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学考)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学考)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历史测试试题卷(学考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描述的是

A.白渠B.漕渠C.坎儿井D.都江堰

2.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中,除丝绸外另一种最主要的商品是

A.青铜器B.铁器C.瓷器 D.纸

3.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的衰亡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萌芽D.白银退出流通领域

4.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

A.士农工商的结构被彻底打破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5.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载:“明初的科举,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据此可推知

A.科举制度逐渐陷入困境B.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创造性

C.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D.分卷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

6. 1864年李鸿章在奏折中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与这一主张直接相关的举措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继昌隆缫丝厂D.兴办大生纱厂

7.《海关十年报告》中记载:“中国资本家组织的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并聘了几个工程师和技师,该厂已有英国买来一座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及锅炉……”材料说明近代民族工业

A.积极开拓海外市场B.得到外商资助发展迅速

C.依赖外国资本主义D.深受封建势力的压制发展艰难

8.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9.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

扬的是

A.电报电信业B.航海事业C.航空事业D.铁路运输

10.1949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0%,到1957年时其比重降为43.3%;而同时期重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9%上升到25.5%。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11.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12.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五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这一规定有助于

A.鼓励客商在特区长期投资B.增强政府对经济计划管理

C.合理规范客商的企业经营D.国有企业获得融资的渠道

13.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 D.市场经济时代

14. 下表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贸易额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间交流日益紧密B.民众的消费水平提高

C.工农生产居优势地位D.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15.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了2至2.5倍。这一现象导致了

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 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

16.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 D.英国

17.下图所示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角贸易”展开B.君主立宪政体建立

C.工业革命广泛开展D.欧洲经济的一体化

18.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

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19. 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B.改变了美国的社会制度

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

20. 20世纪70年代,英国虽然爆发了经济危机,但并没有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其原因主要是

A.“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 B.政府实施以工代赈

C.第三产业的日渐发达 D.“新经济”的崛起

21.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主要致力于

A.实现贸易自由化B.维护世界和平

C.解决地区冲突D.加强文化交流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的标志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2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外一种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这种选择,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安全和战略因素的考量。下列具备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是A.欧盟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世界贸易组织

24. 下图漫画为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插图。其寓意是

(平衡的世界经济)

A.科技发展推动全球化B.全球化有一定风险性

C.全球化造成贫富分化D.因势利导参与全球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2分,共计28分。)

25.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的组织形式所发生的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改造”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并说明“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在大西洋海域建立起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贩奴也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到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二战以后,众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经济,但由于旧国际经济秩序,经济遭受极大损害。他们呼吁召开全面的大会探讨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面临的处境,并要求通过采取联合行动来解决问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应运而生。该组织主持谈判达成了众多国际公约和协议,对改革旧经济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它仍不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正当利益的重要论坛。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五十年:成就、局限与复兴》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诞生”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时期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主要作用。(4分)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一下期期末

历史测试(学考班)参考答案

1—5DCBBC 6—10 ACBAB 11—15 BADDB

16—20 CCACA21—24AAAB

25

(1)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分)

影响: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进个体小农经济的逐步形成(4分)

(2)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造与使用;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等(任答一点得2分)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出现(2分)

(3)方面: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3分)

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任答一点得3分)

26

(1)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4分)

特征:国际分工格局基本形成;世界市场初具规模;贩卖奴隶;欧洲主导。(任答两点得4分)

(2)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问题;改革旧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发展中国家维护正当利益的重

要论坛。(任答两点得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