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山大学3105007生物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2020年中山大学3105007生物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中山大学3105007生物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根据生物体对NADPH、核糖、ATP不同需要说明葡萄糖的利用方式。

【答案】磷酸戊糖途径中产生的葡萄糖磷酸的去路,受机体对NADPH、核糖磷酸和A TP

的不同需要而调节。

(1)细胞主要需要NADPH: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主要用于还原性的生物合成反应。当细胞需要大量的NADPH时,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在该途径第一阶段,在葡萄糖

脱氢酶和葡萄糖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均可生成NADPH。第一阶段产生的核酮糖经该途径的

转酮醇酶和转醛醇酶催化生成果糖和甘油醛,并与糖异生途径配合重新生成葡萄糖磷

酸,使磷酸戊糖途径产生循环,其净结果是细胞获得更多的NADPH。

总反应是:

(2)细胞既需要NADPH又需要核酮糖: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糖磷酸经磷酸戊糖途径

第1?4步,产生NADPH和磷酸核糖。

总反应是:

(3)细胞主要需要核糖:在这种情况下,占优势的反应是,葡萄糖磷酸经糖酵解途径转变成果糖和甘油醛磷酸,然后经转酮醇酶和转醛醇酶催化的逆反应以及磷酸戊糖的相互转变生成磷酸核糖。

总反应是:

(4)细胞既需要NADPH,也需要A TP,但不需要核酮糖:在这种情况下,进入磷

酸戊糖途径,在该途径的第一阶段反应中产生NADPH。生成的核糖继续该途径的第二阶段和

第三阶段反应,并转变成果糖和甘油醛磷酸,然后果糖和甘油醛-磷酸进入糖酵解反应,产生A TP和丙酮酸;或丙酮酸进入柠檬酸循环产生更多的A TP。

总反应为:

2.试述丙酮酸的去向?

【答案】(1)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继续氧化产生乙酰CoA,进入TCA途径。

(2)在无氧条件下,有些生物在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进入乙醇发酵途径生成乙醇;也可以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进入乳酸发酵途径产生乳酸。

(3)丙酮酸可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也可进入三羧酸循环。

(4)丙酮酸可在苹果酸酶催化下生成苹果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5)丙酮酸可进行转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6)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继续氧化产生乙酰CoA,转运至胞液可以合成脂肪酸、酮体、胆固醇等。

(7)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丙酮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也可进入乙醛酸循环生成琥珀酸,再异生为糖。

3.如果mRNA上的阅读框已被确定,它将只编码一种多肽的氨基酸顺序。从一蛋白质的已知氨基酸顺序,是否能确定唯一的一种mRNA的核苷酸序列?为什么?

【答案】由于1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确定后,用遗传密码可以推出其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于mRNA是由DNA转录而来的,如果基因(DNA)编码区的序列已知,也可由此推出相应表达产物的氨基酸序列。但是,由于除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的18种氨基酸均有一种以上的密码子,由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断相应mRNA的核苷酸序列时,我们会面临多种选择。比如,由7个氨基酸的序列推测其可能的mRNA编码区序列,若其中有5个氨基酸有2个密码,则能够与其相对应的核苷酸序列会有25种,那么由7个氨基酸序列推测其可能的mRNA编码区序列即有32种。

4.比较复制与转录的区别。

【答案】不同点:

(1)复制与转录的底物不同,复制的底物是dNTP,转录的底物是NTP;

(2)转录和复制的酶不同,复制是以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转录是以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催化;

(3)转录和复制的程度不同,转录是有选择性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属不对称转录,而复制是全分子复制,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属完全复制;

(4)转录和复制的条件不同,转录不需要引物,复制需要引物;

(5)真核生物转录后需加工处理,无校对过程,复制时DNA聚合酶Ⅰ具有校对作用,错配的碱基对及突变、损伤的基因有完善的修复系统;

(6)都遵守碱基配对规律,但配对方式不同,复制时、,转录时、、配

对。

相同点: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

5.应用竞争性抑制的原理阐明某些药物的作用机理。

【答案】如磺胺类药物和磺胺增效剂便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细菌生长的。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不能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在细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

利用对氨苯甲酸(PABA)、二氢蝶呤及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后者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

作用下进一步还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细菌合成核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酶。磺胺

类药物与对氨苯甲酸结构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磺胺增效剂(TMP)与二氢叶酸结构相似,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抑制四氢叶酸的合成。磺胺类药物与其增效剂在两个作用点分别竞争性抑制细菌体内二氢叶酸的合成及四氢叶酸的合成,影响一碳单位的代谢,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细菌体内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菌死亡。人体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取叶酸,所以人体四氢叶酸的合成不受磺胺及其增效剂的影响。

6.DNP作为解偶联剂的作用实质是什么?生物体内解偶联过程有什么意义?

【答案】DNP能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两个过程解偶联。DNP是一种疏水性物质,可以在膜中自由移动;又是一种弱酸可以解离出质子。DNP通过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自由移动,将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中泵出的质子再带回线粒体内,严重破坏跨膜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从而切断氧化磷酸化合成A TP的驱动力,但由于DNP不影响电子传递链本身的功能,因此DNP存在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可以照常进行。

生物体内存在解偶联蛋白,其生物学意义在于使新生动物和冬眠动物能自发产生热量,保持体温。

7.举例说明多酶复合体中“长的灵活臂”模式在催化中的作用。

【答案】多酶复合体中“长的灵活臂”作用:以多酶复合体中“长的灵活臂”为传递体,使反应活性部位从一个酶传给另一个酶,由于反应的中间产物并未从该复合物中解离下来,这就为反应快速有效地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

(1)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中,与连接的长约1.4nm的硫辛酰赖氨酰臂,在反应中间物的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个柔性臂可以从的活性部位摘取羟乙基,并转移到的活性部位,将乙酰基交给CoA后转移至的活性部位。

(2)原核生物乙酰CoA羧化酶:由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生物素羧化酶、羧基转移酶组成。其中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上共价结合的生物素辅基像能自由转动的臂,将由生物素羧化酶亚基转移给羧基转移酶亚基上的乙酰CoA,最后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3)原核生物脂肪酸合成酶系:有六种酶和酰基载体蛋白。酰基载体蛋白与辅基磷酸泛酰巯基乙胺相连,形成能自由转动的臂,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长的灵活臂作为脂酰基的载体,将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产物由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的活性位置上。

8.以原核生物为例简述mRNA的转录过程。

【答案】转录可分为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

(1)起始:①RNA聚合酶的因子辨认启动子中的启动信号即区的序列,以

全酶形式与其松弛结合形成一个封闭的启动子复合物。然后移向区的序列,并跨

入转录起始点。这种结合可使该区DNA的构象变化,链间氢键断裂,局部解链,解开长度一般为17个核苷酸对,成为全酶和启动子的开放性复合物,暴露单链模板,形成转录泡。②碱基互补原则,相应的NTP按照DNA模板链的指引依次进入和排列。③在RNA聚合酶亚基的催化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