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屈原列传 字词整理

屈原列传 字词整理

屈原列传 字词整理
屈原列传 字词整理

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毕见(通“现”)

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二、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志: 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

的人)

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四、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今义:色彩

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3、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4、反复:古义:反,覆转;复,恢复今义:颠来倒去

5、诡辩:古义:谎言,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

五、句式归纳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

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4、楚诚能绝(于)齐(省略句、状语后置)

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判断句)

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

10、此不知人之祸也(判断句)

(完整版)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屈原列传知识点梳理 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人穷则反本 4、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8、屈原既绌 9、厚币委质事楚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11、使于齐,顾反 12、亡走赵,赵不内 13、被发行吟泽畔 14、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2、(上官大夫)因谗之曰 3、谗谄之蔽明也 4、邪曲之害公也 5、方正之不容也 6、屈平正道直行 7、惠王患之 8、厚币委质事楚 9、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0、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11、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1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4、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1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6、其后楚日以削 17、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 18、同死生,轻去就 三、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颜色憔悴 3、形容枯槁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四、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一词多义: 1、属屈平属草稿未定(连缀,引申为写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委托,嘱咐) 十三学的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吾属今为之虏矣(类,辈)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2、疏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陈述) 论积贮疏(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 3、本父母者,人之本也(根本) 本末倒置(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此指农业) 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考察) 4、疾君有疾在腠里(疾病)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速,捷)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同“嫉”,妒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猛烈)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5幸则吾斯役之不幸(幸运) 大王亦幸而赦臣(侥幸,幸而,幸亏)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封建时代君王到某处)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希望) 6、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人质)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同“贽”)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锧”,一种刑具) 7、内少间,帘内掷一纸出(里面)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部,常指国家内部) 亡走赵,赵不内(“纳”,接纳)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交纳) 距关,毋内诸侯(“纳”,使……进来)

屈原列传文言现象

《屈原列传》整理稿 一、一词多义(实词) 1. 属 (1)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2)骑能属者百余人《项羽本纪》跟随 (3)乃以王属吏《高祖本纪》(zhǔ交付,委托) (4)徒属皆曰:“敬受命”。《涉世家》(shǔ官属;部属) (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动词,隶属,属于。) (6)神情与、黄不属——《核舟记》(动词,类似。) 2. 与 (1)屈平不与:动词,答应,允许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动词,亲附,结交) (3)信与耳以兵数万《侯列传》(连词和) (4)坚营勿与战《侯列传》(介词和) 注意(3)(4)词性不同,词义相同。 3. 伐 (1)平伐其功:自夸 (2)自矜功伐《项羽本纪》/此五霸之伐也《公子列传》(名词,功劳,功业。)(4)其后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5)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4. 疾 (1)臣少多疾病《情表》(病)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恨,痛心)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快) (4)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生疾病) 7. 、间 (1)遂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隔绝)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离间) (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暗中) (4)间至矣《廉蔺列传》(从小路) 8. 见 (1)私见良,具告以事《鸿门宴》(会见)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屈原列传》(被) 9. 绝 (1)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4)楚诚能绝齐,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绝交) 10类 (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像)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事物) 11. 迁 (1)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放逐)

(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完整版)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 复习资料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4.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5.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惧怕 二、古今异义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 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今闻购将军之首【购】 古义: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将军岂有意乎【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 终已不顾【顾】 古义:回头;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北蛮夷之鄙人【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 图穷而匕首见【穷】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 秦王还柱而走【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dǐ],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拿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 诸郎中执兵。【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断其左股。【股】 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左右既前【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三、词类活用 【日夜】此臣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上】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精选全面

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毕见(通“现”) 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二、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志: 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四、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今义:色彩 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3、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 若

屈原列传-导学案

《屈原》活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过程】 一、自学质疑 (一)结合注释,了解本文主人公——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诗歌新样式,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抒情长诗《离骚》。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楚辞》。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 (二)朗读课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给下列字词注音。 属.(zhǔ)草稿谗谄 ..(Chán chǎn)惨怛.(dá)谗人间.(jiàn)之 帝喾.(kù)濯淖 ..(zhuónào)皭.(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商于.(wū)屈匄.(gài)靳.(jìn)尚唐昧.(mò)咎.(jiù)忠臣之分.(fèn)被.(pī)发餔.(bū)其糟相随属.(zhǔ ) 啜.(chuò)其醨.(lí)汶汶 ..(mén mén)温蠖.(huò) (三)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文章意思,并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 (四)速读全文,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第一部分(1—3)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第二部分(4—10)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第三部分(11—12)屈原自沉汨罗江的经过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五)通览课文,按照“通假字”、“词类活用”、“重点语句翻译”等类别,进行文言知识积累。 示例:博闻强志.“志”同“记”,记忆力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疾痛惨怛()馋人间之()帝喾()靡不毕见()()遐迩()()濯淖()()皭然()从亲() 商於()丹淅()相随属()枯槁()餔其遭()汶汶()温蠖() 二、通假字 1、犹离忧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人穷则反本 4、屈平既绌 5、厚币委质事楚 6、见:靡不毕见 7、亡走赵,赵不内 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三、一词多义 1、闻: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知识,见闻 (2)无何,宰以卓异闻闻名 (3)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声,名望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到 2、志: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志向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记,记住

(3)其志洁,其行廉志趣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愿望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3、疾 (1).君有疾在走里病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5)庞娟恐其贤于己,疾之通“嫉”,妒忌 (6)举疾首而相告曰痛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速,敏捷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猛烈(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4、疏: (1)王怒而疏屈平疏远疏远 (2)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3)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4)《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5、致 (1) 致敬亭于幕府送达,送来

(2)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 (3) 假御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 (5)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6)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招纳,招引 (7)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使 (8) 衡善机巧,尤志于天文阴阳历算尽,极 (9)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意态,情趣 四、词类活用 1.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2 .出则接遇宾客 3. 因谗之曰 4.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5. 邪曲之害公也 6. 方正之不容也 7. 明道德之广崇 8. 蝉蜕于浊秽 9. 楚使怒去 10.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11.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2. 其后楚日以削 五、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 3、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5、又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屈原列传知识梳理答案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梳理 一、注音 谗谄(chǎn)靡(mǐ)不毕见 濯淖(nào)滋垢(gòu) 渣滓(zǐ)皭(jiào)然 汶汶(mén)稚(zhì)子 枯槁(gǎo)餔(bū)其糟而啜其醨(lí) 温蠖(huò)娴(xián)于辞令 属(zhǔ)草稿汨(mì)罗 上称帝喾(kù)楚将屈匄(gài) 二、通假字: 1、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通“返”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旨趣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 5靡不毕见.通“现”显现 6、屈平既绌.通“黜”罢黜 7、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 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 9、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三、重点实词解释 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2、王甚任.之信任 3上官大夫与之同位次

4、争宠而心害.其能忌妒 5、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6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改变,更改 8、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明 10、“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11、人穷.则反本处境困难 1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疲困 13、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内心悲痛 14、《国风》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 15、靡.不毕见.无见,同“现” 16、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深 17、举类迩 ..而见义远事物近 18、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称许 19、不获世之滋.垢污浊 20、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洁净 泥,同“涅”染黑 21、乃令张仪佯装 ..去秦假装 呈献质,同“贽”见面礼 22、又因.厚币用事者 ...臣靳尚凭借当权者 2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2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 25、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

刺客列传文言文翻译

《刺客列传》知识点整理 一、课内知识点整理 1.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看) 2.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不友好) 3. 奈何以见陵 ..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被欺凌) 4. 愿太傅更.虑之(更加,可译为认真) 5.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两次、眼泪) 6.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如果,退回) 7.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 8. 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但是) 9.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及,赶上) 10. 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拜访)1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别) 12.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顺序) 1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突然,常态) 14.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成功) 15.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排列) 16. 使使 ..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派,使者) 17. 图穷.而匕首见(尽) 18.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趁机) 19. 彼.庸乃知音 ..,窃言是非 ..(那,知晓音乐,好,不好) 20.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擅长) 21.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详细,像) 22. 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违背) 23. 彼乃以我为非人 ..也(不是同类人) 24. 稍.蚕食诸侯(逐渐,慢慢) 25. 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担心)26.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同“媾”,媾和) 27.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 28.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无能的)29.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悬赏) 30.皆白衣冠 ..以送之(穿衣,戴冠)31.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牵,拉;断) 32.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逃跑)33.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到)

屈原列传语法

屈原列传【语言知识整理】 1 . 通假字 志——记泥——涅反--返离--罹见--现指--旨濯--浊绌--黜内--纳质--贽被--披从--纵 2 .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zhǔ,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动词,掌管。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类似。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动词,耀,自夸。 其后秦欲伐齐

动词,讨伐,进攻。 口诛笔伐 动词,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 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动词,战胜,打败。 此五霸之伐也 名词,功业。 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

动词,通“记”。一说,名词,记忆力。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 动词,记述。 项脊轩志 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 动词,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 动词,损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名词,祸害。

疏 王怒而疏屈平 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动词,陈述,旧读shù。 论积贮疏——(西汉)贾谊名词, 疏旧读shù。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 十三经注疏,shù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 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

刺客列传文言现象整理

高二(1)班刺客列传 一、通假字整理: 1.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威慑,震慑 2.嘿.而逃去 “嘿”同“默”,不说话,不出声 3.北购.于单于 “购”同“媾”,媾和,讲和 4.旷日弥久,心惛.然 “惛”通“昏”,糊涂 5.其意不厌. “厌”通“咽”满足 6.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合纵策政 7.使悉反.诸侯侵地 “反”通“返” 8.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 9.右手揕其匈. “匈”通“胸” 10.樊於期偏袒扼捥. “捥”同“腕” 11.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腐”同“拊” 12.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豫”通“预” 13.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 1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15.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柙”同“匣” 1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17.卒.起不意 “卒”通“猝” 18.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擿”通“掷” 19.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

20.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通“佣” 21.举筑朴.高皇帝 “朴”通“扑” 二、一词多义 1.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深刻) 深失所望(副词,很,十分) 2.假 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 假令仆伏法受诛(假如) 汉人未可假大兵全(给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3.遗 厚遗秦王宠臣(wei 赠送) 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送给)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 4.教 乃今得闻教(指教) 曲罢曾教善才服(使,让)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名,教化)5.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 扁鹊望桓候而还走(同“旋”,掉转身)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归还)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副词,仍然)一樽还酹江月(副词,还是) 6.私 丹不忍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名,私利) 乃遂私见樊于期(副词,私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 7.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资财)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资本)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资助) 昔仲尼资大圣之才(凭借) 8.图 请入图之(谋划) 图穷而匕首见(地图) 不图子自归(料到)

屈原列传 字词整理

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毕见(通“现”) 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二、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志: 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 的人) 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史记》选读重点字词整理

《史记》选读复习 《高祖本纪》 常有大度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高祖为亭长,素易 ..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 ..留高祖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诸将黥布皆属.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 诸所过毋得掠卤 ..,秦人憙.,秦军解.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 ..,何以得主.约!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四月,兵罢戏下 ..,诸侯各就.国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 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 ..仲多?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李将军列传》 广家世世受.射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得李广必生致.之 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 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 ..故也! 居无何 ..,匈奴入杀辽西太守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 专以射为戏,竟.死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刺客列传重要知识点

《刺客列传》重点文言知识点 (1)第1-5段 1.一词多义: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先:祖先。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前一“之”字,是动词,到。 使使往之主人。之:用作动词,到。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去:离开。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爱:喜欢。 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结:结交。 2.文言虚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虽:虽然。 3.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目:用作动词,瞪视。 4.难句翻译指导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参考译文: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尽情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相互娱乐,可是过一会又相对哭泣,好象旁边没有别人一般。 翻译指点:“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和而歌于市中“是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成“于燕市饮”,“于市中和而歌”。“酣”酒喝得很畅快,此处可翻译成“尽情”。 (2)6—8段 1.一词多义: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报:报复。 擅巴汉之饶。擅:拥有,据有。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蹊:小路。 乃造焉。造:拜访。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却:退。跪:两膝着地。蔽:拂拭。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报:告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逮:及,到。 2. 文言虚词: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之:助词,用于词尾,无义。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之:结构助词,的。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虽然:即使这样。 3. 词类活用 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舍:用作使动词,使……住下来。 (3)9—11段 1.一词多义:

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整理

《屈原列传》语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受) 2.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返回) 3.靡不毕见(见,同“现”,显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旨趣)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同“浊”) 6.屈平既绌(绌,同“黜”,罢免) 7.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 ) 8.亡走赵,赵不内(内,同“纳”,使……进) 9.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10.厚币委质事楚。(质,同“贽”,见面礼)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泥而不滓生活在污泥里 时秦昭王与楚婚结为婚姻 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怀抱 2.使动用法 亡国破家相随属使……灭亡,使……破败存(思念)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使……兴 3.名词作状语 厚币委质事楚用厚币 其后楚日以削一天天地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在朝内,在国外 蝉蜕于浊秽像蝉那样……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说短处,诋毁。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蝉蜕于浊秽污浊环境 邪曲之害公也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方正之人,正直的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忠诚之士,贤能之士 7.动词活用作名词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中伤别人的小人 四、古今异义词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骗人的假话;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古义:返回〈楚国〉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 4.颜色憔悴古义:脸色。颜,颜面;今义:色彩 5.形容枯槁古义:形,形体,容,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6.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7.奈何绝秦欢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 五、一词多义 属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动词,掌管。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神情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

屈原列传文言现象整理

屈原列传》整理稿 一词多义(实词) 1. 属 (1)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2)骑能属者百余人《项羽本纪》跟随 (3)乃以秦王属吏《高祖本纪》(zh u交付,委托) ⑷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sh U官属;部属) (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动词,隶属,属于。)(6)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动词,类似。) 2. 与 (1)屈平不与:动词,答应,允许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动词,亲附,结交) (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淮阴侯列传》(连词和) (4)坚营勿与战《淮阴侯列传》(介词和) 注意(3)(4)词性不同,词义相同。 3. 伐 (1)平伐其功:自夸 (2)自矜功伐《项羽本纪》/此五霸之伐也《魏公子列传》(名词,功劳,功业。)(4)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5)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4. 疾 (1)臣少多疾病《陈情表》(病)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恨,痛心)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快) (4)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生疾病) 7. 、间 (1)遂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隔绝)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离间) (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暗中) (4)间至赵矣《廉蔺列传》(从小路) 8. 见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会见)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屈原列传》(被) 9. 绝 (1)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绝交) 10类 (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像)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事物) 11. 迁 (1)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放逐)

史记刺客列传(高中文言文阅读)

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徒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轰曰:“曩者①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②,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③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

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使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柯曰:“谨奉教。”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曩者:从前,之前。②争道:争夺棋局上的格道。③嘿:同“默”。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 诸侯尽与其 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B.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C.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D.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节选》教案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节选)》教案高三语文《屈原列传(节选)》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屈原的生平与遭遇读懂文意,并且能与准确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与内心情感中寄托的复杂感情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教学方法】诵读、启发、品析、评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结合《离骚》的复习,了解屈原的生平与高尚的节操,进而了解司马迁写此传的目的。

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 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 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 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 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 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 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 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 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 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 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 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 一种悲剧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词知识〖多媒体辅助〗 【通假字】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屈原列传》知识归纳(答案)

《屈原列传》知识归纳(答案) 2012-3 一、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2、父母者,人之本.也根本 3、博闻强志.记,记住 4、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扣留 5、顷襄王怒而迁.之贬谪,放逐 6、渔父.见而问之曰 fǔ,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使之改变,强行改变 8、屈平不与.允许,同意 9、人穷.则反本处境艰难,困厄不堪 10、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疲惫 11、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忧伤哀痛 12、靡.不毕见副词,没有 13、乃令张仪佯.去秦假装 14、厚币委 ..质事楚礼物;呈现 15、使使如.秦受地往,到……去 16、以一仪而当.汉中地抵换,相抵 17、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责备,怪罪 18、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 19、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全 20、楚诚.能绝齐如果,果真 21、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方正 22、明于治.乱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23、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副词,大概 2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副词,全都 2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介词,相当于“于” 二、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1.犹离忧也离—罹遭遇,遭受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旨旨趣,旨意 3.人穷则反本反—返返回,回到 4.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绌—黜(被)罢免官职 5.厚币委质事楚质—贽初见尊长所送的礼物6.靡不毕见见—现体现 7.亡走赵,赵不内内—纳接纳 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浊污浊 9.被发行吟泽畔被—披披散 10.举类迩而见义远见—现表现,表达 11. 齐与楚从亲从—纵合纵 三、请写出下列各句中古今异义词语的古今意义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古义:脸色。颜,颜面。色,气色。 又如:暮去朝来颜色故。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古义:形,形体。容,容貌。又如《林黛玉进 贾府》:“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2.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4.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一说,反,覆转。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 5. 而能与世推移古义:变化。/ 今义:移动。 6.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又如“常从 容淡静”。一说,“从容”为举止行动之意。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如成语“从容不迫”。 7. 屈原至于江滨古义:到达,动词;

史记重点实词

《太史公自序》 司:掌管 典:掌管 则:把 --- 当 作准则。 让:推辞。 害:嫉害。壅:阻塞。 风:讽喻。 指:要旨。 宗:根本。 垂:流传。 采:褒奖。 非独:不仅仅。 款塞:叩国门。 有司:专管官吏。 故事:旧事。 拂:“弼”。配:相当。 缧绁:牢狱。 用:被任用。 厥:才 迁:流放。 大抵:大多。发愤:抒发愤懑 次:编写。 网罗:搜集。失:“佚”散失。 科条:按类别排列记录。 际:关系。 《夏本纪》 摄:代理 等:比较、衡量 相:察看,考察 刊:砍削。 旅: 渐:流入。 被: 中国:指九州之中 命南正重以司.天 司马氏世典.周史 则学者至今则.之 小子何敢让.焉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故长於风 . 春秋文成数万, 其指.数千 礼义之大宗.也 垂.空文以断礼义 春秋采.善贬恶 非.独.刺讥而已也 重译 款.塞. 有.司.之过也 余所谓述故.事.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幽 于缧.绁 . 身毁不用.矣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不韦迁.蜀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萧何次.律令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既 科.条. 之矣 天人之际. 摄.行天子之政: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中.国.赐土姓: 治理。 覆盖。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百姓:即百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通称,因 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而平民没有姓。 《鲁周公世家》 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未可以戚我先王。 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 发书视之,信吉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 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 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 衅社:衅,杀牲血祭,社,地神 戚:忧愁悲伤。此处指感动。 戴:顶着。秉:手持。 信:确实。 让:谦让。 集,女疋 敷:普遍。 奸:gdn ,干犯,冒犯 畔:通“叛” 蚤:通“早” 孰:同“熟”,丰收 骄:向……炫耀 国:建都。 《高祖本纪》 及见怪, 咼祖常繇咸阳,纵观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 为谒曰“贺钱万”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持,坚决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趁机 终了 同“尝” 交好, 向来 同 将尽 同“债” ,曾经 ……友好 看不起,轻视 “屈”,理亏,不安 用眼睛示意 坚 生,亲生 整理,提起 道歉 通过 归属,归附 悬挂 宽而薄的丝带 交付 委托 灭族 处死 武王蚤终,成王少 岁则大孰 子之鲁, 卜居焉, 慎无以国骄.人: 曰吉,遂国之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通假字人穷则反本犹离忧也靡不毕见其称文小而其指极自疏濯淖污泥之中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屈平既绌齐与楚从亲厚币委质事楚顾反赵不内被发行吟泽畔文言实词释义属屈平属草稿未定亡国破家相随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有宁越之属为之谋名吾属今为之虏也神情与苏、黄不属若属皆且为所虏伐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其后秦欲伐齐口诛笔伐伐薪烧炭南山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此五霸之伐也疏王怒而疏屈平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论积贮疏名词十三经注疏名词离离骚者,犹离忧也约从离衡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多情自古伤离别本父母者,人之本也本末倒置今背本而趋末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在冀州之南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今存其本不忍废用芽者自从本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臣本布衣抑本其成败之迹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博闻强志其志洁,其行廉聊斋志异项脊轩志指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如削葱根璧有瑕,请指示王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哙遂入头发上指指通豫南闻博闻强志忽闻门外虫鸣初闻涕泪满衣裳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无何,宰以卓异闻留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先生可留意矣我命绝今日,魂 1/ 4

去尸长留迁顷襄王怒而迁之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予左迁九江郡司马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战、守、迁皆不及施父渔父见而问之曰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弹新沐者必弹冠莫辞更坐弹一曲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害争宠而心害其能邪曲之害公也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明道德之广崇: 蝉蜕于浊秽: 厚币委质事楚: 泥而不滓: 其后楚日以削: 亡国破家相随属: 时秦昭王与楚婚: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身客死于秦: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