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章末质量检测(二)化学反应与能量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a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解析:选B A项,图a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表示的是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错误;B项,图b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则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正确;C项,图a表示的是放热反应,而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D项,反应条件与反应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关系,错误。

2.实验室用100 mL 1 mol·L-1盐酸与锌粉反应制备氢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改用300 mL 1 mol·L-1盐酸

B.降低温度

C.用锌粒代替锌粉

D.滴加少量CuCl2溶液

解析:选D A项,盐酸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错误;B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错误;C项,用等量锌粒代替锌粉,固体的表面积减小,反应速率减小,错误;D项,滴加少量CuCl2溶液,锌置换出的铜与锌构成了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正确。

3.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解析:选B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①③相连时,①为负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说明④为负极;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为负极。综上所述可知,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③④②,选项B正确。

4.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O 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甲 500 ℃,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乙 500 ℃,V 2O 5作催化剂,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丙 450 ℃,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丁 500 ℃,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丁、丙、乙、甲

解析:选C 温度高,浓度大,且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最快,乙最快,其次是甲,最慢的是丙。

5.合成氨反应为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

中表示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

①v (N 2)=0.03 mol·L -1·min -1

②v (NH 3)=0.09 mol·L -1·min -1

③v (H 2)=0.045 mol·L -1·min -1

④v (H 2)=0.135 mol·L -1·min -1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解析:选D 根据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v (N 2)∶v (H 2)∶v (NH 3)=1∶3∶2,故D 项正确。

6.右图是锌片和铜片在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c 、d 为两个

电极。下列有关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的过程中,d 电极上产生气泡

B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SO 2-4向d 移动

C .c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中SO 2-4浓度基本不变

解析:选B A 项,由电流方向知,c 电极为负极,d 电极为正极,溶液中的H +在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气,正确;B 项,d 是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d 电极,SO 2-4向c 极移动,错误;C 项,c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确;D 项,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SO 2-4浓度基本不变,正确。

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 .用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在CuSO 4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

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