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生物学2005-2006学年考试试题B答案

保护生物学2005-2006学年考试试题B答案

保护生物学2005-2006学年考试试题B答案
保护生物学2005-2006学年考试试题B答案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

考试科目: 保护生物学(B )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70分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保护生物学;2. 生态系统多样性; 3.功能群;4.有效种群数量;5.最小生存种群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内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内,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5.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

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1分,总计10分)

1.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 140-170万

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 1000-3000万 种之间。

2.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又称为 里约热内卢 公约,是 1992 年在 巴西 国家签定的,中国在 1992 年加入该公约。

3.IUCN 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 不远的将来 具有高度的 灭绝 可能性的物种。

4.动态种群一般有

一个或几个核心 的种群和若干个 附属 的种群。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

1.Simpson指数是如何表达的?各变量分别代表什么?

λ=∑[N i(N i-1) / N(N-1)] D=1-λ

D=1-∑[N i(N i-1) / N(N-1)]

当N很大时,λ=∑(N i / N)2=∑P i2,其中:P i=N i / N(3分)

式中——N:为总个体中个体总数;N i:为总体中第i个种个体总数;λ:为集中性D:为多样性测度指标(2分)

2.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建设目标:

(1)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自然的本来面目,一方面维持有利于人类的良性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创造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进行区域开发的自然参考系统。(2分)

(2)保存生物的多样性,即保存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物种的天然基因库;(1分)

(3)维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物种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持续利用,使其不但成为物质资源基地,也成为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1分)

(4)保护特殊的有价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考证,历史、评估现状?预测未来提供研究基地。(1分)

3. 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其中潜在应用价值包括那些方面?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潜在应用价值、生态价值、伦理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2分)

潜在应用价值包括:

(1)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对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加速系统的能量、物质的流动、完善系统的功能具有重大作用;(2)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护水资源的功能;(3)

具有保护土壤的功能;(4)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5)具有净化和处理废物如重金属、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

农药等污染物的功能;(6)物种间相互作用,如人们栽培和养殖的动植物要依赖于野生植物才能延续繁殖、长期存活;(7)娱乐与生态旅游;(8)教育和科学研究;(9)环境监测;(10)提供新药;(11)生物控制剂;(12)新作物。(3分)

4.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列出5条以上)

(1)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2)各国共同且又分别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的原则;

(3)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

(4)不损害其他国家和各国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

(5)为保护人类环境进行国际合作原则;

(6)兼顾各国利益和优先发展中国家需要原则;

(7)共享共管全球共有资源原则;

(8)禁止转移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的原则;

(9)重视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则;

(10)各国对其所造成的国际环境损害承担责任的原则;

(11)和平解决国际环境争端原则;

(答对1 点给1分,满分5分)

四、以任意一个生态系统或濒危动植物为例,说明其现状、濒危原因、

未来的保护工作设想。(本题10分)

如森林生态系统答案应为:

中国共有森林15894.1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中国森林类型众多,拥有各类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林,以及他们的各种次生类型。在这多种类型的森林中,栖息着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据统计,中国有6347种脊椎动物,其中哺乳类581种,鸟类1244种,两栖类284种,爬行类376种,他们大部分栖息在森林中或林缘。这些动物中,许多为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在中国,如全世界有雉类276种,中国就有56种,占20%,其中19种为中国特有。其他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羚牛、毛冠鹿等动物也为中国所特有。

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线装及其原因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

(1)受威胁现状(4分)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公顷,为世界平均人均水平的12%;人均森林蓄积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全国濒危和受威胁的高等植物物种数约为4500种,濒危植物物种比例为15%,高于世界平均濒危和受威胁植物比例的10%。中国约有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威胁状态。

(2)受威胁原因(3分)

森林过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造林方式及人工林品种单一化;环境污染;战争;栖息丧失和碎裂华;此外,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药材和经济作物的过度采集也是森林多样性受威胁的重要原因。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3分)

森林在全球环境保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部分。50年来,中国政府在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保持森林生物多样性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迄今为止,除了建立500多个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外,还建立了230多处包括大熊猫和东北虎在内的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基地或繁殖场,使一度濒临灭绝的大熊猫、东北虎等10余种濒危动物开始恢复种群数量,并有6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随着全民植树造林和多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中国森林蓄积量已呈双增长区趋势,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五、综合论述保护生物学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重点。(本题10分)

1.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生物学热点地区的划分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生物种类、分布、进化等生物多样性基础资料了解还很不够。因此有必要在一些重点的、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的生物区系调查,以使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现状的了解更加接近真实。在此基础上确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如世界上物种最多的地区是热带雨林、珊瑚礁、热带湖泊和赤道地区等。

2.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

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是保护生物学需要探讨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保护生物学需要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到底要保护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到底对环境、对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有多大作用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还直接涉及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虽然一些学者通过一些调查、试验获得了一些假说,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得到普遍承认的结论,因此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3.种群生存力分析和小种群生存概率

由于生境的异质性和个体扩散,形成了许多小种群。一个物种的命运最终能够取决于构成该物种的所有小种群的命运。随着小种群内近交系数的逐代上升,遗传杂合性逐代降低,导致种群的适合度下降,最终导致小种群的灭绝。尽管许多学者对一些物种的生存力进行了初步分析,但由于种群生存能力涉及物种本身的一些内在因素,如种群数量、种群大小、性比、生殖能力、遗传多样性水平、健康状况等,还涉及到环境状况、自然选择压力、食物条件、竞争、寄生、捕食、疾病等诸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因此,科学的确定某一物种的生存能力和小种群生存概率比较困难。但是,在濒危物种确定、保护对象确定都涉及到种群生存力问题。特别是迁地保护物种时,保存的种群大小涉及到资金的投入和保护的效果,因此确定物种的最小可生存种群是当务之急。

(3分)

4.珍稀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水平

保护生物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现存的珍稀濒危物种加以有效的保护。采取保护措施之前,有必要全面了解这些物种的分布区、生物生态学习性、种群生存能力等,但其中和重要的一项便是要详细了解现存野外种群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水平。只有在全面地了解了该物种所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一个科学的保护繁育方案。

5.关键种的确立和功能群划分

保护生物学面对的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学工作者一直期望能够通过抓住主要矛盾或简化矛盾来解决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等复杂问题。因此试图寻找到生态系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

统内的关键种,或将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种划分成功能群。在这些生态系统中是否存在关键种,关键种的含义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功能群应如何划定,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保护生物学的理论,指导保护生物学的实践。

6.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虽然一些学者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分类,并对直接经济价值,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释放O2、固定CO2等间接经济价值等进行了估算和评价,但由于生物多样性价值涉及多种直接经济价值、多样的间接经济价值、潜在价值和伦理价值等诸多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体系。为了使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了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得到应有的支持和补偿,为了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问题上做出科学决策,应尽快建立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体系。

7.物种濒危和灭绝的机制

目前有关生物多样性丧失机制中关于生境破坏、生境破碎、生境退化和污染、外来种的入侵、疾病流行等因素的作用多限于定性化水平,或以局部研究成果推断整体,缺乏更具有科学依据的深入探讨。如在生境破碎方面应对:生境破碎的动态过程,生境破碎与生境异质性,生境斑块的隔离程度,边缘效应与岛屿效应,生境斑块中种群生灭动态,生境斑块的微气候环境,以及在破碎生境中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等开展深入研究。

(3分)

8.关键物种的保护

当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着眼点是减缓现有物种的灭绝速率,特别是减缓那些单种科、单种属的灭绝。其次是研究防止那些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种Flagship species、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灭绝的措施。并从物种生存的生物学机制和外部生态环境着手探讨物种灭绝的可预防性。

9.恢复生态学

仅靠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等措施,不可能有效的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也不可能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

现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有必要对保护区以外的区域进行科学经营管理,对

已经破坏和退化的生境采取恢复生态学措施加以恢复或重建。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生

态系统,根据其地理位置、退化状况等因素加以详细研究,提出科学的恢复技术措施。

10.生物技术在保护生物学中应用

开展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和计算机专家在生物分类、描述,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调查

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生物技术在小种群基因多样性恢复、阻止基因的有害转变、外来物

种控制、物种和群落的保存等方面的应用。

11.自然保护区理论

国内外现存的自然保护区多存在面积偏小、互相之间联系不紧密等诸多问题。有必

要针对保护区性质、功能、保护对象等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估。研究保护区的位

置、大小、形状,保护区之间的网络联系,怎样减少自然保护区内的边缘效应和破碎效

应,怎样建设自然保护区间的生境走廊,怎样管理和利用自然保护区等问题。

12.立法与公众教育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规范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普及生物多样性

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总结少数民族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经验,

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宣传教育等。

(4分)

分)

施光浮1987年为利于保护管理工作,根据资源特点,保护对象性质,保护区的任务把保护区划为5种类型。(1分)

(1)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对各类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非生物资源形成的复合体进行全面保护的地区。如长白山、西双版纳。特点:1)规定的重点为不同自然地带典型而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而不是特殊的保护对象。2)自然景观完整、面积大。(1分)

(2)珍贵植物或特殊植被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特种植物或植被,如丰林凉水。2)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

划定时主要根据珍贵性、特有性、濒危性。3)面积依具体情况而定。(1分)

(3)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珍惜特有野生动物,如扎龙,呼玛河。2)划定时主要根据珍贵性、特有性、濒危性。3)面积不确定,因保护对象而异,但一般较植物保护区大。(1分)

(4)森林公园(自然公园),特点:1)保护自然景观,有观赏价值的区域,如张家界,九寨沟。2)划定时依据自然环境及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维护需要。3)可游憩休闲。(1分)(5)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如地质剖面、仅有产地……如长白山、太白山……(1分)建设目标:

(1)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自然的本来面目,一方面维持有益于人类的良性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创造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进行区域开发的自然参照系统。(1分)

(2)保存物种的多样性,即保存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种群的天然基因库。(1分)

(3)维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物种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持续利用,使其不但成为物质资源的基地,也成为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1分)

(4)保护特殊的有价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考证,历史、评估现状,预测未来,提供研究基地。(1分)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学科)主任:詹亚光

《保护生物学》2020期末复习思考题库

《保护生物学》学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分支;解决由于人类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和工具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兼容基础和应用研究两种途径,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物群落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5.生境破碎、生境退化、沙漠化、温室效应 ★生境退化:是指外在因素使生物群落和物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群落结构有可能受到破坏,物种有可能被推向灭绝,由于尚未能改变群落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植物结构,所以,这种破坏还不会立即呈现。 沙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季节性干旱气候下,许多生物群落发生了渐进的、不可逆转化沙漠化的人工沙漠模型。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7.最小生存种群(MVP)、物种最小动态区(MDA) 最小生存种群:任何生境中任一物种的种群,在可预见的种群数量、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以一定的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种群数量。确保种群在可预见的将来,具有很高的生存机会所必需的个体最小生存种群数量。在可预见的种群数量、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都有99%的可能性存活100 年。 8.再引种计划、增强项目、引种计划 再引种计划:将圈养繁殖个体或野外采集个体释放到它们历史上曾经分布而现在不分布再

智慧树知到《保护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1、目前全球严重退化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 答案:13 2、目前全球水量明显减少或被严重污染的河流约占河流总数的 % 答案: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 3、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两栖类约占两栖类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哺乳动物约占哺乳动物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鸟类约占鸟类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2章单元测试 1、昆虫雌雄二型是遗传多样性引起的。 答案:对 2、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群体间或同一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答案:对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是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或进化潜能。 答案:以上都对 4、遗传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答案:DNA 5、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该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则愈小,其进化的潜力也就愈小。 答案:×

1、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于野生的动物、植物,这些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答案:1644年 2、下列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 答案:爆炸 3、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答案:正确 4、水葫芦从国外引进,在滇池里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几乎灭绝。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答案:有意引入 5、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答案:扬子鳄 第4章单元测试 1、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磷大部分的单向流动的,不能构成磷循环,因此磷酸盐资源也因而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答案:上述都正确。 2、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中的α多样性指数是用于以测度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沿着环境梯度变化的速率。() 答案:× 3、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它们均是生态系统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 答案:× 4、生态系统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其分布受制于自然条件,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大的格局上看,水分和温度状况是决定生态系统分布的主要因子。()

保护生物学习题答案

保护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6)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 (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个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 (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的遗传变异。 (9)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12)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1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二、填空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伦理价值。 2.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3.生物性公约又称为里约热卢公约,是 1992 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 1992 年加入该公约。 1IUCN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不久的将来具有高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 4、动态种群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种群和若干个附属的种群。 5、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等4项。 6、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 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 1000-3000万种之间。 7、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 8.《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 1980 年加入该公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 答:(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上的多样性。 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 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1分) (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的遗传变异。种的遗传变异既包括群体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1分) (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 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 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 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 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 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 ⑥指导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3.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答:(1)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1分) (2)物种原有生活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1分) (3)当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时;(1分) (4)IUCN 建议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 只时,应当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2分) 4.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及任务? 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 (2)保存生物多样性 (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 (5)人类游憩的场所 (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 (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5.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当生物多样性的水平高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即出现冗余物种。

保护生物学复习资料答案.学习资料

保护生物学复习资料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胎生苗:植物种子内的胚胎在未离开母本时即萌发生长,形成类似动物由母体直接产生下一代的形式,故称为胎生苗。 或果实内的种子会往下长出一根胚轴,胚轴称为胎生苗。 2. 生境片断化:是指一个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变成很多总面积较小的小斑块,斑块之间被与过去不同的背景基质所隔离。(生境破碎化是指对生物物种﹑种群﹑群落的生存繁衍起干扰﹑抑制作用的因素分割﹑压缩生境的过程。) 生境片断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破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使片断状生境中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生境片断化将物种种群分割为若干个小种群,影响物种的迁入和迁出,基因的流动受阻,遗传变异丧失,加之小种群易于灭绝,结果使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从而加速物种灭绝的进程。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生境面积的降低,二是剩余地区重新分布为非连续的碎片 3.遗传漂变: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也称为随机遗传漂变。 4.集合种群:是指某一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内各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体迁移而使复合种群系统成为一个有相互联系的整体。 5.关键种:是指其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群落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稳定的物种。 6.迁地保护: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7.时间种:指一个物种在其生存时间内所包含的所有生物个体。

8.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最新研究成果,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根据自然规律,利用人的社会属性,对自然界这一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积极保护,使自然资源能持续地被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具有相同的内涵,生态保护是指人类对生态环境有意识的保护,是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及策略。 9.生物入侵:一种生物以任何方式传入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并在那里定殖、建立自然种群、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 10.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通过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共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1.红树林: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12.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其借以存在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

保护生物学习题答案(供参考)(最新整编)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保护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内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 (6)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 (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个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 (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9)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 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12)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1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内,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 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二、填空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伦理价值。 2.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3.生物性公约又称为里约热内卢公约,是 1992 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 1992 年加入该公约。 1IUCN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不久的将来具有高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 4、动态种群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种群和若干个附属的种群。 5、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等4项。 6、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 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 1000-3000万种之间。 7、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 8.《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 1980 年加入该公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 答:(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 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上的多样性。 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 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1分) (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种内的遗传变异既包括群体内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 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1分) (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 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 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 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 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 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 ⑥指导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3.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答:(1)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1分) (2)物种原有生活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1分) (3)当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时;(1分) (4)IUCN 建议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 只时,应当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面 临着生存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2分) 4.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及任务? 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 (2)保存生物多样性 (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 (5)人类游憩的场所 (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范 (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5.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当生物多样性的水平高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即出现冗余物种。 (2)铆钉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一艘船上的铆钉。所有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功能都发挥积极贡献,而且不能互 相替代,并且生物多样性越复杂,就好像船上的铆钉越多,船越坚固,生态系统越稳定、系统的功能越完善。 (3)特异反应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不可预测,因为物种的作用太复杂。 (4)零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复习题集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 复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型频率、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备择价值、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位、关键地区、关键种、灭绝、外来物种、岛屿、集合种群、自 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孑遗物种、遗传漂变、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灭绝、生境破碎化、自然 资源、自然保护、基因流、模式生物、模式标本 二、填空题 1. 20 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断加强,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 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面临着 、 、 、 和 等五大危机。这些问题的 解决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 2. 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的三个指标是: 、 、 。 3.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 、和 。 4.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建立物种受威胁的等级包括 6个: 、 、 、 、 和 。 5.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和一些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经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主要包 括: 、 、 和 。 6. 截止 2006 年,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 处,面积 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 土面积的 15%,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7. 目前,贵州省已建成 个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本地的生物多样性。面积从 2000年的 45 万公顷 增加到 2009年的 96万公顷,增长幅度为 109%。截止到 2007 年 8月,贵州省有 个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 8. 地球上迄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用放射测定法测出的年龄是 亿年。但是,通过测定陨 石和月球岩石的年龄以及其他天文学的证据表明,地球与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在 亿年前。 9. 古生代的泥盆纪(距今 4.08-3.60 亿年前):珊瑚和三叶虫发生大规模的适应辐射;头足类出现。无 颌类和盾皮鱼达到多样性的高峰。泥盆纪被称为" 的时代"。 10. 恐龙产生于中生代的三叠纪,灭绝于中生代的 纪(距今 0.65-1.44 亿年前)结束时。 11. 为了定量描述某一物种或群落的多样性,可以用多样性指数来测定。一般多样性指数有3 类:α多样 性指数, 、 。其中α多样性指数:用以测量群落内的物种 多样性; 12. 为了更全面反映物种多样性,近些年来,很多学者从系统演化和分类学角度提出了测定物种多样性的 新理论和新方法,Williams 和 Humphries对此归纳为 、 和分类学方 法 3 个类型 13. 通常将生物多样性划分为 、 、 和 4 个层次。 14. 一般多样性指数有: , 和 3 类。 15.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遗传变异,即 、 和 。 16. 基因重组的类型包括 、 和 。 17. 目前检测遗传多样性的常用以形态学性状为主的 和 的检测两类方法。

森林保护与游憩2000级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题及答案 森保2000保护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3.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6.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不远的将来;灭绝; 2.一个或几个核心、附属; 3.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 4.1992、巴西; 三、简答下列问题(共30分) 1.Simpson指数是如何表达的?各变量分别代表什么?(5分) λ=∑[N i(N i-1) / N(N-1)] D=1-λ D=1-∑[N i(N i-1) / N(N-1)] 当N很大时,λ=∑(N i / N)2=∑P i2,其中:P i=N i / N 式中——N:为总个体中个体总数;N i:为总体中第i个种个体总数;λ: 为集中性D:为多样性测度指标 2. 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7

保护生物学课程复习

保护生物学课程复 习 ●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学是 解决生物多样化危机的科 学,其原则是:进化的眼 光,动态和综合的观点,必 须考虑人的观点,分析、解 决(缓解)矛盾。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物种的多昂性,基因 的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 的生物、他们遗传多样性、 他们所属生态系统的类 型。】 ●种群:一个地区内相同个体 的集合。 ●生态系统:一个空间内所有 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统一整 体。 ●景观: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 异质性区域。●物种: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 的个体的集合。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 统在能流、物流的生态过程 中,对外部显示的重要作 用,如改善环境,提供产品 等。 ●林奈的分类系统:界(动物 界)、门(脊索动物门)、纲 (哺乳纲)、目(灵长目)、 科(人科)、属(人属)、种 (智人)->人 ●物种形式存在的意义:1.物 种的分异是生物对环境异质 性的应答;2.物种间的不连 续抵消了有性生殖带来的遗 传的不稳定性;3.物种是大 进化的基本单位;4.物种是 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食 物链 ●小进化:种内的个体和种群 层次上的进化改变。基本单

位:无性繁殖系或种群遗传 组成的变化。 ●大进化:种和种以上分类群 的进化。基本单位:物种。 ●生态系统各成员间通过营养 关系【食物链】、【食物网】 彼此连成一个整体。 ●物种丰度:一个地区物种的 数量。 ●物种多度:即单一物种的 度,有相对多度和绝对多 度。多度可用数量或生物量 来测量。 ●物种多样性:如果根据丰 度、生产力或数量等某种重 要性来衡量物种,就是在谈 论物种的多样性。 ●

●关键种:是指它们的消失或 削弱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 统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物种。 ●旗舰物种:代表某个物种对 一般大众具有特别号召力和 吸引力,可促进大众对动物 保护的关注。 ●伞护种:是指那些生存环境 需求能够涵盖许多其他物种 生存环境需求的物种。 ●指示种:是指其生物学或生 态学特性可表征其他物种生 长环境或环境状况的生物 种。 ●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 Wiener index(H’)和 Simpson index(D)。 ●种群数量:一个地区某一特 定时间种群的数量。 ●种群动态:种群数量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热点地区:具有丰富的地方 特有种的地区。 ●生物多样性遭受的威胁:1. 栖息地破坏、破碎化和改 变;2.物种入侵(入侵种: 某物种通过自然或人为的手 段,被引入一个原来没有该 物种的生态系统中,逐渐发 展繁殖,并对当地自然或人 为生态系统产生毁灭性影响 的物种);3.过度开发和过 度开采;4.污染和有毒物质 的产生。5.连锁效应和协同 效应。 ●连锁效应:一个物种的绝灭 导致另一物种的绝灭。 ●协同效应:单独因素无作 用,但因素协同后影响巨 大。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 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 约,签署于1992年6月1 日。

保护生物学整理

思考题: 1、保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灭绝、进化的潜能、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境的恢复、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 2、生物资源的价值:直接价值: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两个方面。 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性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科学价值四种 非消费性使用价值: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经济收益,而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收获、也不受损害。 选择价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尽可能多的基因,可以为农作物或家禽,家畜的育种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 存在价值:有些物种,尽管其本身的直接价值很有限,但它的存在能为该地区人民带来某种荣誉感或心理上的满足。 科学价值:有些动植物物种在生物演化历史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搞清生物演化的过程 3、物种---面积关系原理:面积缩小10倍的岛屿,其物种数减少一半。 岛屿上物种与面积的关系在多数情况是一种曲线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即:S=CA Z 其中S为物种数;A为岛屿面积;C,Z均为无单位的参数。 Z和C的数值取决于岛屿的类型以及物种的类型(Simberloff 1986a)。Z值一般为0.25左右,变化范围在0.15—0.35之间;C值在种数较多的生物类型较高(如昆虫),而在种数少的类群值较小(如鸟、兽)。 4、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和灭绝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 首先考虑迁入,假设一个岛屿上尚无任何物种存在,此时迁入速率会非常高,因为任何一个迁入的个体都代表着这个岛屿的新种。然而,随着定居种类的增加,新种迁入的速率就会下降。当所有来自“种源库”(Source pool)(即大陆或其它临近岛屿)的物种都在岛屿上出现时,新种迁入率降到零。 5、邻近生境的作用:为一些迁徙性很强的种类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水源、食物等资源。例如水鸟:海鸟在岛屿上营巢,而在水域中取食鱼类。为一些濒危种群补充一些个体,防止已处于灭绝危险边缘的小种群的灭亡,这一作用也有人称之为“营救效应”。 6、栖息地异质性假说:William(1964)认为面积增加包含了更多类型的栖息地,因而应有更多的物种可以存在。Westman(1983)和Buckley(1982)也认为物种随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由于栖息地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平衡假说中岛屿面积效应的结果。 随机样本假说:认为物种在不同大小岛屿上的分布是随机的,大的岛屿只不过是大的样本,因而包含着较多的物种。Dunn和Loehle(1988)指出,取样范围会影响物种数一面积的关系。 7、岛屿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素: 1面积的大小; 2地形的复杂与否:地形复杂的岛屿將可供给较多的生物种类栖息。单就蕨类而言,台湾就有四百多种,比起欧洲大陆的种类还多。 3距离大陆块的远近:海洋就一般生物而言,都是极大的地理障碍;故一个岛屿距离大陆块愈远则生物的种类愈少。 4邻近地区生物相的复杂性:在和一个岛屿相鄰的陸地,如果生物相丰富,则此岛屿的生物相也將较复杂。 5生物种类的差异:不同的生物对于跨越各种地理障碍的能力不同,故在较远的海洋岛,很不容易看到淡水魚及两栖类。 6外來物种的入侵及生物的灭绝:在一个岛屿现存的生物种类较少時,则外來生物能夠入侵的几率也就较大,同時現存种类灭绝的速率也就越慢。相反的,则种的灭绝速度不但加速,而且外来种入侵成功的机遇率將減少。 8、自然选择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稳定性选择:即淘汰少数极端个体的选择。是自然种群中占优势的一种选择模式。对许多性状而言,其种群的平均值往往具有最大的适合度(fitness)。 定向选择:指有利于某一极端性状的选择。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发生作用。同时,它在动植物的人工育种中为一种常用方法。

保护生物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遗传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即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群体间或同一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 2、.孑遗物种:所谓孑遗物种是在较为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非常繁盛,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的一些生物物种。例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和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等就属于孑(jié)遗物种。 3.基因流:是一个集合名词,它包括致使基因从一个居群到另一个居群或从一个亚居群到另一个亚居群成功运动的所有机制。基因流的产生至少需要两个条件:1)某分类群存在至少一个以上的居群或亚居群;2)不同的居群或亚居群间有基因交流的机会。 4、遗传漂变: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也称为随机遗传漂变(random genetics drift)。 5、基因型频率:指某一特定型(等位基因的不同组合)的个体在整个群体中出现的概率。 6、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广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大至海洋中的群岛、高山、自然保护区,小到森林中的林窗,甚至植物的叶片都可以看成是大小、形状、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例如,湖泊可以看成是“陆地海洋”中的岛屿,林窗可以认为是“森林海洋”中的岛屿。换句话说,只要是边界明显的生态系统,都可看作是大小、形状和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例如,林中的沼泽;被沙漠围绕的高山;被农田包围的林地等等。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7、自然保护: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最新研究成果,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根据自然规律,利用人的社会属性,对自然界这一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积极保护,使自然资源能持续地被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具有相同的内涵,生态保护是指人类对生态环境有意识的保护,是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及策略。 8、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土壤、水、草场、森林、野生动植物、矿物、阳光、空气等等。对于人类来说,随着取得和使用资源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无用的物质可以变成有用的资源。 9、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生境中对濒危动植物实施保护; 10、迁地保护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11、物种灭绝:所谓物种灭绝就是指一个物种或一个种群不能够通过繁殖自我维持。下列任一情况发生时即发生灭绝:一是最后一个个体死亡;二是当剩下的个体不能够产生有生命或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12、外来物种(或者称非本地的、非土著的、外国的、外地的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13、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通过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共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保护生物学

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创始者效应:一个大的种群中的部分个体,从原物种中分离出来,建立一个新种群。建立新种群的几个个体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成为新种群的遗传瓶颈,这种现象叫做创始者效应。 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内,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内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论述转基因生物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 1.基因污染 如:1998年加拿大Alberta的一种Canola油菜中发现有抗草甘磷、固杀草(草铵磷)、咪脞磷等除草剂的光谱抗除草剂的基因;2001、2002年Natural,墨西哥玉米。 2.转基因植物杂草化 (1)自身转化成杂草(抗性)(转基因刺激变异、增加不确定性-出现杂草);(2)破坏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 (3)使野生近缘种转化成杂草; (4)产生“超级杂草”; 3.增加杀虫剂除草剂的用量;破坏环境; 4.产生新病毒(不同病毒与转基因作物病毒外壳蛋白重组产生新病毒); 5.对非目标本土生物的伤害 美国-大斑蝶(黑斑金翅粉蝶)-马利筋-转基因玉米-花粉-44%; 6.侵入新栖息地通过竞争、环境胁迫等危害生物多样性; 7.造成营养循环、环境、地球生物化学过程的改变,如转基因植物与根瘤固氮系统的转变; 8.初级生产力的改变(改变物种的组成和结构); 9.食物链断、协同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如给蚜虫饲喂GMO马铃薯后,造成蚜虫天敌瓢虫提前死亡,生殖率降低38%。 10.加速靶标生物的抗性进化; 11.诱发基因转移跨越物种屏障;(德国动物学家提出):转基因技术-跨越种属界限-目的基因异常活跃-可以跨越种属逃逸 12.GMO作物产量品质均下降。2000年美国3州统计RR大都比传统大豆产量下降5-10%。表达新基因浪费能量。 叙述迁地保护实施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 (一)实施意义 1.在动物学、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中作为野生个体的代用材料 2.取得管理野生种群的经验 3.作为补充野生种群的后背基因库

生物资源学思考题

解释以下概念: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物圈、生态系统、活化石、软骨鱼、硬骨鱼、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学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 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他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表现。 生物圈是地表全部有机体及与之相互作用的生存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是整个地球表层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敏感、最脆弱的部分。 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最先表现在生物圈,而生物圈的破坏又往往带来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说生物圈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有人把生态系统概括为: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环境 或:生态系统=生命系统+环境系统 活化石是指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在生境不变,成活率极低的情况下,这些生物在几百万年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于是相应地就形成了一些延续了上千万年的古老生物,同时代的其它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生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区域,被称为“活化石”。 软骨鱼:内骨骼为软骨,常以钙质沉淀加固; 体被盾鳞或光滑无鳞; 歪型尾; 无鳔; 卵大而少,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 硬骨鱼类: 内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性,已有膜骨加入; 体外被硬鳞或骨鳞,或裸露无鳞; 鳔通常存在; 雄性腹鳍内侧无鳍脚(少数有生殖足); 卵生,卵小而多(少数卵胎生,如鳉形目的食蚊鱼)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它既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思考题答案.doc

保护动物是由哪三方面组成(3?6问答) (答题开始,先进入一段广告,稍后更精彩:这道题本渣也不知道,没看懂题,哪位大神找到答案了,我粉你!!一一学委) 关心自然保护,设计保护区从哪方面考虑? (见下面第4题,建立原则) 1-简述“保护生物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时代、学科性质、涵盖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 形成时代(参考教材P7):本世纪70年代,科技界和许多国家开始重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野生物种的生存危机,于是,1978年,第一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召开。1985年,保护生物学会成立。现在,保护生物学会成为北美会员人数增长最快的一个学会。从1990年开始,北美的许多大学设立了保护生物学专业,而且此专业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喜欢选修的热门专业。 学科性质与涵盖内容(参考教材P8-9):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它具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管理科学的双重特征,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而成。应用牛物学科为保护生物学提出了研究课题,保护生物学也涉及到社会科学问题,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决策科学。保护生物学研究是为了保存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存物种的进化潜力。 要解决的问题(参考教材P9-10): (1)小种群生存概率:在迁地保护物种时,保存的种群大小涉及到资金的投入和保护的效果。因此,物种的最小可生存种群应如何确定是一个热点问题。 (2)确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位于生物多样性高的热带地区的国家多缺少保护所需的资金,如何保护这些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现实问题。 (3)物种濒危灭绝机制:物种灭绝后的遗传损失大小与物种分类地位有关。 (4)生境破碎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热点有生境破碎的动态过程、生境破碎与生境异质性、生境斑块的隔离程度、边缘效应与岛屿效应,生境斑块中种群生灭动态、生境斑块的微气候环境以及在破碎生境中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 (5)自然保护区理论:建设自然保护区时,保护区的位置、大小、形状,保护区之间的网络联系,怎样减少口然保护区内的边缘效应和破碎效应,怎样建设自然保护区间的生境走廊,怎样管理和利用自然保护区等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6)立法与公众教育: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规范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在普及自然野生动物保护法知识。 2.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濒危动物物种等级与《中国动物红皮书》划分等级有何不同?为什么?简述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 IUCN濒危物种新等级系统分八个等级:灭绝、野生灭绝、极危、濒危、易危、低危、数据不足、未评估。国内动植物红皮书采纳的等级参考IUCN红皮书等级制度,彼此相关但不相等。中国动物红皮书部分类群的有关卷册已完稿,正在审定中,其等级划分参照相关类群已出版的IUCN红皮书,使用了野生灭绝、国内灭绝、濒危、易危、稀有和未定等等级。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复习题集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 复习题集(新) 一、名词解释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型频率、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备择价值、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位、关键地区、关键种、灭绝、外来物种、岛屿、集合种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孑遗物种、遗传漂变、基因流、基因型频率、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灭绝、生境破碎化、自然资源、自然保护、食物链、食物网、模式生物和模式标本 二、填空题 1.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断加强,人类社会 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面临着、、、和等五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 2.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的三个指标是:、 和。 3.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和。 4.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建立物种受威胁的等级包括5个:、、、、和 5.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一些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经验,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途径主要包括:、、 和。 6.截止2006年,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处,面积万平方公里, 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7.目前,贵州省已建成个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本地的生物多样性。面积从2000 年的45万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96万公顷,增长幅度为109%。截止到2007年8月,贵州省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地球上迄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用放射测定法测出的年龄是亿年。但是, 通过测定陨石和月球岩石的年龄以及其他天文学的证据表明,地球与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在亿年前。 9.古生代的泥盆纪(距今4.08-3.60亿年前):珊瑚和三叶虫发生大规模的适应辐射;头 足类出现。无颌类和盾皮鱼达到多样性的高峰。泥盆纪被称为" 的时代"。 10.恐龙产生于中生代的三叠纪,灭绝于中生代的纪(距今0.65-1.44亿年前) 结束时。 11.为了定量描述某一物种或群落的多样性,可以用多样性指数来测定。一般多样性指数有 3类:α多样性指数,、。其中α多样性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