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史课后答案终结版

经济史课后答案终结版

经济史课后答案终结版
经济史课后答案终结版

经济史课后答案终结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除去交换之外,所剩无多,不足心应付家庭正常支出的需求,而且家庭普遍贫困。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3农业的高剥削率

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实际上附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所有制结构,二是租佃关系。

1.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意义。在以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土地占有关系成为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质、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2)国家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土地所有制主要包括:大量未开垦的土地,诸如山林川泽沙漠荒地等。国家所有的耕地,即官田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直接控制的可耕土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中国传统社会最大量、普遍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这种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土地所有制,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结构。

但是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只是小规模的。由于它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占有土地的数量受自身经营能力的制约,在资金等物质生产条件都较恶劣的环境中只能寻求在数量有限的小块土地上不断地投入劳动力,强化精耕细作的程度。另一方面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极其不稳定,流转速度很快。一些自耕农通过购买土地上升为地主,更多的自耕农则可能丢失土地而破产。土地买卖机制、土地兼并机制、土地离散机制同时起作用的结果,造成土地关系的剧烈动荡。导致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及其高昂,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力量诞生的希望在这种动荡中化为泡影。所以因为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制约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过程十分缓慢。

2.租佃关系

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地主的土地除部分自营生产之外,大部分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形成租佃制度。传统社会租佃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

(1)以依附农为主体的租佃制,这是一种超经济强制关系,地主对于佃客及其家属的人身享有管辖、处罚和役使的权利,还有权限制他们的自由,可以迁徙转让他们。

(2)以分成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质,这是一种经济强制关系,佃农基本上拜托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还处于半分离状态。

(3)以定额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制,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发生分解。

这三种租佃质对佃农的剥削是十分残酷的。严重影响了我国近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上所述,土地所有制结构和租佃关系是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主要原因。

三、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地权变动趋势。

1.土地买卖机制

土地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在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进入交换领域,开始商品化。特别自唐宋始,土地买卖更是合法化,“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2.土地兼并机制

指各种社会财富不断地产化、土地占有不断集中化。土地兼并早在秦汉时代就已产生,这种兼并土地的经济活动几千年来始终没有终止。

3.土地离散机制

是指通过土地买卖或其他方式,使土地占有规模日趋小型化、分散化的一种趋势土地离散机制是使我国传统社会一直未能出现稳定的大地产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工商业发展与主要制度安排

一、论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及其特征

发展阶段: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手工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汉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要反映在铁器的广泛使用、丝制品的发展与造纸工业的创建三个方面

2、宋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反映在矿冶业、雕版印刷工业以及纺织业的规模扩张及印染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3、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的突出发展反映在制瓷、棉纺织等生产领域。

发展特征

1、手工部门不断增加

在原始社会,手工业种类很少,后来逐渐增加了冶铜业、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2、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任何一个手工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他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

3、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从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4、官府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同时并存

自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就有官府手工业的存在,在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官府都设有作坊,从东汉开始,社会分工有了进一步发展,民间手工业者不断从农村中分化出来,向城市集中,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到明清时期,官府手工业走向衰落,民间手工业不断发展,但二者并存的发展状况始终没有改变。

5、经济中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后逐渐移至南方,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生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至南方。

二、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与历史上整个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这一过程,三国南朝始见征兆,

唐后期加快发展,到宋代乃告完成。

2、商业活动现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

了专业性的市集,以致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3、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

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加,行业细分,为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升。

4、在农村,商品交换开始只是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短距离、产销直接见面的余缺调剂,主要商

品通过商业远销于农村的只是少数,后来才有较多种类的商品销往农村市场。

5、商业开始时一般局限于流通领域,到传统社会末期逐渐与生产过程结合,如向小生产者预

购、订货、贷款、当包买商等。

三、试述中国古代主要的商业制度及其对其时商业发展的影响

1、专卖制度

所谓专卖制度指的是某些重要的工商业部门禁止私人经营,而由政府垄断,或由政府特许的商人经营。主要有盐、铁、酒、茶等专卖政策。

专卖政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阶段,可能在抑制没落的奴隶主和豪强势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巩固统治政权方面发挥过某种积极作用。但这种垄断经营一般来说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利的。由于专卖商品的运销为政府和专商独占,无竞争之虞,他们利用特权,在向生产者收购时任意压价,大秤强买。运输到销售区就高价卖。随着社会进步,专卖制度的问题日益严重,普通民众和私营工商业者反对的呼声越来越高,私煮私铸的现象无法禁绝。总之专卖制度是用一种行政的方法管理经济的行为,很难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其最终结果是造成生产萎缩,人民的需求不但不能扩大,反而日趋下降,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应不断减少。

2、均输平准法

(1)均输法汉武帝时,由桑弘羊创设了“均输法”,规定把郡国应缴贡物连同运费所抵充的财政上缴额,按照当地的正常市价,折为一定数量的、当地出产的土特产品,这些产品是商人们一向贩运出境的物品,郡国只要就地交给均输官就行了。均输官像过去的商人那样将这些商品运往需要该种物品的其他地方去销售。这样一来就把贡品商品化了,政府不必再加一文钱就可以从土特产的辗转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而民营商业的贩运贸易却部分的被官府取代了。

随着均输法的全国推行,活跃了地区间的各种物资的交流。大大扩充了财政收入,私人批发商的贩运贸易则受到很大的限制。

(2)平准就是由官府来吞吐物资,平抑物价。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政府的平准机构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反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过分低廉,就由平准机构收买使物价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平准与均输一是管理零售市场,一是掌握批发环节,共同对粮食等商品的市场价格起干预作用。

第四章古代社会的财政、货币与金融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收入制度,为什么会经历从控制人丁为主到控制地产为主的演变过程

任何时代的国家都是需要依赖财政收入来维持其统治机器的运转,财政收入由财物和劳务构成,在传统农业社会,财物主要来自土地,劳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农民,专制国家为了获得赋税和力役收入则加强对土地和农民的控制。由于生产力水平差异和土地制度的差异,中国古代财政制度大致分为人丁为本和地产为本两个阶段。

1、人丁为本阶段中国古代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剩余产品有限且不稳定,国家必然对劳动者人身的直接控制作为获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法,便形成了人丁为本的财政收入制度。按人丁征收赋役的财政原则,反映了专制国家在物质财富尚不丰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劳动者人身来控制社会资源的制度取向。

2、地产为本阶段由于唐中期均田制度名存实亡,逃避赋役,地主兼并等原因,不少农民远离故土,四处流散,没有固定的产籍,严重冲击了赋役征收,租庸调制难以为继,以地产为本获得财政收入的制度开始了,其标志是两税法的实施。以后,宋、元、明、清时期,以地产为本的财政收入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总之在中国古代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货币经济脆弱,财富剩余有限,以此为基础,为了维护统治,财政制度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政治状况高度关联,财政制度中对劳动者的人身的控制多于对土地的控制,财政收入结构表现为人头税对于土地税,以控制人丁为主,随着农业生产进步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力役和人头税直逐渐被摊入土地,从控制人丁为主演变为控制地产为主。

三、试从制度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变迁。

1、战国秦汉的金钱并行货币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秦汉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但黄金一般只作为价值尺度,支付工具和储藏手段,并不作为流通手段,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铜钱,因此,流通手段专用铜钱。

2、魏晋南北朝隋唐的钱帛兼用制度

由于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虽然铜钱流通,但各种实物充当交换媒介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各类实物中,绵帛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地位最为突出,绢帛充当货币是与商品经济落后情况下的简单交换相适应的。

3、宋至明初的钱钞共存制度

纸币是在信用汇兑和“交引”等有价证券广泛使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发达,货币状况与商品流通的矛盾尤其尖锐,于是出现了纸币,同时铜钱则为辅币。

4、明中期至清的银钱咸通制度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南美等地的白银大量输入,道明中期以后,白银排挤了纸币,并取代了铜钱而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从未确立了中国古代后期以白银为主,以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清代市场对于货币制度的需求极大,但国家对于货币制度的供给严重落后、清末,各地开始依照外国银元铸造银币,中国的货币制度开始向西方看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信用经济发展较早,水平也不低,但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欧洲那样的金融业

【最好从信用角度来答,如国家对信用发展指导,民间信用发展,各地信用发展等方面】

中国与欧洲金融机构同途而殊归,究其原因是制度环境的问题,其独特特点:

1、中国货币形态多样,货币的职能不能集中于一体

(1)在欧洲等地区,自从金银币出现以后,便逐渐以金银之类的贵金属为主了,中国古代虽然长期以铜钱为主要的流通手段,但铜钱不是唯一的,也不能说铜钱是主币,在铜币之外还有长期存在的其他重要的货币形态,其货币形态是多样的。

(2)货币职能集于一体,货币职能主要有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由于货币型态多样,这几种职能并没有集中于一体。

2、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具有显着的地域性

中国自古疆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更重要的是自然经济长期居于主要地位,造成了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松散和封闭,这种经济状况反映在货币形态上,就是地域特性十分显着。地域间的差异影响力信用关系的发展,业阻碍了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的出现。

3、货币制度与政治、财政状况的密切关联

货币是控制国家经济的重要工具和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这一点,古代货币无论是制造、发行、投放等流通过程,还是币制、币值、币种、发行量、流通区域等要件,都不是按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客观要求调控,而是依财政、政治需要转移的。

第五章中国传统经济的特征与波动

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是什么

1、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

在这种经济形态内,作为社会基础的多数农民小生产者,她们的主要生活和生产资料都是在经济单位内得到满足,一个经济单位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进行生产,“农民不但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具体表现就是“耕”与织相结合。

另外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是自己享用,很少用于交换,她们的经济生活基本上停留在自然经济的范围以内。

2、发展中的商品经济

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很早就出现了,并不断的发展着。因为农民家庭总不能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于资源分布和所需生产条件的限制,盐、铁这些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固然不是每个农民家庭所能经营个,就是耕织结合在一些地区也不是普遍的现象。所以,在古代社会中,农民家庭仍然需要以自己的部分剩余产品去交换那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产品,尤其是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市场交换是自然经济的必要补充,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附属物。

3、长期延续的中国传统经济

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农民家庭经济的内在取向就是尽可能少的购买,尽量不与市场发生关系,或将买卖限定在固定的有限的经常不变的范围,这种习俗和观念也严重的限制了市场的扩大,在中国传统市场的模式下,商品交换不管其怎样发展,并不能改变作为自然经济补充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的经济制度。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1、自主经济

(1)中国自远古以来就是以农作物为主的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民生存的依靠,农业从客观上也促使地主经济和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2)地主经济除要向国家交纳赋税外,不存在对上级领主的依附,自耕农也不存在对地主的依附,两者成为古代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形式。

(3)地主经济存在扩大再生产的机制,自耕农可以将剩余产品出卖转变成货币,并用于购买土地扩大再生产,这两种基本经济形式构成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2、竞争机制

以地主之经济为代表的自主经济也是一种竞争经济,地主与自耕农、地主与地主、以及自耕农与自耕农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竞争关系,但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地主和自耕农间的关系在竞争中发生变化,大地主延续几代后沦为自耕农甚至是佣农,自耕农也可通过购买土地上升为地主。所以,中国地主制经济存在一种潜在的竞争机制,正是这种竞争机制导致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历史周期性反复的根本原因。

4、社会管理

管理体制包括发达的官僚机构和村社组织,通过这种发达的官僚机构和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村社组织,将分散的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国民经济。

三、试论述中国古代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及其成因

1、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

(1)秦汉到三国时期的三次巨大经济波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西汉末年的农民战争和三国间的战争等共有三次大的破坏,在此后的和平时期,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波动,此期间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3)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经济反复波动,这期间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最繁荣的时期。

(4)宋代到元末的经济动荡,宋代采取的制度措施,经济呈现出兴旺的局面,元末又遭到破坏。

(5)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波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但其中也有停滞和破坏现象。

2、产生波动的原因

(1)自然灾害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低,完全是靠天吃饭,另外,中国历史上基本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特点使中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减弱,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周期是构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原因。

(2)少数民族的进攻南迁

中国历史上始终存在着北方游牧族对中原的进攻和南迁,而在大规模南侵过程中,往往造成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倒退。

(3)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

中国地主制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则必然发生土地兼并,通过农民战争土地实现再分配,重建自耕农体制,但与同时,这种生产关系调整的方式却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只要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的还会发生,农民战争也同样还会发生。(4)小农经济的固有特征

小农经济始终处于贫困破产的边缘,一旦出现意外的变故,如自然灾害,小农经济就大批破产,从而不得不出卖土地或被迫出走,从而出现土地兼并引起的农民战争,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

四、简述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1、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阶段,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势态。

(1)春秋战国,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市场得以扩展,金融货币广为流传,商品经济出现第一个高峰期,但到西汉武帝时期,发展势头嘎然而止。(2)唐宋,生产力又一次有大的发展,商人和商人资本再度崛起,商品经济步入第二个发展高峰期,与第一个高峰相比,发展水平更高。

(3)进入明代,商品经济不仅很快恢复到唐宋时期水平,而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第三个发展高峰。

2、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受政治力量的影响较大

在整个古代社会,中央集权对商品经济的干预极为突出,主要是通过重农抑商和禁榷制度对商品经济进行干预,“重农抑商”的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禁榷制度的目的是国家通过官营商业与商人争利,它是政府充当大商人的后果。

3、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化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和各民族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先有后,起点有高有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化。

4、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商品经济在社会变革和转折的关头都起到了革命性的决定作用

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会对原有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分化瓦解作用,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高峰相呼应。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三个重大转折和变革时期,这三个时期,虽然变革的内容不同,但从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看,则有很大的共同点,对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变革是由商品经济引发的。

第六章世界市场的扩张与中国经济路径的选择

二、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1、外国商品的输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西方列强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进口货物的数量增长不大,出口却有明显的增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有了贸易赤字,从国外输入的商品,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

2、耕织结构的分解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自然经济开始逐步分解的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分解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始终敌不过输入品的价格优势,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分解。

自然经济解体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纺与织的分离,即洋纱取代土纱的过程,第二步是耕与织分离,农户的手工织布业被进口洋布彻底挤垮。

3、商品结构的变化

商品流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由买办和新式进出口商人经营的近代商业所媒介的是西方大工业产品与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产品直接的交换,后来中国自己生产的工业产品也加入进来,而传统社会,交换的实质是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交换,交换的产品的变化反映了市场性质的变化。

外国商品结构的变化:从进口来看,消费资料进口比重远远大于生产资料的比重,而直接消费品的进口又较消费品原料的进口为巨。从出口来看,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农产品和矿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而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趋势下降。

三、论述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近代化的道路

1、英法等国的近代化,其主角是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化,在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主角则是地主阶级的开明派即洋务派,目的是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在西方国家中,实现近代化的任务始终是有资产阶级承担的,中国情况则不同,直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近代中国机器工业无法由民间资本有自创办起步,不能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

2、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工业的先后顺序不同,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先从军事工业开始,然后扩展到民用企业,先从重工业开始,然后扩展到轻工业。

(1)鸦片战争的失败,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正是从武器的近代化开始的.

(2)随后洋务派用国家的力量创办了一批民族资本家无力或不敢投资的重工业。

(3)后又提出“求富”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3、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民办”方式发展工业不同,洋务派通过“官办”、“官督商办”的方法创办近代工业。

(1)洋务运动初期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继承了封建官僚的工业传统,大多采用手工工场的形式,并主要由地方督抚主办。

(2)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无力经营,加上官场的腐败严重,“官办”工业困难重重,因此,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除少数为政府出资“官办”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纵观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路径,是在世界市场的影响下,外力的压逼和诱使下而导致的内部变化,并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由于其特殊历史背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轨迹有着明显的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

第七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试述中国农业近代化迟滞的原因。

1、缺乏现代的理性政。,不能体谅农民的利益,各届政府都没能在政策上做出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来自传统习惯、法律、观念与制度依然强有力地制约着经济政策的实施,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

2、商品市场不发达,19世纪末期商业性农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增加了农业现的转型大大增加了难度。同时,落后的交通所导致的市场多环节对农业现代化也非常不利,

3、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化肥使用率、农业机械化程度在中国近代有所提高,但其增长的数量和水平是十分有限的。

4、缺乏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导致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甚至没有增长。

5、农业生产再投资的制约,一方面地主收取的地租转化为城市消费资金,从而使农业再生产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农民租税负担沉重。

6、缺乏稳定的政局,地主不肯投资,农民无力投资,政府不闻不问,水利设施不能恢复。

三、在近代时期,政府出台了哪些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其效果如何

1、建立农政机构

行政组成系统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社会那种决策作出后因缺少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系统与固定机构而无以贯彻的流弊,同时也扭转了在传统“抑商”政策下,农工商各产业不通声气,各自为谋的状况,初步显示了各业间在行政管理上协调和水平整合的迹象。

2、创办各级农务学堂

政府教育方针的转向及相关教育政策的推动,促使了清末农学教育的高涨。农学教育的兴起、农业人才的培育和教育内容的专门化、“实业化”,为中国传统无学之农向近代有学之农的过渡准备了最初的人力资源。

3、建立农事试验场

增加了农事活动中的科学因素和科技含量,改变了农民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盲目、被动状态,还有力的促进了农学新知的传播,他们启迪了明智,开通了风气,给中国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标志着中国近代农业科研的正式起步。

4、劝办农会

在农工商部的倡导和组织领导下成立的农会,其活动是宽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的创立具有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它壮大了农基,厚实了农力,加速了农业改良的步伐,促进了农业向近代的转型。

5、制定农业政策和法规

《农会简明章程》和《奖励棉业章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颁行的具有近代义意的专项农业法规,它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此后的农业法制建设具有开创意义和奠基作用。

6、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

政府农业金融支持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困难,只是某些地区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对于整个近代农业的发展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从农业信贷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看,无论是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都未承担起解决农村资金不足,挽农村经济狂澜于不倒的重任。

第八章近代工矿业的发展

一、试述近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184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国内手工业生产朝两个方向发展:一由传统手工业进化为机器大工业,另一部分仍继承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特点。形成了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近代手工业发展特点及其影响有

1、手工行业向机器工业转变

中国的近代工业并非是由本国原有的手工业自发演化而来,由西方直接“移植”而来。其后建立的民办工业机器工业有很多是在原有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引进新式机器而建立的。新技术的引进和发明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对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传统手工业行业趋向没落

在中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后,在工业部门中出现了传统手工业与机器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茶、糖、铁制品等传统手工业部门受外来商品排挤逐渐衰落。

3、新兴的手工业行业出现

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两类新手工业,一类是原来没有而由国外引进的,但因市场尚狭小,改用手工生产。另一类是因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满足出口需要而形成的,如出口地毯等,其中一些行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出口主导型的行业。

二、试述近代工业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状况

与人力手工小规模的传统生产相区别,近代工业指采用动力和机器进行生产,雇佣工人在30人以上的工厂。主要包括采用机器生产的制造业、矿业和公用事业。

发展条件:

1、外资在华投资设厂,将其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引进中国,并引起国人注意,开始效仿。为近代工业发展起到了师范和带动作用,并为后来的华资企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部分技术工人。

2、洋务运动中的官办近代工矿业以购买西方新式设备、制造武器、船舰、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发展,进而发展到近代民用工业的初步建立,使工业化得以向个部门发展。

3、民间开始投资工矿企业,不仅越来越多的买办、商人、华侨独立兴办企业,而且部分手工作坊也开始使用机器生产,发展为近代工业。

发展状况:

1、清末近代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大小企业并举,其中以小企业为多,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企业集团出现,大企业负债经营,但一战结束后外资势力卷土重来,许多华资企业开始转入萧条和停滞状态。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近代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史上应该说是比较快的。

3、战时工矿业的发展

战时国民政府对民营资本工业采取积极扶持政策,使得民营工业有较大发展,但1943年后走向衰落,不少企业停工停产。

第九章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

一、近代新式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区别是什么

近代新式商业与传统商业的主要区别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联系程度。在外国资本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商业,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产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资本和组成部分,为国际产业资本和本国产业资本服务,商业资本的活动对象和范围扩大了,而且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制度。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打开,在与进出口贸易相联系的领域里首先诞生了一些新兴商业行业,如经销进出口商品的棉布业、五金业、百货业、西药业等。

在中国近代商业领域中众多新业种产生的同时,一部分旧有行业相应衰落或转化。这种兴衰一方面来自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新产品的出现也影响到一些商业行业的兴衰。

近代时期,城市中商业企业的户数和从业人员的增长尤为明显。与此同时,在广大内地乡镇市场上,传统的商业渠道和交易方式仍然保持着,到20世纪初期,全国各地的农村集市约有70000多个,构成了基层市场的基本骨架。

二、简述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应的社会功能。

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部分。人们一般讲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内容概括为同业拆借、证券买卖、外汇交易、黄金与白银的买卖、票据贴现、申汇买卖、货币买卖等七个方面。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和货币贴现。票号是经营汇票的专门机构,而由银行所经营的汇票承兑和各种商业票据的贴现业务,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并且仅局限于上海等少数几个大城市。货币买卖、申汇买卖、黄金与白银买卖,甚至外汇交易都同当时的货币状

况密切相关,并随着货币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在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之前,各地所使用的货币及记账单位非常混乱与繁杂,从而形成了各种货币相互兑换、买卖的市场,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银两汇总与资金划拨的申汇市场。由于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本位不同,随着贵金属的国际流动,以及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投机,从而形成了标金市场与大条银市场。但金融市场的运行主要是通过各种证券的交易来具体进行的。证券买卖不仅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而且也直接联系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

三、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轮船航运业

木帆船运输业是中国传统社会交通运输业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战争以后,外国轮船运输势力侵入中国,但中国主要向内港小轮船航运方面发展。中国先后新建了许多轮船公司,注册轮船数量和吨位数都有所增加。

铁路运输业

2、铁路是中国近代新兴的运输手段之一。铁路建设的里程数逐年增加,铁路客货运输量有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

3、公路建设和运输

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之一。清末,汽车传入中国,新式筑路技术也开始运用,于是产生了公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公路交通建设和汽车运输业有了较快发展。1927-1937年11年间,通车里程数平均增长了%。这10余万公里的公路,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而且初步形成网络。

4、民用航空业

1912年,清政府出于军事需要,决定在北京南苑五里店设立飞机场,便于练习,这是中国政府拥有飞机之始。

第十章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变迁

一、论述近代中国政府的转变与经济近代化之间的关系。

答:(1)、工商管理模式的转变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和市场主体——工商业者阶层的崛起,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由农业向近代工商业转变,必然要求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国家政策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将传统农业社会中执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转变为近代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此外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近代政权主体为维护自身政权的存在和稳定,被迫从西方移植来了新的制度安排,建立了新型的商业制度、工厂制度、银行制度。实现了工商管理机构及其体制的近代化,并为适应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从而使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更加突出,

(2)、近代经济法规的制定

A、制定商法确定商人的合法地位

最先定制的是《公司律》,主要特点是:给予商办企业合法的法律地位,使得商办企业同官办、官商合办企业处于同等地位,同享“一体保护之利益”;确定近代股份制经济运作的基本法律规范,并确立了不同性质公司享有的不同法律责任和义务。

B、制定路矿法规,保护利权

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路矿利权成了列强掠夺的重要对象,中国路矿利权大量丧失。清政府被迫改变原先禁止筑路开矿的禁令,先后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路矿法规,向民间开放路矿。

C、制定金融法规,整顿金融秩序

银行是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中国通商银行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同时,清政府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开始积极筹设国家中央银行。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国家银行法规《试办银行章程》。

D、制定奖励实业章程,倡导设立商会

重商政策推行后,清廷决定“立奖励实业宠以爵衔之制”,陆续颁布了一些奖励实业发展的章程和法规。规定凡属商务繁荣之区,均应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立商务分会。

二、论述政府对近代工商的管理的发展变化及其局限性。

答:近代工商管理机构的变革历程

第一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南北通商大臣;

第二阶段,19世纪末戊戌维新所拟建的新式工商管理机构;

第三阶段,20世纪初年的“新政”改制。

发展的表现

第一,由原有代管或监管的部门向专业化部门转变,并且产生了一些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工商管理机构,这是由于再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二,新增和旧有工商管理机构规模不断变大,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人员组成日益专业化,知识化。

第三,逐渐建立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垂直式工商管理系统,工商控制权上移中央,加强了近代意义的经济集权体制。

第四,出现了近代含义的分科只是的机构组织形式,分工较为明确,依法办事,提高了管理效率。

第五,决策过程区域民主化和科学化,由工商管理职能部门提出议案,交议院审查,通过后由有关部门执行,改变了过去那种决策盲目有随机的弊端。

第六,工商管理机构职能逐步向服务性转化,为调节和干预社会经济运行及配置资源发挥了重要最用。

局限性:

第一,经济权力始终未摆脱政治权利的约束,导致了政治与经济的不同质和不协调。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没有经历过西方那样一个私人财产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利的斗争和确立过程。

第二,清政府落后的封建政权性质决定了其工商管理机构是一种滞后性调整,变迁制度安排的时滞较长交易成本较高,因为付出的代价也较昂贵。

第三,新的工商机构中任然存在这旧式封建衙门的种种旧习,国家公务员制度未完善,表现出改革的不彻底性。

第四,虽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的工商管理系统,但中央并不能号令全国,正令难以统一,地方督抚掌握着实际控制权,从而使中国近代工商管理制度呈现出二元性特征。

第十一章

.一、论述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答: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以后,到20世纪中期,不论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方面,都呈现朝着近代化和工业化的目标发展的总趋势,其中20世纪20至3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代工矿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很快,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但是由于近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太小,所以国民经济从整体看发展速度不快。

二、分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答:(1)技术和管理制度的进步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新型的产业无论从设备、技术,还是从管理方式方面看,与中国旧有的传统手工业相比,都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使中国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都跨进了一个新的时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的电力普遍应用和生产设备更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的进步,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个周期的上升期的主要动因。

(2)投资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是经济繁荣的和衰退的直接原因。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洋务派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相继兴办和发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投资高潮的直接结果。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其他外国资本,尤其是英国资本从中国大陆撤出的步伐,而且对中国的经济衰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投资的兴旺与衰退,与经济的上升与下降有一个时间差,但变动的曲线则是一致的。

(3)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影响。如前所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本非传统经济自发成长的产物,而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结果。中国近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是我国经济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为西方列强各国经济周期波动及所致。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除存在着平均为25年左右的中长周期外,还存在着平均为10~12年左右的中周期。从对中外周期同步性的更详细观察,似乎看到的是中国的中周期与通常所说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显示出更清晰的一致性。

(4)政府经济政策和行为的作用。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过程中,清政府所实行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虽远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成绩,但它们毕竟使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有所改变,对民间办实业的限制逐步放开,由阻挠转为提倡,颁布了各种工商法规,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实行奖励,政府的经济管理机构也相应进行了改组。这些变化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近代经济的第一次繁荣是有推动作用的。

(5)政局的相对稳定是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灾难的时代,就是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个没有大的战乱的时期,也并非是一个和平发展的经济建设过程。这期间政局的安定与否和国民经济的繁荣与衰退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纵观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缺乏一个和平的环境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基本因素。

三、应该如何划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答:经济周期的划分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客观内在规律,因此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应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的周期运作作为分期的依据,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50年—1887年,第二阶段为1887年—1914年,第三阶段为1914年—1936年,第四阶段为1936年—1949年。

第十二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什么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答:(1)对国际因素和国家安全与统一问题的考虑是重要因素;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为迫切。战争是靠实力来说话的,所以中国必须发展国防工业,而国防工业的发展又是以重工业为依托的,况且,发展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也需要工业的巨大支持,否则农业耕种的机械、灌溉的设备、化肥和农药也没有来源。

(2)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示范效应;

苏联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20世纪前半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骄人成绩,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也备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崇。

(3)重工业不发达是制约国内其他产业发展的瓶颈;

从西方国家发展的历程来看,重工业生产部门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了原材料与机器设备。从当时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现实来看,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难以承担此重任,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期望通过进口来解决机器设备的问题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必然会成为当时的最佳选择。

(4)政府主导下的国营经济,特别是生产资料企业,具有内部循环的特性,可以实现内部化的增长;

工业投资扩张,特别是在重工业领域的加速扩张,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

二、怎样理解和看待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必然性。

答:建国前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程,尤其是苏联工业化的历程似乎向中国证明:落后国家在外有国际列强压迫、内务充足资金的情况下,要想迅速实现工业化,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运用有效的行政手段,集中动用一切人、财、物等因素、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集中有效资源,从而加快工业化步伐,因此就必须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1949年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新中国经济纲领和政策,七届二中全会提出:

(1)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

(2)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这一部分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3)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4)要引导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必须组织中央、省、县、区、乡的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和合作社的领导机关。

(5)对外贸易采取统制政策。

新中国的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政策:

(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新中国的经济主要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组成。

(2)对上述五种经济成份,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是: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应得到优先发展;积极鼓励和扶持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利用、限制和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即鼓励和扶持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限制和改造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

对个体经济,则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其发展经济,走向共同富裕。(3)在产业政策方面,鉴于中国的经济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实行国家统制对外贸易;实行“节制资本”政策,即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由国家经营或控制。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而采取的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

2.调控私营经济

3.推动土地改革

4.区别对待外资

(1)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共建合资企业。

(2)逐步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大跃进的成就表现为:

第一,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工业项目,“二五”计划期间新增固定资产867亿元,使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

第二,工业总产值和钢铁等产品产量增长迅速,其中重工业产值增长了倍,石油工业增长了256%。

大跃进的后果主要是:投资大大超过了国家和人民的承受能力,破坏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造成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

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1.基本上建立了独立、门类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

2.发展了交通运输业和县域经济。

3.初步调整了中国地区经济布局,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发。

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一,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失误,使工业化建设长期处在备战的阴影下。

第二,片面强调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没有将资源合理配置在最有经济效率的地区和部门、行

业中。

第三,工业化建设中过分强调速度,缺乏对建设项目的科学考察和规划等技术论证工作,使经

济建设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是凭借领导人的主观意志进行。

第四,工业化建设往往追求小而全、大而全,形成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不利于地区和企业间的

合理分工,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率的发挥。

第五,工业化建设是以剥夺农民、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据估计,仅在1958~1982年的人民公社

期间,农业领域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约5400亿元的资金积累,年均高达210多亿元。工业化的

突进与农业发展的落后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性结构矛盾。

计划体制时期绩效低下的原因

第一,计划制定与实施上严重脱节。计划制定者要通过对计划资源的调拨权来实现其目标。所

以,通过计划配置资源是计划经济体制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下级各个生产单位往往对上级高指标的计划束手无策,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上级下达的计

划指标,却不愿去争辩,而是采取发动群众的运动方式,进行蛮干,经济制度缺乏激励机制,

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不高,偷懒等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导致劳动力、原材料、资金等资源的低

效甚至无效利用,产出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年,中国处于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是为了实

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服务的。具体体现为:

一是剩余索取和政府投资达到了最大限度;

二是保证投资和国民经济的运转;

三是保证高积累下的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1年,重心是消解旧的政府职能,即缩小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和权

力。

第一,放权让利,给公有制经济自己活动的空间;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和“三资”企业存在和发

展。

第二,逐步放松对整个经济的行政控制,退出部分领域让市场机制替代调节。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即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职能。这个阶段的政府经济职能

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有经济实行彻底的调整和改革,攻克传统体制固守的最

后一个堡垒。二是政府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2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3行商制度:中国政府不直接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使用行商制度,其业务主要是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

4圣库制度:保证太平天国的军需,建立了圣库制度,不准将士私藏缴获财物。是太平天国政权对全部社会产品按绝对平均主义原则进行分配,并集中管理和支配所有剩余产品的国家机构

5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6统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推广的一种税种,它是对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一种货物出厂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收税后,即可通行全国

7废两改元: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远制度

8四行二局: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9.粮食出荷:意为出售货物或商品,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农民将其所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按照日伪政府所规定的收购数量和最低的收购价格交售的政策

10.经济统制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

11.南三行: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是实力雄厚的银行资本集团

12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

13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国家在修筑水渠和道路时把土地划分为许多“井”字形方块,故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

14世卿世禄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商鞅变法的时候

15使黔首自实田”:秦统一后,为了统一征收全国田税,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黔首”是指官吏以外的居民,即让这些百姓向封建国家呈报他们占有的土地数量,政府根据土地数额向他们征收赋税。它标志着从春秋战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来源,是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

16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17平准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18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

19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20土地改革:抗战胜利后,全国内战危机十分严重,阶级矛盾已取代了民族矛盾。同时解放区的广大农民,已不满足减租减息的要求,锋芒直接指向封建土地制度。

21 法币政策:亦称“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施的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经币制度的币制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有:统一货币发行权,规定法币准备金,实行白银国有,确定法币对外币的汇率,推行新辅币。

23经营地主:是旧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较多土地的地主,用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它与旧式富农的区别是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其封建性比旧式富农更严重。是由封建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过渡的一种形式。

24新式富农经济: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租地农场主经济,其特征是土地经营者从国家或地主手中租入土地,然后进行生产投资,采用雇工形式进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种经营方式是完整意义上资本主义农业经济。

25 富农经济:是近代一些富裕农民雇佣长工种地,进行商品生产的农业经营方式。但中国的富农完全进行商品生产的较少,一般都有出租土地进行封建剥削的情况。这种生产方式由于资金和技术投入相对较多而比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有所提高。富农经济又分为新式富农经济和旧式富农经济。

26官商合办:是清政府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又一种主要形式,通常由官商双方订立合同,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利润分配办法,各按认股比例出资。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商人处于对企业管理无权的地位,因而不愿出资认股。这种形式未能盛行。

27种植结构:主要是指农业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种植的结构比例,它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联系程度,即它的自给率或商品率等状况。中国传统农业是以单一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种植结构。

28耕织分离:在西方机器纺织品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的压力下,使小农经济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在家庭纺纱业被排斥,家庭织布业也因洋布物美价廉而受到打击。洋布需求日益扩大,土布市场不断缩小,最后几乎全被洋布代替,造成中国传统经济中的耕与织的分离。

29纺织分离:西方列强机器纺纱大量涌入中国代替手工纺纱,使农业家庭手工业中纺与织发生分离。织纺业是中国传统小农家庭手工业的重要内容,以织助耕是小农经济的优势所在,但是在西方机器纺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后,纺纱与织布过程就分离了。

30买办: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初期是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他们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服务。买办较早地接触到近代工业,并在外国在华企业中“附股搭办”,依靠外资生存、发展,后期自行投资办厂。

31租佃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关系中最典型的经济形式,即地主或国家把所占有的土地租让给无地或少地的租佃农民,通过双方订立租佃契约,确立出租者和承租者二者之间的租佃关系以及双方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承租者据此经营所承租的土地,掌握一定时期内土地的经营权,出租者基于对土地的占有权或所有权,按契约规定的份额占有经营者劳动收获中相当一部分作为报酬。

32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促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33地主制经济:是一种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要目的的自然经济,它实际上是若干租佃小农经济的集合体,地主购买和占有土地,其经济目标是为了自身的消费需要。

34金融:意指资金融通,包括货币,信用以及货币,信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

35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手工工具、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