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问题

勾股定理是揭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解决许多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下面就如何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问题举例说明,供参考。

一、长方体问题

例1、如图1,图中有一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 的木箱,在它里面放入一根细木条(木条的粗细、变形忽略不计),要求木条不能露出木箱,请你算一算,能放入的细木条的最大长度是()

A、41cm

B、34cm

C、50cm

D、75cm

分析:图中BD 为长方体中能放入的最长的木条的长度,可先连接BC,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判断BD 是Rt△BCD 的斜边,BD 是Rt△ BCD 的斜边,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BC 的长,从而可求出BD 的长。

解:在Rt△ABC 中,AB=5 ,AC=4,根据勾股定理,

得BC= AB2 AC2 = 41 ,

在Rt△BCD 中,CD=3,BC= 41 ,

22

BD= BC2 CD2 = 50 。所以选C。说明:本题的关键是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二、圆柱问题

例2、如图2,是一个圆柱形容器,高18cm ,底面周长为60cm,在外侧距下底1cm 的点S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处1cm 的点F 出有一苍蝇,急于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是多少?

分析: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遇到立体图形时,需根据具体情况,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从而使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由题意可知,S、 F 两点是曲面上的两点,表示两点间的距离显然不能直接画出,但我们知道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于是我们就可以画出如图3 的图,这样就转化为平面中的两点间的距离问题,从而使问题得解。

解:画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3,由题意,得SB=60÷2=30(cm),FB=18―1―1=16 (cm),在Rt△SBF 中,∠SBF=90°,由勾股定理得,SF= SB2 FB 2 = 302 162 =34(cm),所以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是34cm。

说明:将立体图形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或将曲面转化为平面,然后再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则是求立体图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的常用的方法,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

二、利用勾股定理确定最短问题

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往往要通过适当的知识求出其大小,现介绍一种方法,用勾股定理确定最短问题.

例1(恩施自治州)如图 1 ,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 ,高为20,点 B 离点 C 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 爬到点 B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图1

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 爬到点B,较短爬行路线有如图 2 所示的 4 条粗线段表示的距离.可以通过计算得知最短的是第 2 条.

解依题意蚂蚁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 爬到点 B ,有如图 2 所示的 4 种粗线情形,其中图①中粗线的长度为的52 302=5 37 ,图②中粗线的长度为的152 202=25,图③中粗线的长度为的102 202 +5=10 5 +5,图④中粗线的长度为的5+20+10=35,显然35>5 37 >10 5 +5>25.故应选 B.

说明在立体图形上找最短距离,通常要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即转化为表面展开图来解答,但是不同的展开图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例2(青岛市)如图 1 ,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 ,高为6cm. 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 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cm;如果从点 A 开始经过 4 个侧面缠绕n 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cm.

分析要求最短细线的长,得先能确定最短线路,于是,可画出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勾股定理求得.若从点 A 开始经过 4 个侧面缠绕n圈到达点B,即相当于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的一边长由3+1+3+1 变成n(3+1+3+1),同样可以用勾股定理求解.

解如图 2 ,依题意,得从点 A 开始经过 4 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 B 时,最短距离为AB,此时,由勾股定理,得AB=62 82=10,即所用细线最短为

10cm.

若从点 A 开始经过 4 个侧面缠绕n 圈到达点B,则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的一

边长由3+1+3+1 变成n(3+1+3+1),即8n,由勾股定理,得628n 2=

36 64n2,即所用细线最短为36 64n2 cm,或2 9 16n2 cm.

说明对于从点 A 开始经过 4 个侧面缠绕n 圈到达点 B 的最短细线不能理解为就是n个底面周长.

例3(泸州市)在某段限速公路BC 上(公路视为直线),交通管理部门规

定50

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 千米/时(即50米/秒),并在离该公路

100 3

米处设置了一个监测点 A.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点 A 位于y 轴上,测速路段BC 在x 轴上,点 B 在 A 的北偏西60°方向上,点 C 在 A 的北偏东45°方向

上,另外一条高等级公路在y轴上,AO为其中的一

段.

1)求点B和点C 的坐标;

2)一辆汽车从点B 匀速行驶到点 C 所用的时间是15 秒,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在这段限速路上是否超速?(参考数据: 3 ≈1.7)

(3)若一辆大货车在限速路上由 C 处向西行驶,一辆小汽车在高等级公路上由 A 处向北行驶,设两车同时开出且小汽车的速度是大货车速度的2倍,求两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分析(1)要求点B和点C的坐标,只要分别求出OB和OC即得.(2)由(1)可知BC 的长度,进而利用速度公式求得并与50比较即可.(3)为了求解, 3 可设大货车行驶到某一时刻行驶了x 米,则此时小汽车行驶了2x 米,于是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 的表达式进而求得.

1解(1)在Rt△AOB中,因为∠ BAO=60°,所以∠ ABO=30°,所以OA =1 AB,

2 而OA=100,所以AB=200,由勾股定理,得OB=AB2 OA2=

2002 1002=100 3.

Rt△AOC 中,∠

CAO=45°,所以OC=OA=100,所以B(-100 3 ,0),

C(100,0).

(2)因为BC=BO+CO=100 3 +100,所以100 3 100≈18>50,

15 3 所以这辆车超速了.

(3)设大货车行驶到某一时刻行驶了x 米,则此时小汽车行驶了2x 米,且两车的距离为y=100 x 2100 2x 2= 5 x 60 22000 ,显然,当x =60时,y有最小值是2000 =20 5米,即两车相距的最近距离为20 5米.

说明本题在求最近距离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理解代数式的意义,注意到(x -60)2的最小值是0.

例4(恩施自治州)恩施州自然风光无限,特别是以“雄、奇、秀、幽、险” 著称于世.著名的恩施大峡谷(A)和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B)位于笔直的沪渝高速公路X同侧,AB=50km,A、B到直线X的距离分别为10km 和40km,要在沪渝高速公路旁修建一服务区P,向A、B 两景区运送游客.小民设计了两种方案,图1是方案一的示意图(AP与直线X垂直,垂足为P),P到A、B的距离之和S1=PA+PB,图2是方案二的示意图(点A 关于直线X 的对称点是A′,连接BA′交直线X 于点P),P 到A、B 的距离之和S2=PA+PB.

(1)求S1、S2,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你说明S2=PA+PB 的值为最小;

(3)拟建的恩施到张家界高速公路Y与沪渝高速公路垂直,建立如图 3 所示的直角坐标系,B到直线Y的距离为30km,请你在X 旁和Y旁各修建一服务区P、Q,使P、A、B、Q 组成的四边形的周长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分析为了便于运用勾股定理求解有关线段的长,

称等几何知识即可求解.

解(1)如图 1 中,过 B 作BC⊥AP,垂足为可适当引垂线,并结合

C,则由勾股定理,得PC=

50240 10 2=40.在Rt△ PBC 中,由勾股定理,得BP=BC2 PC2=

402 402=40 2 .

所以S1=40 2 +10(km).

如图 2 中,过 B 作BC⊥AA′垂足为C,由轴对称知PA=PA′,则A′C =50,又BC=40,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BA′=402 502=10 41 ,

所以S2=BA′=10 41 (km).显然,S1>S2.

(2)如图2,在公路上任找一点M,连接MA,MB,MA′,由轴对称知MA =MA′,所以MB+MA=MB+MA′>A′B,所以S2=BA′为最小.

(3)过A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过B作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 轴于点P,交Y 轴于点Q,则P,Q 即为所求.

过A′、B′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G.

由勾股定理,得A′B′=1002 502=50 5 ,所以所求四边形的周长为

(50+50 5)km.

说明本题既是一道对图形的操作题,又是一道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方案设计的试题,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动手动脑,发挥想象,避免错误的出现.

三、与勾股定理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析

新课程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索性问题,正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实验、操作、归纳、猜想,发展直觉思维能力和合情

推理能力的好材料,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热点。围绕着勾股定理,出现了许多形式新颖,视点独特,内容丰富的新型试题,本文以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为背景中考试题为例,加以评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例1.如图,以等腰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 2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 3 个等腰直角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