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营管理案例八

运营管理案例八

运营管理案例十二

该选谁作为合作伙伴?

王小军受聘到一家日用品制造商——Y公司任物流总监。他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进行调研分析后,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为Y在同一个城市内提供市内分销配送的三家公司(两大一小),彼此间做同样的服务,但价格差异却很大——最高的一家价格甚至是较低一家的2倍之多(见表)。

表:

本表数字经过处理,以防止泄漏企业信息

这样的选择结果,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虽说物流商选择在制造商的供应链环节中,不像产能规划、产品战略、库存模式那样直接影响企业的全面成本,但好歹每年几千万甚至几亿元投进去,至少也要明白所选的第三方物流商究竟怎样呀!他决定要做一个认真分析。

相关资料:Y公司的背景及储运作业方式

Y公司拥有上百个规格品种的产品,年营业额达百亿人民币。

Y公司月70%销量来自经销商(全国共600多家),其余的来自一些重点零售客户(Key Account,以下简称KA)和特别渠道如机构、学校等。

因此,Y公司有一个由生产技术为主导的供应链部门负责公司产成品的仓储、运输、调拨计划、需求和供应计划、销售订单处理等业务,并在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分别设有区域配送中心(RDC)。这些区域配送中心负责支持各自区域的销售活动。

每周,Y总部计划部门会根据各区域配送中心所覆盖地区的销售预测、部门设定的库存目标、当前库存和生产基地的供应周期,向生产基地下达补货计划。每年,除了管理人员的薪酬、办公费用和IT系统支出外,大部分的物流支出(总共约2亿元)是花在仓储、运输领域。

仓储方面的主要支出是配送中心的支出。Y公司所有的配送中心采用外包租赁形式,包给了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也就是租赁他们的仓库。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收发货、仓储、分拣、轻度加工和按订单配送,其中轻度加工主要是服务Y 公司的不定期的促销活动,这往往需要诸如贴标签、再包装等工作。

运输主要包括:从生产基地到区域配送中心的干线运输、从配送中心到经销商的支线运输和配送中心到零售商的配送。运输的整体费用占Y公司储运支出的80%。虽然有少量的车辆,但大部分运输活动均采用外包——Y会在配送中心所在区域寻找基于该市范围内的物流商。

Y公司有上百个单品,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存放就是一个难题:是每个仓库都平均备货?还是把单个品种存放在一个仓库中?

Y公司目前把销量小的规格品种存在一个仓库中。而现在下游分销客户订货平均包含10多个品种,为了完成配货,物流商需要在各个地点的仓库分别装货,完成配货需要花费大概一整天的时间,而物流商真正运输的时间平均只有一天的时间,从而大大增加物流商的物流成本。

产品规格增加还导致物流商运输工具装载能力下降。仅以60吨的火车皮为例,如果装载单一品种,可以满载60吨。但是客户一般订货平均有10多种规格的产品,数量大小不一,装载能力就下降到50吨,从而使吨均运输费用增加了20%。

加入对规格进行有效管理,使得车皮装载能力提高到53吨,大约吨均运输费用降低5%,则物流企业每年可以节约运输费用400万元左右。这种装载问题同样存在于厢式火车(市内配送)等固定容积运输工具。

原来是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Y公司的奇事,王小军决定深入研究一下。

每年六七月份,Y公司都会举行物流服务商招标会,确定下一年度的物流服务商,也顺势对区域的经销商、KA物流策略进行相应调整。

搞招标会,设想得挺好,看起来也不是很难:只要生产技术部储运经理的分析报告往招标会上一放,然后各物流商针对分析报告内容提交各自的解决方案,最终储运经理根据这些解决方案,确定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次招标活动就算圆满结束了。至少在一年时间里,Y公司不用再为换物流服务商的事情操心——很多公司都采用这种方法。

但每当这个时候,问题经常接踵而来。正如Y公司所抱怨的,与中标物流企业确定服务价格、协商具体服务合同条款真是个麻烦事。要知道,一场招投标活动,招方、投方各有算盘:

招方担心物流商报价有假,在投标现场故意砸价,其实真正干起来,服务条款难以保证,物流商到时候还可能会借机涨价;投标的物流商担心合作难以持久,成本不好换算,如果为Y投入人力、物力,甚至购买新物流设备,资金压力太大。

结果这样的选来谈去,最后Y公司也看花了眼,忙去查探当地同行中,对哪个物流公司的口碑好,价格嘛,其实反而放在一边。

这一打听,虽然能缩小范围,但终究还剩下几家得挑。Y满心想这几家中选个大物流商,但如今人家大物流商实力渐长,店大欺客,物流成本谈不下来。换用个小物流商,虽然服务口碑也不错,但以它的配送能力,又没法兼顾区域内的全面市场。

这时公司内部又有话了:如果全选集团外的配送商,他们又不是只接我们一家的,万一到了旺季,无法保证对我们的服务怎么办?岂非白白把市场送给了对手品牌?因此还是应该把部分业务给Y公司自己参股的物流公司才好。

到底应该选哪一种物流服务商呢?到头来,Y公司只好大小通接,就出现了这一幕:彼此间同样的服务,价格差异却很大,生产商也无法管理——大物流商说嫌价高,你去找小物流商啊;小物流商说,你嫌我送远地方的货物送得慢,你去找价高的送啊!

物流企业的委屈

其实,物流提供商也一肚子委屈。

报价高的那家N大型运输公司的管理者——他们虽然隶属于Y公司,但合作条件上其实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相同——抱怨说:我知道自家的价格肯定不比对

手有竞争力,但我决不是店大欺客。

这宗大单落到N公司头上,不仅意味着巨大的业务量,同时也意味着它得承担Y公司的物流风险:因为现在Y公司要求的报价单毕竟与过去投标的报价单有了不同,物流公司的解决方案报价明明白白列出了N公司的成本底线。细分到细节,成本透明且没有任何弹性空间。一旦遭遇淡季或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销量变化,N物流公司就有亏本的危险。而M物流公司除了Y公司之外还有别的客户,因此一些如叉车、货架、人工等的服务资源都可能被共享,成本可以摊薄。

那N物流公司要是跟O物流公司比呢?N物流公司可以说小物流商O是故意砸价,但口说无凭,从专业角度讲,如果O企业在报价时采用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来具体分析各项仓储配送活动的成本,则真有可能会报价低!

比如,同样的两个仓库都用30个工人30天的成本完全摊到每月每箱的报价中,而不管Y公司的业务是否是全时使用;而O作为小型物流公司,在报价中,可能考虑到业务真正耗用的人工有时多、有时少,因此是按比例分摊的人工成本,当然搬运工人这项的报价就比N低。

既然理论上(方案中)真存在这样的情况,Y公司基本就无法考虑O的报价是真实的低成本低价,还是恶性地报低价。而且Y公司在运作中的确也不觉得O物流公司的服务差多少,并且跟Y公司这样的企业合作,O物流公司也很听话呀。

Y还拿O物流公司和M物流公司的价格去找N物流公司,一再表示别人的报价比N公司低,可N公司的管理者说了:我也没有办法改变呀。

大物流商的价格谈判麻烦点,大都会提出最低运输量的要求(他们所谓的保本业务量),不过他们多少运作还算正规;小公司价格是低,也好操控,但是不是先报低价胜标,再等日后找各种借口要求涨价?要是那样,招标岂不是白搞了,或届时再搞?选择物流提供商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好,招投标又如何去管理呢?

王小军经过分析发现,其实问题的本质并不是一家或几家怎么样的物流公司这么简单。问题的本质就来源于Y公司所主导的供应链本身。

这些问题不得不使王小军对哪些报价高的企业表示同情,但也惋惜有这么多改进的地方。为什么Y公司没有动静呢?要知道,Y公司毕竟是这条链条上的

主导者。

Y公司有这么多规格单品的物流管理问题都没有改进,更谈不上对第三方物流伙伴进行仔细的筛选了。更加上有N公司这样一个“特殊关系”企业,Y公司更难在招标中进行精细化的考虑了。

而如果招标的考察不精细,那招投两边都犹犹豫豫、不尴不尬的场面就很容易出现了。

问题:王小军应该如何选择?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