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大学西方史学史讲义

南京大学西方史学史讲义

南京大学西方史学史讲义
南京大学西方史学史讲义

西方史学史

早在希腊神话时期就有历史女神(Clio),她把人世间的一起善恶都记录下来,但西方真正的史学史直到19世纪才出现,在此之前虽有史学史存在,但体系不够科学。

推荐阅读书目: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较为推荐为课本

·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第一讲古希腊史学

古典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化

古希腊史学,源于古希腊传说。历史女神clio居于九位文艺女神之首,同时也说明在古代时期是把历史当做文艺来看待,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当时差不多是被当成文学来欣赏的。

一、克里奥的童年——古希腊史学的萌芽

1.神话与史诗

古希腊留给后世的神话遗产相当可观

·古希腊的神话以奥林匹斯山为中心(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宙斯是众神之父。以风暴雷电示怒,并主持天地间的正义。

众神的信使:赫尔墨斯。是宙斯与迈亚爱情的结晶。

智慧女神:雅典娜。希腊的保护神,宙斯之女,据说从宙斯头上长出。雅典娜也是正义的战争之神,是英雄的保护神。

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

·希腊神话的重要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论”

帕里斯的裁决——特洛伊战争的源起

帕里斯、不合女神厄里斯、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

阿喀琉斯的父亲佩留斯和忒提斯女神结婚

金苹果“献给最美丽的女人”

史诗是从神话传说到历史记录的过渡形式

(1)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城邦的吉尔伽美什史诗

历史上发现最早,在巴比伦时期。叙述的是一个叫布鲁克的国王,认识了一个由神创造的人,并且与之结下友谊,他们一起为民除害。在此过程中,也提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了庆祝鹤嘴锄的发明人们举行了欢庆的仪式,还有“世界洪水”的故事(与诺亚方舟的故事相似)。

(2)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

希腊最早的史籍,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是古代希腊史诗的萌芽。

·荷马其人

荷马生前是一个盲艺人(游吟诗人),生卒年为公元前750年-650年,他在希腊文化里的影响无处不在。

·《荷马史诗》(前12世纪-9世纪古希腊人的社会状况)

①《伊利亚特》(Illiad),希腊人征服特洛伊城的经过

希腊人同异族的竞争;描写战争

②《奥德赛》(Odyssey),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回师、重返祖国的故事

人们同大自然的搏斗;描写航海与家庭

·荷马史诗反映了希腊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的若干社会特征:

①金属器皿的使用

②一夫一妻制大体确立

③部落与军事民主制

(3)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worksanddays)

现实主义的史诗

内容:描写波俄提亚地区农人质朴的劳动生活,“规律”、“时序”

·它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分为五个时代:

①黄金时代:神仙般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②白银时代:疯狂好战,无视神圣,过早死亡

③青铜时代:在不断的斗争中走向自我灭亡

④英雄时代:半人半神的英雄,因战争而自我毁灭

⑤黑铁时代:作者及普通人生活的时代,毫无建树

他认为历史是倒退发展的,这种历史观虽然落后,但相对于《荷马史诗》他第一次有了时间观念,历史不是静止不动的。

2.古希腊史学的诞生——爱奥尼亚的纪事家

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世界

公元前750年,力量雄厚的城邦像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开始出现,并开始在地中海沿岸开拓殖民地。

希腊半岛没有自己的年代纪,口述仍是保存历史资料的主要形式

雅典人很晚才知道记录保存政府文件

希腊史学萌芽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爱奥尼亚:

爱奥尼亚在公元前7-6世纪发展为希腊世界最先进的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泰勒斯是米利都人,被称为希腊七贤之一,是古希腊最早的唯物论派别代表人物。爱奥尼亚地区是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的摇篮,在这里也产生了古希腊的史学。

公元前6世纪左右,出现了用散文写作的“纪事家”

当时,“纪事”成为一个专门术语,特指一种有事实根据的报道,不同于神话或史诗。

赫卡泰厄斯:《大地巡游记》《谱系志》

这两部著作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转引才被人所知,他对希罗多德影响很大。

戴奥尼修斯:《波斯史》(五卷)

二、希罗多德与《希波战争史》

1.希罗多德历史创作的时代背景

(1)希波战争

公元前492年至479年,希腊人与波斯帝国进行了一系列生死存亡的大搏斗

(2)希波战争使雅典成为爱琴海各邦的领袖

伯利克里称雅典卫“希腊的学校”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了雅典

2.代表作介绍——《希波战争史》

希波战争史原先并不分卷,后来亚历山大成的校注家们把它分为九卷,又称《缪斯书》

不吝笔墨、浓墨重彩

第一部分是波斯帝国的大致部分,第二部分才真正开始写这场战争。前后的描写方式不大相同,

前一部分是以一位纪事家的身份在写作,第五卷以后,希罗多德就变成一个严谨求实的历史学家。

全书就像一幅幅连续的生动的壁画,表现一个完整的概念。

3.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1)撰史目的:训世教诲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系统连贯地记述事件经过,阐述事件之因果方法。”——首创记叙体史书编纂体例

(2)执着的求真精神和严格的批判态度

历史研究的两要素:证据,对事实真相的研究

(3)视野开阔、取材丰富——通史之作

涉及到他当时所知道的“世界”

(4)文笔华美,描写生动

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历史著作,被誉为“历史之父”

三、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修昔底德历史创作的时代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431年至404年,雅典和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的战争

希腊——提洛同盟——海上之强

斯巴达——伯罗奔尼撒同盟——陆上之强

·伯罗奔尼撒战争虚耗了希腊,北方的马其顿趁机崛起

·这场战争的历史有赖于修昔底德的著作而流传下来

2.修昔底德的生平

·可靠文献较少

·出生于公元前460年左右的雅典贵族之家

·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其时正值雅典文化的鼎盛期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列身荣戎武,前424年曾被推举为雅典的是大将军之一,后因为军事失利被革职放逐。其后20年隐居色雷斯,关注战争进程,随时予以记载。他的书只写到公元前411年,是一部不完整的著作。公元前404年战争结束,遇特赦重回雅典,写成该书。

·卒年不详

3.《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全书一气呵成,校注家将之分为八卷

严格按照年代顺序来叙述战争历史。但是这种编年只有“春”“夏”,并不是具体的时间,尽管粗略,但已经是历史学著作中很大的突破。

他的著作摒弃了希腊神话,看不到神的痕迹,只有人的行为

4.史观

(1)记叙体的运用。

首先,专注于一次战争,形成政治军事史的传统。

其次,把纪事与编年结合起来,形成了纪事编年体例

第三,文笔洗练、惜墨如金

最后,在记叙体中插入演讲词,有1/4的篇幅之多

(2)世俗而非神意的史学观点,即人本主义史学观点

(3)重视原始资料及批判性运用史料的原则

(4)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不足之处

第一,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历史,体现了历史循环观

第二,纪时方法不精确

第三,取材过于狭隘

修昔底德被称为“政治史学之父”

四、色诺芬及其著作

1.色诺芬的生平

430-350BC,雅典的贵族之家,与柏拉图同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政治上观点反动,反对民主政治,崇尚斯巴达的专制政体,后投靠斯巴达。曾率雅典雇佣军帮助波斯的小居鲁士夺取王位,兵败后回到斯巴达,浪迹于各城邦。

2.主要著作

《希腊史》:411-363BC的希腊史记载

《长征记》:关于本人军事冒险活动的一部回忆录

《经济论》《论税收》等

3.地位

(1)比其他史学家更多地注重经济生活

(2)公元前5世纪末4世纪初的史事,主要靠他记载下来

(3)色诺芬的作品富有文采

第二讲古罗马史学

罗马城始建于公元前753年左右。嗣后这个城邦发展起来,经过六七百年的武力扩张,最后终于统一了地中海沿岸各地,将之抟聚为一个奴隶制的大帝国。

·罗马的历史粗略可分为两个时期:

公元前31年阿克沁之战以前为“共和时期”

以后至公元476年为“帝制时期”

但不管是“共和”还是“帝制”,都是奴隶主贵族的专政

·罗马的文化,是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罗马史学诞生于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

J·W·汤普森:“在此之前,罗马是在创造历史,积累历史资料”

这场生死存亡战争激发了罗马人的爱国热忱,使他们想到祖辈创业的艰难和在自身责任的重大。

战争的辽阔范围扩大了罗马人的眼界。古希腊的史学,成了罗马人学习的榜样。

最初写罗马史的是希腊人,而早期的罗马史学家也都模仿希腊历史学家,并且用希腊文来写作。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史学

1.毕克托与《罗马史》(希腊文)

·毕克托其人

出生于254BC,祖先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参加过第二次布匿战争。

·《罗马史》

始自神话,止于前三世纪末期,关于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表述特别相近。

该书已经失传,波里比阿与李维曾读过并作为重要史料。

2.老加图与《罗马历史源流》(拉丁文)

·老加图其人

234-149BC,出生于地主贵族,早年入伍,征战各地,做过执政官与督察官,政治上属极端保守

他奉行的观点是“罗马至上”,对希腊文化非常抵触。希望可以维护罗马本身古老的文化,反对希腊文化的侵蚀。但尽管如此,希腊文化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他在写作的时候,就受到修昔底德的影响,在史学著作中加入演讲词。

·《罗马历史源流》

该书共7卷,前3卷追溯罗马和其他意大利城邦之起源;后4卷描述两次布匿战争的经过,以及当时代的大事。

·史观评价:

“爱国史家”,历史著作要达到“垂训”目的,把古代先贤的事迹当做道德教育的教材,宣扬爱国主义思想

拉丁文写作,是罗马史学真正的奠基者

崇尚“罗马至上”,罗马史学中强烈的政治史学传统由他开始

3.凯撒及其贡献

(1)凯撒其人

101-44BC,在政治、军事、史学等方面都有成就

(2)代表作

·《高卢战记》

记载他在高卢征战经过以及他两次入侵不列颠岛的情况。最大特点是寓功过是非于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没有暴露出个人的爱憎情感。次数是最早详细地记载高卢地区古代民族生活状况的珍贵文献,对于研究这一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国家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内战记》

论述他战胜庞培及其党羽的经过,在书中竭力为自己辩护,史料价值稍逊。

4.萨鲁斯特(86-34BC)及其史著

(1)萨鲁斯特其人

罗马著名的政治家,曾当选为保民官。

(2)代表作

《朱古达战争》,叙述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镇压努米底亚国王朱古特叛乱的历史事件

《喀提林阴谋》,记述公元前一世纪罗马贵族喀提林利用社会上的不满掀起叛乱、英勇战死的经过。

二、帝制时期的罗马史学

·凯撒之后的罗马共和国

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权力之争

阿克沁之战,武大伟胜利,罗马借书了兵戈扰攘的战乱

·随着大一统的完成,罗马进入帝制时期

屋大维所建立的“元首政体”是一种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军事独裁制

屋大维被尊为奥古斯都

·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

1.李维及其《罗马史》

(1)李维(59BC-17AD)其人

受到屋大维等权贵人物的赏识,了解政事

生活于一个巨变的时代,罗马由分裂走向统一,从共和走向帝制,有条件对罗马的历史作一总结。(2)《罗马史》(《罗马自建成以来的历史》)

共有142卷,始自罗马建成初期的742BC,止于9AD,他把罗马的历史发展当做一个整体过程加以考察,写的是综合性的罗马通史。

(3)史学成就

①创立了“通史”的体力,略古详今

②能比较公允地评价历史人物

③宣传爱国思想,历史在于垂训后世

④文辞华美,描写逼真

兼具史学家与文学家之长,英国大诗人拜伦甚至说:“李维的历史著作像一幅生动的画卷”

·缺点:

(1)民族沙文主义的立场

(2)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

注重史料编纂,不注重史料考订

相信天命,是神定论者

(3)长于叙事而不擅于议论

2.塔西佗及其史著

(1)其人其事

55-120AD,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与执政官阿古利可拉的女儿结婚,仕途顺利,历任财政官、大法官、外省总督、执政官等职,曾驻守古罗马边疆之日耳曼尼亚地区。

(2)史著

·《阿古利可拉传》

为其岳父所写的传记,描写了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对岳父大加褒扬,感情色彩浓厚。

·《日耳曼尼亚志》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关于日耳曼诸部落的记载,从氏族像国家转变,保留了许多原始时代的遗风·《历史》(《罗马史》)

始自68AD的尼禄之死,止于96AD的多米沁逝世,记载自身经历的弗拉维王朝的史诗,可信度高·《编年史》

始自14AD奥古斯都去世,止于68AD尼禄之死。

(3)史观

A客观主义治史原则

B重视历史的垂训功能

C写作技巧高超,文字风格独特

D反对暴君统治,怀念共和制度

三、罗马希腊化时期的史学

1.波里比阿及其史观

(1)其人(204-122BC)

·古希腊历史学家,投身政界,曾任大使与行政长官

·166BC,作为人质前往罗马,托庇于西庇阿家族

·波里比阿所生活的时代,是罗马统一地中海地区的时代

(2)史著——《通史》

·始自218BC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止于146BC第三次布匿战争借书和罗马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该书历时70余年,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有一套较完整的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在古代史家中很少见

(4)史观

A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

·三个层次(递进的):通过文献、资料和档案的处理来排列获得的资料→描述城市、地区和海洋事务→政治事务

·考察过去使用的词句是什么意思→弄清某项事物为什么会成功和失败

B视野开阔,具有世界通史的眼光

·所记载的不仅有罗马,而且又地中海沿岸各民族的历史。——整体史观的首创者

C一丝不苟的求真精神

第一,抛弃个人成见与情感

第二,注重实地考察

第三,坚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别人的记载

D强调历史的垂训作用

历史是一种“以事实为训的哲学”,能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从研究历史中所得到的真知灼见,是实际生活中最好的教育

E注重历史的因果关系

研究历史之目的,在于鉴古知今,通古今之变

2、普鲁塔克(Plutarch)及其著作

(1)普鲁塔克(46-120AD)其人

·出生于有教养的家庭,其父为传记家与哲学家

·一生著作颇丰,是古代罕见的多产作家之一

篇名计有二百二十七项之多,可惜多已散佚

流传下来的著作中以《希腊罗马名人合传》传送最广

·曾广泛游历过希腊本土的历史名城、埃及、意大利、小亚细亚等地

(2)代表作——《希腊罗马名人合传》

共50篇传记,其中46篇是以类想从,按照军事家、政治家、立法家、演说家,一对一,共23组;余4篇为一人一传。

借助历史人物的事迹来宣扬自己的伦理思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古代史上许多重要人物的实际都是靠普鲁塔克的传记流传下来的

3.阿庇安(Appian)与《罗马史》

·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后长期寄居罗马。

·《罗马史》始自罗马共和初年,终于皇帝哈德良在位时期,堪称通史。

·编写体例之特点:

即按照国别与重大历史事件来命篇,叙述其前因后果,本末始终;为西方史学界“纪事本末体”的首创者

·通过辑录前人的著作,为后世保留了不少早已失传的作品

4、阿里安(Arrian)与《亚历山大远征记》

(1)生平

·阿里安(约公元96-175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的比泰尼亚,青年时代就到罗马就学于斯多噶派哲学家艾匹克台托斯门下

·公元135年,阿里安受到皇帝哈德良的知遇,被任命为驻卡巴多西亚的总督;公元146年,被授予执政官的头衔

·后退出政治舞台,息影林园,潜心著书

(2)代表作——《亚历山大远征记》

·为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扩张活动提供了史料

四、古典史学的特点

1.人文主义观念

2.注重历史的垂训作用

3.认真探索的求真精神

4.宽宏的历史眼光

5.注重历史著作的文采

第三讲中世纪史学

一、基督教史学的兴起

1.基督教史学的背景

早期基督教是反对罗马帝国统治和压迫的宗教,其目标是通过基督教的传播进行社会改革

·早期基督徒曾遭到罗马帝国统治着的迫害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就是其早期例证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日广,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在对基督教的态度和政策上改迫害为利用。

313年,君士坦丁的《米兰诏令》,基督教合法化

392年,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同新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基督教产生于犹太人的宗教,在向非犹太人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历史问题:首先是崇拜偶像耶稣本人的历史性;

其次是《新约全书》的历史性;

第三是犹太人的历史性

2.初创“上帝史学”的人

(1)阿非加纳斯

阿非加纳斯是最早的一位即基督教史学家,他把前人所写的历史和《圣经》中的神话传说柔和在一起,写了一部五卷本的《编年史》

以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作为历史的开端,把《圣经》中所描绘的“创世纪”说成是耶稣基督诞生前5499年的事,该《编年史》就从这里写起。

(2)攸西比乌斯

《编年史》简介:用综合编年法来叙述世界各国的历史

代表作:《编年史》——完善了阿非加纳斯的基督教纪年法

其他作品:

《教会史》——因之被称为“教会史之父”

《君士坦丁大帝传》——多阿谀奉承之词

《巴勒斯坦殉道者列传》——有关早期基督教传播的艰难情形,有史料价值

3.奥古斯丁与《上帝之城》

(1)奥古斯丁其人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早年曾信奉摩尼教

387年,在米兰主教圣安布罗斯的主持下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时年33岁。

391年,前往北非的希波城传教。396年,奥古斯丁又升任希波城主教,时年42岁。

此后,奥古斯丁致力于传教事业,并写成《忏悔录》和《上帝之城》等著作。

(2)代表作——《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乃是研究西方历史哲学最重要的资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对整个中世纪史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写作目的:与异教徒辩论

内容:天地之间具有“地上之城”与“上帝之城”,二者本来浑然一体,只因人类有罪,才分为两种城。

地上之城由魔鬼撒旦建造——地狱;

“上帝之城”是善良、光明、完美、永存的——天堂

教会是“上帝之城”的象征和在世的表现

(3)奥古斯丁的历史观

人类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来自上帝,上帝主宰着人类的全部历史

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的信徒与魔鬼的信徒之间的斗争史

基督教世界史体系的空间和时间框架

·人类一体,四海归主

·有始有终的时间框架

时间分期法、年龄分期法

基督教产生于人类的老年期,从人类的衰老中获得新生

评价:在基督教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奥古斯丁则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的历史观成了基督教历史哲学的滥觞。

二、基督教史学在中世纪西欧的发展

1.格雷戈里与《法兰克人史》

(1)简介

(2)代表作——《法兰克人史》

·全书共有十卷

第一卷从上帝创世写起,直至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第2卷记述法兰克人征服高卢的经过

第3-10卷全面记述法兰克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格雷戈里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时期唯一的历史学家,《法兰克人史》成为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素材。

(3)史观

①主要关注宗教生活和迷信活动

写作宗旨:反映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详述克洛维的皈依

②使用基督纪年法编排历史

③《法兰克人史》取材广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蛮族的希罗多德”

2、比德与《英国教会史》

(1)其人

比德(673-735年),是英国诺森布里亚的名僧,学识渊博,通晓希腊文、拉丁文与希伯来文,在此基础上写成《英国教会史》

(2)代表作《英国教会史》评介

A.详细记载了基督教在不列颠的传播情况

始于597年天主教神父奥古斯丁入不列颠传教,止于731年

B.历史纪年方法的创新

A.D.=AnnoDomini“我主纪年”

B.C.=BeforeChrist“基督之前”

这种编年法成为现在历史学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C.是英国史学的奠基人

《英国教会史》涉及了当时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附录一个自凯撒登陆直至731年的英国历史年表

被称为“英国史学之父”

3.奥托及其《双城史》

(1)奥托(又译“鄂图”)其人

奥托(约1114-1158年)出身于德意志皇室。特殊的社会地位使他熟知当时德国政治与宗教两方面的情况,因之而写出两部颇有影响的历史著作:一为《双城史》,一为《皇帝腓特烈传》

(2)代表作——《双城史》

也称《编年史》或《论两个国家的历史》,是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重要史籍之一。共有八卷,以

“创世纪”为开端,直至公元1146年为止,把世界历史的进程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叙述。基本线索是两个王国即“上帝的王国”与“世俗的王国”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是以奥古斯丁的历史观念为基础。(3)史观

·奥古斯丁的“双城记”构想在奥托史著里具有了更明确更具体的轮廓:

上帝之城——罗马天主教会

世俗之城——“神圣罗马帝国”

把历史当做“上帝”的信徒与“撒旦”的信徒之间的斗争史

B.罗马基督教会的发展史——上帝信徒的历史

※奥托把罗马基督教会的发展史联成一气

·自基督教产生之后,基督教会的力量不断壮大

754年,教皇斯蒂芬把丕平推上法兰克王国的王位,加强了教皇的权力——丕平献土

“君士坦丁赠与”则是教会力量上升的契机,罗马的世俗政权归于教皇所有

1076年,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主教续任权之争”——教皇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在教会力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世俗的王国逐步走向衰落

A)世俗国家的历史——“撒旦”信徒们的历史

B)奥托对于世俗历史的分期建立在“四大帝国”一次替代的分期法基础上:

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加洛林帝国——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这四个帝国前后延续,便是“世俗王国”的历史

C.世界的末日及其再生的问题

罗马帝国的衰落是尘世在走向末日

世界末日到临之时,就是“上帝王国”降临之时——天国的降临就是世界的再生

奥托被成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三、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地位

·基督教史学的基本特点:

(1)基督教神学史观成为历史学的灵魂

(2)神职人成为历史著述的基本承担者

(3)编年史和年代纪成为历史著述的基本形式

(4)《圣经》对历史著述有决定性影响

·基督教史学的贡献

第一,打破了古典史学中的循环史观

第二,创立了基督教普世主义的历史框架

思考题:如何评价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讲:人文主义史学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史学的兴起

1.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时间:14-17世纪的三个多世纪

2.人文主义史学及其特征

首先,把中世纪称作“黑暗时代”,主张用古代的传统来改变中世纪的传统

注重对遗稿和手抄本的注释、校勘和刊布→考古学和校勘学兴起

其次,在历史解释中摒弃了荒诞无稽的圣经神话和传说,反对以犹太史和教会史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

第三,主张历史记载“人事”,以垂训为目的

特别重视政治史和军事史→历史学和政治的结合

第四,深受古典史学影响,重视文采,难免因辞害义

第五,反映了正在萌芽的民族主义意识

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史学

1.布鲁尼(Bluni,1369-1444年)——第一位人文主义历史学家

·出生于佛罗伦萨,曾担任教皇秘书和佛罗伦萨行政长官

·著有12卷本的《佛罗伦萨人民史》

始于建城时期,终于1404年,把佛罗伦萨城邦的发展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堪称通史之作。·贡献——确立了人文主义史学的基本纲领

首先在历史学领域打出了“人文主义”的旗帜

以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写作风格为典范

认为历史应当记载“人事”,探求社会现实的因果关系,供人们借鉴

·影响:波基奥·布拉肖利尼(PoggioBracciolinip,1380-1459)

2.比昂多(1392-1463)

·首位考古学家,在占有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31卷名著《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始于公元410年西哥特人贡献罗马城,止于1440年,对这一千年间的历史提出了新的解释

·首先提出了“中世纪”的概念,并为史学家所接受

他将公元5-15世纪的一千年叫做“中世纪”,意指古代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的联系。

3.瓦拉(1406-1457)与“君士坦丁赠与”

·“丕平献土”是教皇国的由来

·“君士坦丁赠与”文件

此前曾有人怀疑其真实性,但不能举出充足的证据。

·瓦拉用其渊博的知识与精密的考证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一文件所使用的拉丁语,是公元8世纪中期的拉丁语,而非公元4世纪时的拉丁语

教会伪造文件,对教皇与教会冲击很大

4.马基雅维利

(1)其人

佛罗伦萨人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与政治理论家

1498-1512年,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中任职

1512年美第奇家族复辟之后,被逐出政界,在一笑山庄中以著述终老

生活的时代正是社会发生剧烈震荡的时期

如何使意大利城市共和国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中生存,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家着力思考和解决的政治课题

(2)《君主论》(1513)

君主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背信弃义,不择手段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3)《佛罗伦萨史》(8卷)

始自日耳曼蛮族入侵,终于1492年

年劳伦左·美第奇之死,略古详今

本来红衣主教裘里奥·美第奇(后来的教皇克莱蒙七世)约稿,欲美化该家族

但马氏以一种十分客观理智的态度来写

认为佛罗伦萨内部斗争激烈,彼此勾心斗角,终未能完成统一意大利的众人

(4)史观

A.以史论证意大利民族统一和独立的政治主张

障碍在于教皇的政治干预以及外来势力的干涉

B.从世俗的政治斗争考察历史的演进,摈弃史学的神学色彩

C.此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要求和利益出发,根据意大利的历史特点确定治国原则与方法

一方面颂扬民主政治,一方面鼓吹君主制,倡导权术

5.奎西亚狄尼(1483-1540)

(1)其人

出生于佛罗伦萨的豪门贵族,曾与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共和制政府中共事

第五讲理性主义史学

一、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史学

1、启蒙运动

18世纪发源于法国的又一场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enlightenment):“让阳光射进来,以照亮黑暗的事物。”

由法国哲学家莱布尼兹首先使用

康德的解释:“使人们摆脱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和偏见中解放出来”。

在启蒙运动时代,“理性”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志。

2、理性主义史学及其特征

理性主义史学——历史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开化人类,即在历史著作中坚持法乎自然、理性、进步和人性的原则。

17-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的特征:

(1)理性主义态度成为史学思想的主流

(2)坚持历史进步论

(3)史学领域的扩大

以文化史取代传统的政治史

历史研究的空间从欧洲扩大到整个世界

(4)历史研究方法的改进

比较史学、历史心理学的萌芽

注重史料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二、法国的理性主义史学——欧洲大陆上最富有战斗性的史学

1、孟德斯鸠及其史观

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法国理性主义史学的奠基人

主要著述有:《论罗马盛衰之原因》、《波斯人信札》与《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史观:

(1)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专制,崇尚民主制度

(2)通过历史研究阐发自己的政治主张

首次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理论

(3)认为历史沿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来演进

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

气候对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宗教以及法律等有着巨大的影响;

土壤同居民性格尤其是民族的政治制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依赖关系。

孟德斯鸠继承了博丹关于地理环境作用的观点,使之系统化,并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

2.伏尔泰及其理性史观

(1)其人(1694-1778)

伏尔泰是他的笔名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学识渊博,身兼百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

(2)史著

《路易十四时代》——现代意义的第一部总体史

《论世界各国的风俗与精神》——是一部系统的世界文化史,成为后来文化史研究的典范

(3)史观

①彻底否定神学史观,主张理性史观

②开辟了历史学的新领域——文化史研究

奠定了当代年鉴学派“总体史”的基础

复活了希罗多德的文化史传统,为近代文化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试图建立一套新的世界历史体系

④是第一个把历史当做一个整体的学者

三、英国的理性主义史学

1.休谟(1701-1776年)

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兼历史学家,“不可知论”的首创者

·史学代表作:《从凯撒入侵到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属于托利派史学家

·思想:

(1)其历史研究基本上是其哲学体系的反映

(2)认为一切只是都来源于人的直接的经验和感觉

从具体的可证实的历史中可引出哲理

(3)十分崇尚理性,强调人性一致

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展现在不同环境中的人来说明普通的、永恒一致的人性原则”

(4)用托利党人的保守主义观点来书写历史

站在批驳辉格党人的立场上,同情斯图亚特王朝专制君主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

2.吉本(1737-1794)

(1)其人

·1776-1788年间,其《罗马帝国衰亡史》(共六卷)出版

·在西方的记叙体例写作的史书中,此书可谓是拓荒之作。

(2)史著特点

A.以理性主义的态度,批判了基督教的愚昧主义和禁欲主义

·认为基督教所起的破坏作用,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采取否定的态度

B.具有十分广阔的历史视野

C.重视对史料的广泛收集,阅读和精心提炼

D.很少注意社会经济的发展,认为“战争和政治是历史的主题”;反映出一种唯心史观与时代的局限

3.威廉·罗伯逊

他是休谟同时代而稍晚的历史学家,他自谦是伏尔泰和休谟的追随者,就历史学上的成就而言,他比前两人都要大。

·代表作有:

《苏格兰史》1758年

《皇帝查理五世在位时期史》1769年

《美洲史》1777年

·史观

(1)治学态度严谨,力求以客观史实

四、历史哲学的兴起

1、历史哲学的兴起

(1)关于历史哲学

·博林布罗克勋爵:“历史就是以事实为训的哲学”

·历史哲学,即对历史的哲学反思;或赋予历史一定的意义

·1756年,伏尔泰首先使用“历史哲学”一词

特指从过去的事实中引申出有用的真理,后被借用来概括一切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论·20世纪以来,历史哲学的范围已从考察历史的本体逐步扩大

(2)历史哲学的双重含义

一部分是对历史过程的认识,即思辨的历史哲学;另一部分是对历史学的认识,即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

·18世纪以后兴起的近代历史哲学基本上都属于思辨历史哲学的范畴

2.维科的历史哲学观

·维科其人

·代表作:

《新科学》(关于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①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共同规律的理论

A.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的共同心理状态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B.每个民族历史的发展都会经历的三个阶段:神权时代、英雄时代、人权时代

②提出了集体心理的文化思想

第六讲十九世纪的西方史学

第一节浪漫主义史学

一、浪漫主义史学兴起的背景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席卷西方思想和文化领域的一股强大的时代思潮

·浪漫主义史学取代理性主义史学的社会历史原因:

它反映了欧洲社会各阶层对法国大革命的失望和反感

它是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

·这股思潮猛烈冲击史学领域,引起西方近代史学思想的革命

历史主义、民族主义史学思想成为19世纪史学思想的主流,由此产生了浪漫主义史学。

二、浪漫主义史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第二,强调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的直觉与情感的作用

第三,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

三、浪漫主义史学的代表

1.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

大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保守派利用浪漫主义历史观念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以否定法国大革命。

2.代表人物:埃德蒙·伯克

埃德蒙·伯克,英国的政治理论家

创办AnnualRegister杂志

代表作:《关于法国革命的思考》

虽不是职业历史学家,其思想却对史学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指责理性主义史学轻视中世纪史的态度是不公正的。

3.激进派浪漫主义史学

小资产阶级和劳动给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不平等现象的抨击

(1)米什来——法国最早的民族主义历史学家

A.其人:自视为“革命和人民之子”

被誉为法国第一位伟大的人民历史学家

翻译维科《新科学》获得声名

B.其著作:

《法国史》: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法国的社会风貌

《法国大革命史》

试图复活那些抛头喋血的革命志士

满怀革命激情

史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历史想象的成熟:历史学中的雨果;历史学中的伟大音乐家;历史学中的德拉科洛瓦

(2)卡莱尔

A.其人:出身于苏格兰农民家庭

B.代表作:《法国大革命史》《过去与现在》《英雄与英雄崇拜》

C.史著特征:

①在史观上,前后判若两人

前期同情人民大众,肯定其历史作用

后期以宣扬“英雄史观”著称

②擅长文学描写,是文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3.自由派浪漫主义

a)浪漫主义史学的主流,反映了资产阶级在自由派的主体意识和观念

b)19世纪二三十年代,资产阶级自由派思想家和史学家们接受了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个性解放”

等内容,由此形成了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

(1)梯也里

A.其人:马克思称之为“阶级斗争之父”;担任过圣西门的秘书,受其影响,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来解释历史

B.代表作:

《诺曼人征服英国史》

《第三等级的形成与发展史》

C.史学思想

认为封建制度是由武力征服所造成的

用阶级与阶级都正的理论来解释历史,把阶级关系归结为财产关系,因而成为阶级斗争说的始祖

(2)基佐

A.其人:

·法国政治学家与历史学家;

·1812年把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译为法文,并附有精详的注释;

·1828-1830年,在巴黎大学索邦礼堂作关于欧洲文明史和法国文明史的系列学术演讲;

·从政期间,创立了法国历史学会,组织编纂了《法兰西史料汇编》

B.史观

a)欧洲文明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进步性

任何形式的绝对权力都是危险的

b)法国文明中心论

将法国文明与欧洲其他文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法国史全欧最有教养的民族,法国文明史欧洲文明的中心

c)进一步发展了阶级斗争学说

第一,阶级斗争的基础是一切财产关系

第二,阶级斗争首先是政治斗争,是争夺政权的斗争

(3)麦考来

A.其人:出生于苏格兰的豪富之家;辉格派政治活动家,其争论影响了一代英国人;主要贡献在史学方面

B.代表作:《英国史》着重叙述了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社会背景以及这次革命所达成的政治成果,认为它“为世界拯救了自由”

C.史著特点:

①把浪漫主义原理引进了英国的历史写作,主张历史是哲学和诗学的结合

②历史学家应当揭示时代精神的特征,做出归纳、预言和判断

③主张历史为政治服务,把历史当做政治的注脚

第二节实证主义史学

一、实证主义史学的思想渊源

·实证主义,指“在哲学、社会科学或历史学中仿效自然科学严谨性的思想运动”。

·实证主义史学源于实证主义哲学

1.简介

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等等创立者,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孔德的三阶段论思想:

①人类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A.神学阶段:虚构阶段,借助超自然力量解释客观世界

B.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以形而上学的超经验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一切,并独断地把这些写抽象概念当做绝对的知识

C.实证阶段:科学阶段,依据真实的观察而得来的“实证的事实”来认识对象

②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A.神学阶段(军事时期):东方社会阶段,表现为军事主义

B.形而上学阶段或法制阶段(过渡时期):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社会阶段;哲学思想有所发展,法

律开始确立统治地位;是过渡时期

C.科学和工业阶段:科学得到普及,工业得到发展,社会进入和谐发展状态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对应的

实证→真实——虚幻

↘有用——无用

↘肯定——犹豫

↘精确——模糊

↘组织——破坏

↘相对——绝对

二、实证主义史学的代表

1.巴克尔

巴克尔(1821-1861)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历史学家,被誉为西方史学的“彗星”

·由于天资聪颖与勤勉,学识极其渊博。不仅通晓十几种语言,而且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巴克尔的史观:

(1)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①自然规律:土壤、其后、财富等自然界的各因素

②道德规律:静止不变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

③知识规律:能够推动历史进步的因素

(2)继承发扬文化史研究传统,关注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

①摒弃了政治史观和英雄史观,主张把民族、社会和文化则作为历史研究的主体

②呼吁历史学家去追溯科学学、文学、艺术、发明、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进步

·把文明分为:欧洲文明和非欧文明

(3)相信历史可以成为科学,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编纂

(4)历史学应从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中引进新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

2.泰纳

·其人:泰纳,又译泰恩、丹纳。法国历史学家,也是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与动物学家

·主要著作有:《英国文学史》《当代法国的起源》《论智力》等

·泰纳的史学思想:

(1)崇尚科学至上,相信历史可以成为一门科学,主张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2)认为历史学就是心理解剖学

·撰写历史的目的就是揭示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民族精神)

·共同许多心理状态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综合影响

(3)继承和发扬了阶级斗争史观

3.布克哈克

出生于瑞士巴塞尔城的一个古老家族,1839-1843年,留学德国,在兰克门下接受过训练,打下了史料批判的扎实基础。1843年,在兰克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1871年,拒绝接替兰克在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

·历史著作有三部:

《君士坦丁大帝时代》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希腊文化史》(1898-1902)

此外,还著有:《意大利艺术宝库指南》《意大利文艺复兴史》《意大利艺术史论文集》《世界史观》和《历史片段》

·代表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①奠定了近代西方历史学关于文艺复兴问题的正统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划时代意义

②为欧洲的文化史研究树立了一个范例。论述政治形势开始,接着依次介绍文化状况

·史观

①不赞成兰克的治史观念。声称“历史就是解释”、“历史就是批判”等观念。

②与泰纳一样,致力于寻找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的“典型”特征

③擅长运用心理分析和心里解剖的方法

·他的史学实践代表着客观主义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的融合趋势

三、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与困境

·实证主义史学家的主要特征

①在历史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一级心理分析

②关注历史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把历史当做一个客观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

④试图揭示出隐藏在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

↓↓↓

反映了19世纪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内在需求

?从科学的角度、重新思考有关历史的本质、历史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等问题

困境:

第三节兰克与客观主义史学

一、兰克的史学实践与成就

1、兰克其人

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vonRanke,1795~1886年)出生于路德教派的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对古典文化感兴趣,后转向历史研究

西方影响最大的客观主义史学家

“传统史学”的集大成者

2、主要著作

《1494-1514年诺曼与日尔曼各族史》(1824)

提出了客观主义史学的基本理论——“如实直书”

该书的出版使他声名大震,被聘为柏林大学历史教授,主持历史讲座达46年之久。

著作等身

《奥斯曼人与16、17世纪的西班牙王国》(1826)

《教皇史》(1834-1836)

《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1839年至1847年分批出版)

《普鲁士史新编》(1848年出版)

《16、17世纪法国史》(1852年至1861年分批出版)

《16、17世纪英国史》(1859年至1868年分批出版)

《世界通史》(7卷)

3、史学思想

兰克史学的核心是客观主义——如实直书

史学家应保持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

史学家的根本任务追求事实真相,不应褒贬是非

历史研究方法的原则是史料高于一切

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强调历史的个别性和特殊性

典型的“西欧中心论者”

生平笃信宗教,用神秘的基督教神学解释历史

二、兰克学派

1、兰克学派的形成

a)兰克在柏林大学培养了一批批弟子

i.以研讨班(seminar)为形式

ii.传授自己的治史理论和研究方法

b)兰克的弟子们以其师“客观主义立场”和“科学方法”相标榜,形成了实力雄厚、名噪一时

的“兰克学派”

c)著名人物

i.威茨(GeorgWaitz,1813-1886)

ii.吉泽布雷希特(FriedrichWilhelmGiesebrecht)

iii.瓦腾巴赫(WilhelmWattenbach,1819-1897)

iv.西贝尔(HeinrichSybel,1817-1895)

v.瑞士的布克哈特(JacobBurckhardt,1818-1897)

vi.法国的莫诺(GabrielMonod,1844-1912)

vii.英国剑桥学派的阿克顿勋爵(1834-1902)

影响:

1)一直被西方史学界尊为“科学的历史学”的楷模和“客观主义史学”的正宗

2)几乎成了20世纪人们所谓的“传统史学”的代名词

3)德国后来的普鲁士学派,英国的剑桥学派等,可视为兰克学派的分支或继承者

三、客观主义史学的特征

1、以“如实直书”为宗旨

史学家应抛弃实用的目的,不抱有个人的政治偏见和宗教偏见,“无例外地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2、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

兰克的史料评价标准——重视“目击者”和“当事人”直接提供的“最高见证”

“距事件发生时间最近的人是最好的证人”

当事人的记录往往又比其他人的记载更有价值

兰克尤为重视档案文献

3、以史料批判为保证

形成了以“外证”与“内证”相结合的史料批判方法

(1)内证法(InternalCriticism)

对不同人所著内容相同的史料进行参照分析

并结合史料提供者的身世、性格、心理等因素

(2)外证法(ExternalCriticism)

对史料的表现形式进行真伪辨别

兰克奠定了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基础

四、客观主义史学评析

1、客观主义史学的得与失

·得:

1)积极参与了19世纪西方社会普及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的过程,这是它的基本贡献。

2)客观主义史学家所倡导的史料批判方法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提出了规范。

3)客观主义史学家们所倡导的“超然态度”以及追求史学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精神

·失

1)天真地确信自己在历史研究中能够摒弃主观性

2)认为历史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如实直书”,而放弃了对历史的解释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求;

2、客观主义史学面临的挑战

(1)兰普勒希特争论

兰克学派:记叙历史;兰普勒希特:解释历史

(2)历史哲学家的反思与批评

代表人物:狄尔泰、李凯尔特、克罗齐、屈威廉、柯林武德

主要观点:反对将史学等同于自然科学,反对客观主义,认为史学家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不可能完全“排除自我”。

(3)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与挑战

斯宾格勒(1880-1836):《西方的没落》(1917)

汤因比(1889-1975):《历史研究》(1934)

第四节十九世纪西方史学的特点

1、历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历史思想推陈出新,史学流派繁衍不绝

3、史学方法日趋科学化

4、对政治史的偏重

西方传统史学总评

一、西方传统史学的重要转折

◆第一次转折,西方史学的创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

◆第二次转折产生于公元5世纪前后,从古典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基督教的神学史观。

◆第三次转折开始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史学出现,揭开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

在其后几个世纪中,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都是该传统的延续

◆第四次转折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史学受到质疑,新史学开始出现。

二、西方史学的诸多脉络

1、空间观念的拓展——世界史编纂的历史进程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 2.希罗多德贡献(史学思想) 3.俢昔底德史学思想: 4.比较希罗多德和俢昔底德治史观: 5.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相似之处:6.波里比阿史学成就: 7.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8.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9.浪漫主义史学思想 10.理性主义史学(18世纪):特点:11.客观主义史学: 12.伏尔泰的史学思想 13.历史哲学: 14.百科全书派史学贡献: 15.罗马史学的共性: 16.评述塔西佗的史学成就: 17.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18.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19.康德是怎样论述历史发展的,试以康德《世界公民视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译文为例加以说明。如何评价: 20.浅析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1.20世纪妇女史的研究重点有哪些?22.为何称希罗多德是“史学之父”?23.普罗科匹厄斯有什么作品传世? 24.李维对史学研究的贡献体现在何处?25.7.P55塔西陀为何被称为是“暴露史学大师”? 26.. 查士丁尼有什么代表作? 27.扼要介绍康尼娜及其作品。 28.为什么说“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29.19世纪与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30.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 31.西方现当代史学的共同趋势与特征:32.谈谈你对“历史是时代火车头”的理解。33.当今西方社会为何将历史学称为是“受人追捧的园艺学(公共史学)”? 34.评特纳。 35.P110评马基雅维里对欧洲近代史学的贡献。 36.为什么说卡尔《历史是什么?》一书问世,成为历史学著述演变的分水岭? 37..请你介绍一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从哪里来的?(1.0分)1.0 分 A、感觉 B、记忆 C、技术 D、智慧 2笛卡尔之所以要证明上帝存在,是因为要证明()。(1.0分)1.0 分 A、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B、思想世界的实在性 C、普遍怀疑的合理性 D、普遍怀疑的确定性3霍布斯认为国家是什么?(1.0分)1.0 分 A、制定契约,权力的转让 B、最高的权力 C、共同的权力 D、以上都正确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5“大地浮在水上”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泰勒斯 B、韦尔南 C、沃勒斯坦 D、雅斯贝尔斯 6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的是?(1.0分)1.0 分 A、罗吉尔·培根 B、弗朗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黑格尔 7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谓的感性确定性是什么方式?(1.0分)1.0 分 A、从一般到个别 B、从一般到一般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个别到个别 8笛卡尔以几何学为基础提出了什么观点?(1.0分)1.0 分 A、唯理论 B、理性演绎法 C、感性演绎法 D、逻辑学 9《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是谁的作品?(1.0分)1.0 分 A、康德 B、卢梭 C、洛克 D、柏拉图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哪一天定为哲学日(1.0分)1.0 分 A、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 B、11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C、10月的第三个星期四 D、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10希腊哲学终结的事件是?(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之死 B、东罗马帝国皇帝皈依基督教 C、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亚历山大帝国也随之分裂。 D、最后一所希腊学校 11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很强的()色彩。(1.0分)1.0 分 A、政治 B、伦理 C、科学 D、神话 12()强调真理是结果而不是开端。(1.0分)1.0 分 A、谢林 B、莱布尼茨 C、费尔巴哈 D、黑格尔 13整个人类发端以来,所有问题最终归结起来无非是(1.0分)1.0 分 A、温饱问题 B、生死问题 C、精神问题 D、种族问题 14康德把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称为()。(1.0分)1.0 分 A、先验论 B、知性纯概念 C、先验分析论 D、理性概念 15观念之间的关系有()类(1.0分)1.0 分 A、一 B、二 C、三 D、四 16以下不属于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的是?(1.0分)1.0 分 A、超验性 B、内在性 C、自由的问题 D、解放性 17以下哪项不属于哲学产生的条件(1.0分)1.0 分 A、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 B、人们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 C、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 D、生产力必须得到发展 18经院哲学十分关注的问题包括下列哪个选项?(1.0分)1.0 分 A、世界的组成方式 B、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

1.古希腊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正义价值观。 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 第四,公民的政治视角。 2.柏拉图“哲学王”思想及其意义? 柏拉图:重点为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当王),《理想国》 1.城邦的理念是至善。城邦的正义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2.哲学家治国要做到(1)建立社会分工制(2)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3)教育,靠人治,忽视法治。 3.整体主义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始作俑者。 3.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的基本特征? 城邦的本质 (一)溯源法:城邦是自然形成的社会有机体 人→家庭→村社→部落→城邦 (二)分解法: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公民是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 公民平等→城邦民主 政体研究 (一)政体的界定 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分子所企求的目的 (二)区分政体的标准 ●政府的目的●掌权者人数 (三)具体划分六类 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四)政体的特性与基础 对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扬弃 把研究重心转向现实城邦的经验的和历史性的描述与分析。 (一)温和的整体主义 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 (二)批判柏拉图 ●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 ●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 (三)近代个人主义的源头 ●有限度承认个人利益、权利与价值 ●冲淡和稀释整体主义 民主与法治思想 (一)民主的依据

最新西方史学史笔记完整版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条件(自然.人文): ①文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是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与史学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传说和史话: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前,古希腊人是把史诗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诞生在爱奥尼亚地区, ③地理环境:这是因为与希腊本土相比,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居于欧亚大陆之间,扼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这里商业繁荣,手工业与航海业也很发达。 2.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 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 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3.评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 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史学特点:①.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 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摒弃天人感应说.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 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 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但是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2019西方哲学智慧答案复习课程

2019西方哲学智慧答 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哲学不能用来烤面包。”是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的?()(1.0分)1.0 分A、 O·W·霍尔姆斯 B、 J·费斯克 C、 杜威 D、 威廉·詹姆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下面哪一位是《忏悔录》的作者?()(1.0分)1.0 分 A、 霍布斯 B、 休谟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下面哪一项是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1.0分)1.0 分

A、 经验先在 B、 自我在经验中被认识 C、 自我同一 D、 主客体统一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中世纪对教父哲学影响最大的哲学是下面哪一项?()(1.0分)1.0 分A、 希腊自然哲学 B、 新柏拉图主义 C、 伊壁鸠鲁派 D、 斯多葛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理智直观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这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A、 托马斯·阿奎那

B、 威廉·哈维 C、 弗兰西斯·培根 D、 笛卡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四因说是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的?()(1.0分)1.0 分 A、 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康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人的本性里就是有原罪是奥古斯丁的哪部著作中提出的?()(1.0分)1.0 分A、 《论三位一体》 B、 《上帝之城》

C、 《忏悔录》 D、 《论自由意志》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下面哪一位把人类理性区别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1.0分)1.0 分A、 洛克 B、 卢梭 C、 柏拉图 D、 康德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亚里士多德概括的十个范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1.0分)1.0 分 A、 时间 B、 本质 C、 地点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第一章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 一、名词解释 1、赫克泰阿斯 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 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

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 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 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

南京大学校内资料——毛概重点例题。

南京大学政治系内部整理资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习资料大全(共48页) 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和材料题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古的优秀文化之中。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

西方哲学智慧作业答案解析

课程概述 1 【单选题】黑格尔是哪国人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西方哲学史涵盖的时间跨度 ?A、公元前6世纪到19世纪 ?B、公元前4世纪到18世纪 ?C、公元前5世纪到20世纪 ?D、公元前6世纪至今 我的答案:A 3 【单选题】西方哲学史中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这一时期的哲学叫做?A、近代哲学 ?B、现代哲学 ?C、中古哲学 ?D、古代哲学 我的答案:D

4 【判断题】公元2世纪到16世纪的西方哲学叫做中古哲学我的答案:√ 哲学不是什么(一) 1 【单选题】在西方,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以下哪个属性? ?A、普遍性 ?B、必然性 ?C、独立性 ?D、科学性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终结了古典哲学。 ?A、海德格勒 ?B、康德 ?C、黑格尔 ?D、卢梭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哲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大约有多少年的历史? ?A、一千多年 ?B、两千多年 ?C、三千多年 ?D、四千多年 我的答案:B

【判断题】在西方哲学史中,古代哲学即古希腊哲学。我的答案:√5 【判断题】哲学具备普遍性和必然性。 我的答案:×哲学不是什么(二) 1 【单选题】人文科学的用处在于 ?A、改善生活条件 ?B、创造价值 ?C、解决精神的问题 ?D、促进科技进步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科学知识的研究对象一般具有以下哪种特性? ?A、实用性 ?B、盈利性 ?C、可推理性 ?D、现实性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哲学属于以下哪种人? ?A、自由人 ?B、智者与哲学家 ?C、君王 ?D、全体城邦公民 我的答案:A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题库

名词解释: 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公元前5世纪的伟大的古希腊第一位历史学家,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他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所著《历史》一书,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因各卷以古希腊9位缪斯女神命名,故又被称作《缪斯书》;又因其以讲诉希波战争为主线,故后人也将它称作《希波战争史》。全书共9卷,分上下部分。1~5卷第27 章为前半部分,叙述希波战争前地中海各国的历史,从态度上看,带有爱奥尼亚纪事家作品的缺点,既有闻必录,因而存在假录。第5卷第29章起为后半部分,是信史实录,主要叙述波斯人和希腊人在公元前478年以前数十年间的战争。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在此书中,希罗多德所使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种形式:口头传说、直接印象、文字记录,其中口头传说用量最多,作者本人没有民族歧视,并且取材丰富。该书也是一部世界文化史著作,书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视野广阔,具有”通史“的规模;具有较强的客观主义态度和求实批判精神;歌颂民主自由;重视道德垂训作用。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说,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戏剧,诡辩派(又称“智者派”)的哲学,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以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以编年体纪事,是修昔底德用三十余年撰写而成,共八卷,其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其写作目的是想通过叙述这场战争给希腊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雅典等城邦在战争前后的成败兴衰的变化过程,来垂训后世。不仅力求真实地记载历史,而且力图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历史、并把这种概括之后的历史事实传达给后人。该书的史学特色有:理智的科学的态度;歌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哲学真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智慧,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哲学大家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思想仍然是不理解。西方那么多的哲学大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基本上不一样,想要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哲学史课就把它理解通透我觉得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淡淡对中西方哲学智慧的看法。 一、中西方哲学的起源差异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追溯世界的本源,弄清楚“是什么”,并逐渐形成了逻辑思维,归纳,演绎。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中国哲学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关怀和规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和谐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可以从老子和孔子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看出。古希腊哲学的重点是“是什么”,而中国哲学的重点是“怎样做”。西方注重的是学以致知,我们注重的是学以致用。 哲学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哲学与宗教的共同点是为人的灵魂找一个安身之所,都是一种人生信仰。西方哲学离不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相信神是唯一的,他们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的宗教,多提倡现世吃苦修行以求得来世的幸福。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不同。 二、哲学的发展方向的差异

西方历史源头课堂笔记

西方历史的源头课堂笔记 姓名:蒋小慧班级:2012级英语4班学号:201203010409 第一课东方的遗产 古代近东地区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人类最早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新月形地带),即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代世界的粮仓。 一、苏美尔文明 最早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左右建立苏美尔城邦,第一个文明,城市文明,处两河流域,悲观主义心态。 苏美尔人贡献: a. 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为学习写字,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了培养书吏的学校; b. 车轮; c. 60进位制。 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国王,第六代国王,国力强盛,统一巴比伦尼亚地区,其传世功劳即编制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莫拉比法典》,世界历史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莫拉比法典》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刑法,民法等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 二、腓尼基文明和希伯来文明 1.腓尼基文明 腓尼基,当时著名良港和工商业中心,海上民族 贡献:a.商业精神,垄断地中海贸易,进行殖民活动。 b.拼音字母,受到埃及象形文字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影响,结合自己实际经验创造出22个辅音字母,是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的源头。 2.希伯来文明 使用闪米特语 十诫前四条一神崇拜,对上帝耶和华的信仰;后六条社会行为规范,目的是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十诫意义:希伯来人在宗教上的一次改革运动,奠定了犹太教的基础,强调了对耶和华的绝对信仰,规定了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其为契约,在很大程度影响了西方热的思维方式。 犹太教它的出现时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成为四节两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源头之一 犹太教四个基本特征:一神论;反对偶像崇拜;“上帝的选民”的思想;救世主信仰“弥赛亚”。 三、埃及文明 西方历史源头之一,处尼罗河流域,埃及人歌颂尼罗河,与悲观主义心态相反。 埃及政治发展特点: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埃及文学: 1.建筑方面,金字塔,古代埃及文明象征,有三大金字塔,即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拉金字塔。 2.象形文字,书写材料为埃及纸草,即埃及特产植物,纸莎草。 3.木乃伊的制作 第二课希腊文明的兴起 一、爱琴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自由平等观念,民主制度和科学精神都可在古希腊找到痕迹。 早期文明叫爱琴海文明,是航海民族。 《荷马史诗》记载了希腊的神话传说,在19世纪被证实爱琴文明的存在,爱琴海文明遗址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和大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

2018版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本复习题考查标准分知晓、掌握和理解三个层次。 知晓: ●法国学者波普利尼埃尔在1599年出版《史学史》一书,成为西方史学史上把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 象的开山之作。 ●1913年英国史家古奇的《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问世,这是一部对19世纪西方史学系统总结 的权威之作。 ●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代表作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老伽图以其著作《罗马历史源流》开创了用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 ●恺撒采用第三人称的形式撰写了关于高卢地区战事的历史回忆录《高卢战记》。 ●古罗马三大史家有李维、塔西陀和撒路斯提乌斯。 ●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古罗马时期希腊史家是波里比阿。 ●“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在基督教史学写作体系里,时间代表着线性发展,而不再是循环不已,这与古希腊罗马的时间观形成 显著差异。 ●为了与异教徒展开辩论,奥古斯丁撰写了《上帝之城》。 ●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的是巴勒斯坦凯撒里亚的主教攸西比乌斯。 ●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是欧洲早期教会史学名著之一。 ●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艾因哈德代表作为《查理大帝传》。 ●被称为“英国历史之父”的比德最早用基督降生之年为基准,用“吾主纪年”来计算年代,这种做法 很快被其他基督教学者接受并沿用至今。 ●弗雷辛主教鄂图撰写8卷本《编年史》,因以《上帝之城》模式写成,因此又被称为《双城史》。 ●拜占庭史家安娜·康尼娜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女性史家。 ●马比昂撰《古文书学》、蒙福孔撰《希腊古文字学》,极大推动了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 ●马比昂和蒙福孔代表了圣摩尔派的最高水平,圣摩尔派则代表了博学时代欧洲学术的最高水平。 ●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理性主义为主导思想的。 ●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被称为西方近代文化史之滥觞。 ●休谟与罗伯逊、吉本一起,通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哥丁根学派代表史家有加特勒、施洛塞尔和赫伦。 ●维科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新科学》 是维科最重要的著作。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思想主要蕴含在其代表作《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一书中。 ●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这成为19世纪德国学术复兴开始的标志。 ●《德意志史料集成》由德意志政治改革家施泰因倡导发起编纂,佩茨任主编,主要汇编了公元500-1500 年间日耳曼人的各类史料,对欧洲各国史学有较大影响。 ●《拉丁和条顿民族史》是兰克的成名之作。“史学的批判时代的开端” ●普鲁士政治史学派的精神之父是达尔曼,首席代表是聚贝尔,主要干将有德罗伊森和特赖齐克。 ●1902年,蒙森因《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南京大学行政管理word资料12页

2019年南京行政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比较(50分) 1、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 2、行政决策与政策制定 3、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 4、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 5、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 二、简答题(60分) 1、公共收入的主要原则 2、渐进决策模式 3、现代国家行政权力的主要来源 4、依法行政的含义及其发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务院组织体制的演变 6、管制型政府的行政职能模式 三、论述题(40分) 1、行政伦理的主要内容 2、治理理论及其困境 2019年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 一、概念比较(50分) 1、权利与权力 2、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3、政治情感与政治动机 4、综合性改革方式与多项分进性改革方式 5、《利维坦》与《政府论》 二、简答题(50分) 1、为什么说政治是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国家机构设置原则的主要类型 3、危机状态下政治决策的特点 4、如何公共行政权力配置中的府际关系? 5、简述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三、论述题(50分) 1、论政治服从 2、论政治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及其相互关系 2009年南京行政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比较 1、集权制行政体制与分权制行政体制 2、程序行政责任与实体行政责任 3、行政功能测量法语行政要素评分法 4、职能监督与主管监督 5、决策修正与追踪决策 二、简答题 1、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2、巴纳德组织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3、行政权力的内涵

4、行政权力运行的原则 5、贯彻行政组织的职能目标原则要注意哪些问题? 6、影响行政效率的组织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7、空缺 三、论述题 1、阐述行政职能体系的影响因素 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人事行政运行机制 南京大学2009年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一、概念比较 1.罗尔斯与诺齐克 2.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 3.政治情感与政治态度 4.总统制与议会制 5.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 二、简答 1.为何要进行政治监督? 2.如何理解政治统治的法治方式? 3.政治权利的特性? 4.作为消极参与的政治冷漠可能出于哪些原因? 5.多项分进改革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 1.论现代政府体系中的执行权。 2.论民主政治良性运作的约束条件。 2019年南京行政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比较 1.行政组织的派出机关和职能机关的比较 2.层级制和职能制 3.选任制与委任制 4.行政效率的政治价值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 5.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 二.简答题 1.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目标是什么? 2.行政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并作简要分析 3.风险型决策应具备哪些条件? 4.美国著名学者林德布罗姆的渐进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 5.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预算管理方面有哪些基本职权 6.对决策方案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7.我国行政组织与国家权力机关相比较,具有什么特点? 三.论述 1.从行政领导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谈谈如何改进与完善行政领导方式?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实施行政监督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2019年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 一, 概念比较(每题10分,共50分) 1, 主权与治权

西方史学史读后感

读后感 在读《西方史学史》中,读到了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些内容,很有感触。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爱德华·吉本所写,吉本出生于英国萨里郡的普特尼镇一个英国绅士家庭,生活富足。吉本的父亲(也叫爱德华?吉本)早年在剑桥大学深造,后为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吉本本人与其父亲生活经历相似,早年受到良好教育,数年之后亦为英国国会议员。 吉本为家中长子,母亲在其出生之后又生了六个孩子,在吉本10岁时去世。吉本自幼多病。 1752年,14岁时被父亲送往牛津,不到15岁就考取玛格达伦学院。但他父亲后来发现他对天主教感兴趣,当时在英国一个天主教徒会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挤,他父亲立刻就把他送到瑞士洛桑,交给一位基督教新教导师。在洛桑期间,他参加过伏尔泰的聚会,学会了法语,开始用法语写作其第一部作品《论文学研究》(1761年正式出版)。 一提到在欧洲历史上叱咤风云千余年的罗马帝国,想必人们便会下意识的想到英勇善战却又拜倒在美人裙下的恺撒。诚然,恺撒是一位天才的将领,卓越的统帅,在他的治下,罗马军队为共和国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恒久光荣。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罗马之所以能在强敌环伺的中欧控制西方文明长达十几个世纪,所依赖的并不是在最初几百年间攻克的辽阔疆域,而是强有力的政治和社会体制。这后者,自然应该归功于罗马帝国的实际开创者,奥古斯都大帝,即屋大维。 很多人以为屋大维不过是凭借着恺撒的声望轻而易举地登上帝位的,其实不然。恺撒被刺之时,作为其养子的屋大维才18岁,正在阿波罗尼亚的军队中,无论从地位、声望、势力上,都远远比不上恺撒的同僚,雷必达和安东尼。那么,这个不及中国弱冠之年的年轻人,是如何击败声誉卓著、势力庞大的两位前辈,登上罗马帝国的至高宝座的呢?除却恺撒的余荫影响之外,更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个人的才华和努力。 屋大维外表风度翩翩、温文尔雅,性格冷静而敏感,极富洞察力和政治手腕。创业初期,他深知自己羽翼未丰,断然不是雷必达和安东尼的对手,因此不遗余力地扬起恺撒养子的大旗笼络军队,更以同样的身份与上述两位前辈结盟。他们通力合作,历经数次苦战终于剿灭了刺杀恺撒的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血洗了罗马城尤其是元老院。在利用一次偶然的政治事件巧妙地踢开雷必达后,他开始了与安东尼长达数年的周旋。看准了安东尼流连于埃及艳后的怀抱致使军纪废弛的时机,屋大维在长期的厉兵秣马下当机立断,倾尽全力在希腊大败安东尼,随后不给他的敌人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乘胜挥师埃及,彻底消灭了安东尼及其情人克利奥帕特拉的势力。 创业不易,守业尤难。舅公兼养父恺撒被刺的情景历历在目,怎能不让性情敏感的屋大维夙夜担忧?他清楚的知道恺撒的被杀并非来自强大的权力而主要源于可怕的夸耀,于是便终其一生对元老院保持相当的敬意,对人民许诺以古老的自由。他放弃危险的执政官一职,转而一步一步地摄取保民官、监察官以及大祭司这些最尊贵而且最能博得人民爱戴的官位,并安于“第一公民”的盛誉。他极其审慎地使用着自己的权力,尽力不去冒犯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共和思想,却逐渐地越来越严密地控制着帝国的各种最高权力。到了其统治的后期,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号,但罗马的人民,已经基于长年来的巨大爱戴而习惯于服从稳坐宫廷中那位拥有最高权威的人所下达的一切命令了。

西方史学史试卷

西方史学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总计30分) 1.《长征记》的作者是() A色诺芬B老伽图C波利比阿D希罗多德 2、《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 ) A狄德罗B康德C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3、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历史著作是() A《历史》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C《希腊史》D《罗马帝国衰亡史》 4、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是() A凯撒时代B奥古斯都时代C屋大维时代D伯里克利时代 5关于西方古典史学的优良传统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求真探索的精神B理性主义观念 C宏宽的历史眼光D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6、下面哪位史学家来自德国() A休谟 B 伏尔泰C莫泽尔D吉本 7、下列不属于口述史学的特点的是() A生动性B广泛性C性D真实性 8、人文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 A初步运用了历史批判方法B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C排斥古典史学批判、反思的精神D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 9、属于凯撒的史学作品的是() A《高卢战记》 B 《日耳曼尼亚志》C《罗马历史源流》D《罗马古物考》 10、下列不属于19世纪美国历史主要学派的是() A浪漫主义学派 B 废奴派C盎格鲁-撒克逊学派D边疆学派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_____ ,______ ,______。 2.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商人__________,撰写了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描写中国历史, 文化和艺术的作品《_______________》。 3.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__________时代”。 4.__________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维的_________又称《罗马史》。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_________、_________、文笔优美。 7.奥古斯丁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8.罗马三大史家有撒路斯题乌斯、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被称为“政治史之父”,他的《__________》是政治军事史的例, 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10.文艺复兴这个词最早是由__________世纪的法国学者尔·德金尔克提出来的。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建城以来史》的作者是匹克托。() 2.“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3.公元4世纪至前3世纪的希腊社会,史称“古典时代”。() 4.波里比阿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机家。() 5.著名的“剑桥三史”是《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纪史》、《剑桥近代史》。() 6.狄德罗撰有《路易十五时代》和《百科全书》。() 7.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理性主义为主导思想的。() 8.文艺复兴的一个特征是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9.西方史学的直接源头是古罗马史学。() 10.老伽图用拉丁文字写作罗马史,首开拉丁史学之先河.( ) 四、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总计10分)

南京大学 中国哲学 复习资料

先秦 孔子:孔子思想的三个层面 孔子的思想中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天命、礼、仁。 1. 超越层面:天命 在孔子的思想中,“天”有两个内涵:一是自然之天,二是指一个超越社会与个人的哲学范畴。孔子又将“天命”从周代宗教信仰对象推进到人的理性认识对象,体现了人对鬼神的理性主义态度。 孔子“天命”理性主义因素的影响:一、“天命”的超越性质使中国思想始终保持或潜存着对某种高远精神的追求,不会枯竭于现实、世俗的层面。二、理性特质又阻止了这种追求掉入宗教的藩篱,使儒学在终极关怀的层面保有非信仰理性。 2. 社会的层面:礼 正名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他正名的标准是“礼”,即“周礼”。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礼的思想实质:孔子认识到的、追求的是礼的形式之内蕴涵的某种精神实质。具体指的是礼调谐和稳定社会伦理秩序的功能及其属于人性的根源。他认为“中庸”是从外在形式上确定礼的实践标准。“仁”是从内在实质内容确定。 礼的范围: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和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在基础。 3. 心性层面:仁 “仁”是从内在精神品性上裁定一个人对“礼”的践履程度,具有内在性特点。“克己复礼为仁”“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都是仁的具体表现。得到“仁”的方法是为仁由己和推己及人。 孟子&荀子: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人禽之辩中,孟子阐述了人之为人的道德特质。又提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在与告子的辩论中,则直接阐发了“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性善论观点。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展现出善性是因为受过教化,所以应该用礼制约束人的恶性。由是提出“化性起伪”的命题。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是善的;荀子却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完整)外国文化史笔记(孟昭毅)

第一篇上古文化 第一章原始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原始文化这一人类文化的初生态形成与发展的情况。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原始文化伴随原始人类的劳动和生活被创造出来的过程与阶段,掌握原始文化的特点与成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重点) 识记: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二)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重点) 识记:关于艺术起源的诸种说法; 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行为。 理解:原始洞窟壁画。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古代的两河流域文化几千年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及其鲜明特色,详细介绍了它对人类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这一

章,要求掌握古代两河流域在文字、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理解其何以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渊源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汉谟拉比法典(重点) 识记:汉谟拉比法典。 (二)两河流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次重点) 理解:楔形文字与泥版文书; 法律、科学和宗教; 文学艺术。 第三章古埃及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作为人类早期文明发育的四大摇篮之一的古代埃及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它对于人类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古埃及文化在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并且理解它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在政治制度、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古埃及文化对人类的贡献(重点)

理解:宗教;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二)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之比较(重点) 识记:两河流域和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 两河流域的文明产生要比古埃及略早一些。 应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在政治制度、法律和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第四章古希伯来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希伯来民族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其文化成就,重点介绍了希伯来民族宗教——犹太教的产生、发展和文献。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希伯来文化的世界影响;理解犹太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义的主要特点;掌握《旧约》何以既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又是希伯来文学总集和文化总集;在理论上还要掌握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和区别,理解希伯来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它在同希腊文化交流、融合基础上产生了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并通过它影响到西方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犹太教(次重点)

西方史学史 复习题

李维+:古罗马学家。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创立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但还有很高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塔西陀+:古罗马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著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透露出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代表人物。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确立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吉本: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启蒙时代西方史家杰出代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了十八世纪西方历史学的最高成就,上自古罗马帝国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共6卷71章,体大思精、卷帙浩繁。尽管吉本恪守政治·军事史的旧传统,但把古代与近代历史发展过程连接起来,具有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极大。 维柯:近代西方历史哲学鼻祖,代表作《新科学》,详论人类历史社会历史发展,建立历史发展观点,并试图为它寻求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提出了三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马克思称赞其思想“有不少天才的闪光”。他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近代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休谟: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创始人。著有《英国史》、《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主张扩大历史记载的范围,倾向于社会史。同罗伯逊、吉本并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斯特拉波:小亚细亚地理学家,著有《地理志》,把当时地中海地区的人民的地理知识总结,在古代的地理书籍中最为详备,论述了当时西方人所知道的那个世界的山川地势、民族分布、物产种类、商业往来、风俗民情等,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新史学:20世纪初萌动、五六十年代发展,反对兰克学派客观主义史学的主张,首倡于德国哲学家,如狄尔泰,真正从史学实践上倡导新史学的有法国学者西米昂美国学者鲁宾逊等人。特征是提倡广阔开拓史学研究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分支合作,强调史学家的解释,重视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即史学功能等。 新文化史学:20世纪五十年代一次转折,是对旧的新史学的反动和发展,新文化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社会史、经济史和人口史的一种突然暴发的批判。重点转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限的历史。90年代更强调要研究个性、独特性和突发事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