄情山水),欧九(行第)。 24、范仲淹——范文正(谥号),范大将军。 25、金心农——出家庵粥饭僧(个人旨趣)。 26、唐伯虎——六如居士(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27、苏询——苏老泉。 28、陆羽——桑萱翁,倚松老人(间携经卷倚松立)。 29、杨万里——杨诚斋(斋名,抗金名将张浚以正心诚意勉励他)。 30、姚鼐——姚惜抱、惜抱先生(斋名惜抱轩)。 31、蒲松龄——聊斋先生,柳泉(故乡柳泉又名满井)。 32、元稹——元九(行第),威明。

古代文人山水情怀研究

古代文人——在自然山水中接受抚慰 作者:YYJ 博大与繁华的中华古文化,在这个星球几十亿年的生命长河中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翻开中华文学史,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为那一个个灿若星辰的文学大家的仰止。而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唐诗宋词的沐浴中长大的呢?而在中华古文化中,描写山水自然和寄托思绪于其上的文人骚客更是繁若星辰,数之不尽。当我们仔细凝视每一篇散发光辉的山水文学精品时,当我们仔细品味每一位成就斐然的古代文学大家时,我们发现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山水自然中接受抚慰,体悟生命后,才写出那些流芳百世的诗词文章。 在山水中体悟生命的古代文人有很多,而描写山水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在现在的大多数人的眼中,文人对山水的描写与感悟应是从【诗经】开始,在【楚辞】后发扬。能够证明这一说法的资料,历史记录或许很多,如【诗经】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还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等。而仔细赏析之后,我们却不难发现,那些往往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山水在其中仅仅充当背景衬托罢了。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将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第一人却是汉末建安的曹操。他的《观沧海》才算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他自然才是首位山水“诗人”,只是他“魏武帝”的名号远响于“诗人”,所以人们大多忽略了这位建安七子的“前辈”。曹操的诗总的上却是注重于表达他的志向与抱负,真正在山水中体悟生命,接受抚慰的,当是东晋文士。

在东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诗,究其缘由却是国情纷繁复杂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当时大多数文人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在山水中接受抚慰。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而这也冲击了儒学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再加上汉代灭亡后,近百年的诸国割据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文人心中渐渐淡薄,以致竹林七贤中有了“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这时期的山水文学发展迅速,陶渊明的诸多诗词歌赋,以及竹林七贤的作品都体现了文人在山水中感悟的人生。他们在政治上的不如意,对人生的不解都在众多的山水中找到了答案。当然,在当时也有许多文人并未从山水中接受抚慰,却也从中体悟了生命。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有,“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王羲之的行书名篇【兰亭集序】中便有“此地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在文末,又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感叹,这些都是他从山水之中感悟到的。 在魏晋时风起的山水诗文到了唐代和宋代才算达到了真正的巅峰。在唐代山水诗文中,主要是诗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然是:李白,王维,杜甫,陆游,白居易等等,实在是数不胜数。其中李白,杜甫和王维最为出色。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以抒情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