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

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

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
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特点:

1、认知的发展。

在注意力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

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

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情意的发展。

小学高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他们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在道德情感方面,学生主要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也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在意志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有一定发展,但不显著。他们的独立能力增强,放学以后几个同学会自发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带有一些普通社会团体活动特点,而且这些小团伙还不会轻易解散。

3、个性的发展。

在自我意识方面,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他们逐步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形成集体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这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深刻,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据,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此外,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所以,哄骗方法用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已经无效了。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家长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当活动。这是家长和孩子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互相尊重的体现。

二、学习要领:

1、学习的特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班集体生活,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1)加强预习,学会总结。

在学校学习,低年级的学生压力并不大,没有必要进行预习。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加强,自己有能力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能内化为本人的东西,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

有时老师把一些简单的内容省略不讲,或有重点地介绍一下难点部分,剩下的部分让学生自己理解,这就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验。要养成综合地考虑问题和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习惯。当今综合各科知识的题型的层出不穷,无疑为这一习惯的“培养必要”作了很好的注脚。

五年级学生需要从三四年级“听课+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总结知识点便成为一个“法宝”总结老师讲过的知识点,总结做过的题型,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或题型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它们的区别(难度上的不同、做题思考的角度等)。这样,面对考试难度的增加和知识点的综合,总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应对也一定会越自如。

另外,每次上课后,建议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再重新梳理一遍,当堂听懂了不等于掌握了,避免出现题目稍稍变化就不会应付的情况。重新梳理+整理一遍能够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另外,还要养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应用所学知识的习惯,因为学以致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

(2)接触自然、了解社会

学习中会遇到许多自然和社会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经验,很难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应利用可能的机会接触自然界的生物和社会中的人和事,增加实践感受。接触社会的另一个好处是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有利于迎接更复杂的挑战。

2、竞争意识增强,敬佩优秀同学。

五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如果说中低年级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而做作业,那么,五年级学生则是为了不负于同学而积极学习。动力不一样,比照对象变成了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所以他们会非常关心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的心理。

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培养非常重要,让孩子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先进与落后,避免把羡慕变成嫉妒,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优秀就骄傲自满。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完整做事。

五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整地做一件事,家长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去做。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先易后难,彻底完成。如果不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孩子会出现类似虎头蛇尾的做事习惯。要把将来成为什么人、应该怎么做、不准做什么这样的概念和想法隐含在行为中,让孩子在独立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去体会。

2、互开玩笑。

一年级学生不懂得开玩笑,遇到什么事都是一种很认真的模样。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听明白笑话和一般对话的区别,但是自己不会用,常常张冠李戴。五年级学生嘲弄人的“本事”增长很快,不仅会开别人的玩笑,而且对事情喜欢用“不伦不类”的语气描绘一番,自己创作笑话。有时一句俏皮话开头,后面就会层出不穷。很平常的一件事,到了他们那里则能渲染得天花乱坠。这是学会开玩笑以后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引导好了,会形成许多幽默体裁的“作品”。不过,由

玩笑引出对他人的嘲弄就不值得提倡。要提醒孩子:不能因为开玩笑而伤害他人的感情。例如身体有缺陷,体胖或着装等。

由此可见,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目标归纳起来为: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小学高年级学生叛逆心理不容忽视 内容提要:小学高年级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步入青春期的同时,也被笼在了叛逆心理造成的阴影之下。本文力图揭开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及其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从正确认识叛逆、走出误区、真诚关爱学生、重视沟通、讲究策略等方面寻找矫正良策,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叛逆心理成因矫正策略 一叛逆心理的提出 前不久在办公室亲眼目睹了一高年级学生公然与老师顶牛的情景,学生不计后果的不逊言辞、粗暴态度,使人心生惶然。其实,在高年级,诸如此类不服教育,动则便与老师对立起来的学生并不鲜见。许多老师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听话。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孩子会滋生出不满情绪,表现为:满面不屑,如直翻白眼、嗤之以鼻、充耳不闻、冷漠处之;行为过激,如顶嘴狡辩、讽刺挖苦、暴跳如雷、破罐破摔、背道而驰等等。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学生的这些言行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它们均源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脆弱的,而学校家庭教育中往往只重智育,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致使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青春期叛逆的泥沼而无法自拔。于是,从小学高年级起,如何矫正孩子的叛逆心理,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一课题便摆在了我们面前。 二叛逆心理的界定及结构 什么是叛逆心理呢?《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是:“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叛逆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叛逆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叛逆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叛逆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感成分

五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

五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广泛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字谜答案扇形的小苹果找座位图四组数学口算机录音机配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故事。(播放麦克斯韦小时候的故事配乐录音) 2.学文明理 提问:谁来说说小小的麦克斯韦为什么喜欢提出许多问题?/ (学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麦克斯韦对什么事情都好奇,都想知道究竟,这是一种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学习的兴趣,麦克斯韦最后城为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家。 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极大的兴趣。衣同学们看看书上还为我们介绍了其他的人。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中有关达尔文及严文井的故事) 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看了书中的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书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3.活动明理

(1)请同学们分组说说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说完后再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说你们组的发言情况。 (2)做个放松小游戏 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字谜条幅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将学生猜中的答案随时粘贴在字谜的旁边,并为猜中答案的学生发一颗智慧星。 (3)谁来帮助苹果娃娃 分别将扇形的填字游戏及写有“青、晴”等文字的苹果贴在黑板上,谁给苹果娃娃找到座位,就请谁把苹果娃娃带到他的座位上。 (4)开个小擂台赛 分别出示口算比赛题,每次两名同学比赛,看谁能当擂主,教师为擂主颁发证书。 (5)想想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有哪些?把它填在书中的表格中,填写完后再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课?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想个办法使自己对这样的课有兴趣。最好能将这个办法写在表格后面。 4.总结全课 同学们喜欢今天的学习吗?大家的回答和笑脸告诉了老师。你们很喜欢这样的学习。其实我们的学习都能像今天的学习这样使你有兴趣。请同学们回家后问问自己的家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请你的家长和你一起动脑筋,找一找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四年级下册心理教材分析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心理 健康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心理健康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套教材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编写的。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四个单元组,依次是:意见对对碰、计划学习、独战挫折、生命的理由。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改革强调的两个重要思想就是以学习为主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2、时代性和针对性。教材选择的内容都是当代中小学生亟需辅导的,如自我意识、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困惑、考试焦虑、青春期问题、情绪调控等。通过螺旋霉式上升、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学会释放情绪和压力,从而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 3、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用教材可以自学、自悟,教师可以据此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实践性。采用活动式的编排方式,利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和途径,如情境体验、角色扮演、问题辨析、心理测试、互帮互助等,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心理问题。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使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以正教育和预防为主,适当考虑个别差异,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单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它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

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它的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理性价值观念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良好人际的建立,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其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它必须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使学生通过自身的阅历实现感悟,以促进心理反思与构建。只有借助于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和感悟,重视学生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的影响,才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外在的心理知识内化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借助于体验,才能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究,不断感悟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体验与活动又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体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学手段实施的体验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活动中的体验。只有借助于活动,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进而促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教师应善于创设活动的情境,以体验学习为教学模式,促进师生、生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唤醒学生内心已有的经历和体验,激发学生产生激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活动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目标选择设计、有主题、有活动形式和方法、有设计方案、能控制活动的过程、能评价活动的结果。

给大家一个关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分析

给大家一个关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分析,或许有用 [size=4][color=royalblue] [color=blue][b]4年级学生,大多十一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点:[/b][/color][/color] [size=4][color=blue][b]一、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还没有形成。到了四年级,同学之间来往增多,到同学家里作客,一个人独自上街买东西、看电影戏剧等,这些活动使孩子接触的面扩大了,同时独立性也增强了,他不再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而是自己去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可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良好的品德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未形成,假如有人牵了去做一件不好的事,他也会盲目地跟着去做。这个年龄段学生开始对游戏机房感兴趣,要留心观察,正确引导。 [/b][/color][/size] [size=4][color=blue][b]二、四年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即判断对错、好坏等能力)开始逐步形成。 [/b][/color][/size] [size=4][color=blue][b]一二年级时,孩子还没有自我评价能力。三年级时,这种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弱,大体上是依照老师和家长的评语(评价)来认识自己。到了四年级,情况就不同了。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当然,由于这种自我评价刚开始形成,往往容易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比较好的学生对自己估计过高,认为别人都不如我好,骄傲自满。另一种是比较后进的学生对自己估计过低,认为自己总不如别人,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这两种偏向,对孩

子的健康发展都有妨碍。我们老师和各位家长都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和学习上的进步,又要学会一分为二地客观分析,承认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缺点,与班里、年级里最优秀的同学还存在差距,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快更好地进步、更健康地成长。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遇到暂时的挫折不灰心、不泄气。 [/b][/color][/size] [size=4][color=blue][b]三、四年级学生是性格开始形成的时期。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学校老师的教育,家庭的环境和氛围,父母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作为教师,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自己也要严格要求,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作为家长,也要尽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应当做孩子的好榜样,家庭环境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性格,对于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b][/color][/size] [color=blue][b][size=4]四、四年级孩子考试分数可能有所下降,这也是四年级学生的一个特点 五、四年级学生家长与自己孩子的交谈普遍减少。刚进一年级,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见孩子回家,就要问这问那,常常检查孩子的作业,三天两头与老师联系。到了四年级,好象习以为常了,与孩子的交谈时间减少,说话减少,思想感情的交流也明显减少了,这对你了解孩子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造成困难。因此我建议,我们

小学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五年级学生可以很完整地画完一张画,有些机灵的学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图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但是五年级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有时受特殊因素影响过于现实化,缺乏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 心理,发现孩子过于务实的表现,家长应鼓励他出去玩耍。 1、一般心理特点 1.1竞争意识增强 五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如果说四年级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作业,那么,五年级学生则是为了不负于同学而积极学习。动力不一样,比照对象变成了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在竞争中伤和气,容易过于疲劳。家长要注意调整孩子作息时间,增加身体锻炼。 1.2敬佩优秀同学 五年级学生非常关心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的心理。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培养非常重要,让孩子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先进与落后,避免把羡慕变成嫉妒,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一 时的优秀就骄傲自满。 1.3自己组织团体活动 独立能力增强,放学以后几个同学可以自发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带有一些普通社会团体活动特点,而且这些小团伙不轻易解散。 1.4不轻信吹捧 五年级学生已经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所以,哄骗方法用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已经无效了。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家长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当活动。这是家长 和孩子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互相尊重的体现。 2、学习要领 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

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 2010-12-27 14:35:00 | By: wyf-c006 ] 五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特点: 1、认知的发展。在注意力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情意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他们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在道德情感方面,学生主要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也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在意志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有一定发展,但不显著。他们的独立能力增强,放学以后几个同学会自发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带有一些普通社会团体活动特点,而且这些小团伙还不会轻易解散。 3、个性的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他们逐步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形成集体

解读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解读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沈琼 1、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一对一补习专家强调,四年级的学生非常难引导,身体方面有高矮胖瘦,心理方面: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小时候看不懂,听不懂的一些知识,现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受大人控制,有一点叛逆。四年级孩子注意力增强,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以后,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 2、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一对一补习老师指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3、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随着四年级课程增加,作业量增大老师会像对待大人一样要求去学习。这时候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养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习惯等。 四年级的孩子不能像一二年级一样靠外界督促去学习,要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父母的责任,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学习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教育中老师们不一定非常详细地告诉孩子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何意义,为什么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学习是必需的。 4、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何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引导得当都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 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或厌恶学习,原因就在于他们是被强迫学习的,他们将学习作为一种外加的负担。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将学习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作为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去培养。 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但是,这种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五年级 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

小学五年级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 五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特点: 1、认知的发展。在注意力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情意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他们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在道德情感方面,学生主要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也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在意志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有一定发展,但不显著。他们的独立能力增强,放学以后几个同学会自发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带有一些普通社会团体活动特点,而且这些小团伙还不会轻易解散。 3、个性的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他们逐步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形成集体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这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深刻,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据,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此外,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所以,哄骗方法用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已经无效了。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家长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当活动。这是家长和孩子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互相尊重的体现。

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转载的)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3、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3、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五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

第一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五年级的学生开始知道生理现象,尤其是五年级是女性生理发育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一次重大转变,有些学生对初潮来临时怎么出来,有不少学生表示恐慌。 教材:选自福建教育出版社叶一舵主编《小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已经学习完《成长的信息》,从生理的角度知道自己身上神秘的变化,生理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的变化,青春期教育也就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和心理健康常识课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良药,这堂课使学生认识到男生有哪些性别特点,使男生明确知道自己的性别角色,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学习及生活

中的琐事,鼓励他们从生活及学习中找到自信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五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期,开始逐渐掌握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关系到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 教材:在二三年级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基础上,本单元再次强化对自我全面、深入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本单元再次强化对自我全面、深

四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四年级的重要性和心理特点 1、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非常难引导,身体方面有高矮胖瘦,心理方面: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小时候看不懂,听不懂的一些知识,现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受大人控制,有一点叛逆。四年级孩子注意力增强,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9~11岁)以后,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 2、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3、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随着四年级课程增加,作业量增大老师会像对待大人一样要求去学习。这时候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养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习惯等。 四年级的孩子不能像一二年级一样靠外界督促去学习,要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父母的责任,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学习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教育中老师们不一定非常详细地告诉孩子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何意义,为什么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学习是必需的。 4、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何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引导得当都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或厌恶学习,原因就在于他们是被强迫学习的,他们将学习作为一种外加的负担。但是,现在很多家

(完整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要领(家长会)

沟通、理解、合作——————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要领 一、反馈上学期的学习情况 这次临沧市统考,在解决问题中来拉开学生的成绩,也就是数 学的最高层次是解决问题的约30分。有10分的题比较难。令人高 兴的是,有2人:4(2)班的穆娜和乔雨考了100分,90—99分:25人,80-89:25人。 二、心理特点: 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所以,哄骗方法用在四年级学生身上已经无效了。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家长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当活动。这是家长和孩子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互相尊重的体现。 三、学习的特点。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班集体生活,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随着自

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苦我一人,幸福一家子。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加强预习,学会总结。 在学校学习,低年级的学生压力并不大,没有必要进行预习。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加强,自己有能力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能内化为本人的东西,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 有时老师把一些简单的内容省略不讲,或有重点地介绍一下难点部分,剩下的部分让学生自己理解,这就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验。要养成综合地考虑问题和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习惯。当今综合各科知识的题型的层出不穷,无疑为这一习惯的“培养必要”作了很好的注脚。 四年级学生需要从二三年级“听课+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总结知识点便成为一个“法宝”!总结老师讲过的知识点,总结做过的题型,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或题型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它们的区别(难度上的不同、做题思考的角度等)。这样,面对考试难度的增加和知识点的综合,总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应对也一定会越自如。

四年级学生心理特征

四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家庭教育建议 四年级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具体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观性较强,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认真分析。在作文中分析一件事情,开始有了条理,尽管许多看法显得幼稚,但是这种分析方法是可贵的。在心理学上,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的前提。分析问题就是独立认识问题的过程。相对比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这是女孩子生理发育特征决定的。 一、一般心理特点 1、难以引导时期 公认四年级学生非常难以引导,有些专家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十多年里,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最大。一方面身体发育表现出明显的高矮、胖瘦差别,发育快的已接近中学生的指标,发育最慢的还像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心理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家庭环境和其它条件的差异,孩子对事物的体验差距很大。心理发育较快的孩子,小时侯看不懂、听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视野开阔、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去的地方多、见识多的孩子甚至表现出老成的样子。而条件不好,每天仅限于家庭、学校活动的孩子显得孤陋寡闻。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成人书籍,由此,个人知识面也迅速拉开差距,可以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深的要求。有的老师感叹:这些孩子根本管不了,知道的事比我还多呢! 四年级学生在读书方面表现出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他们不只是寻找热闹的漫画或故事书,而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籍,对理科感兴趣的孩子开始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类读物。意志行为中体现出比较完善的选择性。 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爱好还不稳定,无论是学习科目还是游戏项目。说明四年级学生总体上没有达到成年人所具有的稳定的自主能力。 2、开始意识到“自己” 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四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如,这样不合适,那样又有妨碍。在反复比较、衡量的过程中开始认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关系,并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等同于他人。这个“自己”常常站在主观愿望的对立面。在处理事物时,能够说服自己,调整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日常生活之外,文具的准备,与他人的交往,整理内务等,应完全独立完成。过去由家长打扮,现在则愿意自己打扮;过去买东西要跟随妈妈一起去,现在则自己独自去,或者和同学一起去,不受大人意见的左右。三年级以前,在外面见

小学4 6年级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小学4 6年级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小学4~6年级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2011-06-07 22:11四年级:?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四年级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具体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观性较强,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认真分析。在作文中分析一件事情,开始有了条理,尽管许多看法显得幼稚,但是这种分析方法是可贵的。在 心理学上,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的前提。分析问题就是独立认识问 题的过程。相对比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这是女孩子生理发育特征决 定的。 1、一般心理特点 1.1难以引导时期。 公认四年级学生非常难以引导,有些专家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十多年里,四 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最大。一方面身体发育表现出明显的高矮、胖瘦差别,发 育快的已接近中学生的指标,发育最慢的还像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心理方面也 是如此,由于家庭环境和其它条件的差异,孩子对事物的体验差距很大。心理 发育较快的孩子,小时侯看不懂、听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视野开阔、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去的地方多、见识多的孩子甚至表现 出老成的样子。而条件不好,每天仅限于家庭、学校活动的孩子显得孤陋寡闻。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成人书籍,由此,个人知识面也迅速拉开差距,可以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深的要求。有的老师感叹:这些孩子根本管不了,知道的事比我还多呢! 四年级学生在读书方面表现出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他们不只是寻找热闹 的漫画或故事书,而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籍,对理科感兴趣的孩子开始 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类读物。意志行为中体现出比较完善的选择性。 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爱好还不稳定,无论是学习科目还是游戏项目。说明四 年级学生总体上没有达到成年人所具有的稳定的自主能力。

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 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就是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 发展的特点,家长只有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 育效果。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 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 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 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 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 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 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 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四年级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 键期人的大脑从婴儿期到儿童期不断在发育和增长,并在青年期完成成长的过程。大脑的生长不是匀速和直线的过程,而是非匀速和分阶段的过程,各个阶 段是相互影响、环环紧扣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后一阶段 产生不良的影响。研究表明,人脑在10岁之前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脑 重已经与成人相当,尽管9岁后儿童的脑重增加很少,但是脑细胞内部的结构 进一步复杂化,大脑的各项功能进一步逐渐趋于成熟。由于大脑结构的复杂化 和功能的成熟,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还表明,1 0岁左右大脑前额皮层发育完善,孩子玩的天性开始消退;相反,大脑的抑制 能力加强,儿童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变得更有意识;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 和文字反应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 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一 题多解的数量增加。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其关键,而独立性和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随 着抑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增强,儿童的自制能力开始增强,但是仍然不稳定, 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的,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 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所以,超越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的教育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样,落后于孩 子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的教育也会妨碍孩子的成长。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儿童 时期向少年时期的过渡期,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家长必须用不 同于幼儿和不同于少年教育的方式铸就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础。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五年级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四五年级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 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 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的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父母的唠叨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时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父母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采取措施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自己而学习,并引导他找到学习的乐趣,那孩子就会动力十足地学习。 其次,这与父母不了解小学阶段知识的难度发展规律有关。 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让孩子明白“学习时自己的事情,孩子才会真正地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做父母的,不管你的孩子正处于哪个年龄段,你要想教育好他们,必须提前了解他们的心理。做父母的就应该提前向孩子灌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这样,对于思维正在高速发展的四、五年级孩子来说,这将会促使他们的成绩稳步前进,而不是厌学。父母要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表扬,少些批评。 孩子在四年级之前,或者在读四、五年级的过程中,父母还应该提前知道哪些知识呢?或者说,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案例: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看到晓宇拿着课本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勃然大怒,逼着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看书,而是跟孩子打过招呼后,就开始忙自己的家务。一会儿,晓宇沉不住气了,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考语文。”妈妈“嗯”了一声,就没再理他。他还在继续试探妈妈,说:“可是,妈妈,我还没有复习完呢!”妈妈还是“嗯”了一声,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晓宇有点失望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理我呀?你是不是不关心我了呀?”妈妈放下手里的家务,认真对他说:“你似乎希望我逼你去看书。妈妈当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了,可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去看书,在哪看书,是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事情。”从此以后,晓宇对妈妈的态度深信不疑了。 当孩子试探父母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说不参与就不参与。如果面对晓宇的试探,妈妈用责备的口气对晓宇说“再不好好看书,就会考试不及格”“考不好会被老师惩罚的”……那么,晓宇会继续与妈妈玩这种“你越管我,我越不好好学”的游戏。。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这样劝孩子好好学习:“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娶不到媳妇(找不到好老公)!”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会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就要过很艰苦的生活!” …… 也许父母们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服孩子要好好学习,然而,父母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的高速发展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

三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对策

三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对策 孩子进入三年级,通常会有较大变化,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掌握这些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一)孩子的心理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性差别大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

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孩子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但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学习方面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孩子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这一年又是两极分化的开始,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开始分化,他们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出现了差别,学科偏爱开始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